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自考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真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自考00452教育系统与测量-复习资料

00452教育系统与测量 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测量所测的主要对象,是教育条件下受教育者的( C ) A. 行为特征 B .人格特质 C 心理特性 D .生理特性2.在教育测量中,人们用标准分数来反映学生的能力高低,这种情形下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属于 ( C )A. 称名变量 B .顺序变量 C 等距变量 D. 比率变量3.某中学会考语文的平均分数为88分,标准差为14.2分,数学的平均成绩为72分,标准差为13.5分。
则语文成绩差异程度( C )A. 等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 B .大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 C .小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 D. 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不可比较4.百分等级是( D )A. 差异量数 B .集中量数 C 差异系数 D .地位量数5.针对两列顺序变量数据之间的相关问题,一般采用的计算方法是( A )A. 等级相关 B .积差相关 C .点二列相关 D. 列联相关6.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人数分别为10、12、14的三组学生成绩的差异,则其组内自由度应为( C ) A .2 B .3 C .33 D .357.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实施的用于检查学生掌握知识和进步情况的测验是( B )A. 诊断性测验 B .形成性测验 C .安置性测验D .终结性测验8.下列属于客观题的是( A )A .是非题 D .论述题 C. 计算题D .证明题 9.标准差S 属于( C )丸总体统计量 B .总体参数 C. 样本统计量D .样本参数10.学生的测验分数(除等级分数外)通常都被看作是( D ) A .非随机变量 B. 函数变量 C. 离散性随机变量 D .连续性随机变量11.统计假设检验中,备择假设又称为( A )A. 研究假设 B .虚无假设 C. 原假设D .零假设 12.自陈量表法一般用于( B )A. 智力测验 B .人格测验 C. 能力倾向测验D .创造力测验13.在一组连续变量的次数分布表中,“80~85"这组的实际下限是( A )A .79.5B .80C .84.5D .8514.设两个相关系数分别为6.06.0y y -==R R xx 、则表明的相关强度是( C )A. xx R 的相关强度大 B .y y R 的相关强度大 C .二者的相关强度一样大 D .二者相关强度的大小无法比较15.下列对单向方差分析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 可以同时对多于两个的总体平均数有无显著性差异作出检验B .相配的实验设计称为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 C. 可以分析多个方向上多个总体平均数间的差异 D .事先需要精心采集数据和整理数据二、名词解释题16. 描述统计:是把统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科学地加以整理、概括和表述的统计方法。
教育统计与测量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卷子(课程代码00452)本卷子共3页,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考前须知:1.本卷全部真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卷子上无效,卷子空白处和反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局部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卷子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 第二局部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o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地域无效。
第一局部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淘宝店铺自考赢家1.数学竞赛中各个工程的名次为“第1名,第2名,第3名〞,这一变量是A.称名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2.百分等级反映某一数据在其次数分布中的A.相对地位B.集中趋势C.误差大小D.差异程度3.当一个变量是连续变量,另一个变量是二分类的称名变量时,计算其相关系数的方法是A.积差相关B.点双列相关C.等级相关D.完全相关4.以下哪个选项的内容是地位量数A.标准差和百分位B.平均数和中位数C.中位数和百分等级D.平均数和方差5.在圆形图中,表示频数及其百分比的是A.弧度B.直径C.半径D.扇形面积6.描写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A.集中量数B.相关系数C.中位数D.差异量数7.以下哪些统计图式可用于表示累积次数分布A.直方图式和线型图式B.直方图式和曲线图式C.线形图式和曲线图式D.线型图式和多边图式8.{2,3,3,4,5,5,5,6,6}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2 B.3C.5 D.69.百分等级常模与标准分数常模均属于A.年龄常模B.年级常模C.组内常模D.开展常模10.