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双歧杆菌检验方法

合集下载

双歧杆菌实验操作

双歧杆菌实验操作

双歧杆菌实验操作双歧杆菌(Lactobacillus)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口腔、阴道等部位,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益处。

在实验室中,通过培养双歧杆菌,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它的特性、代谢途径、功能以及应用价值。

以下是一个关于双歧杆菌实验操作的示例,包括菌株的分离、培养、保存和鉴定等步骤。

1.菌株的分离和纯化从人体标本或商业产品中获得含有双歧杆菌的样品,例如:粪便、口腔漱口水、乳制品等。

将样品悬浮于无菌PBS(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并进行10倍序列稀释。

将适量的悬浮液均匀涂布在含有适宜培养温度和营养成分的琼脂平板上。

经过孵育后,从单个菌落中刺取分离得到的单菌株。

2.菌株的培养将分离得到的单菌株接种到含有适宜培养基(如MRS培养基)的液体培养物中。

培养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通常在30-37℃之间)、PH值和氧气供应等。

静态培养通常在试管中进行,而摇床培养则需提供常规的摇床条件。

3.菌株的保存为了长期保存双歧杆菌菌株,常常采用冷冻保存和干燥保存。

其中,冷冻保存利用甘油或液氮冷冻对菌株进行保藏。

干燥保存是将菌株培养物在适当的保护剂(如蔗糖、蛋白质)的作用下,通过真空或喷雾冻干处理。

冷冻保存要求贮存于低温(-70℃至-80℃)环境中,而干燥保存则可在室温下进行。

4.菌株的鉴定确定菌株是双歧杆菌的一种,需要通过鉴定方法进行确认。

传统的鉴定方法包括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形态学特征、生理和生化试验等。

另外,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可以用于鉴定双歧杆菌,如PCR扩增特定的双歧杆菌基因片段或测序分析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

5.功能研究在鉴定菌株后,可以进一步研究双歧杆菌的功能特性和代谢途径。

例如,可以采用培养基成分和环境参数的调整来研究双歧杆菌的生长条件。

也可以评估双歧杆菌在产生保健益生素、抑制致病菌、增强免疫等方面的功能。

总结:通过以上的实验操作,可以实现对双歧杆菌菌株的分离、培养、保存和鉴定。

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保藏性能研究

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保藏性能研究

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保藏性能研究乌云;刘红霞;李洪亮;母智深【摘要】为丰富发酵剂及益生菌菌种资源,从内蒙古阿拉善盟采集7份新生婴儿粪便样品,在传统细菌分离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莫匹罗星锂盐和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改良基础培养基,快速有效地分离获得双歧杆菌.结合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API20A试剂条鉴定菌种.结果共分离获得6株双歧杆菌,其中3株动物双歧杆菌,2株青春双歧杆菌,1株短双歧杆菌.试验验证甘油浓度为70%时冷冻保藏效果最佳.%In order to enrich more types of leavening agents and probiotics resources, faeces collected from sev-en infants(Alashan, Inner Mongolia)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bacterial separation method, Mupirocin lithium salt and X-Gal were added to the basic medium, to separate the bifidobacterium effectively. Automatic microorganism analytical system and API20A reagent strip were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bifidobacteri-um. In total, six strains of bifidobacterium were obtained from infacts' faeces, among which three strains were Bifidobacterium lactis, two strains were 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 and one strain was Bifidobacterium breve, and the optimum storage condition for the bifidobacterium is 70%glycerol.【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7(038)023【总页数】6页(P171-176)【关键词】双歧杆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API20A试剂条;冷冻保藏【作者】乌云;刘红霞;李洪亮;母智深【作者单位】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正文语种】中文双歧杆菌是存在于人体肠道中的益生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宿主形成了互惠共存的关系,具有改善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功能、防治便秘腹泻、缓解乳糖不耐、促进营养物质吸收、降三高和抗肿瘤等多种保健功能[1-4]。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鉴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鉴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鉴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王青龙;貌达;周燕霞;李爽;王雨婷;杨霞;冉令辉;李庆尧;王凯毅;汤娱涵;丁珊珊;蔡雪凤【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22(41)6【摘要】该研究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确定目标基因,并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一种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ctis)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鉴定方法。

通过特异性、灵敏性和抗干扰实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并对市售的64份标识含有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样品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atpD基因在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间具有较高的种间特异性,种间差异率>10%,确定其为目标基因。

基于该基因建立的RT-fqPCR 方法能够特异性的检测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检测绝对灵敏度可以达到1 pg/μL,相对灵敏度可以达到10^(3) CFU/mL;基因水平和培养物水平抗干扰能力良好。

采用该方法从64份标识含有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的乳粉样品中均能检测出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表明基于atpD基因建立的RT-fqPCR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对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进行检测。

【总页数】7页(P224-230)【作者】王青龙;貌达;周燕霞;李爽;王雨婷;杨霞;冉令辉;李庆尧;王凯毅;汤娱涵;丁珊珊;蔡雪凤【作者单位】北京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市食品检验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331【相关文献】1.荧光定量PCR法计数农家干酪中动物双歧杆菌乳酸亚种2.TaqMan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定量检测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3.实时荧光PCR法鉴定食品中双歧杆菌4.基于荧光定量PCR法鉴定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中牛源性成分5.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常规细菌鉴定法在肠道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品中双歧杆菌检验及鉴定方法研究

