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丁西林《酒后》的导读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库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库(资料整理于2015年7月,适用于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学员期末考试)1.“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的“会稽”,指今(A)A.绍兴市2.老舍《茶馆》第一幕的时代背景是(B)B.百日维新3.曹禺《日出》中“不足者”的形象是(C)C.黄省三4.有着《代后记》或《废话》别名的散文是(D)D.《隐身衣》5.“假如我们看书被他们看到了,就是一场灾难,甚至‘著迅鲁’的书也不成——小红书当然例外。
”此语出自(C)C.《思维的乐趣》6.“真正有了爱情的,是不会吃醋的;真正没有爱情的,也是不会吃醋的。
”此语出自(B)B.丁西林《酒后》7.下列诗歌以乐器为题材的是(D)D.《尺八》1、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
A.爱、自由、美2、散文诗集《野草》中,最能显示鲁迅自己的作品是____。
A.《死火》3、“旧时的颜色”必在后人“记忆中消失”,是《野草》中____一文的主旨。
C.《腊叶》4、《灯下漫笔》谈到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计有____。
B.可恕和可憎的各两种5、周作人在《金鱼》中,开首议论“三不喜”,第一不喜欢的动物是____。
B.叭儿狗6、“据说是身材矮小,很像是一个小孩子,平常三五成群,在岸上柳树下‘顿铜钱’,正如街头的野孩子一样,一被惊动便跳下水去,有如一群青蛙”,这描写的是____。
C.河水鬼7、周作人的《苦雨》表现的是____。
A.二十年代五四落潮时,作者的失望与追求的苦闷。
8、俞平伯在《月下老人祠下》一文中的表达的情绪是____。
B.旧地闲游的“惘惘然”9、关于废名的《放猖》与《三竿两竿》,较正确的分析是____。
C.《放猖》是刻意为文,《三竿两竿》不经意而成。
10、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的总体风格____。
A.比较清朗11、下列作品,不属于废名的是____。
D.《钓台的春昼》12、下列作家,均属于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家是____。
自由与限度--重读《酒后》,兼议凌叔华小说的情爱伦理

第36卷 第4期Vol.36 No.4 2019年8月Aug., 2019DOI:10.16217/ki.szxbsk.2019.04.007自由与限度—重读《酒后》,兼议凌叔华小说的情爱伦理齐 红(苏州市职业大学 教育与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摘 要:“新闺秀派”作家凌叔华的代表作《酒后》描绘了“五四”女性传统又现代的行为思想特征,是“五四”文坛上一个独特又典型的文本。
采苕和永璋这对“理想夫妻”之间蕴含着并不“理想”的情爱关系,妻子采苕敢于直白表达对朋友子仪的倾慕之情,但终又意识到这种情爱自由实现的难度和限度。
采苕的“一吻之求”暴露了“五四”时期女性情感和婚姻的诸多问题,也体现出凌叔华在女性情爱伦理方面的个人化思考。
关键词:凌叔华;《酒后》;情爱伦理;新闺秀派;“五四”中图分类号:I207.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931(2019)04-0054-04作为民国初年“新闺秀派”的代表作家,凌叔华及她的文学创作被人谈论过多次。
仅就人物塑造而言,关于凌叔华小说的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她塑造了一系列出身“高门巨族”的女性形象。
鲁迅先生对凌淑华的评价概括精准,至今无人能出其右:“凌叔华的小说……恰和冯沅君的大胆,敢言不同,大抵很谨慎的,适可而止的描写了旧家庭中的婉顺的女性。
即使间有出轨之作,那是为了偶受着文酒之风的吹拂,终于也回复了她的故道了。
