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全册教材 教学设计(试讲)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全册教材 教学设计(试讲)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全册教材 教学设计(试讲)

第2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理解美术作品的语言,区分三大美术类型。

2、方法与过程:通过赏析、讨论、演示等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去认识理解美术作品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使学生能够用美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情感。

教学难点:不同的艺术语言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美术语言整体和构成之间的辩证关系,几种基本美术语言的特征及其运用。

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课型:欣赏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我试讲的课题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下面我开始进行今天的讲课。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这一课告诉我们学习美术鉴赏就是要给大家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么今天我们就用这双眼睛来辨别一下美术家是如何进行绘画的。

同学们,首先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通过观看视频,思考:聋哑人的“语言”是如何进行表达的呢?(动作、肢体)

同学们,聋哑人是通过用肢体语言来表达的,肢体是属于一种动态的艺术语言。艺术的门类有很多种,它们所传达的信息、符号,使用的语言也各不同,比如音乐,它是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速度等来传达它所要表达的情感;舞蹈是通过音乐、服装还有视频中所提到的肢体语言来表达的,那么静态的艺术语言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首先要共同来学习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板书: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二、讲授新课

1、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板书:概念〉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板书: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其特征〈板书:特征〉就是具体性和形象性。〈板书:具体性形象性〉)

同学们,我们一起先来看几件作品【PPT展示:《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

这幅作品是中国画史上最有名的作品,它是以连环长卷的形式展现的,描绘的是一次韩

府夜宴的全过程,画中的主人翁韩熙载,因为他的父亲被后唐明宗诛杀,所以韩熙载就投奔了南唐。韩熙载多才多艺,无所不能。面对北方强敌,当时的后主李煜本想任用韩熙载为宰相,但韩熙载又不是北方人,所以对韩熙载疑心重重,生怕他会对政权不利,很多人都被李煜用毒药毒死了。面对这种情景,韩熙载只能采用装疯卖傻的态度,整天花天酒地,在玩乐中自我放纵,不问政事,但李煜对韩熙载仍不放心,于是派自己所信任的画家顾闳中与周文矩潜入韩府去打探,并让顾闳中将所看到的画下来,于是便有了这幅闻名世界的作品——《韩熙载夜宴图》,这幅作品一共有5部分,屏幕上的这幅作品属于第四部分——“清吹”演奏的部分。

【PPT展示:《泼墨仙人图》梁楷】

这幅作品时梁楷的减笔画代表作。作者梁楷善于画人物山水,也会画鬼、神仙和道士,还能画花鸟,他生活很放纵,又喜欢喝酒,还喜欢与和尚交往。相传当时朝廷鉴于他在画坛上的声望,而赐给他一条金带,但是他没有要,所以世人称他为梁疯子。

这幅画用笔不多,衣服都是大笔刷出来的。虽然用笔不多,但画面中黑白、干湿、浓淡,衣服的凹凸明暗都非常明显。梁楷在仙人的面部作了很大的夸张,眉眼鼻嘴挤成一堆,留出一块大大的前额和秃头,又袒胸露背,活灵活现地创造了一个烂醉如泥的仙人形象。

【PPT展示:《1954》克里福德?斯蒂尔】

这幅油画的作者是美国的克里福德?斯蒂尔,他的作品一般都很大,但是上面的色彩却很少,只有一两种的颜色,彼此覆盖,靠中间的色块空隙来体现空间。这些色彩主要是黑红或黄,色彩之间流动变化,形成一种运动的关系。《1954》这幅画是他成熟时期的重要作品之一。

同学们,对比这三幅画,他们有哪些不同之处?

小结:

同学们,通过对这三幅画的了解,我们很快就能从中看出每一件作品,无论在绘画形式、形象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所要给我们传达不同的情感、话语,这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2、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同学们,那我们如何来认识美术作品中的艺术语言呢?我们可以借鉴我们学习其他语言的形式和方法来看我们的美术语言,如我们所学的中文、英文一样,都是由一个个字、字母所组成的,那么我们也可以把美术语言分解成一个个的单词来看,把我们常用的美术语言归类为一些基本的语言元素。

(1)基本的语言元素

同学们,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注意观察视频中的动画主要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板书:组成)

同学们,你们能从视频中找出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吗?

同学们,在美术作品中,点、线、面、色都是作为美术语言汇成的(板书:点、线、面、

色),它们在美术作品中是和形象结合在一起的,通过这些语言来表现物的轮廓和结构。《韩熙载夜宴图》中的人物塑造都是用线来完成的,而《1954》便是运用了大块的面与色来传达信息。

同学们,任何美术的任何语言表达方式都是在这四个基本元素的基础上形成和演化而来的,为了把这些语言元素组织和体现出来,美术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表达手段。

(2)语言的表达手段

同学们,美术语言的表达手段有哪些?(板书:中国绘画:笔墨、章法、皴法等;西方绘画: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等。)

笔墨:是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在技法上,“笔”通常指勾勒、皴(cūn)、擦、点等笔法;“墨”指烘、染、破、泼、积等墨法。

章法: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亦称“大章法”。

皴法:是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的画法。

表现山石﹑峰峦的﹐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等;表现树身表皮的﹐有鳞皴﹑绳皴﹑横皴等。

明暗:物体因受光而产生明暗上的变化,简单的说就是画面的黑白灰层次。

空间:在美术作品中,空间是多维的,如建筑和雕塑的空间是三维的,绘画是在二维空间中创造多维空间,给人造成真实的幻觉。

透视:是用来表现空间的,有几何透视又叫焦点透视、视觉透视(物体的浓淡和色彩的冷暖)、散点透视等。

构图:根据需要把形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表达美感和意图,也不是任意的“安排”,是有规则的。构图的基本原则讲究的是: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

肌理:造型艺术特有的美感特征,因工具或材料的不同而表现不同的感觉。

小结:

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语言的元素和语言的表达手段,那艺术家在绘画时,他们是如何来表达的呢?

【PPT展示:《荷拉斯兄弟的宣言》达维特(法)】

这幅作品时作于1784年,正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夕,这幅画的主题是宣扬英雄主义和刚毅果敢的精神,个人感情要服从国家的利益。题材取自古罗马的传说,荷拉斯是古罗马的一个家族,当年罗马人与他的邻国发生战争,但他们双方的人却有亲密的通婚关系,战争一直持续了很多年都没有分出胜负,最后双方决定各选派三名勇士来格斗,以胜败来决定统治权的归属。罗马城选了荷拉斯三兄弟,对方选了居里亚斯三兄弟,但这两组兄弟中却有婚姻的关系。画面正是三兄弟出发前向着宝剑宣誓的场面。画面正中央是他们的父亲,右角是这三位勇士的母亲、妻子和姐妹,母亲担心出征凶多吉少,妻子搂着孩子在哭泣。而最右侧的这

个是他们的姐妹,由于她是对方的未婚妻,不管哪边胜利,她都将失去自己的亲人。

这幅作品是典型的写实风格,用明暗和渐变的关系来处理画中的点、线、面来塑造形体,使这整幅画有厚度和重量感。它的明暗的渐变产生了立体感,又用光线和色彩的冷暖强化空间的深度的真实感,使整个画面更加真实。

【PPT展示:《簪花仕女图》】

这件作品描绘的是宫廷里妇女们的生活,很真实地画出了宫廷里贵妇们无聊的生活。画中的妇女体态丰硕,面颊圆润,服饰艳丽,但他们始终是在赏花、扑蝶、赏鹤、戏犬中消磨岁月,这幅作品很真实地反映了贵族妇女奢侈闲逸的生活。

小结:

同学们,这两幅作品都真实地反映出了当时的情景,《荷拉斯兄弟宣誓》用明暗和光色的变化去强化空间的真实感;《簪花仕女图》则是以线的形式,把人物造型塑造而成。

这就是具象艺术(板书:具象艺术),具象艺术的目的是客观再现,表示当时的情景。点线面色、光影、空间、色彩、材质、机理就是具象艺术家常用的特点。

同学们,接着我们再来欣赏几幅作品:

【PPT展示:《走下楼梯的裸女》】

同学们,你们能从画面中看到这个走下楼梯的女子吗?

这幅画是作者杜尚想表达如何在静止的画面上展示连续的动作过程,同学们再看一下,能看出来了吗?

