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及其思想

合集下载

浅论马丁·路德的恩典观

浅论马丁·路德的恩典观

浅论马丁·路德的恩典观作者:曲扬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曲扬(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南充 637009)摘要:恩典论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理论之一,也是基督教区别于其他几大宗教的标志之一。

在历史发展中,关于上帝恩典的问题一直在基督教神学思想史中占有重要位置。

而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思想做出的贡献和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本文将简略阐述路德神学思想中的恩典观。

关键词:恩典观;马丁·路德;因信称义中图分类号:B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6-0028-03马丁·路德可以说是上一个千年来对西方影响最大的人,[1]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将其列为人类历史上第23名“影响最大的人物”。

而国内学者何光沪先生更是将其提升到第12位的名次。

由他而引发的宗教改革从历史影响来看,不仅对欧洲,就是对整个世界来说也有巨大而深刻的触动。

然而,他恰恰也是近代“被谈论最多,被了解最少”的人。

虽然国内有众多学者作过有关他的论述,他的名字也被我们很多人提起,但我们对他的了解,除了少数严重的歪曲,更多的是无知的浅薄。

[2]但无论如何,他的神学思想构成了基督教神学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

霍莱博士曾经说过:“一位研究基督教神学的人,如果没有涉猎过路德的神学著作,就好像一个研究英国文学的人,没有读过莎士比亚一样。

”[3]而恩典在基督教神学中地位非常重要,其涉及到基督教信仰的核心问题——救赎。

因此,了解马丁路德的恩典观对研究基督教神学思想有重要作用。

一、基督教恩典观的背景“恩典(Grace)”是指基督信仰中的人得到上帝所赐的最珍贵的恩赐,从而使人得以脱离处于罪的痛苦与捆绑,它本是人不配得到,却由上帝白白赐予人,是仁慈,怜悯的上帝的爱的体现,是基督教神学的基本主题。

基督教中的恩典的记述首先出现在旧约圣经中,旧约记载上帝拣选以色列人,将他们带出埃及地,并在西奈山与他们立约。

如何看待马丁路德金

如何看待马丁路德金
如何看待马丁路德金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马丁路德金生平简介 • 马丁路德金的理念与主张 • 马丁路德金的影响与贡献 • 对马丁路德金的评价与争议
01
马丁路德金生平简介
马丁路德金生平简介
• 马丁·路德·金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权领袖,他为推动种族平等和消除种族歧视做出了重大贡献。要全面看待马丁·路德·金 ,我们需要了解他的生平事迹、思想主张以及影响力等方面。
02
马丁路德金的理念与主张
马丁路德金的理念与主张
• 马丁路德金是美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权领袖,他致力于推动 种族平等、消除种族歧视,以及反对贫穷与不公正。他的理念 和主张深深地影响了美国和世界,让人们更加关注社会公正和 平等。
03
马丁路德金的影响与贡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马丁路德金的影响与贡献
• 马丁路德金是美国民权运动的杰出领袖,他的努力与贡献, 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 将从几个方面对马丁路德金的影响与贡献进行详细的阐述。
04
对马丁路德金的评价与争议
对马丁路德金的评价与争议
• 马丁路德金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 他为推动种族平等和民权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然而,对于他的评价和争议也一直存在。
THANKS
感谢观看

马丁·路德民族思想研究

马丁·路德民族思想研究

马丁·路德民族思想研究李富森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要:马丁·路德不仅是一位宗教改革家,而且还是一位重要的爱国主义思想家。

马丁·路德民族思想主要体现在建立民族国家和民族教会,实行经济自主和司法自主,开展国民教育和重视民族语言等方面。

实质是要求德意志屁族从政治、经济、窘袭等方面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王权,创建独立的民族国家和民族教会。

路德的民族思想集中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独立的愿望和企求,并对德意志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德国:马丁·路德:民族思想 16世纪宗教改革是德意志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宗教斗争,实质是要求德意志尾虞彻底结束罗马教廷的统治,加强王权,建立民族国家。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一生著述浩繁,思想宏富,其中争取德意志民族独立、维护德意志民族利益在其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

马丁·路德的民族思想对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德意志民族教会、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教育以及德意志民族意识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马丁·路德和宗教改革的研究成果颇多,但却对路德的民族思想尚缺乏深入系统的剖析,本文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试就此问题做些初步探讨。

一、民族国家思想从中世纪直到近代早期,天主教一直在西欧各国封建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

