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体能的一般性原则
体育专业学校体育学试卷及答案

体育专业学校体育学试卷(A卷)一、名词解释题:(共8题,每题3分)1.体育教学:2.体育教学目标:3.体育教学大纲:4.体育教学手段:5.体育教学原则:6.体育课的结构:7.课时计划:8.课外体育训练: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1分)1.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门学科。
2. 学校体育是以为其主要内容来进行教学,训练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并承受一定的。
3. 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促进,培养和良好的,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工作是指,,和。
通常也称为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两大方面组织形式。
5. 体育实践课教学是以为基础,以为主要手段来传授和掌握知识,技术,技能。
6.运动技能的形成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阶段,阶段和阶段。
7. 以我国现行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为例,其结构由,,三部分构成。
7.在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教授方法有,,,。
9.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是指。
10. 1990年3月,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和卫生部联合颁布了和。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1. 简述学校体育的功能?2. 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3. 体育实践课组织的内容?4. 竞赛规程及其内容?5. 课外体育训练的特点与目标?四、论述题:(共3题,每题12分)1. 发展体能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2. 常见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方法有哪些?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方法?3. 编写实践课教案的步骤,方法与要求?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并养成终身锻炼身体习惯的教育过程。
2.体育教学目标:是指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定的教学结果和标准。
体能 训练法

体能训练法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周子翔体能训练是指运用各种身体训练手段,全面改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提高机体机能和发展运动素质及健康素质,以提高运动员机体对练习负荷和比赛负荷适应能力的训练过程。
身体训练一般分为三类:1.一般性:是指在运动训练中采取多种多样的身体练习,以增进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提高身体机能水平,全面发展运动素质和改善身体形态。
其目的在于协调发展对提高专项成绩起间接作用的各种运动素质。
2.专项性:是指采用与运动技术结构本质相似的,与提高专项成绩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身体练习,发展和改善专项运动素质。
特点是突出发展在比赛中承受主要负荷的肌肉或内脏器官;身体练习与比赛活动相适应;练习的持续时间与专项比赛时间相适应。
3.辅助性:指在运动训练中采用具体将一般身体素质转移到专项身体素质的练习,以便使身体素质逐渐专项化。
特征是提高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机体能力,改进神经肌肉和协调性,提高运动员承受大负荷的能力和提高机体在负荷后有效恢复的能力。
身体训练的分类:根据力学特征,可把身体训练分为动力性练习,静力性练习。
根据动作结构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周期性,非周期性,混合性练习。
根据运动素质特征,可分为力量,耐力,速度,柔韧等练习。
根据负荷强度可分为极限强度,次极限强度,大中小强度练习。
运动素质的分类:基本运动素质: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复合运动素质:灵敏弹跳在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构思及具体操作中,应以机体机能训练为基础,以运动素质训练为核心,以形态和健康训练为辅助,四方面紧密练习,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应正确处理体能训练结构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体能训练的作用:良好的体能是技术训练的基础。
良好的体能是战术训练的基础。
良好的体能是承担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需要。
有助于培养心理品质和稳定比赛心理。
有助于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
体能训练的特点:体能训练与专项紧密结合身体训练的比例合理训练手段针对性强训练组织技巧化训练过程可控性强重视营养和恢复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全面发展原则。
体育理论题库

