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数学试题精选300题
中考数学题库(含答案和解析)

中考数学题库(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3分)﹣2的绝对值等于()A.2 B.﹣2 C.D.±22.(3分)计算2a﹣a.正确的结果是()A.﹣2a3B.1 C.2 D.a3.(3分)要使分式有意义.x的取值范围满足()A.x=0 B.x≠0 C.x>0 D.x<0 4.(3分)数据5.7.8.8.9的众数是()A.5 B.7 C.8 D.9、5.(3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B=10.CD是AB边上的中线.则CD的长是()A.20 B.10 C.5 D.6.(3分)如图是七年级(1)班参加课外兴趣小组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则表示唱歌兴趣小组人数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A.36°B.72°C.108°D.180°7.(3分)下列四个水平放置的几何体中.三视图如图所示的是()A.B.C.D.8.(3分)△ABC中的三条中位线围成的三角形周长是15cm.则△ABC的周长为()A.60cm B.45cm C.30cm D.cm 9.(3分)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C是⊙O的直径.∠C =50°.∠ABC的平分线BD交⊙O于点D.则∠BAD的度数是()A.45°B.85°C.90°D.95°10.(3分)如图.已知点A(4.0).O为坐标原点.P是线段OA上任意一点(不含端点O.A).过P、O两点的二次函数y1和过P、A 两点的二次函数y2的图象开口均向下.它们的顶点分别为B、C.射线OB与AC相交于点D.当OD=AD=3时.这两个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之和等于()A.B.C.3 D.4二、填空题(本题共有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1.(4分)当x=1时.代数式x+2的值是.12.(4分)因式分解:x2﹣36=.13.(4分)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在一次训练中.每人各打10发子弹.根据命中环数求得方差分别是=0.6.=0.8.则运动员的成绩比较稳定.14.(4分)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点F在BC的延长线上.DE∥BC.∠A=46°.∠1=52°.则∠2=度.15.(4分)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可求得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为.16.(4分)如图.将正△ABC分割成m个边长为1的小正三角形和一个黑色菱形.这个黑色菱形可分割成n个边长为1的小三角形.若=.则△ABC的边长是.三、解答题(本题共有8小题.共66分)17.(6分)计算:+(﹣2)2+tan45°.18.(6分)解方程组.19.(6分)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点(﹣2.8).(1)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2.y1).(4.y2)是这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个点.请比较y1、y2的大小.并说明理由.20.(8分)已知:如图.在▱ABCD中.点F在AB的延长线上.且BF =AB.连接FD.交BC于点E.(1)说明△DCE≌△FBE的理由;(2)若EC=3.求AD的长.21.(8分)某市开展了“雷锋精神你我传承.关爱老人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随机调查了本市部分老人与子女同住情况.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表(不完整)老人与子女同住情况百分比统计表老人与子女同住情况同住不同住(子女在本市)不同住(子女在市外)其他A50%B5%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本次调查的老人的总数及a、b的值;(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画在答卷相对应的图上)(3)若该市共有老人约15万人.请估计该市与子女“同住”的老人总数.22.(10分)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DA=DC.以点D 为圆心.DA长为半径的⊙D与AB相切于A.与BC交于点F.过点D 作DE⊥BC.垂足为E.(1)求证:四边形ABED为矩形;(2)若AB=4.=.求CF的长.23.(10分)为进一步建设秀美、宜居的生态环境.某村欲购买甲、乙、丙三种树美化村庄.已知甲、乙丙三种树的价格之比为2:2:3.甲种树每棵200元.现计划用210000元资金.购买这三种树共1000棵.(1)求乙、丙两种树每棵各多少元?(2)若购买甲种树的棵树是乙种树的2倍.恰好用完计划资金.求这三种树各能购买多少棵?(3)若又增加了10120元的购树款.在购买总棵树不变的前提下.求丙种树最多可以购买多少棵?24.(12分)如图1.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2.点A在x轴负半轴上.点B在坐标原点.点D的坐标为(﹣.3).抛物线y=ax2+b (a≠0)经过AB、CD两边的中点.(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将菱形AB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匀速平移(如图2).过点B作BE⊥CD于点E.交抛物线于点F.连接DF、AF.设菱形ABCD平移的时间为t秒(0<t<)①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ADF与△DEF相似?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连接FC.以点F为旋转中心.将△FE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得△FE′C′.当△FE′C′落在x轴与抛物线在x轴上方的部分围成的图形中(包括边界)时.求t的取值范围.(写出答案即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当a是正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即可解答.【解答】解:根据绝对值的性质.|﹣2|=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①当a是正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②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③当a是零时.a的绝对值是零.2.【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进行运算即可.【解答】解:2a﹣a=a.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同类项的合并.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3.【分析】根据分母不等于0.列式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从以下三个方面透彻理解分式的概念:(1)分式无意义⇔分母为零;(2)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3)分式值为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4.【分析】根据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解答即可.【解答】解:数据5、7、8、8、9中8出现了2次.且次数最多. 所以众数是8.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众数的定义.熟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需要注意.众数有时候可以不止一个.5.【分析】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知: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CD的长.【解答】解:∵在Rt△ABC中.∠ACB=90°.AB=10.CD是AB边上的中线.∴CD=AB=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位于斜边的中点).6.【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1).然后结合图形即可得出唱歌兴趣小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也可求出圆心角的度数.【解答】解:唱歌所占百分数为:1﹣50%﹣30%=20%.唱歌兴趣小组人数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360°×20%=72°.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7.【分析】根据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从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可以看出这个几何体的正面、左面、底面是长方形.所以这个几何体是长方体;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关键是根据三视图和空间想象得出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8.【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底边的一半.又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问题可求.【解答】解:∵△ABC三条中位线围成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相似比是.∵△ABC中的三条中位线围成的三角形周长是15cm.∴△ABC的周长为30cm.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要熟记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高、中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以及推论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分别求出∠BAC和∠CAD的度数.进而求出∠BAD的度数.【解答】解:∵AC是⊙O的直径.∴∠ABC=90°.∵∠C=50°.∴∠BAC=40°.∵∠ABC的平分线BD交⊙O于点D.∴∠ABD=∠DBC=45°.∴∠CAD=∠DBC=45°.∴∠BAD=∠BAC+∠CAD=40°+45°=8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即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10.【分析】过B作BF⊥OA于F.过D作DE⊥OA于E.过C作CM⊥OA于M.则BF+CM是这两个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之和.BF∥DE∥CM.求出AE=OE=2.DE=.设P(2x.0).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得出OF=PF=x.推出△OBF∽△ODE.△ACM∽△ADE.得出=.=.代入求出BF和CM.相加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过B作BF⊥OA于F.过D作DE⊥OA于E.过C作CM⊥OA于M. ∵BF⊥OA.DE⊥OA.CM⊥OA.∴BF∥DE∥CM.∵OD=AD=3.DE⊥OA.∴OE=EA=OA=2.由勾股定理得:DE=.设P(2x.0).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得出OF=PF=x.∵BF∥DE∥CM.∴△OBF∽△ODE.△ACM∽△ADE.∴=.=.∵AM=PM=(OA﹣OP)=(4﹣2x)=2﹣x.即=.=.解得:BF=x.CM=﹣x.∴BF+CM=.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最值.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性质和定理进行推理和计算的能力.题目比较好.但是有一定的难度.二、填空题(本题共有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1.【分析】把x=1直接代入代数式x+2中求值即可.【解答】解:当x=1时.x+2=1+2=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明确运算顺序是关键.12.【分析】直接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平方差公式:a2﹣b2=(a+b)(a﹣b).【解答】解:x2﹣36=(x+6)(x﹣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熟记公式结构是解题的关键.13.【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0.6.=0.8.∴<.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甲的成绩比较稳定.