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中药的贮存与养护.pdf

合集下载

中药的贮存与养护

中药的贮存与养护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一、中药养护的意义中药养护主要是预防中药的变化和对已发生变化的中药进行救治,保证其药物质量和使用价值,从而保证医疗用药的准确安全、有效,为人民健康服务二、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1、虫蛀,是指饮片被成虫蛀蚀的现象。

轻则蛀成孔洞,严重的被蛀空成粉末状。

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是有利于害虫生长繁殖的营养,故含上述成分较多的饮片最易生虫。

易生虫饮片:党参、人参、南沙参、冬虫夏草、当归、独活、白芷、防风、板蓝根、甘遂、生地、泽泻、全瓜蒌、枸杞子、大皂角、桑椹、龙眼肉、核桃仁、莲子、莲子心、薏苡仁、苦杏仁、桑白皮、鹿茸、蕲蛇、鸡内金、菊花、金银花、北沙参、玄参、北沙参、防己、莪术、贝母、金果榄、佛手、陈皮、酸枣仁、红花、蒲黄、芫花、地龙、甘草、黄芪、山药、天花粉、桔梗、灵芝、水蛭、僵蚕、蜈蚣、乌梢蛇、蛇蜕、乌药、葛根、何首乌、延胡索、大黄、肉豆蔻、淡豆豉、柴胡、地榆、川芎、半夏、千年健、羌活、前胡、大枣、山楂、麦芽、芡实、莱菔子、浮小麦、薏苡仁、款冬花、菊花、虎杖、炮姜、猫爪草、藕节、九香虫、藁本、天葵子及各种密炙品、动物类、花类等。

2、霉变,是指饮片受潮后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引发寄生在其表面或内部的霉菌大量繁殖,导致发霉现象。

特别是夏季炎热,潮湿,饮片最易发霉。

开始时可见许多白色毛状、线状、网状物或斑点,继而萌发成黄色或绿色的菌丝。

这些菌逐渐分泌一种酵素,溶蚀饮片组织,使很多有机物分解,饮片腐烂变质、气味走失,而且有效成分也遭到很大的破坏,以致不能药用。

易发霉饮片:天门冬、牛膝、独活、玉竹、黄精、白果、橘络、全瓜蒌、山茱萸、莲子心、枸杞子、大枣、大蓟、小蓟、大青叶、桑叶、蛤蟆油、蛤蚧、黄柏、白鲜皮、木槿皮、人参、党参、当归、紫菀、菊花、红花、金银花、白及、木香、五味子、洋金花、蝼蛄、地龙、蕲蛇、蜈蚣、土鳖虫、甘草、葛根、山奈、青皮、芡实、薏苡仁、栀子、羌活、紫菀、黄芩、远志、地黄、天麻、玄参、百部、苍术等。

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

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

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㈠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中药材、中药饮片实行分类储存中药材、中药饮片经验收合格入库后,应根据药品不同的性质特点分类存放于不同的库房(库区)。

中药材分类储存:中药材一般按其来源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其它类。

植物类又按药用部位分为根及根茎类、果实和种子类、花类、叶类、全草类、皮类、藤木树脂类等。

应根据每一类中药材的性质特点分类存放。

▲易生虫类中药材:这类中药材富含淀粉、脂肪、糖类,应与不易生虫的中药材分开存放。

如白芷、白术、山药、花粉等集中存放,便于杀虫养护。

▲易霉变、泛油的中药材,如天冬、麦冬、牛膝、党参、黄精、玉竹等集中存放,便于控制库房温湿度,创造阴凉、通风、干燥的有利条件,达到保管与养护目的。

▲易变色、气味散失的中药材,如麻黄、月季花、款冬花、丁香等集中存放,仓库温度不宜过高,应阴爽、避光或密封储存。

▲麻醉药品(罂粟壳)、医疗用毒性药品应单独分库存放。

中药饮片的储存:应根据中药饮片的自然属性和储存特性,按中药饮片的类型及不同的变异性质,分类存放于阴凉库(其分类存放的方法同中药材)。

㈡在库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检查:中药材检查:库存药品的质量检查是药品保管养护的重要环节,通过检查,及时了解各类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变化情况,有利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药品质量检查应根据药品的性质特点,结合季节、气候变化情况和储存条件进行质量检查。

