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婴幼儿喂养策略
卫健委婴幼儿健康养护指南

卫健委婴幼儿健康养护指南一、喂养方面1. 宝宝吃啥很重要呢。
母乳那可是超级棒的食物,就像天然的营养宝库。
母乳里有好多对宝宝好的东西,像蛋白质、脂肪,还有各种维生素,就像给宝宝的身体注入一支支小军队,能让宝宝抵抗力变强。
如果妈妈没办法喂母乳,那选奶粉也得精心挑选,要根据宝宝的年龄阶段来,可不能瞎选。
2. 啥时候喂也有讲究。
小宝宝胃小,所以要少食多餐。
新生宝宝可能两三个小时就得喂一次,就像个小闹钟,准时准点的。
等宝宝大一点,时间间隔可以慢慢拉长一点。
二、睡眠方面1. 睡眠环境要舒服。
房间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大概22 - 25度就挺合适的。
光线要柔和,不能太刺眼,就像傍晚的阳光那样。
可以给宝宝准备个小床,周围不要放太多杂物,避免宝宝不小心碰到受伤。
2. 宝宝的睡眠习惯得慢慢培养。
比如每天晚上固定时间让宝宝睡觉,就像每天晚上都有个小仪式似的。
可以给宝宝洗个小澡,然后讲个小故事,宝宝就会慢慢知道这个时候要睡觉啦。
三、卫生方面1. 宝宝的小身体要经常清洁。
小脸蛋每天都要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一擦,小屁屁更是要重点照顾,每次换尿布的时候都要擦干净,不然容易红屁屁呢。
2. 宝宝的小手也不能放过。
宝宝总是喜欢用小手到处抓,所以小手要经常洗,用温水和婴儿专用的洗手液就好。
四、健康护理方面1. 宝宝生病可让人心疼了。
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宝宝的状态,要是宝宝精神不好,或者有点发热,可不能大意。
不过也别一有点风吹草动就给宝宝乱吃药,一定要先咨询医生。
2. 打预防针也很重要。
按照国家规定的疫苗接种计划,带宝宝去打预防针。
预防针就像给宝宝的身体穿上一层保护衣,能预防好多疾病呢。
五、情感交流方面1. 宝宝虽然小,但是也需要情感交流。
爸爸妈妈要多抱抱宝宝,亲亲宝宝,跟宝宝说说话。
哪怕宝宝还听不懂,但是能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呢。
2. 还可以和宝宝玩一些小游戏,比如躲猫猫。
宝宝看到爸爸妈妈突然出现又消失,会觉得特别有趣,还能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呢。
婴幼儿喂养指导分析

婴幼儿喂养指导分析婴幼儿的喂养是每个父母必须经历的重要阶段。
正确的喂养方法对于婴幼儿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婴幼儿喂养的详细指导分析。
一、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最自然、最健康的喂养方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婴幼儿在出生后的前六个月内应全面接受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有助于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
同时,母乳喂养还可以促进母婴之间的亲子关系。
对于母亲来说,母乳喂养还可以刺激乳腺分泌,减少患乳腺疾病的风险。
要保证母乳喂养的质量和数量,妈妈需要注意自身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妈妈应该均衡饮食,增加蛋白质、钙、维生素等的摄入。
同时,要定期进行乳房按摩,促进乳汁的分泌。
若妈妈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乳房感染、乳房疼痛等,应及时就医并停止喂奶。
二、人工喂养在一些情况下,妈妈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或者婴幼儿无法从母亲身上获得足够的营养。
这时,人工喂养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人工奶粉是一种能够提供婴幼儿所需营养的代替品。
选择适合的奶粉是十分重要的。
市面上出售的婴幼儿奶粉种类繁多,妈妈应该选择适合宝宝年龄和健康状况的奶粉。
在喂养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奶粉的使用说明进行。
不要将奶粉放置过久以免细菌滋生,也不要添加任何其他食物或液体到奶粉中。
在人工喂养的过程中,要确保奶瓶和奶嘴的清洁卫生。
每次使用前,要对奶瓶和奶嘴进行彻底的消毒。
在喂奶时,要确保宝宝的体位正确,保持体姿舒适,避免宝宝吞咽过快或咳嗽。
三、添加辅食当婴幼儿达到六个月左右,母乳或配方奶已经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时,可以适当添加辅食。
辅食的添加要因婴儿发育情况和食物过敏等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应从一种单一的食物开始,逐渐引入新的食物。
辅食的选择范围广泛,但应优先选择易消化和含有丰富营养的食物。
常见的辅食包括稀粥、果泥、蔬菜泥等。
切记不要添加任何味精、食盐或其他调味品,以免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
在添加辅食时,要观察宝宝的反应。
若出现过敏症状或消化不良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添加,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婴幼儿合理喂养指导

婴幼儿合理喂养指导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合理喂养对于其健康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为家长提供一些有关婴幼儿合理喂养的指导,包括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两方面的内容,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照料宝宝的饮食需求。
