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列传一百三十阅读答案
2019年《百龄传 清史稿》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模板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百龄传清史稿》阅读附答案清史稿·百龄传百龄,字菊溪,张氏,汉军正黄旗人。
乾隆三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掌院阿桂重之,曰:“公辅器也!”督山西学政,改御史,历奉天、顺天府丞。
百龄负才自守,不干进,邅回闲职十余年。
仁宗亲政后,始加拔擢。
八年,擢广西巡抚。
武缘县有冤狱,诸生黄万镠等为知县孙廷标诬拟大辟,百龄下车,劾廷标逮问,帝嘉之,赐花翎。
十年,调广东。
南海、番禺两县蠹役私设班馆,羁留无辜,为民害,重惩之;劾罢纵容之知县王轼、赵兴武,严申禁令。
寻擢湖广总督。
两湖多盗,下令擒捕,行以便宜,江、湖晏然。
十四年,擢两广总督。
粤洋久不靖,巨寇张保挟众数万,势甚张。
百龄至,撤沿海商船,改盐运由陆,禁销赃、接济水米诸弊。
筹饷练水师,惩贪去懦,水师提督孙全谋失机,劾逮治罪。
每一檄下,耳目震新。
巡哨周严,遇盗辄击之沉海,群魁夺气,始有投诚意。
张保妻郑尤黠悍,遣硃尔赓额、温承志往谕以利害,遂劝保降,要制府亲临乃听命。
百龄曰:“粤人苦盗久矣!不坦怀待之,海氛何由息?”遂单舸出虎门从者十数人保率舰数百轰炮如雷环船跪迓立抚其众许奏乞贷死。
旬日解散二万余人,缴炮船四百余号,复令诱乌石二至雷州斩之,释其余党,粤洋肃清。
帝愈嘉异之,复太子少保,赐双眼花翎,予轻车都尉世职。
十六年,再乞病,回京,授刑部尚书,改左都御史,兼都统。
未几,授两江总督。
时河决王家营,上游绵拐山、李家楼并漫溢,论者谓河患在云梯关海口不畅,多主改由马港新河入海。
百龄亲勘下游,疏言:“海口无高仰形迹,亦无拦门沙堤。
其受病在上年挑河二段内积淤三千余丈。
又亲至马港口以下,见淤沙挑费更钜,入海路窄。
二者相较,仍以修濬正河为便。
”诏如议。
百龄年逾六旬始生子,值帝万寿日,闻之,赐名扎拉芬以示宠异,勉其尽心治河。
次年春,诸工先后竣,漕运渡黄较早,迭加优赉,赐其子六品荫生。
阅读理解及答案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九左宗棠

阅读理解及答案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九左宗棠阅读理解及答案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九左宗棠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
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
而胡林翼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
年且四十,顾谓所亲曰:“非梦卜敻求①,殆无幸矣!”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
(宗棠是)道光十二年的举人,(以后)三次参加礼部的考试都没有考取,于是他断绝了在仕途上的打算,而专心研究舆地、兵法。
(他平时)喜欢说豪言壮语而惊人,在公卿士大夫中间颇有名声。
曾经自比为诸葛亮,大家都觉得他狂妄。
胡林翼却非常欣赏他,认为看遍全国,没有一个人才能超过左宗棠的。
(左宗棠)快四十岁时,对身边的亲友说:“除非帝王一心想求得贤相,否则,我这辈子大概是没有什么指望了。
”咸丰初,广西盗起,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林翼敦劝之,乃出叙。
守长沙功,由知县擢同知直隶州。
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梓木洞。
骆秉章至湖南,复以计劫之出佐军幕,倚之如左右手。
僚属白事,辄问:“季高先生云何?”由是忌者日众,谤议四起,而名日闻。
同里郭嵩焘官编修,一日,文宗召问:“若识举人左宗棠乎?何久不出也?年几何矣?过此精力已衰,汝可为书谕吾意,当及时出为吾办贼。