定期检查:定期对库存药品进行全面检查,了解库存药品的结构,掌握重点养护品种的质量、数量。

▲夏防季节(5—10月)一般品种以月为循环周期,易虫蛀霉变等重点养护品种,以周为循环周期进行检查。

▲全年以半年为一次对库存药品进行两次全面质量检查。

不定期检查:对库存药品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怕重压的中药材要勤翻堆倒垛。

中药饮片检查: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炮制加工而成,具有中药材相同的基本性质,但经过炮制加工后,性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储存中更易发生质量变质,因此应经常性对库存中药饮片进行外观质量检查。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程2020年版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程2020年版

目的:制订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操作规程,明确中药材、中药饮片贮存、养护的操作要求;并防止发生污染、混淆和差错等。

范围:适用于在库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及养护的相关操作。

责任人:仓库保管内容:1定义及管理范围1.1定义:把性质相似、变化相同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归类,对出现虫蛀、生霉、泛油、变色、散味、风化及挥发等异常情况的中药材、中药饮片,采取针对性较强的处理措施,以确保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储存期间质量完好、疗效稳定的过程。

1.2管理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操作过程。

其中不涉及名贵、有毒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养护内容。

2相关部门及职责2.1物资部负责人:负责组织仓库保管员按要求开展物料养护的操作与监督。

2.2仓库保管员:在物资部负责人的直接管理下,负责具体的物料的养护。

3流程图:无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分类4.1按品种将性质相似、变化相同的中药材、中药饮片进行分类,详见表1。

表1中药材、中药饮片按品种特性分类4.2 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储存条件及处理措施进行分类,详见表2。

表2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储存及处理措施5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晾晒操作规程5.1晾晒场地的检查:晾晒场地应干净整洁,无尘土,附近无其他物料滞留。

5.2晾晒天气的选择:天气情况应良好,无扬沙和大风,并及时关注天气变化。

5.2.1已发生潮解的中药材、中药饮片,置于烈日下暴晒,晒干装袋后在干燥处存放。

5.2.2花类中药材、中药饮片易发生变色,应选在在气候干燥、阳光较弱时晾晒,且在晾晒时,不宜过多翻动,避免阳光照射而褪色。

5.2.3易泛油中药材,一般采取阴干几小时的方法,只有少数可以暴晒。

5.2.4易散味的饮片在受潮时,不能暴晒,应在干燥的天气里码成井字形通风垛或散开吹风,使热气水分散发。

5.3晾晒前的准备:运输工具、足够面积且不易产生脱落物的苫布及其他器皿。

5.4运输:中药材、中药饮片应在称重后按批次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保证清洁,不被污染。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技术—中药饮片保管与养护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技术—中药饮片保管与养护