这是好的,—使我们看见和冯沅君,黎锦明,川岛,汪静之所描写的绝不相同的人物,也就是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
”[1]“新”与“旧”、“传统”与“现代”、“追求”与“妥协”……对于这些女性形象的定性与定位,后世的论者虽在语辞上不断变化,但本质上并未超越鲁迅。
而最能够体现这些特点、最具代表性、“知名度”最高的人物形象,就是《酒后》[2]中的妻子采苕。
在《酒后》发表前,凌叔华已在《晨报副刊》上发表过小说作品,只是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直到1925年1月,《现代评论》(周刊)第一卷第五期刊出了《酒后》,该文受到周作人、朱自清等知名作家的肯定和赞扬,凌叔华才一举成名。
浅析《酒后》人物的矛盾性

浅析《酒后》人物的矛盾性温翼【摘要】丁西林的独幕喜剧<酒后>长期遭到种种误读和批评.从剧本矛盾性的人物塑造上重新解读<酒后>,充分肯定了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剧本的深层意蕴.【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00)005【总页数】3页(P114-116)【关键词】丁西林;《酒后》;矛盾性【作者】温翼【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35《酒后》是丁西林根据凌叔华同名小说改编的独幕剧。
剧中仅有夫、妻和醉客三个人物。
一个冬天的深夜,醉客因醉酒而留宿夫妻家中。
这对夫妻围绕醉客展开了话题,在谈话中产生了颇有情趣的冲突——妻子十分同情婚姻上不幸的醉客,故而想征得丈夫的同意,趁客人醉酒之时,亲吻客人一下。
最后,在丈夫的勉强应允之下,妻子终因胆怯和醉客的意外酒醒而没能付诸行动。
丁西林曾说:“独幕剧在结构上贵乎精巧,它常常只是表现出生活中的某个片断,有时,一个独幕剧的艺术使命,甚至只是为了突出地描写某种气氛,某种情调,或是抓住一两个人物的个性,表现出来些生动的生活情趣和感受。
”[1]25而他改编此剧的初衷也正是因为觉得小说“意思新颖,情节很配作一独幕剧。
”[1]25一直以来,《酒后》都被评论者认为没有什么深度的社会内容而一直备受冷落。
尽管这一剧作长期受到忽略,但作为丁西林独幕剧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笔者认为它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深层的意义,值得再三品味。
戏剧评论家苏国荣曾经指出“喜剧需要贯穿全剧的喜剧性矛盾”[2]146。
别林斯基也说过:“任何矛盾都是可笑和喜剧性的源泉。
”[2]147喜剧性矛盾最基本的特征在于它的自我“背反性”,构成喜剧性矛盾的两种因素相互背离,形成一种自我拆解的离心力。
细读《酒后》会发现,作品的深层意蕴也正是通过这种矛盾的“背反性”来展现的。
剧中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主人公,即丈夫和妻子身上。
北语23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作业4-资料答案

北语23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作业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第一题】,《酒后》的场景是什么?
<A选项.>A煤矿
<B选项.>B商店
<C选项.>C家庭
<D选项.>D街道
[正确答案]:C
【第二题】,鲁迅哪篇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开篇?<A选项.>A《在酒楼上》
<B选项.>B《一件小事》
<C选项.>C《狂人日记》
<D选项.>D《祝福》
[正确答案]:C
【第三题】,《雷雨》的作者是谁?
<A选项.>A丁西林
<B选项.>B曹禺
<C选项.>C田汉
<D选项.>D郭沫若
[正确答案]:B
【第四题】,闻一多是哪个流派的主要成员?
<A选项.>A创造社
<B选项.>B新月派
<C选项.>C意象派
<D选项.>D语丝社
[正确答案]:B
【第五题】,郭沫若的泛神论受谁的影响?
<A选项.>A惠特曼
<B选项.>B泰戈尔
<C选项.>C斯宾诺沙
<D选项.>D歌德
[正确答案]:C
【第六题】,下列不属于周作人的文章是哪篇?