单选题测定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方法主要有生理测定法,自我感觉法和()正确答案:B观察单选题影响人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遗传、学习条件和体育遗传、工作条件和体育遗传、环境和体育遗传、营养和体育正确答案:C单选题标准田径场内突沿围长为()正确答案:A400米单选题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正确答案:C脑务与体力相结合单选题足球场球门的高度应是()米正确答案:B单选题 ()对促进体育学习具有指向和强化的作用。
正确答案:D兴趣单选题人体获得和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称为()吸收营养消化正确答案:D物质代谢单选题是人民对于体育的现象、事实。
正确答案:A体育知识单选题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是()正确答案:C腾起初速度和角度单选题现代优秀跳高运动员大多采用()正确答案:D背越式单选题排球比赛中,对后排队员的限制有()正确答案:C拦网单选题发展学生灵敏素质的有效方法是下面哪种?()正确答案:A图形变换跑单选题下列哪种方法是发展体能的方法()正确答案:A变换法单选题课外运动训练的特点之一是()正确答案:B基础性单选题下列属课外运动训练原则的是()正确答案:C周期性原则单选题中小字身体训练过程中,在一定池围内施加给运动负有机体的运动负何(),其消耗过程就越剧烈、超量恢复就越明显,所需的恢复时间就()。
正确答案:B越大、越长单选题下列叙述,何者为错()正确答案:B成年人肌力是指肌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单选题人体速度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是()正确答案:B10-13岁单选题儿童少年进行耐力素质练习的基本方法是正确答案:B持续练习法单选题发展有氧耐力最常用的锻炼手段是()距离的跑.正确答案:D800-1500米单选题柔韧性训练的基本方法是()正确答案:C拉伸法单选题为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跑的能力,下列--组辅助练习中用于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大腿高抬幅度,发展跑的频率的练习是()正确答案:D高抬腿跑单选题发展灵敏素质的有效方法是()正确答案:A图形变换单选題跨越式跳高助跑方向与横杆的夹角约在()正确答案:C30-60度单选题更多小学三年级跳远教材要点是助跑轻松有()。
体育专业知识填空题

体育专业知识填空题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一、填空题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三个方面去评价。
3、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跑的节奏与呼吸节奏相配合。
4、决定投掷项目远度的主要因素为器械出手的初速度、角度。
5、行进间跳远的四个技术环节是助跑、起跳、腾空、落地。
6、人体的运动,离不开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相互作用。
骨骼起着杠杆的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收缩是运动的动力。
7、标准篮球场长28m,宽15m,篮球圈上沿高3.05米,场中圈直径1.8?米,篮板长1.8m,高1.05m。
8、排球场长18米,宽9米,进攻线距中线3米;足球点球点距球门11米,门高2.44m,宽7.32m,国际比赛场地长为100-110m,宽为64-75m。
9、田径场上的场地、器材的长度或宽度是1.22米的请列举出两个:跑道宽、跨栏架、踏跳板。
10、1894年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建议恢复奥运会,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第一届。
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是罗格。
11、男子竞技体操有六项:自由体操、鞍马、吊环、纵跳马、双杠、单杠。
12、女子竞技体操有四项:自由体操、横跳马、平衡木、高低杠。
13、国际比赛:男子铅球重量:(7.26公斤)、女子铅球重量4公斤;铁饼男子2公斤,女子1公斤;标枪男子800g,女子600g。
14、中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获得者(容国团)于(1959)年第(25届)世乒赛获得男子单打冠军。
6、人体的骨共有(206)块,其中躯干骨(51)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头骨(29)块。
7、乒乓球七项冠军杯名称:男子团体:(斯韦思林杯)女子团体:(马塞尔.考比伦杯)男子单打:(圣.勃莱得杯)女子单打:(吉.盖斯特杯)男子双打:(伊朗杯)女子双打:(波普杯)男女混合双打:(兹.赫杜赛克杯)。
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人们在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是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还需要了解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这样训练起来效果更佳。
那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1、一般理论对于体能之概念,体能构造与金字塔一般,为锥体型立体构造,有宽又雄厚之底,方有高且稳之顶。
因此在追求宽又雄厚基础时,体能训练的理论基础就显得相当重要!体能训练的一般理论基础概略都要注意:(1)特定原则体能训练的特定原则有五项,如下:训练方式符合该运动特殊性原则。
训练期间以六周以上为原则。
训练强度配合训练时间与训练频率为原则。
训练频率以每周三天以上为原则。
训练时间以追求训练效率为原则。
(2)一般原则体能训练一般原则如下:安全原则渐进原则、持续原则、超负荷原则、负荷渐增原均衡发展原则、殊途同归原则、效率并重原则、重视结果而非过程原则、精神技术体力与环境适应力同时训练原则、就以上两项原则;基础训练理论要面面俱到,训练上方能产生最大效果,如过度讲究理论,而实务上没有考虑训练的现实环境,再好理论也是无济于事。
而在训练过程中若忽略训练原则,则容易发生事倍功半,甚至选手受伤、疲劳(Fatigue)、过度负荷(Overload)等反效果,这是不可不知的。
(3)体能训练处方要件训练或锻练(Training)它是一门讲究科学的学问,要达到预期训练效果其过程要合乎科学。
因为它需要应用医学、生理学、生化学、营养学等知识,设计出最合适训练处方(Training Program)方可达到预期效果,设计处方要件有四;即 TIDF: T= Type of Training(考虑采取何种训练方式) I= Intensityof training(强度应如何) D= Duration of Training(训练的时间及期间应如何) F= Frequency of Training(训练次数、频率应如何)因此在训练期间要分办清楚外,还需注意训练时间、频率、强度、组数及方式等要点。
发展学生体能的方法