对于含不同化学成分或用不同炮制方法炮制的饮片,要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贮存方法: (1)含淀粉多的饮片,如山药、粉葛、天花粉等,应贮存在 通风干燥凉爽处,以防虫蛀。 (2)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党参、熟地黄、肉苁蓉 、天冬等,应贮存在通风干燥处,以防吸潮变软发粘、霉 烂虫蛀。
(3)含挥发油多的饮片,如薄荷、川芎、当归、荆芥等,贮 存时室温不宜太高,否则容易散失香气或泛油,应置阴凉 干燥处贮存。 (4)种子类中药因炒制后增加了香气,如紫苏子、莱菔子、 薏苡仁、扁豆等,若包装不坚固则易受虫害及鼠咬,故应 密闭贮藏。 (5)酒炙的饮片如酒当归、酒大黄、酒续断等,醋炙的饮片 如醋延胡索、醋芫花、醋香附、醋三棱等均应贮于密闭容 器中,置于阴凉处贮存。
5、翻垛通风法:将垛底中药饮片翻到垛面,或堆成通风垛 ,使热气及水分散发。一般在梅雨季节或发现药材含水量较 高时采用,为了增强通风效果,可利用电风扇、鼓风机等机 械装置加速通风。 6、密封吸湿法:是贮藏方法中的密封法同养护方法中干燥 法的结合,即将中药饮片密封在一定的空间内,采用合适的 吸湿剂以吸收饮片中的水分,进而保证饮片的质量。
近年来还进一步研究如何防止中药在贮藏养护过程 中毒物的污染,以符合21世纪无残毒、无公害绿色中药 的要求。目前中药饮片常用养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清洁养护法
清洁养护法是对库房、贮存容器保持清洁和定期消毒, 是贮存保管工作的基础。
重视库房的清洁卫生工作,可以杜绝害虫感染,恶化 害虫的生活条件,因此清洁卫生是防止仓虫入侵的最基 本、最有效方法。
(2)贵细中药的贮存 贵细中药如人参、西洋参、鹿茸、麝 香、牛黄、羚羊角、海马、海龙、马宝、狗宝、猴枣、熊 胆、蛤蟆油、三七、西红花、珍珠、冬虫夏草等,应与一 般饮片分开贮藏,专人管理,并注意防虫、防霉,密封后 置阴凉、通风、干燥处贮藏。细贵药品中的麝香,应用瓶 装密闭,以防香气走失;牛黄宜瓶装,在霉雨季节时放入 石灰缸中,以防受潮霉变;人参极易受潮、发霉、虫蛀、 泛油、变色,也应放入石灰缸内贮存等。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PPT课件ppt课件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PPT课件ppt课件
利用日晒或采用加热烘干,使饮片的水分散失,保持 干燥。
传统养护技术
密封(密闭)养护法:目的是使饮片及其炮制品与外界的 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细菌、害虫等隔离,尽显 减少这些因素对药物的影响,保持饮片的原有质量, 以防虫蛀、霉变。一般可分为容器密封、罩帐密封和 库房密封三类。
容器密封贮藏法:适用于量少、细贵、易变质的中药 品种。
可喷洒少量95%药用乙醇或50度左右的白酒密封养护 动物、昆虫类饮片,如乌梢蛇、地龙、蛤蚧等; 油脂类中药及炮制品,如柏子仁、桃仁、枣仁等; 含糖类饮片,如枸杞子、龙眼肉、黄芪、大枣等; 贵重饮片,如冬虫夏草、鹿茸等; 含挥发油类饮片,如当归、川芎、瓜蒌等。
车前草、马齿苋、独活、 紫菀等
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 类等,在受热、受潮、或贮藏保管 不善时其表面返软、发黏、颜色变 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 的。
含挥发油:当归、丁香等
含脂肪油 :柏子仁、桃 仁、杏仁等
含糖量多 :牛膝、麦冬、 天冬、熟地、黄精等
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 质量变异现象
润; 胶类及树脂类饮片容易变软而黏结成块,如乳香、阿胶等。
当温度过低,对某些新鲜的药物如鲜石斛、鲜芦根等, 或某些含水量较多的药物,也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湿度:影响药物含水量、外观形态、化学成分等,且能导致微 生物的繁殖及害虫的生长。
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13% 贮存仓库的相对湿度应最好控制在70%以下 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5%,温度30℃,很多饮片都易吸潮霉变 含糖类、黏液质、淀粉类饮片易吸潮变质,如天门冬、地黄、
饮片的贮藏容器必须合适,一般可贮藏于木箱、纤维纸
箱中,最好置严密封口的铁罐、铁桶中,以防止湿气的侵 入。有些则可置于陶瓷罐、缸或瓮中,并加入石灰或硅胶 等干燥剂。至于量多者可暂时用竹篓、筐贮存,但不宜久 放,以免霉蛀。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ppt)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ppt)
4
二、中药常见的质变现象
1、虫蛀:是指中药被害虫啮蚀的现象,是中药储存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质变现 象之一。在害虫不同时期对中药的危害中,以幼虫时期对中药的破坏最为严重。 虫蛀的药材成分往往损失,药材损耗加大,药效降低,同时害虫的排泄物或蜕皮 残留在药材内,污染药材引起发酵,进一步产生变色或变味,影响用药安全和疗 效。含有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的药材(如北沙参、木瓜、枸杞子、党 参等)最易虫蛀,在库储存中必须加强养护。 2、霉变:又称生霉,是指药物受潮后,在适宜的温度下造成霉菌的滋生和繁殖, 在药物表面或内部布满菌丝现象。中药生霉后,霉菌进行的营养代谢活动分解药 物体内的有机物质,会使有效成分降低,以致不能药用。如麦冬、牛膝、陈皮、 五味子等。 3、泛油:又称“走油”,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药材因受潮、 变色、变质后表面出现油状物质的现象。泛油的原因除与中药自身的成分有关外, 还与储存温度过高或储存时间过久有关。如柏子仁、桃仁、麦冬、蛤蚧等。 4、变色:是指中药自身的固有色泽发生了变化,或失去原来色泽,或变为其他 颜色。引起中药变色的原因主要有中药所含成分、日光与空气、加工与养护方法 等。易变色的中药有黄芪、天花粉、白芷、红花、菊花等。
进入冷库的中药的含水量必须是在安全标准范围内,用干燥木箱盛装,内 衬防潮纸防潮,也可装塑料袋,以防湿气侵入。
14
三、化学药剂养护技术
是采用化学药剂来预防或杀灭害虫、霉菌的方法。分为防霉剂和杀虫剂。 药剂必须对人类无害,且挥发性强,有强烈的渗透性,效力确实,作用迅 速,可在短时间内杀灭害虫和虫卵。防霉效果持久,杀虫后能自动挥散,对 中药的质量没有影响。 用于直接与中药接触的杀虫防霉剂有: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有机 氯、有机磷农药、硫磺、氯化苦、磷化铝、对硝基酚、水杨酸、尼泊金、甲 醛溶液等。 (一)硫磺熏蒸法: 1、性能:硫磺燃烧后,产生蓝色火苗,并生成二氧化硫毒气可致死多种中 药霉菌与害虫,是中药最早期的杀虫方法。 2、施用方法:通常采用小室(薰房)密封或熏蒸箱形式,每立方米采用硫 磺100~150g,硫磺燃烧后,密闭3~4日,然后通风排毒2日后,操作人员可 戴口罩进入室内操作。少量中药可用熏箱熏蒸。 3、注意事项:二氧化硫遇水生成亚硫酸,易使中药褪色,同时经硫磺熏蒸 过的中药,有时味道会变酸,带有硫磺气,并发脆或破碎。因此对易变色、 变味和质地脆嫩的中药,部分花类和虫类药材均不宜使用。二氧化硫对人体 有毒性,中药熏蒸后应通风散毒,操作人员进入薰房应戴面具或用肥皂水浸 湿的多层纱布口罩。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知识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知识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知识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储存与养护对于保证药品质量和疗效至关重要。

