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一章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教案2.2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教案:2.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教案:2.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学习目标】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学习难点(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预习案】一、氨基酸1.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在生物体中约有___________种。

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的氨基酸叫做_____________,有种;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叫做_______________,有种。

二、蛋白质的形成2.一个氨基酸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相连接,同时脱去___________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_________________,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________________)叫做_________________。

3.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失去_________分子水)而成的化合物,叫做______________。

由三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失去_________分子水)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三肽。

由多个(n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失去_________分子水)而成的化合物,叫做____________,通常呈____________状结构,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

三、蛋白质的多样性4.在细胞内,每种氨基酸的数目_____________,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____________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_千变万化,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______________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是相其多样的。

总结: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功能的多样性。

四、蛋白质的功能5.蛋白质分子在细胞中承担着多种重要功能。

最新学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同步教案:生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说课教案

最新学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同步教案:生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说课教案

《生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说课教案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的确定1:教学目标在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课内容相对应的条目是“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理解层次,首先要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要达成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的知识目标为:“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1):教材中直接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通过学生观察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4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与讨论归纳,找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

这种让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归纳得出结论的处理方式,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特点之一,是落实探究性学习理念的具体体现。

(2):关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要从多肽,肽链的概念入手,指出每种多肽都有特定的氨基酸数目,氨基酸种类,氨基酸排序,这种特点决定着肽链的空间结构。

从而为学生理解多肽间的区别和蛋白质的多样性打下基础。

教材采用这种循序渐进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考虑到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对于树立唯物主义观点和全面认识事物的观点具有重要意义,而本节内容恰好说明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的重要方面──许多生命活动是靠蛋白质来完成的,因此,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就确定了“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的主要目标。

可以让学生在了解蛋白质研究有关的科学史和前沿进展的同时,如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国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应建立在了解细胞的物质组成的基础之上。

本节关于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蛋白质的内容,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也是学习高中生物课程其他内容的基础。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教材特点:(1)教材中直接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通过学生观察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4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与讨论归纳,找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

高中化学选修1 第一章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二) 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1 第一章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二) 教案

高考化学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二)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检验方法;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

3、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通过钟南山院士事迹、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合成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氨基酸、蛋白质的性质。

教学过程:蛋白质是α-氨基酸缩聚的产物。

蛋白质分子中还存在残留的氨基和羧基,因此跟氨基酸相似,蛋白质也具有两性。

此外,蛋白质还有一些重要性质,我们一起通过下面的实验来认识。

二、蛋白质性质蛋白质溶液属于哪种分散系?为什么?胶体[投影]实验1-2蛋白质溶液的配制:在一个鸡蛋的两头各钻一个小孔,竖立,使蛋清流入烧杯中,加50mL水,搅拌,蛋清中的清蛋白溶于水,球蛋白呈絮状析出。

在漏斗上铺3-4层纱布,用水浸湿,将蛋白溶液过滤、洗涤后,稀释至100 mL 备用。

注意:盐析实验要求(N H4)2S O4溶液的浓度大,若加入(N H4)2S O4溶液效果不明显,可再加入少量(N H4)2S O4粉末,或滴入几滴稀盐酸。

[问]什么叫盐析?它的特点是什么?[板书]1.盐析:蛋白质在浓无机盐溶液中因胶体凝聚而析出,叫做盐析。

盐析有哪些应用?采用多次盐析法,可以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实验1-3[板书]2.变性蛋白质在一定外界条件下,就会发生不可逆的凝固,凝固后不能在水中溶解,这种变化叫做变性。

1、在生物实验中用什么试剂来保存生物标本?生物实验室常用福尔马林保存生物标本2、如果不小心割破了手,在伤口处应涂什么药品?常用于伤口止血的有创可贴、红药水和碘酒等。

3、医院里有哪些消毒方法?在医院中,针对不同的污染物采取的消毒方法也不同。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75%(体积分数)的酒精消毒、碘酒消毒、高温蒸煮消毒、紫外线照射消毒、强氧化剂浸泡消毒,以及多种方法综合使用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公开课教案_5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公开课教案_5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公开课)教学一、学情分析1. 教材内容分析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含氮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这节内容从蛋白质在生物界的广泛存在引入,教材先介绍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在此基础上结合插图常识性地介绍了蛋白质的结构,然后重点讨论了蛋白质的水解、盐析、变性、颜色反应等性质。

教材最后对酶和核酸作了介绍。

本节通过这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酶和核酸是现代生物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可以结合我国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2.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在必修2教材中,有“基本营养物质”一节,已经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的性质,学生已经学习羧基的有关性质,在生物课中已学习酶和核酸的知识,本节教学可在这些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

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生活问题进行解释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性质;了解肽键及多肽;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初步掌握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检验方法;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⑵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

2.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通过钟南山院士事迹、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合成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民族自豪感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蛋白质的化学性质2.难点肽键的形成四、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教学。

观察——对比、分析——思考——结论的自主学习模式。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堂实验、实验探究法五、教具准备ppt课件、烧杯、玻璃棒、乙酸铅溶液、硫酸铵溶液、浓硝酸溶液、试管夹酒精灯、鸡蛋清溶液等。