发展小学生体能的方法沟门子中心小学李金亮陈复体能作为一切人类生命活动和目标行为的动力基础,在运动训练和大众健身等领域都备受关注。
“《现代行业语词典》”中认为:“体能是体质的一部分,体能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体能包括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举起重物等能力。
“《体育大辞典》”71认为:“体能是体质的重要组成方面。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包括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基本的身体素质,以及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如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悬垂和支撑等)。
体能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体质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 《学校体育学》认为:“体能是指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束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简称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
” 《运动训练学》”…中认为:“运动员体能指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
身体形态是指机体内外部的形状。
身体机能是指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运动素质是指机体在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通常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等。
而中小学阶段作为个体一生体能发展的关键阶段,承载着发展与决定的功能和任务。
针对中小学生体能促进理论与实践,国内已有许多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但还存在这些不足:(I)理论构建不够系统,缺乏对先进理论基础的引入,不利于体能促进理论科学指导实践功能的实现;(2)组织教学内容时,仍以学段为主线;(3)练习方法和手段仍停留一些简单的运动项上面,对此上级领导特别重视,专门召开了体育教师专项会议,现就针对小学生如何发展体能的方法、原则等进行一些简要的阐述,敬请各位领导指导。
一、增强学生体能素质的有效做法在体能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体能锻炼的手段是多方面的,采用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体育教学原则,有的放矢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练习环境,学生就一定对体能锻炼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投入到体能锻炼中来,使学生的体能逐步发展更上一层楼。
体育理论知识大全

体育理论知识大全(一)1.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2、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去评价。
3、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4、肌肉工作时的直接能源是ATP,它贮存在细胞中,以肌细胞为最多。
5、人体的运动,离不开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相互作用。
骨骼起着杠杆的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收缩是运动的动力。
6、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增强体能,主要是由超量恢复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7、竞技健美操比赛的项目有: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混合二人操、三人操、六人操8、由一列横队变成二列横队时,应先1-2报数。
9、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跑的节奏与呼吸的节奏相配合。
以鼻呼吸为主,以嘴呼吸为辅,呼吸均匀要有节奏。
10、三级跳远由快速助跑,沿直线向前的连续三次跳跃组成。
单脚跳、跨步跳和跳跃11、体育锻炼的六项原则:(自觉性)、(经常性)、(个别性)、(全面性)、(渐进性)、(适量性)。
12、篮球场地的长为(28m),宽为(15m),3分线半径(6.25)米;排球场地的长为(18m)宽为(9m)。
13、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
14、马拉松全长(42.195公里)。
15、现代奥运会于(1894)年由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发起成立。
16、人体所需营养素主要有(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17.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规定: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且成绩合格可获得2个学分。
高中三年中,学生修满11个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
其中体育知识理论和田径系列为必修必选内容。
18.中学体育课属于教学课,根据每次课教材种类的多少分为室外课和室内课,根据每次课的任务可分为新授课、复习课和综合课。
19.某学校高二年级8个班举行篮球比赛,采用单循环制,一共要进行28场比赛,共有7 轮。
轮数=N-1场数=N (N-1)/220.新课程标准将课程总目标细分为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它们分别是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
幼儿体能训练的原则有哪些