影响信度的因素是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抽样误差D.标准误差11.由他人对被评者的心理或行为做出评价的人格测验的方法是A.评定量表法B.自陈量表法C.情境测验法D.投射测验法12.为探测与确定学习困难原因而施测的一类测验是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终结性测验D.诊断性测验13.小明15岁,智力年龄是16.5,他的IQ是A.91 B.100C.110 D.11514.全部随机抽样方法中最根本的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分阶段抽样D.等距抽样15.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个体数多至无法确定)的总和是A.样本容量B.标准样组C.有限总体D.无限总体第二局部非选择题(共70分)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6.教育测量17.散点图18.测验效度19.随机变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20.简述编制简单次数分布表的主要步骤。
教育统计与测量重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卷子(课程代码00452)本卷子共3页,总分值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考前须知:1.本卷全部真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卷子上无效,卷子空白处和反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局部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卷子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局部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地域无效。
第一局部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
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心理测量跟物理测量相比,其突出差异之处是A.直接性 B.客观性 C.全面性 D.间接性2.以下数据中,属于顺序变量数据的是A.某项能力测试得6分 B.月工资3000元C.羽毛球比赛得第2名 D.数学成绩为80分3. 与分组区间“l5一l9〞等价的是A.(14.5,l9.5 B.14.5,l9.5 C.(14.5,19.5)D.14.5,l9.5)4.不用画坐标轴的统计图是A散点图 B. 圆形图 C. 线形图 D.次数多边图5.假设检验的原理是A. 由个体推断总体 B.由样本推断总体C.由总体推断样本 D.由小样本推断大样本6.在某测验结果分帮表中,“70~80〞这一组的累积百分数为64,这表示A.7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64% B.7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36%C. 79.5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64%D. 79.5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36%7.小明平常、期中、期末的英语成绩分别为90分、95分、86分。
综合评定他的成绩时,哪种量数代表其水平更合理8.两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均采纳百分制计分,考察二者之间的相关,应采纳A.积差相关 B.等级相关 C.点双列相关 D.列联相关9.测验实际上测到它打算要测的东西的程度,称之为A.区分度 B. 难度 C.信度 D.效度10.在统计学中,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不高于A.O.5O B.O.05 C.0.Ol D.O.00511.下歹g估量信度的方法中,常用于评价多个平行测验的是A.等值性系数 B.重测信度 C.稳定性系数 D.内部一致性系数12.一个随机变量全部取值点的概率之和为A.O B.1 C.2 D.313.以下不属于随机抽样方法的是丸方便抽样 13.分层抽样 C.分阶段抽样 D.等距抽样14.在原总体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情况下,平均数抽样分布的平均数与原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关系是A.二者相等B.抽样分布平均数等于原总体平均数的一半第二局部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
2020年7月全国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教育统计与测量

全国2018年7月自考试题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不属于等距变量特性的是()A.可比性B.可加性C.可除性D.可平均2.在某个拼写测验分数分布表中,“80~90”这一组的累积百分数为76,这表示()A.8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76%B.8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24%C.89.5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76%D.89.5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24%3.当我们需要用图形按学生的家庭出身(包括工人、农民、干部及其他)及性别来描述学生情况时,最好采用()A.散点图B.线形图C.条形图D.圆形图4.画次数直方图时,要求各直方条()A.宽度相等B.高度相等C.间隔不同D.色调不同5.下列数据中,不可能是相关系数取值的是()A.-0.85B.0.0C.0.67D.1.036.