食品中双歧杆菌检验及鉴定方法研究

双歧杆菌是一种需要厌氧培养的革兰氏阳性杆 菌,是食品中典型的益生菌,具有调节肠道促消化、预 防腹泻、减少便秘、抗过敏、抗肿瘤及改善营养等特殊 生理功能,被作为一种活性菌添加到不同食品中。已 有研究表明,当食品中双歧杆菌含量在106 CFU/mL以 上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生理功效[1-2]遥双歧杆菌活菌 数量及菌株类别是判断食品质量好坏以及是否具有 保健功能的重要指标。市面上销售添加有双歧杆菌的 水果糖、发酵乳及保健食品的品种越来越多,厂家添 加活菌数量不一,有必要对这些含益生菌产品进行风 险监测与鉴定。自1899年法国学者Tissier从母乳营 养儿的粪便中分离出双歧杆菌开始,双歧杆菌已发现 有32个亚型[3],其鉴定手段也从形态学描述鉴定发展 到分子进化树%本研究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 品微生物学检验双歧杆菌检验》(GB 4789.34—2016) 对食品中双歧杆菌做活菌含量计数检验并鉴定,采用 生化鉴定API法、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分子生物学 Riboprinter核糖体分型法对食品中双歧杆菌的鉴定进 行比较研究。Riboprinter核糖体分型技术法,是使用限 制性内切酶(如EcoR I、PvuII、PstI等)消化目标菌基 因组产生基因片段,再把该片段经过电泳分离后转移
2结果与分析 2.1样品测定结果
如表1所示,发酵乳只有50%的产品计数结果达 到1.0x106CFU/g ,而发酵剂、奶粉、糖果和益生菌固体 饮料计数结果大多数能达到1.0伊106 CFU/go由此得 出,双歧杆菌在固体食品中的含量较稳定 ,在发酵乳 中含量不稳定,易受到保存时间、温度等条件的影响° 2.2形态分析
分型法能准确鉴定出双歧杆菌的种名,是这次研究中鉴定双歧杆菌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双歧杆菌;检验;鉴定
中图分类号TS207.3 文献标识码A

保健食品功能检验与评价方法(2023年版)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

保健食品功能检验与评价方法(2023年版)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

保健食品功能检验与评价方法(2023年版)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1.1试验项目1.1.1 动物实验1.1.1.1 体重1.1.1.2 双歧杆菌11.1.3乳杆菌1.1.1.4 肠球菌1.1.1.5 肠杆菌1.1.1.6 产气荚膜梭菌1.1.2 人体试食试验1.1.2.1 双歧杆菌1.1.2.2 乳杆菌1.1.2.3 肠球菌1.1.2.4 肠杆菌1.1.2.5 拟杆菌1.1.2.6 产气荚膜梭菌2.2试验原则2.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指标均为必做项目。

2.2.2 正常动物或肠道菌群紊乱模型动物任选其一。

2.2.3 受试样品中含双歧杆菌、乳杆菌以外的其它益生菌时,应在动物和人体试验中加测该益生菌。

2.2.4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3结果判定3.3.1动物实验:符合以下任一项,可判定该受试样品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3.1.1双歧杆菌和/或乳杆菌(或其它益生菌)明显增加,梭菌减少或无明显变化,肠球菌、肠杆菌无明显变化。

3.3.1.2双歧杆菌和/或乳杆菌(或其它益生菌)明显增加,梭菌减少或无明显变化,肠球菌和/或肠杆菌明显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低于双歧杆菌、乳杆菌(或其它益生菌)增加的幅度。

3.2.1人体试食试验:符合以下任一项,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3.2.1.1双歧杆菌和/或乳杆菌(或其它益生菌)明显增加,梭菌减少或无明显变化,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无明显变化。

双歧杆菌和/或乳杆菌(或其它益生菌)明显增加,梭菌减少或无明显变化,肠球菌和/或肠杆菌、拟杆菌明显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低于双歧杆菌、乳杆菌(或其它益生菌)增加的幅度。

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检验方法1动物实验1.1实验动物推荐用近交系小鼠,18-22g,单一性别,每组10-15只。

1.2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实验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阴性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10 倍为其中的一个剂量组,另设二个剂量组,必要时设阳性对照组。