”林翼闻而喜曰:“梦卜敻求时至矣!”咸丰初年,广西盗贼蜂起,张亮基任湖南巡抚,征召左宗棠为官,左宗棠不赴任。
胡林翼多次相劝,左宗棠才出任。
后评议守长沙的功劳等级,左宗棠从知县被提拔为直隶州的长官。
张亮基转赴山东任,左宗棠就归隐于梓木洞。
骆秉章到湖南,又想办法请左宗棠出来辅佐军务,依赖他如同自己的左右手。
属下来报告事务,(骆秉章)就问:“左先生是怎么说的?”因此嫉妒的`人一天天地多了,诽谤非议也四处涌现,而左宗棠的名气也一天天地大了。
左的同乡人郭嵩焘是编修史书的官员,一天,文宗问他:“你认识举人左宗棠吗?怎么很久没看见他出来任职?他多大了?过这几年,精力衰微了,你替我写封信表达我的意思,要他及时出来替我朝平定盗贼。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五》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五》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珍,字璞山,湖南湘乡人。
诸生..,从罗泽南学,任侠好奇。
咸丰二年粤匪犯长沙上书县令朱孙诒请练乡兵从泽南教练屯马垞埔以团防劳叙县丞剿桂东土匪有功。
广东边境匪犯兴宁,率死士百人驰击,殪贼甚多,累擢同知直隶州。
三年,罗泽南援江西,初战多死伤。
珍请于曾国藩,增募三千人,将往援,会南昌围解。
国藩议裁汰其军,巡抚..骆秉章见所募勇可用,留二千四百人防湖南。
珍精于训练,令士卒缚铁瓦习超距。
自以意为阵法..,进退变动,异于诸军。
四年,粤匪踞岳州,珍由湘阴进攻,败贼于杉木桥,乘胜克岳州,曾国藩率水陆军并至。
珍出境进剿,遇贼羊楼峒,失利,贼蹑其后,岳州复陷。
珍所部死者千人,坐轻进夺职,留营效力。
既而罗泽南从国藩东征,珍收集散众,留未遣,骆秉章令率五百人徇郴州。
六年春,又破贼于阳山,贼遁英德。
骆秉章上其功,迭诏嘉奖,予四品封典..,以道员即选。
七年,调援江西,五月,抵吉安。
六月,再破新城贼于东山坝,斩贼首张宗相等。
珍专办南防凡二年,湘、粤间诸匪诛殄几尽,军士死亡亦多。
请假将还,会罗泽南卒于武昌,李续宾代将其军,粤匪自江西窥湖北,续宾招珍助剿。
遂进屯岳州,转战崇阳、通城、通山、蒲圻,复四县,歼贼首张康忠、陈华玉等,兴国、大冶匪众亦解散。
武昌寻克复,加按察使衔,以湖北道员记名简放,仍驻军岳州。
珍感疾返乐安,九月,卒于军,年仅三十有三。
江西、湖南建专祠,谥壮武。
珍貌不逾中人,胆力沉鸷,用兵好出奇制胜,驭众严而有恩。
所著有《练勇刍言》《阵法新编》,皆出心得。
刘松山为湘军后起名将,旧隶部下,后其军皆用珍法。
珍既殁,所部归其弟开化及张运兰分统之。
(摘编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五》,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咸丰二年/粤匪犯长沙/上书县令朱孙诒/请练乡兵/从泽南教练/屯马垞埔以团防/劳叙县丞/剿桂东土匪有功/B.咸丰二年/粤匪犯长沙/上书/县令朱孙诒请练乡兵/从泽南教练/屯马垞埔/以团防劳叙县丞/剿桂东土匪有功/C.咸丰二年/粤匪犯长沙/上书/县令朱孙诒/请练乡兵/从泽南教练/屯马垞埔/以团防劳叙县丞/剿桂东土匪有功/D.咸丰二年/粤匪犯长沙/上书县令朱孙诒/请练乡兵/从泽南教练/屯马垞埔/以团防劳叙县丞/剿桂东土匪有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生,古代经举荐录用而进入中央、府、州、县等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清史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介绍

《清史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介绍《清史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介绍陈汝成,字华学,浙江鄞县人。
少随父锡嘏讲学证人社,黄宗羲曰:“此程门之杨迪,朱门之蔡沈也。
”康熙三十年,会试第一,成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福建漳浦知县。
民好讼,严惩讼师,无敢欺者。