同学们,画面中最右侧,头、胸、腰、胳臂、腿都以体块呈现。

同学们,实际上我们平常也会看到很多这样的画面,如看足球赛时,拍摄下足球的运动轨迹。

【PPT展示:《蓝马》】

这幅画的作者用蓝色描绘出几匹不同形态的马,马的形态刻画得非常简洁,造型又很强壮,马的轮廓有力并且弧度很大,与背景的山峰、云都融合在一起,画面和谐统一。

同学们,《走下楼梯的裸女》和《蓝马》这两幅作品,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不能看到这样的女子和这么蓝的马的,像这种类似于抽象而又不是抽象的作品,我们把它叫做意象艺术。(板书:意象艺术)意象艺术就是表现主观,将客观变形、夸张、重组。

【PPT展示:《红、黑、黄、蓝构成》】

这幅作品里,作者用最简洁的直线、矩形和方块构成,颜色是最基本的,红黄蓝三种颜色,无法看出作者所画的是什么。

【PPT展示:《牛顿色盘》】

同学们,这幅作品呈现出一个转动的色环,相比刚刚那幅,用色多,线也不是单一的直线,整幅作品给人以流动和变化的感觉。这就是抽象艺术。(板书:抽象艺术)抽象艺术就是完全辨别不出现实的形象,纯粹依赖美术语言元素。

三、课堂回顾

同学们,学了这课,你们有些什么收获?与大家分享分享。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在欣赏任何一幅作品时要注意,除了表现的构图、色彩、空间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挖掘作品内在的含义以及每幅作品采取了哪些语言。

五、作业设计:

同学们,课后请尝试用不同的美术语言来构成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等不同的美术形象,或用美术的基本语言传达不同的意图和情感。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试讲完毕,谢谢!

附板书设计:

概念: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

特征:具体性和形象性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组成:点线面色

中国画:笔墨章法皴法

表现手段

西方绘画: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

具象艺术

运用意象艺术

抽象艺术

第4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意象艺术是美术作品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对意象艺术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创造目标

理解意象艺术在美术作品中更倾向于表现艺术家心理真实、形象更集中、更典型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并初步掌握分辨意象艺术要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来辨析。

教学难点: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以及意象艺术和作者个人主观意识的整合。。

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课型:欣赏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我试讲的课题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下面我开始今天的讲课。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形容帅哥的词语有哪些吗?那形容美女的词语呢?

同学们,这些词语不管用在我们班的哪一位帅哥或美女身上,我想你们都不会介意吧?如果把我们班的某位同学比喻成“鹌鹑”,有谁会愿意?【课件出示:鹌鹑图片】但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画家偏偏以鹌鹑自喻,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为什么要把自己比喻成鹌鹑呢?【课件出示:《鹌鹑图》中国画?朱耷】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重点学习的课题。【板书课题:第4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同学们,美术作品并非完全是对客观现实的“如实” 再现,除此之外,它还可以表达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这一点在具象艺术中也有表现,但在意象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并已成为艺术家关注的重点。

同学们,请欣赏《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像》这两幅作品。【课件出示:《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像》】

同学们,请找出这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与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同学们,谁来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与大家分享分享?

总结:

同学们,这是两幅肖像名作,但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蒙娜丽莎》用笔细腻、描绘真实具体、形象逼真自然;而《马蒂斯夫人像》则是用笔粗放、用色大胆泼辣、表现对象特别、不符合一般常人的理解。这说明,《马蒂斯夫人像》是画家马蒂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而故意采取的一种表现方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意象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

二、什么意象艺术

同学们,那什么是意象艺术呢?【板书:什么是意象艺术】

小结:

同学们,在《新华词典》中:“意”为愿望、料想。“象”为形状、样子。意象艺术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板书: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同学们,请对比欣赏《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课件出示:《圣维克

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看看你们能否找到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

同学们,经过艺术家创作出来的油画作品《圣维克多山》中的山、房子、树、天空都变成了细小的块面形象。

同学们,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请欣赏达利的名作《内战的预感》【课件出示:名作《内战的预感》油画?达利】,小组讨论讨论。

同学们,谁来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与大家分享分享?

小结:

同学们,美术作品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强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可能越怪异。

三、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同学们,请欣赏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和培根的《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马蒂斯的《马蒂斯夫人》这四幅作品【课件出示:《教皇英诺森十世》、《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看看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意象艺术?【板书: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同学们,谁来把你对意象艺术的理解与大家分享分享?

小结:

同学们,【板书:“意象”是艺术家的“意中之像”;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理的真实;意象艺术形象更集中、典型;意象艺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四、提问与反馈

同学们,意象艺术的美术作品和我们习惯上对具象艺术作品的认识在表现形式有哪些不同?小组讨论讨论。

同学们,谁来把你们小组的讨论成果与大家分享分享?

小结:

同学们,具象艺术与意象艺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它传递出的不是艺术家的“眼”中之“象”,而是艺术家的“意”中之“象”。朱耷把自己以鹌鹑自喻,并非自己的样子长得象鹌鹑,而是借画家笔下鹌鹑的神韵抒写自己孤傲冷漠的精神状态。

五、练习与巩固

同学们,你最欢喜的一幅画是意象艺术作品还是具象艺术作品?

同学们,你是怎样理解意象艺术的“真实”与具象艺术的“真实”的?

同学们,你是否认为意象艺术比具象艺术更有表现力?为什么?

六、总结回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意象艺术就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理解了意象艺术。

七、作业设计:

同学们,课后请尝试用美术语言来构成意象艺术的美术形象,或用美术的基本语言传达意象艺术的意图和情感。

评委老师,我的试讲完毕,谢谢!

附板书设计:

什么是意象艺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走进意象艺术“意象”是艺术家的“意中之像”

如何理解意象艺术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理的真实

意象艺术形象更集中、典型

意象艺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第5课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本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美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方法与过程:通过问答法、欣赏讨论法、引导暗示法、自主探究法、多元互动评价法等,了解抽象艺术特殊的艺术美,能够结合前面学习的美术理论知识,用恰当的美术语言评价抽象艺术作品,或通过创作抽象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形成宽容、开放的现代审美观念及个性,尊重彼此的审美判断,开拓审美视野,增加感性认识,促进美术表现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的提高。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

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教学难点:拓展思路,从不同的角度领略抽象艺术的艺术美。

教学方法:采取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师生互动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我试讲的课题是《走进抽象艺术》,下面我开始进行今天的讲课。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若干幅抽象艺术作品】同学们,请欣赏。谁来说说你对抽象艺术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同学们,抽象艺术是比较难理解的,首先还是让我们来了解康定斯基在偶然中发现抽象

艺术的故事吧:故事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有一天黄昏,康定斯基从外面回到画室,突然眼前一亮,发现在墙角处立着一幅难以形容的,炽热美妙的图画。它不表现任何东西而只是有纯粹的美术语言——点、线、面、色彩构成的。可是当他走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作品放倒了。由此他受到启发:“这一天我开始明白了,对象性对我的作品是有害的”。自此,他开始了对抽象艺术形式和语言的探究。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抽象艺术由此诞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抽象艺术。(板书:走进抽象艺术)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那什么是抽象艺术呢?【课件播放:不同风格的抽象艺术作品】

小结:

1、是指非自然主义的表现,如采用变形、夸张或减少等手法来描绘一切事物。(板书:非自然主义)

2、是指那种完全抛弃了任何自然形象的表现的艺术形式。(板书:完全抛弃自然形象)

同学们,抽象艺术有什么特征?

小结:

1、不直接表现任何现实中的可视事物;(板书:不直接表现)

2、所使用的语言是非现实的,是艺术本体语言的纯粹表达,其中包括点、线、面、色彩和肌理等。(板书:艺术本体语言的纯粹表达)

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幅作品。

1、【课件出示: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吗?或者你们联想到了什么?

同学们,这幅画是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画的,我们先来了解了解画面内容的背景。请问:百老汇是什么?爵士乐是什么?你们课前查过了有关的资料,哪位同学来与大家分享分享?

