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居住的地球
我们居住的地球大班教案

我们居住的地球大班教案示例文章篇一:《我们居住的地球》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生活的这个大大的世界,其实是一个圆圆的球?对啦,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地球!今天呀,咱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这个神奇的地球。
先来说说地球的样子吧。
你们看,地球就像一个超级大的蓝色皮球,上面有蓝色的大海,绿色的森林,黄色的沙漠,还有白色的云朵。
哎呀,这可比咱们在幼儿园玩的皮球漂亮多了,是不是?那你们知道地球上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比如说,有高高的大山,山上长满了绿色的树,还有五颜六色的花。
还有长长的河流,河水哗哗地流着,就像在唱歌一样。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爬山,那山可高了!我爬得气喘吁吁,一边爬一边问:“爸爸,还有多久才能到山顶啊?”爸爸笑着说:“宝贝,加油,就快到啦!”当我终于爬到山顶的时候,哇!眼前的景色美极了,我开心得大喊:“地球真美啊!”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还有大海,那蓝色的大海一望无际。
我在海边捡贝壳,海浪冲过来,打湿了我的小脚丫,凉凉的,痒痒的,可好玩啦!我好奇地问妈妈:“大海到底有多深呢?”妈妈说:“大海很深很深,深到我们都没办法测量呢。
”地球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
大象那么大,可是它却很温柔;小兔子那么小,却跑得很快。
花儿五颜六色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嫩绿嫩绿的,风一吹,它们就摇摇晃晃,好像在跳舞。
咱们再来说说地球的四季吧。
春天,大地从沉睡中醒来,小草发芽,花儿开放,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夏天,太阳火辣辣的,我们可以去游泳,吃冰淇淋,多开心啊!秋天,树叶变黄了,从树上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
冬天,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白色,我们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小朋友们,你们想想,如果地球不再是蓝色的,而是变成了黑色或者灰色,那该多可怕呀!所以,我们要爱护地球,不乱扔垃圾,节约水电,保护那些可爱的动物和植物。
你们说,我们能做到吗?当然能啦!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地球永远美丽下去!示例文章篇二:《我们居住的地球》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生活的这个大大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呀?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我们居住的地球!咱们先来想想地球像什么?有人说地球像一个大大的蓝色皮球,你们觉得像不像?我觉得还挺像的呢!那这个蓝色的大皮球上有好多好多神奇的地方。
第一节 我们居住的地球

第一节我们居住的地球笔记: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赤道半径6378千米;两极半径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3、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5.1×108千米2;地球体积约1.083×1012千米34、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①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
这说明海面是弯面。
③20世纪,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④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⑤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的球体。
例题:1、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
由于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左右,仅差0.33%,所以地球看上去是很圆的。
2、某探险家计划从赤道附近的新加坡出发,乘热气球在赤道上方做环球探险,估计平均航速为每小时25千米,他成功回到新加坡起码需要67天。
3、分析粉笔在水平板上和球面上远去的现象:(1)粉笔在水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粉笔长度没有变化;(2)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粉笔长度逐渐减小;(3)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离岸远去,观察到的现象与上述(2)相似,说明大洋面是球面。
4、人类现在已知道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这是(C )A、人类实现了环球航行B、人类发现帆船远去时船身比桅杆先消失C、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D、人类知道南极是大陆,北极是海洋5、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港口灯塔会(B )A、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B、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C、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D、整个灯塔会突然从视野中消失6、在航天飞机上看到地球表面,白色的部分主要是(B)A、冰雪B、云层C、大陆D、海洋学习感想:。
第11037号第一节我们居住的地球

第一节我们居住的地球
【设计意图】:本章内容属于地球和空间科学领域,教材也是依据人类对地球和宇宙的
认识过程,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编排的。
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也是要让学生体会到人
类认识自己家园的艰辛过程。
在教学中,围绕着科学探究,安排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以及篮球的模拟实验来说明地球的形状,体现了新课程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联系人类
自身生活实际,突出新课程的理念。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知道一些证实地球是圆形的现象和方法, 使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了解并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从而加深对地球面貌的认识,激发对探索地球与宇宙奥秘的兴趣,为建立正确的物质观打下基础。
3、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发现一些地球的污染,意识到珍爱地球的重要性。
【方法与过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包括资料的查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对于地球的形状学生都已经知道,关键是如何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出发更科学更生动的来了解地球的形状。
通过课件让学生更形象的接受。
利用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成功的例子生动的教育学生的爱国激情以及对未来地球和宇宙发展的展望。
【教学手段】教师引导,辅助多媒体课件,学生积极参与,探讨,汇报结果。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节我们居住的地球
一、古代人对地球的认识
二、地球的数据
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地球的两极半径是6357千米
两者仅相差0.33%,因此看起来还是很圆的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我们居住的地球

