中山大学00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a

中山大学00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a
中山大学00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a

中山大学二OOO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I

一. (共30分) 填空与问答题(1):

1. 在绝热钢弹中, 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 则( )。(2分)

(a) Q > 0, W > 0, ?U > 0 (b) Q = 0, W = 0, ?U > 0

(c) Q = 0, W = 0, ?U = 0 (d) Q < 0, W > 0, ?U < 0

2. 1 mol单原子理想气体始态为273K, 一个标准大气压, 经下列过程: (a) 恒容升温1K; (b) 恒

温压缩至体积的一半; (c) 恒压升温10 K; (d) 绝热可逆压缩至体积的一半。上述四过程中, 终态压力最大的是过程______, 终态压力最小的是过程______, 终态温度最高的是过程______,

终态温度最低的是过程______。(2分)

3. 实际气体经节流膨胀后,下述哪一组结论是正确的? ( ) (2分)

(a) Q < 0, ?H = 0, ?p < 0 (b) Q = 0, ?H = 0, ?T < 0

(c) Q = 0, ?H < 0, ?p < 0 (d) Q = 0, ?H = 0, ?p < 0

4. 理想气体从状态I经自由膨胀到达状态II, 可用哪个热力学判据来判断该过程的自发性( )。

(2分)

(a)?F (b) ?G (c)?S (d)?U

5. 分子配分函数的定义为( ), 其适用条件为( )。(2分)

6. 热力学函数与分子配分函数的关系式对于定域子体系和离定域子体系都相同的是( )。(2分)

(a) G, F, S (b) U, H, S (c) U, H, C v (d) H, G, C v

7. 有四种含不同溶质相同浓度m = 1 mol? kg-1的水溶液, 分别测定其沸点, 沸点升得最高的是

( )。(2分)

(a) Al2(SO4)3 (b) MgSO4 (c) K2SO4 (d) C6H5SO3H

8. Ca(CO3)2(s)、 BaCO3(s)、 BaO(s) 和CO2(g)构成的多相平衡体系的组分数为___ ___, 相

数为___ ___, 自由度数为_ _____。(2分)

9. PCl5(g)分解反应, 在473 K平衡时有48.5%分解, 在573K平衡时有97%分解, 此反应的

?r H?m________0。(请填 >, < 或 =) (2分)

10. 分解反应A(s) = B(g) + 2C(g), 反应平衡常数K?p和离解压p离的关系式

为________ __。(2分)

11. 298K时, 有浓度均为0.001 mol?kg-1的电解质溶液, 其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大的是( )。

(2分)

(a) CuSO4 (b) CaCl2 (c) LaCl3 (d) NaCl

12. 半衰期为10天的某放射性元素净重8 g, 40天后其净重为( )。(2分)

(a) 4 g (b) 2 g (c) 1 g (d) 0.5 g

13. 已知的HI光分解反应机理如下, 则该反应的反应物消耗的量子产率为( )。

HI + hν→ H + I

H + HI → H2 + I

I + I + M → I2 + M

(a) 1 (b) 2 (c) 10 (d) 106 (2分)

14. 水能完全润湿洁净玻璃, 而水银则不能。现将一根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 管内液面将______,

若在管内液面处加热, 则液面将______; 当玻璃毛细管插入水银中时, 管内液面将______, 若

在管内液面处加热, 则液面将______。(请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分)

15. 某溶胶在下列电解质作用下的聚沉值的相对值分别是NaNO3为300, Na2SO4为148, MgCl2为

12.5, AlCl3为0.17, 则该溶胶带______电荷。(2分)

二. (共42分) 计算题(1):

1. 1 mol水, 373 K, 标准大气压p?下等温向真空容器蒸发, 使终态压力为0.5?p? , 已知水

在p?下的汽化热为40.66 kJ? mol-1, 求该过程的?U、?H、?S、?G和?F 各为多少? (共10分)

2. 液体A和B形成理想溶液。现有一含A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4的蒸汽相, 放在一个带活塞的

汽缸内, 恒温下将蒸汽缓慢压缩。已知p*A和p*B分别为0.4?p?和1.2?p? , 计算

(a) 当溶液开始凝聚出来时的蒸汽总压

(b) 该溶液在正常沸点T b时的组成 (共6分)

3. H2O- FeSO4-(NH4)2SO4的三组分体系相图如下, 请标出各区相态, x代表体系状态点。现从x 点出发制取复盐E(FeSO4?7H2O), 请在相图上表示出采取的步骤,并作简要说明。 (共6分)

H2O- FeSO4 -(NH4)2SO4三组分体系相图

4. 298 K时, 反应N2O4 (g) = 2NO2 (g) 的平衡常数K?p = 0.155 (共6分)

(a) 求总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力p?时N2O4的离解度

(b) 求总压为0.5?p?时N2O4的离解度

(c) 求总压为p? , 离解前N2O4和N2 (惰性气体)物质的量为1:1时N2O4的离解度

5. 电池Ag + AgAc(s)∣ Cu(Ac)2 (0.1 mol? kg-1) ∣ Cu(s)的E1 (298K) = - 0.372 V, E2 (308K) = - 0.374 V, 在温度区间内, E随T的变化是均匀的。

(a) 写出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b) 计算该电池在298K时的?r G m、?r S m和?r H m。 (共6分)

6. 在一恒容均相反应体系中, 某化合物分解50%所经过的时间与起始压力成反比, 试推断其反应级数。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 测得分解反应的半衰期为:

(a) 计算两种温度时的k值, 用(mol? dm-3)-1?s-1表示。

(b) 求反应的活化能。

(c) 求967K时阿累尼乌斯公式中的指前因子。 (共6分)

7. 以As2O3和H2S为原料制备As2S3溶胶时, 若H2S过量, 则制得的As2S3溶胶胶团结构为( ) 。 (2

分)

一、填空题 (12分)

1 Planc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提出,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

2. He原子的schrodinger 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2分子的电子组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键级为________________ .

4. O3分子中的离域_________________键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立方晶系的特征对称元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于一个电子,|ψ|2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Re2Cl82-分子中存在________________ 金属键,其电子组态为__________________.

8、苯乙烯的休克尔久期公式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配位场理论的实质是配位化合物的______________理论,同时吸收了______________论的贡献。

二、判断题(10分)

l、二聚Alel3分子中存企三中心二电子氯桥键。

2、离子半径在各种情况下都应为一个固定的数值。

3、NaCl晶体是由一套Na+的面心立方点阵和一套Cl-的面心立方点阵穿插而成。

4、每种晶体的宏观对称元素系所对应的对称操作都符合群的定义。

5、A1型和A3型堆积中,球数:八面体空隙数:四面体空隙数=1:1:2

6、羰基化合物中,CO键的键长比CO分子的键长短。

7、多电子原子中,单电子波函数的角度部分与氢原子的完全相问。

8、用紫外光照射AB分子,电离出一个电子后,AB分子的核间距变大了,说明该

电子是从反键轨道电离出去的。

9、光电子能谱不但可以测定分子轨道能级顺序和高低。而且可以判断分子轨道的

成键性质.

10. S1P2组态的基谱项是4P1/2

三、计算题(6 分)

S8分子既可以形成单斜硫,也所以形成正交硫。用X-射线衍射法(Cu ka射

线,波长154.2pm)测得某正交硫晶体的晶胞参数a=1048pm,b= 1292pm,c= 2455 pm。已知该硫磺的密度为2.07 g.cm-3的原子量为32。

(1)、计算每个晶胞中S8分子的个数。

(2)、计算224衍射线的Bragg角?

