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风险识别与控制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进展的综述与分析

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进展的综述与分析

供应链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与问 题
供应链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当前,供应链风险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首先,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 速,供应链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在不断增加,这给风险识别和评估带来了极大 的困难。其次,各种突发事件和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供应中断、物流延迟等问题, 使得供应链风险管理需要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此外,如何平衡风险控制 和成本效益之间的关系,也是供应链风险管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引言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供应链的不断发展,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供应链风险管理旨在识别、评估和控制供应链中存在的风险,确保供应链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本次演示旨在综述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 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文献综述
1、供应链风险类型
1、供应链风险类型
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近年来,供应链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研究内容包括风 险识别、评估、控制和优化等多个方面。同时,研究者们也积极探索新的理论和 方法,以应对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现实挑战。例如,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 行风险预测和预警,构建弹性供应链以增强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等。此外,学者 们还针对不同行业、不同模式的供应链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企业提供了 具体的实践指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观看
结论
结论
本次演示对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风险类型、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 综述。通过对所搜集文献的归纳、整理和分析比较,总结了每种风险的管理方法、 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方向。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 案和发展建议。未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建立统一的供应链风险评估方法和标准; 开发更加有效的供应链风险优化手段和工具;加强供应链风险仿真的应用和验证 等。

供应链风险研究综述

供应链风险研究综述

供应渠道 的竞争
这些独立决策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产生 的复杂性。
并假设需求与各零售商的订购量有关,
分析了4种供应链网络结构下订购量 之间的竞争关系,并讨论了不确定需 求对竞争的影响。
04
03
国内研究综述
沈厚才、徐进和庞湛研究了单制造企业面临的定制件采购决策问题,
1
供应渠道 的竞争
分析了损失规避程度、部件需求不确定性以及部件本身特性对最优采购策
需求
管理
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生产/制造管理过程中产生风险的源泉有很多,我们主要说明 3个———供应链生产/制造流程中的风险、设计过程中的不确定 生产制造 管理和信 息管理 性和制造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偷懒、质量差等)。 生产/制造流程中的风险主要是指在大规模定制生产过程中确定 客户订单延迟点时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在这一生产/制造过程中部分 制造是采用定制化方式完成的,具有确定性,而另一部分制造是批量 化的,具有不确定性,需要预测才能完成。定制化生产与批量化生产 的分界点就是客户订单延迟点,准确确定该点可以大大降低制造中零 部件的不确定性。控制生产/制造管理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 此大部分研究主要针对该问题而展开。
确定、供给范围不确定、供给提前期不确定和供
应成本不确定。
国内外研究综述
Nagurney 、 Curz 、 Dong 和 Zhang 充分考虑了多 层次供应链的供应商订单分配问题。他们在考虑零售商 面临不确定需求时,将每一层次供应链的订单分配问题 供应商订 单的分配 看成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每个零售商的最优订单目标 是基于配送商确定的批发价来确定最优订单数量;每个 配送商的最优订单目标是基于制造商确定的采购价格来 确定最优的批发价格。这实际上是一个多阶段的

供应链管理文献综述

供应链管理文献综述

规。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供应链管理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 过优化供应链流程、降低成本、提高响应速度,企业
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市场份额。
输标02入题
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 的风险管理能够降低供应链中断风险,提高供应链的 可靠性和稳定性。
01
03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是未来供应链发展的重要方向,企 业需要关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物流业
优化运输、仓储和配送环节,降低成本,提 高物流效率。
农业
整合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确保食品 安全和可持续性。
供应链管理实践的成功案例
Apple的全球供应链
通过紧密的供应商协调和高效的物流网络,确 保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流通。
Costco的库存管理
采用精准预测和低库存策略,降低库存成本, 提高客户满意度。
ZARA的快速反应供应链
通过实时信息共享和快速生产流程,实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供应链管理实践的挑战与问题
信息共享与安全
01
在供应链中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
护。
风险管理
02
有效应对供应链中的各种风险,如供应商破产、自然灾害等。
可持续性
03
确保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道德合
、全球供应链管理等。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对供 应链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探索新的理论框架和模型,以
更好地指导实践。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研 究可以更多地引入新技术和方 法,例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 能等,以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
率和准确性。
未来研究可以更加关注可持续 供应链管理,探索如何平衡经 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等方面的关系,推动供应链的