利用16SrRNA的PCR法鉴定双歧杆菌

利用16SrRNA的PCR法鉴定双歧杆菌

利用16S rRNA的PCR法鉴定双歧杆菌中华微生钫学和免疫学杂志2001年9月第21卷第5期ChinJMicmbioll…l利用16SrRNA的PCR法鉴定双歧杆菌沈采玎袁佩娜随着以双歧杆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在医疗,保健,食品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建立特异,灵敏,快速,简易的双歧杆菌分类鉴定方法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荧光原位杂交…,PCR等已被引入双歧杆菌的鉴定.双歧杆菌各种型问发生学上密切相关,其16SrRNA相似性大于93%,这就为直接利用这些序列设计属特异性引物或寡核苷酸探针检测双歧杆菌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利用双歧杆菌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属特异性引物,通过PCR鉴定双歧杆菌,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outhern杂交法对扩增产物进行特异性及灵敏度方面的研究.材料与方法实验用菌株:双歧杆菌8株,6株来自本室保存菌种,2株为微生态制品,大肠杆菌和干酪乳杆菌来自中国医学细菌保藏中心.培养基:Y用于双歧杆菌培养,MRS用于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培养.PCR引物及Southern杂交用探针:本研究利用Clustalw软件(http:/)比较大肠杆菌与常见的几种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第培~38位的序列,仅青春双歧杆菌有1个碱基未定,其余碱基完全相同,而大肠杆菌有4个碱基不一致;第1425~1445处的序列,青春双歧杆菌有1个碱基与其它双歧杆菌不同,而大肠杆菌有7个碱基不一致.故根据这两个位置(培~38;1425~1445)设计上游引物为5.GATT℃TGGc1℃AGGA|I℃AAc03;下游引物为5'-CGGGTGCTI'CCCACTITCATG一3(I代表次黄嘌呤棱苷,可与A,G,C,T任何碱基配对),均为2lbp第167~184处的序列,两歧双歧杆菌有1个碱基未定.其余碱基完全相同,而大肠杆菌有6个碱作者单位:100050北京.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泷永才(现工作单位: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袁佩挪]通信作者:沈永才.100024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细菌学基不同.故根据这个位置设计用于Southern杂交的探针序列:5一CATCCGGCA TI'ACCACCC.3.PCR反应:将适量菌体重悬于0.2ml裂解液(50mmol/LTris—HCI,pH80,05%Tween20,1mg/ml蛋白酶K)中裂解,经55℃孵育3h,95℃加热10min,立即在冰水中冷却,离心除去细胞碎片,lOgl上清液用于PcR扩增在O.5ml的离心管中加入下列成分:10×PCRbuffer5ul,Mg2(25ramo】/L)3出,10retool/ LdNTPS1l,上下游引物(25tnnol/L)各0.5出,待检样品10gl,Taq酶l(2U/g1),ddH029bd混匀后加5O1液体石蜡以防反应液蒸发,按下列程序进行PCR反应.反应程序:94℃×1n一55℃×3n一72℃×4min,n=35次.PCR扩增产物的检测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Sou~em杂交法.灵敏度测定:将青春双歧杆菌2627号菌体连续稀释在0.2ml裂解液中,使菌体在每一份裂解液中数量分别为2×10~2×10个菌,经55℃孵育12h,95℃加热10min,离心除去细胞碎片,此时每10出中含有的模板DNA相当于10~1O个双歧杆菌释放出的染色体DNA,按上述方法进行PCR扩增.Southern杂交试剂盒:德国宝灵曼公司产品.结果与讨论双歧杆菌是革兰阳性菌,其细胞壁比革兰阴性菌厚,约为250埃,含有较多的肽聚糖和磷壁酸,比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机械强度大,因此提取染色体DNA时破坏细胞壁较困难.本研究参考Kolk等方法用0.2ml裂解液(50mmol/LTris—HCI,pH8.0,05%Tween20,hng/ml蛋白酶K)进行破壁,通过延长破壁时间,将缓冲液中Tris—HCI浓度加大为50mn~l/LpH89,将KCI换成166ramol,LNH|CI,反应中加入0O1%的明胶,调整引物浓度为02/xmol/L,这些措施均有助于扩增时酶的稳定性,提高PCR产量,经上述改进,所有双歧杆菌均有1428bp的特异性扩增带,其它细菌无此特异性扩增带(见图1);青春双歧杆菌2627号灵敏度可达100个菌(见图2)中华散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1301年9月第21卷第5期ch?l【:唑竺!,! 田1以DNEcoRI4-RindⅡ为相对分于质量标准.部分双歧杆菌夏其它细菌的琼脂糖凝肢图谱l长双歧杆菌3号;2长取歧杆菌6号;3长双歧杆菌50号;4.长双歧杆菌5O6号;5大哂杆菌CMCC44106;6n~ker;7干酪乳杆菌CMCC34103;8长积歧杆菌HMgO08;9青春双歧杆菌2627;10婴儿双歧杆菌CGMCC313—2:ll要儿驭歧杆菌LCL1721234567892027l904;田2青春双歧杆菌2627号灵敏度I:Mather;2:168十苗;3:107十菌;4:l06十苗;5:1o5十苗;6:l0'十菌;7:l十菌;8:个菌;9:10十菌本实验还用Sounthem杂交法对结果进行了特异性确证试验(见图3).在Southern杂交过程中,杂交温度是试验成功的关键,本试验的杂交温度为42℃~52℃,其中以50%杂交背景最低,故选用50%为杂交温度,因为本试验采用的杂交探针较短.所以采取适当延长杂交时间,降低洗涤时间的办法来防止假阴性.利用16SrRNA的F'CR方法鉴定双歧杆菌不但可以克服传统方法的不确定性,而且具有特异,灵敏,操作简单等优点.≤围3用地高辛3末端标记寡核苷酸对双歧杆菌进行Southetll杂交的部分结果】:长l积歧杆菌3号;2长积蠖杆菌6号;3:长双歧杆菌5O号:4长双歧杆菌506号;5:rrm州6:干酪乳杆菌CMCC34103;7:长双歧杆菌HMg008;8:青春双歧杆菌2627;9:婴JLJI~歧杆菌CGMCC313—2; lO:婴儿积歧杆菌LCLI72参考文献l修淑丽,熊德鑫.扬毅.等荧光原位杂交法橙测双歧杆菌中华教生铆学和免疫学杂志,0000,20(2)1782KaZanP,FetterkomAP,TeuberM,日alIdenfifi~don蚰dqaantl一6eafion批肿P一tedfromfoodwithgenusspecific16SrRNA-targetedp~besc0lyhybrlth~tionandPCRApplE…口MicrobloI,1997,63:1268.12733F~thinghamR,Dm-t~AJ,WilsonKHRibosomalDNABeqe—sdobac.ter~impltea6om,forqu一basedidentificationoftheh…eofonicflo讯.MiembE∞【Health13is1993,6:23-27.4KolkAⅢ,SchttitemaAaJ,LeeuwenJY,al1)et~tion0fh-e【mincLinical&∞mP0lnechainm0n…∞mcdet~fonsystem.JClinMic~bloI,[992.2567—2575.(收稿日期:2009-11.02I)《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征订启事(中国抗醵染化疗素志'由复旦大学医学院(厚上海医科大学)主疳,复王犏.丰刊2001年3月正式刨刊,由《中国抗序染也疗杂志'箱辑委员舍箱辑,出版,主要栏百:连评,论着,塘进,临床研究,寰验研究雠康坚验,痛倒报告,合理用葑,信E变流,专题讲座,善内外动寿,作者?读者?蝙者莘.读者对象:内,外妇,儿尊軎斟医师,医赃药剂科工作人员,临康微生精植驻凡员及鼠事拄摩染化疗的茸理学,临床药理学和临床茸学等吝毁研兜^员.丰刊为季刊,【6开丰.64页,每鞋定计8O0置国际标准号ISSN[0097708.国内统一标准刊号CN31一l8441R.丰刊现已哥站征2002年杂志.由皇国邮局统一发行,邮发代号4—686.圭国各地邮局(所)均可办理订阿,也可向萃蝙辑部邮购地址:上海市乌鲁丰齐中路【2号,华山医院《中国抗蒋染亿疗素志'编辑部邮编:21~O40电话:(021)624s9999—6507传真:(02l】62488290E.mail:ci?c@hsh咖eh.tn誓。