(3)、写出气相中S8分子的全部独立的对称元素。

一. 填空与问答题(1):

1. [答] (c)

2. [答] (d), (c), (d), (b)

3. [答] (d)

4. [答] (c)

5. [答] q = ∑g j exp(-?εj /kT)

处于热力学平衡态近独立粒子体系中的单个分子

6. [答] (c)

7. [答] (a)

8. [答] (3), (5), (0)

9. [答] ( > ) 10. [答] K?p = (4/27)(p3离/ p?3) 11. [答] (d)

12. [答] (d ) 13. [答] (b)

14. [答] 上升, 下降; 下降, 上升。 15. [答] 负

二. 计算题(1)

1. [答] ?H = 40.66 kJ (2分) ?U = 37.56 kJ (2分)

?S = 114.8 J? K- 1 (2分) ?G = - 2160 J (2分)

?F = - 5260 J (2分)

2. [答] (a) 液体刚凝聚时呈现二相平衡, 气相中的总压与液相组成的关系为:

p = p A + p B = p*A x A + p*B x B = 0.4?p?x A + 1.2?p? (1 -x A)

= 1.2?p?- 0.8?p?x A

y A = p A/p = p*A x A/p 0.4 = 0.4?p?x A/(1.2?p?- 0.8?p?x A)

x A = 0.6667 可得p = 6.755? 104 Pa (3分)

(b) 正常沸点时: p = p?p? =1.2?p?- 0.8?p?x’A

x’A= 0.25 x’B = 0.75 (3分)

3. [答] 在x体系中加入FeSO4后, 物系沿xB线移动, 在靠

近EO线处, 取一点y, 向y体系中加入水, 物系沿yA线移动,

进入EDF区, 当物系点到达z点时就有FeSO4?H2O固体析出,

过滤可得复盐E。

H2O- FeSO4- (NH4)2SO4三组分体系相图4. [答] (a) N2O4 (g) = 2NO2(g)

开始 1 0

平衡 1 -α 2α

α为离解度, 平衡时总物质的量为1 +α

K?p = p2NO2 /( p?? p N2O4) = 4α2p / [ p??(1 -α2)]

当p = p?时, K?p = 4α2 / (1 -α2) = 0.155 α = 0.193 (2分)

(b) 同理, 当p = 0.5?p?时, K?p = 2α2 / (1 -α2) = 0.155 α = 0.268 (2分)

(c) 加入惰性气体N2后, 平衡时总物质的量为2 +α

K?p = 4α2p / [ p??(1 -α )(2 +α )]

当p = p?时, K?p = 4α2 / [(1 -α )(2 +α )] = 0.155 α = 0.255 (2分)

5. [答] (a) 负极 2Ag(s) + 2Ac- (a Ac-) - 2e → 2AgAc(s)

正极 Cu2+(a Cu2+) + 2e → Cu(s)

电池反应 2Ag(s) + 2Ac- (a Ac-) + Cu2+(a Cu2+) → Cu(s) + 2AgAc(s) (2分) (b) ?r G m = -zEF = - 2? (- 0.372 V)? 96500 C? mol-1

= 71.80 kJ? mol-1

?r S m = zF(? E/?T)P

= 2? 96500 C? mol-1?[(- 0.374 + 0.372) V/(308 - 298) K]

= - 38.6 J? K-1?mol-1

?r H m = ?r G m + T?r S m = 60.30 kJ? mol-1 (4分)

6. [答] (a) 已知半衰期 t1/2与起始压力p0成反比, 这是二级反应的特点,

故用二级反应的公式

t1/2 = 1/kc0 = RT / kp0k = RT / t1/2p0

k(967K) = 0.135 (mol? dm-3)-1?s-1

k(1030K) = 0.842 (mol? dm-3)-1?s-1 (2分)

(b) 据E a = R?[T1 ?T2 /(T2 -T1)]? ln(k2/k1),

可得平均活化能E a = 240.6 kJ? mol- 1 (2分)

(c) 据 A = k exp(E a / RT),

可得A = 1.34? 1012 (mol? dm-3)-1?s-1 (2分)

7. [答] H2S是弱酸, 考虑它作一级电离

[(As2S3)m?n HS-? (n- x)H+ ]x-?x H+ (2分)

II

一、填空题(12分)

1.能量量子化假设2.

3.KK1σg22σu21πu4,2~3。4.π34 5.4C3

6.几率密度

7.金属四重键,σ2π 4δ 2 8.9.分子轨道,晶体场

二、判断题(10分)

1.X 2. X 3. X 4. √ 5. √ 6. √ 7. √ 8. X 9. √ 10. X (4P1/2)

三、计算题(6分)

(1)Z = NVD/M = 6.02 x 1023 (1048 x 1292 x 2455) x 10-30 x 2.07/ (8 x 32)= 16

(2)按正交晶系公式:

(3)S8分子属于点群D4d,独立对称元素有:I8, 4C2, 4σd。

三. (共10分) 填空题

1.在定温定压下, 溶剂A和溶质B形成一定浓度的稀溶液, 采用不同浓度的话, 则( )。(2分)

(a) 溶液中A和B的活度不变(b) 溶液中A和B的标准化学势不变

(c) 溶液中A和B的活度系数不变(d) 溶液中A和B的化学势值不变

2.A和B形成完全互溶的二组分溶液在x B = 0.6 处平衡蒸汽压有最高值, 将x B = 0.4 的溶液进行蒸馏, 塔顶将得到_________。(2分)

3.气相反应CO + 2H2 = CH3OH 的?r G?m = [- 90.625 + 0.211 T/K] kJ? mol-1, 若要使平衡常数K?p >1, 温度应为________。(2分)

4.直径为12 10-2 m的球形肥皂泡所受的附加压力为( )。(2分)

(已知表面张力为0.025 N? m- 1)

(a) 5 Pa (b) 10 Pa (c) 15 Pa (d) 20 Pa

5.在简单硬球碰撞理论中, 有效碰撞的定义为( )。(2分)

(a) 互撞分子的总动能超过其阈能E C

(b) 互撞分子的相对动能超过其阈能E C

(c) 互撞分子的相对平动能在联心线上的分量超过其阈能E C

(d) 互撞分子的内部动能超过其阈能E C

四. (共18分) 计算题(2)

1.在298.15 K时, ?下, 有一含Zn2+和Cd2+的浓度均为0.1 mol? 1kg-1的溶液, 用电解沉积的方法把它们分离, 已知??Zn2+, Zn = - 0.763 V, ??Cd2+, Cd = - 0.403 V。试问:

(a) 哪种金属首先在阴极析出? 用铂作阴极, H2气在铂上的超电势为0.6 V。

(b) 第二种金属开始析出时, 前一种金属的浓度为多少? 设活度系数均为1。(6分)

2.在298 K时某有机羧酸在0.2 mol? 1kg-1的HCl溶液中异构化为内酯的反应为1- 1对峙反应。当羧酸的起始浓度为18.23(单位可任意选定)时, 内酯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 试计算该反应在298 K时的平衡常数和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8分)

