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合集下载

药物超敏综合征

药物超敏综合征

冯 欢 .冯 信 忠
FENG u n FENG Xi z o g H a, n- h n
(.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皮肤科 ,上海 1 【 摘
20 0 ;2 上海市瑞金医院皮肤科 ,上海 00 1 .
20 2 ) 005
要1 药物引起的迟发性多器官超敏综合征 ( IM0 s 是伴有发热、 DD H ) 皮损 、 内脏受 累及嗜酸性粒细胞增 多的特殊类型的重
高可达 4倍 以上 ; 此外 , 他们还发现 : 患者 血清 中 H V一 N H 6D A
表 达 升高 、外 周 血 单 核 细 胞 / 血 中 H 一 N 定量 明 显 升 全 HV 6D A 高。这些结果均有力提示了 D E S R S 综合征患者存在 H 一 HV 6再 激 活。据此 . 日本学者提出 H V 6再激活是 D E S综合征的 H 一 RS 重要实验室诊断依据。 2 机 体 对 药物 的防 御性 解 毒 功 能受 损 . 3 部 分 患 者 体 内缺 乏 乙 酰 化 酶 ,清 除 乙 酰 化 药 物 的 速 度 变 慢, 体内蓄积过量引起过敏反应 。常见的药物是磺胺类药物 。 3 常 见 的致 敏 药物
4 临床 特 点
D E S综 合 征 (rg rs i oiohl n yt c RS du ah wt es p ia ad ss mi h n i e
sm t ,D E S  ̄ 又称药物引起 的迟发性多器官超敏综合 y po ms R S ) ,
征 (rg id cd dl e u i gn h pr niv y sn rm , d -nue e yd m ho a yes sit ydo e u a r e t i
2 发 病 机 制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学习
编辑ppt
1
Drug-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 (DIHS)
编辑ppt
2
HISTORY
Drug-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 (DIHS), was first recognized in 1950 by Chaiken, in a patient using anticonvulsant.
Rash:Maculopapular rash developing> 3 weeks after starting therapy with a limited number of drugs.The cutaneous eruption consists of a morbilliform rash, which is also common in other less severe drug reactions and both presentations are indistinguishable The face, upper trunk and upper extremities are initially affected, with subsequent progression to the lower extremities.
Lymphadenopathy (>2mm)
编辑ppt
8
The maculopapular eruption later becomes infiltrated with edematous follicular accentuat-ion.Swelling of the face, with marked periorbital involvement. Vesicles may arise and fine vesicles by edema of the dermis can be present.No necrosis of the epidermis like TEN occurs,except in rare cases of overlapping DRESS/DIHS andTEN. Small sterile perifollicular pustules and nonfollicular pustules may appear,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and does not predominate on the main folds of the skin.. Over time the rash becomes purplish, sharply lower limbs andthe resolution is scaling. Another form of presentation is a picture of exfoliative dermatitis, which may be associated with mucosal involvement, such as cheilitis, erosions, pharygitis and enanthematous enlarged

药物超敏综合征

药物超敏综合征
药物超敏综合征 护理查房
ICU 黄艳

药物超敏综合征(Drug - 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IHS) ,又称为伴 嗜酸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或药物引 起的迟发性多器官超敏综合征 ,是一种具有发 热、皮疹及内脏受累三联征的急性严重性药 物不良反应。DIHS的确切发病率不详(其中 抗癫痫药物及磺胺类药物约为1 /10 000) ,致 死率高,可达10% ,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






四、舒适的改变
1、修剪磨平指甲,告知搔抓的危害,若患者不能 控制搔抓行为,应将手指稍做包扎防护 2、遵医嘱用药 3、穿宽松柔软棉质衣服,防衣服摩擦 4、衣被不宜过厚过暖,以免皮肤温度增高加重痒 感



五、恐惧
1、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患者恐惧表示理解 2、给予患者减轻恐惧状态的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安慰 3、详细介绍病室环境,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消除患者的 陌生感和对特殊环境的恐惧 4、提供患者有关医院常规治疗护理方面的信息 5、患者感到恐惧时,留在患者身边以增加安全感 6、指导患者使用放松疗法,如:深呼吸、听音乐 7、帮助患者确认有效对付恐惧的方法





二、皮肤完整性受损
1、每日评估患者皮肤状况 2、遵医嘱按时正确应用皮肤外用药,并观察用药 效果 2、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3、翻身时防止加重皮肤受损 4、避免局部刺激,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 5、提供充足营养和水分 6、避免接触可能引起皮肤问题的药物及食物







5.患者首要问题疼痛,应保持空气湿度适宜 6.患者高龄,应注意输液速度,避免使用对肝肾功 能有损害的药物 7.加强五官护理,防干燥,及时清理皮肤结痂,滴 眼药水,会阴部要保持干燥 8.预防感染应该保持床单位及衣服清洁,加强手卫 生,防止交叉感染