双歧杆菌检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双歧杆菌检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双歧杆菌检验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双歧杆菌(B i f i d o b a c t e r i u m)的鉴定及计数方法㊂本标准适用于双歧杆菌纯菌菌种的鉴定及计数㊂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仅含有单一双歧杆菌的菌种鉴定㊂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仅含有双歧杆菌属的计数,即食品中可包含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双歧杆菌菌种㊂2设备和材料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2.1恒温培养箱:36ħʃ1ħ㊂2.2冰箱:2ħ~5ħ㊂2.3天平:感量0.01g㊂2.4无菌试管:18mmˑ180mm㊁15mmˑ100mm㊂2.5无菌吸管:1m L(具0.01m L刻度)㊁10m L(具0.1m 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200μL~1000μL)及配套吸头㊂2.6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㊂3培养基和试剂3.1双歧杆菌培养基:见A.1㊂3.2 P Y G培养基:见A.2㊂3.3 M R S培养基:见A.3㊂3.4甲醇:分析纯㊂3.5三氯甲烷:分析纯㊂3.6硫酸:分析纯㊂3.7冰乙酸:分析纯㊂3.8乳酸:分析纯㊂4检验程序双歧杆菌的检验程序见图1㊂图1双歧杆菌的检验程序5操作步骤5.1无菌要求全部操作过程均应遵循无菌操作程序㊂5.2双歧杆菌的鉴定5.2.1纯菌菌种5.2.1.1样品处理:半固体或液体菌种直接接种在双歧杆菌琼脂平板或M R S琼脂平板㊂固体菌种或真空冷冻干燥菌种,可先加适量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适宜稀释液,溶解菌粉㊂5.2.1.2接种:接种于双歧杆菌琼脂平板或M R S琼脂平板㊂36ħʃ1ħ厌氧培养48hʃ2h,可延长至72hʃ2h㊂5.2.2食品样品5.2.2.1样品处理:取样25.0g(m L),置于装有225.0m L生理盐水的灭菌锥形瓶或均质袋内,于8000r/m i n~10000r/m i n均质1m i n~2m i n,或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 i n~2m i n,制成1ʒ10的样品匀液㊂冷冻样品可先使其在2ħ~5ħ条件下解冻,时间不超过18h;也可在温度不超过45ħ的条件解冻,时间不超过15m i n㊂5.2.2.2接种或涂布:将上述样品匀液接种在双歧杆菌琼脂平板或M R S琼脂平板,或取0.1m L适当稀释度的样品匀液均匀涂布在双歧杆菌琼脂平板或M R S琼脂平板㊂36ħʃ1ħ厌氧培养48hʃ2h,可延长至72hʃ2h㊂5.2.2.3纯培养:挑取3个或以上的单个菌落接种于双歧杆菌琼脂平板或M R S琼脂平板㊂36ħʃ1ħ厌氧培养48hʃ2h,可延长至72hʃ2h㊂5.2.3菌种鉴定5.2.3.1涂片镜检:挑取双歧杆菌平板或M R S平板上生长的双歧杆菌单个菌落进行染色㊂双歧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呈短杆状㊁纤细杆状或球形,可形成各种分支或分叉等多形态,不抗酸,无芽孢,无动力㊂5.2.3.2生化鉴定:挑取双歧杆菌平板或M R S平板上生长的双歧杆菌单个菌落,进行生化反应检测㊂过氧化氢酶试验为阴性㊂双歧杆菌的主要生化反应见表1㊂可选择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㊂表1双歧杆菌菌种主要生化反应编号项目两歧双歧杆菌(B.b i f i d u m)婴儿双歧杆菌(B.i n f a n t i s)长双歧杆菌(B.l o n g u m)青春双歧杆菌(B.a d o l e s c e n t i s)动物双歧杆菌(B.a n i m a l i s)短双歧杆菌(B.b r e v e)1L-阿拉伯糖--+++-2D-核糖-+++++ 3D-木糖-++d++ 4L-木糖------5阿东醇------6D-半乳糖d+++d+ 7D-葡萄糖++++++ 8D-果糖d++d d+ 9D-甘露糖-++---10L-山梨糖------表1(续)编号项目两歧双歧杆菌(B.b i f i d u m)婴儿双歧杆菌(B.i n f a n t i s)长双歧杆菌(B.l o n g u m)青春双歧杆菌(B.a d o l e s c e n t i s)动物双歧杆菌(B.a n i m a l i s)短双歧杆菌(B.b r e v e)11L-鼠李糖------12卫矛醇------13肌醇-----+ 14甘露醇----a--a 15山梨醇----a--a 16α-甲基-D-葡萄糖甙--+---17N-乙酰-葡萄糖胺-----+ 18苦杏仁甙(扁桃甙)---++-19七叶灵--+++-20水杨甙(柳醇)-+-++-21D-纤维二糖-+-d--22D-麦芽糖-+++++ 23D-乳糖++++++ 24D-蜜二糖-+++++ 25D-蔗糖-+++++ 26D-海藻糖(覃糖)------27菊糖(菊根粉)--a--a--a 28D-松三糖--++--29D-棉籽糖-+++++ 30淀粉---+--31肝糖(糖原)------32龙胆二糖-+-+++ 33葡萄糖酸钠---+--注:+表示90%以上菌株阳性;-表示90%以上菌株阴性;d表示11%~89%以上菌株阳性;a表示某些菌株阳性㊂5.2.3.3有机酸测定:测定双歧杆菌的有机酸代谢产物(可选项),见附录B㊂5.3双歧杆菌的计数5.3.1纯菌菌种5.3.1.1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的制备:以无菌操作称取2.0g样品,置于盛有198.0m L稀释液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r/m i n~10000r/m i n均质1m i n~2m i n,或置于盛有198.0m L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 i n~2m i n,制成1ʒ100的样品匀液㊂5.3.1.2液体样品的制备:以无菌操作量取1.0m L样品,置于9.0m L稀释液中,混匀,制成1ʒ10的样品匀液㊂5.3.2食品样品5.3.2.1样品处理:取样25.0g(m L),置于装有225.0m L生理盐水的灭菌锥形瓶或均质袋内,于8000r/m i n~10000r/m i n均质1m i n~2m i n,或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 i n~2m i n,制成1ʒ10的样品匀液㊂冷冻样品可先使其在2ħ~5ħ条件下解冻,时间不超过18h;也可在温度不超过45ħ的条件解冻,时间不超过15m i n㊂5.3.3系列稀释及培养用1m 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于8000r/m i n~10000r/m i n均质1m i n~2m i n,或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 i n~2m i n㊂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次1m L灭菌吸管或吸头㊂根据对样品浓度的估计,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时,吸取1.0m L样品匀液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㊂同时,分别吸取1.0m