同学们,你们的资料查得很详细。百老汇大道是纽约市重要的南北向道路,南起巴特里公园,由南向北纵贯曼哈顿岛。纽约地铁百老汇线及纽约地铁第七大道线均通过此路底下。由于此路两旁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剧院,是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因此成为了音乐剧的代名词。

百老汇是美国纽约最著名的一条大街,是美国的戏剧中心,爵士乐呢?是一种音乐的形式,你们可能对它不熟悉。画家蒙德里安听了这爵士乐就把自己听音乐时的感受都画下来了。同学们,我们看着他的作品来感受一下爵士乐,好吗?【课件播放爵士乐片段】同学们,你们对这个爵士乐有什么感受吗?

同学们,你们表达了对音乐的感受,蒙德里安也从音乐里找到了感觉,我们来看看这幅作品里他是怎样通过线条和色彩,把他对美国百老汇及音乐爵士乐的感受表达出来。

同学们,再来看看这幅作品,你会联想到什么?

同学们,你们看,那由水平线和垂直线交错的图形,不正是一座城市的交通地图吗?而

大小方块呈现出来的红黄绿色犹如霓虹灯广告。到处布满霓虹灯也是繁华的纽约夜晚的特点。黄色象征着铜管乐器奏响的欢快乐曲,表现出作者移居美国后看到纽约大都市的繁华景象,也流露出画家舒畅、愉悦的心情。

2、【课件出示:康定斯基作品《即兴之31》】

同学们,你们能看出作品画面中有什么吗?你们看这幅作品时你们有什么感受,心情怎样?

同学们,这幅作品中几乎看不到具体的物体形态,似乎是由点、线、面、色彩构成的交响曲。康定斯基是一位音乐造诣极高的抽象画家,他运用美术语言的基本“通感”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可视的音乐节奏和韵律,是视觉的交响乐。画面中飞扬着玫瑰色、绯红、蔚蓝、黄色、橙色、紫色、翡翠色,还有黑色。抛开别的不说,没有人不会觉得它们明快而悦目,单纯地看着,就有许多愉悦在其中。康定斯基对色彩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和敏感,在他眼里,“色彩是琴键,眼睛是锤子,而心灵则是钢琴的琴弦。画家是弹琴的手,弹某个琴键,引发心灵的震颤”。

3、对比两幅作品,认识两种抽象艺术形式

同学们,请再次观看《百老汇的爵士乐》与《即兴之31》。

同学们,面对眼前的抽象作品,我们发现同样是抽象艺术,在艺术形态和作品形式上它们有很大的差别。人们将其分为“热抽象”和“冷抽象”两种类型(板书:热抽象冷抽象):康定斯基是热抽象的代表画家,蒙德里安是冷抽象的代表画家。请同学们分组思考:他们的抽象艺术各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你们说的有道理,看来我们还不能从色彩来界定他们的属性,还可以从构成画面的其他要素,如画家的笔法、构图形式、形式美感等方面来进一步分析热抽象与冷抽象艺术的不同特点。

同学们,通过对比,你们很快发现两种艺术在表现手法和风格上有很大差异。

小结:

热抽象艺术作品笔法随意灵动,画面组织无序,给人感觉有点乱象,而冷抽象作品运用几何块面构成,笔法平整匀称,画面有序组织,给人一种理性、冷静之美。

4、同学们,艺术走向抽象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

一方面,人们在工艺美术运动,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等艺术家的实践中发现,美术的形式可以通过表现性的处理提升为自为的抽象艺术形式。(板书:实践中发现)另一方面,人们从音乐的类比中认识到,既是音乐可以通过没有具体形象的声音而为人们所接受,美术为什么就不能用纯粹的色彩和形式来组成具有审美意义的画面呢。(板书:音乐类比中认识)

5、艺术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板书:形式与色彩、构图与笔触、材料与肌理、空间与透视。)

6、同学们,谁都可以创作抽象艺术吗?

小结:

既能又不能;能,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对世界独立的感觉和意识,都有表达自己情感和观念的欲望,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我们的这种情感和观念表现出来呢?不能,因为抽象艺术具有自己独立的组织规范和语言方式,而不是任意的涂抹都可以称之为抽象艺术。

三、欣赏音乐,尝试抽象画表现

【课件播放: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

同学们,轻轻的闭上眼睛,放松心情,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展开联想。

同学们,请根据自己对音乐某片段的独特感觉在绘画纸上尝试进行抽象画创作。【课件出示创作要求:作业要改变传统具体形的表达方式,应通过想象、联想、感受、理解等方式,大胆运用点、线、面、以及色彩等抽象元素构成画面,组合产生新的联想空间。作品附上创作意图和创作体会。】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不仅认识了抽象艺术,还亲身体验了一次抽象艺术创作。总之,抽象艺术采用不同的点、线、面及色彩和块面等美术语言元素的组合,强调情感抒发和理智构成的抽象性绘画,就可以产生优美、崇高、忧郁、欢快等极其丰富的审美体验,与其他艺术类型相比,因其不受具体形象束缚而给人以更广阔自由的体验和感受。

同学们,希望你们将今天的学习收获用于明天的社会实践,通过艺术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的发展。

五、作业设计:

同学们,课后从现实生活中抽取抽象艺术的元素,尝试创作抽象艺术作品。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试讲完毕,谢谢!

附板书设计:

非自然主义

概念

完全抛弃自然形象

不直接表现

特征

艺术本体语言的纯粹表达

热抽象

走进抽象艺术形式

冷抽象

实践中发现

原因

音乐类比中认识

形式与色彩

构图与笔触

表现材料与肌理

空间与透视

第7课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使学生能从艺术家创作意

图的角度,分析、理解美术作品。

2、方法与过程:本课作为鉴赏美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采用讲授、提问、探究、展示等方法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并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式来启发学

生进行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能够关注艺术家

的创作意图,进一步理解艺术家在作品中试图表达的思想与情感,提高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并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并不神秘,艺术家的作品都是表现了艺术家的某种

创作意图,这种意图又都有现实的依据。同时,不同的美术类型表现创作意图的方式也

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分清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探讨法、展示法等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我试讲的课题是《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下面我开始进行今天的讲课。

一、作品展示,激趣导入

【课件展示:摄影、设计、绘画、雕塑作品】同学们,这些美术作品中有你们喜欢的吗?

同学们,看来这些千姿百态的美术作品深深地打动着我们。那么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7课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板书: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

二、赏析探究,深入挖掘

1、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板书:意图来源)

同学们,知道什么叫创作意图?(创作意图就是艺术家想要在作品中表达的主题、内容和思想。)

【课件展示:毕加索《牛头》】

同学们,这幅作品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是用什么材料创作的?

同学们,这幅作品是立体的。现成品:自行车座和一个车把,这些现成品打了他的手里便激发了他无限的想象力,巧妙构思了一尊“公牛”。

同学们,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

小结:

A、针对社会现实以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板书:针对社会现实)

B、针对艺术问题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板书:针对艺术问题)

2、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有哪些?

同学们,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有哪些?(板书:影响因素)

小结:

A、艺术家的感受主要是来自现实生活,把这种感受通过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很显然现实生活和艺术主张对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影响最大。(板书:现实生活艺术主张)

B、现实生活又可以细划成艺术家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以及个人的个性、知识水平、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差异。(板书:社会和文化情境)同学们,下面我们就通过两组对比来看看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差异:

(1)不同社会和文化情境:

同学们,请欣赏作品——【课件出示:西方《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和东方《丛竹图》提问:

①作品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会通过宗教题材表达他对现实的态度,而中国的文人画家的创作意图则可能是通过梅、兰、竹、菊或山水来表达他的个人情操和笔墨情趣。)

②哪些细节支撑着这些思想?

③作品的情节中有没有讲述故事的开端、经过或结尾?

小结:

同学们,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艺术家的创作所针对的问题也就不同,因而其创作意图就会大相径庭。

(1)同一社会形态和文化情境:

同学们,请欣赏作品——【课件出示:《怒吼吧,中国》李桦和《离婚诉》古元】同学们,由于李桦成长于国民党统治区,受到的是鲁迅传播的德国表现主义风格的影响,因此他的作品就意在以表现主义的风格揭露和批判现实。这幅作品概括了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的欺凌和压迫下挣扎、觉醒并起而反抗的精神力量:被缚的巨人,铁骨铮铮,正欲拿起匕

首,斩断绳索,他大声怒吼,要挣脱束缚,站立起来,投入战斗。这幅小小的木刻有似战鼓,唤起了千百万劳苦大众,在当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而古元是成长于延安解放区的民主环境中,在毛泽东精神的知道下,他的作品则意在以朴实、平和的写实风格呈现和歌颂延安人民的生活景象。

小结:

在同一社会和文化条件下,艺术家的艺术成长过程、环境、家庭、个性、知识水平等也造成了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差异。所以,对所有这些相关因素的了解都将有助于我们把握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将来同学们有机会去参观画展的时候,可以提前翻阅一些画家的成长过程,生活环境,家庭背景,个性,知识水平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等等,使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较容易的把握住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从而对作品做出正确、合理的理解,而不是走马观花,毫无收获的离开展览馆。

3、艺术家的意图是如何体现的?