以下是影响中药变质的自然因素以及中药储存的变质与防治方法。

影响中药变质的自然因素空气、温度、湿度、日光和时间是影响中药变质的主要自然因素。

其中,空气中的水分、氧气、灰尘和微生物都会对中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在保管中需要根据季节和药品性质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

温度在16~35℃时一般害虫容易生长繁殖,在25~28℃时最适合霉菌的生长。

温度在35℃以上时,挥发性的药物成分会加速挥发,花、叶之类容易香气走失与变色,含油脂的药物易出现走油,树脂类药品易出现软化与熔化而发生粘连现象。

湿度与温度是影响药品质量密切相关的两方面。

一般在30℃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70~75%。

日光对于中药有干燥、防霉和杀虫杀菌作用。

但其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成分的氧化、还原、分解以及促使药物挥发、变色失性等。

时间方面,一般储存5年以上,“先进先出,___先出”原则。

中药储存的变质与防治中药饮片容易受到虫蛀害,害虫侵入药物内部引起组织破坏的现象。

常见的害虫有谷象、米象、大谷盗、药谷盗、锯谷盗、日本标本虫、印度谷螟、粉满等。

害虫的来源有多种,如从产地采收时受到污染,饮片加工未彻底杀灭害虫及卵,由运输工具、包装材料或仓储和用具等潜伏的害虫,害虫本能的传播(成虫传播),空仓未经彻底灭虫,较小的虫害和满类(随动物、风力传播)等。