已知两列变量均为连续变量,样本容量很小,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好采用()1A.积差相关法B.等级相关法C.点双列相关法D.列联相关法7.标准分数量尺属于()A.名义量尺B.顺序量尺C.等距量尺D.比率量尺8.一个性能优良的试题,其区分度指数的取值必须()A.大于0.40B.大于0.60C.在0.6至0.8之间D.在0.8至1.0之间9.某份试卷按百分制计分,现用再测法来考察测验的信度,应计算两次测验分数的()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点双列相关D.列联相关10.大规模使用的标准化测验,其信度系数的取值必须()A.大于0.50B.大于0.90C.等于1.0D.达到显著性水平11.当一个总体比较大且内部结构复杂,而所抽样本比较小时,应采用()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分阶段抽样D.等距抽样12.平均数的抽样分布的平均数等于()A.原总体分布的平均数B.原总体分布平均数的一半C.原总体分布平均数的n分之一D.原总体分布平均数的n分之一13.虚无假设在统计假设检验中被当作已知条件运用,因此,虚无假设应是一个()A.相对明确的陈述B.相对模糊的陈述C.简短的陈述D.用符号表示的陈述23 14.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如果计算的检验统计量没有进入危机域,则说明( ) A.不是小概率事件 B.是小概率事件 C.应拒绝虚无假设D.应接受备择假设15.严格配对的两批实验对象,在不同实验上取得的两组数据属于( ) A.独立总体 B.相关总体 C.同一总体 D.混合总体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6.顺序变量 17.负相关 18.稳定性系数 19.概率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任选3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020年7月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

1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测量和物理测量相比,其突出的差异之处是( ) A .客观性 B .间接性 C .全面性D .准确性2.以下数据中,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以便对不同个体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的数据是( ) A .称名变量数据 B .顺序变量数据 C .等距变量数据D .比率变量数据3.某生在数学测验中的四次成绩如下:X 1=100分,X 2=100分,X 3=90分,X 4=30分,其M dn 为:( ) A .100分 B .95分 C .90分D .80分4.已知8个数据X 1=10,X 2=20,X 3=30,X 4=40,X 5=50,X 6=60,X 7=70,X 8=80,5X62i i∑=为( )A .30B .40C .50D .605.已知两列变量间的积差相关系数为0,这表示它们之间( ) A .无直线关系,也无共变关系 B .无直线关系,但有共变关系 C .无曲线关系,也无共变关系 D .无曲线关系,但有共变关系6.不.属于组内常模的是( ) A .年龄常模 B .离差智商常模 C .百分等级常模D .标准分数常模7.下列各百分等级区间对应的原始分数区间最大的是( ) A .PR=10~PR=20B .PR=20~PR=30C.PR=30~PR=40 D.PR=40~PR=508.某测验所测特质的分布是正态,其中项目难度的图示如下所示,则该项目难度指数为()A.0.84 B.0.66C.0.34 D.0.169.以下估计信度的方法中,用来估计内部一致性系数的是()A.重测相关B.平行形式相关C.折半相关D.多质多法相关10.可以提高测验效率,便于施测和评分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测验是()A.口头测验B.操作性测验C.个人测验D.纸笔测验11.下列数值中不.可能是随机事件的概率值的是()A.0.00 B.0.95C.1.00 D.1.5012.如果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从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关于其样本平均数,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其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B.其抽样分布服从自由度为n的t分布C.其抽样分布的平均数为原总体平均数D.其抽样标准误差等于样本标准差的n分之一13.统计假设检验中,只要所求统计量的值进入危机域,则检验统计量取该值的概率23( )A .小于显著性水平αB .大于显著性水平αC .等于显著性水平αD .与显著性水平α无关14.下面各种情况中,检验平均数的显著性,必须用t 检验的是( ) A .总体正态,σ已知 B .总体正态,σ未知,n<30 C .总体正态,σ未知,n>30D .总体非正态,n>3015.在2×2列联表中,为使2χ检验更加有效,在下面哪种情况下需要用校正公式222)d b )(c a )(d c )(b a ()2n|bc ad (|n χ++++--=χ计算值( )A .有一格的理论次数大于1小于5且n>40B .有一格的理论次数大于5小于10且n>40C .有一格的理论次数大于10小于40且n>40D .有一格的理论次数大于40小于50且n>50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6.平均差 17.常模 18.项目区分度 19.标准参照测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6分,共18分) 20.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学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21.什么是等级相关?其适用于哪几种情况? 22.编制双向细目表的方法。