同学们,不同的艺术家通过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所呈现的意图或方式是不同的。

A、具象艺术(板书:具象艺术)

【课件出示:《开国大典》油画董希文】同学们,请鉴赏这幅作品。

提示:从该作品的形象、形式分析以及时代背景等情况方面,去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

同学们,这幅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场面?你怎么知道的?

【课件出示:《开国大典》照片】同学们,《开国大典》的照片和董希文的作品《开国大典》完全一致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

同学们,有哪些不同?那画家为什么这样做呢?

小结:

同学们,通过我们对《开国大典》的鉴赏得出必须收集形象(国家领导人),创造出典型的艺术形象(毛泽东),然后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开国大典),并营造出故事的典型环境(喜庆的民族特色),使画面更具有真实性和可读性。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要表达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表现了中国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从此翻身解放的豪迈的精神风貌。色彩上借鉴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和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强调色彩的单纯与强烈的对比,从而增强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气氛。

同学们,在意象艺术中艺术家又是如何表达创作意图体现的?

B、意象艺术(板书:意象艺术)

【课件出示:《生日》夏加尔、《荆柯刺秦王》(汉代画像石)、《卢昂大教堂》莫奈(法国)】同学们,请鉴赏。

同学们,请以汉代画像《荆轲刺秦王》和莫奈作品《卢昂大教堂》为例,说说意象艺术是如何体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的?

同学们,你们知道《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吗?

同学们,知道哪个是秦王吗?为什么?

同学们,作品是如何体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呢?

同学们,莫奈作品《卢昂大教堂》又是如何体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的呢?

小结:

同学们,意象表现性艺术主要侧重于作者的感觉和情感的表达,并不拘泥于具体的时空和形象的典型性,所以就不必去搜集和归纳形象,也不必着意刻画形象的心理活动,而是通过整体气氛的渲染就可以直接传达出作者的意图。

C、抽象艺术(板书:抽象艺术)

【课件出示:蒙特里安的作品《红、黑、黄、蓝构成》】同学们,请鉴赏。

同学们,抽象艺术是如何体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的?

小结:

同学们,抽象艺术是通过形式语言本身及构成关系来传递艺术家对事物的认识。蒙特里安的作品《红、黑、黄、蓝构成》就是用水平线、垂直线及三原色构成,给人一种简洁、冷静、稳定的感觉。

抽象艺术的特征既不在于形象的塑造,也不在于以气氛的烘托来传达作者的感觉和情感,而是通过形式语言本身及其构成关系来传递艺术家的意图的。

D、观念艺术(板书:观念艺术)

同学们,当代艺术的发展日益呈现出综合、模糊和交叉的特征,艺术的目的常常在于表达艺术家的某种观念,但从意图的表达方面来说,更重要的是手段(媒介)的选择和实现,因为手段(媒介)本身就已经表明了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三、总结:

同学们,本课主要讲了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有自己的创作意图,有的针对现实,有的针对艺术,但无论是针对什么,他们都与艺术家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情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本课也分别对具象艺术、意想艺术、抽象艺术、观念艺术是如何体现艺术家创作意图做了介绍。为了更好的鉴赏美术作品,我们必须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因为它是鉴赏美术作品的必要环节。

四、作业设计:

同学们,课后分析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西斯廷教堂天顶画》是如何体现画家的创作意图的?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试讲完毕,谢谢!

附板书设计:

针对社会现实

意图来源

针对艺术问题

现实方面

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影响因素艺术方面

社会和文化情境

具象艺术

意想艺术

意图体现抽象艺术

观念艺术

第8课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基本掌握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的方法,主动参与美术作品的鉴赏活动,能够正确应用对比的方法阐述自己对作品认识。

2、过程与方法:出示作品→引起讨论→深入探究→感悟课程中心主题→学会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课文中美术作品的分析、理解、判断、甄别的过程中,运用情感与知识来对作品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正确的判断。

教学重点: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是多角度的,但并非任意。教学方法:引导、讲授、讨论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我试讲的课题是《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下面我开始进行今天的讲课。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国画作品《晓雪山行图》与《渔笛清幽》】同学们,请欣赏这两幅中国画作品。

同学们,这两幅作品是宋代马远和夏圭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以“边角式”为特色,因此有“马一角,夏半边”的说法,受到后人的推崇,但是明代的朱棣却极其反对,认为是“残山剩水”。他为什么这样认为?为什么同样的美术作品,不同的人评价却截然不同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来共同研究的问题——(板书: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环肥燕瘦”的意思吗?

同学们,“环”是指杨玉环,“燕”是指赵飞燕,分别是唐代和汉代的大美人。杨玉环因胖而美,赵飞燕因瘦而美,突出说明了唐代和汉代各自不同的审美取向。那么美术作品的价值是否与时代、地域有关呢?(板书:判断方式:时代性地域性)

【课件出示:罗中立的代表作品《父亲》】同学们,看看这幅作品,你们能告诉我作品体现的是一位怎样的一个父亲形象吗?

同学们,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勤劳、朴实、善良而又贫穷的中国最普通的农民形象。他的手上、脸上都布满了皱纹,而开裂的嘴唇与深邃的眼神似乎在诉说着自己的人生故事。画面十分具有一种悲剧性的震撼力。

这幅作品是作者在经历文革后不久创作的,主要是以人道主义的情感来诉说着对中国农民的关爱和对乡土的眷恋,以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使观众直接看到了自己身边的现实并引起人们的思考,从而引发人们的更深层次的情感。这也说明了美术作品的产生和形成,都受时代性和地域性条件的限制。

【课件出示:两幅《最后的晚餐》作品】同学们,看看这两幅《最后的晚餐》,它们有什么异同?(同样的主题,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手法。)

同学们,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采用的是横平竖直,左右对称的稳定构架的形式,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而文艺复兴之后的丁托列托的这幅《最后的晚餐》为了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选取别人很少采用的角度和构图,追求宏伟的气魄、强烈的戏剧性和突出的光感,忽视人物内在气质和性格的刻画,主要从画面效果出发。这样同名同题材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进一步说明美术作品的有它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同学们,了解了美术作品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探讨如何来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课件出示:三幅同名作品《大卫》】同学们,这三幅雕塑都是刻画的同一个人,比较一下他们所体现出来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小结:

同学们,多纳太罗的《大卫》,表现的是少年大卫杀死敌人后用脚踩在巨人的头上,流露出胜利的喜悦和自豪的神情。

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品《大卫》,他塑造出来的成年大卫,是临战前镇静的站在那里,左手紧握投石器,警惕的盯视着敌人,眉宇间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有力的传达出临战前的高度紧张气氛以及那蕴蓄在大卫体内的巨大力量。

贝尼尼的《大卫》是一个正在艰苦搏斗的大卫,似乎更具生活的真实性。他的大卫更像是一个身处逆境、坚忍不拔的斗士。在这种状态下,艺术家得以表现人体旋风般的运动和人物激越的感情。

同学们,如何来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对一般观众而言,符合了我们对题材和图

式的期待,影响面广,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其意义和价值就大,否则就不大。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充分的发挥了视觉艺术的语言特征,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有了新的艺术创造,产生了新的意义和价值。所以艺术创新又成为我们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另一个方面。(板书:艺术创新)

从理论上说,任何美术作品一旦产生就不再属于艺术家,而是属于整个社会或观众,所以美术作品在不同的社会或观众眼里就会有意义和价值上的差异。所以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判断就受到了时代性,地域性和艺术创新三个方面的制约。

同学们,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判断受到时代性,地域性和艺术创新三个方面的制约,由此产生分歧,那我们如何看待这些分歧呢?