药的性质与虫蛀的关系密切,含多量淀粉、含糖粉高、含蛋白质多、含脂肪油大的药物易虫蛀。

而含辛辣、苦味成分一般不易虫蛀。

药物的质地也会影响虫蛀情况,柔润的药物在潮湿状况容易生虫,而坚硬致密的药物则不易受到虫蛀。

药物的完整度也会影响虫蛀情况,原药材外表面有保护组织的药物害虫不易侵入。

药物的加工炮制也会影响虫蛀情况。

害虫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消耗药品,造成浪费等。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需要注意以上因素,同时在包装上标注批号和负责期,遵循“先进先出,陈货先出”原则,对于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共27页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共27页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勉。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中药的贮存与养护
大纲要求
(一)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1.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虫蛀、霉变、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腐烂
2.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易发生虫蛀、霉变、酸败、挥发、沉淀现象的常见剂型
(二)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
1.自身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所含水分、淀粉、黏液质、油脂、挥发油、色素等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2.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温度、湿度、日光、空气、霉菌、害虫、包装容器、贮存时间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三)中药贮藏
1.中药贮藏的环境要求
( 1)《中国药典》“凡例”贮藏项下各名词术语的规定
( 2)中药贮藏对环境的基本要求
2.中药饮片的贮藏要求:不同特性饮片的贮藏要求
3.中成药的贮藏要求:不同剂型中成药的贮藏要求
(四)中药养护
1.传统养护技术:
清洁、除湿、密封(密闭)
低温、高温养护法,对抗贮存法
2.现代养护技术:
远红外加热干燥、微波干燥、
气调、射线辐射杀虫灭菌、
包装防霉、气幕防潮、
蒸气加热、气体灭菌、
挥发油熏蒸防霉养护技术
第一节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一、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
1.虫蛀:含淀粉、糖、脂肪、蛋白质;
北沙参、薏苡仁、柴胡、大黄、鸡内金
2.霉变:含有糖类、黏液质、淀粉、蛋白质及油类的饮片较易霉变,如牛膝、天冬、马齿苋、菊花、蕲蛇、五味子、人参、独活、紫菀等。

此外中药鲜药因含水量较多,也容易发生霉变。

3.泛油:
①含挥发油:当归、苍术;
②含脂肪油:柏子仁、桃仁、杏仁;
③含糖: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
4.变色:
①由浅变深:泽泻、白芷、山药、天花粉;
②由深变浅:黄芪、黄柏;
③由鲜艳变暗淡:红花、菊花、金银花、腊梅花。

5.气味散失:肉桂、沉香、豆蔻、砂仁。

6.风化:胆矾、硼砂、芒硝。

(表中还有白矾、绿矾)
7.潮解:青盐、咸秋石、芒硝。

8.粘连:芦荟、没药、乳香、阿魏、鹿角胶、龟甲胶、天冬、熟地等。

9.腐烂:鲜类药。

二、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
最常见的变质现象有虫蛀、霉变、酸败、挥发、沉淀等。

1.虫蛀:蜜丸、水丸、散剂、茶曲剂等。

2.霉变:蜜丸、膏滋、片剂等。

3.酸败:合剂、酒剂、煎膏剂、糖浆剂、软膏剂等。

4.挥发:芳香水剂、酊剂等。

5.沉淀:例如药酒、口服液、注射液等。

第二节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
一、自身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1.水分
2.淀粉虫蛀、霉变
3.黏液质发霉、生虫
4.油脂
5.挥发油
6.色素
二、环境因素
1.温度
2.湿度
3.日光
4.空气
5.霉菌
6.害虫
7.包装容器
8.贮存时间
第三节中药贮藏
(一)中国药典凡例术语规定
《中国药典》“凡例”中,对中药[贮藏]项下的各名词术语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贮藏]项下的规定,系对药品贮藏与保管的基本要求,除矿物药应置干燥洁净
处不作
具体规定外,一般以下列名词术语表示(如贮藏项未规定贮存温度的系指常温)
1.遮光: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
2.密闭:容器密闭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3.密封:容器密封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4.熔封或严封:容器熔封或严封,防止空气和水分侵入,防止污染;
5.阴凉处:不超过20℃;
6.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
7.冷处: 2~10℃;
8.常温: 10~30℃。

(二)中药贮藏对环境的基本要求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及《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
中关于中药贮藏环境的要求:
1.按包装标示的温度要求储存药品,包装上没有标示具体温度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贮藏要求进行储存。

2.储存药品相对湿度为 35%?75%。

3.储存药品应当按照要求采取避光、遮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

4.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储存。

二、中药饮片的贮藏要求
1.应密闭贮存的:
种子类:如紫苏子、莱菔子、薏苡仁、扁豆等密闭贮藏于缸、罐中。

酒炙:如当归、常山、大黄等,应贮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处贮存。

醋制:如芫花、大戟、香附、甘遂等,置阴凉处贮存。

盐炙:如泽泻、知母、车前子、巴戟天等,置通风干燥处贮存。

蜜炙:如甘草、款冬花、枇杷叶等,通常密闭贮于缸、罐内,置通风、干燥、凉爽处贮存。

2.通风干燥处:
含淀粉多的:泽泻、山药、葛根;
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
3.阴凉干燥处:含挥发油类:薄荷、当归、川芎、荆芥;
4.凉爽处:矿物类:硼砂、芒硝等密封。