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文献综述摘要: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从苏丹红鸭蛋到三聚氰胺奶粉,从染色馒头到耳熟能详的地沟油,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大众的主要安全问题。

由此可见,食品供应链各节点上的运营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许多问题,这也越来越暴露出了食品供应链的脆弱性,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供应链风险管理的三大环节: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三个方面对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以期对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状况作一个基本的评估。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一、引言21 世纪的市场竞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一条供应链与另一条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但目前无论是在全球供应链管理或企业物流管理上,多数仅偏重于各类企业运作成本的降低与资源最优化配置、制造与物流耗时的缩短、策略联盟等方面,总而言之,着重考虑的是以企业利润的创造为核心,而对于供应链的风险控制却了解不多,食品行业亦是如此。

近几年来,食品行业发展迅速,且未来的潜力巨大。

同时,食品行业又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品质和健康。

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与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水平不高的矛盾日益突出,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供应链风险管理近年来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对一些较复杂且供给和需求多变的食品行业来说,供应链风险管理的课题尤为重要。

国内外许多大学、科研机构、企业都积极的参与到供应链的风险管理研究中,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取得一些成果。

下文从供应链风险管理的三大环节: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三个方面对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一)食品供应链的风险识别在风险识别方面,国内外专家学者根据供应链风险的来源及成因,各有不同的出发点和识别方法。

农产品_食品_供应链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农产品_食品_供应链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农产品(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文献综述t叶成利蒙少东内容提要:近年来,食用农产品的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从自然灾害到农产品(食品)供应链各节点上的运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许多问题,越来越暴露出了农产品(食品)供应链的脆弱性,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将对农产品(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初步的综述性分析,以期对农产品(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状况作一个基本的评估。

关键词:食用农产品;安全事件;农产品(食品)供应链风险一、引言最近几年,关于供应链风险及风险处置的研究逐步升温。

特别是对那些拥有较长供应链且面对日益增长的不确定供给与需求的食品产业来说,有关供应链风险处置以及风险分担的课题研究显得尤为迫切、重要。

相关研究文献(陈小霖、冯俊文,2007)表明了农产品(食品)供应链不同于一般产业的供应链,他们认为农产品(食品)供应链风险主要有以下四个来源:技术风险、信息化风险、缺少核心企业而造成的协调组织风险、质量安全风险。

实践证明,以供应链的视角进行宏观调控或企业管理的变革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不同行业因其特性而使其供应链有着不同的个性特色,中外学者对农产品(食品)供应链个性的研究往往都集中在农产品(食品)的个性上,王常伟和吴志华(2006)对农业供应链的个性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以下几个性质必须加以考虑。

首先是生化性,这是其最重要的属性;其次是周期性,由于农产品(食品)具有生长周期,因此,农产品(食品)的获得具有时间上的限制;再次是食用性,农业供应链上的最终产品是要食用的。

明确农产品(食品)供应链的以上个性有利于科学地对农产品(食品)供应链风险的研究。

我国农产品(食品)生产规模小,农业供应链的采购不集中,原材料数量与质量的不稳定,加剧了农业供应链的运作风险,造成农业供应链的前段不确定性及脆弱性,以及农业供应链上的质量控制问题。

当前,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分散、落后性,使农业供应链上的原料供给难以做到数量与质量上的标准化与规模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反向0牛鞭效应,同时农业供应链运作资源投入不足,也加大了农产品(食品)供应链上的风险控制成本。

供应链风险防范与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供应链风险防范与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供应链风险防范与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供应链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供应中断、需求波动、自然灾害、政治不稳定等,这些风险可能对企业的运营和财务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供应链风险防范与管理成为了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为了深入研究这一领域,以下列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参考文献,以供学者和从业者参考。

二、相关参考文献(一)书籍1、《供应链风险管理:策略与实践》(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作者:John J Coyle, Robert A Novack, Brian Gibson 等。