故答案为:甲.【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14.【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DEC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结论即可.【解答】解:∵∠DEC是△ADE的外角.∠A=46°.∠1=52°.∴∠DEC=∠A+∠1=46°+52°=98°.∵DE∥BC.∴∠2=∠DEC=98°.故答案为:98.【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5.【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y=kx+b过(2.3).(0.1)点.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再求出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一次函数y=kx+b过(2.3).(0.1)点.∴.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x轴交于(﹣1.0)点.∴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为x=﹣1.故答案为:x=﹣1.【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根据函数的图象求出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再利用交点坐标与方程的关系求方程的解.16.【分析】设正△ABC的边长为x.根据等边三角形的高为边长的倍.求出正△ABC的面积.再根据菱形的性质结合图形表示出菱形的两对角线.然后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两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表示出菱形的面积.然后根据所分成的小正三角形的个数的比等于面积的比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设正△ABC的边长为x.则高为x.S△ABC=x•x=x2.∵所分成的都是正三角形.∴结合图形可得黑色菱形的较长的对角线为x﹣.较短的对角线为(x﹣)=x﹣1.∴黑色菱形的面积=(x﹣)(x﹣1)=(x﹣2)2.∴==.整理得.11x2﹣144x+144=0.解得x1=(不符合题意.舍去).x2=12.所以.△ABC的边长是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有一个角等于60°的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点在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与菱形的面积列出方程.三、解答题(本题共有8小题.共66分)17.【分析】分别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零指数幂.然后代入tan45°=1.进行运算即可.【解答】解:原式=4﹣1+4+1=8.【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零指数幂的运算.二次根式的化简.属于基础题.18.【分析】①+②消去未知数y求x的值.再把x=3代入②.求未知数y的值.【解答】解:①+②得3x=9.解得x=3.把x=3代入②.得3﹣y=1.解得y=2.∴原方程组的解是.【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加减消元法的解题步骤是关键.19.【分析】(1)把经过的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2)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在每一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解答.【解答】解:(1)把(﹣2.8)代入y=.得8=.解得:k=﹣16.所以y=﹣;(2)y1<y2.理由:∵k=﹣16<0.∴在每一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点(2.y1).(4.y2)都在第四象限.且2<4.【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增减性.是中学阶段的重点.需熟练掌握.20.【分析】(1)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即可得AB=DC.AB∥DC.继而可求得∠CDE=∠F.又由BF=AB.即可利用AAS.判定△DCE≌△FBE;(2)由(1).可得BE=EC.即可求得BC的长.又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即可求得AD的长.【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AB∥DC.∴∠CDE=∠F.又∵BF=AB.∴DC=FB.在△DCE和△FBE中.∵∴△DCE≌△FBE(AAS)(2)解:∵△DCE≌△FBE.∴EB=EC.∵EC=3.∴BC=2EB=6.∵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1.【分析】(1)有统计图表中的信息可知:其他所占的比例为5%.又人数为25人.所以可以求出总人数.进而求出a和b的值;(2)有(1)的数据可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用该老人的总数15万人乘以与子女“同住”所占的比例30%即为估计值.【解答】解:(1)老人总数为250÷50%=500(人).b=%=15%.a=1﹣50%﹣15%﹣5%=30%.(2)如图:(3)该市与子女“同住”的老人的总数约为15×30%=4.5(万人).【点评】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统计图中整理出进一步解题的信息.22.【分析】(1)根据AD∥BC和AB切圆D于A.求出DAB=∠ADE =∠DEB=90°.即可推出结论;(2)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AB=DE=4.根据垂径定理求出CF=2CE.设AD=3k.则BC=4k.BE=3k.EC=k.DC=AD=3k.在△DEC中由勾股定理得出一个关于k的方程.求出k的值.即可求出答案.【解答】(1)证明:∵⊙D与AB相切于点A.∴AB⊥AD.∵AD∥BC.DE⊥BC.∴DE⊥AD.∴∠DAB=∠ADE=∠DEB=90°.∴四边形ABED为矩形.(2)解:∵四边形ABED为矩形.∴DE=AB=4.∵DC=DA.∴点C在⊙D上.∵D为圆心.DE⊥BC.∴CF=2EC.∵.设AD=3k(k>0)则BC=4k.∴BE=3k.EC=BC﹣BE=4k﹣3k=k.DC=AD=3k.由勾股定理得DE2+EC2=DC2.即42+k2=(3k)2.∴k2=2.∵k>0.∴k=.∴CF=2EC=2.【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判定.垂径定理等知识点的应用.通过做此题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用的数学思想是方程思想.题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23.【分析】(1)利用已知甲、乙丙三种树的价格之比为2:2:3.甲种树每棵200元.即可求出乙、丙两种树每棵钱数;(2)假设购买乙种树x棵.则购买甲种树2x棵.丙种树(1000﹣3x)棵.利用(1)中所求树木价格以及现计划用210000元资金购买这三种树共1000棵.得出等式方程.求出即可;(3)假设购买丙种树y棵.则甲、乙两种树共(1000﹣y)棵.根据题意得:200(1000﹣y)+300y≤210000+10120.求出即可.【解答】解:(1)已知甲、乙丙三种树的价格之比为2:2:3.甲种树每棵200元.则乙种树每棵200元.丙种树每棵×200=300(元);(2)设购买乙种树x棵.则购买甲种树2x棵.丙种树(1000﹣3x)棵.根据题意:200×2x+200x+300(1000﹣3x)=210000.解得x=300∴2x=600.1000﹣3x=100.答:能购买甲种树600棵.乙种树300棵.丙种树100棵;(3)设购买丙种树y棵.则甲、乙两种树共(1000﹣y)棵.根据题意得:200(1000﹣y)+300y≤210000+10120.解得:y≤201.2.∵y为正整数.∴y最大取201.答:丙种树最多可以购买201棵.【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与数学思想联系起来.读懂题列出不等式关系式即可求解.本题难点是(3)中总钱数变化.购买总棵树不变的情况下得出不等式方程.24.【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B和CD的中点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本问是难点所在.需要认真全面地分析解答:①如图2所示.△ADF与△DEF相似.包括三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I)若∠ADF=90°时.△ADF∽△DEF.求此时t的值;(II)若∠DF A=90°时.△DEF∽△FB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以求得相应的t的值;(III)∠DAF≠90°.此时t不存在;②如图3所示.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认真分析满足题意要求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限制条件.然后根据限制条件列出不等式.求出t的取值范围.确定限制条件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解:(1)由题意得AB的中点坐标为(﹣.0).CD的中点坐标为(0.3).分别代入y=ax2+b得.解得..∴y=﹣x2+3.(2)①如图2所示.在Rt△BCE中.∠BEC=90°.BE=3.BC=2∴sin C===.∴∠C=60°.∠CBE=30°∴EC=BC=.DE=又∵AD∥BC.∴∠ADC+∠C=180°∴∠ADC=180°﹣60°=120°要使△ADF与△DEF相似.则△ADF中必有一个角为直角.(I)若∠ADF=90°∠EDF=120°﹣90°=30°在Rt△DEF中.DE=.求得EF=1.DF=2.又∵E(t.3).F(t.﹣t2+3).∴EF=3﹣(﹣t2+3)=t2∴t2=1.∵t>0.∴t=1此时=2..∴.又∵∠ADF=∠DEF∴△ADF∽△DEF(II)若∠DF A=90°.可证得△DEF∽△FBA.则设EF=m.则FB=3﹣m∴.即m2﹣3m+6=0.此方程无实数根.∴此时t不存在;(III)由题意得.∠DAF<∠DAB=60°∴∠DAF≠90°.此时t不存在.综上所述.存在t=1.使△ADF与△DEF相似;②如图3所示.依题意作出旋转后的三角形△FE′C′.过C′作MN⊥x轴.分别交抛物线、x轴于点M、点N.观察图形可知.欲使△FE′C′落在指定区域内.必须满足:EE′≤BE且MN≥C′N.∵F(t.3﹣t2).∴EF=3﹣(3﹣t2)=t2.∴EE′=2EF=2t2.由EE′≤BE.得2t2≤3.解得t≤.∵C′E′=CE=.∴C′点的横坐标为t﹣.∴MN=3﹣(t﹣)2.又C′N=BE′=BE﹣EE′=3﹣2t2.由MN≥C′N.得3﹣(t﹣)2≥3﹣2t2.解得t≥或t≤﹣﹣3(舍).∴t的取值范围为:.【点评】本题是动线型中考压轴题.综合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待定系数法、几何变换(平移与旋转)、菱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重要知识点.难度较大.对考生能力要求很高.本题难点在于第(2)问.(2)①中.需要结合△ADF与△DEF 相似的三种情况.分别进行讨论.避免漏解;(2)②中.确定“限制条件”是解题关键.。
中考数学计算题100道(58页)