3.在298 K时, 水-空气表面张力γ= 7.172 10-2 N? m-1, (?γ /?T)P, A = - 1.572 10-4 N? m-1?K-1, 在T, p?可逆地增加2 cm2表面, 求体系所作的功W和熵变?S。(4分)

三、(共10分) 填空题 (2)

1. [答] (d)

2. [答] (x B = 0.6 的恒沸混合物)

3. [答] T < 410 K

4. [答] (d)

5. [答] (c)

四. (共18分) 计算题(2)

1. [答] (a) 先计算有可能在阴极放电的所有阳离子的析出电势

?Zn2+, Zn = ??Zn2+, Zn + (RT/2F)ln a Zn2+

= - 0.763 V + (RT/2F)ln0.1 = - 0.793 V

?Cd2+, Cd = ??Cd2+, Cd + (RT/2F)ln a Cd2+

= - 0.403 V + (RT/2F)ln0.1 = - 0.733 V

?H+, H2 = (RT/2F)ln a H+ -ηH2 = (RT/2F)ln10-7- 0.6 = - 1.014 V

在阴极上, 析出电势最大的金属首先析出, 所以Cd先在阴极析出, 其次是Zn。 (3分) (b) 当Zn(s)开始析出时,

?Zn2+, Zn = ?Cd2+, Cd = - 0.793 V

- 0.403 V + (RT/2F)ln a Cd2+ = - 0.793 V

a Cd2+ = 6.0? 10-14 , [Cd2+] = 6.0? 10-14 mol? kg-1。 (3分)

2. [答] 因为是1- 1对峙反应, 其动力学反应可写为

dx /dt = k1(a-x) -k-1x

达到平衡时, dx /dt = 0 k1(a-x e) = k-1x e

K = k1 / k-1 = x e / (a-x e) = 13.28 / (18.23- 13.28) = 2.68 (1) (4分)

从平衡条件得k-1 = k1(a-x e) / x e

代入动力学方程得dx /dt = k1(a-x) - [k1(a-x e) / x e]x = k1a(x e-x) / x e

定积分可得 ln[x e / (x e-x)] = k1at / x e = (k1 + k-1)t

用题中数据可得一系列(k1 + k-1)值, 取平均值

k1 + k-1 = 9.48? 10- 3 min-1 (2) (2分)

解(1)和(2)联立方程得

k1 = 6.90? 10- 3 min-1, k-1 = 2.58? 10- 3 min-1。 (2分)

3. [答] W = γ d A = - 1

4.34? 10-6 J (2分)

?S = - 3.14? 10-3 J? K- 1 (2分)

物化实验习题与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预习题及参考答案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 1.根据热化学的定义,关于燃烧热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物质氧化时的反应热 (B)物质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 (C)1mol物质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 (D)1mol物质完全还原时的反应热 2.氧弹式量热计的基本原理是(A) (A)能量守恒定律 (B)质量作用定律 > (C)基希基希霍夫定律 (D)以上定律都适用 3.氧弹式量热计是一种(D) (A)绝热式量热计 (B)热导式量热计 (C)热流式量热计 (D)环境恒温式量热计 4.在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苯甲酸燃烧热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操作是(D)(A)在氧弹充入氧气后必须检查气密性 (B)量热桶内的水要迅速搅拌,以加速传热 : (C)测水当量和有机物燃烧热时,一切条件应完全一样 (D)时间安排要紧凑,主期时间越短越好,以减少体系与周围介质发生的热交换5.在测定萘的燃烧热实验中,先用苯甲酸对氧弹量热计进行标定,其目的是(A)(A)确定量热计的水当量 (B)测定苯甲酸的燃烧热 (C)减少萘燃烧时与环境的热交换 (D)确定萘燃烧时温度的增加值 6.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萘的燃烧热,实验直接测量结果符号表示为(C)(A)Q (B)Q P ) (C)Q V (D)△H 7.燃烧热测定实验中,温差的修正可用哪种方法进行(B) (A)溶解度曲线 (B)奔特公式 (C)吸热——放热曲线 (D)标准曲线 8.给氧弹充氧气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减压阀出口压力指示表指针应指在(B)

(A)小于 (B)—2 MPa ~ (C)3Mpa—4MPa (D)5 MPa 9.氧弹量热计中用水作为物质燃烧时燃烧热的传热介质,将水装在容器内正确的操作是(A)(A)3升水装在内筒 (B)3升水装在外筒 (C)3升水装在内筒但不放在外筒内 (D)2升水装在内筒,1升水装在外筒 10.固体样品压成片状,目的是(B) (A)便于将试样装入坩锅 (B)防止轻、细试样飞溅 ~ (C)便于燃烧完全 (D)便于连接燃烧丝 11.对氧弹装样品时,连接燃烧丝正确的操作方法是(D) (A)燃烧丝与坩埚壁和两电极接触 (B)烧丝只与坩埚壁接触 (C)燃烧丝与两电极接触并悬空不与试样接触 (D)燃烧丝与两电极连接导通并与试样接触 12.实验操作过程中,向内筒准确加入3000ml水,如果将部分水撒在外筒,其结果是(C)(A)对水当量无影响 (B)对燃烧热无影响 ~ (C)对水当量或燃烧热有影响 (D)对水当量或燃烧热无影响 13.氧弹量热实验中,对于测量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只能用热电堆 (B)只能用贝克曼温度计 (C)只能用热敏元件 (D)三种都可以使用 14.实验开始前,如果内筒里面的水没有檫干净就装水,对实验的影响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A)有影响 (B)无影响 ! (C)会腐蚀氧弹量热计 (D)不确定 15.实验过程中,点火一分钟后,实验数据没有上升,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 (A)停止实验,检查原因 (B)重新点火进行实验 (C)继续实验 (D)将氧弹取出检查是否短路,如果没有短路再将氧弹放入内筒重新实验 16.在安装氧弹量热计外筒内的搅拌桨时,如果搅拌桨与容器产生摩擦,对实验的影响错误

中山大学1999—2000考研《无机化学》真题含答案

中山大学1999—2000考研《无机化学》真题(含答案)

考试科目:无机化学;专业: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研究方向:以上各专业所有方向 (考生注意:全部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簿)上,写在试题上无效,答案要注明题号,不用抄题。) 一.选择题(共10分)。(请标明题次,并把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写在答卷纸上) 1.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都属于“两性电解质”的是 A.HAc,H2O,HPO42-; B.HF,F-,HSO4-; C.HCO3-,CO32-,HS-; D.OH-,H2PO4- ,NH4+ 2.在相同温度下, 2H2(g)+S2(g)=2H2S(g) KP1 2Br2(g)+2H2S(g)=4HBr(g)+S2(g) KP2 H2(g)+Br2(g)=2HBr(g) KP3 则KP2= A.KP1*KP3 B.2KP3*KP1 C.KP1/(KP3)2 D(KP3)2/KP1 3. 下列电对中Φθ,最小的是 A.Ag+/Ag; B.AgBr/Ag; C.Ag(NH3)2+/Ag; D.Ag(CN)2-/Ag 4. 某反应速度常数K的量纲为dm3.mol-1.s-1,该反应是 A.一级反应; B. 三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1/2级反应 5. 下列卤化物中,共价性最强的是 A. LiI; B. BeI2 C.LiCl D.MgI2 6. 单键键能正确的大小顺序是 A.O-----O>S-S>Se-Se B.O-O>S-S>Se-Se C. O-O>S-S>Se-Se D. O-O>S-S>Se-Se 7 以Cr2O3为原料制备铬酸盐,应选的试剂是 A.Cl2; B.H2O2; C.KOH和KClO D.浓HNO3 8. 下列盐中,属于正盐的是 A.NaH2PO2 B.NaH2PO3 C.Na2HPO4 D.NaH2PO4 9. 既能溶于Na2S溶液,又能溶于Na2S2溶液的硫化物是 A.ZnS B.As2S3 C.CuS D.HgS 10. 下列含氧酸Ka1变化顺序不正确的是 A. HBrO4>HClO3>HClO B. H3SO4>H2P2O7>H3AsO4 C. H2SO4>H2SeO4>H6TeH6 D. HClO3>HIO3>H5IO6 二、填空题(共28分)(请按空格上的序号在答卷纸上写出相应的答案)