这本书全面介绍了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概念、方法和策略,涵盖了风险评估、风险缓解、应急计划等方面的内容。

2、《供应链风险:识别、评估与缓解》(Supply Chain Risk: Identification, Assessment and Mitigation),作者:Paul R Kleindorfer, Gary H Saad。

本书重点探讨了供应链风险的来源、类型和评估方法,并提供了实用的风险缓解策略和案例研究。

(二)期刊论文1、"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Literature Review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供应链风险管理:文献综述与未来研究方向),作者:Zsidisin G A, Ellram L M, Carter J R 等,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

该论文对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综述,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2、"Managing Supply Chain Risk and Vulnerability: Insights from Post-9/11 Actions" (管理供应链风险和脆弱性:9·11 事件后的启示),作者:Sheffi Y,发表于《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进展的综述与分析

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进展的综述与分析
2 供应链风险识别
供应链 风险识别是有效 进行 SCRM 的首要阶 段。供 应链风险是一个较新的概念, 虽然国内外学者从各种角 度 进 行了 定义 ( Hallikas, 2002; Cr anfield , 2002) , 但 基本 含 意如下: 供应链风险的来源是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的 存 在; 牛鞭效应( bull effect) 使供应 链风险被放 大; 由 于供应链网络上的企业之间是相互依赖 的, 任何一个企 业 出现问题都有可能波及和影响其他企业 , 影响整个供应 链 的正 常运作, 甚至导致 供应链的破 裂和失 败, 因 此又可 将 供应链风险定义为供应链的脆弱性。
另外, 企业的战略和战术决策决 定了它能在多大程度 上 减 轻或 者 加 重 企业 风 险 事 件 的 影 响。例 如 N ewman ( 1989) , W aters-Fuller ( 1995) , Coleman ( 1998) , A ichlmay r ( 2001) 都 认为, 虽 然准 时生 产制 ( Just-in-T im e) 和单 独外
第 24 卷第 3 期( 总第 147 期) 系 统 工 程 2006 年 3 月 Systems Engineering
文章编号: 1001-4098( 2006) 03-0001-07
V ol. 24, No . 3 M ar . , 2006
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进展的综述与分析
还有 2000 年 3 月, 位 于新墨西哥州 L os A lamos 地区的诺 基亚和爱 立信的手机 芯片供应 商—— 飞利 浦电子 半导体 工 厂 的大 火; 2001 年的 美加 边 境因 “911”恐 怖袭 击 关闭 ( 致使福特公司不能及时从其加拿大 的供应商那里得到足 够的零部件而 不得不关闭它的 5 个工厂) ; 2003 年的伊拉 克战争( 石油价格大幅上涨) , SA RS 危机等等。

【供应链金融风险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300字】

【供应链金融风险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300字】

供应链金融风险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供应链金融的定义逐步被人们关注,国外涉及到供应链金融的思想观点与实践的应用相对成熟,对其定义的内涵外延比国内更为广泛,包括基于债券、股票等金融衍生商品这类动产质押业务风险研究、供应链金融的契约设计等方面。

M.Theodore,Paul D.Hutchison(2002)提出了供应链风险及其管理的相关概念,现金流管控是供应链金融领域十分关键的内容,供应链风控中的核心就是成功的现金流管控。

Cossin and Hricko(2003)基于企业违约概率与质押物价值,研究了具有价格风险商品作为质押的风险工具,质押物有助于进一步缓释银行信贷风险的作用。

Jimenez and Saurina(2004)研究了资产支持信贷中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质押物、银行(借款人)类型以及银行企业的关系等,合理的质押率有效缓释风险暴露,减少银行信贷损失。

Menkhoff,Neuberger and Suwanaporn(2006)的研究表明在不同国家,质押物对风险缓释的作用不同,质押物缓释风险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显得更为重要。

Martin R(2007)系统分析了供应链资金流管控成本和危机、提升资金流效益的具体情况,指出根据供应链金融可让资金管理更加高效,但要严苛控制相应风险。

Lai and Debo(2009)对有资金局限的供应链存货中的相应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库存契约设计能有效识别供应链上下游风险因子,从而提高供应链库存风险评价的准确性。