幼儿体能训练的原则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体能训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能够对其整体健康发育起到关键作用。
正确的体能训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体能基础,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预防运动伤害,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交发展。
在进行幼儿体能训练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训练效果和幼儿的安全。
1. 适龄性原则幼儿在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发育水平,因此体能训练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制定。
训练内容和难度应该符合幼儿当前的生长发育水平,不能盲目追求过高的训练要求,避免对幼儿造成不良影响。
2. 多样性原则体能训练应该包含多样性的运动方式和动作,以促进幼儿全面的身体发展。
通过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可以锻炼幼儿不同的肌肉群和运动技能,培养其全面发展的体能素质。
3. 渐进性原则幼儿的体能训练应该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强度。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逐步适应运动负荷,促进体能水平的提升,同时防止过早疲劳和受伤。
4. 全面性原则体能训练应该包含全面性的训练内容,涵盖幼儿不同方面的体能素质,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性等。
通过综合性的训练方法,可以促进幼儿各项体能水平的均衡发展。
5. 专业性原则进行幼儿体能训练时,应该有专业的教练指导或监督,确保训练内容和方式科学合理。
教练应该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了解幼儿生长发育规律,能够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训练指导。
结语幼儿体能训练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上述原则可以有效提高训练效果,保障幼儿的安全与健康。
家长和教练应该一起合作,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关注幼儿的体能训练过程,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和习惯,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体能的一般性原则》说课稿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科学健身的重要性,掌握科学健身的基本原则。
2、技能目标:使学生树立科学锻炼意识,坚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3、情感目标:学生乐意听讲,并能积极提问,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重点:科学的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参与体育的意识,学会科学地参与体育活动。
教学过程
讲授
1、积极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
2、科学锻炼的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师提问:同学们喜欢运动么?参加运动是为了什么呢? 学生积极回答! 教师总结! 参加体育锻炼能全面促进健康,但是如果不注意科学锻炼。
二、科学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广凭主观热情盲目蛮干,不仅不会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还会损害健康,甚至发生伤害事故。
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在开始体育锻炼前,应对自己的体能水平和健康状况有比较充分的了解,以便能根据自己身心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以改善自己体能和健康方面的不足。
如果你患有某些疾病,还需要向医生或保健人员咨询,以免出现损害教学情景和心态健康的不良后果。
2、立目标,积极进取参加体育锻炼之前,要注意根据自己体能、技能和健康水平的实际,确立明确、具体而适宜的目标。
这样做将会使你的锻炼“有的放矢”,使你一步一步地去实现这些目标,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3、全面锻炼、注重实效人体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各部位、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各创造良好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初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身心的可塑性很大。
因此,在选择运动项目、锻炼手段时,既要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更要注意多种运动项目和健身方法的结合,全面锻炼,以便更好地促进生长发育和身体全面、协调发展。
在健身的同时,还要注意健心,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并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全面增进健康。
4、运动有衡、坚持经常人体的各个器官都具有“用进废退”的特点,要想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坚持经常,持之以恒,而“一曝十寒” 式的锻炼,往往收效甚微,只有坚持经常、有规律地进行锻炼,你的体能和健康水平才会得到提高。
5、运动有度、循序渐进合理安排锻炼负荷是取得良好锻炼效果的又一关键环节。
体能、运动技能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绝非一日之功。
如果锻炼的效果不明显,既不能灰心丧气,半途而废;也不可急躁冒进、盲目蛮干。
而应针对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6、遵循规律、自我保健要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遵循锻炼规律,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注意定期体检和运动安全,养成讲究运动卫生、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
作业:课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
教学小结: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加讨论,组织纪律性较好,课堂氛围活跃,本课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