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经济界十分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是否强大,主要就靠有一批大公司、大集团。人们曲解“抓大放小”的方针,认为应把主要精力投入于搞好大企业、大集团,而不怎么重视搞好中小企业。亚洲金融危机的沉重后果使我国经济界受到震惊,国家面临着经济增长率下降、需求难以启动的窘境,促使决策层把更多关注的目光转向中小企业。在我国发展中小企业的问题最初是在1998年4月专家学者讨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分流出路的时候提出来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重视发挥各种所有制中小企业在活跃城乡经济、满足社会多方面需求、吸收劳动力就业、开发新产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在我国的企业改革中,继续贯彻“抓大放小”的方针,在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小企业,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为各种所有制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要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

中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地区和发展阶段而曾遍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无论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处于制度变迁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可以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小企业的更要作用和地位具体表现任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是一支重要力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竞争机制的真正参与者和体现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反映了经济分散化、多样化性质的内在要求,体现出中小企业的先进性、革命性和生命力之所在。同时,中小企业以其灵活而专业化的生产和经营,给配套的大企业带来协作一体化的好处,大大节约了成本,减少了风险,增强了盈利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余年来,中小企业始终是多数,担负着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分而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且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国民经济起到了有效的辅助和补充的作用。有关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对各国经济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小企业功不可没。据有关部门统计,间国内生产总值净值的30%,工业净增加值的50%,来自于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1996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的56%以上。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二、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的基本场所,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方面的更要作用。就业问题,始终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制约因素。中小企业一大特点就是面广量大,开业快,投资少,竞争激烈,经营灵活,对劳动者劳动技能要求低,且大部分是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吸纳劳动力的容量相对较大,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美国联邦众、参两院中小企业委员会和中小企业管理局介绍,在美国平均每10个人就拥有一个中小企业,美国1993年以来新增的就业机会中的2/3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美国就业人口的52%在中小企业。大量中小企业实际上早自我雇佣,降低了政府安置的压力,也是扩大就业的主要增长点。

我国作为一个工业化水平较低、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妥善解决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据统计,1995年上海大型工业企

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10.3万元,小型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2.1万元;同样的资金投入,小企业可以比大企业多吸收4倍的人员就业。形成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合理地位,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有利于矫正现行的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的偏差。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也有利于发挥我国人

力资源数量多的这一特点。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承担者。据测算,对于相同的固定资产投资,国有中小企业占用国有资产仅17%,吸纳就业量却达74%,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倍,而对于相同的产值,中小企业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3倍。我国面临着新增劳力和存量劳力就业问题,特别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总量的75%以上;在工业领域,中小企业全部就业人员1.1亿人,占全部工业就业人数的83%。1992-存在,是推动经济繁荣相市场活跃、成长的基本力量。

六、中小企业成为产品出口的重要力量

世界各国的中小企业的产品出口,活跃了国际市场。日本在,中小企业产品出口的比重达40%-60%,对日本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的对外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年增加。其中一些大宗出口产品,如服装、手工业品、五金工具、轻工、纺织、玩具等产品,主要靠中小企业提供。我国的众多中小企业利用机制灵活优势和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生产出口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为我国出口创汇的提高和外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出口产品增长的同时,引进外资逐年增加,在境外开办企业也有了新发展。这说明,随看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发展,中小企业经营也在逐渐走向世界。

七、中小企业是大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大企业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走上了自主发展道路,今天的中小企业很可能成为将来的大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有影响的海尔、

С抛

В?/P>

八、中小企业能够更有效、更经常地利用地方性的资源大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巨大,采用多层次集中控制的方法对生产实施管理,有利于使用大宗资源。对量少、分散的资源不易有效利用,或者造成运输或管理成本过高,中国幅员辽阔、国情复杂、发展很不平衡,适合中小企业开发、利用的资源很多。即使在大都市中,贴近居民生活、为都市消费与工商业服务的许多经济事业与项目,都具有浓重的地方化、社区化特色。这些活动很难由少数大企业做好,更不用说包办。这正是广大中小企业的用武之地。

九、中小企业在制度创新中可发挥重大作用

在市场经济导向的体制改革中,中小企业因其改革成本较低,可以起到改革“试验田”和“前驱”的角色,率先进行各种改革尝试,为更大规模的改革提供经验。中小企业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吸收在改革过程中从国有大企业中精简出的人员,从而减少改革带来的社会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大量中小企业的创办与充分的市场竞争,能够培育出大批企业家人才并培养企业家精神。这种宝贵的企业家资源和精神,对中国社会具有极为深远的重大历史作用。而国有大企业,因其与传统体制、政府机构的关系,很难从中培育出足够数量与质量的企业家,更难以形成企业家精神的氛围。