中考数学计算题100道(58页)一、选择题1.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2.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3.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4.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5.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6.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B. 负数C. 07.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8.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9.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10.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11.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12.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13.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14.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15.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16.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17.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18.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19.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20.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21.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22.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23.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24.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25.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26.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27.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28.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29.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30.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31.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32.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33.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34.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35.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36.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37.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38.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39.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40.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4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42.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43.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44.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45.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46.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47.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48.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49.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50.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51.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52.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53.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54.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55.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56.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57.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58.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59.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60.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61.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62.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63.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64.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65.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66.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67.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68.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69.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70.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71.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72.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73.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74.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75.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76.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77.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78.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79.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80.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81.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82.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83.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84.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B. 不是C. 不一定85.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87.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88.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89.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90.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91.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92. 下列哪个数不是素数?A. 2B. 3C. 493. 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的平方根也是偶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94.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负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95.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4B. 6C. 796. 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它的平方是奇数吗?A. 是的B. 不是C. 不一定97.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2B. 3C. 598.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99.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4B. 6C. 7100.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正数,那么这个数是什么?A. 正数B. 负数C. 0中考数学计算题100道(58页)二、填空题1.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 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 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0.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1.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2.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3.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4.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5.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6.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7.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8.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9.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0.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1.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2.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3.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4.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5.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6.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7.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8.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9.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0.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1.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2.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3.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4.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5.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6.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7.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8.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9.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0.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1.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2.