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的意义

合集下载

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1.非公有制经济:为什么?①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方便生活、活跃市场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②态度: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一切符合(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怎么做?①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②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③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科学的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④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实现公平竞争。

⑤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科学发展,依法经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和管理,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和金融,保护企业正常经营活动。

2.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①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

②有利于打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允许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有利于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④有利于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事务的干预,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非公有制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非公有制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是指除了公有制经济以外的一切经济、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经济活动。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个体经济、股份制经济、合作经济、民营经济等多种形式,这些经济实体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生态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历史上私人财产和资本的发展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其快速增长已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特征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为中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

一、打造市场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的基础设施和制度改革逐步建立。

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构建、市场竞争、价值规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一系列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激发了消费需求,增强了市场活力,带动了新一轮的产业转型升级。

二、促进就业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即就业。

随着非公经济的壮大,它已成为中国防止和化解失业风险的重要力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非公有制经济在2019年实现的增加就业人数约为9200万人,占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72.6%。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过多抑或就业不足”的问题。

此外,非公有制经济还为员工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尤其是对年轻人、技术人才等人群起到了较好的吸纳和培养作用。

三、带动财政收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财政收入的增长。

随着经济权利和财务资源的流动,非公有制经济能够为地方政府获取税收和其他收入创造条件。

2018年,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实现的总纳税收入达到2.73万亿元,占全社会税收总额的48.3%。

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一、应充分认识非公有制经济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之间的必然联系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经济的需要。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国情、最大的实际。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和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主要指生产力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基础还比较缺乏。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准、水平、特点,是我们考虑和构建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这样的生产力实际客观要求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保证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还需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企业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作为补充。

只有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才能适应多层次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才能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经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我党的不懈探索,1997年党的15大第一次明确了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除了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以外,还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经济和外资独营经济等等。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壮大的事实充分表明,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都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都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只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不能改变这个基本经济制度。

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必须在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它在增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存有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不同市场主体的良性竞争,能提升不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外资经济的存有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以及体制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指在国家授权范围内,主要由企业家、个体户、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组成的经济实体。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非公有制经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以下作用:一、推动了经济增长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国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对于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也在逐年上升。

传统行业如制造业、房地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如互联网、文化创意等领域,都有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较大参与,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二、促进了就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持,还为就业创造了更多机会。

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数量庞大,这些企业一般具有灵活的制度和机制,从而更容易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这就为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据统计,2018年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数超过1.2亿,占到全国就业人数的80%以上,对我国就业市场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提高了经济效益非公有制经济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经营管理更加灵活,更加注重效益的提高。

非公有制经济通过高效的管理和创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以及提高盈利水平。

同时,非公有制经济通过不断探索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和优化企业经营模式,提高了行业和企业的竞争力。

四、促进了全面和谐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促进我国的全面和谐发展。

在市场活动中,非公有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经济的合理发展,加强行业规范和监管机制建设,扩大个人及市场主体选择的自由度,增加财富分配的均衡性和公正性,带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再利用,资本利润、产业效益、社会效益形成互动叠加的效果,从而推进了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总之,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就业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对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对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对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最具增长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把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脉搏和在全市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对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郴州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一)经济增长持续快速,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拉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2009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增幅比全市GDP增速快3.4个百分点,增速创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其中,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329.7亿元,增长24.2%;建筑业增加值17.5亿元,增长22.8%;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1亿元,增长21.2%。

2000年-2009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速达14.4%,增幅比全市GDP 增速快3个百分点。

(二)发展贡献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的主动力。

2009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2.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15.5个百分点。

2009年非公有制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71.5%,也就是说,GDP每增加100元,有71.5元是非公有制经济带来的。

非公有制经济对公共财政的贡献进一步提高,2009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交税金46.9亿元,同比增长33.1%;占全部实交税金比重达73.7%,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

(三)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二产业占据非公有制经济的绝对主体地位。

2009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9.9:64.0:26.1调整为6.2:65.9:27.9,与全市GDP 三次产业构成比,一产业低6.7个百分点,二产业高16.1个百分点,三产业低9.4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工业占据非公有制经济的绝对主体地位。

2009年,全市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1%,比非公有制经济增速快 4.2个百分点,增加值占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为85.1%,比上年提高24.1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的意义

非公有制经济的意义

非公有制经济的意义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非公有制经济是指除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所有制经济形式,包括私营经济、集体经济、外资经济等。

这些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就业稳定。

随着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日益壮大,成为就业的重要渠道。

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小微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灵活性强,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些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为大量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其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和竞争力的提升。

与公有制经济相比,非公有制经济更具市场化的特点,更加注重效益和竞争力。

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市场机制运作,更加注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注重创新和发展。

这种市场化竞争的机制不仅可以激发企业内部的活力,还可以推动整个行业和经济的发展,提高全社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再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非公有制经济侧重于市场需求的满足,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非公有制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选择,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选择产品和服务。

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还通过改革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提供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最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形成了有机的组合,互为补充。

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还可以带动地区经济的繁荣,实现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就业稳定,而且推动了经济的多元化和竞争力的提升。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的原因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的原因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的原因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而非公有制经济则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以企业为主体,具有灵活性、创新性和竞争性等特点,能够为市场经济提供更加多样化和富有活力的动力,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二,非公有制经济是就业的主要来源。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就业的主要来源之一。

非公有制经济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多元化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同时也缓解了国家就业压力。

第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经济理性化、规范化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理性化、规范化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第四,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当前,国家正在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而非公有制经济则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提升,促进经
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就业增长、推进经济理性化、规范化和健康发展、以及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目标。