十、中小企业能更好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适合自己个性的生活。中小企业以其机制灵活、贴近市场、规模较小、沉没成本和退出成本均较低等特点,可以直接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客户定制需求,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

在我国经济界十分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是否强大,主要就靠有一批大公司、大集团。人们曲解“抓大放小”的方针,认为应把主要精力投入于搞好大企业、大集团,而不怎

么重视搞好中小企业。亚洲金融危机的沉重后果使我国经济界受到震惊,国家面临着经济增长率下降、需求难以启动的窘境,促使决策层把更多关注的目光转向中小企业。在我国发展中小企业的问题最初是在1998年4月专家学者讨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分流出路的时候提出来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重视发挥各种所有制中小企业在活跃城乡经济、满足社会多方面需求、吸收劳动力就业、开发新产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在我国的企业改革中,继续贯彻“抓大放小”的方针,在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小企业,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为各种所有制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要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中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地区和发展阶段而曾遍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无论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处于制度变迁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可以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小企业的更要作用和地位具体表现任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是一支重要力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竞争机制的真正参与者和体现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反映了经济分散化、多样化性质的内在要求,体现出中小企业的先进性、革命性和生命力之所在。同时,中小企业以其灵活而专业化的生产和经营,给配套的大企业带来协作一体化的好处,大大节约了成本,减少了风险,增强了盈利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余年来,中小企业始终是多数,担负着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分而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且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国民经济起到了有效的辅助和补充的作用。有关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对各国经济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小企业功不可没。据有关部门统计,间国内生产总值净值的30%,工业净增加值的50%,来自于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1996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的56%以上。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二、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的基本场所,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方面的更要作用。就业问题,始终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制约因素。中小企业一大特点就是面广量大,开业快,投资少,竞争激烈,经营灵活,对劳动者劳动技能要求低,且大部分是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吸纳劳动力的容量相对较大,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美国联邦众、参两院中小企业委员会和中小企业管理局介绍,在美国平均每10个人就拥有一个中小企业,美国1993年以来新增的就业机会中的2/3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美国就业人口的52%在中小企业。大量中小企业实际上早自我雇佣,降低了政府安置的压力,也是扩大就业的主要增长点。

我国作为一个工业化水平较低、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妥善解决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据统计,1995年上海大型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10.3万元,小型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2.1万元;同样的资金投入,小企业可以比大企业多吸收4倍的人员就业。形成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合理地位,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有利于矫正现行的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的偏差。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也有利于发挥我国人力资源数量多的这一特点。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承担者。据测算,对于相同的固定资产投资,国有中小企业占用国有资产仅17%,吸纳就业量却达74%,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倍,而对于相同的产值,中小企业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3倍。我国面临着新增劳力和存量劳力就业问题,特别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中小企

业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总量的75%以上;在工业领域,中小企业全部就业人员1.1亿人,占全部工业就业人数的83%。1992-存在,是推动经济繁荣相市场活跃、成长的基本力量。六、中小企业成为产品出口的重要力且

世界各国的中小企业的产品出口,活跃了国际市场。日本在,中小企业产品出口的比重达40%-60%,对日本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的对外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年增加。其中一些大宗出口产品,如服装、手工业品、五金工具、轻工、纺织、玩具等产品,主要靠中小企业提供。我国的众多中小企业利用机制灵活优势和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生产出口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为我国出口创汇的提高和外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出口产品增长的同时,引进外资逐年增加,在境外开办企业也有了新发展。这说明,随看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发展,中小企业经营也在逐渐走向世界。

七、中小企业是大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大企业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走上了自主发展道路,今天的中小企业很可能成为将来的大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有影响的海尔、四通、科龙、红豆等集团等都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而来的。美国近年出现的微软、英特尔、思科、耐克等著名大公司也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起来的。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的支撑作用。中小企业发展了,有利于大企业进行合理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改变“大而全”的生产结构,使大企业更好地发挥优势,专门从事规模较大的生产。日本的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关系比较具有特色,不仅有许多中小企业通过“下请制”为大企业提供零部件或工艺加工等服务。而且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诸如清扫、食堂、保安等社会化服务工作,从而使大企业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增加了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依存度。八、中小企业能够更有效、更经常地利用地方性的资源