一、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的食物,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抗体,对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以下是一些母乳喂养的指导原则:1. 一旦宝宝出生,应尽早开始进行母乳喂养。
通常宝宝在出生后的一小时内进入第一次的吮吸,这有助于建立母婴之间的情感联系。
2. 婴儿在前几天内只需吮吸初乳即可,初乳较浓稠,富含免疫球蛋白等重要物质,有助于宝宝的消化和排便。
3. 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喂养,通常每次喂养时长应在15-20分钟左右。
如果宝宝自行分离,则应让宝宝自行停止吮吸。
4. 母亲应保证有充足的休息和饮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多喝水、均衡饮食有助于母乳的分泌。
5. 如遇到乳房胀痛等问题,可以进行乳房按摩、热敷等方法来缓解症状。
二、人工喂养对于那些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幼儿,人工喂养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以下是一些人工喂养的指导原则:1. 选择合适的奶粉。
根据宝宝的年龄和营养需求,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奶粉产品。
在切换品牌或是种类时要慎重,以免对宝宝的消化系统造成负担。
2. 严格按照奶粉包装上的说明进行配制。
要确保奶粉与水的比例准确无误,并使用已煮沸的凉开水进行配制。
3. 在宝宝吃奶时,要保持他的头部稍微抬高,以便能够顺利吞咽和消化。
4. 喂养器具应当经常清洗和消毒,以防细菌滋生。
每次喂养后,及时清洗奶瓶、奶嘴等器具,并进行彻底的高温消毒。
5. 宝宝的胃容量较小,需要进行多次的小量喂养。
要根据宝宝的需求,在合适的时间和间隔内进行喂养。
三、添加辅食一般在宝宝出生后的4-6个月开始,可以逐渐添加辅食来满足宝宝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以下是一些建议:1. 选择合适的辅食。
初期可以选择米粉、磨碎的熟蔬菜或水果泥等,逐渐引入更多种类的食物。
婴幼儿的科学喂养(完整版)

婴幼儿的科学喂养(完整版)婴幼儿的科学喂养(完整版)喂养对于婴幼儿的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是每位父母的重要责任。
科学喂养不仅涉及到合理的食物选择,还包括喂养时间、方式和频率等。
本文将就婴幼儿的科学喂养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1. 母乳喂养和配方奶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婴儿的免疫力发展和生长。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婴儿从出生开始的前6个月应该以纯母乳喂养。
如果母乳不足或无法喂养,可以选择配方奶作为替代品。
2. 引入辅食的时机婴儿在出生后约六个月左右,开始逐渐需要更多的食物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这个时候可以逐渐引入辅食。
首先从米粉或者其他单一的米类开始,然后再逐渐引入蔬菜、水果和肉类等食物。
3. 食物的选择和准备食物的选择应该多样化,包括谷类、蛋白质、蔬菜和水果等。
可以根据婴儿的消化能力和发育需要来选择食物的种类和质地。
食物的准备应该卫生,可以用清洁的器具加工和煮熟。
4. 喂养时间和频率婴儿的胃容量较小,因此需要频繁的喂养。
在刚开始引入辅食的阶段,每天喂养3-4次,每次大约1-2汤匙即可。
随着婴儿的成长,逐渐增加食物的量和次数,但也要遵循婴儿的需求和节奏。
5. 婴儿喂养的注意事项在喂养婴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喂养的环境应该安静、舒适,避免干扰。
其次,婴儿应该保持坐姿,以免食物卡住。
还要确保喂养用具的清洁,并避免使用太硬或有刺激性的食物。
6. 喂养过程中的反应和调整婴儿可能对某些食物有过敏反应或消化不良。
在引入新食物时,需要留意婴儿的反应。
如果出现皮疹、呕吐等症状,应该停止喂养该食物,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7. 不良喂养习惯的预防和纠正有些婴幼儿可能会养成不良的喂养习惯,比如拒绝进食或吃太多。
父母应该注意避免用食物来安抚婴幼儿的情绪,并帮助他们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
综上所述,婴幼儿的科学喂养是确保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
父母应该根据婴儿的发育需要、逐步引入辅食、注意食物的选择和准备,并留意婴儿的反应和调整喂养方式。
卫生部婴幼儿喂养策略

卫生部婴幼儿喂养策略为了保障我国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卫生部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喂养策略。
根据研究表明,婴幼儿期的营养摄入对于孩子的智力发育、免疫力以及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正确的喂养方式对宝宝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母乳喂养策略母乳喂养是婴幼儿最佳的喂养方式,它不仅能提供宝宝所需的营养成分,还能增强宝宝的免疫力。
