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肖尼克翻译思想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肖尼克翻译思想探究

——《翻译的伦理与政治》评介

傅晓玲程晓昆中山大学

摘要:《翻译的伦理与政治》总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亨利•梅肖尼克作为诗人、翻译家、批评思想家对于翻译的独特思考。本文旨在简约介绍梅肖尼克翻译的伦理与政治、翻译的节奏、翻译的历史性核心思想,分析其独具特色的历史发展渊源与特征。

关键词:梅肖尼克;伦理;节奏;历史性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3X(2013)01-0060-04

一、引言

《翻译的伦理与政治》是法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文论家亨利•梅肖尼克(Henri Meschonnic)2007年的一部重要著作。两年后,即2009年,这位法国杰出的翻译家、翻译思想家、诗人、语言学家、文论家溘然长逝。又两年后,2011年,该书英文版(Ethics and Politics of Translating)由John Benjamins出版公司正式出版。加拿大肯髙迪亚大学布朗热(Pier-Pascale Boulanger)教授承担了该书的翻译和编辑工作。中国翻译学界最早是从袁筱一和许钧的《”翻译诗学”辨》(袁筱一、许钧,1995)—文中看到梅肖尼克的大名和他精辟的翻译见解的,但那时他的作品还没有译成英文,英语翻译界的学者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来了解这位学者的翻译思想。承蒙John Benjamins出版公司的高效运作,这部2007年的新作,这么快就翻译成英文并得以出版,从而使以英语为阅读语言的翻译学研究的读者可以在差不多第一时间里了解这位著名翻译思想家的最新的、也是最后的思想。按照为该书作序的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现代文化研究会主席瑙斯(Alexis Nuselovici, Nouss为其笔名)的说法,”我们是该思考一下梅肖尼克了”。(Meschonnic,2011:1)

作为法语翻译界精通希伯来、希腊和拉丁文久负盛名的学者,梅肖尼克的理论著述一直颇丰。初以翻译旧约圣经的《五卷》出名,后以《诗学——创作认识与翻译诗学》、《翻译诗学》和《节奏批评》等奠定了他在法国作为文论家、翻译理论家独树一帜的显赫地位。

《翻译的伦理与政治》可以视为《翻译诗学》的续篇。该作总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梅肖尼克作为诗人、翻译家、批评思想家的主要核心思想。继《翻译诗学》之后,他将研究重心转向翻译的节奏和翻译的伦理问题,认为符合伦理的翻译要求译者能够倾听到各种节奏。他关注文化问题对翻译研究的冲击与影响,认为无法倾听到语言节奏的译者一定是因为文化传播的原因而引起的失聪。他极力反对用诠释学的方法来解释语言符号的二元观,反对将能指与所指用有意义和无意义的标签截然隔离开来,主张诗学翻译,阐释了什么是语言意义的翻译并如何做到语言意义的翻译。最后,他肯定了翻译在建立欧洲多元文化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历史性作用。

二、内容简介

全书十六章,就内容而言,可粗略划分为四大板块,第一,翻译伦理(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翻译评论(第四章至第八章)、第三,宗教文本翻译(第九章至第十三章)、第四,翻译节奏(第十四章至第十六章)。在这四个板块中,诗学、伦理、节奏等翻译理念常常纠结融合、扑朔迷离,交织于一起,从中可以看出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和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等人的哲学和语言学思想对作者的影响。各章篇幅长短不一,语言表达哲理思辨,忽而言简意赅忽而晦湿难懂,从而形成作者奇特独立、特色斐然的著述风格。本文拟从翻译的伦理与政治,翻译的节奏性、翻译的历史性这三个最能代表作者思想也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入口,走进梅肖尼克的译学世界。

三、翻译的伦理与政治

20世纪后半叶,西方各国涌现出一批新的翻译学观点和翻译学流派,如翻译等值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20世纪70至80年代间,一批著名的法国哲学家、语言学家巴