县中赋役故贵户长主办,版籍混淆,吏缘为奸。
汝咸躬自编审人丁。
各归现籍。
以三百户为一保,第其人口多寡供役。
五年一编丁,而役法平。
吏胥以不便挠之,大吏摇惑,汝咸毅然不回,奸人无所施技。
民乐输将,赋无逋负。
俗轻生,多因细故服断肠草死,挟以图财。
汝咸力惩其弊,令当刑者掘草根赎罪。
禁舁神疗病,晓示方证。
自制药以济贫者。
毁学宫伽蓝祠,葺故儒陈真晟、周瑛、高登诸人所著书,表章之。
归诚书院,乃黄道周讲学地,为僧据,逐而新之。
无为教【注】者,男女群聚茹蔬礼佛,籍其居为育婴堂。
西洋天主教要大吏将于漳浦开堂,却止之。
修文庙,造祭器,时会邑中士绅于明伦堂讲经史性理诸书。
设义学,延诸生有学行者为之师。
修朱子祠。
教养兼施,风俗为之一变。
会大水骤涨,几及城堞,负钱登城,多为木筏,渡一人与钱三十,人皆以钱助拯,活者数千。
多方抚恤,虽灾不害。
土寇伏七里洞,将入海,发兵击之,走山中。
密招贼党,诱擒其渠曾睦等,余党悉散。
又擒海盗徐容,尽得贼中委曲,赦其罪,责以招抚。
诸盗归诚,海氛遂清。
汝咸任漳浦凡十有八年,大吏因南靖多盗,调使治之,县民请留不得,构生祠日月湖书院,岁时祀之。
汝咸至南靖,诸盗自首就抚,开信,颂声大作。
四十八年。
内迁刑部主事,擢御史。
会海盗陈尚义乞降,汝咸自请往抚。
圣祖命郎中雅奇偕汝成所荐阮蔡生往,尚义率其党百余人果就抚,擢通政使参议。
五十三年,命赴甘肃赈荒,徒步穷乡,感疫,卒于固原。
漳浦士民闻之,奔哭于月湖书院,醵金置田,岁祀不绝。
(选自《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六,有删节)【注】无为教:创建于明正德、嘉靖年间,教义近于禅宗南派的教派。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乐输将,赋无逋负逋:拖欠B.葺故儒陈真晟、周瑛、高登诸人所著书葺:修筑C.男女群聚茹蔬礼佛茹:吃,食用D.诸盗自首就抚就:接受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多因细故服断肠草死B.乃黄道周讲学地,为僧据因宾客奎蔺相如门竟为秦所灭C.赦其罪,责以招抚D.感疫,卒于固原其可怪也欤其势弱于秦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陈汝咸为官兴利除弊的一组是①成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福建漳浦知县②汝咸躬自编审人丁,各归现籍③禁舁神疗病,晓示方证,自制药以济贫者④无为教者,男女群聚茹蔬礼佛⑤设义学,延诸生有学行者为之师⑥尚义率其党百余人果就抚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⑥D.④⑤⑥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证人社讲学时,陈汝咸的父亲受到大儒黄宗羲的称赞;陈汝咸自幼深受父亲影响,长大以后也不同凡响。
《清史稿列传一百二十》原文赏析及译文

《清史稿列传一百二十》原文赏析及译文《清史稿列传一百二十》原文赏析及译文李清时,字授侯,福建安溪人,大学士光地从孙。
乾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十四年,授浙江嘉兴知府。
上南巡,或议自嘉兴至杭州别辟道行民舟,清时于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属,上通吴江平望,下达杭州坝子门,号为副河。
丁父忧,去官。
服除,授山东兖州知府。
二十二年,擢运河道。
二十六年,河决孙家集,运河由夏镇至南阳两堤俱溃,清时督修筑。
议者或拟用椿埽,费帑①以六十万计;或拟建石堤,费以三百万计。
清时少时行濒海间,见筑堤捍海为田者,掷碎石积水中,潮退则以木拦之,填土其上,坚筑成堤,因参用其法。
以河东、西两岸皆水,得土难,令以石垒两旁,积葑②其中,水涸,募夫起土置积葑上,费帑十四万有奇,而两堤成。
曹县溢,水泻入微山湖,出韩庄湖口,闸隘,水不得泄,令于闸北毁石堤,掘地深之以泄水。
事上闻,上命于其地建滚水坝,高一丈二尺余。
清时请减低为一丈,令湖水落至丈,乃闭闸蓄水。
泗水经兖州西流入府河,济宁城东旧有杨家坝,遏水使入马场湖,蓄以济运,遇伏秋水涨不能泄,淹民田,令改坝为闸,视水盛衰为启闭。