大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巨大,采用多层次集中控制的方法对生产实施管理,有利于使用大宗资源。对量少、分散的资源不易有效利用,或者造成运输或管理成本过高,中国幅员辽阔、国情复杂、发展很不平衡,适合中小企业开发、利用的资源很多。即使在大都市中,贴近居民生活、为都市消费与工商业服务的许多经济事业与项目,都具有浓重的地方化、社区化特色。这些活动很难由少数大企业做好,更不用说包办。这正是广大中小企业的用武之地。九、中小企业在制度创新中可发挥重大作用

在市场经济导向的体制改革中,中小企业因其改革成本较低,可以起到改革“试验田”和“前驱”的角色,率先进行各种改革尝试,为更大规模的改革提供经验。中小企业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吸收在改革过程中从国有大企业中精简出的人员,从而减少改革带来的社会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大量中小企业的创办与充分的市场竞争,能够培育出大批企业家人才并培养企业家精神。这种宝贵的企业家资源和精神,对中国社会具有极为深远的重大历史作用。而国有大企业,因其与传统体

制、政府机构的关系,很难从中培育出足够数量与质量的企业家,更难以形成企业家精神的氛围。

十、中小企业能更好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适合自己个性的生活。中小企业以其机制灵活、贴近市场、规模较小、沉没成本和退出成本均较低等特点,可以直接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客户定制需求,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

浅论国有企业监事会的地位和作用

浅论国有企业监事会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国企改革的深入,监事会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清楚的认识,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首先概述了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其次就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再次提出了国有企业中关于强化监事会地位和作用的几点措施;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不断促进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工作。 [关键词]国有企业;监事会;地位;作用[中图分类号]F276.1 [为了促进国有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得以有效的实现,就必须注重监事会在企业发展中监督职能的发挥。因而为了更好地发挥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职能,就必须对国有企业监事会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并促进其作用得以有效的发挥,为国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做出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 概述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 根据公司法和国务院《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的规定,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代表公司股东和职工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公司股东权益不受侵犯。监事会与企业董事会经理班子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监事会不参与、不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 在一般企业中,监事会主要由股东大会选举和企业职工民主选择产生,在国有企业中则由所出资的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派和职工民主选举产生。 由此可见,国有企业监事会是代表出资人即各级政府监督公司董事会和经理班子依法依规正确履行职责的监督机构,与企业董事会、经理班子处于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因而通常企业的董事和经理以及财务负责人员不得兼任监事,否则必须解除原有的职务,以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从而保证监事会能独立的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奖惩和任免意见。 其职能主要在于检查公司董事会、经理班子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规章制度的情况,检查企业财务和经营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及时制止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各种违法违纪和侵犯投资人利益的行为,确保投资人利益。对经营班子经营管理业绩进行评价,提出奖惩建议。 由此可见,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 2 监事会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分析 监事会在一般公司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维护投资人的权益,因为国有企业兼负一定的社会公共职责,所以在国有企业里面,监事会除维护国有资产所有人政

