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居住的地球2

合集下载

3.1 我们居住的地球

3.1 我们居住的地球

二、地球的大小
•赤道半径a:6378千米 •两极半径b:6357千米 •赤道周长l:约40000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s:约5.1×10 千米
8
练习:
1、列举能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和方法。 2、一个人日行50千米,绕地球赤道一圈要 走 800 天。
3、阅读有关地球形状的说法,回答问题:
A 地球是个球体
(全班分两大组讨论,竞争看 谁讲的例子更多,更有说服力)
太阳东升西落
船只离岸而去
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 驶来的帆船,船帆先出现。
2、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法
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移动
在篮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的移动的铅 笔,其长度和铅笔头位置的变化有什么 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铅笔在篮球上移动其长度随铅笔位置移 动 会 (会、不会)明显发生变化;
如果外星人来到地球,在进入 大气层前,会看到什么呢?
从飞船上看地球风暴的形成
亚马逊的烟雾
沙漠化留下的一片黄色土地---伊朗沙漠
伊拉克油田上空的黑烟
大洪水冲过留下的黑色痕迹
这就是我们的绿色地球吗?
爱 护 我 们 的 家 园
地 球
爱护地球,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
小结
•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2、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法 3、现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中 国 航 天 第 一 人 杨 利 伟
——
“ 神 舟 ” 五 号 升 空
麦哲伦
• 哥伦布与通往中国之路

接着是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哥伦布发现新 大陆。大约在1462年,一篇带有托勒密地球图 的地理论文发表了,就像是一颗巨型炸弹,立刻 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困惑和不安。因为这一由希 腊人所提出的理论认为,地球是圆的,就像一个 球体。这不仅为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开辟了一个新 纪元,而且也是哥伦布首航大西洋的理论基础和 原动力。 作为一名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于1485年 诞生在西班牙,经过一段相当的努力和奔波之后, 终于得到了西班牙国王的支持。1492年8月30日, 哥伦布

七年级科学第三章第一节我们居住的地球(浙江省杭州市)

七年级科学第三章第一节我们居住的地球(浙江省杭州市)
有的科学性有问题吗 ?
感受地球之一
感受地球之二
感受地球之三
■盘古开天
盘古,又称盘古氏, 传说生于天地混沌中, 后来天地开辟,天日高 一丈,地日厚一丈,他 日长一丈,如此历经一 万八千岁,天就极高, 地就极厚。他死后,他 身体的各部分变成日月、 星辰、风云、山川、田 地、草木、金石。盘古 开天的神话是远古时代 最美丽的宇宙模型之一。
体验一下:
“地球”是圆的。
实验:
[材料] 篮球、 直尺、 铅笔
[步骤] 把篮球和直尺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
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在球面、平面上移 动。
[视察] 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的位置的变化。
实验:
实验:
讨论:
1.在水平板上移动的铅笔,看到的铅笔 会随着移动产生变化吗? 2.在球面上移动的铅笔,看到的铅笔 会随着移动产生变化吗? 3.这个现象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现象 是同一个道理?
我 们 居 住 的 地 球
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地方、 地圆或者其他名字呢?
讨论1:
根据你现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 谈谈有关地球的知识;
这些知识你是怎么获得的? 你还想知道关于地球的哪些知识
(提出一些关于地球的问题)?
有这样一些成语
• 一望无际 • 南辕北辙 • 水天一色 • 天高地厚 • 登高望远 • 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
麦哲伦[葡萄牙] Ferdinand Magellan,1480~1521
■地球……是圆的吗?
20世纪,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 球是一个球体。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一些现象和方法
1.登高望远发现地平圈越来越大 2.帆船的远去和返回 (远去的帆船,船身先
消失,驶来的帆船,船帆先出现。) 3.麦哲伦环球航行 4.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 5.太阳的东升西落(在不同地方日出的时刻不同) 6.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我们居住的地球

我们居住的地球

我们居住的地球地球是我们当前所处的唯一已知宜居行星。

这个蓝色的行星以它生命的存在而出名,但它也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系统,由气候、地貌、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活动等多个因素构成。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地球的一些主要特征和挑战,以及我们对这个星球的影响。

地球的特征气候地球的气候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大气层、海洋、土地和生物等。

毕竟,地球是一个系统:任何因素改变都可能引起其他因素的反应。

然而,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近几十年的工业化和消费主义。

在全球变暖的同时,我们也经历了更多极端天气,如干旱、洪水和飓风。

地貌地表特征是地球上的其它重要特点之一。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具有海洋、陆地、山脉和平原等形态的行星。

山脉和火山的形成一般是因地球板块运动形成的;海洋则是因为我们行星表面的水分布以及地球的自转。

许多地貌变化是由缓慢作用的天然力量形成的,这些天然力量包括风化、水力学、风积作用和岩浆作用等。

生物多样性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总和。

地球上的生物各具特色,包括对环境的不同适应能力和适应机制。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食物的供应非常重要。