抗痨药物致超敏反应综合征3例报告

抗痨药物致超敏反应综合征3例报告
细胞增多 ( >1 1 . 0 ×1 0 。 / L ) ;b出 现 异 型 淋 巴细 胞 (> 5 %) ; C
嗜酸 性 粒 细 胞 增 多 (> 1 . 5× 1 0 。 /L)。 ⑥ 淋 巴 结 肿 大 。⑦
HHV一 6再 激 活 。典 型 D I HS具 备 上 列 全 项 ; 非 典型 D I HS具
非 甾体 类 抗 炎 药 , 如 布 洛 芬 等 ] 。 D I HS诊 断标 准 : ① 投 用 某 些 特 定 药 物之 后 迟 发型 发 病
3经 胸 片 、 1 痰 涂 片 等 检查 确 诊 为肺 结 核 , 口服 4联 抗 痨 药 物 ( 异
烟肼 o . 3 g , 每日 1 次; 利福平 o . 4 5 g , 每日 1 次; 吡嗪酰胺 0 . 5 g , 每 日 3次 ; 乙胺 丁 醇 0 . 5 g , 每日1 次) 。于 服 药 第 4 2天 出 现 双 下 肢 红 色 猩 红 热 样 皮疹 , 伴 搔痒 、 脱屑 , 皮疹进 行性加 重 , 第 4 3 天开始发热 , 体温 4 O ℃, 伴有肌痛 、 关 节痛 ; 巩 膜 轻 度 黄染 , 浅 表
淋巴结肿大 、 脾肿大 , 胸腹水 , 双 下 肢 非 凹 陷 性 水 . 4 ×1 O 。 / L , 嗜 酸性 粒 细 胞 3 . 8 5 ×1 0 。 /L; 肝 功能 : A L T 6 4 2 U/ L , A S T 3 8 4 U/ L , 总胆红素 4 6 / , mo l / L, 间接 胆 红素 3 4 g mo l / I , 白蛋 白 2 8 g / L; 心肌 酶 谱升 高 , C K3 2 0 U/ L, C K — MB 5 6 u/ L; 胸片提示胸腔积液 ; B超 示 脾 肿 大 、 腹 水 。立 即 停用抗痨药物 , 给予静滴 甘草酸二 铵 、 还 原 型 谷 胱 甘 肽 保 肝 治 疗; 静 滴 白蛋 白及 血 浆 支 持 治 疗 ; 使用地塞米松 1 0 mg / d抗 过 敏 治 疗 。治 疗 1 4 d后 皮 疹 均 全 部 消 退 , 黄 疸消 退 , 复 查外 周血 白 细胞 计 数 及 嗜 酸 性 粒 细 胞 数 正 常 , 1月 后 复 查 肝 功 AL T 5 6 U/ L, AS T 3 4 U/ L , 间接 胆 红 素 、 白蛋 白测 定 均 正 常 。 例 2 女, 5 I 岁, 因咳嗽 、 咯痰 、 低热 2 0 d于 2 0 1 2年 2月 2 O

抗结核药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2例报道

抗结核药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2例报道
重庆 医学 2 0 1 5年 5月 第 4 4卷 第 1 3期
1 86 9

短 篇 及病 例报 道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8 3 4 8 . 2 0 1 5 . 1 3 . 0 5 3
抗 结核 药 致 药 物超 敏 反 应综 合 征 2 例 报 道
细 胞 增 多 等 血 液 异 常 为 特 征 的严 重 全 身性 药 物 反 应 。
1 临 床 资 料
L , AS T 5 1 O U/ L, T B I L 9 . 4 ( 正常) , 总蛋 白 5 6 g / L, 清蛋 白 3 5
g / L, 诊断 : D I HS 。立 即 停 用 抗 结 核 药 物 , 予 以 还 原 型 谷 胱 甘 肽、 维生素 C 、 眯唑斯 汀 、 西替 利嗪 、 赖氨 匹林 治疗 4 d后 体 温
1 O / L; AL T 2 0 4 U/ L, A S T 5 2 U/ L , 总蛋 白 5 2 g / L, 清蛋 白 3 3
体温 3 9 . O ~4 O . 4℃ , 全 身皮疹 融合成 片 , 弥漫性 潮红 , 颜 面 肿
胀 。复查 WB C 6 . 9 ×1 0 。 / L, 嗜酸性粒 细胞 0 . 7 6 ×1 0 。 / L , AL T 1 6 6 U/ L, AS T 1 2 7 U/ L, 总蛋 白 4 7 g / L, 清蛋白 3 1 g / L, 乳 酸
胞 1 . 3 3 ×1 0 。 / L, 嗜酸 性 粒 细胞 0 . 6 4 ×1 0 。 / L, 单 核细胞0 . 7 8 ×
1 O 。 / L, 丙氨酸氨基转 移酶 ( AL T) 5 6 U/ L, 天 门冬 氨 酸 氨 基 转