<A选项.>A《水里的东西》
<B选项.>B《谈虎集》
<C选项.>C《雨天的书》
<D选项.>D《泪与笑》
[正确答案]:D。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试卷B答案试题1:分析阿城的小说《棋王》(节选)要点:(仅作提示)小说描写了一个外号叫“棋呆子”的知青王一生的故事。
作家有意识地淡化了王一生作为知青的社会角色与身份,淡化他的社会思考和政治意识,淡化了他的下放生涯中关于劳动、苦难等内容。
没有描写他与环境的直接矛盾冲突,而重点突出与强调了他的生存意识和存在方式,即着重描写王一生关于“吃”和“下棋”两件事情。
吃为身体之必须,棋为精神之必须;吃是棋的物质基础,棋是生命的价值体现,两者存在着互补与升华的辩证关系。
因此,王一生执着于棋道,追求的是一种内向的个体精神世界的完美。
王一生的形象,以其说是包容了文化精神的独特个体,不如说是消解了鲜明个性的文化象征,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合璧的人格精神和文化心理积淀。
作者并不强调对人物形象进行细致刻画,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文化特征,试题2:艾青诗歌《鱼化石》品读。
(300字,30分)要点提示:A.艾青的哲理小诗,咏物言志,是诗人将现实的人生体验与感悟加以艺术熔炼后产生出来的闪耀着思想与智慧的迷人火花。
B. 《鱼化石》是艾青哲理小诗的代表作,具有历史和哲学深度。
作品以一块“过多少亿年”的鱼化石为艺术意象,揭示出一种人类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哲理。
C.诗人将自己的人生体验,融进了对世界变幻的感悟中,透视出诗人特殊的人生际遇。
D. 鱼化石形成过程,蕴涵着人类历史与人生的一种发展规律,包含着人生的无奈与苍凉,表达了一种诗人的人生观、哲学观。
一、填空题 1.《阿长与山海经》副题为《旧事重提之二》,后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2.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女神》,其中《凤凰涅槃》是诗集中的代表作。
3.杨绛散文集《将饮茶》的“代后记”是《隐身衣》。
4、《灯下漫笔》之一,作者认为“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5、大地上的事情由许多札记式的片段组成,记录了自然界或作者身边的种种事物。
主体性的建构与异位——对凌叔华《酒后》和丁西林《酒后》的文本细读

作《 后》 两个 月之后 , 酒 , 剧作 家丁西林 将 之改编 成独 幕 同名
喜剧 , 也在《 现代评论》 上发表 , 造成轰动。一 女作 家 , 个 一
男作家 , 一篇小说 , 篇戏 剧 , 一 作品 自有不 同。在这 里 , 者 笔 无意从作家创作风格及 作品体裁角度进 行分析 , 只想切近 文 本, 从对 作品本身的细致把握 中体会 二者笔下 不 同的酒后世
剧 中夫妻异位。施与受这一看似无关 轻重 的主体异位 , 实则
是体现 了夫 妻在家庭中 的主体性 的异位 。 接 下来 , 小说成 两条 单线并 行 的结构 , 面是 微醺 的夫 一
对 美 景 佳 人 热 烈 地 沉 醉 与 赞 美 : 如 此 人 儿 , 此 良 宵 , 此 “ 如 如
说《 酒后》 重在写妻 的心 理变化 , 妻是把握着 表达欲望 的情 感 主体 。戏剧 《 酒后》 则重在写夫妻 二人 之间的矛盾 。由此 , 小
幽美 的屋子 , 都让我享 到 ……” 面是泛 着酒 晕 的妻对 睡倒 一
的客满 眼的欣 赏与怜爱 : 子仪睡得正酣 , “ 两颊 红 的像浸 了胭
脂一般 , 那又充满神秘思想 的眼 , 很舒适 地微微 闭着 …… 在
说 和戏剧 的《 酒后》 在更 多方面呈现 了精致 的不 同。
小说《 后》 , 酒 中 在充满了“ 寂甜 美的空 气 ” 室中 , 沉 的 妻 怕客 睡着受 凉 , 出要拿毛毡 给客盖上 , 提 在夫赶 紧的 “ 让我 去
中, 妻说—— 妻拿——夫 附——妻 说——夫 盖 , 成盖 毯 子 完