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3.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4.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5.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6.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7.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8.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9.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0.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1.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2.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3.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4.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5.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6.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7.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8.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9.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0.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61.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62.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63.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64.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6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6.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7.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8.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9.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0.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1.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2.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3.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4.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75.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76.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77.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78.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9.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0.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1.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2.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84.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85.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87.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8.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9.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0.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1.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腰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93.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94. 一个菱形的对角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95.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96.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7.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8.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9. 一个球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00.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历年中考数学试题题库(含解析)

历年中考数学试题题库(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下列四个实数中,无理数是()A.2 B.C.0 D.﹣1【考点】26:无理数.【分析】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答案.【解答】解:A、2是有理数,故A错误;B、是无理数,故B正确;C、0是有理数,故C正确;D、﹣1是有理数,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无理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2.(3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4个小正方体搭成,则它的主视图是()A.B.C.D.【考点】U2: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根据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可得答案.【解答】解:从正面看第一层两个小正方形,第二层左边一个小正方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3.(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3+a3=a6B.a3•a3=a9C.(a+b)2=a2+b2D.(a+b)(a﹣b)=a2﹣b2【考点】35:合并同类项;46:同底数幂的乘法;4C:完全平方公式;4F:平方差公式.【分析】直接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分别判断得出即可.【解答】解:A、a3+a3=2a3,故此选项错误;B、a3•a3=a6,故此选项错误;C、(a+b)2=a2+2ab+b2,故此选项错误;D、(a+b)(a﹣b)=a2﹣b2,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平方差公式等知识,正确应用乘法公式是解题关键.4.(3分)下列选项中能由左图平移得到的是()A.B.C.D.【考点】Q1: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图形只是位置变化,其形状与方向不发生变化进而得出即可.【解答】解:能由左图平移得到的是:选项C.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正确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是解题关键.5.(3分)如图,点A、B、C是⊙O上,∠AOB=80°,则∠ACB的度数为()A.40°B.80°C.120°D.160°【考点】M5:圆周角定理.【分析】直接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OB与∠ACB是同弧所对的圆心角与圆周角,∠AOB=80°.∴∠ACB=∠AOB=4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熟知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哥哥的身高比弟弟高是必然事件B.今年中秋节有雨是不确定事件C.随机抛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都是正面朝上是不可能事件D.“彩票中奖的概率为”表示买5张彩票肯定会中奖【考点】X1:随机事件;X3:概率的意义.【分析】根据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可区别各类事件.【解答】解:A、哥哥的身高比弟弟高是随机事件,故A错误;B、今年中秋节有雨是不确定事件,故B正确;C、随机抛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都是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故C错误;D、“彩票中奖的概率为”表示买5张彩票可能中奖,可能不中奖,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随机事件,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7.(3分)甲、乙两个同学在四次模拟试中,数学的平均成绩都是112分,方差分别是S甲2=5,S乙2=12,则成绩比较稳定的是()A.甲B.乙C.甲和乙一样D.无法确定【考点】W7:方差.【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解答】解:∵甲、乙两个同学的平均成绩都是112分,方差分别是S甲2=5,S 乙2=12.∴S甲2<S乙2.∴成绩比较稳定的是甲;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8.(3分)如图,地面上有三个洞口A、B、C,老鼠可以从任意一个洞口跑出,猫为能同时最省力地顾及到三个洞口(到A、B、C三个点的距离相等),尽快抓到老鼠,应该蹲守在()A.△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B.△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ABC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D.△ABC三条中线的交点【考点】KG: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专题】12: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知猫应该到三个洞口的距离相等,则此点就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解答】解:∵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猫应该蹲守在△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心的概念和性质.熟知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9.(3分)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A.一B.二C.三D.四【考点】F7: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分析】根据k,b的符号确定一次函数y=x+2的图象经过的象限.【解答】解:∵k=1>0,图象过一三象限,b=2>0,图象过第二象限.∴直线y=x+2经过一、二、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k>0,b>0的图象性质.需注意x的系数为1,难度不大.10.(3分)如图,设他们中有x个成人,y个儿童根据图中的对话可得方程组()A.B.C.D.【考点】99: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为:1、大人数+儿童数=8;2、大人票钱数+儿童票钱数=195,据此求解.【解答】解:设他们中有x个成人,y个儿童,根据题意得:.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目中找到两个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1.(3分)a的相反数是﹣9,则a=9.【考点】14:相反数.