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庭燎》赏析
《蓼萧》诗经鉴赏《蓼萧》译文及赏析

《蓼萧》诗经鉴赏《蓼萧》译文及赏析《蓼萧》全诗四章,全以萧艾含露起兴。
萧艾,一种可供祭祀用的香草,诸侯朝见天子,“有与助祭祀之礼”,故萧艾以喻诸侯。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蓼萧》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蓼萧》先秦:佚名蓼彼萧斯,零露湑兮。
既见君子,我心写兮。
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
既见君子,为龙为光。
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
既见君子,孔燕岂弟。
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蓼彼萧斯,零露浓浓。
既见君子,鞗革忡忡。
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蓼萧》译文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珠晶晶亮。
既已见到周天子,我的心情真舒畅。
一边宴饮边谈笑,因此大家喜洋洋。
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珠浓又亮。
既已见到周天子,感到恩宠又荣光。
您的德行洁无瑕,祝您长寿永无疆。
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珠润又亮。
既已见到周天子,快乐非常心悦畅。
如同兄弟情意浓,美德无瑕寿且长。
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珠浓又浓。
既已见到周天子,精致马勒饰黄铜。
銮铃悦耳响叮当,万般福祉归圣躬。
《蓼萧》注释蓼(lù):长而大的样子。
萧:艾蒿,一种有香气的植物。
斯:语气词,犹“兮”。
零:滴落。
湑(xǔ):湑然,萧上露貌。
即叶子上沾着水珠。
写(xiè):舒畅。
燕:通“宴”,宴饮。
誉处:安乐愉悦。
朱熹《诗集传》引苏辙《诗集传》:“誉、豫通。
凡诗之誉,皆言乐也。
”处,安乐也。
瀼(ráng)瀼:露繁貌,露水很多。
为龙为光:为被天子恩宠而荣幸,喜其德之辞。
龙,古“宠”字。
不爽:不差。
不忘:没有止期。
忘,“止”的假借。
泥泥:露濡貌,露水很重。
孔燕:非常安详。
岂(kǎi)弟(tì):即“恺悌”,和乐平易。
宜兄宜弟:形容关系和睦,犹如兄弟。
宜,适宜。
令德:美德。
岂(kǎi):快乐。
浓浓:同“瀼瀼”,露盛多貌。
鞗(tiáo)革:鞗,辔头;革,马辔所余而垂者也。
冲冲:饰物下垂貌。
和鸾:鸾,借为“銮”,和与銮均为铜铃,系在轼上的叫“和”,系在衡上的叫“銮”。
诗经陈风月出解析

《诗经·陈风·月出》解析类别:诗评作者:龙文鞭影发表日期:2011-7-13 7:29:57 阅读次数:2873编者按:对于高兄的几个论点,我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首先,关于主旨的牵强附会,这是一种古人的思想桎梏,或者说是一种兼具了思维习惯和表达忌讳的表现。
其实现在也是一样,现在也不乏这样的人,喜欢把什么事情都与政策和道德关联,以为这样就是深刻,这样就是“正声”。
然后关于文中男女形象的关系,以及忧思的来源,我认为并不重要。
或者说,正是因为不明确,所以才分外地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
我的比喻是这样的:人生犹如长路,一段经历与抒怀可比作一条虹桥。
一条桥,会有很多人走过。
他们来自何方,去向哪里,充满了未知和莫测的可能性。
但我们可以知道两点。
其一,这些纷纭的可能性,让我们浮想联翩,在这种浮想中,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爱情与生活。
其二,就这一段特写的记忆而言,它本身充满了美感,我们何不暂时忘记纷扰,而全身心地被这段感喟浸润?而关于语境的虚实,我也倾向于是实境。
或者说,月亮是实的,而美人是虚的。
以实引虚,终归还是实的。
有人觉得这是虚的,是因为美人是虚的,而且写作目的在于美人,所以就认为月亮也是为了配合虚像而出现的虚构的意象。
我说这是不懂两点。
首先,以实引虚是一种在《诗经》中常用的手法,也就是我们说的“兴”。
兴,就是以眼前之物,引发心绪。
其次,以明媚的月色引发美人的清婉,顺理成章、合情合理,在逻辑与感情上,都是说得通的。
所以,这当是以实引虚。
月出月出皎兮①,佼人僚兮②。
舒窈纠兮③,劳心悄兮④。
月出皓兮⑤,佼人懰兮⑥。
舒忧受兮⑦,劳心慅兮⑧。
月出照兮⑨,佼人燎兮⑩。
舒夭绍兮⑾,劳心惨兮⑿。
注:①皎(jiǎo):月光洁白、明亮。
毛《传》:“皎,月光也。
”郑《笺》:“兴者,喻妇人有美色之白皙。
”《说文》:“皎,月之白也。
”朱熹《集传》:“皎,月光也。
”例:《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
”《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庭燎》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庭燎》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诗经中《庭燎》原文,《庭燎》原文翻译,诗经的来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庭燎》原文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
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
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辉。
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二、《庭燎》原文翻译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还早天未亮。
庭中火烛放光芒,诸侯大臣快来到,好像车铃叮当响。
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还早无晨光。
庭中火烛明晃晃,诸侯大臣快来到,好像车铃响叮当。
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将尽露晨光。
庭中火烛仍明亮,诸侯大臣快来到,看见旌旗在飘扬。
三、诗经由来《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
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提示:以上是诗经中《庭燎》原文,《庭燎》原文翻译,诗经由来,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通过体育游戏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教研总结 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
在这紧张的一学期中我学习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自己的教育观有了进一步的转变。
在游戏中,幼儿兴趣浓、注意力集中、情绪兴奋、思维活跃,这些都可以成为产生创造力的积极因素。
因此本学期,我们就如何通过体育游戏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进行了研究。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体育是基础,只有具备强健的体魄,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才能成为可能。
“君子至止,鸾声将将。”原文、赏析