Hamadi和Matoussi(2010)根据剖析Logistic模型BP技术评估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具体状况,表面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在对上市房地产公司风险评价方面具有更好的准确性。

Qin and Ding(2011)分析了供应链金融领域里的风险变化现象,根据相应的风险迁徙模型,基于符合供应链金融条件,降低了借贷与信贷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链风险识别与控制的文献综述哈尔滨工业大学耿兆欣供应链在企业竞争中日趋重要。

随着供应链管理范围的不断扩展,企业遇到的挑战也不断增加。

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导致了食用盐、日本奶粉、海产品等食品的短时间内的哄抢,以及其他周边地区的绿色蔬菜的采购恐慌,从供应链层面讲,这也凸显了解决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问题的重要性。

近年来,供应链风险管理已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新的热点研究方向。

(1)供应链风险的定义在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中,存在着供应链风险的多种不同的定义。

总体来说,大多数是试图借用风险的概念来为供应链风险下定义。

主要有如下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供应链风险是供应链相关企业由于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例如,Deloitte管理咨询公司(2004)[1]认为供应链风险是对一个或多个供应链成员产生不利影响或破坏供应链运行,使其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导致供应链失败的不确定性因素或意外事件;胡金环(2005)[2]从供应链风险的突发性特征出发,认为是供应链相关企业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供应链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差;马林(2004)[3]认为供应链风险是影响和破坏供应链安全运行,导致供应链网络失败和解体的不确定因素和意外事件。

这些观点重点强调供应链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源自不确定因素。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供应链风险是由于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存在,对供应链系统造成破坏,给上下游企业及整个供应链带来损失的潜在威胁。

例如,Cranfield管理学院(2002)[4]把供应链风险定义为供应链的脆弱性;丁伟东(2003)[5]等认为供应链风险是一种导致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的潜在威胁,将给上下游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带来损害;张存禄(2004)[6]认为供应链脆弱性表现为多参与主体、跨地域、多环节的特征,使供应链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和链上各实体内部不利因素的影响。

该观点重点强调由于节点企业的独立自主性使供应链系统易受外界冲击所体现的脆弱性。

(2)供应链风险的分类国内外学者从风险的来源、所属的供应链节点以及作用的结果等不同的角度,有各自不同的风险分类方法。

首先,根据风险的不同来源,大体可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如马士华(2003)[7]把供应链风险归纳为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两大类,研究了供应链风险防范的过程和理论模型;丁伟东等的研究指出供应链风险因素通常来自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并研究了利用模糊风险因素分析法来评估供应链的风险水平;Bailey(2004)[8]把供应链风险分为外部环境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和运作风险三大类,在这三大类风险的基础上又划分出21种风险,指出要有效地降低供应链风险,应该将所有的风险都考虑进去的综合风险管理战略。

同时,还存在根据供应链各节点存在的风险来划分的情况。

Ernst和Young(2003)[9]的供应链风险调查表明供应链存在八大风险:持续经营计划风险、数据完整性风险、供应链管理技术应用安全风险、企业治理风险、合作关系风险、供应链管理成本与投资风险、劳动力风险和税收风险,而通过供应链风险管理可以节约成本,获取战略优势;Harland等人(2003)[10]把供应链视为供应网络,在研究分析基础上归纳出了对供应网络运作及其环境有现实影响的九大类风险,包括战略风险、作业风险、供应风险、客户风险、资产损伤风险、竞争风险、信誉风险、税收风险、制度风险、法律风险;李晓英等从系统结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等各方面对供应链风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指出在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着系统风险、管理风险、信息风险、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企业应在认识风险存在与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有效规避供应链风险。

另外,还有从其他方面的研究。

Cavinato(2004)[11]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关系网和创新网五个方面分析了供应链风险的来源;Christopher(2004)[12]研究了如何通过增进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以降低供应链风险。

(3)供应链风险的度量方法识别供应链的风险,如何度量供应链风险是一个关键问题,供应链风险的度量方法总体上分为定量、定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三类。