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一、氨基酸1、氨基酸的特点2、氨基酸的通式二、蛋白质的性质1、蛋白质的盐析(可逆过程)2、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的过程)3、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说课稿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说课稿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生命的基础——蛋白质》是高中生物必修 1《分子与细胞》第 2 章第 2 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构成细胞的重要有机化合物——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对于学生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命活动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首先介绍了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然后重点阐述了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种类。

接着,教材详细讲解了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最后说明了蛋白质的功能。

教材内容的编排遵循了从结构到功能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起对蛋白质的全面认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了解了有关蛋白质的一些知识,如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等。

但对于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深入知识还比较欠缺。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和生物学思维能力,这为学习蛋白质的相关内容奠定了基础。

然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2)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4)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功能。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氨基酸的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蛋白质结构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关注蛋白质与健康的关系。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022-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2.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2022-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2.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2.“氨基酸”代表了氨基酸分子结构中主要的部分——氨基和羧基。
四、思考与争辩(课本P22)
1.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一条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蛋白质,或几条多肽链折叠形成蛋白质。
2.食物中的蛋白质要经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肠蛋白酶、肠肽酶等多种水解酶的作用,才能分解为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进入细胞后,重新依据肯定的排列挨次缩合形成二肽、三肽到多肽,由多肽构成人体的蛋白质。人体的蛋白质与食物中的蛋白质不一样,它们之间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次序都不同。人体的蛋白质有完成人体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
争辩:蛋白质分子作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往往是由很多个氨基酸构成的,那些氨基酸之间是如何连接在一起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呢?
是通过一种叫做脱水缩合的化学反应来完成连接的。(呈现动画课件)
(老师以板图形式讲解两个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并请同学留意肽键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把形成的产物叫做二肽的缘由)
(老师再以同样的方法,演示三肽化合物的形成)
3.由于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人体内约有20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需要而不能自我合成的,必需从外界环境获得,如赖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等,它们被称为必需氨基酸。所以有些食品中要添加赖氨酸或苯丙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三、思考与争辩(课本P20)
1.每个氨基酸都有氨基和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又叫中心碳原子)。
(投影: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图)
问:同学对血红蛋白和胰岛素的空间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是否相同?
答:由于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次序不同。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很多,由于数目、种类、排列挨次不同,会不会形成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再加上构成蛋白质的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这些都是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繁多的缘由。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含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含答案)

1.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氮及少量的硫,有的还含有微量磷、铁、锌、钼等元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氨基酸(1)结构特点:①官能团:羧基(—COOH)和氨基(—NH2)。

②通式:(2)常见氨基酸:(3)化学性质:①两性:氨基酸含有—NH2和—COOH两种官能团,前者使氨基酸具有碱性,后者使氨基酸具有酸性,因此其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

②缩合反应——肽键的形成:由两个氨基酸分子之间消去水分子发生缩合反应可生成二肽。

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消去水分子可形成多肽或蛋白质。

氨基酸分子间相互反应,生成的二肽、多肽或蛋白质中含有的酰胺基()结构,称为肽键。

3.蛋白质的结构特点(1)多个氨基酸以肽键结合形成肽链。

(2)一个蛋白质分子中可含一条或多条肽链。

(3)肽链中或肽链间以氢键结合,形成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

从分子结构看,多肽和蛋白质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来说,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 000的叫做多肽,而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为蛋白质。

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氨基酸缩合水解二肽缩合水解多肽缩合水解蛋白质[跟随名师·解疑难](1)氨基酸分子结构中的—NH2表现为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盐。

如:(2)氨基酸分子结构中的—COOH表现为酸性,能与碱反应生成盐。

如:(3)两分子氨基酸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二肽。

如:[剖析典例·探技法][例1]苯丙氨酸是一种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氨基酸,必须从食物和其他营养品中获取。

苯丙氨酸的结构简式为:(1)苯丙氨酸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类型有________。

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酯化反应D.中和反应(2)苯丙氨酸分子中的碱性基团是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

(3)苯丙氨酸分子中的酸性基团是________(填结构简式),苯丙氨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 蛋白质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 蛋白质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1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一、教学设计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

本节由蛋白质在自然界的广泛存在和与生命的密切联系引入,通过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它们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并引导学生应用蛋白质的特性解释和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介绍人体必须的几种氨基酸,使学生认识合理膳食的重要性,以及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通过介绍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体现我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本节教学重点: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特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本节教学难点:氨基酸的结构,蛋白质的性质。

教学建议如下:1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学生分析其结构式,指出其中所含的官能团,帮助学生认识氨基酸具有两性的原因。

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分析丙氨酸和谷氨酸的结构,并得出氨基酸的通式。

这些是学习多肽和蛋白质的基础。

3反应生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了解氨基酸、二肽、多肽、蛋白质之间的缩合与水解关系,有助于学生认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及理解蛋白质分子为什么具有如此多的功能。

对于有兴趣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分析图114所展示的多肽的螺旋结构,加深对蛋白质复杂结构的认识。