中大国际认证38.8.4.1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总则

中大国际认证对新版ISO9001:2015的8.4.1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总则的认证要求 中大国际认证是首批按照ISO9001:2015新版认证的认证机构,针对在认证审核过程中,从四个基本层面(标准条款到底有什么要求?新旧标准到底有什么变化?认证审核到底检查/审核什么?可能会出现那些不符合?)阐述了对标准条款的理解,以下就是对新版ISO9001:2015的8.4.1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总则的认证要求 一、新版ISO 9001:2015里8.4.1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总则到底有什么要求? 中大国际认证就新版ISO 9001:2015里8.4.1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总则的要求理解如下: 1、组织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当以下情况时,组织应确定要应用的对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a) 外部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用于并入组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这是新增加的内容。 b) 由外部供方代表组织直接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和服务;这是新增加的内容。 c) 由外部供方提供的作为组织决定结果的过程或过程的一部分。这是新增加的内容。 组织应根据外部供方按照规定的要求提供过程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确定和应用外部供方的评价、选择、绩效监视和重新评价的准则。组织应保持这些活动和由评价引起的必要措施的文件化信息。 2、条款8.4的标题由2008版的条款“采购”变为“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进一步 明确了控制的对象和范围,组织应对此予以关注。本条款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采购产品,还增加了对外包过程和外部提供的服务的控制要求。组织应识别是否存在外部提供的过程和外部提供的服务,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二、新版ISO 9001:2015里8.4.1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总则到底有什么变化? 中大国际认证就新版ISO 9001:2015里8.4.1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总则的变化理解如下: 1、新版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以下情况时,组织应确定要应用的对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 的控制: a) 外部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用于并入组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b) 由外部供方代表组织直接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和服务; c) 由外部供方提供的作为组织决定结果的过程或过程的一部分。 三、新版ISO 9001:2015的8.4.1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总则到底要检查什么?

中山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中山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中山大学一九九九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专业:无机、分析、有机、物理化学和环境化学 研究方向: 上述专业的各研究方向 I 一. (共30分) 填空与问答题(1): (请按顺序把相应的答案写在答卷纸内, 注明题号, 不用抄题。) 1. 下列四个偏微商中哪个不是化学势(2分) (A) ( U/ n B)S, p, nc (B) ( H/ n B)S, p, nc(C) ( F/ n B)T, p, nc (A) ( G/ n B)T, p, nc 2. 用熵判据来判别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时, 体系必须是( ), 除了考虑( ) 的熵变外, 还要考虑( )的熵变。(2分) 3. 热力学函数与分子配分函数的关系式对于定域子体系和离定域子体系都相同的是( )。(2分) (A) G, F, S (B) U, H, S (C) U, H, C v (D) H, G, C v 4. 玻尔兹曼分布定律表达式为( ), 其适用条件为( )。(2分) 5. 分子配分函数的定义为( ), 其适用条件为( )。(2分) 6. CaCO 3(s), CaO(s), BaCO 3 (s), BaO(s) 及CO 2 (g) 构成的一个平衡物系, 其组分数为 ( )。(2分) (A) 2 (B) 3 (C) 4 (D) 5 7. 某地区的大气压为 104Pa, 如将下表中的四种固态物质在该地区加热, 问那种物质将发生升华。(2分)

8. 理想气体反应平衡常数K x与K c的关系是( )。(2分) (A) K x = K c (RT) B (B) K x = K c P B(C) K x = K c (RT/P)- B (D) K x = K c (V/ n B) B 9. 在光的作用下, O 2可转变为O 3 , 当 1mol O 3 生成时, 吸收了 1023个光子, 则反应之总 量子效率为( )。(2分) (A) =1 (B) = (C) =2 (D) =3 10. 分别用反应物和生成物表示反应 A + 3B = 2C 的反应速率, 并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2分) 11. 在基元反应中, 实验活化能E a的物理意义为( )。(2分) 12. 有下列溶液: (A) kg1 KCl (B) kg1 KOH (C) kg1 HCl (D) kg1 KCl 其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最小的是( )。(2分) 13. 将反应Sn2 + Pb2 = Sn4 + Pb 设计成可逆电池反应, 则电池表示式为( )。(2分) 14. 气体在固体表面上发生等温吸附过程, 熵如何变化( ) (2分) (A) S 0 (B) S 0 (C) S = 0 (D) S 0 15. T = 298K, 水-空气表面张力 = 10 2 N m1, ( / T)P, A = 10 4 N m1 K1, 在T, P 可逆地增加2cm2表面, 对体系所作的功W = ( ), 熵变S = ( )。(2分) 二. (共42分) 计算题(1): (请按顺序把相应的答案写在答卷纸内, 注明题号, 不用抄题。) 1. 27 C时, 将100g Zn 溶于过量稀硫酸中, 反应若分别在开口烧杯和密封容器中进行, 那种情况放热较多多出多少(4分) 2. 298K, kPa下, Zn 和 CuSO 4 溶液的置换反应在可逆电池中进行, 做出电功200 kJ, 放热 6 kJ, 求反应的 r U、 r H、 r F、 r S、 r G(设反应前后的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4分)

中山大学固体物理期中考试卷答案版

中山大学本科生期中考试 考试科目:《固体物理》(A卷) 学年学期:2017学年第1学期姓名: 学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号: 考试方式:开卷年级专业: 考试时长:120分钟班别: “考试作弊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以下为试题区域,共四道大题,总分100分,考生请在答题纸上作答------------ 一、判断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最小体积重复单元。(×)原胞 复习:晶胞、原胞、维格纳赛茨原胞; 2.对于一定的布喇菲晶格,基矢的选择是不唯一的,但是对应的倒格子空间是唯一的。(√) 复习:倒格子的定义,第一布里渊区的选取: 3.二维蜂房结构分别有声学支格波和光学支格波各2支。(√) 复习:二维蜂房结构的倒格子怎么画? 4.即使在绝对零度,价电子与晶格仍有能量交换。(×) 复习:晶格热运动和温度的关系?高温区,低温区,绝缘体,导体 晶格无热运动,不激发声子 5.声子的作用过程遵从能量守恒和准动量守恒,但声子数不守恒。(√)