【分析】根据相反数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a的相反数是﹣9.∴a=9.故答案为:9.【点评】此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其中的一个数是另一个的相反数.12.(3分)如图,直线a∥b,∠1=70°,则∠2=7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1=∠2=70°.【解答】解:∵a∥b.∴∠1=∠2.∵∠1=70°.∴∠2=70°.故答案为:7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3分)茂名滨海新区成立以来,发展势头良好,重点项目投入已超过2000亿元,2000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103亿元.【考点】1I: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2000=2×103.故答案为:2×103.【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4.(3分)如图,小丽荡秋千,秋千链子的长OA为2.5米,秋千向两边摆动的角度相同,摆动的水平距离AB为3米,则秋千摆至最高位置时与最低价位置时的高度之差(即CD)为0.5米.【考点】KQ:勾股定理;M3:垂径定理的应用.【分析】由题意知,秋千摆至最低点时,点C为弧AB的中点,由垂径定理知AB ⊥OC,AD=BD=AB=1.5米.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OD即可.【解答】解:∵点C为弧AB的中点,O为圆心由垂径定理知:AB⊥OC,AD=BD=AB=1.5米.在Rt△OAD中,根据勾股定理,OD==2(米).∴CD=OC﹣OD=2.5﹣2=0.5(米);故答案为0.5.【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几何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5.(3分)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摆成如图所示的塔状图形,按此规律,第4次所摆成的周长是16,第n次所摆图形的周长是4n(用关于n的代数式表示)【考点】38: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由题意可知:第一次1个小正方形的时候,周长等于1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4=4;第二次3个小正方形的时候,一共有4条边被遮挡,相当于少了1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所搭图形的周长为2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2×4=8;第三次6个小正方形的时候,一共有12条边被遮挡,相当于少了3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所搭图形的周长为3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3×4=12;…由此得出第几次搭建的图形的周长就相当于几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4n,由此规律解决问题.【解答】解:第一次所摆图形周长是1×4=4;第二次所摆图形的周长是2×4=8;第三次所摆图形的周长是3×4=12;…第n次所摆图形的周长是n×4=4n.第4次所摆成的周长是4×4=16.故答案为:16,4n.【点评】此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可,关键在观察、分析已知数据,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探寻其规律,解决问题.三、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75分)16.(7分)计算:|﹣2|﹣()0+(﹣1)2014.【考点】2C:实数的运算;6E:零指数幂.【专题】11:计算题.【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第二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最后一项利用乘方的意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2﹣1+1=2.【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7.(7分)解不等式组:.【考点】CB: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首先计算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大小小大中间找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答】解:由①得:x>1.由②得:x<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关键是掌握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18.(7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AB边上,点F在BC边的延长线上,且AE=CF(1)求证:△AED≌△CFD;(2)将△AED按逆时针方向至少旋转多少度才能与△CFD重合,旋转中心是什么?【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LE:正方形的性质;R2:旋转的性质.【分析】(1)由正方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AD=CD,∠A=∠DCF=90°,再由SAS就可以得出结论;(2)由∠ADC=90°就可以得出△AED按逆时针方向至少旋转90度才能与△CFD 重合,旋转中心是点D.【解答】解:(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CD,∠A=∠DCB=∠ADC=90°.∴∠A=∠DCF=90°.在△AED和△CFD中..∴△AED≌△CFD(SAS);(2)∵∠ADC=90°.∴△AED按逆时针方向至少旋转90度才能与△CFD重合,旋转中心是点D.【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旋转的旋转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19.(7分)2014年3月31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某校全体学生参加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专题活动,学习了游泳“五不准”,为了了解学生对“五不准”的知晓情况,随机抽取了200名学生作调查,请根据下面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解答问题:(1)求在这次调查中,“能答5条”人数的百分比和“仅能答3条”的人数;(2)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估计该校能答3条不准以上(含3条)的人数.【考点】V5:用样本估计总体;VB:扇形统计图;VC:条形统计图.【分析】(1)能答5条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得出能答5条”人数的百分比;用总人数乘以“仅能答3条”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仅能答3条”的人数;(2)用该校的总人数乘以能答3条不准以上(含3条)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解答】解:(1)“能答5条”人数的百分比是×100%=20%.“仅能答3条”的人数是200×40%=80(人);(2)根据题意得:2000×(1﹣5%﹣10%)=1700(人).答:该校能答3条不准以上(含3条)的人数是1700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0.(7分)小聪计划中考后参加“我的中国梦”夏令营活动,需要一名家长陪同,爸爸、妈妈用猜拳的方式确定由谁陪同,即爸爸、妈妈都随机作出“石头”、“剪刀”、“布”三种手势(如图)中的一种,规定:“石头”胜“剪刀”,“剪刀”胜“布”,“布”胜“石头”,手势相同,不分胜负(1)爸爸一次出“石头”的概率是多少?(2)妈妈一次获胜的概率是多少?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加以说明.【考点】X4:概率公式;X6: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1)由随机作出“石头”、“剪刀”、“布”三种手势,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2)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妈妈一次获胜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爸爸一次出“石头”的概率是:;(2)画树状图得:∵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妈妈一次获胜的有3种情况.∴妈妈一次获胜的概率是:.【点评】此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1.(8分)如图,某水上乐园有一个滑梯AB,高度AC为6米,倾斜角为60°,暑期将至,为改善滑梯AB的安全性能,把倾斜角由60°减至30°(1)求调整后的滑梯AD的长度;(2)调整后的滑梯AD比原滑梯AB增加多少米?(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41,,≈2.45)【考点】T9: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分析】本题中两个直角三角形有公共的边,那么可利用这条公共直角边进行求解.(1)求AD长的时候,可在直角三角形ADC内,根据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求解.(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求得AB的长后用AD﹣AB即可求得增加的长度.【解答】解:(1)Rt△ABD中.∵∠ADB=30°,AC=6米.∴AD=2AC=12(m)∴AD的长度为12米;(2)∵Rt△ABC中,AB=AC÷sin60°=4(m).∴AD﹣AB=12﹣4≈5.1(m).∴改善后的滑梯会加长5.1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利用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有公共的直角边求解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基本出发点.22.(8分)如图,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且OA=3,OC=2,将矩形OABC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矩形O1A1B1C1.(1)若反比例函数y=和y=的图象分别经过点B、B1,求k1和k2的值;(2)将矩形O1A1B1C1向左平移得到O2A2B2C2,当点O2、B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时,求平移的距离和k3的值.【考点】G5: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Q2:平移的性质.【分析】(1)将B(3,2)代入y=,即可求出k1的值;将B1(3,6)代入y=,即可求出k2的值;(2)设将矩形O1A1B1C1向左平移a个单位得到O2A2B2C2,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相减,纵坐标不变得到点O2(﹣a,4),B2(3﹣a,6),由点O2、B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得出k3=﹣4a=6(3﹣a),解方程即可求出a与k3的值.【解答】解:(1)∵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且OA=3,OC=2.∴B(3,2).∵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分别经过点B.∴k1=3×2=6;∵将矩形OABC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矩形O1A1B1C1.∴B1(3,6).∵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B1.∴k2=3×6=18;(2)设将矩形O1A1B1C1向左平移a个单位得到O2A2B2C2,则O2(﹣a,4),B2(3﹣a,6).∵点O2、B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k3=﹣4a=6(3﹣a).解得a=9,k3=﹣36.【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平移的性质,难度适中.利用数形结合与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3.(8分)网络购物越来越方便快捷,远方的朋友通过网购就可以迅速品尝到茂名的新鲜荔枝,同时也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种植户老张去年将全部荔枝按批发价卖给水果商,收入6万元,今年的荔枝产量比去年增加2000千克,计划全部采用互联网销售,网上销售比去年的批发价高50%,若按此价格售完,今年的收入将达到10.8万元.(1)去年的批发价和今年网上售价分别是多少?