德意志徒有帝国虚名,皇权衰落,政治分裂,日益成为罗马教廷最大的掠夺对象。

天主教会占有德意志1/3的土地,成为德意志最大的封建地主。

帝国诸侯中1/5 是高级教士,7个选帝侯中3个是大主教,这些教会封建主支持分裂,抵制统一。

16世纪初,德意志的经济发展一度走在欧洲前列,德意志资产阶级的要力和政治作用日益增长,但国内分裂割据、教廷掠夺构成了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因此,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就成为路德宗教改革最重要的目标,也是路德民族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总纲领。

89首先,路德主张“君权神授”,提出国家的存在源于神的旨意和命令,而君主的权力则是神的意志的体现。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解析 解题关键是“15~16世纪”,此时的西欧经历了文艺复 兴和宗教改革,人们思想获得解放,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 B项正确。
• 材料一: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 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 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 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 的变迁》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 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1)历史条件: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典 文化遗存丰厚;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 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 度较高,典型的君主专制激发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抗。 (9分)
• 材料二: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 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 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 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 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 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 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 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 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 得最好。 •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14分)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课标要求】知道马丁· 路德等人的 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 主义的含义。
经济: 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 天主教会与欧洲各国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 背 思想: 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爆发: 景 天主教会腐败,基督 1、德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发展; 宗教: 2、政治上国家四分五裂,阻碍社会 人文 徒要求振兴基督教 经济发展 ;没有强大的王权,有利 导火线:教会兜售赎罪券 于各种反教会思想的存在。 精神 3.教会剥削沉重,罗马教廷与德国 马丁路德:因信称义 的发 代表人物 加尔文:先定论 的矛盾异常尖锐; 展: 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否 宗教 人文主义 定教皇权威,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和信仰 自由,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 改革 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实质: 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马丁·路德改革的原因

马丁·路德改革的原因

托马斯阿奎那神学体系
托马斯阿奎那神学体系可谓“因行称义”。 一、由于上帝的救赎恩典不是不可抗拒的, 人们可以自由地拒绝上帝的主动姿态,并改 变自己的厄运; 二、由于教会举行的圣餐仪式传递的是不断 的恩典,因而它们有助于犯有罪过的人们增 加得到救赎的机会。圣餐仪式由牧师主持, 他们因此具有与上帝配合赦免罪愆、实现圣 餐奇迹的权力。
奥古斯丁的神学体系
马丁路德钟爱奥古斯丁的神学体系。 奥古斯丁神学是一种前定论学说,坚信只有 上帝才能决定人类能否得救,同时上帝在确 定救赎那些人、惩罚哪些人时依据的不是人 们在世上短暂停留时是否因行善而积了功德, 而是永恒做出的决定。这种极端的观点仅仅 给人类的自由和责任留下极小的空间。
因信称义
马丁路德反叛教会的原因
1、反对迷信; 2、出售特许状和赎罪券; 3、反对中世纪天主教神学。
赎罪券
根据天主教神学理论,赎罪是在罪过本身经 过忏悔而免除之后再由教皇赦免全部或部分 。 中世纪流行的观点是:教皇可以从“功德保 电”——基督和圣徒积累起来的剩余的山功 德仓库——中赐予恩典,人们理所应当地认 为教皇也可以允诺不让进入炼狱。
在《基督教的自由》中,路德阐释了“因信称义” 的思想,使该思想成为新教神学理论的核心和基础。 认为一个人如果心中没有对上帝的坚定信仰,任何 善功皆无用,若心中有信仰,就不需任何善功,信 仰是灵魂获救的唯一根据,是蒙受上帝恩典的唯一 确证。“只是信,不是行为,才使人称义,使人自 由,使人得救。” 人的得救全在于信仰,不能依靠善功得救。 人类“称义”,全是上帝的恩典,是上帝赐予预定 得救的人的恩典。

马丁·路德音乐思想与德国音乐发展

马丁·路德音乐思想与德国音乐发展

马丁·路德音乐思想与德国音乐发展摘要:马丁·路德不仅是16世纪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的领军者,同时也是路德派新教音乐文化的奠基人。