同学们,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有哪些批评形式?(板书:批评形式:品评式或品鉴式批评;形式主义批评;历史批评;社会学批评;心理学批评)

三、拓展深化

同学们,自主赏析《吹笛少年》、《艰苦岁月》、《吹笛女》作品。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时代性、地域性和艺术创新影响作品意义与价值的判断。

同学们,人人都可以是批评家,但必须建立在对作品及其相关知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批评。

五、作业设计:

同学们,课后请利用互联网,选一两件自己感兴趣的美术作品,简单分析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以及怎么看待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上产生的分歧?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试讲完毕,谢谢!

附板书设计:

时代性

判断方式地域性

艺术创新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品评式或品鉴式批评

形式主义批评

批评形式历史批评

社会学批评

心理学批评

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让学生对中国绘画的艺术特点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引导探究法、八字教学法。

课业类型:欣赏课。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我试讲的课题是《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下面我开始今天的讲课。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知道中国的三大国粹吗?谁来与大家分享分享?

小结:

同学们,中国的三大国粹是中医、京剧和国画。

同学们,你们了解中国画吗?你们在哪儿见过中国画作品?

同学们,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上溯到原始社会的彩陶时期,中国绘画已经过了700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在漫长的发展中,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绘画艺术。中国画从题材内容来分类,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类。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绘画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板书课题: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二、学习新知

1、我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

同学们,请迅速浏览课本第一、二自然段,看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同学们,谁来把你获得的信息与大家分享分享?

小结:

同学们,帛画是指中国传统绢本画以前的以白色丝帛为材料的绘画【板书:帛画】。这两个自然段重点介绍了我国古老的帛画《龙凤仕女图》【课件出示:《龙凤仕女图》】,让我们了解了中国画基本形态确立时期的绘画水平和艺术风貌。

《龙凤仕女图》这幅古画是古代葬仪中使用的旌幡,反映了当时楚国上层社会流行的死后升天的意识。在画面中,描绘了龙凤在引导墓主人的灵魂升天的情景:画面右下方有一位侧身行进的妇女,发髻高盘,阔袖长袍,双手合十,其上方有一龙一凤,正腾空飞舞,引导

仕女前行。此画以毛笔绘成,画法为线条勾勒兼平涂着色,构图主次分明,造型生动。

2、敦煌莫高窟壁画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敦煌莫高窟壁画——《鹿王本生图》【课件出示:《鹿王本生图》】【板书:敦煌莫高窟壁画】,了解《鹿王本生图》绘画故事情节。

《鹿王本生图》描绘释迦前生为九色鹿,曾救溺水人,其后在国王悬赏捉拿九色鹿时,溺水人贪赏告发九色鹿的行在,由于见利忘义的行为,溺水人最终受到应有的报应。这幅画将故事情节分别以连续画幅的形式连接在长带形的构图里,将故事展开的情节自左右两边向中间发展,把鹿王向国王倾诉溺水人背信弃义的事件高峰放在构图的中心,构思十分巧妙。其中车马等画法和形象都有汉代美术的明显影响。这幅壁画的人物造型运用了具有立体感的西域式凹凸法,也就是用赭石色晕染明暗关系。画面线描流畅自如、遒劲有力,整幅作品色彩浓重自然,富于装饰之美。这种早期的连环画式构图发展得十分自由,尚未形成固定的格式,因此在欣赏时显得自然流畅。

小结:

同学们,美术作品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鹿王本生图》告诫我们做人不能见利忘义。

3、中国古代人物画

同学们,【板书:中国古代人物画】中国人物画历史悠久,远古的彩陶上、岩画上都留有以人物活动为题材的纹样和符号。现在我们来欣赏几幅中国古代人物画:《步辇图》、《文苑图》、《采薇图》、《张卿子像》和《渔翁渔归图》【课件出示:《步辇图》、《文苑图》、《采薇图》、《张卿子像》和《渔翁渔归图》】。

同学们,《步辇图》是阎立本的作品,这幅作品忠实地表现了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人物动态较为拘谨而重面部特征的刻画。

《文苑图》是韩晃的作品,描绘了文人雅集的场景。构图疏密得当,设色淡雅,设色淡雅,笔法细劲流利,衣纹略作颤笔,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动态各异、形神兼备。

《采薇图》中人物刻画生动传神,森森然正气溢与笔端。衣纹简劲爽利,以衬托人物刚直不阿的性格。树石画法粗简,墨色湿润。

《张卿子像》是明代肖像画的代表作,画家对人物面部的刻画细腻,富有体积感,衣纹用笔简洁,人物比例适度,体态自然,栩栩如生,体现出画家非凡的观察与表现能力。

《渔翁渔归图》是清代画家黄愼的作品,画面人物动态生动,富有生活情趣。此图为水墨大写意,水墨交融,画家以狂草入画,画风粗豪奔放,气势贯通,别具一格。

小结:

同学们,中国人物画家主张以神“君形”,紧紧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与重要细节,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详于传情的面部手势而略于衣冠,详于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而略于环境描写。

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案

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案: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一)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理由: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概念,比单纯由老师来讲述要直观和具有乐趣。)2、什么是美术鉴赏?基本内容:先从对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审美认知中,说明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后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来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通过对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三幅国画的欣赏以及对各自相关知识的查证,得出他们的内涵是不同的。所以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这就要求鉴赏者必须首先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识别美术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表现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质的鉴赏活动。那么美术作品有哪些类型呢?这就涉及到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问题。教师活动:(1)、分别展示天安门的图片、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2)、提出问题:A、看到天安门我们联想到什么?(提示:造型的、历史的、情感的)B、《捣练图》和《拾穗者》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提示:画种、服装、国家、贫富、)C、《奔马》《太白行吟图》《根扎南国》都是中国画吗?(3)、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有关理论和观点。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探究问题,回答提问。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教案 培养审美得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就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得一般过程与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得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得方法,培养学生“审美得眼睛”。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得方式,使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体现自我现有发展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得重要价值与意义。 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审美得眼睛,使学生掌握美术鉴赏得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得价值与意义。教学难点主要就是如何结合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与学习美术得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得概念与美术鉴赏得一般过程或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法国雕塑家罗丹得一句话“生活中不就是没有美,而就是缺少发现美得眼睛”,引出本节课课题——培养审美得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二、学习新知 1、师生共同探究美术鉴赏得概念 ⑴从“美术鉴赏”得字面意思进行分析:“美术”:视觉艺术,可视形象,平面空间,以供欣赏;“鉴赏”:“鉴”鉴别、鉴定,“赏”欣赏、观瞧。“美术鉴赏”即鉴赏视觉艺术。 ⑵规范得概念:运用我们得视觉感知、视觉经验与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与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就是一个综合得审美活动。(美术鉴赏教材中P4,第2、3段) 2、小组合作学习,鉴赏两幅作品,总结美术鉴赏得一般过程与方法 ⑴合作学习时间为10分钟左右。学习提示:观瞧两幅作品《捣练图》与《拾穗》(哪种美术?画得就是?她们在做?构图?色彩……);对比两幅作品,体会感受(通过对比,带给您什么不一样得感受?……)。 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⑶总结美术鉴赏得一般过程与方法。在美术鉴赏中,“鉴”就是手段、就是基础,“赏”才就是目得,“鉴”就是为“赏”服务得。 3、瞧图说话,归纳出美术作品得分类 ⑴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分别指出有哪些大得分类:依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等六大类;按照形式语言分为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 ⑵选择教材中得一些美术作品,让学生辨别其门类。 4、思考与讨论出美术鉴赏得意义 阅读教材内容,思考与讨论美术鉴赏得价值与意义,用自己得语言进行复述,并提炼出其社会、教育与审美功能。 三、课堂小结 关于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您们懂了吗?还有什么不明白得?尝试鉴赏您喜欢得美术作品。 板书设计: 培养审美得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一、美术鉴赏得概念:字面意思,教材中定义 二、美术鉴赏得分门别类:依据艺术门类分为:绘、雕、建、设、书、摄等。形式语言:具象、意象、抽象 三、美术鉴赏得意义:社会、教育、审美功能 第2课美术家就是如何进行表达得——美术作品得艺术语言 教学目标: 本课得目得就是让学生对美术作品得语言有一个简单而完整得了解,这就是美术鉴赏得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得美术作品在使用艺术语言上得不同方式,美术作品也由此呈现出千变万化得形式特征与审美意韵。 教学重点:美术作品得艺术语言得概念、内容、形态分类。教学难点:美术语言既就是具体得、可分类得,又就是包含在整体美术作品之中得,学生理解会有很大得难度,因此,必须结合具体得美术作品并调 动学生既往得美术知识来认识与理解。 教学过程: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全套教案含教学反思(精品推荐看)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值得骄傲的建筑或是艺术作品? 可见,艺术美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学会鉴赏身边的艺术作品。 (二)、讲授新课 1、美术鉴赏的概念 2、美术的分类 播放幻灯片同学们请你们研究以下的作品,从美术分类的角度,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种类型?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按照其他角度又能如何划分? 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六大类 3、鉴赏美术作品的步骤 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体验、想象和评价 a.下面以《捣练图》和《拾穗》为例,相同题材对比分析欣赏这两幅作品前提:题材相同,同是描绘妇女劳动的场面,