(2)若今年老张按(1)中的网上售价销售,则每天的销量相同,20天恰好可将荔枝售完,经调查发现,当网上售价每上升0.1元/千克,每日销量将减少5千克,将网上售价定为多少,才能使日销量收入最大?【考点】HE:二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设去年的售价为x元,则今年的售价为(1+50%)x元,去年的产量为y千克,则今年的产量为(y+2000)千克,根据条件建立方程组求出其解即可;(2)由(1)的结论可以求出今年的产量,就可以求出日销售量,设日销售利润为W元,网上售价为a元,由利润问题的数量关系表示出W与a的数量关系,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就可以求出结论.【解答】解:(1)设去年的售价为x元,则今年的售价为(1+50%)x元,去年的产量为y千克,则今年的产量为(y+2000)千克,由题意,得.解得:.则今年的售价为(1+50%)x=9元.答:去年的售价为6元,则今年的售价为9元;(2)由题意,得今年的产量为:10000+2000=12000千克.则网上日销售量为:12000÷20=600千克.设日销售收入为W元,网上售价为a元,由题意,得W=a(600﹣).W=﹣50a2+1050aW=﹣50(a﹣)2+.∴a=﹣50<0.∴a=时,W=.最大∴网上售价定为10.5元,才能使日销量收入最大为元.【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二元二次方程组解实际问题的运用,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的运用,二次函数的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的运用,解答时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24.(8分)如图,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且OA=OB,CA=CB,OA交⊙O于点E.(1)证明:直线AB与⊙O相切;(2)若AE=a,AB=b,求⊙O的半径;(结果用a,b表示)(3)过点C作弦CD⊥OA于点H,试探究⊙O的直径与OH、O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考点】MR:圆的综合题.【分析】(1)利用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OC⊥AB,进而得出答案即可;(2)利用勾股定理得出OC2+AC2=OA2,进而得出⊙O的半径;(3)首先得出△HOC∽△COA,进而得出OC2=OH×OA,即可得出⊙O的直径与OH、OB之间的数量关系.【解答】(1)证明:如图所示:连接CO.∵OA=OB,AC=BC.∴OC⊥AB.∵OC为⊙O的半径.∴直线AB与⊙O相切;(2)解:在直角三角形OAC中用勾股定理就可以了.设半径为r,则OC=r,OA=a+r.AC=AB= b.在Rt△AOC中.OC2+AC2=OA2.则r2+b2=(a+r)2.解得:r=﹣;(3)d2=4OH×OB.理由:∵OA⊥CD,OC⊥AC.∴∠OCA=∠OHC.∵∠HOC=∠COA.∴△HOC∽△COA.∴=.即OC2=OH×OA.∵OC垂直平分AB.∴OA=OB.设直径为d,则OC=.∴()2=OH×OB.即d2=4OH×O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的综合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HOC∽△COA是解题关键.25.(8分)如图,在△ABC中,AB=AC,且点A的坐标为(﹣3,0),点C坐标为(0,),点B在y轴的负半轴上,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和点C(1)求b,c的值;(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AC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P是线段AO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交AB于点E,探究:当点P在什么位置时,四边形MEBC是平行四边形,此时,请判断四边形AECM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考点】HF: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直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得出即可;(2)利用当AQ=QC,以及当AC=Q1C时,当AC=CQ2=2时,当AQ3=AC=2时,分别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即可;(3)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首先得出BC的长,进而表示出线段ME的长,进而求出答案,再利用梯形的判定得出答案.【解答】解:(1)∵点A的坐标为(﹣3,0),点C坐标为(0,),点B在y 轴的负半轴上,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和点C.∴.解得:;(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存在点Q,使得△ACQ为等腰三角形.当AQ=QC,如图1.由(1)得:y=﹣x2﹣x+=﹣(x+1)2+.即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则QO=1,AQ=2.∵CO=,QO=1.∴QC=2.∴AQ=QC.∴Q(﹣1,0);当AC=Q1C时,过点C作CF⊥直线x=﹣1,于一点F.则FC=1.∵AO=3,CO=.∴AC=2.∴Q1C=2.∴FQ1=,故Q1的坐标为:(﹣1,+);当AC=CQ2=2时,由Q1的坐标可得;Q2(﹣1,﹣+);当AQ3=AC=2时,则QQ3=2,故Q3(﹣1,﹣2),根据对称性可知Q4(﹣1,2)(Q4和Q3关于x轴对称)也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Q点的坐标为:(﹣1,0);(﹣1,+);(﹣1,﹣+);(﹣1,﹣2),(﹣1,2);(3)如图2所示,当四边形MEBC是平行四边形,则ME=BC.∵AB=AC,且点A的坐标为(﹣3,0),点C坐标为(0,).∴B(0,﹣).则BC=2.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e.故.解得:.故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设E(x,﹣x﹣),M(x,﹣x2﹣x+).故ME=﹣x2﹣x++x+=﹣x2﹣x+2=2.解得:x1=0(不合题意舍去),x2=﹣1.故P点在(﹣1,0),此时四边形MEBC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ECM是梯形.理由:∵四边形MEBC是平行四边形.∴MC∥AB.∵CO=,AO=3.∴∠CAO=30°.∵AC=AB,AO⊥BC.∴∠BAO=30°.∴∠BAC=60°.∴△ABC是等边三角形.∵AC=BC,ME=BC,所以AC=ME.∴四边形AECM是等腰梯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应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梯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利用分类讨论以及数形结合得出是解题关键.。
北京中招数学试题及答案

北京中招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2的平方根是2B. 3是无理数C. 0是偶数D. 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答案:C2. 以下哪个函数是一次函数?A. y=x^2B. y=2x+1C. y=1/xD. y=x^3答案:B3. 一个圆的半径为3,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A. 9πB. 18πC. 36πD. 6π答案:C4.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7,那么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A. 2到12B. 3到12C. 2到9D. 3到9答案:D5. 以下哪个选项是不等式?A. 3x+2=7B. 2x-5>0C. x^2-4=0D. 4x=8答案:B6.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5B. -5C. 0D. 10答案:A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比例关系?A. 3:4=6:8B. 2:3=4:6C. 5:7=10:14D. 1:2=3:6答案:D8.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45度,那么顶角是多少度?A. 45B. 90C. 135D. 180答案:B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因式分解?A. x^2-4=(x+2)(x-2)B. x^2-4x+4=(x-2)^2C. x^2-2x+1=(x-1)^2D. x^2+2x+1=(x+1)^2答案:D10.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6B. 8C. 2D. 4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能是________。
2. 一个数的平方是16,这个数可能是________。
3. 一个数的倒数是1/3,这个数是________。
4.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4,这个数是________。
5.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8,这个数是________。
6. 一个数除以3余1,这个数可能是________(答案不唯一)。
7.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7,这个数是________。
中招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中招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3分)﹣3的倒数是()A.3B.C.﹣3D.﹣2.(3分)南海资源丰富,其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总面积的3倍.其中35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35×108B.3.5×107C.3.5×106D.35×1053.(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2+a=a3B.a6÷a2=a3C.(a2)3=a6D.(a+b)2=a2+b24.(3分)如图,是我国国粹京剧的脸谱图案,该图案()A.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C.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5.(3分)已知直线l1∥l2,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108°,则∠2的度数为()A.54°B.63°C.64°D.72°6.(3分)某中学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了解他们一周的体育锻炼时间,结果如表:时间(小时)4567人数(名)1018175这50名学生这一周在校的平均体育锻炼时间的中位数是()A.4小时B.5小时C.6小时D.7小时7.(3分)对于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口向下B.对称轴是直线x=﹣1C.顶点坐标是(1,2)D.与x轴有两个交点8.(3分)《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其中《均输》卷记载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今有凫(注释:野鸭)起南海,七日至北海;雁起北海,九日至南海.今凫雁俱起,问何日相逢?”译文:“野鸭从南海起飞,7天飞到北海;大雁从北海起飞,9天飞到南海.现野鸭与大雁分别从南海和北海同时起飞,问经过多少天相遇.”设野鸭与大雁经过x天相遇,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B.C.(7+9)x=1D.(9﹣7)x=19.(3分)一艘渔船从港口A沿北偏东60°方向航行60海里到达C处时突然发生故障,位于港口A正东方向的B处的救援艇接到求救信号后,立即沿北偏东45°方向以4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去救援,救援艇到达C处所用的时间为()A.小时B.小时C.小时D.小时10.(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BC的顶点A在x轴上,顶点C在反比例函数y=(x >0)的图象上,且∠AOC=60°.若将该菱形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顶点B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A.y=B.y=C.y=D.y=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1.(3分)比较大小﹣﹣(填“>”,“<”或“=”)12.(3分)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13.(3分)已知∠α与∠β互余,且∠α=35°,则∠β=°.14.