作为一位素养极深的业余音乐家,路德在音乐方面的观点与实践伴随其宗教社会改革始终,深刻地影响了德意志地区音乐艺术的发展,对于德国自18世纪起一跃成为音乐巨人之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马丁·路德,宗教改革,音乐一、路德的音乐思想保罗·亨利·朗在其音乐史巨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里写道:“在伴随宗教改革的新音乐运动的中心,是马丁·路德的伟大形象” 。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音乐思想的形成首先源于他对于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路德学生时代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能够熟练地演奏琉特琴,吹长笛,在歌唱方面也训练有素。

他还做过主持仪式的教士,因此谙熟宗教仪式中的各种音乐形式。

在作曲方面,路德曾承认自己并非大家,但经证实由他创作或改编的一些音乐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他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不错的才能。

除此之外,更引人注目的是他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对音乐近乎疯狂的热爱。

身为一名神学家和改革家,路德自然不会只关心音乐的审美价值,而是从宗教的角度对音乐的本质和功能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对于音乐在圣经中的地位,其教化与启迪的功用,路德曾在各种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只需引用《愉悦的交响曲》序言中的一段便可知其意旨:“除了上帝的言语之外,音乐应该享受最高的赞誉。

她是人类那些区别于兽类感情的女主人和家庭教师,这些感情往往是支配人类的主人……因为,无论你希望安慰那些悲伤的,恐吓那些快乐的,鼓励那些绝望的,挫败那些傲气的,安抚那些激动的,或平息那些充满仇恨的——有谁能够数清所有这些人类灵魂,也就是这些驱使人们走向邪恶或者良善的激情、爱好和感情的主人呢?你能找到比音乐更有效的方法吗?圣灵本人就尊称音乐为他完成恰当工作的工具,因为他在圣经中宣称,通过音乐,他的礼物被灌输到了先知身上,即对所有善的热爱,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以利沙身上看到。

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马丁·路德有什么故事呢

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马丁·路德有什么故事呢

欧洲宗教改⾰倡导者马丁·路德有什么故事呢 马丁·路德是⼗六世纪德国宗教改⾰运动的发起者,新教路德宗的奠基⼈。

在他当时的年代,他是怎么进⾏改⾰的呢?下⾯我们⼀起来看看吧! 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是⼗六世纪德国宗教改⾰运动的发起者,新教路德宗的奠基⼈。

1483年11⽉3⽇,马丁·路德出⽣在德意志东部的⼀个⼩⼭村。

那时的德国,经济⽐较发达,地理位置重要,商业⽐较繁荣。

但与西欧各国相⽐,它的经济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分散性,缺乏统⼀的国内市场。

经济的分散性加剧了政治上的分裂割据状态。

政治经济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导致国内⼀⽚混乱。

天主教会借机扩⼤⾃⼰的影响,僧侣们⽆恶不作,整个国家处于⼀⽚“混沌”状态。

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要进⾏宗教改⾰。

⼤学毕业以后,他在⽗母亲朋诧异的⽬光中“遁⼊空门”——进⼊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他在那⾥学习神学,并且洁⾝⾃律。

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学的神学教授。

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益坚定了他进⾏宗教改⾰的决⼼。

他开始着⼿创建⾃⼰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

他认为⼀个⼈灵魂的获救只须靠个⼈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什么教会的繁琐仪式。

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教会和僧侣阶层的特权。

1517年,为反对教皇利奥⼗世借颁发赎罪券盘剥百姓,路德在维登堡⼤教堂门前贴出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即九⼗五条论纲)。

《论纲》所引起的强烈反响,甚⾄出乎路德⾃⼰的预料。

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可以说《论纲》点燃了第⼀次德国资产阶级⾰命——宗教改⾰的⽕焰。

路德⼀下⼦成为德国全民族的代⾔⼈,各阶层的热烈⽀持,使路德⾛上了同罗马教庭彻底决裂的道路。

恩典与记号——路德的圣餐论

恩典与记号——路德的圣餐论

恩典与记号——路德的圣餐论恩典与记号——路德的圣餐论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的主要人物,他的教义和思想对基督教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路德的教义中,圣餐是一个被看做最重要的仪式之一,是基督徒信仰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路德的圣餐论中,恩典和记号是两个核心概念,这两个概念交织在一起,共同组成了关于圣餐的基础教义。