复习:能量转移表现为声子数目的增加或减小,能量振子 6.非常低的温度下,短波声子才会被热激发。(×) 复习:长波声子被激发,短波声子在高温下被激发 7.面心立方的致密度与六角密堆相同,但小于体心立方的致密度。(×) 复习:面心立方和六角密堆致密度是最大的,密堆积,0.74的致密度,大于体心立方的致密度0.68. 8.布拉格反射发生在晶体的边界上。(×) 复习:是晶体中所有原子都参与的反射。 9.对于一维双原子问题,声学波原胞中两种原子振动相位基本相同,无相对振动。(×) 复习:长波近似下,无相对振动。 10.NaCl晶体具有一些金刚石没有的衍射斑点。(√) 复习:KCl、fcc、bcc…. 11.每个布里渊区的体积均相等,都等于倒格子原胞的体积。(√) 复习:布里渊区怎么选取,如果求第一布里渊区边界。 12.声子服从费米-狄拉克统计。(×)玻色统计 13.格波的色散关系只能在第一布里渊区表示才有物理意义。(√) 对的也可以,错的也可以,错的应该改为晶格振动中,格波的色散关系只在第一布里渊区才有物理意义,考虑到与其他体系,如电子的相互作用,便把它拓展到其他布里渊区。见PPT 14.在格波中,光学波为极化波,而短声学支为弹性波。(×)对换 15.当光与光学波相互作用时,称为布里渊散射;当光与声学波相互作用时,称为拉曼散射。 (×)对换 二、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一立方晶系的晶格常数为a,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平面的晶面指数为(C) A.(112);B. (122);C. (221);D. (211);E. (110) 此晶面的晶面间距为(E)

物化实验习题与答案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 1.根据热化学的定义,关于燃烧热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物质氧化时的反应热 (B)物质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 (C)1mol物质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 (D)1mol物质完全还原时的反应热 2.氧弹式量热计的基本原理是(A) (A)能量守恒定律 (B)质量作用定律 (C)基希基希霍夫定律 (D)以上定律都适用 3.氧弹式量热计是一种(D) (A)绝热式量热计 (B)热导式量热计 (C)热流式量热计 (D)环境恒温式量热计 4.在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苯甲酸燃烧热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操作是(D) (A)在氧弹充入氧气后必须检查气密性 (B)量热桶内的水要迅速搅拌,以加速传热 (C)测水当量和有机物燃烧热时,一切条件应完全一样 (D)时间安排要紧凑,主期时间越短越好,以减少体系与周围介质发生的热交换5.在测定萘的燃烧热实验中,先用苯甲酸对氧弹量热计进行标定,其目的是(A)(A)确定量热计的水当量 (B)测定苯甲酸的燃烧热 (C)减少萘燃烧时与环境的热交换 (D)确定萘燃烧时温度的增加值 6.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萘的燃烧热,实验直接测量结果符号表示为(C)(A)Q (B)Q P (C)Q V (D)△H 7.燃烧热测定实验中,温差的修正可用哪种方法进行(B) (A)溶解度曲线 (B)奔特公式 (C)吸热——放热曲线 (D)标准曲线 8.给氧弹充氧气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减压阀出口压力指示表指针应指在(B)(A)小于 (B)—2 MPa (C)3Mpa—4MPa (D) 5 MPa 9.氧弹量热计中用水作为物质燃烧时燃烧热的传热介质,将水装在容器内正确的操作是(A)(A)3升水装在内筒

中山大学医学院——1、无机化学(上)期中考试试卷

中山大学 无机化学(上)期中考查试卷 化学、材料化学、临床医学专业2006级2006年11月27日 姓名: 班别: 学号: 一、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各小题前的( )内。(共15分) ( ) 1. NH4NO3固体溶解于水中,溶液变冷,该过程的?G、?H、?S的符号依次为 A. +,-,- ; B. -,+,+ ; C. +,+,- ; D. -,+,- ( ) 2. 关于“物质的量”,不正确的表述是 A. 0.60 mol O2 ; B. 2.63 mol Fe0.91S ; C. 2.0 mol 硫酸铜; D. 3.7 ? 10-4 mol Hg2Cl2 ( ) 3. 对于任意循环过程,不正确的表述是 A. ?G = 0, ?H = 0, ?S = 0; B. ?U = 0, ?G = 0, ?S = 0 ; C. ?G < 0, ?S = 0, ?H = 0; D. ?S = 0, ?H = 0, W = -Q ( ) 4. (1) 2 H2(g) + S2(g) = 2 H2S(g)K1 (2) 2 Br2(g) + 2 H2S(g) = 4 HBr(g) + S2(g)K2 (3) H2(g) + Br2(g) = 2 HBr(g)K3 同一温度,上述各反应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是

A. K3= K1× K2; B. K3= K1/ K2; C. K3= (K1×K2)2; D. K3= (K1 ×K2)1/2 ( ) 5. 任何温度下均自发的过程是 A. ?H < 0, ?S > 0 ; B. ?H > 0, ?S > 0 ; C. ?H < 0, ?S < 0 ; D. ?H > 0, ?S < 0 ( ) 6.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 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 NH3, NH4+ ; B. HAc, H2Ac+ ; C. H3O+, OH- ; D. H2PO4-, HPO42- ( ) 7. 欲配制pH = 3.70的缓冲溶液, 最好选取下列哪一种酸及其钠盐(共轭碱) A. H3PO4, K a1 = 7.5 ? 10-3 ; B. H2CO3, K a1 = 4.3 ? 10-7 ; C. HCOOH, K a= 1.8 ? 10-4 ; D. HAc, K a= 1.8 ? 10-5 ( ) 8. H2CO3(aq)在298 K的K a1 = 4.3 ? 10-7, K a2= 5.6 ? 10-11. 该温度下饱和H2CO3(aq)中[CO32-]r约等于 A. 0.10 ; B. 0.050 ; C. 5.6 ?10-11 ; D. 4.3 ?10-7 ( ) 9. 已知298 K,H2CO3(aq)的K a2 = 5.6 ? 10-11, 则0.10 mol?dm-3 Na2CO3溶液的pH = A. 2.22; B. 9.50; C. 10.32; D. 11.78 ( ) 10.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量纲是s-1, 该反应属于 A. 零级反应;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 11. 已知: C(石墨) + O2(g) = CO2(g), ?H1 ?= -393.5 kJ?mol-1, CO(g) + 1/2 O2(g) = CO2(g) , ?H2 ?= -283.0 kJ?mol-1;