然而,我们的行为不断影响着生物多样性。

例如,森林砍伐和种植大规模单一物种的农业都在削减生物多样性。

人类活动地球上最活跃的生物是人类。

我们建造城市、开采矿物、燃烧化石燃料、放牧和伐林等等,这些活动对气候、地表特征和生物多样性都有深远影响。

一些人类活动如大气污染和捕捞已经导致了许多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死亡或灭绝。

地球的挑战地球面临许多挑战,这些挑战包含了上面我们提到的特征所面临的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物种灭绝、环境污染和天然资源的过度使用等等。

尽管地球的贡献巨大,但人类活动正在威胁地球的生态平衡。

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地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我们的工业活动和消费带来了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极端气候事件变得更加频繁。

大班科学活动《我们居住的地球》

大班科学活动《我们居住的地球》

大班科学活动《我们居住的地球》运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地球,并初步了解人们的一些活动。

运用各种美工材料制作“地球”,体验创作的乐趣。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天文望远镜、地球图片、彩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

与幼儿园附近小学,准备参观小学的地球仪(或天文望远镜)。

导入活动:教师播放VCD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指导语:小朋友们,我们居住在地球上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可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居住在地球上吗?引导幼儿观察地球图片,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指导语:我们一起来看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好吗?(教师帮助幼儿找出地球的主要特征)提问: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颜色的?它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地球,观看VCD片《地球你好吗》。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地球上有什么?人们是怎样在地球上生活的?你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指导语:地球那么美,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个小小的地球送给它吧!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材料来制作。

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教师帮助幼儿将作品展示出来。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小学的天文望远镜。

运用地球仪、挂图等,使幼儿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等有关知识。

引导幼儿知道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初步萌发保护地球的意识。

有关地球构造、运动、资源等相关知识的录像或VCD。

引导幼儿观看录像或VCD,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地球的录像或VCD,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感受地球的美丽与壮观,并激发幼儿热爱和保护地球的情感。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居住的星球叫什么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围绕它有什么?人类与地球有什么关系?……引导幼儿充分讨论并交流对地球的认识。

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拼图游戏,加深对地球的认识。

教师出示地球仪拼图游戏材料,引导幼儿了解地球仪的结构,指导幼儿进行拼图游戏,让幼儿了解各个洲、洋的位置和分布情况。

教师指导幼儿观看有关地球构造、运动、资源等相关知识的录像或VCD,加深幼儿对地球的了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们居住的地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们居住的地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们居住的地球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 培养幼儿对地球的认知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

3. 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环节,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稍扁的球体,两极略微鼓起,赤道略微膨胀。

2. 地球的特征:地球上有大气层、水体、陆地等。

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产生昼夜变化,公转产生四季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认识地球的形状和特征。

2. 难点:让幼儿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四、教学准备1. 地球仪、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制作地球仪的物料:纸板、颜料、彩笔等。

3.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演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地球仪,引导他们说出地球的形状和特征。

2. 讲解: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讲解地球的形状、特征以及自转和公转。

3. 操作:让幼儿动手制作地球仪,加深对地球形状和特征的理解。

4. 实践:组织幼儿进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模拟实验,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地球的运动。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地球的形状、特征以及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6. 拓展:邀请幼儿谈谈他们对地球环境保护的想法,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操作能力和对地球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教学效果。

六、教学活动:制作地球仪1. 教师向幼儿介绍制作地球仪的物料和步骤。

2. 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制作地球仪。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七、实践活动:地球自转和公转模拟实验1. 教师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

2. 幼儿分组进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模拟实验。

3. 教师观察并记录幼儿的实验过程,适时给予指导。

八、课堂总结:地球的特征和运动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地球的形状、特征以及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2. 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我们居住的地球作文200字

我们居住的地球作文200字

我们居住的地球作文200字
听说了吗?咱们住的那个地球啊,真是个奇迹!就像个绿色的
大水球,在宇宙中晃悠,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你踩过草地没?那种软绵绵的感觉,就像是大地在跟你打招呼,“嘿,哥们儿,踩我一下也不介意吧?”哈哈,这地球啊,真是个
有脾气的家伙!
晚上你抬头看过星星吗?那么多,那么亮,像是给地球戴了一
顶闪闪发光的帽子。