卫生部推荐婴幼儿在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即开始吸吮乳汁,以帮助密切接触和建立亲子关系。
在婴儿出生后的头六个月,母乳应该是主要的喂养方式。
婴儿每天应吃足够的次数,通常为8-12次,以满足其持续增长的营养需求。
同时,婴儿要求的喂养频率和时间往往多变,母亲应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响应,定期哺乳。
为保证母乳的质量,母亲也应该保持良好的营养摄入和适当的休息。
二、婴幼儿配方奶喂养策略对于一些无法或不适合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卫生部推荐使用适当的婴幼儿配方奶进行喂养。
婴幼儿配方奶应选择产品质量好、生产厂家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的产品。
喂养的时间和频率应按照婴儿的需求进行调整,但总量要合理控制,不要过度喂养。
同时,配方奶的喂养要注意卫生环境,奶瓶和奶嘴要及时清洗和消毒,以避免细菌感染。
三、辅食添加策略婴幼儿在出生后的4-6个月之间,经过婴儿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逐渐成熟的判断,可以适当添加辅食,以满足宝宝对于其他营养物质的需求。
在添加辅食时,应选择易消化、含有宝宝所需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米粉、米糊、果泥等。
初次添加辅食时,应逐渐添加,从少量开始,观察宝宝的反应和接受情况,以避免过度喂食或过敏反应。
四、注意事项1.婴幼儿喂养过程中,注意保持卫生环境的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2.不要将婴幼儿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下,以免影响宝宝的健康。
3.避免使用含糖添加剂的食品,以免对宝宝的牙齿和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4.婴幼儿期的喂养应该关注宝宝的需求,避免强迫喂养或过度喂食。
5.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喂养方式和食物种类,以满足宝宝不断变化的需求。
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

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婴儿是生命的奇迹,他们需要得到适当的营养来健康成长。
婴幼儿喂养是每个父母都要面对的重要任务,因此,正确的喂养方式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中国婴幼儿喂养的指南,帮助您确保宝宝获得最佳的营养。
1.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对于婴儿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婴儿在出生后的6个月内应进行纯母乳喂养。
母乳富含各种营养物质,能够提供充足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同时还含有丰富的抗体,有助于婴儿建立免疫系统。
母乳还可以促进婴儿的脑发育和智力发展。
对于妈妈来说,母乳喂养不仅可以增强母子间的情感纽带,还有益于妈妈的健康。
2. 人工喂养如果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或者母乳不足,可以选择人工喂养。
人工奶粉是婴儿最常见的替代品。
在选择奶粉时,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奶粉品牌,并查看标签中的营养成分表。
- 按照标签上的指导进行配制,不可随意更改配方。
- 避免使用过期或损坏的奶粉产品。
在人工喂养过程中,要确保奶瓶、奶嘴和配制奶粉的器具都是清洁的。
配制奶粉时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以免引入细菌,影响宝宝的健康。
3. 添加辅食当宝宝年龄逐渐增长到6个月后,母乳或奶粉已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
这时候,逐步引入辅食是很重要的一步。
辅食的添加应从稀薄的食物开始,如米汤或米粉,然后逐渐过渡到纯e食物。
为了确保宝宝适应新食物,并防止过敏反应,应逐次引入一种食物,并观察宝宝的反应。
同时,在引入辅食时,应确保食物的新鲜和卫生。
4. 喂养频率婴儿每天需要定量的饮食来满足其身体所需。
在初期,喂养频率通常较高,每天可达8-12次。
随着婴儿的生长,喂养次数逐渐减少。
婴儿有自己的饥饿信号,如张嘴、伸舌头等,父母应学会观察宝宝的这些信号,并及时喂养。
5. 饮水除了母乳或奶粉外,婴儿还需要适当的饮水来满足身体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婴儿不需要额外的饮水,母乳或奶粉已经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液体。
当婴儿开始添加辅食后,可以在辅食中适量添加适合他们年龄的饮水。
婴幼儿喂养策略

婴幼儿喂养策略婴幼儿期是生命发展的最关键阶段之一,良好的喂养策略对于婴幼儿的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
婴幼儿的饮食需求与成人截然不同,因此家长们需要了解并采用适当的喂养策略来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求。
本文将介绍几种婴幼儿喂养策略,以帮助家长正确地喂养他们的宝贝。
一、母乳喂养母乳喂养被认为是婴幼儿最佳的喂养方式。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都是宝宝成长所必需的营养素。