我们居住的地球地球是我们当前所处的唯一已知宜居行星。
这个蓝色的行星以它生命的存在而出名,但它也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系统,由气候、地貌、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活动等多个因素构成。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地球的一些主要特征和挑战,以及我们对这个星球的影响。
地球的特征气候地球的气候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大气层、海洋、土地和生物等。
毕竟,地球是一个系统:任何因素改变都可能引起其他因素的反应。
然而,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近几十年的工业化和消费主义。
在全球变暖的同时,我们也经历了更多极端天气,如干旱、洪水和飓风。
地貌地表特征是地球上的其它重要特点之一。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具有海洋、陆地、山脉和平原等形态的行星。
山脉和火山的形成一般是因地球板块运动形成的;海洋则是因为我们行星表面的水分布以及地球的自转。
许多地貌变化是由缓慢作用的天然力量形成的,这些天然力量包括风化、水力学、风积作用和岩浆作用等。
生物多样性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总和。
地球上的生物各具特色,包括对环境的不同适应能力和适应机制。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食物的供应非常重要。
然而,我们的行为不断影响着生物多样性。
例如,森林砍伐和种植大规模单一物种的农业都在削减生物多样性。
人类活动地球上最活跃的生物是人类。
我们建造城市、开采矿物、燃烧化石燃料、放牧和伐林等等,这些活动对气候、地表特征和生物多样性都有深远影响。
一些人类活动如大气污染和捕捞已经导致了许多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死亡或灭绝。
地球的挑战地球面临许多挑战,这些挑战包含了上面我们提到的特征所面临的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物种灭绝、环境污染和天然资源的过度使用等等。
尽管地球的贡献巨大,但人类活动正在威胁地球的生态平衡。
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地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我们的工业活动和消费带来了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极端气候事件变得更加频繁。
大班科学活动《我们居住的地球》

大班科学活动《我们居住的地球》运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地球,并初步了解人们的一些活动。
运用各种美工材料制作“地球”,体验创作的乐趣。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天文望远镜、地球图片、彩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
与幼儿园附近小学,准备参观小学的地球仪(或天文望远镜)。
导入活动:教师播放VCD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指导语:小朋友们,我们居住在地球上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可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居住在地球上吗?引导幼儿观察地球图片,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指导语:我们一起来看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好吗?(教师帮助幼儿找出地球的主要特征)提问: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颜色的?它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地球,观看VCD片《地球你好吗》。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地球上有什么?人们是怎样在地球上生活的?你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指导语:地球那么美,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个小小的地球送给它吧!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材料来制作。
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教师帮助幼儿将作品展示出来。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小学的天文望远镜。
运用地球仪、挂图等,使幼儿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等有关知识。
引导幼儿知道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初步萌发保护地球的意识。
有关地球构造、运动、资源等相关知识的录像或VCD。
引导幼儿观看录像或VCD,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地球的录像或VCD,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感受地球的美丽与壮观,并激发幼儿热爱和保护地球的情感。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居住的星球叫什么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围绕它有什么?人类与地球有什么关系?……引导幼儿充分讨论并交流对地球的认识。
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拼图游戏,加深对地球的认识。
教师出示地球仪拼图游戏材料,引导幼儿了解地球仪的结构,指导幼儿进行拼图游戏,让幼儿了解各个洲、洋的位置和分布情况。
教师指导幼儿观看有关地球构造、运动、资源等相关知识的录像或VCD,加深幼儿对地球的了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们居住的地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们居住的地球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 培养幼儿对地球的认知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
3. 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环节,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稍扁的球体,两极略微鼓起,赤道略微膨胀。
2. 地球的特征:地球上有大气层、水体、陆地等。
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产生昼夜变化,公转产生四季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认识地球的形状和特征。
2. 难点:让幼儿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四、教学准备1. 地球仪、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制作地球仪的物料:纸板、颜料、彩笔等。
3.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演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地球仪,引导他们说出地球的形状和特征。
2. 讲解: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讲解地球的形状、特征以及自转和公转。
3. 操作:让幼儿动手制作地球仪,加深对地球形状和特征的理解。
4. 实践:组织幼儿进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模拟实验,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地球的运动。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地球的形状、特征以及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6. 拓展:邀请幼儿谈谈他们对地球环境保护的想法,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操作能力和对地球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教学效果。
六、教学活动:制作地球仪1. 教师向幼儿介绍制作地球仪的物料和步骤。
2. 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制作地球仪。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七、实践活动:地球自转和公转模拟实验1. 教师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
2. 幼儿分组进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模拟实验。
3. 教师观察并记录幼儿的实验过程,适时给予指导。
八、课堂总结:地球的特征和运动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地球的形状、特征以及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2. 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我们居住的地球 七年级科学课件