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成就、意义和经验--纪念改革开放40 周年

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成就、意义和经验--纪念改革开放40 周年

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成就、意义和经验--纪念改革开放40 周年作者:汪海波来源:《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摘要:分析我国改革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数据表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基本形成。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了改革后我国经济快速稳定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经济效益提高、国有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实现由人口大国到经济大国转变并正向经济强国迈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生产力标准、矛盾法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发展成就;基本经验一、非公有制经济的成就笔者依据我国改革进程中的特点,将其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市场取向改革的起步阶段(1979—1984年);(2)市场取向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1985—1992年);(3)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初步建立阶段(1993—2000年);(4)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完善阶段(2001—2011年);(5)以市场取向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2—2020年)。

表1的资料表明:伴随改革在这五个阶段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非常巨大的发展。

总的说来,1981—2016年,个体经济的户数、从业人员和注册资金分别由183万户增长到5928.95万户,由227万人增长到12800万人,由5亿元增长到44400亿元,分别增长了31.4倍、55.4倍和8880.0倍。

1989—2016年,私营经济的户数、从业人员和注册资金分别由9.05万户增长到2349.20万户、由164万人增长到18000万人,由84亿元增长到1305000亿元;分别增长了258.6倍、108.8倍和15534.7倍。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经营的“三资”企业的投资由1979—1984年的6年总计的17.49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1283.65亿美元,增长了73.4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花独放不是春
-----浅议非公有制经济综观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自中国自身的传统自然经济
受到冲击并逐渐解体后,新兴资本主义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尽管受到帝国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挤压,但仍在夹缝中得到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后以及建国后到社会主义改造之前这两段时期内,在公有制经济还未建立的时期内,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特别是将其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完全公有制经济体制相比,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更加明显,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甚至更长的一段时期内,非公有制经济还将发挥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因而,我们必须对非公有制经济有正确的认识,正确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及含义
非公有制经济,顾名思义是和公有制经济相对而言的经济
形式,是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国家曾机械的把公有制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而非公有制经济则是资本主义国家所特有的。

在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就必须坚决抵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因而也就出现了我们社会主义改造后的计划经济时代。

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
非公有制经济既然与公有制经济相对而言,那么他的出现
必然伴随着公有制经济的诞生,那么他的起点可以追溯至新中国的成立,但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含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外资经济在新中国建立以前就广泛存在,所以我们的关注点应当放得更远。

自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自身传统的自然经济
开始解体,伴随着外来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自身的资本主义也开始萌芽,尽管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打压和抑制,中国自身的资本主义仍然在夹缝中得到了发展。

在中国新旧民主革命时期,民族资本家都作为重要的进步者和参加者,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也是建国后三大改造时期我们对民族资本实行赎买政策的根本原因。

基于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的时期仍然“既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益的一面,又有维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了“团结、批评、教育”的政策;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和平赎买的政策,于1956年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至此中国的
私人经济基本消失,仅存的一些个体经济,由于人数与规模甚小,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已微乎其微。

此后的20多年间,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作为“产生资本主
义的土壤”而被彻底排斥。

此后的几十年间,中国一直处于完全的公有制制度下,实行计划体制。

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限制了社会经济发展,僵化的行政管理体制严重限制了企业的自主权和主动性。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僵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完全的公有制制度才被打破,国家开始重新审视非公有制经济。

并且开始逐步放开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限制,逐渐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简政放权,加强立法,为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从现今的经济结构来看,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已经超过了公有制经济的规模,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国家形式的改变?其实不然,从行业和影响力来看,绝大多数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行业仍然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非公有制经济只是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非主要力量存在。

三.非公有制经济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地位
首先,对于非公有制经济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其中非公经济发挥的总要的作用。

可以预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非公有制经济仍然会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相对于偏向于行政管理形式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具有更大的活力,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特点是竞争,只有具备充分的竞争,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尽管
国家不断深化国企的经济体制改革,但只要不存在竞争,单一垄断市场的行为都是不利于企业乃至整个企业的经济发展的,缺乏竞争就缺乏动力,这会禁锢创新和进步。

而非公有制企业的存在就像“鲶鱼效应”,能够活跃市场,带动市场创造活力。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外国资本作为重要的资金来源,对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们发
展不平衡的状况,公有制经济不能够完全容纳所有的劳动者,那么,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将能大大缓解这一情况。

在过去几年里,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就业人数持续减少,而正是非公有制经济每年创造了数百万的就业机会,不但吸收了新增的就业人员,也吸收了从国有企业分流出来的人员。

以后,非公有制经济仍将会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最大来源。

另一方面,尽管国有经济目前在整体上仍然是政府最大的税收来源,但非公有制经济直接和间接创造的税收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特别是在增量上会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非公经济还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直接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

我们尽管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平等竞争、厉行法治等基本规则的直接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

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可以这么说,改革开放三十年,伴随着我们经济总量的迅
速增长,非公有制经济也历经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微小到壮大的发展历程。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非公有制经济所引进的竞争机制淘汰了很多传统行业,有一些甚至是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传统或者是遗产,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所带来的不同于传统价值观的利益,契约关系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蔓延。

当然,我们不能仅仅将此归结于非公有制经济本身,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价值建设问题。

在整个经济环境中,非公有制经济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占非公有制经济重要部分的小微企业,在融资筹资,行政审批等一系列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要想更好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就必须从制度层面采取措施,切实保障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

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近些年来不断深化改革,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新36条》,明确提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到交通运势,水利工程,电力建设,公共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等一系列国家支柱性,基础性产业之中。

并且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创新,投资,市场准入等一系列问题,给出了积极的回应。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逐步建立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非公有制经济必将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五.总结
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和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还是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多领域的就业体系,保持社会稳定,都需要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是当年毛泽东主席在建国后对文艺事业的期许,借用这句话来形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比喻。

我们相信,当非公有制经济也能够像公有制经济一样有长足稳健的发展时,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必将迈出更大的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