生物化学中山大学本科生笔记整理知识点汇编各章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知识点汇编 知识点: 1、各类糖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2、脂类中与生物膜有关的物质结构与功能; 3、核酸的基本结构、相互关系与功能; 4、各类氨基酸的基本结构、特征以及蛋白的构象与功能的关系; 5、酶的分类、作用机制、抑制类型、动力学过程与调节; 6、代谢中的生物氧化过程特别是光合磷酸化过程的机理及意义; 7、代谢中的糖代谢过程; 8、核酸的生物合成、复制、转录及基因表达; 9、各种代谢过程的调控及相互关系; 10、现代生物学的方法和实验手段特别是分离、纯化、活性册顶的基本方法等; 11、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将两种旋光不同的葡萄糖分别溶与水后,其旋光率均逐渐变为+52.7°。,称为变旋现象。 ◎●羟甲基在糖环平面的上方的为D-型,在平面的下方的为L-型。在D-型中,半缩醛羟基在平面的下方的为α-型,在平面的上方的为β-型。 ◎●一切糖类都有不对称碳原子,都具旋光性。 ◎●区分酮糖、醛糖用Seliwanoff反应。 ◎●天然糖苷多为β-型。 ◎●糖醛酸是肝脏内的一种解毒剂。 ◎●自然界存在的糖胺都是己糖胺。 ◎●麦芽糖为[α-D-葡萄糖-α(1→4)-α-D-葡萄糖苷],异麦芽糖为[α-D-葡萄糖-α(1→6)-α-D-葡萄糖苷],蔗糖为[α-D-葡萄糖-α,β(1→4)-果糖苷],乳糖为[半乳糖-β(1→4)-α-D-葡萄糖苷],纤维二糖为[α-D-葡萄糖-β(1→4)α-D-葡萄糖苷]。 ◎●直链淀粉成螺旋状复合物,遇碘显紫蓝色,碘位于其中心腔内,在620——580nm有最大光吸收。支链淀粉分支平均有24——30个葡萄糖,遇碘显紫红色,在530——555nm有最大光吸收。糖原遇碘显棕红色,在430——5490nm有最大光吸收。◎●与糖蛋白相比,蛋白聚糖的糖是一种长而不分支的多糖链,即糖胺聚糖。其一定的部位上与若干肽链连接,糖含量超过95%,多糖是系列重复双糖结构。 ◎●糖蛋白是病毒、植物凝集素、血型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Fe2+、Cu2+、血红蛋白和甲状腺素转运蛋白是糖蛋白,它们分别叫转铁蛋白、铜蓝蛋白、触珠蛋白、甲状腺素结合蛋白。参与凝血过程的糖蛋白有:凝血酶原、纤维蛋白酶原。 ◎●血型物质含75%的糖,它们是: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胺。 ◎●木糖-Ser连接为结缔组织蛋白聚糖所特有。 ◎●动植物体的不饱和脂肪酸为顺式,细菌中含脂肪酸种类少,大多为饱和脂肪酸,有的有分支。 ◎●分析脂肪酸混合物的分离用气液柱层析,即气液色谱技术。 ◎●甘油三酯、甘油单酯形成小颗粒微团,叫micelles。 ◎●烷基醚脂酰甘油含有2个脂肪酸分子和一个长的烷基或烯基链分别与甘油分子以酯键、醚键相连。 ◎●糖基脂酰甘油中,糖基与甘油分子第三个羟基以糖苷键相连。 ◎●磷脂根据所含醇类可分为甘油磷脂类和鞘氨醇磷脂类。 ◎●不饱和脂肪酸常与甘油分子的第二个碳原子羟基相连。 ◎●肝脏、心肌中的甘油磷脂多为磷脂酰肌醇,脑中的甘油磷脂多为磷脂酰肌醇磷酸、磷脂酰肌醇二磷酸。 ◎●缩醛磷脂中一个碳氢键以醚键与甘油C1羟基相连。 ◎●除了11-顺-视黄醛外,多数直链萜类的双键均为反式。 ◎●柠檬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苦素,薄荷油的主要成分是薄荷醇,樟脑油的主要成分是樟脑。 ◎●胆石几乎全是由胆固醇组成,它易与毛地黄核苷结合沉淀。 ◎●脊椎动物体内,胆酸能与甘氨酸、牛黄氨酸结合成甘氨胆酸、牛黄胆酸。 ◎●蟾毒不以糖苷而以酯的形式存在。 ◎●前列腺素是花生四烯酸及其他不饱和脂肪酸的衍生物。分为PGA、PGB、PGD、PGE、PGF、PGG、PGH、PGI 等八类,其功能有:平滑肌收缩、血液供应、神经传递、发炎反应的发生、水潴留、电解质去钠、血液凝结。◎●在tay-sachs病中,神经节苷脂在脑中积累。 ◎●按生理功能,蛋白质可分为酶、运输蛋白、营养和贮存蛋白、收缩蛋白运动蛋白、结构蛋白质和防御蛋白质。◎●胱氨酸、酪氨酸不溶于水。脯氨酸、羟还能溶于乙醇或乙醚中。

物化实验答案教材

物理化学实验 版一 实验一 燃烧热的的测定 1. 说明恒容燃烧热(V Q )和恒压燃烧热(P Q )的差别和相互联系。 区别:恒容燃烧热在数值上等于燃烧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变化值,恒压燃烧热在数值上等于燃烧过程中系统地焓变 联系:对于理想气体 P v Q Q nRT =+? 2. 在这个实验中,那些是体系,那些是环境?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这些热损耗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内筒和氧弹作为体系,而外筒作为环境。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有少量热量从内筒传到外筒,使得内筒水温比理论值低,而使得燃烧焓偏低。 3. 加入内筒中水的温度为什么要选择比外筒水温低?低多少合适?为什么? 答:因为本实验中要尽量避免内外筒之间的热量交换,而内筒中由于发生反应,使得水温升高,所以内筒事先必须比外筒水温低,低的数值应尽量靠近化学反应使内筒水温升高的值,这样,反应完毕后,内外筒之间达到一致温度,而外筒温度在反应开始前和反应后数值相等,说明热量交换几乎为0,减小了实验误差。 4. 实验中,那些因素容易造成误差?如果要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应从哪几方面考虑? 答:内外筒开始反应前的温度差造成误差,我们应提高软件质量,使软件调试出的温度如(3)所述,有利于减小误差。又如点燃火丝的燃烧带来的一定的热量,造成误差,应寻求一种让反应自发进行的方法,或寻求一种更好的点火材料。 实验二 Pb-Sn 体系相图的绘制 1.是否可用加热曲线来做相图?为什么? 答:不能。加热过程中温度难以控制,不能保持准静态过程。 2.为什么要缓慢冷却合金做步冷曲线?

答:使温度变化均匀,接近平衡态。 3.为什么坩埚中严防混入杂质? 答:如果混入杂质,体系就变成了另一多元体系,使绘制的相图产生偏差。 实验三 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 1. 配1、2、3各溶液进行实验的目的何在?根据实验的结果能否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 答:实验1是为了计算I 2在CCl 4和H 2O 中的分配系数。实验2、3是为了计算和比较平衡常数K ,当2Kc ≈3Kc 时,可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 2. 测定四氯化碳中I 2的浓度时,应注意什么? 答:应加入5~10ml 水和少量KI 溶液,还要先加入淀粉,充分振荡,滴定后要回收。 实验四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静态压 1. 本实验方法能否用于测定溶液的蒸气压,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克-克方程只适用于单组分液体,而溶液是多组分,因此不合适。 2. 温度愈高,测出的蒸气压误差愈大,为什么? 答:首先,因为本实验是假定?H m (平均摩尔汽化热)在一定范围内不变,但是当温度升得较高时,?H m 得真值与假设值之间存在较大偏差,所以会使得实验结果产生误差。 其次,(假定气体为理想气体),PV =n R T 。V 是定值,随着T 升高,n 会变大,即使n 不变,p 也将变大,即分子运动加快,难以平衡。 实验五 蔗糖水解 1. 旋光度t β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入如何控制? 答:旋光度与溶液中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的浓度有关。实验中计时必须准确,操作必须迅速,因为这样才能准确求得一定时间内的旋光度变化。实验中通过将所取出的反应液放入事先在冰水中冷却的试管中,使反应速率迅速下降,然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上册)第5章习题答案汇总