分组: 第一组:从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第二组:从作品的艺术形式入手,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请同学们表述讨论结果: 形式上对比分析: 《捣练图》:中国传统绘画,绢本设色,37厘米*147厘米,长卷,展现宫中妇女的完整的捣练劳动过程,具有连环画性质,人物造型工细,线条劲键,用色富丽华贵,明确传达盛唐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 《拾穗》油画83.5厘米*111厘米画面质朴真诚,人物造型结实,展现真实的生活气息。 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 《捣练图》:作者张萱,圣唐时期著名人物画家,宫廷画师所画人物雍容华贵,丰颊肥体,突破了中国人物画主要描绘“烈女”“孝子”传统题材,开始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在美术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拾穗》:作者米勒(法国)站在同情农村贫穷妇女的立场上暗示阶级对立,歌颂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 总结:两幅作品国度不同,形式不同,两幅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也不同。 b.《黄山日出》这幅摄影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绘画作品的意境是否相同?摄影的工具是否最重要的? 教师引导: 第一,摄影属于美术的范畴,摄影的意境和绘画的意境有共同的追求。 第二,摄影和绘画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摄影所受时间、空间、工具的限制比较大,比较多的反映现实社会。绘画相对来说限制较小,画家的思想和情感,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形式可以更加自由。 第三,摄影工具非常重要,但作品的主题和反映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她和绘画作品一样,最终是要和观众进行交流。 结论: 1,美术作品最直接的反映是视觉形象。艺术家总是通过视觉形象与欣赏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交流的内容则是艺术家的情感世界和世界观、艺术观等等。 2,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家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宗教、

人美版高中绘画教案整理版汇总

课题民族文化,国之瑰宝——第一课中国画 教学时间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工具“文房四宝”以及专门的中国画颜料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有一初浅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中范画赏析探寻中国画丰富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画形成正确的概念,并通过这种理解和认识提高对祖国优秀传统绘画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工具“文房四宝”以及专门的中国画颜料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难点:课文中范画赏析探寻中国画丰富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教法:比较分析法,引导探究法,运用投影仪辅助教学。 学法:描述,理解,感受与评价。 教学准备制作PPT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经过上个学期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在这新的学期,我们将过度到绘画这一模块,但绘画也不是单纯的绘画,因为在我们的艺术学习领域里,培养与提高鉴赏能力是离不开每个模块的。学习各种绘画技法之前,我们先来感受一下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 (课件出示几幅优秀国画作品)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会见中国画大师张大千时曾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我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当然,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的;第三非洲的黑人有艺术。 提问: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历史悠久与灿烂文化等 教师小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她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并使其持久地发展着。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炎黄子孙,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探究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画。(板书:民族文化国之瑰宝——中国画) 三、新课学习 (一)民族文化的瑰宝(板书) 提问:为什么说中国画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画在哪些方面具有独特之处呢?(课件出示:两张西方油画与两张国画对比) 学生讨论回答:(学生可能会先从色调和画得像与不像等方面回答,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表现形式上回答,让学生注意国画的诗、书、印) 教师小结:中国画的独特之处是将中国文化中诗、书、画、印融会在一处,彰显浓厚的文化底蕴。 (二)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板书) 问:用什么工具创造出这些作品的呢?(多媒体展示作品) 学生回答:“文房四宝”或“笔、墨、纸、砚”

人美版高中美术高一《绘画的色彩》教学设计

《绘画的色彩》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为此,我在教学中设 计学生动手模拟布置电影场景的情境, 在亲身体验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于主要理论 知识的归纳,有学生的实验中完成。 二、教学策略 1.创设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2.创建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3.自主总结规律,体验领悟新知。 4.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三、教材分析 《绘画的色彩》是高中美术“绘画”模块第五课的内容,围绕色彩的基本知识展开,包括 色彩形成的原理,影响自然界中物体色彩变化的因素,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的区分,色 彩三要素、色彩的心理等。在学习过程中分两部分进行。本课重点解决影响物体颜色的 因素和色彩的几个概念。 第一部分是光色的关系, 通过观察课间中色光的混合和小组调 制颜色的混合的区别, 明晰色彩的几个概念。 第二部分先引导学生以导演的身份排演 《动 物世界》观察动物的变化思考原因,说明固有色和影响物体色彩的因素。再介绍印象派 画家莫奈的作品。让学生对色彩产生新的认识,提高审美水平。最后,引导学生观察生 活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知识。b5E2RGbCAP

四、教学目的 1.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物体的色彩成因和影响自然界中物体色彩变化的因素。 2.学生探讨固有色的概念。 3.学生了解色彩的几个知识,同时能注意和生活现象结合。
五、教学难点 “固有色”观念的明晰。 六、教学重点 1.了解色彩的相关概念、原理、规律、观察与表现的方法。 2.学生提高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美的能力 七、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原色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一·光与色彩 1. 自然界中物体色彩形成的原理 不同色的衬布、灯光、几何体
教师播放幻灯片,夜幕降临后,大地隐入黑暗中。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美丽 的色彩从何而来? 生:思考哪种光源对我们的视觉经验影响最大?
p1EanqFDPw

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全一册(必修)艺术欣赏全部教案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中国美术欣赏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 第一讲陶器 第二讲瓷器 第三讲青铜器 第四讲织绣玉器漆器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 第五讲陶塑 第六讲石雕 第七讲彩塑 中国绘画欣赏 第八讲古代人物画 第九讲古代壁画 第十讲古代山水画 第十一讲古代花鸟画 第十二讲现代人物画 第十三讲现代山水画花鸟画 中国建筑艺术 第十四讲宫殿建筑 第十五讲园林与民居 中国民间美术欣赏 第十六讲民间美术 外国美术欣赏 外国工艺美术和设计欣赏 第十七讲传统工艺美术 第十八讲现代设计艺术 外国雕塑欣赏 第十九讲世界文明古国的雕塑 第二十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 第二十一讲近代雕塑 第二十二讲现代雕塑 外国绘画欣赏 第二十三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第二十四讲古典主义绘画 第二十五讲浪漫主义绘画 第二十六讲现实主义绘画 第二十七讲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绘画 第二十八讲现代主义绘画 外国建筑艺术欣赏 第二十九讲神庙、教堂与陵墓建筑 第三十讲现代建筑

第一讲陶器 一、教学目的:通过欣赏中国古代陶器,让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器,客观地评价古代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1、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 2、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 三、教学难点:主要是专业名词较多同时涉及到中国古代陶器工艺史,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L50)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引入新课: 第一讲—第四讲是中国工艺美术欣赏。 工艺美术通常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它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属性。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时尚。 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实用的工艺美术是其主流。为什么实用物品也属于工艺美术品呢?因为人们除了要求满足生活的需要之外,还要求造型上的美观。当买手表时,不是要在同样价格的手表中挑选造型美观、颜色合意的那只吗?谁都希望穿一身既合体舒适,又美观大方的衣服,用漂亮的衣服打扮自己,以显示身份、性格、修养和向上的精神面貌。人们的这种审美要求,制约着生活用品的设计与制作,必须依照适用的尺度和美的规律设计生产,使其既有实用性、又具美观性。因此,工艺美术属于美术门类中既特殊又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是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术。 这种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特点,正是工艺美术的本质特点。 中国传统工艺品大多是历代工匠艺人的手工制作。我们欣赏时,要结合实用功能领略其造型美、装饰纹样的韵律美、材料质地的肌理美和制作工艺的精致美,并通过这些美的感受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蕴。