汶水分流入蜀山、马踏两湖,旧制引水使南行少北行多,后乃反之,漕船经袁口、靳口,浅涩不能进。
清时规分水口,令南坝加长,北坝收短,以为节宣③,并减低何家坝,使汶水南弱而北增。
二十九年,调江南淮徐道。
三十年,擢河东河道总督,赐其母大缎、貂皮。
清时以河堤岁修,司其事者每不度形势,过高糜帑,而卑薄者不能大有增益,乃饬所司,当水涨具堤高水面尺寸呈报,择堤最薄者培之。
迨伏秋水发,耿家寨(称十四堡)水及旧堤上,赖预增新筑以免。
清厘河工征料诸弊,岁减派料至千余万斤。
三十一年,运河东岸漫口,自请议处,原之。
三十二年七月,授山东巡抚。
高苑、博兴、乐安三县被水,清时谓小清河下流隘,故上游溢,檄所司勘验。
遽疾作,乞解任,不许。
三十三年,卒。
清时治水善相度情形,穷源竟委。
每乘小舟出入荒陂丛泽、支流断港中,或徒步按行谘访,必得要领,乃见诸建置。
《清史稿·列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清史稿·列传》阅读答案及译文《清史稿·列传》阅读答案及译文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
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
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
阅者以其言戆,置二甲。
三十三年,授广东昌化知县,到官,首定赋役,均粮于米,均役于粮。
裁革杂征,相率以力耕为业。
县隶琼州,与黎为界,旧设土舍,制其出入,吏得因缘为奸,元淳立撤去。
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
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
元淳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
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
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杀人,游击余虎纵不问;且贪,索黎人献纳。
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
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申牍曰:“私揭不应发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
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贻州县羞也。
”初鞫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曰:“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
”镇中气慑,疾挥去,卒定谳,论罪如律。
崖人为语曰:“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
”而总督卒因元淳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
复欲于计典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为言于总督,乃已。
元淳自奉俭约,在官惟日供韭一束。
喜接诸生,讲论至夜分不倦。
屡乞病未果,竟以劳卒于官。
昌化额田四百余顷,半沦于海,赋不及二千,浮粮居三之一,民重困。
元淳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无应者。
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御史,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蕃:增多。
B.元淳尝署州事署:代理。
C.卒定谳,论罪如律论:议论。