L空白稀释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㊂及时将15m L~20m L冷却至46ħ的双歧杆菌琼脂培养基或MR S琼脂培养基(可放置于46ħʃ1ħ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㊂从样品稀释到平板倾注要求在15m i n内完成㊂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ħʃ1ħ厌氧培养48hʃ2h,可延长至72hʃ2h㊂培养后计数平板上的所有菌落数㊂5.3.4菌落计数5.3.4.1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菌落数量㊂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 o l o n y-f o r m i n g u n i t s,C F U)表示㊂5.3.4.2选取菌落数在30C F U~300C F U之间㊁无蔓延菌落生长的平板计数菌落总数㊂低于30C F U 的平板记录具体菌落数,大于300C F U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㊂每个稀释度的菌落数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㊂5.3.4.3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代表一个平板菌落数㊂5.3.4.4当平板上出现菌落间无明显界线的链状生长时,则将每条单链作为一个菌落计数㊂5.3.5结果的表述5.3.5.1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每克或每毫升中菌落总数结果㊂5.3.5.2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时,按式(1)计算:N= C(n1+0.1n2)d (1)式中:N 样品中菌落数;C 平板(含适宜范围菌落数的平板)菌落数之和;n1 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倍数)平板个数;n2 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倍数)平板个数;d 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㊂5.3.5.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上菌落数均大于300C F U,则对稀释度最高的平板进行计数,其他平板可记录为多不可计,结果按平均菌落数乘以最高稀释倍数计算㊂5.3.5.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小于30C F U,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㊂5.3.5.5若所有稀释度(包括液体样品原液)平板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㊂5.3.5.6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不在30C F U~300C F U之间,其中一部分小于30C F U或大于300C F U时,则以最接近30C F U或300C F U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㊂5.3.6菌落数的报告5.3.6.1菌落数小于100C F U时,按 四舍五入 原则修约,以整数报告㊂5.3.6.2菌落数大于或等于100C F U时,第3位数字采用 四舍五入 原则修约后,取前2位数字,后面用0代替位数;也可用10的指数形式来表示,按 四舍五入 原则修约后,采用两位有效数字㊂5.3.6.3称重取样以C F U/g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C F U/m L为单位报告㊂5.4结果与报告根据5.2.3.1㊁5.2.3.2,5.2.3.3结果,报告双歧杆菌属的种名㊂根据5.3.6菌落计数结果出具报告,报告单位以C F U/g(m L)表示㊂附录A培养基和试剂A.1双歧杆菌琼脂培养基A.1.1成分蛋白胨15.0g酵母浸膏2.0g葡萄糖20.0g可溶性淀粉0.5g氯化钠5.0g西红柿浸出液400.0m L吐温801.0m L肝粉0.3g琼脂粉20.0g加蒸馏水至1000.0m LA.1.2制法A.1.2.1半胱氨酸盐溶液的配制:称取半胱氨酸0.5g,加入1.0m L盐酸,使半胱氨酸全部溶解,配制成半胱氨酸盐溶液㊂A.1.2.2西红柿浸出液的制备:将新鲜的西红柿洗净后称重切碎,加等量的蒸馏水在100ħ水浴中加热,搅拌90m i n,然后用纱布过滤,校正p H7.0ʃ0.1,将浸出液分装后,121ħ高压灭菌15m i n~ 20m i n㊂A.1.2.3制法:将A.1.1所有成分加入蒸馏水中,加热溶解,然后加入半胱氨酸盐溶液,校正p H至6.8ʃ0.1㊂分装后121ħ高压灭菌15m i n~20m i n㊂A.2P Y G液体培养基A.2.1成分蛋白胨10.0g葡萄糖2.5g酵母粉5.0g半胱氨酸-H C l 0.25g盐溶液20.0m L维生素K1溶液0.5m L氯化血红素溶液5m g/m L2.5m L加蒸馏水至500.0m LA.2.2制法A.2.2.1盐溶液的配制:称取无水氯化钙0.2g,硫酸镁0.2g,磷酸氢二钾1.0g,磷酸二氢钾1.0g,碳酸。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 B4789.35 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检验2016-12-23发布2017-06-23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前言本标准代替G B4789.35 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检验“㊁S N/T1941.1 2007‘进出口食品中乳酸菌检验方法第1部分:分离与计数方法“㊂本标准与G B4789.35 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乳酸菌总数计数培养条件的选择及结果说明;修改了改良M R S培养基成分;修改了平板计数的接种方法和接种量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检验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含乳酸菌食品中乳酸菌(l a c t i c a c i db a c t e r i a)的检验方法㊂本标准适用于含活性乳酸菌的食品中乳酸菌的检验㊂2术语和定义2.1乳酸菌l a c t i c a c i db a c t e r i a一类可发酵糖主要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通称㊂本标准中乳酸菌主要为乳杆菌属(L a c t o b a c i l l u s)㊁双歧杆菌属(B i f i d o b a c t e r i u m)和嗜热链球菌属(S t r e p t o c o c c u s)㊂3设备和材料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3.1恒温培养箱:36ħʃ1ħ㊂3.2冰箱:2ħ~5ħ㊂3.3均质器及无菌均质袋㊁均质杯或灭菌乳钵㊂3.4天平:感量0.01g㊂3.5无菌试管:18mmˑ180mm㊁15mmˑ100mm㊂3.6无菌吸管:1m L(具0.01m L刻度)㊁10m L(具0.1m 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㊂3.7无菌锥形瓶:500m L㊁250m