人美版高一书法教案

人美版高一书法教案 【篇一:人美版高中绘画教案整理版】 课题民族文化,国之瑰宝——第一课中国画 教学时间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工具“文房四宝”以及专门的中国画颜料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有一初浅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中范画赏析探寻中国画丰富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画形成正确的概念,并通过这种理解和认识提高对祖国优秀传统绘画的热爱和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工具“文房四宝”以及专门的中国画颜料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难点:课文中范画赏析探寻中国画丰富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教法:比较分析法,引导探究法,运用投影仪辅助教学。 学法:描述,理解,感受与评价。 教学准备制作ppt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经过上个学期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在这新的学期,我们将过度到绘画这一模块,但绘画也不是单纯的绘画,因为在我们的艺术学习领域里,培养与提高鉴赏能力是离不开每个模块的。学习各种绘画技法之前,我们先来感受一下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 (课件出示几幅优秀国画作品)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会见中国画大师张大千时曾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我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当然,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的;第三非洲的黑人有艺术。 提问: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历史悠久与灿烂文化等

教师小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她 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并使其持久地发展着。中国绘画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炎黄子孙,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 来探究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画。(板书:民族文化国之瑰宝——中国画) 三、新课学习 (一)民族文化的瑰宝(板书) 提问:为什么说中国画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画在哪些方面具有 独特之处呢?(课件出示:两张西方油画与两张国画对比) 学生讨论回答:(学生可能会先从色调和画得像与不像等方面回答,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表现形式上回答,让学生注意国画的诗、书、印) 教师小结:中国画的独特之处是将中国文化中诗、书、画、印融会 在一处,彰显浓厚的文化底蕴。 (二)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板书) 问:用什么工具创造出这些作品的呢?(多媒体展示作品) 学生回答:“文房四宝”或“笔、墨、纸、砚” 教师提问:文房四宝对我们炎黄子孙来说,就很简单了,但你们知 道那里的是最好的吗?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的同时课件出示相对应的中国画工具材料,最 后由学生总结。 (三)中国画有哪些独特的表现手段?(板书) 课件出示宋代梁楷的“泼黑仙图人图”和张大千的《一水菰蒲绿半天 云雨清》) 学生欣赏中提问:从这两幅画中我可以看出笔墨怎样呢? 学生回答:(略)(引导学生从表现形式上理解) 教师小结:丰富多变的笔法和墨法。 问:这是因为什么呢? (学生与教师共同回答)因调水的多少,可有深浅变化:因笔中含 水的多少有干湿变化,由于在笔的不同部位蘸墨蘸水,又可产生一 笔下去,自然分出深浅的效果。利用宣纸渗水的性质,可在墨上冲水,水上冲墨或色墨结合,幻化出水墨淋漓,色墨相融。挥挥洒洒、气象万千的奇妙效果,亦即墨法中最负盛名的水破墨、墨破水、色 破墨等等。

人美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2课-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语言-说课稿

第2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2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了解,这是美术鉴赏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艺术语言上的不同方式,美术作品也由此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 2、重点: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内容、形态分类。 (理由:一个是这是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标准,对学生今后鉴赏美术作品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3、难点:美术语言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又是包含在整体美术作品之中的,学生理解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必须结合具体的美术作品并调动学生既往的美术知识来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手段:课件展示、讲授、练习、 三、教学过程 1、探究导入课题 (1)教师活动:创设情景,导入探究课题 设置情景:由苏轼的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这些事物传递的信息是代表春天的语言符号,同时伴随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的引出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然后,提出问题:A、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B、在美术作品中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2)学生活动:A、感受名句及图片信息,领会本课的意图,轻松的接受课题。 B、思考老师设置的问题,进入求知准备状态。 2、投放目标:教师活动:立足学生实际,投放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了解学习目标,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新课的学习。 3、新知探究

(一)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1)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美术所专美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其特征就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美术语言的概念 学生活动:一同朗读 (2)美术语言的内容: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语言表现手段: 教师活动:A、展示中国工笔画《捣练图》、中国写意画《泼墨仙人图》及油画《1954》三幅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作品。B、提出问题:分析三件作品在形象塑造上运用了那些类型的艺术语言形式 学生活动:A、欣赏绘画作品,并用一分钟的时间思考讨论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B、踊跃回答问题,总结出三件作品都运用了点、线、面、色。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美术语言的内容。 (3)美术语言的形态分类:具象艺术、意想艺术和抽象艺术 教师活动:A、再次展示中国工笔画《捣练图》、中国写意画《泼墨仙人图》及油画《1954》三幅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作品。B、提出问题:从作品写实的程度的角度去对比分析三件绘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学生活动:A、欣赏作品,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踊跃回答问题,《捣练图》中的人物、环境、道具真实具体,《泼墨仙人图》看上去似一个人,但又不是十分的具体准确,只是大笔概括。《1954》让人看不出什么具体的现实形象。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美术语言的形态分类。 (二)在美术作品中,艺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1)、具象艺术:目的在于真实的再现现实 教师活动:A、展示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并以一幅工笔花卉为例演示其绘画技法。 B、提出问题:结合工笔画的绘画技法,总结《韩熙载夜宴图》图中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最新人美版高中绘画教案整理版汇总

精品文档中国画民族文化,国之瑰宝——第一课课题 教学时间1课时时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工具“文房四宝”以及专门的中国画颜料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有一初浅认识。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中范画赏析探寻中国画丰富的表现手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画形成正确的概念,并通过这种理解和认识提高对祖国优秀传统绘画的热爱和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工具“文房四宝”以及专门的中国画颜料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难点:课文中范画赏析探寻中国画丰富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教法:比较分析法,引导探究法,运用投影仪辅助教学。 学法:描述,理解,感受与评价。 教学准备制作PPT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经过上个学期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在这新的学期,我们将过度到绘画这一模块,但绘画也不是单纯的绘画,因为在我们的艺术学习领域里,培养与提高鉴赏能力是离不开每个模块的。学习各种绘画技法之前,我们先来感受一下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 (课件出示几幅优秀国画作品)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会见中国画大师张大千时曾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我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当然,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的;第三非洲的黑人有艺术。 提问: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历史悠久与灿烂文化等 教师小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她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并使其持久地发展着。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炎黄子孙,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探究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画。(板书:民族文化国之瑰宝——中国画) 三、新课学习 (一)民族文化的瑰宝(板书) 提问:为什么说中国画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画在哪些方面具有独特之处呢?(课件出示:两张西方油画与两张国画对比) 学生讨论回答:(学生可能会先从色调和画得像与不像等方面回答,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表现形式上回答,让学生注意国画的诗、书、印) 教师小结:中国画的独特之处是将中国文化中诗、书、画、印融会在一处,彰显浓厚的文化底蕴。(二)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板书) 问:用什么工具创造出这些作品的呢?(多媒体展示作品) 学生回答:“文房四宝”或“笔、墨、纸、砚”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教师提问:文房四宝对我们炎黄子孙来说,就很简单了,但你们知道那里的是最好的吗?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的同时课件出示相对应的中国画工具材料,最后由学生总结。 教师小结:中国画所用的“文房四宝”原指湖笔、宣纸、徽黑、端砚。湖笔产地浙江湖州;宣纸产地安徽泾县;徽黑产地安徽歙(shè)县;端砚产地广东高要端溪。(板书:湖笔、宣纸、徽黑、

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案: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一)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 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法: 记录、观察、理解、记忆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教师活动: 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 提出问题: 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 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 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 学生活动: 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 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理由: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概念,比单纯由老师来讲述要直观和具有乐趣。) 2、什么是美术鉴赏? 基本内容:先从对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审美认知中,说明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后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来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通过对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三幅国画的欣赏以及对各自相关知识的查证,得出他们的内涵是不同的。所以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第一课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 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 鉴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鉴赏=欣赏? (引导学生看书) 2、 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 “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 ”,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 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 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 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 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 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 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 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 a 、建筑艺术:是以建筑的工程技术为基础的一种造型艺术。 b 、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如石膏像、木雕等。)