数学模型和一些数学方法得到应用。

首先,博弈论得到广泛的应用。

Agrawal等人(2000)[13]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制定了在面对风险情况下,供应链上的参与者的不同期望效用模型与预期利润模型;施华飞等人(2003)[14]从博弈论的角度对牛鞭效应和顾客价值的产生机理和规避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顾客价值影响供应链中均衡的道德风险给出了理论上的解决方法;周勇(2004)[15]等利用两阶段和无期限重复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参与方信任和控制信任共同作用,减少了供应商的败德风险;Li(2005)[16]利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利益博弈。

相关研究中也用到了模糊数学方法。

丁伟东等运用模糊数学给出了供应链风险的评估方法;张侨等(2004)[17]从供需双方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出发,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提出了供需双方利益风险合理分配的定量方法。

还有一部分学者研究了利用金融工具来管理供应链风险。

Barnes(2002)[18]分析了期权在买卖系统中的作用,还探讨了合同中的实物期权条款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Pochard(2003)[19]分析了企业如何应对供应链中断风险,重点研究了企业如何采用实物期权来评估双源供应战略,为此建立了一个解析模型来分析和评估采用双源战略的优势,针对构建弹性供应链和采用实物期权来确定企业的选择还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4)供应链风险控制的应用我国的一些学者,针对不同行业所面临的供应链风险进行了具体的应用,来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

例如,侯杰(2011)[20]研究了我国煤炭行业的供应链风险识别与控制。

他指出煤炭企业对煤炭供应链有强大的依赖性,且煤炭供应链具有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界面关系复杂、受政策影响大的特征,使得煤炭供应链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和链上各个实体内部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煤炭供应链风险。

侯杰提出,应从加快煤炭供应链整合和建立健全煤炭存储机制等五个方面来防范煤炭供应链风险;晚春东,、陈常君等(2011)[21]对水产品加工业的供应链风险进行了研究,着重从供应、物流、财务、信息、需求、环境等方面对水产品加工业供应链风险进行剖析。

提出从增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影响力、建立供应链风险评估系统、建立供应链系统协调机制、实施供应链系统柔性管理、采用基于POS 系统的物流管理模式、加强供应链财务风险控制、以提高产品档次为核心开拓新兴市场、建立供应链系统应急机制等几个方面讨论风险控制策略。

近年,乳制品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张智勇等(2011)[22]提出了基于于RFID的乳制品供应链管理风险控制。

他指出乳制品供应链主要包括五大部分: 养殖场环节、原料奶生产环节、乳制品加工环节、乳制品销售环节、售后服务环节。

乳制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可能仅仅来自于某一环节的危险源, 但却直接影响到整条供应链的最终产出。

张智勇等提出通过建立乳制品供应链的可追溯系统, 利用RFID能快速、自动且准确采集与存储信息等特性, 完成乳制品在整个产品供应链上的追踪和溯源, 最终实现乳制品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

还有一些学者是针对供应链中存在的个别风险,寻找控制方法。

一些学者对供应链信用风险进行了研究:王燕(2008)[23]研究了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供应链信用风险;夏德(2003)[24]对信用在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供应链信用的培养、维护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党夏宁(2003)[25]针对信用风险,提出首先需要依靠契约作保障,设定补救机制。

同时,针对一些企业可能遇到的不可预测的信用风险,设立供应链风险基金,实现供应链上企业共同防御资金风险。

近几年,学术界与企业界开始关注对供应链中的知识与知识管理的研究:Dyer(2004)[26]研究了丰田供应链促进知识共享的一系列措施,指出激励成员企业参与共享、阻止搭便车行为和降低知识交易成本是组建供应链企业间高效率知识共享网络的重要措施;Kim(2002)[27]认为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是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基础,并且通过对一个汽车制造企业的调查研究,提出电子供应链设计是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指出各节点企业的知识共享态度和行为是把供应链网络从单纯的数据交换基础设施转换为知识共享网络的重要因素;江积海等(2005)[28]对供应链企业间知识传导成本进行了实证研究,从知识的特征、知识供应商、知识接收方、传导双方的差异以及传导的渠道五个层面探讨供应链企业间知识的传导成本,详细分析五个层面的一系列影响因素和提出相关的假设,并通过对供应链企业的调研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相关因素显著地解释了其对供应链企业间知识传导绩效的影响。