母乳喂养还有助于提高宝宝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因此,尽量坚持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对宝宝的健康非常有益。
在进行母乳喂养时,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建立合理的喂养时间和频率。
根据宝宝的需求,母乳喂养可以根据宝宝的饥饿感来进行,但是至少每2-3个小时喂养一次。
其次,正确的姿势非常重要。
母亲应该保证宝宝的唇部完全包住乳房,以确保宝宝能够充分吸吮乳汁。
最后,饮食方面,母亲需要保持良好的营养摄入,多吃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并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二、人工喂养在某些情况下,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家庭可以选择人工喂养方式。
人工奶粉具有与母乳类似的营养成分,并且易于消化。
当选择人工喂养时,家长需要选择适合宝宝年龄的奶粉,并且正确使用奶粉。
遵循奶粉包装上的说明,按照正确的比例将奶粉和水混合,确保奶粉溶解均匀。
还需注意奶瓶和奶嘴的清洁卫生,避免细菌滋生和传播。
三、添加辅食当宝宝达到适合添加辅食的年龄时,家长可以逐渐引入辅食来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
一般来说,宝宝在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是合适的。
开始时,辅食应该是稀糊状的,比如米粉、蔬菜泥等,慢慢过渡到细碎的食物,如软熟的水果和蔬菜。
同时,家长需要逐渐引入各种食物,以帮助宝宝接触到各种不同的食物口味。
在添加辅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引入新食物时要逐一添加,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以便观察宝宝对食物的反应。
其次,要注意食物的纯净度和卫生,保证食物的新鲜和质量。
最后,避免添加盐和糖,这些对宝宝的肾脏和牙齿发育都不利。
国家卫健委儿童喂养指南

国家卫健委儿童喂养指南
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其中包含了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喂养指南。
以下是对该指南的简要介绍:
0-6个月婴儿喂养指南:
(1)纯母乳喂养:0-6个月婴儿应纯母乳喂养,无需添加水和其他食物。
(2)按需哺乳:母亲应按需哺乳,确保婴儿摄入足够乳汁。
(3)识别婴儿进食信号:了解和识别婴儿咂嘴、吐舌、寻觅等进食信号,及时哺喂。
6-24个月婴幼儿喂养指南:
(1)继续母乳喂养:6个月内的健康婴儿仍应继续母乳喂养,并逐渐添加辅食。
(2)辅食多样化:辅食应多样化,包括蔬菜、水果、谷物、肉类、豆类等。
(3)少糖少盐:辅食应少糖少盐,避免添加调味品和添加剂。
2-3岁幼儿喂养指南:
(1)饮食多样均衡:幼儿饮食应多样均衡,包括谷物、蔬菜、水果、肉类、豆类等。
(2)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培养幼儿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3)注意饮食卫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和感染疾病。
以上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喂养指南的简要介绍。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喂养策略》
一、目的与依据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儿童的营养问题。
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了我国儿童发展的目标。
其中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婴儿母乳喂养率以及适时、合理添加辅食等都列入了目标中。
制定《婴幼儿喂养策略》(以下简称《策略》),就是为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落实婴幼儿营养改善措施,以实现预期目标。
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是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基础。
据统计,全球每年死亡的1000多万5岁以下儿童中有50%左右直接或间接与营养不良有关。
婴幼儿时期的营养问题可能会导致儿童不可逆转的生长和认知发育迟缓,以及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后果。
近期表现为体格和智力发育迟缓、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远期为影响儿童智力潜能的发挥、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生殖能力及患慢性病的危险性增加。
婴幼儿喂养,尤其是母乳喂养,是儿童营养的重要基础。
加强和促进婴幼儿时期的合理喂养是控制和减少营养不良的关键措施。
有研究报道,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母乳喂养和合理的添加辅助食品,以及补充维生素A、锌等微量营养素是预防儿童死亡的重要措施。
二、现状与进展
母乳是婴儿必须的和理想的食品,其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且具有最高的生物利用率。