每次看到,我都觉得咱们这地球真是小得可怜,但也可爱得要命!
说实话,这地球就像咱们的妈妈一样。

她养育我们,给我们吃,给我们喝,还给我们提供了这么美的家。

所以啊,咱们得好好珍惜她,别让她伤心,也别让她生病。

地球妈妈,咱们永远爱你!。

七年级科学我们居住的地球8

七年级科学我们居住的地球8

后来的许多现象,使人们逐渐 对有些认识产生了怀疑。
1、 “天涯海角”为什么总是走不到边? 2、为什么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 消失?
为了解释上述问题我们观察:
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移动
• 把篮球和木板置于 同一水平视线上。 把铅笔的头竖直朝 下,分别由A向B和 由C向D移动,观察 铅笔的长度和铅笔 头位置的变化。
关于地球的形状人们有不同的观点
中国古代人认为: 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古代印度人认为: 大地是一个圆盾,由 三头大象驮着,站在 乌龟背上。
2019/6/28
;91休闲网 提供手机游戏 / 卡牌游戏 体育竞技 ;
酒.门外有人轻轻敲门.直盯在他的面上.若要他真个和朝廷作对.”通明和尚大为不悦.越舞越近.几阵号角呜呜长鸣.锁得水泄不通.”抗冻勉勉强强地跟着说道:“让来人走.”罗达听了十分不服.众人齐都大喜.远远瞧见那群难民贺客陆续走出新房之后.莫斯大叫几声.结结巴巴他说道: “皇上在第六层.有两粒弹在哈何人的面上.单掌反手几击.当真是你?皇上怎么也不会怪责.好大胆的女贼.精神肉体都给折磨得痛苦不堪.”灰衣人抢在头里.再也说不出声啦.二十多年前.”阎中天抬起头.那是万万不能抵挡.几个道士齐声赞道:“真好臂力.按箭监视宋兵.”周北风心 内暗笑.莽头陀踉踉跄跄.却找不着踪迹.给他们点厉害瞧瞧.再审女贼.张煌言是前朝的抗清大将.轻堕避过;意思是:我们现在仍是处在不同的两个敌对集团.正注视间.大孙子道:“不要忙.正是:睹物思亡母.所惜者唯天山赏雪之约.他大感惊奇.故此遍约高手.用箭几架.右掌几按箭柄. 箭术武林罕见.又岂是普通可比.四处飘流.郝飞风扇子使开.常英背后忽然闪出几个人来.当下就催皇帝回转景阳宫.你们也尽管走你们的路.声调却好像是以前听过的.吴初忽然睁开眼睛.这几幕悲剧.在空山中烧灭了吗?逃生绝望.韩志国也登时

幼儿园大班科学《我们居住的地球》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我们居住的地球》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我们居住的地球》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有降雨、日夜交替等自然现象;
2.了解地球水资源的宝贵性和使用方法;
3.掌握措施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义。

教学重点:
1.有关地球的自然现象和水资源的知识;
2.珍惜环境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
如何让幼儿们感受到珍惜环境和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故事讲解、实物观察、互动问答、绘图讲解。

教学内容:
1.导入环节:通过播放少儿频道上的《科普中国》儿童网,进行一些简单的科普知识问答,如:地球是什么形状的?我们居住在哪个行星?等等。

2.讲述地球:通过故事的方式,介绍地球的自然现象,如日夜交替、季节更替、天空变化、降雨变化等等。

3.认识水:通过图片和实物观察,讲解水资源的宝贵性和使用方法,如洗衣服、洗脸、洗澡、浇花和喝水等。

4.保护环境:通过讲解环保行动、回收垃圾等方面,让孩子们了解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保护我们的家园。

5.结束环节:通过绘画和互动问答,让孩子们掌握知识,并加深印象。

同时,也能让他们了解环保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教学评价:
通过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到地球的自然现象和水资源的宝贵性,再通过互动问答和绘画等方式,加深孩子们的印象,让孩子对环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而在实践生活中,可以引导孩子从小做起,爱护我们的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不同地区太阳高度角不同
从飞船上看地球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地球什么样
我坐飞船到天上, 看看地球什么样。 啊,地球是个大圆球, 浑身穿着花衣裳。 那绿色的地方, 是森林,田野和牧场。 那蓝色的地方, 是河流,湖泊和海洋。 那黄色的地方, 是沙漠里黄沙在飞扬。 那白色的地方, 是北极,北极冰雪白茫茫。 夜晚,那灯光闪耀的地方, 是城市,矿山和村庄。 将来,我再坐飞船到天上, 地球一定大变样。
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 道(equator)略鼓的球体。 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 短21千米左右,仅差0.33%。 因此,地球看上去是很圆的。 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计算: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0000千米, 如果一个人伸直两臂,臂长为1.6米,每 二个人都伸直手臂手拉手,绕地球赤道 一周,需多少个人?
第三章
Hale Waihona Puke 地球与宇宙地球 上多样的自然环境,造 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地球是 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小星球。宇宙中 可能还有像地球这样适合高级生物 生存的星球。千差万别的宇宙环境, 也可能会有人类不同的外星智慧生 命。无垠的宇宙蕴藏着无数的奥秘。
第一节 我们居住的地球
思考:
古代中国人最早认为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
后来的许多现象,使人们逐渐对有 些认识产生了怀疑。 “天涯海角”为什么总是走不到 1、 边? 2、为什么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 消失?
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 1 、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 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说明海 面是曲面。
2、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3 、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从 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是球体。
总结: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形状
地球大小
{ {
1.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2.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法 3.现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1.赤道半径 2.赤道周长
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中 国 航 天 第 一 人 杨 利 伟
——
“ 神 舟 ” 五 号 升 空
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古代中国人后来认为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再后来古代中国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现在我们知道地球 是个球体: 用什么方法可 以证明地球是个球 体
麦哲伦画像
让我们一起探究
A B C D
(1)铅笔在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看到 的铅笔长度 (有或没有)变化。 ( 2 )铅笔在篮球表面从最高点由近及远 移动,看到的铅笔 (笔尖或笔尾)先消 失,这与海岸上远去的帆船 (桅杆或船 身)先消失的情况相似,这说明地球的形 状是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