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污泥减量处理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设计方案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污水处理厂在日常运作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
这些污泥通常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污泥处置方案,对于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卫生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污泥处置方案设计原则1、减量化:通过减少污泥的产量和体积,降低处置难度和成本。
2、无害化:确保污泥中的有害物质得到有效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3、资源化:尽可能将污泥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如肥料、建筑材料等。
4、可持续化:考虑方案的经济性、环境友好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三、污泥处置方案设计1、物理处理法:通过压滤、浓缩、干燥等物理手段,减小污泥的体积和重量,便于后续处理。
2、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药剂如氧化剂、还原剂等,对污泥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转化或分离。
3、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对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生成无害物质或资源。
4、热处理法:通过高温焚烧等方式,将污泥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5、土地利用:将处理后的污泥用于土地改良、植被恢复等,提高土壤质量。
6、稳定化处理:将污泥进行稳定化处理,降低有害物质的浸出风险。
7、资源化利用:将处理后的污泥转化为肥料、建筑材料等资源,实现废物利用。
8、安全填埋:对于不能进行其他处理的污泥,进行安全填埋。
四、方案选择与优化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技术可行性、经济性、环境影响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处置方案。
同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降低污泥产量和体积,减少处置压力。
2、提高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废物利用。
4、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处置成本。
5、考虑社会可接受性,提高公众满意度。
五、结论与建议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在选择和实施污泥处置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性、环境影响和社会可接受性等因素。
填料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中的应用

摘要 : 利用正在运行 的城市污水处理 厂好 氧池 投加填料的方法 , 可降低污 泥产量 , 减少 污水处 理厂 的污 泥处理 费用 , 并且投加填 料时不需要停水停产 , 不需要增加好 氧池的容积. 验结果表 明: 试 投加 填料后 污
泥产率 为 0 2 28 仅为普通 活性污泥法的 6 %左右 . . 3 , 0 此外 , 投加填 料 的好 氧池 中形成 了较 长的食 物链 ,
污水 生 物处 理技 术 之 一 , 但是 该 法 在处 理 过 程 中
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 泥 , 剩余 污泥产生量一般 占 污 水 处 理 量 的 0 3 ~0 5 ( 含 水 率 9 % .% .% 以 7 计) 同时 , . 污泥处理 的投资和运 行费用 巨大 , 占 整个 污 水处 理 厂投 资及 运 行 费 用 的 2 % ~6 % , 5 5 已成为 污 水处 理厂 面 临的沉 重 负担 。本 文采用 4.
第2 9卷
第 1期
吉 林 化 工 学 院 学 报
J R A FJ I N TT T F C MIA E HN L Y OU N L O I N I S IU E O HE C LT C O OG L
V0 . 9 No 1 12 .
21 0 2年 1月
运 行 时 间/ d
水分别进入 2组沉淀池 , 污泥 回流量 均为 5 % , 0 剩余 污 泥分 别进 入 2组 污泥 池 进 行 计 量 . 污 水 取 处理 厂 回流 污泥 作 为种 泥 , 泥投 加 量 为好 氧池 污
收 稿 日期 :0 11 -5 2 1 0 0
图1 C OD的去除情况
好 氧池 投 加填 料 的方 式 , 已建 城 市 污 水 处 理 厂 对 工 艺进 行 了污 泥减 量 的研究 .
科技成果——迷宫格式污泥减量生物处理技术

科技成果——迷宫格式污泥减量生物处理技术所属领域城镇污水治理技术/工业废水治理技术技术开发单位北京亦庄水务有限公司、北京中大立信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果简介迷宫格式强化活性污泥法污泥减量工艺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原理进行的污泥减量化技术。
通过对氧化池分格、分段,及在氧化池中设置特有的纳米纤维载体,实现微生物整体数量的增加和种群多样性的阶梯性丰富,为微生物的附着提供了最优的环境,使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以及水生动物呈现阶梯性分段富集,形成生物链和食物链阶梯性的良性结合,加之缺氧及好氧环境的交替存在,达到相对清晰的微生物分解界限,达到生物链的延长与多样化,将前段微生物、代谢终产物进一步氧化还原分解,提高转炭率,形成稳定的水下微生物生态环境,在满足水质达标的情况下,使得活性污泥大大减量,实现污泥减量化。
工艺流程图迷宫格式强化活性污泥法污泥减量工艺技术主体工段通过竖隔断和横隔断分成多段设置(以12段为例),其中,横隔断为不接触池底设置,竖隔断与池底连接且靠近外池壁的地方设置水流导流溢流孔,使流体成折流式流动。
水流以底部联通和顶部溢流两种方式交替递水。
每一格为完全混合式运行,但总体又以推流方式运行,每格底部设有曝气装置。
经过接触氧化段处理后的水进入二沉池。
迷宫格式强化活性污泥法污泥减量工艺技术主体工段各分段底部均设有微孔曝气器,微孔曝气器连接有外设的鼓风机;纤维填料悬挂在主体水池每一个隔断里。
迷宫格式强化活性污泥法污泥减量工艺技术主体工段,第一段前设有自清洗超细除污机,以避免固体颗粒阻塞填料,避免毛发等丝状杂质在纤维填料上缠绕结团,阻碍微生物附着生长;迷宫格式强化活性污泥法污泥减量工艺技术主体工段,第一段为厌氧、兼性厌氧段,且其底部的微孔曝气器为间断曝气设置,其长度为迷宫格式强化活性污泥法污泥减量工艺技术主体工段总长度的六分之一,纤维填料内层为厌氧环境层,外层为兼性厌氧环境层;迷宫格式强化活性污泥法污泥减量工艺技术主体工段第二段为好氧段,其长度为主体工段总长度的三分之一,本段内纤维填料最内层为厌氧环境层,中间为兼性厌氧环境层,最外面为好氧环境层;城市活性污泥原位减量工艺技术主体工段第二段尾部设有污泥回流泵,迷宫格式强化活性污泥法污泥减量工艺技术主体工段第一段与主体工段第二段通过污泥回流泵构成污泥回流连接;迷宫格式强化活性污泥法污泥减量工艺技术主体工段第三、四五段主要为污泥消化段,且逐段依次形成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迷宫格式强化活性污泥法污泥减量工艺技术主体工段第三四五段每一段长度均为主体工段总长度的六分之一,主体工段的第三、四五段内的纤维填料全部为好氧环境层;进行污泥消化,实现污泥减量。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

在填埋表面设置生物覆盖层,有利于减少臭气、甲烷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
1
资源化利用
将污泥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
2
农业利用