母乳是0-6个月婴儿最合理的“营养配餐”,能提供6个月内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生腹泻、呼吸道及皮肤感染的几率少。
母乳中还含有婴儿大脑发育所必须的各种氨基酸。
母亲在哺乳过程中的声音、拥抱和肌肤的接触,能刺激婴儿的大脑反射,促进婴儿早期智力发展,有利于促进心理发育与外界适应能力的提高。
对母亲而言,母乳喂养有利于产后康复。
为保护和促进母乳喂养,1981年第34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制定了《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并明确指出:母乳喂养是为婴儿健康生长与发育提供理想食品的一种无与伦比的方法。
作为一项全球公共卫生建议,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婴儿的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
之后,为满足其不断发展的营养需要,婴儿应获得安全的营养和食品补充,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
我国政府为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做了大量的工作。
从1990年开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起草了《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该办法于1995年6月13日由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国内贸易部及中国轻工总会六部门联合颁发,对母乳代用品生产者及销售者不正当的推销行为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自《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1995年10月1日实施以来,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宣传、市场监督、检查等工作,有效控制了母乳代用品厂商及代理商采取各种手段进行违规销售和宣传活动的行为。
九十年代以来,卫生部组织开展了创建“爱婴医院”活动,目前全国已有“爱婴医院”7000多所。
自2001年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爱婴医院管理监督指南》,每年组织有关专家对爱婴医院进行抽查和暗访,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爱婴医院符合母乳喂养十条标准。
但也发现部分医院不能完全做到“三早”(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对产妇的母乳喂养指导不够或不及时,有的产科发现奶粉奶瓶等现象。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发生与不科学的喂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表明,我国儿童出生体重及6个月内体重的增长与发达国家儿童相比无明显差异,而6个月后差距逐渐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家长缺乏科学喂养知识,使许多婴儿在6个月后不能及时和合理的添加辅助食品,影响婴儿生长发育。
特别是在农村,添加辅食的时间、辅食的营养成分等方面都难以做到及时、合理、安全和符合营养要求。
三、策略与措施
(一)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爱婴医院的规范化管理,认真执行《爱婴医院管理指南》。
医疗机构要继续执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条标准》,并加强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联系,支持社区开展母乳喂养咨询,并做好产后访视和母乳喂养指导,提高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
2、继续贯彻实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禁止奶粉商在医院的推销活动。
3、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公众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教育,营造母乳喂养的社会和文化氛围。
4、加强爱婴医院规范化管理,通过开展监督、评审等措施,确保医院能完全执行母乳喂养的各项措施。
5、定期对妇幼保健人员进行母乳喂养咨询、指导,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对公众的指导技能。
(二)及时合理的添加辅助食品
6、通过岗前和在职培训,提高医疗保健人员(包括新生儿科、儿科、生殖健康、营养和社区保健服务等领域)婴儿辅食添加、继续母乳喂养、特殊婴儿喂养等知识和技能。
指导家长对6个月以上婴儿合理添加辅助食品。
7、加强对婴幼儿辅助食品的监管,并研究开发适合于6-24个月婴幼儿需要的辅助食品,特别是适合农村地区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辅助食品。
8、加强对公众婴幼儿喂养的宣传教育,提供正确的喂养知识和方法,改变群众不合理的喂养方式。
9、合理利用当地的食物资源制作婴儿辅助食品,采取综合有效的方法预防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
(三)监督与评估
10、建立婴幼儿喂养监督评估组,定期进行婴幼儿喂养评估并及时进行分析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