D.复欲于计典黜之黜:罢免。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陶元淳关心民生疾苦的一组是(2分)()①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②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③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④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⑤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⑥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A.③④⑥B.①②⑤C.①②⑥D.③④⑤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陶元淳爱民如子,关心民生疾苦。
《清史稿列传一百八十》原文及译文解析

《清史稿列传一百八十》原文及译文解析《清史稿列传一百八十》原文及译文解析李星沅,字石梧,湖南湘阴人。
道光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十五年,督广东学政。
粤士多健讼,檄通省籍诸生之干讼者,牒报治之,士风以肃。
任满,授陕西汉中知府,历河南粮道,陕西、四川、江苏按察使。
在川、陕严治刀匪、啯匪,屡擒其魁置之法。
先是,永昌回乱,迤西道罗天池滥杀,不分良莠,众回益扰。
总督贺长龄、提督张必禄急于主抚,降者辄复叛。
至是,缅宁匪首马国海被剿亡走,潜结云州回马登霄、海连升等复起事,迤西大震。
星沅追论肇乱之由,长龄、天池并获谴。
二十七年,遣兵进剿,解散被胁回众,首逆就歼,余匪肃清。
诏嘉其功,加太子太保衔,赐花翎。
寻调两江总督。
星沅未第时,客陶澍幕中,为掌章奏。
又历官江南,习于盐、漕、河诸利弊。
时度支告匮,廷臣主南漕改征折色①,于北省采买。
星沅谓折多征收不易,折少采买不敷。
谷贱银贵,民间展转亏折。
且州县藉端浮勒,胥吏高下其手,防之皆难。
迭疏论列,折色之议遂寝。
三十年,宣宗崩,赴京谒梓宫,复以母老陈请归养。
会广西匪乱方炽,起林则徐督师,卒于途,命星沅代为钦差大臣。
是年十二月,抵广西,驻柳州。
时左右江匪氛蔓延,诸贼尤以桂平金田洪秀全为最悍。
巡抚郑祖琛、提督闵正凤皆以贻误黜去,周天爵、向荣继为巡抚、提督。
二人者并有重名,负意气,议辄相左,星沅调和之,仍不协,军事多牵掣。
咸丰元年春,向荣进剿,贼由大黄江、牛排岭窜新墟、紫荆山。
星沅檄总兵秦定三、李能臣率滇、黔兵追蹑,贼复窜武宣。
荣、天爵各进击,贼踞东乡,两军攻之不克。
星沅以事权不一,奏请特简总统将军督剿,诏斥其推诿。
寻命大学士赛尚阿率总兵达洪阿、都统巴清德赴湖南防堵,将以代之。
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
遗疏言:“贼不能平,不忠;养不能终,不孝。
殁后敛以常服,用彰臣咎。
”文宗览而哀之,依总督例赐恤,赐金治丧,存问其母,子二人命俟服阕引见,谥文恭。
《清史稿》阅读及答案

《清史稿》阅读及答案《清史稿》阅读及答案文言文,完成下题。
黄贞麟,字振侯,山东即墨人。
顺治十二年进士。
十八年,授安徽凤阳推官,严惩讼师,州郡懔然。
值大旱,祷雨未应,贞麟曰:“得无有沉冤未雪,上干天乎?”于祷雨坛下,立判诸大狱,三日果雨。
江南逋赋案兴,蒙城、怀远各逮绅民百余人系狱候勘。
狱不能容,人皆立,贞麟以彼逋赋皆未验实,不忍令死于狱,悉还其家。
及讯,则或舞文吏妄为注名,或误报,悉原而释之,保全者五百家。
河南优人朱虎山,游食太和,发长数寸,土猾范之谏与昝姓有隙,诬以藏匿故明宗室朱虎山谋不轨。
事发,江宁推官不敢问,以委贞麟。
贞麟力白其诬。
逮至京师复勘,刑鞫无异,贞麟乃释昝姓而治之谏罪。
颍州民吴月以邪教惑众,株连千余人,贞麟勘多愚民无知,徒坐月及为首者。
捕人索财于水姓,不得,指为月党,追至新蔡杀之。
乡人来救,并诬为月党。
抚镇发兵围之,系其众至凤阳。
贞麟廉得实,惩捕而尽释新蔡乡人。
其理枉活人多如此。
旋以他事解官,后得白。
康熙九年,授直隶盐山知县。
地瘠而多盗,立法牌甲互相救护。
有警,一村中半守半援,盗日以息。
清里役,逃亡者悉与豁除,不期年,流民复业数百家。
十二年,旱,谓父老曰:“勘灾者至,所需惟官是责,不费民一钱。
”及秋征,吏仍以旧额进。
贞麟曰:“下输上易,上反下难。