恩典是圣餐的重要概念之一。

在基督教信仰中,恩典是指神的恩宠。

圣餐是基督徒接受神的赐予的最重要的恩典之一。

路德认为,圣餐中的饼和酒不是普通的饼和酒,而是基督的身体和血,是神的赐予。

圣餐中的这些元素是从神而来,是神通过圣餐向我们提供的恩典。

记号也是圣餐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记号是指物品或行动所代表的意义。

在路德的圣餐论中,圣餐的元素被看做是记号,它们代表着基督的身体和血。

圣餐不是单纯的象征,而是实际的身体和血。

圣餐的元素代表着基督的身体和血,这是圣餐的真实意义。

以下是五个例子,证明恩典和记号是路德的圣餐论的核心概念:1.圣餐是一种恩典路德认为,圣餐是神的恩典,是神赐予我们的礼物。

我们可以通过圣餐接受基督的身体和血。

圣餐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神的计划和救赎。

在圣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神的恩典,以及神对我们的爱和关怀。

2.圣餐是一种记号在路德的圣餐论中,圣餐的元素代表着基督的身体和血。

这些元素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饼和酒,它们更是我们对基督身体和血的理解和领受。

圣餐的意义和象征性来自于基督的救赎和神的恩典,这正是圣餐的真实意义。

3.圣餐强化了信仰圣餐是基督徒信仰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一个让我们更加接近神的仪式。

圣餐能够强化我们的信仰,让我们更加坚定我们的独一信仰。

通过圣餐,我们可以感受到神的爱和力量,从而更加信任神。

4.圣餐是一种祷告方式圣餐是一种祷告方式,是一种向神寻求恩典和保护的方法。

通过圣餐,我们可以与神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更好地感受到神的存在和关怀。

5.圣餐提醒我们牢记基督的救赎圣餐是一个让我们牢记基督的救赎的仪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丁.路德思想
马丁路德尽管并不是一个自由主义者,甚至在他的晚年还一再的
表现出反自由的强烈意识。然而,在他的宗教改革中,因信称义被人
们真正的接受起来。所谓因信称义就是内心真诚,外在不论,只要内
心信仰上帝,无论具体的外在特征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救赎。在内心真
诚的基础上,西方政治思想开始进入自由主义时代。不追究不考量不
评判的外在特征,使得人们的创新活力大大激发,基于欲望,认识和
开拓世界的进取精神彰显开来,在对自由边际的追逐中,人类实现了
物质财富和精神世界的极大发展。而自由主义基于宗教改革的思想,
或许才是路德改革的最重要也是最为深远的意义。
路德并不是一位完人。传记作家罗兰·培登说1546年路德逝世时,
已经是一个“脾气暴躁,容易发怒,放纵自己,有时还有点粗鄙的老
人。” 路德荣登《时代周刊》封面人物(1967年)这一位由德国东
部小城出来的中世纪修士,最后成为整个基督教会的表征。那么,他
在今天象征些什么?

首先,他象征着改教对基督教运动的重要性。改教并不是几百年
前所发生的一件事,一举完成,以致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第二,教
会应该完全依靠上帝的话语,路德说:“教会的全部生命和本质就是
上帝的话语。”这话语就是基督耶稣。如果缺少了上帝话语全备而丰
富的内涵,教会只不过是一个会所、一间博物馆或是一座音乐厅而已。
第三,一位圣徒就是一个因信靠耶稣基督,蒙他的恩典,得到他拯救
的罪人。教会是圣洁的,因为教会的元首基督是圣洁的。虽然是圣洁
的,但这身体中的肢体仍然是罪人,不断需要赦免和领受新的力量。
因此路德希望教会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教会。在那里生病的人可以得
医治,贫穷的人得饱足,伤心的人得安慰,缺乏知识的人得到教导,
罪人得蒙拯救。

幸运的是,这位年迈的反抗者的个人缺点并没有对他崇高的成就
造成任何影响。他最终不仅改变了基督教,也改变了整个西方文明,
尽管这一切的工作并非仅仅是他一个人做的。路德对历史做出的最大
贡献不在政治方面,而是宗教上。他就像是一个起点,一道曙光!从
他开始,基督教的信仰的根基开始回到圣经当中,不在是教会的公会
议。他对“人如何得救”、“宗教权威性何在”、“何为教会”、“基督徒生
活的真谛是什么”这四个基本问题,给予了鼓舞人心的崭新答案。而
这些具有深远意义的答案均是他从圣经中所找到的。因此,他的勇敢,
为后世新教的发展,以及对圣经原则正确阐释和坚持都起到了十分重
要的作用。直至今日,新教的任何经典描述都必定是这些核心真理的
回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