L㊂4培养基和试剂4.1生理盐水:见A.1㊂4.2 M R S(M a nR o g o s aS h a r p e)培养基及莫匹罗星锂盐(L i-M u p i r o c i n)和半胱氨酸盐酸盐(C y s t e i n eH y d r o c h l o r i d e)改良M R S培养基:见A.2和A.3㊂4.3 M C培养基(M o d i f i e dC h a l m e r s培养基):见A.4㊂4.40.5%蔗糖发酵管:见A.5㊂4.40.5%纤维二糖发酵管:见A.5㊂4.60.5%麦芽糖发酵管:见A.5㊂4.70.5%甘露醇发酵管:见A.5㊂4.80.5%水杨苷发酵管:见A.5㊂4.90.5%山梨醇发酵管:见A.5㊂4.100.5%乳糖发酵管:见A.5㊂4.11七叶苷发酵管:见A.6㊂4.12革兰氏染色液:见A.7㊂4.13莫匹罗星锂盐(L i-M u p i r o c i n):化学纯㊂4.14半胱氨酸盐酸盐(C y s t e i n eH y d r o c h l o r i d e):纯度>99%㊂5检验程序乳酸菌检验程序见图1㊂图1乳酸菌检验程序图6操作步骤6.1样品制备6.1.1样品的全部制备过程均应遵循无菌操作程序㊂6.1.2冷冻样品可先使其在2ħ~5ħ条件下解冻,时间不超过18h,也可在温度不超过45ħ的条件解冻,时间不超过15m i n㊂6.1.3固体和半固体食品:以无菌操作称取25g样品,置于装有225m L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于8000r/m i n~10000r/m i n均质1m i n~2m i n,制成1ʒ10样品匀液;或置于225m L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 i n~2m i n制成1ʒ10的样品匀液㊂6.1.4液体样品:液体样品应先将其充分摇匀后以无菌吸管吸取样品25m L放入装有225m L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振摇,制成1ʒ10的样品匀液㊂6.2 步骤6.2.1 用1m L 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ʒ10样品匀液1m L ,沿管壁缓慢注于装有9m L 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ʒ100的样品匀液㊂6.2.2 另取1m L 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头,按上述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次1m L 灭菌吸管或吸头㊂6.2.3 乳酸菌计数6.2.3.1 乳酸菌总数乳酸菌总数计数培养条件的选择及结果说明见表1㊂表1 乳酸菌总数计数培养条件的选择及结果说明样品中所包括乳酸菌菌属培养条件的选择及结果说明仅包括双歧杆菌属按G B4789.34的规定执行仅包括乳杆菌属按照6.2.3.4操作㊂结果即为乳杆菌属总数仅包括嗜热链球菌按照6.2.3.3操作㊂结果即为嗜热链球菌总数同时包括双歧杆菌属和乳杆菌属1) 按照6.2.3.4操作㊂结果即为乳酸菌总数;2) 如需单独计数双歧杆菌属数目,按照6.2.3.2操作同时包括双歧杆菌属和嗜热链球菌1) 按照6.2.3.2和6.2.3.3操作,二者结果之和即为乳酸菌总数;2) 如需单独计数双歧杆菌属数目,按照6.2.3.2操作同时包括乳杆菌属和嗜热链球菌1) 按照6.2.3.3和6.2.3.4操作,二者结果之和即为乳酸菌总数;2) 6.2.3.3结果为嗜热链球菌总数;3) 6.2.3.4结果为乳杆菌属总数同时包括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和嗜热链球菌1) 按照6.2.3.3和6.2.3.4操作,二者结果之和即为乳酸菌总数;2) 如需单独计数双歧杆菌属数目,按照6.2.3.2操作6.2.3.2 双歧杆菌计数根据对待检样品双歧杆菌含量的估计,选择2个~3个连续的适宜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吸取1m L 样品匀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㊂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将冷却至48ħ的莫匹罗星锂盐和半胱氨酸盐酸盐改良的M R S 培养基倾注入平皿约15m L ,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㊂36ħʃ1ħ厌氧培养72h ʃ2h ,培养后计数平板上的所有菌落数㊂从样品稀释到平板倾注要求在15m i n 内完成㊂6.2.3.3 嗜热链球菌计数根据待检样品嗜热链球菌活菌数的估计,选择2个~3个连续的适宜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吸取1m L 样品匀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㊂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将冷却至48ħ的M C 培养基倾注入平皿约15m L ,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㊂36ħʃ1ħ需氧培养72h ʃ2h ,培养后计数㊂嗜热链球菌在M C 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为:菌落中等偏小,边缘整齐光滑的红色菌落,直径2m mʃ1m m ,菌落背面为粉红色㊂从样品稀释到平板倾注要求在15m i n 内完成㊂6.2.3.4 乳杆菌计数根据待检样品活菌总数的估计,选择2个~3个连续的适宜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吸取1m L 样品匀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㊂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将冷却至48ħ的M R S 琼脂培养基倾注入平皿约15m L ,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㊂36ħʃ1ħ厌氧培养72h ʃ2h ㊂从样品稀释到平板倾注要求在15m i n 内完成㊂6.3菌落计数注: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菌落数量㊂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 o l o n y-f o r m i n g u n i t s,C F U)表示㊂6.3.1选取菌落数在30C F U~300C F U之间㊁无蔓延菌落生长的平板计数菌落总数㊂低于30C F U 的平板记录具体菌落数,大于300C F U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㊂每个稀释度的菌落数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㊂6.3.2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代表一个平板菌落数㊂6.3.3当平板上出现菌落间无明显界线的链状生长时,则将每条单链作为一个菌落计数㊂6.4结果的表述6.4.1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每克或每毫升中菌落总数结果㊂6.4.2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时,按式(1)计算:N=ðC(n1+0.1n2)d (1)式中:N 样品中菌落数;ðC 平板(含适宜范围菌落数的平板)菌落数之和;n1 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倍数)平板个数;n2 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倍数)平板个数;d 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㊂6.4.