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出自先秦的《庭燎》
原文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
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
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辉。
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创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背景及主题,《毛诗序》说:“美宣王也。
因以箴之。
”齐诗、鲁诗也都以为是周宣王中年怠政,姜后脱簪以谏,宣王改过而勤于政,因有此诗。
但作者是什么人,各家之说不一。
方玉润《诗经原始》以为“王者自警急于视朝”,为宣王所自作。
然而方氏未列出充分的理由。
译文
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还早天未亮。
庭中火烛放光芒,诸侯大臣快来到,好像车铃叮当响。
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还早无晨光。
庭中火烛明晃晃,诸侯大臣快来到,好像车铃响叮当。
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将尽露晨光。
庭中火烛仍明亮,诸侯大臣快来到,看见旌旗在飘扬。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雅·庭燎》原文译文鉴赏

《小雅·庭燎》原文|译文|鉴赏《小雅·庭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记述周王早晨视朝前与报时官对话的诗,描写宫廷早朝景象,赞美君王勤于朝政。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小雅·庭燎》原文先秦:佚名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
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
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辉。
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译文及注释译文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还早天未亮。
庭中火烛放光芒,诸侯大臣快来到,好像车铃叮当响。
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还早无晨光。
庭中火烛明晃晃,诸侯大臣快来到,好像车铃响叮当。
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将尽露晨光。
庭中火烛仍明亮,诸侯大臣快来到,看见旌旗在飘扬。
注释庭燎:宫廷中照亮的火炬。
其(jī):语尾助词。
央:尽。
君子:指上朝的诸侯大臣等人。
鸾:也作“銮”,铃。
古代车马所佩的铃。
将(qiāng)将:铃声。
艾:尽。
晣(zhé)晣:明亮貌。
哕(huì)哕:鸾铃声。
乡(xiàng)晨:近晨,将亮。
乡:同"向"。
有煇(huī):犹煇煇,光明貌。
一说火光暗淡貌。
朱熹《诗集传》:“火气也。
天欲明而见其烟光相杂也。
”言:乃,爱。
旂(qí):上面画有交龙、竿顶有铃的旗,为诸侯仪仗。
鉴赏此诗描写宫廷早朝的景象,表现君王勤于政事。
诗共三章,第一章写夜半之时不安于寝,急于视朝,看到外边已有亮光,知已燃起庭燎;又听到鸾声叮当,知诸侯已有入朝者。
说明宣王中兴,政治稳定,百官、内侍皆不敢怠于事,诸侯公卿也谨于君臣大礼,严肃畏敬,及早入朝以待朝会;而宣王勤于政事、体贴臣下、重视朝仪的心情,也无形中见于言外。
第二章时间稍后,但黑夜尚未尽,庭燎之光一片通明,銮铃之声不断,诸侯正陆续来到。
朱熹说:“哕哕,近而闻其徐行声有节也。
”(《诗集传》)第三章写晨曦已见,天渐向明,庭燎已不显其明亮。
按《说文》:“煇,光也。
浅析《诗经》中叠词的应用