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经济界十分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是否强大,主要就靠有一批大公司、大集团。人们曲解“抓大放小”的方针,认为应把主要精力投入于搞好大企业、大集团,而不怎么重视搞好中小企业。亚洲金融危机的沉重后果使我国经济界受到震惊,国家面临着经济增长率下降、需求难以启动的窘境,促使决策层把更多关注的目光转向中小企业。在我国发展中小企业的问题最初是在1998年4月专家学者讨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分流出路的时候提出来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重视发挥各种所有制中小企业在活跃城乡经济、满足社会多方面需求、吸收劳动力就业、开发新产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在我国的企业改革中,继续贯彻“抓大放小”的方针,在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小企业,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为各种所有制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要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 中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地区和发展阶段而曾遍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无论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处于制度变迁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可以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小企业的更要作用和地位具体表现任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是一支重要力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竞争机制的真正参与者和体现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反映了经济分散化、多样化性质的内在要求,体现出中小企业的先进性、革命性和生命力之所在。同时,中小企业以其灵活而专业化的生产和经营,给配套的大企业带来协作一体化的好处,大大节约了成本,减少了风险,增强了盈利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余年来,中小企业始终是多数,担负着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分而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且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国民经济起到了有效的辅助和补充的作用。有关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对各国经济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小企业功不可没。据有关部门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有,远远高于总的经济增长速度。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八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净值的30%,工业净增加值的50%,来自于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1996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的56%以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如目前我国的食品、造纸和印刷行业产值的70%以上,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行业产值的80%以上,木材、家具行业产值的90%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因而,经济学家吴敬链曾指出:几十万个国有和乡镇政府所有的中小企业的放开和搞活,将是近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建设;企业发展;和谐发展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意识及内涵的总称,其能以企业组织行为所体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 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目前企业文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已得到长 足发展 , 企业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正在从物质的、制度的层面向文化层面不断发展。 【正文】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 , 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 , 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 。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头 脑和灵魂的企业,而成功的企业,都是突出企业的文化管理。因此,建塑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这个时代赋予当代国有企业的时代 课题。 当前,国有企业的管理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影响和制约着企业发展:为什么许多“明星”企业很快成为“流星”企业?为什么一些企业高层与中基层难以 达成共识,甚至存在沟通障碍等?事实证明,一个先进的企业有必要也必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否则即便在短期取得不错的效益,但最终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趋于劣势,最终导致昙花一现。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 文化,中国历史上最早是指“以文教化”和“以文化成”的总称,从字面意 思上解释,文化是一个动词,无论是“教化”还是“化成” ,都体现了一个行为 过程。“文”是指道德、哲学思想、艺术等,引伸到企业文化中就是企业所倡导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 14710106杨建超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随着文化管理阶段的到来而兴起,从本源看,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为解决与外部环境的协调问题和内部的融合问题而形成的一套基本假设。这套基本假设是企业或企业家在过去成功和失败中习得的,反映了企业或企业家对外部环境、内部结构、内部运作有效性、人员本性等众多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并且,这套假设是在潜意识状态下影响企业和企业人未来的行为选择。 (一)企业文化大概有以下四个功能 1.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鼓励、引导把员工个人的人生追求与公司的目标相结合,帮助员工了解公司的政策,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团队之间、个人与公司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 2.导向功能 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首要的。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3.激励功能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财务管理在企业科学化管理中的中心地位的确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人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和重视。从实际情况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或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凡是企业财务管理作用发挥得好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企业领导人对财务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也比较高。因此,对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关系的认识,特别是企业领导人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的认同是实现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关键性因素。为什么说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呢?这不是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同人自封的,而是财务管理自身的地位、作用所决定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1.财务管理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从学科理论上讲,财务学产生于经济学之前,有关资本、资金循环周转,货币、计价、利息、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表面上表现为财务学和经济学共有的内容,但其实质是财务学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从实际情况看,虽然我们不能把财务学与经济学关系和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简单地对比,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财务管理的内容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不容质疑的。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组织企业资金活动、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就是资金运动增值的过程,财务管理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然而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所以企业科学化管理必须遵循这一客观规律才行。 2.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的综合性反映 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大都可以资金运动中综合反映出来,而通过合理地组织资金运动,又可以对企业各方面的生产经营活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财务管理的各项价值指标,是企业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将企业生产情况与财务情况及时、客观地反映出来,并深入分析,寻找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措施,堵塞漏洞,提高效益,加强成本管理,以更低的耗费获取同样或更高的收益。所以财务管理又是企业科学管理中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企业只有在发展中求生存,取得利润才能实现其存在的价值。企业为实现其生存发展的目的而实施各种各样的如生产、质量、销售等管理工作,而这些管理工作的轴心是财务管理,它们的最终结果都会反映到企业的财务成果上来。 3.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 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覆盖经营全方位。搞好财务管理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企业资金运动过程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无论是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还是资金的补偿,经营成果分配都离不开财务管理。也就是说,财务管理可以把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纳入管理范围,它融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这种管理上的优势,同样是企业其他任何一项管理所无法替代的。 (二)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作用 1.管理资金的运作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血液,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合理筹集资金,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资产管理包括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无形资产以及递延资产管理。在资产管理中要破除只讲满足需要,不讲采购成本和资金占用的观念。要树立低价少储的观念,使得储备的物资既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又要节约占用资金;要抓好固定资产的管理,避免资产的闲置与流失,同时盘活闲置资产,使其保值增值,给企业带来效益;要重视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的形象与信誉,是给企业带来效益的重要保障;要树立极强的经济意识,让企业的资产活起来,流动起来。另外,还要