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上菌落数均大于300C F U,则对稀释度最高的平板进行计数,其他平板可记录为多不可计,结果按平均菌落数乘以最高稀释倍数计算㊂6.4.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小于30C F U,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㊂6.4.5若所有稀释度(包括液体样品原液)平板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㊂6.4.6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不在30C F U~300C F U之间,其中一部分小于30C F U或大于300C F U时,则以最接近30C F U或300C F U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㊂6.5菌落数的报告6.5.1菌落数小于100C F U时,按 四舍五入 原则修约,以整数报告㊂6.5.2菌落数大于或等于100C F U时,第3位数字采用 四舍五入 原则修约后,取前2位数字,后面用0代替位数;也可用10的指数形式来表示,按 四舍五入 原则修约后,采用两位有效数字㊂6.5.3称重取样以C F U/g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C F U/m L为单位报告㊂7结果与报告根据菌落计数结果出具报告,报告单位以C F U/g(m L)表示㊂8乳酸菌的鉴定(可选做)8.1纯培养挑取3个或以上单个菌落,嗜热链球菌接种于M C琼脂平板,乳杆菌属接种于M R S琼脂平板,置36ħʃ1ħ厌氧培养48h㊂8.2鉴定8.2.1双歧杆菌的鉴定按G B4789.34的规定操作㊂8.2.2涂片镜检:乳杆菌属菌体形态多样,呈长杆状㊁弯曲杆状或短杆状㊂无芽胞,革兰氏染色阳性㊂嗜热链球菌菌体呈球形或球杆状,直径为0.5μm~2.0μm,成对或成链排列,无芽胞,革兰氏染色阳性㊂8.2.3乳酸菌菌种主要生化反应见表2和表3㊂表2常见乳杆菌属内种的碳水化合物反应菌种七叶苷纤维二糖麦芽糖甘露醇水杨苷山梨醇蔗糖棉子糖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L.c a s e i s u b s p.c a s e i)+++++++-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L.de l b r u e c k i is u b s p.b u l g a r i c u s)--------嗜酸乳杆菌(L.a c i d o p h i l u s)+++-+-+d 罗伊氏乳杆菌(L.r e u t e r i)N D-+---++鼠李糖乳杆菌(L.r h a m n o s u s)+++++++-植物乳杆菌(L.p l a n t a r u m)++++++++注:+表示90%以上菌株阳性;-表示90%以上菌株阴性;d表示11%~89%菌株阳性;N D表示未测定㊂表3嗜热链球菌的主要生化反应菌种菊糖乳糖甘露醇水杨苷山梨醇马尿酸七叶苷嗜热链球菌(S.t h e r m o p h i l u s)-+-----注:+表示90%以上菌株阳性;-表示90%以上菌株阴性㊂附录A培养基及试剂A.1生理盐水A.1.1成分N a C l8.5gA.1.2制法将上述成分加入到1000m 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分装后121ħ高压灭菌15m i n~20m i n㊂A.2M R S培养基A.2.1成分蛋白胨10.0g牛肉粉5.0g酵母粉4.0g葡萄糖20.0g吐温801.0m LK2H P O4㊃7H2O2.0g醋酸钠㊃3H2O5.0g柠檬酸三铵2.0gM g S O4㊃7H2O0.2gM n S O4㊃4H2O0.05g琼脂粉15.0gA.2.2制法将上述成分加入到1000m 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调节p H至6.2ʃ0.2,分装后121ħ高压灭菌15m i n~20m i n㊂A.3莫匹罗星锂盐和半胱氨酸盐酸盐改良M R S培养基A.3.1莫匹罗星锂盐储备液制备:称取50m g莫匹罗星锂盐加入到50m L蒸馏水中,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㊂A.3.2半胱氨酸盐酸盐储备液制备:称取250m g半胱氨酸盐酸盐加入到50m L蒸馏水中,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㊂A.3.3制法将A.2.1成分加入到950m 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调节p H,分装后121ħ高压灭菌15m i n~20m i n㊂临用时加热熔化琼脂,在水浴中冷至48ħ,用带有0.22μm微孔滤膜的注射器将莫匹罗星锂盐储备液及半胱氨酸盐酸盐储备液制备加入到熔化琼脂中,使培养基中莫匹罗星锂盐的浓度为50μg/m L,半胱氨酸盐酸盐的浓度为500μg/m L㊂A.4M C培养基A.4.1成分大豆蛋白胨5.0g牛肉粉3.0g酵母粉3.0g葡萄糖20.0g乳糖20.0g碳酸钙10.0g琼脂15.0g蒸馏水1000m L1%中性红溶液5.0m LA.4.2制法将前面7种成分加入蒸馏水中,加热溶解,调节p H至6.0ʃ0.2,加入中性红溶液㊂分装后121ħ高压灭菌15m i n~20m i n㊂A.5乳酸杆菌糖发酵管A.5.1基础成分牛肉膏5.0g蛋白胨5.0g酵母浸膏5.0g吐温800.5m L琼脂1.5g1.6%溴甲酚紫酒精溶液1.4m L蒸馏水1000m LA.5.2制法按0.5%加入所需糖类,并分装小试管,121ħ高压灭菌15m i n~20m i n㊂A.6七叶苷培养基A.6.1成分蛋白胨5.0g磷酸氢二钾1.0g七叶苷3.0g枸橼酸铁0.5g1.6%溴甲酚紫酒精溶液1.4m L蒸馏水100m LA.6.2制法将上述成分加入蒸馏水中,加热溶解,121ħ高压灭菌15m i n~20m i n㊂A.7革兰氏染色液A.7.1结晶紫染色液A.7.1.1成分结晶紫1.0g95%乙醇20m L1%草酸铵水溶液80m LA.7.1.2制法将结晶紫完全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草酸铵溶液混合㊂A.7.2革兰氏碘液A.7.2.1成分碘1.0g碘化钾2.0g蒸馏水300m LA.7.2.2制法将碘与碘化钾先进行混合,加入蒸馏水少许充分振摇,待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300m L㊂A.7.3沙黄复染液A.7.3.1成分沙黄0.25g95%乙醇10m L蒸馏水90m LA.7.3.2制法将沙黄溶解于乙醇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㊂A.7.4染色法A.7.4.1将涂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固定,滴加结晶紫染色液,染1m i n,水洗㊂A.7.4.2滴加革兰氏碘液,作用1m i n,水洗㊂A.7.4.3滴加95%乙醇脱色,约15s~30s,直至染色液被洗掉,不要过分脱色,水洗㊂A.7.4.4滴加复染液,复染1m i n㊂水洗㊁待干㊁镜检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中双歧杆菌检验方法
环凯针对目前乳制品行业及质量监测单位检验双歧杆菌的需求及情况,对双歧杆菌检验相应的培养基进行了改进,使得双歧杆菌检出率较之前有很大的改进。