待准蠲而还之,反覆间民必受损。
”立令除之。
又永革杂派陋例,民皆感其惠。
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值大旱,祷雨未应值:遇到B.土猾范之谏与昝姓有隙隙:隔阂C.徒坐月及为首者坐:犯罪D.不期年,流民复业数百家期年:一整年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B.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C.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D.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贞麟疾恶如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清史稿列传一百三十阅读答案《清史稿·列传一百二十|李清时传》阅读答案清史稿·列传一百二十|李清时传》阅读答案李清时,字授侯,福建安溪人,大学士光地从孙。
乾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十四年,授浙江嘉兴知府。
上南巡,或议自嘉兴至杭州别辟道行民舟,清时于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属,上通吴江平望,下达杭州坝子门,号为副河。
丁父忧,去官。
服除,授山东兖州知府。
二十二年,擢运河道。
二十九年,调江南淮徐道。
三十年,擢河东河道总督,赐其母大缎、貂皮。
清时以河堤岁修,司其事者每不度形势,过高糜帑,而卑薄者不能大有增益,乃饬所司,当水涨具堤高水面尺寸呈报,择堤最薄者培之。
迨伏秋水发,耿家寨(称十四堡)水及旧堤上,赖预增新筑以免。
清厘河工征料诸弊,岁减派料至千余万斤。
三十一年,运河东岸漫口,自请议处,原之。
三十二年七月,授山东巡抚。
高苑、博兴、乐安三县被水,清时谓小清河下流隘,故上游溢,檄所司勘验。
遽疾作,乞解任,不许。
三十三年,卒。
清时治水善相度情形,穷源竟委。
每乘小舟出入荒陂丛泽、支流断港中,或徒步按行谘访,必得要领,乃见诸建置。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二十》)[注]①帑:国库中的钱币。
②葑:芜菁,又名蔓菁。
一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
③节宣:节制和排放。
9.下列加点词的,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时于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属属:连接b.过高糜帑糜:消耗c.使汶水南弱而北增弱:减少d.清时治水善相度情形相:治理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清时于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属 b.遏水使入马场湖,蓄以济运,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焉用亡郑以陪邻c.而卑薄者不能大有增益 d.因参用其法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11.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李清时善于治水的一项是①掷碎石积水中,潮退则以木拦之②令以石垒两旁,积葑其中③于其地建滚水坝,高一丈二尺余④清时规分水口,令南坝加长,北坝收短⑤清厘河工征料诸弊,岁减派料至千余万斤⑥徒步按行谘访,必得要领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12.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的一项是a.乾隆皇帝南巡时,有人建议重新挖掘一条水道,便于民船通行,而李清时却力排他议,打通原有水道,改造出一条“副河”。
c.曹县发水时,大水流入微山湖,又从韩庄的湖口流出;而这里的闸口狭窄,水流受阻,清时下令毁掉北面的堤坝,挖沟排水。