企业文化与制度协同.doc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对“文化与制度”的认识经常陷入一种误区,或把二者对立起来,或把二者混为一谈,分不清二者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实质上,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既存在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 1、制度与文化是互动的 当管理者认为某种文化需要倡导时,他可能通过培养典型人物的形式,也可能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来推展和传播。但要把倡导的新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制度则是最好的载体之一。人们普遍认同一种新文化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而把文化“装进”制度,则会加速这种认同过程。当企业中的先进文化或管理者倡导的新文化已经超越制度文化的水准,这种文化又在催生着新的制度的形成。 2、制度与文化的表现形态不同 前者是有形的,往往以责任制、规章、条例、标准、纪律、指标等形式表现出来;后者是无形的,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是一种精神状态,往往通过有形的事物、活动反映和折射出来。但二者却是一体两面,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着文化,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得以表现。 3、制度与文化的演进方式不同 文化的演进是采取“渐进式”的,制度的演进是“跳跃式”的,但二者同处于一个过程之中。从制度到文化,再建新制度,再倡导新文化,二者交互上升。企业管理正是在这种交互上升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臻于完美。 4、制度与制度文化不是同一概念 当制度内涵未被员工心理认同时,制度只是管理者的“文化”,至多只反映管理规律和管理规范,对员工只是外在的约束;当制度内涵已被员工心理接受、并自觉遵守时,制度就变成了一种文化。比如,企业要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先定一项制度,时间长了,员工心理接受了这一制度内涵,制度变成空壳,留下的是参与文化。 5、制度与文化永远是并存的 制度再周延也不可能凡事都规定到,但文化时时处处都能对人们的行为起约束作用。制度永远不可能代替文化的作用。也不能认为文化管理可以替代制度管理。由于人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对组织目标认同的差异性,要想使个体与群体之间达成协调一致,光靠文化管理是不行的;实际上,在大生产条件下,没有制度,即使人的价值取向和对组织的目标有高度的认同,也不可能达成行动的协调一致。 二、如何保持制度制定与文化理念的一致性

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新形势下,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和动力。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构建和谐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同特色的企业文化,可以成为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接下来,经理人网编辑就和大家具体谈谈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话题。 首先要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相伴而生的客观现象,就是说,在企业这一经济组织形态诞生之初,就存在了企业文化。首先提出并倡导企业文化理论的是美国的管理学者。 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信念的力量,也是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这三种力量的相互融通、促进,形成了企业的文化优势,成为企业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无形力量。 新形势下建设企业文化有哪些措施和途径呢? 第一,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说,是企业家的文化。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来管理的,所以,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取决于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取决于企业领导者对建设企业文化的见解和其独具个性及前瞻性的管理意识。只有通过其长远的目光、人格的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才能不断推动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第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要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也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更不能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意识。 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能够达到增强企业内聚力、加强职工自我控制、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所以,通过文化对管理的先导作用,可实现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地位及意义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 地位及意义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当今中国市场经济中有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种,从国有企业来看,首先,国有企业可以一段时期内实现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或是改善一个国家国际市场竞争地位的有效手段。其次,国有企业可以解决某个时点上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 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最后,还可以平抑经济周期的大起大落。可是,从国有企业的不足上来说,其一,国有企业治理改革不彻底,组织结构尚待优化。其二,过于强调经济目标,忽视国有企业的非经济目标。其三,过于依赖制度优势,软实力发展不足。为了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我们的国有企业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同时,特别是通过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经济时,也吸收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则出现和发展了民营企业,这样也有利于国有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反观民营企业,其优势在于:1.有利于分配资源,优化产能。2.中国经济内需的增加必须靠民营经济的扩大。民营企业更能合理分配资源和经济利用,并且能很有效地成为消费增长的动力,拉动内需的增长等等。但是,辩证地来看,民营企业也有它自身的不足,比如:1.产权结构不合理和产权关系不明确。2.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的治理结构。3.政策支持不到位,私有财产的合法地位不明确。4.我国要素市场发育缓慢以及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等也制约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因此,从这一方面来

讲,我国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同存在,协调发展,共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发挥各自的特点,完善资源利用与分配,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从商品经济学中所论述的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来讲,首先明晰价值规律的含义: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其作用表现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共存,很好地解决了社会资源的分配,使利用率更高,发展迅速。2.自发地激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各种企业之间的竞争,符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规律,效率低下的企业则会被淘汰,这样,在良心竞争下,国企与私企会在竞争中不断完善自我,为了获胜,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劳动生产率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不同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不同,两种企业的存在可以很好地调节社会收入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对于国企会造成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则民营企业的存在很好地平衡了这一消极后果。而比如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社会资源在各个部门配置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等问题,也都在二者共存中协调着,平衡着。因此,可以这么总结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国名经济中的地位: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中处