(5)评价从以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国内外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对此对供应链风险管理与控制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这类研究整体起步较晚,实际应用的影响因素复杂,在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风险的定义与分类方面,学者们存在很大分歧。

供应链风险的概念不统一,导致在研究方法和应用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性,范围比较宽泛,继承性较弱。

其次,在理论方法研究方面,各位研究者对供应链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宏观方法与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在相关的数学模型研究方面也有很大的突破,但这些方法的可行性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验证,关于可行性的实践研究目前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在其它领域如企业管理和金融工程领域的风险管理研究都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其研究成果对于供应链风险管理控制的研究有相当重要的指导与参考作用,但是这些研究目前也寥寥无几,基本处于起步阶段。

再次,在具体应用方面,虽然目前涉及的案例较多,行业领域很广阔,但多是从供应链的一般风险展开研究,缺乏更深层次的分析及相关理论方法,特别是数理理论的应用。

综上所述,虽然随着企业竞争的激烈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供应链风险管理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并试图解决当今的热点经济问题,相关研究众多,但是还存在很大的学术探讨空间。

参考文献[1] Deloitte.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Better Control of YourBusiness Environment,2004[2] 胡金环,周启蕾.供应链风险管理探讨.价值工程,2005,(3):36一39[3] 马林.基于SCOR模型的供应链风险识别评估与一体化管理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4] Cranfield Management School. Supply chain vulnerability. CranfieldUniversity,2002[5] 丁伟东,刘凯,贺国先.供应链风险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4):64一66[6] 张存禄,黄培清.数据挖掘在供应链风险控制中的应用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l):12一14[7] 马士华.供应链系统设计—如何构造与优化供应链.物流技术,2003,(05)[8] Bailey M.,Clayton T..Managing risk in the supply chain. SAPICS 2004Proceedings,2004[9] Ernst, Young’s Risk in the supply chain survey,November 2003[10] Harland C,Brencheley H,Walker H.. Risk in supply network. Journal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2003,9(2):51一62[11] Cavinato J.L.. Supply chain logistics risks: From the back room tothe boardroo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2004(34),5[12] Christopher M.,Lee H.. Mitigating supply chain risk through improvedconfid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2004,34(5):388一396[13] Agrawal V.,Seshadri A.. Risk intermediation in supply chains. IIETransaetions,2000, 32:819一831[14] 施华飞.不对称信息博弈与供应链网络.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9(2):82一89[15] 周勇,郑王鄂,张浩.供应链中信任影响的博弈分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3):85一89[16] Li S.L.,ZhuD.L.. Supply chain linear incentive on tract with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moral hazard. OR Transactions,2005,9(2):21一29[17] 张侨,郭宏湘.供应链供需双方利益风险分配方法.价值工程,2004,(6)[18] Barnes S.,Bassok D.Y..Coordination and flexibility in supplycontracts with options.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2,4 (3):171一207,[19] Poehard S.. Managing risks of supply chain disruptions: Dual sourcingas a real option. Master of Science in Technology and Policy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3,8[20] 侯杰. 我国煤炭行业供应链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煤炭经济研究2010,1[21] 晚春东,陈常君. 水产品加工业供应链风险及其控制策略.商业研究,2010,01[22] 张智勇,刘承,杨磊.基于FRID的乳制品供应链安全风险控制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10,03:330—333[23] 王燕,邬跃,魏国辰.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供应链信用风险分析[J].物流技术,2008.27(22):89一91[24] 夏德,程国平.供应链中的信用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3(22):87一89[25] 党夏宁.供应链风险因素的分析与防范.管理百科,2003,6:45一48[26] Dyer J H, Hatch N W. Using supplier networks to learn faster[J].MIT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4,45(3):57-64.[27] Kim K-C, Im I. The effects of electronic supply chain design (e-SCD)on coordina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35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Hawaii, 2002:2149-2158.[28] 江积海,宣国良.供应链企业间知识传导成本的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5):112-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