全国0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

乙: Z语文 =1.56; Z 数学 =-0.73; Z英语 =0.94 丙: Z语文 =-0.69; Z 数学 =-0.27; Z英语 =0.83 丁: Z语文 =-0.19; Z 数学 =1.04 ; Z英语 =1.61
及其中四位学生的各科成绩列于下表, 试计算这四位学生各科成绩的标准分并比较他们总成绩的优劣。
(结果保留到
小数点后两位数。 ) 4--104
X
S
甲
乙
丙
丁
语文
81.5
8
85
94
76
80
数学
89.5
13
92
80
86
103
英语
72.5
9
75
81
80
87
解:( 1)利用公式 Z= X X 计算各科成绩的标准分 S
元素之间的差异要大于各部分元素之内的差异;
( 3)分阶段抽样适用于总体下各部分的个数很多,但部分之间无明显差异,且样本容量较小的情况。
22.简述方差分析的条件。 10-300
( 1)总离均差平方和的可分解性;
( 2)总体正态性;
( 3)样本随机性;
( 4)方差齐性。
四、计算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
19.概率 7-207 是指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
20.简述标准差的运算性质。 2-59
( 1)全组数据每一观测值都加上一个相同的常数
C 后,计算得到的标准差不变;
( 2)每一观测值都乘以一个相同的非零常数
2024年10月 教育统计与测量(00452)自考真题

2024年10月教育统计与测量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属于描述统计的是A.相关分析B.方差分析C.卡方分析D.参数估计2.根据比赛成绩,小明获得第二名,这里采用的数据是A.称名数据B.顺序数据C.等距数据D.等比数据3.数据组“12,15,8,10,17,21”的中位数是A.12B.13C.13.5D.154.利用闭合的折线构成多边形以反映次数变化情况的图示方法是A.次数直方图B.次数多边图C.散点图D.线形图5.从一个总体中抽取出来的一部分个体的集合称为A.总体B.群体C.样本D.个体6.根据样本统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置信区间的过程是A.点估计B.区间估计C.假设检验D.方差分析7.假设检验中的I类错误,又称拒真错误,其概率通常使用的表示符号A.1-βB.βC.1-αD.α8.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引起的变异,即一个因素对因变量产生的影响大小称为A.关联效应B.备选效应C.主效应D.交互效应9.某研究者想了解不同专业(教育、中文、财会)毕业生就业情况是否有差异,分析该研究最恰当的统计方法是A.相关分析B.回归分析C.卡方分析D.方差分析10.不同的检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数据类型,χ2检验适用于A.连续数据B.离散数据C.测量评估数据D.人工编码数据11.标准化样本被试在特定测验所测特质上的普遍水平或水平分布称为A.常模B.标准分C.原始分D.评价12.依据经典测验理论,如果用T、X、V、E、I分别表示受测者的真分数、实得分数、有效分数、随机误差、系统误差,那么V等于A.X-EB.X-I-EC.T-I-ED.T+I+E13.下列用于智力测验的是A.中国比内测验B.16PEC.空间关系能力测验D.EPQ14.用同一测评工具对同一组对象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即为A.重测信度B.复本信度C.评分者信度D.同质性信度15.将原始分数和常模团体平均数之差除了标准差所得的商数即为A.标准分数B.常模分数C.百分等级D.T分数二、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以下不属于等距变量特性的是()。
A.可比性B.可加性C.可除性D.可平均2.在某个拼写测验分数分布表中,“80~90”这一组的累积百分数为76,这表示()。
A.80 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 76%B.80 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 24%C.89.5 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 76%D.89.5 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 24%3.当我们需要用图形按学生的家庭出身(包括工人、农民、干部及其他)及性别来描述学生情况时,最好采用()。
A.散点图B.线形图C.条形图D.圆形图4.画次数直方图时,要求各直方条()。
A.宽度相等B.高度相等C.间隔不同D.色调不同5.下列数据中,不可能是相关系数取值的是()。
A.-0.85B.0.0C.0.67D.1.03A.积差相关法B.等级相关法C.点双列相关法D.列联相关法7.标准分数量尺属于( )。
A.名义量尺B.顺序量尺C.等距量尺D.比率量尺8.一个性能优良的试题,其区分度指数的取值必须( )。
A.大于 0.40B.大于 0.60C.在 0.6 至 0.8 之间D.在 0.8 至 1.0 之间9.某份试卷按百分制计分,现用再测法来考察测验的信度,应计算两次测验分数的()。
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点双列相关D.列联相关10.大规模使用的标准化测验,其信度系数的取值必须( )。
A.大于 0.50B.大于 0.90C.等于 1.0D.达到显著性水平11.当一个总体比较大且内部结构复杂 ,而所抽样本比较小时 ,应采用( )。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分阶段抽样D.等距抽样12.平均数的抽样分布的平均数等于( )。
A.原总体分布的平均数B.原总体分布平均数的一半C.原总体分布平均数的 n 分之一D.原总体分布平均数的根号 n 分之一13.虚无假设在统计假设检验中被当作已知条件运用 ,因此 ,虚无假设应是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