将污泥作为肥料应用于农田
3
能源利用
通过焚烧或沼气发电获得能源
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将污泥转化为肥料、建材原料、沼气生产等,充分发挥污泥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同时,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填埋量,降低环境影响。相关技术关键在于提高污泥中有机物和养分的利用率,优化技术工艺以提高转化效率。
污泥处理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1
水体污染
未经处理的污泥排放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2
土壤污染
无害化处理不到位的污泥填埋可能引发土壤重金属、有机物污染。
3
大气污染
污泥干化、焚烧等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恶臭等空气污染物。
污泥处理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影响包括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针对这些潜在问题,需要在污泥处理设施的选址、工艺设计和运行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环境风险。
污泥好氧稳定化技术
1
曝气供氧
通过机械曝气或鼓风曝气向污泥提供充足的氧气
2
微生物作用
好氧细菌分解利用有机物质,实现污泥稳定化
3
温度控制
保持适宜的好氧处理温度,促进微生物活性
污泥好氧稳定化是一种基于好氧微生物代谢分解有机物质的技术。通过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和维持适宜的温度条件,促进好氧细菌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这种处理方式能有效减少污泥体积,提高卫生安全性。
充分脱水
通过前期的污泥脱水处理,减少水分含量,提高焚烧效率。
高温焚烧
在高温环境下(800-1200℃),有机物完全燃烧分解,实现污泥无害化。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实用技术研究

而使得供氧 量增 加 ; ()对投加解 偶联剂 的费用还需要作 比 3 较 ,由于在污水中的浓度需要维持在4~8m /,用量也是惊人 0 gL
2总第 193 ) 0 8 03 期 0 ( 年第 期
现 代 企 业 文 化
M0DERN ENTERP S CUI兀J R1 E _ RE ,
NO.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0 3 ,08
( u ua vtN . 9 C m l ie O 1 ) t y 0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实用技术研究
( ) 强化 细 菌 自身氧 化 速 率 二
微生物对有机碳 的新陈代谢一方面将其转化为C : O ,另一方 面将其转化为生物体 。当生物体 中的有 机碳 也可作为微生物的
底物并重复新陈代谢 时 ,污泥的产 生量 就减少。因此 ,增大细
关 键词 :污 泥减 量 ;解偶 联 ;溶 胞 ;微 生 物 强化
由于污泥减量化 的概念在2 世 纪9 年代才提 出,以污泥减量为 0 O 展开各种污泥减量的新工艺 、新技术的研究 。
一
天然系统的微生物并 非全 部都 是最 有效 的微 生物 ,或以需 中的污染物的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菌 群集合 在一起 ,集 合 自然界 中对人类可供利用的 、而且无 害的微生物菌群 ,通过相互之间
物在胞 内酶 的作用下发生一 系列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这两种 量 。
代谢既有明显差别 ,又紧密相关 ,相辅相成 ,分解代谢为合成
代谢提供能量和原料 ,合 成代谢 又是分解代谢 的基础 ,它们在 细胞中偶联进行 ,相互对立而又统一I ” 。 活性污泥在 曝气过程 中 ,对有 机物 的去 除分 吸附和稳定两 个阶段 。在吸附 阶段 ,主要是废水 中的有机物转移到活性污泥
《2024年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范文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成为了环境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病原体等有害物质,如不进行有效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研究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对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1. 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目前,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主要包括污泥减量技术、污泥脱水技术、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和污泥最终处置技术等。
其中,污泥减量技术主要通过生物反应器、厌氧消化等技术手段,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和体积;污泥脱水技术则通过机械脱水和自然脱水等方式,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则将污泥转化为肥料、燃料等资源;而污泥最终处置技术则包括填埋、焚烧等。
虽然国内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地区仍采用简单的填埋方式处理污泥,导致二次污染;同时,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仍需进一步加强。
2. 国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相比国内,国外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方面更为成熟。
目前,国外主要采用生物反应器、厌氧消化、热解、焚烧等技术手段对污泥进行处理。
其中,生物反应器技术能够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和体积,同时产生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厌氧消化技术则能够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实现能源回收;热解和焚烧技术则能够进一步减少污泥的体积和重量,同时杀死病原体。
此外,国外在污泥资源化利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如将污泥用于农业种植、园林绿化的肥料,或者将其转化为生物炭等材料。
三、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与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与升级。
如生物反应器、厌氧消化等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以及新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同时,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引入也将为污泥处理处置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2024年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持续发展,污泥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污泥处理处置不仅关系到水环境的改善,还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密切相关。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1. 处理技术发展目前,我国污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污泥减量技术、污泥稳定化技术和污泥资源化技术等。