一
事。戏剧 中, 有 明确说 明拿 毯子是 夫还 是妻 的提 议 , 没 然
而, 妻一开场 的一 句“ 拿来 了” 的话 语情境 中 , 乎已暗示 了 似 了“ ” 夫 的提 议 , 么 , 拿 是 那 在戏剧 中, 夫 说 ) ( 一一 妻 拿—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考试重点复习指导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复习指导一、小说部分1. 理解《在酒楼上》的两个主要人物形象:“我”与吕纬甫。
“我”:外表懒散无聊,内心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和高洁坚定的信仰。
吕纬甫:外表颓唐、消极、麻木,内心有着浓浓的手足亲情以及对已逝和尚存的生命的无比眷恋。
“我”与吕纬甫可以说是鲁迅自我精神历程的某种折射,是两个不同的鲁迅。
2.《铸剑》中关于“三头相搏”与“万民观葬”的场面描写①“三头相搏”是前一个高潮,使黑的人和眉间尺的人格与精神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②“复仇”主题鲁迅式的思考与开掘都是从复仇完成以后开始的。
于是出现了后一个高潮――“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的“狂欢节”。
③前一个高潮体现了复仇的崇高、神圣与诗意,后一个高潮体现了复仇面对愚昧的群众,消解为无,无效,无意义。
④小说显然出现两个调子:悲壮、崇高和嘲讽、荒谬。
3.《子夜》第一章的象征意义和在全书结构上的作用:A揭示主题的作用:在全书的矛盾冲突展开之前,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戏剧性的序幕——吴老太爷的死。
这个人物本身与小说所要表现的内容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他的出现却对以后矛盾冲突的展开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主要在于点明时代的特点,通过吴老太爷的出走,侧面地反映了三十年代时期农村革命风暴的到来;通过吴老太爷的暴卒,象征着腐朽的封建势力——尘封的“古老僵尸”进入现代的大都会就“风化”了。
吴老太爷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他的死是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象征。
B结构上的作用:初步揭示了小说主人公吴荪甫的生活环境、外貌、性格以及社会关系。
4.《正红旗下》二哥福海的形象自食其力的二哥福海在作品中是一个新型的、正面的、理想化的旗人形象。
他出身旗人社会的底层,既有旗人讲究礼仪和生活趣味的特点,又能突破旗人的传统,掌握了一门自食其力的手艺。
他能认清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代表了旗人新生的希望。
通过福海“请安”、安排“洗三”两个场面,作品展现了旗人独特的生活方式,生动地刻画了福海的形象:懂规矩、讲理儿、精明、麻利、能干。
简述丁西林话剧《酒后》的戏剧语言和戏剧结构特点

简述丁西林话剧《酒后》的戏剧语言和戏剧结构特点《一场有趣的酒后“小闹剧”——丁西林话剧<酒后>赏析》嘿,大家好!今天咱来聊聊丁西林的话剧《酒后》,那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小闹剧啊!先来说说这戏剧语言,那叫一个妙啊!简直就像是我们平常聊天一样自然又有趣。
人物之间的对话既不文绉绉,也不故作高深,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比如说,男主角和女主角的那些小拌嘴,听起来就像咱生活中的夫妻日常似的,让人忍俊不禁。
这语言就像是一把小钩子,轻轻松松地就把观众的心给勾住了,让你不知不觉就沉浸在了这个小场景中。
还有那戏剧结构特点,设计得真是巧啊!整个故事简单却充满了悬念和转折。