d.李清时在任河东河道总督时,运河东岸曾经决口,他主动请求前往治理,广泛征求意见,采取得力措施,使大堤恢复了原貌。
13.把文言文阅读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水涸,募夫起土置积葑上,费帑十四万有奇,而两堤成。
(3分)(2)旧制引水使南行少北行多,后乃反之,漕船经袁口、靳口,浅涩不能进。
(3分)(3)乃饬所司,当水涨具堤高水面尺寸呈报,择堤最薄者培之。
(4分)文#from 本文来自 end#言文9.d(观察,察看)10.b(两个“以”都为连词,表目的。
a前一个“于”为介词,在;后一个“于”为介词,向。
c前一个“而”为连词,表转折;后一个“而”为连词,表递进。
d前一个“因”为连词,于是;后一个“因”为动词,依靠)12.d(“自请议处,原之”意思是:李清时自己向皇上请求处分,皇上原谅了他)13.(1)河水干涸之后,征调民工挖土放在上面,花费库银十四万多两,修成了两边的堤坝。
(3分。
注意“奇”“而”等字和省略句的翻译)(2)过去的做法是分水时让河水向南流得少,向北流得多,后来却与之相反(向南多,向北少),运粮的船只经过袁口、靳口时,河道浅而阻塞,船不能通过。
(3分。
注意“制”“乃”“反”“涩”等字的翻译)(3)(李清时)就命令管事的官吏,当水涨时,测量(提供)河堤高过水面的尺寸上报,选择堤坝最低的地方培土加高。
(4分。
注意“乃”“饬”“具”“培”等字的翻译)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李清时,字授侯,是福建安溪人,大学士李光地的从孙。
乾隆七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任编修的职务。
乾隆十四年,被任命为浙江嘉兴知府。
皇上南巡,有人建议从嘉兴到杭州另外开辟一条水道行驶船只,李清时从官塘外找到相连接的水道,向上通往吴江的平望,向下能通往杭州的坝子门,被称为副河。
遭逢父亲的丧事,辞去官职。
办完丧事后,被任命为山东省兖州知府。
乾隆二十二年,提升为运河道。
乾隆二十九年,李清时调任江南准徐道。
三十年,提升为河东河道总督,皇上赏赐绸缎和貂皮给他的母亲。
因为每年修缮河堤时,管事的人不衡量地势的高低,过度花费库银,却没能让低洼的地方增高;李清时就命令管事的官吏,当水涨时,测量(提供)河堤高过水面的尺寸上报,选择堤坝最低的地方培土加高。
等到入伏后秋水暴涨,耿家寨(又称十四堡)河水超过旧堤,全靠预先修筑的新堤才免过水灾。
李清时整治征募河工、征收材料方面的各种弊端,每年减少征收材料达一千多万斤。
乾隆三十一年,运河东岸决口,李清时自己向上请求处分,皇上宽恕了他。
乾隆三十二年七月,任命他为山东巡抚。
高苑、博兴、乐安三个县遭受水患,李清时认为小清河下游堵塞,所以上游才决口,下令让有关官员调查验证。
这时突然发病,请求辞职,皇上没有答应。
乾隆三十三年去世。
李清时治水善于观察推断水势状况,探究事情的原委。
常常乘小船出入于荒草丛生的湖泽、河叉废港之中,有时徒步考察巡行,征询走访,一定要找到问题的关键,才实施修建工程。
城市学校网为您提供文言文阅读题:清史稿·卷二百五十一·列传三十八·李之芳_高三语文,本试卷满分22分,考试时间20分钟! *请点击右侧【开始考试】按钮进行考试,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试卷,试卷提交后能马上查到考试成绩及试卷答案!试卷标签:高中,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题,清史稿,卷二百五十一,列传三十八,李之芳李之芳,字邺园,山东武定人。
顺治四年进士,授金华府椎官。
卓异,擢刑部主事。
康熙十二年,以兵部侍郎总督浙江军务。
会吴三桂反,十三年,奏请复标兵原额,督习枪炮。
疏甫上,耿精忠亦叛,遣其将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数道窥渐,浙大震。
之芳檄诸将扼仙霞关,调总兵李荣率副将分道御寇。
时上命都统赖塔率师入浙,五月,偕赖塔率满洲兵千、绿旗兵二千、乡勇五百,进驻衢州。
众皆谓会城重地,不宣轻委。
之芳曰:“不然。
衢踞上游,无衢,是无浙也。
今日之事,义无反顾。
”七月,之芳与赖塔阅兵水亭门,率总兵官李荣、副都统瑚图等薄贼垒,军坑西。