(3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1﹣m=0的一个根为2,则另一个根是.15.(3分)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将其侧面展开后得到的扇形圆心角为120°,则此圆锥的母线长为cm.16.(3分)汉代数学家赵爽在注解《周牌算经》时给出的“赵爽弦图”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瑰宝.如图所示的弦图中,四个直角三角形均全等,两条直角边之比均为1:2.若向该图形内随机投掷一枚小针,则针尖落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17.(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4)、B(6,0).现将△A0B折叠,使点A落在OB 边的中点A′处,折痕为CD,其中点C在y轴上,点D在AB边上,则点C的坐标为.18.(3分)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绕顶点B顺时针旋转得到矩形BEFG,取DE、FG的中点M、N,连接MN.若AB=4cm,AD=2cm,则线段MN长度的最大值为cm.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作图时用2B铅笔或黑色墨水签字笔.19.(5分)计算:|﹣|+(π+3)0﹣.20.(5分)解不等式组:.21.(6分)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2.22.(6分)已知:如图,D是AC上一点,AB=DA,DE∥AB,∠B=∠DAE.求证:BC=AE.23.(8分)近几年购物的支付方式日益增多,主要有:A微信;B支付宝;C现金;D其他.某超市对一天内消费者的支付方式进行了统计,得到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一共调查了名消费者;(2)补全条形统计图,在扇形统计图中D种支付方式所对应的圆心角为°;(3)该超市本周内约有2000名消费者,估计使用A和B两种支付方式的消费者的人数.24.(8分)为了有效的进行疫情防控,某小区安排了A、B、C三个核酸采样点.(1)居民甲在A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概率是;(2)求居民甲、乙两人在同一个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的概率.25.(8分)如图,已知双曲线y=与直线y=mx+n相交于A、B两点,AC⊥x轴,垂足为C,直线y=mx+n与x轴交于点D.若△OAC的面积为1,AC=2OC.(1)求k的值;(2)若点B的纵坐标为﹣1,求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3)在(2)条件下,直接写出当x为何值时,>mx+n?26.(10分)我们把抛物线上纵坐标是横坐标两倍的点叫做这条抛物线的“二倍点”(原点除外).(1)若抛物线y=x2+bx+4上只有唯一的“二倍点”,求b的值及“二倍点”的坐标;(2)平移抛物线y=x2+bx+4,若所得新抛物线经过原点,且顶点是新抛物线的“二倍点”,求新抛物线的表达式.27.(10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以AB为直径的⊙O与CD边相切于点E,BC与⊙O 相交于点F,连接AE、AF.(1)求证:∠BAE=45°;(2)若∠BAF+∠ADC=90°,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3)若AF平分∠BAE,且△ACF的面积为8,求BF的长.28.(10分)【理解概念】定义:如果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的差为90°,那么这样的三角形叫做“准直角三角形”.(1)已知△ABC是“准直角三角形”,且∠C>90°.①若∠A=60°,则∠B=°;②若∠A=40°,则∠B=°;【巩固新知】(2)如图①,在Rt△ABC中,∠ACB=90°,AB=6,BC=2,点D在AC边上,若△ABD是“准直角三角形”,求CD的长;【解决问题】(3)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中,CD=CB,∠ABD=∠BCD,AB=5,BD=8,且△ABC是“准直角三角形”,求△BCD的面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解答】解:﹣3的倒数是﹣.故选:D.2.【解答】解:350万=3 500 000=3.5×106.故选:C.3.【解答】解:∵a2和a不是同类项,∴a2+a不能合并同类项,∴选项A不符合题意;∵a6÷a2=a4,∴选项B不符合题意;∵(a2)3=a6,∴选项C符合题意;∵(a+b)2=a2+2ab+b2,∴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4.【解答】解:该图案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A.5.【解答】解: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45°,∵l1∥l2,∠1=108°,∴∠3=∠1=108°,∴∠4=∠3﹣∠A=63°,∴∠2=∠4=63°.故选:B.6.【解答】解:由统计表可知:统计表中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最中间两个人的锻炼时间分别是5,5,故中位数是(5+5)÷2=5.故选:B.7.【解答】解:∵a=1>0,∴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故A错误;∵对称轴为直线x=﹣=﹣=1,故B错误;当x=1时,y=1﹣2+3=2,∴顶点坐标为(1,2),故C正确;∵b2﹣4ac=(﹣2)2﹣4×1×3=4﹣12=﹣8<0,∴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故D错误.故选:C.8.【解答】解:设野鸭与大雁经过x天相遇,根据题意得:+=1.故选:A.9.【解答】解:过点C作CD⊥AB交AB的延长线于D,在Rt△CAD中,∠CAD=30°,AC=60海里,则CD=AC=30海里,在Rt△CBD中,∠CBD=45°,则BC=CD=30海里,∴救援艇到达C处所用的时间==(小时),故选:D.10.【解答】解:过点C作CD⊥x轴于D,设菱形的边长为a,在Rt△CDO中,OD=a•cos60°=a,CD=a•sin60°=a,则C(a,a),点B向下平移2个单位的点为(a+a,a﹣2),即(a,a﹣2),则有k=a•a=a(a﹣2),解得a=2,∴k=a•a=3,∴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1.【解答】解:﹣>﹣.故答案为:>.12.【解答】解:∵x﹣2≥0,∴x≥2.故答案为:x≥2.13.【解答】解:∵∠α与∠β互余,∴∠α+∠β=90°,∵∠α=35°,∴∠β=55°,故答案为:55°.14.【解答】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1﹣m =0的一个根为2,另一个根为a , ∴2+a =﹣2,解得:a =﹣4,则另一根是﹣4.故答案为:﹣4.15.【解答】解:圆锥的底面周长=2π×3=6πcm ,设圆锥的母线长为R ,则:=6π,解得R =9.故答案为:9.16.【解答】解:设两直角边分别为x ,2x ,则斜边即大正方形的边长为x ,小正方形边长为x , 所以S 大正方形=5x 2,S 小正方形=x 2,则针尖落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17.【解答】解:∵A (0,4)、B (6,0),∴OA =4,OB =6,∵A '是OB 中点,∴OA '=OB =3,设C (0,m ),则OC =m ,AC =4﹣m ,∵将△AOB 折叠,使点A 落在OB 边的中点A ′处,折痕为CD ,∴A 'C =AC =4﹣m ,在Rt △A 'OC 中,OC 2+OA '2=A 'C 2,∴m 2+32=(4﹣m )2,解得m =,∴C (0,),故答案为:(0,).18.【解答】解:如图,取BE的中点H,连接MH,BD,NH,∵AB=4cm,AD=2cm,∴BD===2cm,∵点M是ED的中点,点H是BE的中点,∴MH=cm,∵将矩形纸片ABCD绕顶点B顺时针旋转得到矩形BEFG,∴BE=AB=FG=CD,EF=AD=2cm,∵点H是BE的中点,点N是FG的中点,∴EH=FN,EH∥FN,∴四边形EFNH是平行四边形,∴EF=NH=2cm,∴当点H在MN上时,MN有最大值为(2+)cm,故答案为:(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作图时用2B铅笔或黑色墨水签字笔.19.【解答】解:原式=+1﹣2=1﹣.20.【解答】解:不等式组,由①得:x≥1,由②得:x<5,∴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5.21.【解答】解:1﹣÷=1﹣•=1﹣==,当x=﹣2时,原式==.22.【解答】证明:∵DE∥AB,∴∠EDA=∠CAB,在△ABC和△DAE中,,∴△ABC≌△DAE(ASA),∴BC=AE.23.【解答】解:(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68÷34%=200(名),故答案为:200;(2)A支付方式的人数为200×40%=80(名),D支付方式的人数为200﹣(80+68+32)=20(名),补全图形如下:在扇形统计图中D种支付方式所对应的圆心角为360°×=36°,故答案为:36;(3)2000×=1480(名),答:估计使用A和B两种支付方式的消费者的人数为1480名.24.【解答】解:(1)居民甲在A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概率是,故答案为:;(2)画树状图如图:共有9个等可能的结果,居民甲、乙两人在同一个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的结果有3种,所以居民甲、乙两人在同一个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的概率为=.25.【解答】解:(1)∵S=k=1,△OAC∴k=2;(2)∵△OAC的面积为1,AC=2OC.∴OC•AC=1,∴OC2=1,∴OC=1,AC=2,∴A(1,2),把y=﹣1代入y=得,﹣1=,∴x=﹣2,∴B(﹣2,﹣1),∵直线y=mx+n过A、B两点,∴,解得,∴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1;(3)观察图象,当x<﹣2或0<x<1时,>mx+n.26.【解答】解:(1)由题意得“二倍点”在直线y=2x上,令x2+bx+4=2x,整理得x2+(b﹣2)x+4=0,∴Δ=(b﹣2)2﹣16,当Δ=0时,方程x2+(b﹣2)x+4=0有两个相等实数根,则抛物线y=x2+bx+4上只有唯一的“二倍点”,∴(b﹣2)2﹣16=0,解得b=6或b=﹣2.当b=6时,x2+4x+4=0,解得x1=x2=﹣2,将x=﹣2代入y=2x中得y=﹣4,当b=﹣2时,x2﹣4x+4=0,解得x1=x2=2,将x=2代入y=2x中得y=4,∴b=6时,“二倍点”的坐标为(﹣2,﹣4),b=﹣2时,“二倍点”的坐标为(2,4).(2)设平移后解析式为y=(x﹣h)2+2h,将(0,0)代入y=(x﹣h)2+2h得0=h2+2h,解得h=0(舍)或h=﹣2,∴y=(x+2)2﹣4=x2+4x.27.【解答】(1)证明:连接OE,如图,∵CD为⊙O的切线,∴OE⊥CD,∵AB∥CD,∴EO⊥AB,∴∠AOE=90°,∵OA=OE,∴∠BAE=∠OEA=45°;(2)证明:∵AB为⊙O的直径,∴∠AFB=90°,∴∠BAF+∠B=90°.∵∠BAF+∠ADC=90°,∴∠B=∠ADC.∵AB∥CD,∴∠ADC+∠DAB=180°,∴∠DAB+∠B=180°,∴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3)解:过点F作FG⊥AB于点G,过点C作CH⊥AB于点H,连接OF,如图,∵AF平分∠BAE,∴∠FAB=∠EAB,∵∠FAB=∠FOB,∴∠FOB=∠BAE=45°.∵FG⊥AB,∴△OF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FG=OG.设FG=OG=x,则OF=x,∴OB=OE=OF=x,AB=2OB=2x,∵AB∥CD,EO⊥AB,CH⊥AB,∴四边形OECH为矩形,∴CH=OE=x,∵AB•CH=2x2,AB•FG=x2,∴S△ACF =S△ABC﹣S△ABF=2.∵△ACF的面积为8,∴2=8.∴x2=8+4.∵BG=OB﹣OG,∴BG=(﹣1)x.在Rt△BFG中,∵BF2=FG2+GB2,∴BF=======4.28.【解答】解:(1)①当∠C﹣∠A=90°时,则∠C=150°,∴∠B=180°﹣∠C﹣∠A=﹣30°(不合题意舍去),当∠C﹣∠B=90°,则∠C=∠B+90°,∵∠A+∠B+∠C=180°,∴2∠B=30°,∴∠B=15°,综上所述:∠B=15°,故答案为15;②当∠C﹣∠A=90°时,则∠C=130°,∴∠B=180°﹣∠C﹣∠A=10°,当∠C﹣∠B=90°,则∠C=∠B+90°,∵∠A+∠B+∠C=180°,∴2∠B=50°,∴∠B=25°,综上所述:∠B=10°或25°,故答案为10或25;(2)当∠BDA﹣∠DBA=90°时,如图①,过点D作DH⊥AB于H,在Rt△ABC中,∠ACB=90°,BC=2,AB=6,∴AC===4,∵∠BDA﹣∠DBA=90°,∠BDA=∠DBC+∠C=∠DBC+90°,∴∠DBA=∠DBC,又∵DH⊥AB,DC⊥BC,∴DH=DC,∵sin A===,∴DH=AD=DC,∴DC=AC=,当∠BDA﹣∠A=90°时,∵∠BDA﹣∠A=90°,∠BDA=∠DBC+∠C=∠DBC+90°,∴∠A=∠DBC,又∵∠C=∠C,∴△BCD∽△ACB,∴=,∴=,∴CD=,综上所述:CD=或;(3)如图②,过点C作CF⊥BD于F,CE⊥AB,交AB的延长线于E,设∠ABD=∠BCD=2x,∵BC=CD,CF⊥BD,∴∠CBD=∠CBE=90°﹣x,BF=DF=4,又∵CF⊥BD,CE⊥AB,∴CE=CF,又∵BC=BC,∴Rt△BCE≌Rt△BCF(HL),∴BE=BF=4,当∠ABC﹣∠ACB=90°时,又∵∠ABC﹣∠AEC=∠BCE,∴∠BCA=∠BCE,由(2)可知:==,设AC=5a,CE=4a,则AE=3a=9,∴a=3,∴CE=12=CF,=×12×8=48,∴S△BCD当∠ABC﹣∠BAC=90°,又∵∠ABC﹣∠AEC=∠BCE,∴∠BAC=∠BCE,又∵∠E=∠E=90°,∴△BCE∽△CAE,∴=,∴CE=6,=×6×8=24,∴S△BCD综上所述:△BCD的面积为48或24.。