一开始是那么平静祥和,像是一潭安静的湖水,然后一点点地掀起波澜。
就像你以为大家在那好好聊天呢,结果女主角突然来了句“我想亲他一下”,哎呦喂,这可把咱们都给惊着了。
接着,男主角那纠结又矛盾的心理变化,让故事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这结构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层一层地往上堆,越来越精彩,让你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啥。
在《酒后》里,丁西林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导演,把人物和情节玩儿得团团转。
他不搞那些高大上的、让人看不懂的东西,而是从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入手,却能挖掘出那么多有趣的点。
就像我们平时和朋友打闹一样,看似平常,却蕴含着无穷的乐趣。
而且这部话剧特别能让人产生共鸣,因为它讲的就是我们身边可能发生的事情呀!谁没个酒后想要闹事的时候呢(哈哈,开个玩笑)。
大家在看的时候,就会觉得,哎呀,这不就是我嘛!这种亲近感让我们更加喜欢这部话剧。
总的来说,丁西林话剧《酒后》那戏剧语言和戏剧结构特点,就像是一顿美味的家常菜,虽然普通,却让人吃得津津有味。
它没有大场面,没有华丽丽的台词,但就是能让我们在笑声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有趣。
下次要是有机会,大家可一定要去看看这场有趣的酒后“小闹剧”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关于丁西林《酒后》的导读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丁西林《酒后》导读《酒后》的结构特别富有创意。
其人物只有三个,即夫、妻、醉酒后睡在长沙发上的客人(男性)。
但这仍然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三元结构”,因为这位客人是妻所暗恋的对象。
如果不是这样安排的话,那后面的“一吻之求”也就失去了本质的意义,而变成为一种寻求刺激的胡闹罢了。
三个人的情感纠葛妙就妙在:第一,“夫”一无所察;第二,“客人”喝醉了酒,几乎没有台词。
但即便这样,从“妻”的丰富的潜台词中有三处仍然流露出了些许的蛛丝马迹。
1. 妻认为所有的人生都有“生在世上”与“活在世上”的区别。
而夫则没有达到这样的思想认识,更不知这样认识对人生有何意义。
2. 妻用征询的口气问夫:“为什么没有人爱他?”;这里的“他”指客人。
夫的回答可谓简单:“因为他结了婚。
”妻的辩护可谓意味深长:“那就算数吗?他就没有和他的太太同住过。
”3.夫仍然是有口无心地继续推介他的朋友(客人):“你不要因为看了他的外表很镇静,很凉淡,以为他失望。
他的内部,有一把火在那里烧着。
” “我相信有许多女人,初见了他的时候,一定怕他。
其实他对于女人,是再温和没有的。
”妻的回答虽然简单却意蕴丰富:“那我老早就看出来了。
”有了以上三个回合的“议论”作铺垫,才有了妻继而当面向夫提出“吻他一吻”(指吻客人)的请求。
至此观众(读者)的心便会猛地一颤,认为这“一吻”有深藏多日的爱恋作支撑,是美好而非淫邪的,是顺理成章而非突发奇想的,是人们期盼看到的而非嗤之以鼻的。
至此,我们才逐渐领悟到,这对看似感情不错的夫妻之间也同样潜伏着不可调和的感情冲突。
作者所写的是知识分子考究客厅里“几乎无事的喜剧,”但人物的语言很生动传神,充满了机智和幽默,几乎所有的台词都做到了性格化、动作化,而且潜台词也很丰富。
※阅读重点:1.要抓住本文的语言。
首先是戏剧语言的特点——注意琢磨剧中人物说话的“潜台词”,即台词背后隐藏着的微妙心理与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其次是要抓住剧作者丁西林的戏剧语言的特殊风格——作者写的是知识分子客厅里的"几乎无事的喜剧",人物的语言充满了机智的幽默。