中小企业界定标准、概念和小企业的特点和作用

中小企业界定标准、概念和小企业的特点和作用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和界定标准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迅猛地发展起来,越来越表现出惊人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企业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小企业呢?理论上讲,小型企业是指劳动力、劳动手段或劳动对象在企业中的集中程度较低,或者生产和交易数量规模较小的企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大、中、小三种企业类型的划分,但在确定大中小的标准上,应当使用一个相对性原则,即企业所处的地域、行业和时间的不同,划分的标准就不同。美国和英国在定义小企业时,既有定性标准又有定量标准;有些国家则直接采用定量标准来定义小企业,如日本、德国、意大利等;我国在2002年6月29日召开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对中小企业概念重新作了界定,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同时该法还规定,我国中小企业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来划分。 由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共同研究制定新的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正式出台。针对标准的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及新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不但包括了工业,而且进一步包括了第三产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因此从法律角度上的确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更加准确的界定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范围。 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建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对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6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1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5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邮政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1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住宿和餐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8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二、中小企业的作用 小型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在扩大就业,活跃城乡经济,满足人民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进行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还要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浅析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析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关于企业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当时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经营者的主观意愿融合于企业之中从而形成一种教育与氛围,这也是企业文化最初的表现形式。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变迁,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出现分离,从而出现了专门从事企业经营的人员即现在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实现对于企业更好地管理,这些企业的管理者便在企业之中自上而下创设了一种适合工作的良好氛围与环境,从而形成了现在意义上的企业文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我国的众多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不仅仅依靠经济硬实力水平的增强,同时也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本文正是对于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予以论述。 一、企业文化理论概述 (一)关于企业文化的内涵 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指依托于企业管理的主体意识,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为最终目的的一种萦绕于企业各个环节的文化形态的集合。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并非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思想观念简单地加和,而是一种具有共同目标、共同价值的意识体现。从某种层面来讲,所谓的企业文化其实就是指企业管理的文化,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文化,它具有自己的群体意识与奋斗目标,同时也是一种经济文化,因为它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离开了企业的经济活动,那么企业文化也将不复存在。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 纵观企业文化,笔者认为企业文化主要有五大功能即: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与辐射功能等。 所谓的凝聚功能就是指企业文化能够将企业内部所有的员工团结在一起,使其奋斗目标更为一致与明确,将企业员工的个人利益同企业整体的利益紧密相连,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企业内部上下更为凝聚。 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所体现出来的企业精神都能够我企业与员工的发展指明方向,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坚持正确的道路为之奋斗。 企业的激励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于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以及对于优秀员工的奖励等,通过对其精神上的激励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其智慧,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的发展。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指在发挥其导向功能的同时,对于那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行为予以制度上的约束,从而纠正员工的不良意识与观念,提高其自我约束能力,明确工作的意义与方法。 辐射功能则是指优秀企业文化对于社会大众所显示出来的一种良好的精神风貌,通过文化的辐射作用,扩大企业对于社会公众的影响力,为企业建立自主品牌奠定基础。 二、关于良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应对策 (一)始终坚持企业文化建设路线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标签:新形式企业文化意义和作用 1 企业文化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背景下,为实现企业目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被该企业广大职工群众所接受的共同的行为准则,以及企业形象、经营理念、道德规范、企业精神等。企业的发展既要靠有效的经营运行机制,同时还要靠用一种精神去统一人们的思想,约束人们的行为。发展企业文化的目的就在于用一种无形的、精神的东西去统一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职工的行为价值观念。通过发展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企业的活力,使每一个企业职工都能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氛围,一种精神支柱的存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筛选与提炼形成的人本管理理论,它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最高目标、企业精神、优良作风、礼仪风俗、行为规范、标识、英模、环境、传播网络等为主要内容,能够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企业的发展,根本的因素是人,是企业的职工。职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而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强调人的价值,注重人的因素,注重在更高层次上挖掘人的潜力和潜能。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推动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尔现象启示我们:企业文化之所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起作用,是靠了其对职工的熏陶、感染和引导。企业文化中所包容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作为一个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于企业职工中。在这种企业文化面前,职工会自觉地按照企业的共同价值及行为准则去从事工作、学习、生活,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创造财富,这种作用是无法去度量和计算的。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2 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观因素 2.1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精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发表时间:2009-05-26T15:00:47.48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4月下旬供稿作者:胡岁才 [导读] 从管理体制、创新能力、融资渠道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存在问题的办法。 摘要: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入手,分析了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出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从管理体制、创新能力、融资渠道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存在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中小企业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1 中小企业的界定 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目前世界各国(地区)所设定的参照系标准各不相同。美国通常把员工在500人以下的企业称为小企业(small business),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小企业[1]。2003年2月19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研究制订出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下发了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文件《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该《通知》指出,《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的中小企业标准上限即为大企业标准的下限,国家统计部门据此制订大中小型企业的统计分类,并提供相应的统计数据;国务院有关部门据此进行相关数据分析,不再制订与《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不一致的企业划分标准;对尚未确定企业划型标准的服务行业,有关部门将根据2003年全国第三产业普查结果,共同提出企业划型标准。中小企业标准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该规定适用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其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 由此认为,我国中小企业是指根据企业的出资人的多少、经营活动的范围、与同行业大企业的比较、固定资产和企业员工规模划分的一类企业形态,具体是指那些企业的出资人是个人或一个群体、经营活动的范围除了营销活动均在本地进行、与同行业大企业的比较,规模相对较小、固定资产低于40000万元、年营业额数少于40000万元、企业员工不足500人的企业。 2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根据《生活时报》的“美国的中小企业”一文报道,美国的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了99%的雇主,雇用了52%的工人,38%的高技术行业的工人,提供了51%的私营企业的产值,是新工作机会的源泉[3]。美国90年代以来,经济的持续增长,与中小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在目前被统计的1800万家欧盟企业中,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1792.4万家。中小企业的总产值占欧盟总产值的55%,吸收就业人数占到欧盟就业总人数的70%。日本拥有近650万家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人员占全国职工人数的78%。在1998年,英国中小企业几乎涉足所有行业,创造了1000万个就业岗位,其产值占到除金融业以外英国GDP的42%。台湾,由于以灵活、机动的中小企业作为经济支柱,成为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最小的地区之一。 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综合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我国2003年6月底时的全国城乡全部,中小企业为1163万个,而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推算,目前应当有832.4万个中小企业[4]。中小企业具有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国创新的主体。 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协调运行的基础性力量,也是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还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3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尽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地位,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当然,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中小企业自身发展方面的原因,还有环境的因素。 3.1 管理不规范,体制不健全,家长式管理妨碍企业的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经过是国有、集体、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完成的,一般实行的是家族企业制度,企业主要职务由家族成员担任,经营决策权集中于企业主,企业行为主要以伦理道德规范来替代经济行为规范的制度。它不适于企业规模扩大发展后的经营管理的需要,限制了企业向较大的规模发展。 3.2 中小企业普遍生产技术落后,创业者的文化素质不高,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低下。中小企业自身固有的劣势,决定了多数中小企业无法独立地生存,而必须与大企业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成为大企业的配套企业或附属企业。中小企业自身也在搞“小而全”,盲目追求独立经营,不切实际、不顾条件地同大企业竞争,往往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举步维艰,甚至遭到淘汰。 3.3 融资难仍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无法成为沪深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需要在深圳中小板市场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目前的中小板规模层次仍比较单一,难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现行的中小企业上市门槛还相对较高。按照规定,企业发行上市的量化要求包括: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5000万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另外,上市周期长、成本相对高、融资规模小、再融资程序复杂等,也阻碍了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热情。根据这一规定,在全国2200家符合中小板上市条件的后备企业中,截止2007年10月1日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企业仅仅只有174家;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这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4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 4.1 由于目前我国的许多中小企业是通过转改制而出现的,即通过“官造民营企业家”演变而来的,规范家族制企业的管理,必须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建设:①政府的指导和政策上的扶持力度要持续加强。一是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品牌企业品牌产品的保护力度,让家族制企业的建设能走向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规范市场,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竞争的卖方市场,建立一个文明的消费市场,倡导品牌消费意识。②在政策上制定优惠的发展政策,如企业利税改革、企业融资等方面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向产业升级转变,走规模经营、高效发展的道路。③家族制企业要转变思想。排除"家长制"观念,接受先进的管理制度,先进的思想文化,紧随时代脉搏的跳动,走科学、民主、创新求变的发展道路,用制度管人。 4.2 积极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技术创新,实施专业化生产,实现“小而专”、“小而特”、“小而优”、“小而强”,使人力、物力、财力得以迅速集中、快速反应,将是企业具有参与合作资格以及实施敏捷制造的前提。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人才是创新能力的主体,企业核心能力的实现必须通过提高企业人力资本存量和激发人力资本效益增量来达到。为此一方面要求企业完善