5.少数贵重饮片
人参、西洋参、麝香、熊胆、西红花、冬虫夏草等,分开贮藏,专人管理,并注意防虫、防霉,置阴凉、通风、干燥处贮藏。

麝香瓶装密闭,以防香气走失;
牛黄宜瓶装,在霉季时放入石灰缸中,以防受潮霉变;
人参极易受潮、发霉、虫蛀、泛油、变色,在霉季也应放入石灰箱内贮存等。

6.毒性中药:应严格按照有关的管理规定办理,设专人负责管理,切不可与一般饮片混贮,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7.易燃的硫黄、火硝等,必须按照消防管理要求,贮存在安全地点。

在夏天,应防止自燃。

防止药材自燃的方法主要是药材应干燥,空气要流通,堆垛层间不能太高。

三、中成药剂型与贮藏要求
1.应密闭贮存:散剂、胶剂、膏药、软膏、鼻用制剂、栓剂、凝胶剂;
2.应密封贮存:丸剂、片剂、煎膏剂、合剂、颗粒剂、胶囊剂、糖浆剂、注射剂、酒剂、露剂;
3.温度低于30℃的剂型:胶囊剂、栓剂;
4.遮光:软膏剂、注射剂、酊剂、流浸膏与浸膏剂、凝胶剂、眼用制剂。

第四节中药养护
1.传统养护技术( 6 个)
清洁养护法:清洁卫生是防止仓虫入侵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方法
除湿养护法
密封(密闭)养护法:是贮藏的基本方法
低温养护法: 2~10℃,具有防霉、防虫、防变色、防走油,主要用于贵重药材保存,如
哈蟆油、银耳、人参、菊花、陈皮、山药、枸杞子(<-4℃可使害虫致死)。

对抗同贮法:
蛤蚧---花椒、吴茱萸、荜澄茄;
蕲蛇、白花蛇---花椒、大蒜(动物类主要是用花椒、大蒜对抗);
土鳖虫---大蒜;
丹皮---山药、泽泻;
人参---细辛;
冰片---灯心草;
硼砂---绿豆;
藏红花---冬虫夏草。

采用与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密封同贮,如山苍子油、花椒、樟脑、大蒜、白酒等,有时也
可达到良好的防蛀、防霉效果。

均可喷洒少量 95%药用乙醇或50°左右的白酒密封养护,也可达到良好防蛀、防霉效果。

动物、昆虫类饮片,如乌梢蛇、地龙、蛤蚧等;
油脂类中药及炮制品,如柏子仁、桃仁、枣仁等;
含糖类饮片,如枸杞子、龙眼肉、黄芪、大枣等;
贵重饮片,如冬虫夏草、鹿茸等;
含挥发油类饮片,如当归、川芎、瓜萎等;
高温养护法:高于40℃害虫停止发育,高于50℃,害虫将在短时间死亡。

含挥发油的饮片烘烤温度不宜超过60℃
2.现代养护技术( 8 个)
干燥养护技术
气调养护技术:低氧高二氧化碳
60Co-γ射线辐射杀虫灭菌养护技术
包装防霉养护法
气幕防潮养护技术
蒸气加热养护技术 150 度, 2~4 秒气体灭菌养护技术环氧乙烷
中药挥发油熏蒸防霉技术
例题:
1.容易泛油的是( )
A 苦参
B 当归
C 厚朴
D 板蓝根
E 何首乌
答案: B
2. 饮片的含水量是( )
A 5%-10%
B 5%-13%
C 7%-10%
D 7%-13%
E 10%-13%
答案: C
[3-4] A 大蒜 B 冰片 C 黑豆 D 花椒 E 荜澄茄
3.宜于蛤蚧对抗贮存的是
4.宜于土鳖虫对抗贮存的是
答案: DA
[5-6] A 天冬 B 黄柏 C 香薷 D 栀子 E 党参
5.易失去气味的饮片是 C
6.易生虫的饮片是 E
答案: CE
7.贮存中易发生酸败的剂型有()
A.蜜丸
B.合剂
C.酒剂
D.水丸
E.糖浆剂
答案: B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