可重点分析:①妻与夫关于"生在世上"与"活在世上"的概念辨析,并由此了解这对情感颇不错的夫妻之间潜在的矛盾;②妻向夫提出“一吻”之求到夫表示同意之间的种种曲折,特别是丈夫同意以后妻的态度的突变,并由此体会荒诞的“一吻之恋”背后所隐藏的悲剧性。
2.要抓住本剧精巧的戏剧结构——“妻”与“夫”主要冲突双方外,又出现了在剧中几乎不说话,对所发生的一切处于完全无知状态的"客人",构成一个"三元结构"。
想想"客人"在剧中起了什么作用?酒后- -(全文)(独幕喜剧)丁西林(序)这篇独幕短剧是由一个朋友叔华的一篇短篇小说产生出来的。
(小说见《现代评论》第五期 ),我读了那篇小说觉得他的意思新颖,情节很配作一独幕剧。
当时同读的两位朋友亦表示赞同并极力怂恿我写一篇短剧。
我既受了那篇小说的启示,又得到他们两位的鼓励,遂写成了这本剧本。
现在我一面向他们表示我的感谢,一面要向读者说个明白,如果你们对于这篇剧本的意思和情节,有什么赞许,那么你们应该将赞许都送给那篇小说的著者,对于剧本的修辞上,剧中人的性格及表现上,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那——那只好归咎于我的那两位朋友,——因为是他们要我写的!人物夫妻客人布景一个冬天的深夜,一间华美的厅屋。
喝醉了酒的一位客人,睡在一张长的沙发上。
一个年近三十岁的男子,坐在桌旁削水果。
桌上除了水果碟子、茶壶、茶杯之外,还有一个烧水的小洋炉,下边的火正燃着。
屋内非常的幽静沉寂,只有水壶里发出细微蚩蚩的声音。
开幕之后,约过了半分钟,一个青年的女子,一手拿了茶叶瓶,一手拿了一条毯子,走进屋来。
进来之后,先把毯子在靠近男子的一张椅上放了,带了茶叶瓶,走近桌来。
妻拿来了,替他盖上吧。
夫(吃水果要紧,并且想难她一下) 好,替他盖上。
你比我盖得好。
(说完了看了她一眼)妻(回看了他一眼,将已经拿在手里的茶壶放下) 你以为我不敢吗?这有什么稀奇?做给你看看!(重新取了毯子,轻轻走去将毯子盖在那客人的身上)夫水开了。
(妻走了回来,用沸水先冲了空壶,把水倾在痰盂里。
) 夫芷青啊,起来。
——起来喝点茶睡觉去。
妻你看,我教你不要叫醒他,让他睡一会儿。
(放下茶叶,冲了茶,灭了火,壶上加了套子)夫(吃了好几口水果) 唉,我说,你不让叫醒他,如果他今晚一夜不醒觉,你要我等他到明天怎么样?妻你吃了那么多东西,你现在会睡得着吗?——就睡了也不好服。
夫不过这太不公平了。
你让他舒舒服服的睡在那里,要我辛辛苦苦的坐在这里等他。
妻他唱醉了酒,你没有喝醉酒。
——你们几个喝他一个,……夫(更正她) 喝你们两个。
妻喝我们两个?我就只喝了半杯酒。
现在还觉得心跳呢。
(坐到沙发上)夫你没有喝酒,你帮了他讲话。
妻不应该,是不是?夫(吃完了水果,擦了手,也坐在沙发上) 应该,应该。
不过也让我躺一躺,我想总可以吧?(躺在她的怀里)妻这样很公平,是不是?夫怎么?妻他睡在一张椅于的上面,你睡在——一个女人的怀里。
夫这非常的公平。
因为他是喝醉了酒,保不住要吐的,要把你的衣服弄脏了,所以不能睡在你的怀里。
我——并没有喝醉酒。
妻喔,这股酒昧儿!你靠在那一边去。
(将他推开了,把身后的一个腰枕给了他。
他领受了她的这番情意,也从另外的一张椅上,取了一个腰枕递送给她) 谢谢你,我没有那个很舒服。
夫(把两个腰枕都领受了下来,从衣袋里摸出桓鲅潭? 准不准抽烟?妻不准!夫(叹了一口气) 唉,什么都好,就是这一点,有点美中不足。
妻啊,美中不足的地方多得很,屋子不舒服,饭菜不合口,太太不漂亮,……夫不要这样的得意!妻谁得意?夫你得意。
妻怎么我得意?夫你以为一个人得意了,一定是说大话吗?一个人,心虚的时候,方才说大话,自谦的时候,多半是自负。
妻我一点都不自负。
我自己知道,什么都没有弄得好。
不过你应该帮助我才是啊。
夫(懒怠的) 亦民啊,……妻唉。
夫我时常的想,象我这样的一个人,享受这样的一种幸福,我只有感谢上帝,再也不敢有一个非分的欲望。
不过我有一件事,我死的时候,我要立在我的遗嘱里。
妻什么事?夫我要教他们替我做一个大箱子,装一箱子的烟,放在我的棺材里。
(说完了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他趁了这个好机会,又倒到她的身上)喔,亲爱的,这是天堂的生活,这是仙宫的生活,然而这是人的生活。