企业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企业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是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软实力”。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精神面貌和文化修养,符合自己特点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管理者确认企业发展的目标,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从而促进企业健康长久的发展,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一、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概念 1.企业文化的概念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文化,我们常说的企业文化主要包括:(1)物质文化,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产品包装、产品外观等;(2)制度文化,是指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规章制度,包括奖励制度、惩罚制度、人事制度、考勤制度等;(3)精神文化,是指企业的价值观念和员工的精神面貌,以及企业的整体容貌,比如企业领导或员工的道德修养、个人素质、社会责任感、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企业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漫长的工作活动和企业氛围中逐渐形成的,相对于公司具体的制度而言,企业文化其实更像是一个象征性的标志,展现一个企业整体的状态和要求。员工的素养和管理者的思想、企业的倡导精神都会传递在企业文化上,在大家相互交流、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塑造着企业文化。不同的团队就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文风,不同的管理体制就会有不同的企业体系,它包含着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式、价值观念、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它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 2.企业管理的概念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管、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成。企业管理主要依靠根据企业自身特色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来实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管理,从宏观来说,制定精准的战略目标,是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一个好的战略目标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正确的道路上长远的发展下去。从微观来说,企业管理可以渗透企业的每个角落,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也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员工的工作能力是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企业管理涉及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经营利润,所以企业必须重视日常的企业管理。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的发展犹如一棵成长的小树,要想变成参天大树,就需要不断地扎根、不断地开枝散叶。企业文化就像是肥料,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催化剂,帮助企业建立牢不可破的框架。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不仅可以创造个人价值,还可以提升企業的综合实力,让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 1.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找家教,到阳光阳光家教网全国最大家教平台 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新华网云南频道 ( 2007-10-30 )来源:云岭高速0【字号大中小】【订阅新华短信】【收看新华手机报】【打印】【关闭】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朱振辉(昆楚管理处) 企业文化学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说过,今后的500强企业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近些年来,企业文化建设逐渐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人们也开始意识到先进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的竞争,表面看来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深一层看是管理水平的竞争,再深一层看就是文化的竞争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建设的涵义是指对企业文化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所制定的总体谋划和基本对策。其特点包括渐进性、整体性、柔软性、可继承性、潜移默化性等,并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https://www.360docs.net/doc/465565461.html,家教网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