浅析《诗经》中叠词的应用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其中叠词是其独特的语言现象之一。
叠词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法,通过将同一个音节或音位重复使用,以达到强调、增强表现力和音乐美感的目的。
在《诗经》中,叠词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叠词的应用在《诗经》中主要用于情感的表达。
例如,《诗经·大雅·荡》中出现了“庭燎燎,以享以祀。
降福祉,以嘉以庆”。
这里的“燎燎”、“享以祀”、“福祉”、“嘉以庆”等均是叠词,通过重复同一个音节,突出了音乐的节奏感,强调了情感的真挚和热烈。
其二,叠词的应用在《诗经》中也体现了对事物特征的描绘。
例如,《诗经·小雅·大东》中出现了“云如凝脂,风如流水”。
其中的“凝脂”、“流水”等均是叠词,通过重复同一个音节,加强了描绘的色彩和形象,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美丽。
其三,叠词在《诗经》中还有一种常见的运用是加强对动作的描述。
例如,《诗经·周南·桃夭》中出现了“落落难合,起起相搏”。
这里的“落落”、“起起”等均是叠词,强调了动作的变化和速度,增加了阅读的乐趣和音乐感。
总之,叠词是《诗经》中一种非常常见的语言修辞手法,其应用范围广泛,涉及情感表达、描绘特征、动作描述和节奏抒情等多个方面。
叠词的应用不仅丰富了《诗经》的语言表现力,而且也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魅力。
《诗经》经典诗词

《诗经》经典诗词《诗经》经典诗词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经》经典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经》经典诗词篇11、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适子之馆兮。
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2、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
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3、叔于田叔于田,巷无居人。
岂无居人?不如叔也。
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
岂无饮酒?不如叔也。
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
岂无服马?不如叔也。
洵美且武。
4、大叔于田大叔于田,乘乘马。
执辔如组,两骖如舞。
叔在薮,火烈具举。
袒裼暴虎,献于公所。
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叔于田,乘乘黄。
两服上襄,两骖雁行。
叔在薮,火烈具扬。
叔善射忌,又良御忌。
抑罄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鸨。
两服齐首,两骖如手。
叔在薮,火烈具阜。
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5、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
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
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
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6、羔裘羔裘如濡,洵直且侯。
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
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
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7、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衤去。
无我恶兮,不寁故也!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
无我魗兮,不寁好也!8、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诗经中晨曦诗句

诗经中晨曦诗句“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出自《诗经・齐风・东方未明》,意思是东方还未亮,慌慌张张把衣裳都穿反了。
)例子:哎呀,早上起晚了,那感觉就跟诗经里说的似的,手忙脚乱,差点把衣服都穿反了,真是东方未明,颠倒衣裳啊!“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出自《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意思是鸡已经打鸣了,朝堂上已经满是大臣了。
)例子:每天早上听到鸡叫,就想到诗经里那句“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咱虽然不用去朝堂,可也得赶紧起床开始新的一天呀!“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出自《诗经・召南・小星》,意思是天空中那小小的星星,三三五五在东边闪烁。
)例子:晚上加班回家,抬头看到天上的小星星,一下子就想到了“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虽然很疲惫,但这星星也给了我一点安慰呢。
“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出自《诗经・齐风・鸡鸣》,意思是不是东方亮了,而是月亮出来的光。
)例子:有天晚上起夜,外面特别亮,还以为天亮了呢,后来才发现是月亮的光,这不就跟诗经里说的“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一样嘛!“东门之杨,其叶牂牂。
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出自《诗经・陈风・东门之杨》,意思是东门的杨树,叶子沙沙响。
约好在黄昏见面,此时星星灿烂明亮。
)例子:和朋友约好了傍晚见面,等的时候看到星星出来了,就想到了“东门之杨,其叶牂牂。
昏以为期,明星煌煌”,心里有点小期待呢。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
”(出自《诗经・小雅・庭燎》,意思是现在夜色啥情况?夜色还没结束,庭中的火炬光很亮。
)例子:晚上熬夜赶作业,看着窗外,就想起了“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唉,啥时候才能做完呀!“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
”(出自《诗经・齐风・东方之日》,意思是东方太阳升起的时候,那个美丽的女子,在我的房间里。
)例子:早上阳光照进来,心情特别好,就好像诗经里说的“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虽然没有美女在房间,但这阳光也让人很开心呀!“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出自《诗经・陈风・月出》,意思是月亮出来多皎洁啊,美人多么漂亮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小雅《庭燎》赏析夜如何其。
夜未央,庭燎之光。
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
夜未艾,庭燎晣晣。
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夜如何其。
夜乡晨,庭燎有煇。
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注释】:赞美周宣王勤于政事。
其:语词。
央:中央。
一说终尽。
庭燎:庭中用以照明的火炬;大烛。
君子:指诸侯。
艾:止;尽。
一说久。
晣晣(音哲或制):光明。
哕哕(音会):有节奏的铃声。
乡:同向。
煇(音熏):光。
一说火气,天欲明而见其烟光相杂也。
【赏析】:
《庭燎》描写宫廷早朝的景象,表现君王勤于政事。
诗以问答开始时,形象地表达时间的推移,透露问答后面人的性格,突出庭燎的烟光,暗示勤政,而含蓄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