第5章 溶液与电离平衡 习题答案 原子量取四位有效数字,计算过程采用“四舍六入五成双”取舍,热力学数据除题目给出外均引用自书后附录以及兰氏手册。 1. 实验室某些常用的试剂百分浓度及密度分别是: (1)浓盐酸:含HCl 37.0%,密度1.19 g ?cm -3;加至3位有效数字 (2)浓硫酸:含H 2SO 4 98.0%,密度1.98 g ?cm -3; (3)浓硝酸:含HNO 3 70.0%,密度1.42 g ?cm -3; (4)浓氨水:含NH 3 28.0%,密度0.900 g ?cm -3。 试分别计算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1) -33-3-13 1.19g cm 1000cm 37.0% 12.0mol dm 36.5g mol 1.0dm n c V ???===??? (2)19.8 mol·dm -3 (3)15.8 mol·dm -3 (4)14.8 mol·dm -3 2. 是非题 (1) 0.10 mol .dm -3 HAc 溶液中c (H +) = 1.3?10-3 mol .dm -3,故0.050 mol .dm -3 HAc 溶液中c (H +) = 0.65?10-3 mol .dm -3; (2)向浓度均为0.10 mol .dm -3的NH 3? H 2O- NH 4Cl 的缓冲溶液中,加入HCl 使c (HCl) = 0.099 mol .dm -3,则由于溶液的缓冲作用,pH 不变; (3)Na 2CO 3溶液中通入适量CO 2气体,便可得到一种缓冲溶液; (4)多元弱酸盐的水解(如Na 3PO 4),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5)将浓度均为0.10 mol .dm -3的HAc 和NaAc 混合溶液冲稀至浓度均为0.05 mol .dm -3,则由于HAc 电离度增大,混合溶液的酸度降低; (6)在一定的温度下,改变溶液的pH ,水的离子积不变; (7)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随弱电解质浓度降低而增大; (8)NH 4Ac 为一元弱酸碱盐,水解程度很大,故其水溶液的酸碱性很大。 解:(1)错误,因为乙酸不是强酸,在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会向右移动,氢离子浓度应略高于0.65X10-3mol/dm -3。 (2)错误,缓冲溶液只能在一定程度下减弱外来酸碱对pH 的影响,本题中HCl 已使(NH 4+)/(NH 3·H 2O )明显上升,所以pH 会有变化。 (3)正确,通入适量的CO 2可以形成(HCO 3-—CO 32-)缓冲体系。 (4)正确,因为第一步水解产生的OH -会强烈地抑制第二步的水解。 (5)错误,因为在稀释过程中,c (HAc)和c (Ac -)同等程度变小,据公式 r O a r H p p lg( )c =K c -酸 盐 ,因为r r r r ( )( )c c c c =酸 酸 盐 盐 稀释前稀释后,所以溶液的酸度不变。 (6)正确,水的离子积是只与温度有关,在一定温度下是常数。 (7 )正确,ini c α≈ =

中大国际认证18.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

中大国际认证对新版ISO9001:2015的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的认证要求中大国际认证是首批按照ISO9001:2015新版认证的认证机构,针对在认证审核过程中,从四个基本层面(标准条款到底有什么要求?新旧标准到底有什么变化?认证审核到底检查/审核什么?可能会出现那些不符合?)阐述了对标准条款的理解,以下就是对新版ISO9001:2015的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的认证要求 一、新版ISO 9001:2015里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到底有什么要求? 中大国际认证就新版ISO 9001:2015里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的要求理解如下: 1、要求当监视或测量用于产品和服务符合特定要求的证据时,组织应确定和提供所需的资源以确保 有效和可靠的结果。新版标准首次将监视和测量设备作为一种资源。 2、组织应确保所提供的资源: a) 与所进行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的具体类型相适应; b) 得到维护以确保其持续满足使用要求。组织对监视和测量资源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3、组织应保持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满足使用要求的证据。 二、新版ISO 9001:2015里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到底有什么变化? 中大国际认证就新版ISO 9001:2015里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的变化理解如下: 1、首次将监视和测量设备作为一种资源 2、对监视和测量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a) 与所进行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的具体类型相适应;b) 得到 维护以确保其持续满足使用要求。 3、组织应保持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满足使用要求的证据。 三、新版ISO 9001:2015的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到底要检查什么? 中大国际认证就新版ISO 9001:2015的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总则要检查的内容汇总如下: 1、如果测量设备用于验证符合要求并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信任,检查组织应考虑如何验证和/ 或校准、控制、存放、使用测量设备并维护其准确性。 2、检查组织是否根据在确定产品和服务符合性时测量的风险和重要性,制定测量设备的校准计划和 维修检查。 3.如发现测量设备不适合预期的用途,检查组织考虑对测量要求的符合性造成的潜在影响,并采取 必要的措施。 4、检查组织应是否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建立校准和/或检定规程并回执行校准和/或检定或 其它任何确保其准确度的适宜方法。

中山大学2000(B)《物理化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中山大学二OOO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专业: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研究方向: 本专业的各研究方向 I 一. (共30分) 填空与问答题(1): 1.在绝热钢弹中, 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 则( )。(2分) (a) Q > 0, W > 0, ?U > 0 (b) Q = 0, W = 0, ?U > 0(c) Q = 0, W = 0, ?U = 0 (d) Q < 0, W > 0, ?U < 0 2. 1 mol单原子理想气体始态为273K, 一个标准大气压, 经下列过程: (a) 恒容升温1K; (b) 恒温压缩至体积的一半; (c) 恒压升温10 K; (d) 绝热可逆压缩至体积的一半。上述四过程中, 终态压力最大的是过程______, 终态压力最小的是过程______, 终态温度最高的是过程______, 终态温度最低的是过程 ______。(2分) 3.实际气体经节流膨胀后,下述哪一组结论是正确的? ( ) (2分) (a) Q < 0, ?H = 0, ?p < 0 (b) Q = 0, ?H = 0, ?T < 0(c) Q = 0, ?H < 0, ?p < 0 (d) Q = 0, ?H = 0, ?p < 0 4.理想气体从状态I经自由膨胀到达状态II, 可用哪个热力学判据来判断该过程的自发性( )。(2分) (a)?F (b) ?G (c)?S (d)?U 5. 分子配分函数的定义为( ), 其适用条件为( )。(2分) 6.热力学函数与分子配分函数的关系式对于定域子体系和离定域子体系都相同的是( )。(2分) (a) G, F, S (b) U, H, S (c) U, H, C v (d) H, G, C v 7.有四种含不同溶质相同浓度m = 1 mol? kg-1的水溶液, 分别测定其沸点, 沸点升得最高的是( )。(2分) (a) Al2(SO4)3(b) MgSO4(c) K2SO4 (d) C6H5SO3H 8. Ca(CO3)2 (s)、BaCO3 (s)、BaO(s)和CO2 (g)构成的多相平衡体系的组分数为______, 相数为______, 自由度数为______。(2分) 9. PCl5(g)分解反应, 在473 K平衡时有48.5%分解, 在573K平衡时有97%分解, 此反应的?r H? ________0。(请填>, < 或=) (2分) m 10.分解反应A(s) = B(g) + 2C(g), 反应平衡常数K?p和离解压p离的关系式为_____ ___ __。(2分) 11. 298K时, 有浓度均为0.001 mol? kg-1的电解质溶液, 其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大的是( )。(2分) (a) CuSO4 (b) CaCl2 (c) LaCl3 (d) NaCl