2020年中考数学经典基础300题(12)有答案

中考数学基础300题训练(十二)(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1.如图,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是( ) A.线段PA 的长度 B.线段PB 的长度 C.线段PC 的长度 D.线段PD 的长度2.若代数式4-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0=x .B. 4=x C. 0≠x D. 4≠x3.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 )A.三棱柱B.圆锥C.四棱柱D.圆柱4.实数d c b a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则正确的结论是()A. 4>-a B. 0>bd C. ||a >||b D.c b +>05.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6.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5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6B.12C.16D.187.如果0122=-+a a ,那么代数式(a a 4-)·22-a a 的值是( ) A.-3 B.-1 C.1 D.3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1.写出一个比3大且比4小的无理数:____________ 12.某活动小组购买了4个篮球和5个足球,一共花费了435元。
其中篮球的单价比足球的单价多3元,求篮球的单价和足球的单价。
设篮球的单价为x 元,足球的单价为y 元,依题意,则方程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在△ABC 中,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若CMN ∆S =1,则ABNM 四边形S =_______14.如图,AB 为⊙O 的直径,C 、D 为⊙O 上的一点,弧AD=弧CD ,若∠CAB=40°,则∠CAD=_____N三、解答题(52分)15.(8分)计算:4cos30°+021)(--)(12+|-2|16.(12分)解不等式组:⎪⎩⎪⎨⎧+-+x x x x 23107512>)>(17.(8分)如图,在△ABC 中,AB=AC ,∠A=36°,BD 平分∠ABC 交AC 于D 点,求证:AD=BC18.(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0(x xk y =的图像与直线2-=x y 交于点A (3,m ) (1)求k ,m 的值(2)已知P (n ,n )(n >0),过点P 作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直线2-=x y 于点M ,过点P 作平行于y 轴的直线,交函数)>0(x xk y =的图像于点N , ①当n =1时,判断线段PM 与PN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若PN ≥PM ,根据图像,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19.(10分)如图,AB 是⊙O 的一条弦,E 是AB 中点,过点E 作EC ⊥OA 于点C ,过点B 作⊙O 的切线交CE 的延长线于点D ,求证:DB=DC。
2020年中考数学经典基础300题(1)有答案

中考数学基础300题训练(一)(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1.计算12-+的结果是( )A .-3B .-1C .1D .32.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直线a 与b 平行的是( ) A .13∠=∠ B .24180∠+∠= C .14∠=∠ D .34∠=∠3.在体育课上,甲,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5次跳远测试,经计算他们的平均成绩相同.若要比较这两名同学的成绩哪一个更为稳定,通常需要比较他们成绩的( )A .众数B .平均数C .中位数D .方差4.将不等式组26040x x -≤⎧⎨+>⎩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下面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 5.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 .01)1=B .291(3)44-÷= C . 22256x x x -=- D .3224(2)(2)m m m ÷= 6.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 沿BD 折叠,得到BC D '∆,C D '与AB 交于点E .若135∠=,则2∠的度数为( )A .20B .30C . 35D .557.化简2442x x x x ---的结果是( ) A .22x x -+ B .26x x -+ C . 2x x -+ D .2x x -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8.计算:= .9.某商店某一型号的洗衣机每台进价为a 元,商店将进价提高20%后作为零售价进行销售,一段时间后,商店又以9折优惠价促销,这时该型号洗衣机的零售价为 元.10.如图,已知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0,4),(1,1),(2,2)A B C --. 将ABC ∆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A B C '''∆,点,,A B C 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C ''',再将A B C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 B C ''''''∆,点,,A B C '''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C '''''',则点A ''的坐标为 .11.如图,要测量公园内一棵树的高度AB ,其中一名小组成员站在距离树10米的点E 处,测得树顶A 的仰角为54.已知测角仪的架高 1.5CE =米,则这颗树的高度为 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sin540.8090=,cos540.5878=,tan54 1.3764=).三、解答题(52分)12.(1)计算:321(2)()sin 453--+.(2)分解因式:22(2)(2)y x x y +-+.13.已知:如图,在ABCD 中,延长线AB 至点E ,延长CD 至点F ,使得BE DF =.连接EF ,与对角线AC 交于点O .求证:OE OF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 的顶点O 与坐标原点重合,其边长为2,点A ,点C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函数2y x =的图象与CB 交于点D ,函数k y x = (k 为常数,0k ≠)的图象经过点D ,与AB 交于点E ,与函数2y x =的图象在第三象限内交于点F ,连接,AF EF .(1)求函数k y x=的表达式,并直接写出,E F 两点的坐标. (2)求AEF ∆的面积.15. 2019年全国谷子种植面积为2000万亩,年总产量为150万吨,我省谷子平均亩产量为160kg ,国内其他地区谷子的平均亩产量为60kg .请解答:(1)求我省2019年谷子的种植面积是多少万亩.(2)2020年,若我省谷子的平均亩产量仍保持160kg 不变,要使我省谷子的年总产量不低于52万吨,那么,今年我省至少应再多种植多少万亩的谷子?16.如图,ABC ∆内接于O ,且AB 为O 的直径,OD AB ⊥,与AC 交于点E ,与过点C 的O 的切线交于点D .若4,2AC BC ==,求OE 的长。
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实数试题归总(含答案)

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实数试题归总(含答案)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实数试题归总(含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实数试题归总(含答案)1. (2021江苏盐城,3,3分)4的平方根是A. 2B.16C.D. 16【解析】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概念.掌握有平方根的定义是关键.选项A是4的算术平方根;选项B是4的平方,选项C 是4的平方根,表示为:【答案】4的平方根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8.2. 实数1. (2021江苏盐城,5,3分)下列四个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A.0B. C.-2D.【解析】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概念,掌握无理数的三种构成形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为无理数,无理数有三种构成形式:①开放开不尽的数;②与有关的数;③构造性无理数. 属于开放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答案】选项A,C是整数,而D是分数,它们都是有理数,应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概念,要注意区分有理数和无理数2.(2021山东泰安,2,3分)下列运算正确正确的是( )A. B. C. D.【解析】因为,,,,所以B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负指数幂,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掌握这些相关运算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基础。
3.(2021山东德州中考,1,3,)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 (C) (D)【解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4的算术平方根为4,故A 正确;负数的偶次方为正数, =9,故B错误;根据公式(a0),,故C错误; ,故D错误.【答案】A.【点评】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为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为0,负数的偶次方为正数,奇次方为负数,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负指数幂等于这个数的正指数幂的倒数;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方都为1.4.(2021山东省聊城,10,3分)如右图所示的数轴上,点B 与点C关于点A对称,A、B两点对应的实数是和-1,则点C所对应的实数是( )A. 1+B. 2+C. 2 -1D. 2 +1解析:因为点B与点C关于点A对称,所以B、C到点A的距离相等.由于点C在x轴正半轴上,所以c对应的实数是 + +1=2 +1.5. ( 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6,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6a2=a3 (B)(a3)2=a5 (C)25 =5 (D) 3-8 =-2【解析】根据幂的运算性质可排除A和B,由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可排除C,而D计算正确,故选D【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幂的运算性质、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掌握情况,是比较基础的题目.6. ( 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7,3)已知实数x,y满足x-2+(y+1)2=0,则x-y等于(A)3 (B)-3 (C)1 (D) -1【解析】由算术平方根及平方数的非负性,两个非负数之和为零时,这两个非负数同时为零,易得x-2=0,y+1=0,解得x=2,y= -1.【答案】A【点评】本题是一个比较常见题型,考查非负数的一个性质: 两个非负数之和为零时,这两个非负数同时为零.7. (2021浙江丽水4分,11题)写出一个比-3大的无理数是_______.【解析】:只要比-3大的无理数均可.【答案】:答案不唯一,如- 、、等【点评】: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其类型主要有三种:①开方开不尽的数,如;②含型,如③无限不循环小数,如-0.1010010001.8.(2021广州市,6, 3分)已知,则a+b=( )A. -8B. -6C. 6D.8【解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到两个代数式的值均为0.从而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a,b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