之芳手执刀督阵,或请少避,之芳曰:“三军司命在吾,退即为贼乘。
今日胜败,即吾死生矣!”守备程龙怯战,斩以徇。
麾众越壕拔栅,败之。
遣诸将乘胜复义乌、汤溪、寿昌、淳安、常山、金华石梁、大沟源、东阳等地。
诏嘉之芳调度有方。
上知闽中有变,命康亲王撤温州之困取福建,之芳乃建议直捣仙霞关,曰:“进取之路,不在温、处而在衢。
虽九玉死守河西难猝破,然其南江山,西则常山,皆间道可袭。
我兵一进,使彼首尾受敌,即河西之垒不能独完。
”王从之芳议。
遂进兵大溪滩,复江山,九玉走。
欲别取道夺仙霞。
诸将受之芳密檄,急据关夹击,其将金应虎等穷蹙降。
王师下福建,临行,之芳启曰:“王但饬诸军勿虏掠,即长驱入,兵可不血刃也。
”未几精忠降,温、处贼皆溃散。
精忠所署置总兵马鹏、汪文生等犹踞玉山、铅山、弋阳、德兴,之芳请会剿。
时吴三桂兵寇吉安、袁州,江西兵不能东,乃独遣兵复玉山,文生遁;自白沙关趋德兴,擒鹏;遣郭守金等复铅山、兴安、弋阳、贵溪诸县。
上嘉之芳剿贼邻省有功,加兵部尚书衔。
康亲王师将行,遣人问之芳:“所策固万全乎?”之芳曰:“军已发,犹豫则士气沮。
”乃诣王曰:“虏在吾目中久,明日捷书至矣!”前军捷书果至,康亲王大喜,以为神。
浙乱平,疏请蠲(1)被兵州县额赋,安辑流亡,甚有威惠。
入为兵部尚书,调吏部。
二十六年,授文华殿大学士。
二十七年,御史郭琇疏劾大学士明珠,谓内阁票拟②,皆听明珠指挥,上既罢明珠,并命之芳休致。
三十三年,卒于家,谥文襄。
(选自《清史稿卷二百五十一列传三十八》,有删节).【注】①蠲(juan):同“捐”,免除、去掉。
②票拟:指对中央、地方各衙门及臣僚呈送皇帝的章奏,内阁根据有关法规和典章律例代拟初步处理意见,以备皇帝裁决时参考。
参考译文:李之芳,字邺园,山东武定人。
清顺治四年中进士,任浙江金华府推官,被评为卓异的官员,提拔为刑部主事。
康熙十二年,李之芳以兵部侍郎总督浙江军务。
不久,吴三桂在云南谋反。
十三年,李之芳上奏请求恢复标兵原先的人数,督促练习枪炮。
奏疏刚刚呈上,耿精忠就在福建发生了叛乱。
耿精忠派遣他的将领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等数路觊觎浙江,浙江上下震动。
李之芳急调手下各将防御仙霞关,派总兵李荣率副将分道率兵抗击。
当时朝廷命平南将军、都统赖塔率师入浙。
五月,李之芳同赖塔率统领满兵一千人、绿旗兵两千人、兵勇五百人,进驻衢州。
众人都认为会城是战略要地,不应该轻易放弃。
李之芳说:“不这样。
衢州位居上游,如果没有了衢州,这就没有了浙江。
今天扼守衢州的事,义无反顾。
”康熙十二年七月,李之芳与赖塔阅兵在水亭门阅兵后,带领总兵李荣、副都统瑚图等直逼敌垒,驻军坑西。
两军在坑西一带展开激战,李之芳拿着刀亲自督战,左右力劝他稍稍躲避,李之芳说:“我是三军司令,我怕死退避,就会被敌人所乘。
今日胜败,决定我的生死!”守备程龙临阵退缩,李之芳按军法处斩严明军纪。
部下越壕拔栅,击败了他们。
李之芳又派遣各将领乘胜收复义乌、汤溪、寿昌、淳安、常山、金华石梁、大沟源、东阳等地。
朝廷嘉奖李之芳调遣有方。
朝廷知道闽中有变,命康亲王撤温州之围攻取福建,而李之芳却建议直捣仙霞关,说:“进取之路,不在温州、处州,而是在衢州。
虽然马九玉死守河西难以立即击破,但是他南面的江山,西面的常山,都可以从小路袭击。
我们的军队一旦进攻,让他们首尾受敌,那么河西的军营就不能独立保存了。
”康亲王听从了李之芳的建议。
于是进兵大溪滩,收复江山,马九玉逃跑,想另外取道夺取仙霞关。
诸将收到李之芳的密信,紧急据关夹击他们,马九玉的将领金应虎等处于困境就投降了。
康亲王奉旨入闽,临行前,李之芳说:“亲王只要约束部下不要掳掠财物、妇女,就可以兵不血刃长驱直入福建。
”不久,耿精忠投降,温州、处州的敌人溃散。
耿精忠的部下总兵马鹏、汪文生等还占踞玉山、铅山、弋阳、德兴,李之芳请求会剿。
当时吴三桂的军队占据吉安、袁州,江西的军队不能东进,于是单独派兵收复玉山,文生逃跑;从白沙关急行军到德兴,擒获马鹏;派遣郭守金等收复铅山、兴安、弋阳、贵溪等县。
朝廷嘉奖李之芳在邻省剿贼有功,加封兵部尚书头衔。
康亲王的军队将要出发,亲王仍不放心地派人问:“这次发兵果然万全吗?”李之芳答到:“军队已发,若再犹豫,就会士气沮丧,还希望什么成功呢?”李之芳去见康亲王说:“这次行动在我心中已经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