其中,污泥减量技术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减少污泥的体积和重量;污泥稳定化技术则通过厌氧消化、好氧发酵等手段使污泥达到稳定状态;而污泥资源化技术则通过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氮、磷等元素制备肥料、生物燃料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我国污泥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2. 政策支持与监管近年来,国家对污泥处理处置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为污泥处理处置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
同时,各级政府还加强了监管力度,对不符合要求的污泥处理处置项目进行整改或关停。
3. 存在问题尽管我国在污泥处理处置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地区对污泥处理的认识不足,导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用落后的处理技术,导致二次污染;此外,污泥处理后的资源化利用程度较低,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三、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与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污泥处理技术将不断涌现。
如生物反应器技术、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干化焚烧技术等将逐渐成为主流技术。
这些技术将进一步提高污泥处理的效率和效果,降低处理成本,为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2. 政策支持与引导国家将继续加大对污泥处理处置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相关法规的完善和落实。
同时,政府还将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污泥处理的水平。
此外,政府还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事业的发展。
污水处理中的污泥减量新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污泥减量新技术Ξ王启中,宋碧玉(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摘要:污水好氧处理会产生大量污泥,剩余污泥的处理成本高昂,减少污泥产量势在必行。
文章介绍了代谢解偶联、增加维持能量消耗、隐性生长、微型动物捕食、高溶解氧工艺和膜生物反应器等污泥减量技术,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了不同技术结合将成为污泥减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污水处理;剩余污泥;污泥减量中图分类号:X 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264(2003)06-0295-03N ew T echnologies for Sludge R eduction During W astew ater T reatmentW ANG Qi 2zhong ,S ONG Bi 2yu(School of Res 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 :G reat am ount of sludge is produced during aerobic biologically wastewater treatment.Excess sludge treat 2ment process is expensive ,thus ,reducing excess sludge production becomes extremely im petus.Such recently de 2veloped methods for sludge reduction as uncoupling metabolism ,increasing maintenance energy requirement ,crypticgrowth ,microfaunaprey ,high diss olved oxygen process ,membrane bioreactor (M BR )etc were reviewed with com 2paris o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technology.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technology will become the mainstream.K ey w ords :wastewater treatment ; excess sludge ; sludge reduction 目前,世界上超过90%的城市污水处理都采用活性污泥法,该法具有诸多优点,但会产生大量污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整理
城市污水污泥减量处理技术
一、技术详情
城市污泥厌氧发酵产酸及产酸发酵液强化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利用中水调制到适当浓度,然后对污泥进行热碱预处理,使污泥细胞破壁,充分释碳。
在中温条件下进行碱性厌氧发酵生产VFAs(挥发性脂肪酸),发酵后污泥在利用木屑和氯化镁联合调理后通过板框压滤机进行高干脱水实现发酵液的回收并去除发酵液中部分的氮和磷。
回收得到的富含VFAs的发酵液添加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单元,作为补充碳源,强化污水的生物脱氮除磷,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具体技术内容包括污泥预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污泥深度脱水以及有机酸强化污水脱氮除磷技术。
二、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领域,包括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脱氮除磷)和城市剩余污泥的减量。
考虑到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规模,本技术的运行规模应达到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10000m3以上,以满足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需求。
由于本技术中使用的发酵系统可以进行智能控温,所以对气候条件适应性广,对地理条件也无特殊要求。
本技术不仅对低碳源污水(COD<200mgL-1、COD/TN<5、COD/TP<25)的脱氮除磷处理效果显著,对于一般污水也表现出良好的脱氮除磷性能。
因此本技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三、水污染防治效果
脱水污泥经过碱性厌氧发酵后酸产率为280-340mgCOD/gVSS。
发酵后的污泥经过高干脱水后泥饼含水率能够降低至56%-70%。
通过前置脱氮除磷技术能够去除污泥发酵液中81%-89%的总磷和24%-32%的总氮,降低后期系统压力。
向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单元投加发酵液能增强系统脱氮除磷效果,投加发酵液作为碳源使污水SCOD增量为40-60mgL-1。
COD、NH4+-N、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8%-85%、86%-94%、61%-69%和86%-91%,相对应的出水浓度均能达到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所规定的一级A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