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全一册(必修)艺术欣赏全部教案

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全一册(必修)艺术欣赏全部教案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 中国美术欣赏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第一讲陶器第二讲瓷器第三讲青铜器 第四讲织绣玉器漆器中国古代雕塑欣赏第五讲陶塑第六讲石雕第七讲彩塑中国绘画欣赏 第八讲古代人物画第九讲古代壁画第十讲古代山水画第十一讲古代花鸟画第十二讲现代人物画第十三讲现代山水画花鸟画中国建筑艺术 第十四讲宫殿建筑第十五讲园林与民居中国民间美术欣赏第十六讲民间美术外国美术欣赏 外国工艺美术和设计欣赏第十七讲传统工艺美术第十八讲现代设计艺术外国雕塑欣赏 第十九讲世界文明古国的雕塑第二十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第二十一讲近代雕塑第二十二讲现代雕塑外国绘画欣赏 第二十三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第二十四讲古典主义绘画第二十五讲浪漫主义绘画第二十六讲现实主义绘画 第二十七讲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绘画第二十八讲

现代主义绘画外国建筑艺术欣赏 第二十九讲神庙、教堂与陵墓建筑第三十讲现代建筑 第一讲陶器 一、教学目的:通过欣赏中国古代陶器,让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器,客观地评价古代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1、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2、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 三、教学难点:主要是专业名词较多同时涉及到中国古代陶器工艺史,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L50)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二)、引入新课: 第一讲—第四讲是中国工艺美术欣赏。 工艺美术通常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它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属性。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时尚。 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实用的

最新人美版高中《绘画》教案全套

人美版高中《绘画》教案全套 民族文化,国之瑰宝——第一课中国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2、过程与方法:以提问的方式使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教师堂上示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懂得如何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三、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意境”?追求意境的创造,既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重要艺术传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方面。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引入新课: 本课内容为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通过对典型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名作的赏析,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 1.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绘画习惯按传统分成人物、山水、花鸟三个画科。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主要的有: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青绿山水——青绿是指中国画颜料中的石青和石绿,用这种颜料作为主色的

山水画称作“青绿山水”。其中又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勾勒、皴笔少,着色浓重,如《千里江山图》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略施青绿两色,如《游春图》。 浅绛山水——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 水墨山水——以渲染为法,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 北宋的山水画,虽然在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中包含着画家对这些景物的感受和理想,但更主要的还是以客观地描写自然物为主。代表人物是范宽、郭熙和王希孟。 范宽《溪山行旅图》绢本水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占据画面约三分之二,耸立在中的主峰,右侧有深谷瀑布,另一边矮小的侧峰。中景与主山间,被云气阻绝,烘托出主山高不可攀的气势。这幅画构图并不复杂,细部的描写却很仔细,显示出画家有高度观察能力和写实的工夫。描写的手法也极其生动自然,而且合乎自然的规律。范宽运用深黑的墨色,和扭曲颤动的笔触,画山石的轮廓和皴纹,分出岩石的块面,然後用浓淡层不同,雨点般的短线,顺著石块组织的方向,逆笔皴擦,产生明暗深浅的立体感,而且加强了由皴纹引导的山石的动势,赋予山石强韧的生命力。 《溪山行旅图》中,山的地位远远超过人物,它显示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大自然生生不息,恒古不灭,人类则如同山中行旅,只是一介短暂停留的过客。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南宋的山水画与北宋的山水画有明显的不同,突出表现在追求诗的意境。许多南宋山水画的标题就很富有诗意,如寒江独钓、风雨归舟等。著名的山水画家有马远、夏圭等。 从以上作品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画家善于运用空白的艺术手法,称之为“以白当黑”。南宋的山水画尽管题材、场景、画面小得多了,但由于极力追求诗的意境,善于进行大胆的艺术概括,运用以少胜多的艺术手法,作品的意境更为浓厚、鲜明,显示了中华民族美学传统的重要特色。 元代的山水画在意境的创造上更强调主观抒发与个人风格的创造。代表画家有倪赞、王蒙等。 2、其次,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空间的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 就是把山水画家自己看作是一个巨人,面对自然,就象人观盆景状。这样,千里江山也可尽收眼底,或用长卷的形式表现,如《千里江山图》,长达11米。或以中国画特有的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法,画十分繁复的山岭,如《溪山行旅图》、《早春图》、《青卞隐居图》等,其空间处理突出地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构图方法。中国古代山水画创造的这种独特的处理空间关系的艺术手法,既体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观察自然的方法,同时也蕴含着中国民族的审美胸襟,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

人美版__高中美术鉴赏教案总汇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体现自我现有发展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使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的价值与意义。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与学习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一句话“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引出本节课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二、学习新知 1、师生共同探究美术鉴赏的概念 ⑴从“美术鉴赏”的字面意思进行分析:“美术”:视觉艺术,可视形象,平面空间,以供欣赏;“鉴赏”:“鉴”鉴别、鉴定,“赏”欣赏、观看。“美术鉴赏”即鉴赏视觉艺术。 ⑵规范的概念: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鉴赏教材中P4,第2、3段) 2、小组合作学习,鉴赏两幅作品,总结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⑴合作学习时间为10分钟左右。学习提示:观看两幅作品《捣练图》和《拾穗》(哪种美术?画的是?他们在做?构图?色彩……);对比两幅作品,体会感受(通过对比,带给你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⑶总结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在美术鉴赏中,“鉴”是手段、是基础,“赏”才是目的,“鉴”是为“赏”服务的。 3、看图说话,归纳出美术作品的分类

高中美术人教版教案

认识绘画艺术》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大连市第四十四中学的美术教师殷振宇,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绘画艺术》。 一、教材分析 《认识绘画艺术》这一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二年级美术选修教材《绘画》当中的第一课。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它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教学内容是按绘画发展的特征、种类和作品的构成因素来编排的,对一些典型作品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本书中起到纲领性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为了明确本课的思路,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绘画作品的一般共性特征和绘画的种类。 2.了解绘画作品的内容构成因素和形式构成因素及其所表达的深层意蕴。 3.对绘画的内涵和外延形成比较全面的初步认识 (2)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对绘画的艺术感知能力 2.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审美辨别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2.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这节课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动手能力。从学生实际出发,我确定出: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在于使学生初步明确绘画是塑造平面视觉艺术形象的一切画种和品类及其所有样式与风格的总称这样一个全面的概念,以避免以前的种种片面认识。 教学难点:要使学生能够基本分清绘画作品的内容因素和各种形式因素以及作品所蕴涵和表达的意蕴,以加深对绘画内涵的认识 三、学习者的分析 我所教授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审美辨别能力,部分同学对绘画有一定的了解,但只是初步的认识。学生们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思维比较活跃,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对这门课比较感兴趣。 四、说教法 1.启发式教学 这篇文章内容较难理解,我准备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绘画作品入手,让学生对此课内容感兴趣。再通过讲解与比较大概了解绘画艺术的特征、种类及构成因素,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2.多媒体教学法 这一课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让学生直观和形象生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七课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七课《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7课《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打破学生美术神秘的观念,了解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某种意图的。 [教学重点] 艺术作品都表现了艺术家的某种创作意图,不同的美术类型表现意图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要分清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要打破美术神秘的观念,我们要认识到,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艺术家的某种意图,这种意图可能是针对现实的,也可能是针对艺术的。总之,它们都与艺术家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情境有密切的关系。 [教学方法] 这节课采用讲授法、探讨法、展示法等与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此结合提问教学法,可以采用分目标、分层次的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不管他们的答案正确与否,在适当修正和更改的同时,主要给予正面的启发引导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不要简单灌输、指责。这样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都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让全体同学的水平都有提高。 学法: 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观察,学生自己用本节课所学内容主动去分析、鉴赏、评价作品,在运动参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自己的主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罗丹的雕塑作品《巴尔扎克》导入。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1.你心中的巴尔扎克形象是这样的吗? 2.罗丹为什么要把雕像的手砍去?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可以互相之间讨论,得到较准确的答案,从而提高成就感。 老师总结:对这幅作品作介绍,引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二、探究新知识 (一)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 学生活动:可自由回答问题 老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指导型的点拨,让学生把思维放宽。 老师总结: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必然受到现实和艺术两个方面因素的触动后有感而发的。针对现实艺术,艺术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针对艺术问题,艺术家阐述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