特(Roland Barthes)、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福柯(Michel Foucault)、德勒兹(Gilles Deleuze)、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提出翻译的”不可译论”。这批解构主义大家的思想相继进入美国,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国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对诸如忠实和等值之类传统概念作出回应,对曾经在80年代对翻译研究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实证主义作出回应,翻译理论越来越多地关注伦理和政治问题。在这色彩缤纷的翻译理论景观中,梅肖尼克这朵奇葩在英语世界却鲜为人知。继语言和文化重心转向之后,梅肖尼克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角度探讨翻译理论。早在20世纪70至80年代,他特别专注对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翻译认识论问题等的批判性研究。1970年和1973年的《诗学》可视为他的后结构主义代表作,而1988年的《诗学与政治:圆桌对话》(Meschonnic,1988a)的论文可视为他对翻译的伦理与政治研究的开始。与其他学者合作,他清晰地解释了诗学、伦理政治与翻译之间的关系。贝代蒂(Gabriella Bedetti)高度赞扬此文见解独特,将其译成英文并正式发表于《新文学史》。

《翻译的伦理与政治》第一章”翻译的伦理”首先诠释语言与伦理的关系。开篇语即是”翻译伦理首先意味着语言伦理。而语言伦理则意味着将语言理论视为一个整体,即霍克海默(Horkheimer)式的批评理论”(Meschonnic,2011:35)。所谓霍克海默式的批评理论就是一种横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各领域的跨学科批评理论。梅肖尼克所主张的语言伦理反对当前对理性和学科所做的异质性范畴(heterogeneous categories)区分,即语言只能由语言学家来研究,文学只能由文学理论家来研究,哲学只能由哲学家来研究。按照这种学科分类,伦理只能由伦理学家来研究,政治哲学也只能由政治哲学领域专家来研究了,从专业到专业,以此类推。

梅肖尼克认为:”根据我的定义,伦理并不是一种社会责任,而是某一主体的追求,该主体努力通过其活动来构建自身。但是该主体的活动也正是另一主体用以构建自身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语言的一种存在,该主体便是伦理与诗学的不可分割的混合体。如此,语言伦理涉及到语言的方方面面,涉及到芸芸众生,也正因为如此,伦理就是政治。”(同上:35)他进一步指出,”伦理,是一个行为问题。既指向自己,又指向他人。伦理既是自己针对自己所做之事,也是针对他人所做之事。伦理就是采取行动,创造价值。”(同上:45)

在梅肖尼克看来,不仅”伦理就是政治”,而且”诗学也是一种伦理,一首诗就是一个伦理行为,因为它对主体,即写这首诗和读这首诗的主体进行了转换”(同上:36)。他认为,目前翻译伦理的概念总的来说仍然含糊不清,仍习惯性地停留在道德层面,拘泥于翻译忠诚、译者自我消除(self-effacement)之类的说教及行为规范。尽管这些行为规范是基本的和必要的,但却是不够的(同上:37)。

第二章”仅有行为规范还不够”主要针对皮姆在其《论译者的伦理》(Pym,1997)中提出的翻译观点进行评论。他显然不太认同皮姆从跨文化、社会道德和商业标准的角度对翻译伦理的界定。第一,皮姆首先定位翻译伦理是指在源语或译语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体现伦理的问题,即以源语为目的的翻译应侧重作品,以译语为目的的翻译则应注重交际行为。皮姆为了表示与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决裂,他首先提出”该不该译”的问题。梅肖尼克认为皮姆实际上只不过是从”为什么”和”为谁”转向”如何”,而这些”内容的伦理”(Meschonnic, 2011:39),即该不该译的问题,是抽象的,不考虑内容是什么,因而不属于翻译的讨论范畴。皮姆通过”文化间性(interculturality)的原则”(同上)企图寻求一种妥协,即”伦理是以译者为中心的,伦理不能判断翻译作品”(同上)。梅肖尼克认为皮姆走进了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的挂:释学胡同,陷入了”非此即彼”(同上)的传统二元对立之中,与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的”是做阐释者还是做演说者”、奈达(EugeneNida)的”是形式等值还是动态等值”如出一辙,没有任何新意(同上)。第二,皮姆用”译者的身份”(同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