4质是如何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当中的,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方法。

5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激励学生爱国主义热情,赞赏化学对生命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设计参考:【教学设计1】本设计针对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以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实践调查:将学生组合成若干学习小组,分别调查:人体内有哪些氨基酸?哪些是必需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可以从哪些食物中得到?生物体内的蛋白质都有哪些作用?氨基酸如何组成蛋白质?蛋白质在人体内如何变成氨基酸?交流展示:每小组合作制作展板或多媒体展示,进行汇报和答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1[人教版]
第二课时
[复习]氨基酸性质:两性.
[讲述]蛋白质是α-氨基酸缩聚的产物。

蛋白质分子中还存在残留的氨基和羧基,因此跟氨基酸相似,蛋白质也具有两性。

此外,蛋白质还有一些重要性质,我们一起通过下面的实验来认识。

[板书]二、蛋白质性质
[思考] 蛋白质溶液属于哪种分散系?为什么?
1.盐析(边实验、边观察。


[思考] (1)什么叫盐析?它的特点是什么?
(2)盐析有哪些应用?
(经实验、阅读后回答。


[回答]蛋白质在浓无机盐溶液中因胶体凝聚而析出,叫做盐析。

盐析是可逆的,表示如下:
[讲解]采用多次盐析法,可以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2.变性
[思考] 1.什么叫蛋白质变性?这个过程的特点是什么?除实验涉及之外,还有哪些因素能引起蛋白质变性?
2.蛋白质变性有哪些应用?
(1)医疗上高温消毒杀菌的原理是什么?
(2)有人误服重金属盐,如铅盐、铜盐、汞盐等,应该怎样急救?
(3)为什么注射针剂前要用卫生酒精对皮肤消毒?
(4)为什么40%的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可用作制生物标本的常用药剂?
(经思考、议论后回答。


[板书]
[讲述]由蛋白质变性引起的蛋白质凝结是不可逆的。

蛋白质变性凝结后丧失可溶性,还失去生理活性。

[回答](1)医疗上高温消毒杀菌,就是利用加热使蛋白质凝固,从而使细菌死亡。

(2)误服重金属盐,可以服用大量牛乳、蛋清或豆浆,以吸收重金属盐解毒,免使人体蛋白质变性中毒。

(3)用卫生酒精擦洗皮肤,能使皮肤表面附着的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死亡,达到消毒杀菌,避免感染的目的。

(4)甲醛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使标本透明而不浑浊,说明甲醛溶液能长期保存标本,不影响展示效果。

3.颜色反应
[实验1—4]
[讲解]蛋白质可以跟许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这种反应能用于蛋白质的检验。

[板书]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阅读] 相关内容说出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及搭配食物的营养作用。

[讲解] 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
口诀:甲携来一本亮色书
注:甲(甲硫氨酸)、携(缬氨酸)、来(赖氨酸)、一(异亮氨酸)、本(苯丙氨酸)、亮(亮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阅读]资料卡片——酶,总结酶的特性。

[总结]酶是有生物活性(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它有条件温和、高效、专一的催化活性。

[课外作业]P18、P19两个实践活动。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不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A、硫酸铜
B、苯酚
C、乙醇
D、硫酸铵
2.下图表示蛋白质分子的一部分,图中(A)、(B)、(C)、(D)标出分子中不同的键,当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时,断裂的键是
3、关于氨基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氨基酸的组成上只有碳、氢、氮三种元素
B.氨基酸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
C.蛋白质水解得到α-氨基酸
D.氨基酸分子结构中有酸性的羧基和碱性的氨基,但氨基酸溶液不一定是中性的
4.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麦芽糖和稀硫酸共热 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有固体析出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 D.氨基酸加入盐酸
5.重金属盐能使人体中毒,这是由于它使人体内的蛋白质
A.发生了水解作用; B.发生了盐析作用;
C.发生了变性作用; D.发生了分解作用。

6.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光线的作用下,蛋白质会发生___。

它是不可逆的,所以用高温和紫外线消毒,就是使细菌的____。

7.脂肪、淀粉、蛋白质被称为人类的三大营养物质,它们的共同性质是都与水发生________反应。

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________反应,生成________,它被人体吸收后,重新合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________,人体内各组织的蛋白质不断分解,最后主要生成________排出体外。

8.缬氨酸是一种中性的α-氨基酸,分子量117,经分析测得含氮12%,每一个缬氨酸分子中碳原子数是氮原子数的5倍,氢原子数是碳原子数的2倍再多一个,已知缬氨酸的碳链上有支链,且氨基与支链在不同碳原子上,写出缬氨酸分子式______,其结构简式为
______,井用系统命名法加以命名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C
4、B
5、C
6、变性凝聚菌体蛋白质变性
7、水解;水解;氨基酸;蛋白质;尿素
α-氨基-β-甲基- 丁酸
[板书计划]
二、蛋白质性质
1.盐析
蛋白质在浓无机盐溶液中因胶体凝聚而析出,叫做盐析。

盐析是可逆的,
2.变性
3.颜色反应
蛋白质可以跟许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这种反应能用于蛋白质的检验。

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