一个人既然生在世上就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最少要有一天,——一点钟——一忽儿? (握了她的手)你说对不对?妻荫棠,我想世界上什么幸福都是假的幸福,只有爱的幸福,是真的幸福。
夫啊,这是你最得意的题目。
——喔,对不起,讲讲。
(坐直)妻我想一个人在世界上,要有了爱,方才可以说是生在世上,如果没有爱,只可以说是活在世上。
夫生在世上,和活在世上,是怎样的分别法子?妻一个人,在世上,有了爱,他就觉得他是人类的一个,他就觉得这个世界也是他的,他希望大家都有幸福,他感觉得到大家的痛苦,这样方才能够叫生在世上。
一个人,如果没有爱,他就觉得他不过是一个旁观的人,他是他,世界是世界,他要吃饭,因为不吃饭就要饿死,他要穿衣服,因为不穿衣服就要冻死,他要睡觉,因为不睡觉就要累死。
他的动作,都不过是从怕死来的,所以只好叫做活在世上。
夫照你这样的定义,中国有四万万人,最少有三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万,是活在那里,不是生在那里。
妻所以我想一个人如果没有爱,不知道爱,那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
夫一个人没有爱,也不是最可怜的人,不知道爱,也不是最可怜的人。
最可怜的人,是他知道爱,没有得爱,或有得爱,社会不容他爱的人。
妻你是说——(转头向那个客人看了一看) 芷青,是不是?夫是的。
妻(静默了一回) 荫棠,为什么没有人爱他?夫因为他结了婚。
妻喔,结了婚!那算得数吗?他就没有和他的太太同住过。
夫那不管。
中国的女人,只要结婚,不管爱不爱的。
这本来也是很对的,因为婚姻是一个社会的制度,社会制度,都是为那一般活在世上的人设的,不是为那少数的生在世上的人设的。
妻这样说,婚姻的制度就应该打破。
夫那可不要提倡。
从前的人,以为结了婚就是爱,那已经受不了;现在有不少的人,以为不结婚就是爱,那更加受不了。
妻这样说,象他这样的人,就让他这样孤单的过一生吗?夫你要他结婚吗?你如果要他结婚,那容易得很。
你只要给他一点毒药,教他把他的太太今天毒死了,明天就有人和他结婚。
如果你觉得毒死人是不人道的事,那么你或是把她赶走,或是说她不能生小孩子,或是说她有精神病。
这些方法虽然不同,目的是一样。
这是一般活在世上的人定的规矩。
妻荫棠,我实在非常的可怜他。
夫你用不着可怜他。
他虽然没有得到爱,但是他不是仅仅的活在那里,他还生在那里。
你不要因为看了他的外表很镇静,很凉淡,以为他失望。
他的内部,有—把火在那里烧着。
我们虽然看不见那火焰,可是我们时常看见他喷出来的火星子。
妻(转想) 你知道,我初认识他的时候,很有点怕他。
夫现在呢?妻现在已经熟了,还怕什么?夫是的,我相信有许多女人,初见了他的时候,一定怕他。
其实他对于女人,是再温和没有的。
妻那我老早就看出来了。
夫(好象刚刚想到) 唉,我想他和你心目中所理想的一种男子,倒有点相近。
妻我心目中所理想的一种男子是怎么样?夫一个人,意志很坚决,感情很浓厚,爱情很专一,不轻易的爱一个人,如果爱了一个人,就永久不要改变,设或那个女人实在不值得爱,那也是你自己的过失,只好跳在海里自尽去。
妻你心目中的理想的男子是怎么样?夫我心目中的理想的男子,完全的和我一样!……妻嗤! (摸手绢)夫不然,我会这样的快乐么?妻看见我的手绢没有?妻(从另外一张椅上取了手绢,脑中生了一个异想,靠在桌旁,想了一回) 荫棠,你不是说过年的时候,送我一样礼物么?夫是的,你想要我送你什么东西?妻我现在不想要你送我东西了。
夫为什么?为什么又不要我送东西?妻我想向你提出一个要求,不知道你能不能答应我?夫只要我能做得到的,我都答应你。
妻你做得到,一个很简单的要求。
夫(起立) 什么要求?妻要你答应了我,我方才说给你听。
夫我答应你。
妻真的答应我?夫真的答应你。
妻芷青睡在那里,你让我去吻他一吻。
夫什么?妻去吻他一吻。
夫(嬉笑的) 那不行!(坐到椅上)妻为什么不行?夫那——那是不应该的。
妻为什么不应该?难道一个女人结了婚,就没有表示她意志的自由么?就不能向另外一个男子表示她的钦佩么?夫表示意志的自由,自然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