扩充并完善了相关的微生物检测试剂,使得技术操作人员能更准确、快捷的检测出目标菌。

环凯依据GB 4789.34-201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双歧杆菌检验,推出成套的双歧杆菌检验解决方案,为生产企业及检验单位提供方便。

图1:GB 4789.34-2012双歧杆菌检验流程图
表1:实验操作所用培养基及生化试剂
功能阶段实


产品序

产品名称规格类别

稀释液1 CP0630 生理盐水
225mL×
10袋
盒(袋装)
平板分离2 027330
双歧杆菌琼脂培养基(BBL
琼脂培养基)
250g 瓶(干粉)
生理生化
3 029010 革兰氏染色液
10mL×4


4 029161 过氧化氢酶试剂
2mL×10

盒(西林
瓶)
5
027340 PYG液体培养基基础250g 瓶(干粉)SR0300
PYG液体培养基配套试剂
(A、B各一支添加于100 ml
基础培养基中)
2种×5支
/盒
盒(西林
瓶)
6 027350 TPY液体培养基250g 瓶(干粉)
7 029010 革兰氏染色液
10mL×4


8 029080 甘油
2mL×10

盒(西林
瓶)
9 075060 D-阿拉伯糖20支
盒(西林
瓶)
10 075400 D-核糖20支
盒(西林
瓶)
11 075070 D-木糖20支
盒(西林
瓶)
12 075080 D-半乳糖20支
盒(西林
瓶)
13 075010 D-葡萄糖20支
盒(西林
瓶)
14 075550 D-果糖20支
盒(西林
瓶)
15 075380 D-甘露糖20支
盒(西林
瓶)
16 075110 L-鼠李糖20支
盒(西林
瓶)
17 075100 卫矛醇20支
盒(西林
瓶)
18 075120 肌醇20支
盒(西林
瓶)
19 075040 甘露醇 20支 盒(西林瓶) 20 075090 山梨醇
20支 盒(西林瓶) 21 075160 七叶灵(七叶苷)
20支
盒(西林瓶) 22 075140 水杨甙(水杨苷,水杨素) 20支 盒(西林瓶) 23 075570 D-纤维二塘 20支 盒(西林瓶) 24 075030 D-麦芽糖 20支 盒(西林瓶) 25 075020 D-乳糖 20支 盒(西林瓶) 26 075560 D-蜜二糖 20支 盒(西林瓶) 27 075050 D-蔗糖
20支 盒(西林瓶) 28 075530 D-海藻糖(覃糖) 20支 盒(西林瓶) 29 075540 菊糖(菊根粉) 20支 盒(西林瓶) 30 075430 D-松三糖 20支 盒(西林瓶) 31 075230 D-棉籽糖 20支 盒(西林瓶) 32 075480 淀粉 20支 盒(西林瓶) 33 075420
D-松二糖
20支
盒(西林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