总结:
地球的形 状和大小
地球形状 地球大小
1.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 识 2.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 法
3.现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 识
1.赤道半径
2.赤道周长
中关国于古地代球人的认形状为人: 们有不同的观点
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古代印度人认为: 大地是一个圆盾,由 三头大象驮着,站在 乌龟背上。
2020/3/21
后来的许多现象,使人们逐渐对有 些认识产生了怀疑。
1、“天涯海角”为什么总是走不到边? 2、为什么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 消失?
为了解释上述问题我们观察:
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其他现象和 方法:
1、人往北走时,北边的星星越高,而南边 的星星越来越低; 2、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部分是 圆弧形的; 3、站的越高、看得越远; 4、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实践证明了 地球是圆的。
2020/3/21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观察: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左右, 仅差0.33%。因此,地球看上去是很圆的; 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把篮铅球笔和在木板篮置球于和同木一板水平上视的线移上动。把铅笔
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 观察铅笔的长度和铅头位置A的变B化。
CD
讨论:
1. 在篮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移动的铅笔, 其长度和铅笔头位置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 2. 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 桅杆先消失?
地球 上多样的自然环境,造就
了丰富第多三样章的生物地世球界与。地宇球宙是浩瀚
宇宙中的一个小星球。宇宙中可能还 有像地球这样适合高级生物生存的星 球。千差万别的宇宙环境,也可能会 有人类不同的外星智慧生命。无限的 宇宙蕴藏着无数的奥秘。
七年级科学我们居住的地球8(PPT)3-1

2020/2/20
向上隆起而呈圆顶状,还有一条巨大的裂缝,环绕这颗卫星几乎达/周;土卫八的一个半球为暗黑,另一个半球则十分明亮;土卫九的自转周期 只有9~小时,与它的公转周期天相去甚远;土卫六的实际直径为88千米,而不是原来认为的8千米,是太阳系行星中的第二大卫星,它有黑暗寒 冷的表面、液氮的海洋、暗红的天空,偶尔洒下几点夹杂着碳氢化合物的克·查普曼这样说道:"土卫六上的甲烷可能会象地球上℃的水。""穿过 北极的淤泥地带,可隐约见到土卫六的表面景观……由甲烷和氨冰块组成的岩石大多数被埋在一种粘性的油层之下。长时期内来自柏油烟雾的微 小尘埃粒子不断聚集……土卫六浓稠的液态甲烷与海洋被甲烷冰雾令人窒息的雾霭所遮挡。"极小的土卫一有一个创痕,那是太阳系中最明显的创 痕之一。一个巨大的陨石坑显示出它; 早教加盟 ; 曾受过一次几乎将其一分为二的重创。重创之下的这个巨大陨石坑直 径约为整个星球的三分之一。它的表面是如此的坑坑洼洼,使得冰层被切成了片片碎块。在它的表面上行走,宛如走在一个巨大的雪锥之上。有 一个断层系统以及从未受过陨石冲击的大区域。陆潮受热可能在重建表面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这种活动似乎就发生在这个世纪,这也可以 用来解释它的表面为何光彩夺目。土卫二几乎反射所有的光线,其冰冻的表面可能会被来自内部的水不断覆盖。卡西尼号探测器在探测时发现其 南极有冲天的冰喷泉,为E环主要物质来源,且喷气推进实验室认为,土卫二很可能存在生命。土卫八一侧很亮,另一侧很暗。亮的那侧能将大 约一半照射到的光反射出去,而另一侧几乎一片黑暗。黑色物质里可能包含着有机碳——生命必需的组成成分之一。土卫七看上去象是较大物体 的一个碎块。它不规则的形状和极度坑坑洼洼的表面使它看似一个稍大的小行星。这颗卫星的碎片可能已进入了土星光环。土卫三也是从明显的 宇宙暴力之中幸存下来的。一条巨大的沟壑从卫星的一端伸展到另一端。这个长狭谷看起来是由内部力量而引起的。它内部凝固和膨胀的压力使 其表面产生裂缝。科学家们无法解释一个至少百分之八十由水冰组成的卫星是如何经受住这样的地质活动的。“旅行者号”探测器的探索结果使 人们深信那曾经支配了土星早期历史的猛力作用。土星卫星看起来象是无尽爆炸袭击的幸存者。它们明亮的冰封表面受到了无数陨石的创伤。但 是这些卫星中有一个与早期的地球非常相似。也许某一天,有着浓厚大气层的土卫六能够进化出顽强的生命。在宇宙飞船探测土星之前,人们知 道土星有颗卫星。977年发现了土卫十一,979年“先驱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1/4
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
关于地球的形状人们有不同的观点
中国古代人认为: 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古代印度人认为: 大地是一个圆盾,由 三头大象驮着,站在 乌龟背上。
2018/11/4
后来的许多现象,使人们逐渐对有 些认识产生了怀疑。
1、“天涯海角”为什么总是走不到边? 2、为什么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 消失?
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其他现象和 方法:
• 1、人往北走时,北边的星星越高,而 南边的星星越来越低; • 2、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部 分是圆弧形的; • 3、站的越高、看得越远; • 4、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实践证 明了地球是圆的。
2018/11/4
观察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 体; • 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 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 左右,仅差0.33%。因此,地球看上去 是很圆的;
• 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018/11/4
总结:
地球形状
1.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 识 2.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 法
地球的形 状和大小
3.现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 识
1.赤道半径
地球大小 2.赤道周长
为了解释上述问题我们观察:
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移动
• 把篮球和木板置于 同一水平视线上。 把铅笔的头竖直朝 下,分别由A向B和 由C向D移动,观察 铅笔的长度和铅笔 头位置的变化。
A
B
C D
讨论:
• 1. 在篮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移动的铅 笔,其长度和铅笔头位置的变化有什 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2. 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 桅杆先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