找家教,到阳光阳光家教网全国最大家教平台企业文化的结构分为三个阶段,即精神层、物质层和制度层。精神层主要是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 精神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 (一)精神层包括6个方面内容: (1)企业最高目标。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是企业全体员工凝聚力的焦点,是企业共同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它反映了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追求层次和理想抱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2)企业哲学。企业哲学是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可和接受,具有相对稳定性,它的形成是由企业所处的社会制度及周围环境等客观因素所决定的,同时也受企业家思想方法、政策水平、科学素质、实践经验、工作作风以及性格等主观因素的影响。(3)企业精神。它是企业有意识提倡、培养员工群体的优良精神风貌,是对企业现有的观念意识、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和倡导的结果,是全体员工有意识地实践所体现出来的。4)企业风气。企业风气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在员工的思想作风、传统习惯、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方面的综合反映。5)企业道德。指调节职工之间、职工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制度之间三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6)企业宗旨。这是指企业存在的价值及其作为经济单位对社会的承诺(二)制度层。1、一般制度。指企业指导日常工作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以及各种责任制度。2、特殊制度。能够反映一个企业的管理特点和文化特色的非程序化制度。3、企业风格。这是指企业长期相洽、约定俗成的典礼、仪式、行为习惯、节日活动等。如五月鲜花歌咏比赛、体育比赛等等。 https://www.360docs.net/doc/465565461.html,家教网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

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1)

重影响了企业的地位和企业文化作用的发挥。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本文首先研究了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其次研究了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再次研究了影响企业文化地位巩固和作用发挥的因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巩固企业文化地位和发挥企业文化作用的措施,得出了我们应该积极发展企业文化的结论。 关键词:企业文化、地位、作用、存在问题、措施 目录 一、引言 (1) 二、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2) 三、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2) (一)企业文化的地位 (2)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2) 1、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2) 2、企业文化具有约束作用 (3) 3、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作用 (3) 4、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具有激励作用 (3) 5、企业文化具有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作用 (3) 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3) (一)企业文化缺乏鲜明的个性 (4) (二)企业文化的员工认同率比较的低 (4) (三)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比较的片面 (4)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4) (一)正确理解企业文化,树立全面的企业文化观念 (4) (二)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5) (三)重视企业文化创新,突出鲜明的企业特色 (5) (四)重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5) (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传播工作 (5) 六、结论与展望 (5) 参考文献 (6) 一、引言 西方国家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企业文化的研究,并且经过30多年的发展,西方已经形成了重视企业文化的良好的氛围,企业文化建设也为西方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而我国企业文化研究的起步比较的晚,企业文化的研究也相对不成熟,并且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的也不是十分的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的研究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期待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能够取得长足的进步,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