中山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_群论简介

附件1:教学大纲的基本格式和内容 (教学大纲封面) 中山大学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学院(系)物理学院 课程名称群论简介 二〇一七年

群论简介(Introductory Group Theory)教学大纲 (编写日期:2018年7月) 一、课程基本说明 二、课程基本内容 (一)教学进度表 (含学时分配,学时分配要落实到“章”或“节”,并对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内容加以必要的说明)

(二)教学环节安排 (对各种教学环节的安排如:实验、实习、习题课、作业等以及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等作必要说明) 本课程是我校物理学专业理论物理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由于知识点多而且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以消化吸收课程知识内容为主,不宜做过多的题海练习。平时作业以补充完善课堂中未来得及讲授的证明或计算过程、应用课堂讲授的方法去解决前沿文献中的问题为主。由于学时有限以及可能遇到节假日的放假影响,部分课程内容还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教学方法 (包括课堂讲授、提问研讨,课后习题和答疑等情况) 课堂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讲课中注意问题的提出、问题处理的设想和问题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重点内容要讲透,难点要讲清,例题要选好,分析方法要一般化,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学生应用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前沿文献中遇到的物理问题。 (四)课程教材 1、主讲教材 张宏浩,《群论讲义》 2、辅助教材 韩其智,孙洪洲,《群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五)主要参考书目 (要求推荐若干参考书,并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出版日期等) 马中骐,《物理学中的群论》,科学出版社,第二版,2006 徐婉裳,喀兴林《群论及其在固体物理中的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物理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

1. 电位差计、标准电池、检流计及工作电池各有什么作用?如何保护及正确使用? 答:(1)电位差计是按照对消法测量原理设计的一种平衡式电学测量装置,能直接给出待测电池的电动势值,测定时电位差计按钮按下的时间应尽量短,以防止电流通过而改变电极表面的 平衡状态。 (2)标准电池是用来校准工作电流以标定补偿电阻上的电位降。 (3)检流计用来检验电动势是否对消,在测量过程中,若发现检流计受到冲击,应迅速按下短路按钮,以保护检流计。检流计在搬动过程中,将分流器旋钮置于“短路”。 (4)工作电池(稳压电源)电压调至与电位差计对电源的要求始终相一致。 3.电位差计、标准电池、检流计及工作电池各有什么作用? 答:电位差计:利用补偿法测定被测电极电动势; 标准电池:提供稳定的已知数值的电动势EN,以此电动势来计算未知电池电动势。 检流计:指示通过电路的电流是否为零; 工作电池:为整个电路提供电源,其值不应小于标准电池或待测电池的值。 4.测电动势为何要用盐桥?如何选用盐桥以适合不同的体系? 答:(1)对于双液电池电动势的测定需用盐桥消除液体接界电势。 (2)选择盐桥中电解质的要求是:①高浓度(通常是饱和溶液);②电解质正、负离子的迁移速率接近相等;③不与电池中的溶液发生反应。具体选择时应防止盐桥中离子与原电池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如原电池溶液中含有能与Cl-作用而产生沉淀的Ag+、Hg 离子或含有能与K+离子作用的ClO-离子,则不可使用KCl盐桥,应选用KNO3或NH4NO3盐桥。 5.在测定电动势过程中,若检流计的指针总往一个方向偏转,可能是什么原因? 答:若调不到零点,可能的原因有: (1)电池(包括工作电池、标准电池和待测电池)的正负极接反了; (2)电路中的某处有断路; (3)标准电池或待测电池的电动势大于工作电池的电动势,超出了测量范围。 4.为何本实验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而且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在混合前还要预先恒温? 答: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k影响很大,故反应过程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 3、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太少影响如何? 答:根据溶液凝固点的下降值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就不是稀溶液,太少凝固点下降值太小,误差大。 3. 实验中为何用镀铂黑电极?使用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铂电极镀铂黑的目的在于减少电极极化,且增加电极的表面积,使测定电导时有较高灵敏 度。电导池不用时,应把两铂黑电极浸在蒸馏水中,以免干燥致使表面发生改变。 4. UJ34A型电位差计测定电动势过程中,有时检流计向一个方向偏转,分析原因。 原因:电极管中有气泡;电极的正负极接反;线路接触不良;工作电源电压与电位差计对电源的要求数据不一致等。 2.反应物起始浓度不相等,试问应怎样计算k值? 答:若CH3COOC2H5溶液浓度a>b(NaOH溶液浓度),则其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为 a a κt+κ0 (—-1) - κ0— b c a ln????????? = κ(a—b)t + ln— ____ b b κt - κc — c C和κc分别为反应进行完全后体系中产物CH3COONa的浓度和电导率 若a>b时b =C,若a< b时a =C 3.如果NaOH和乙酸乙酯溶液为浓溶液时,能否用此法求k值,为什么? 答:不能。只有反应体系是很稀的水溶液,才可认为CH3COONa是全部电离的。反应前后Na+的浓度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导电能力很强的OH-离子逐渐被导电能力弱的CH3COO-离子所取代,致使溶液的电导逐渐减小。可用电导率仪测量皂化反应进程中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以跟踪反应 物浓度随时间变化。 1、把苯甲酸在压片机上压成圆片时,压得太紧,点火时不易全部燃烧;压得太松,样品容易脱落;要压得恰到好处。 挥发性双液图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2010)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中文)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名称(英文) Experimental Inorganic Chemistry 课程编号 02141071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基础课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 《基础化学实验》第一版,刘汉标、石建新、邹小勇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8年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中山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无机化学实验补充教材》,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小组编著,2009年 学时学分:总学时 90 总学分 3 实验学时 90 实验学分 3 应开实验学期一~二年级一、四学期 适用专业化学类各专业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可同时开课)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无机化学实验》是以实验操作为主的技能课程,它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与相应的理论课——《无机化学》——有紧密的联系。它具有自己的培养目标、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本课程的目标是:在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课程按照下述指导思想进行改革:压缩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将基

本操作融入综合实验、增加综合与设计实验。本课程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与基本操作)、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含学生自带课题)。在后两个层次的实验中,融入了我校化学院教师具有特色的科研项目,目的是通过完成这些带有研究性质的实验,使学生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通过实验课的训练,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 从实验获得感性认识,深入理解和应用《无机化学》理论课中的概念、理论,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 2. 规范地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包括:玻璃仪器的清洗,简单玻璃仪器的制作,加热和冷却方法,常见离子的基本性质与鉴定,基本物理常数的测定方法,典型无机化合物的基本合成、分离、纯化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 3. 具有仔细观察进而分析判断实验现象的能力,能正确诚实记录实验现象与结果;处理实验结果时具有逻辑推理、做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运用化学语言进行科学表达,独立撰写实验报告;具有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实验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4. 能根据实验需要,通过查阅手册、工具书及其它信息源获取必要信息,能独立、正确地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条件、仪器和试剂、产品质量鉴定等),独立撰写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5. 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等科学品德和科学精神。 6. 能掌握仪器设备(如气相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差热分析仪等)的测试原理与应用范围,并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7. 对基地班及逸仙班的同学开展研究式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科研能力,每人能独立撰写1~2篇研究性小论文。 8. 要求课前进行预习,弄懂实验目的与原理,熟悉实验内容与步骤,写出预习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