美满霉素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护理体会

美满霉素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护理体会
严重 。
2 静 脉 炎 的 预 防 护 理
2 1 静脉 的选择 。选择弹性好 , . 血流通畅 , 固定 的上肢静脉 , 易 避免在 父 节附近穿刺 , 防止 活动 引起外 渗。同一 血管不 能 连续使 用 , 免多 处穿 避 刺, 长 对 期输 液的 患者 , 应有 计划 的保 护 和合 理使 用 静脉 , 远心 端 向近 从
美满霉素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1 例护理体会
孙 丹 红 辽 宁省葫芦 岛市解放军第 3 3医院护理部 , 1 辽宁 葫芦岛 15 0 20 0
【 摘要 】 目的 : 总结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H ) D S 的护理要 点。方法 : 分析我 科例 因美满霉素 引起 的药物超敏反 应综合征 患者的临床护 理资料。结果 : D HS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全部治愈 。结论 :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异症候 的重症 药疹 , 早期糖皮质激 素合 用丙种球蛋 白可有效控制病情 , 护理上应采取综合 的皮肤 、 黏膜护理措施 , 积极预 防感 染, 稳定病人情绪 , 特别要注意脏器的损害及本病 临床表现 的双峰性 , 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 , 降低并发 症发 生, 高治愈 率。 提
3 讨 论 .
患者低盐 、 低糖流质饮食 , 高蛋白、 高热量支 持; 避免进食易致 敏和刺激性 食 物。 口腔糜烂严重无法进食者 , 可给予全 营养疗法。科学补液 , 并适 量补充 氨基酸 , 通过静脉补充血浆、 白蛋白、 丙种球蛋 白以减少渗出。 2 3 积极预防感染 : 病患者多为全身急性 广泛的红斑 、 疱、 . 本 水 并伴 有 粘膜的糜烂 , 皮肤屏障被严重破 坏, 应积极 预防感染。对于皮损伴 少量渗 出 者, 可给予 0 1 .%雷夫奴尔溶液湿敷。对 于大疱者予无菌技术条件 下抽取疱 液。面积大 、 糜烂 渗出重 者可采取干燥暴露疗法 。病人应 全身暴露 , 避免被 褥与创面直接接触避 免引起 粘连 , 保持皮肤 干燥 , 减轻病人痛苦 。 2 4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 .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本病 临床表现表 现为双 峰性 , 并且伴有多 系统器 官功 能损害 , 响最 明显 的为肝 脏功 能损害 , 影 而且 治疗过程 中使用大量 的糖 皮质激素冲 击治疗 。因此 应严 密监测 病情 变化 ,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是一种以急性广泛的皮损,伴发热、淋巴结肿大、多脏器受累(肝炎、肾炎、肺炎卜嗜酸粒细胞增多及单核细胞增多等血液学异常为特征的严重全身性药物反应。

皮损初发多为斑丘疹或多形性红斑,更为严重者表现为伴面部水肿的剥脱性皮炎、SJS综合症、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通常潜伏期2-6周(平均3周)。

症状于停用原因药物之后仍持续发展并转为迁延化往往经过I个月以上缓解,典型DIH S临床表现显示双峰性。

致死率大约10 %,主要死于重症肝炎。

一、病因1•药物:大致限于别嘌呤醇、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拉莫三嗦、氨苯飒、柳氮磺胺吡啶、阿巴卡韦(abac avir,非核昔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美西律、米诺环素、替考拉宁和阿米替林。

2•病毒感染:每2-6周出现HHV-6周期性的再激活。

DHS是由药物过敏和HHV-6感染再激活共同导致的疾病。

3. 遗传:DHS的易感性很可能是多基因遗传。

大多数药物的乙酰化是由N-乙酰转移酶2(N AT2来完成,而乙酰化的表型(快、中、慢)与N AT2基因型相关,只有快乙酰化表型能保护机体免遭药物活性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损害。

慢乙酰化基因的表达是DHS的一个危险因子。

另有证据表明,与细胞色素P450亚型等药物代谢酶异构体及P糖蛋白等药物转运体相关的基因一旦发生变异机体对药物代谢产物的解毒力下降,增强患者对药物代谢产物的易感性。

人类白细胞抗原(H LA研究发现多个等位基因DHS的遗传危险因子。

4•原有疾病患有SLE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艾滋病等原有疾病者,发生DI H S的机会增加。

二、发病机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目前认为,DHS是由药物及病毒再激活引发的免疫过敏反应。

存在两个关键阶段:早期存在以B细胞及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G)明显减少为特征的免疫抑制,这种免疫抑制一方面引发H HV-6再激活,另一方面又抑制了药物特异性T细胞活化,因而发病较一般药疹更为迟后。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2、免疫抑制剂
2、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在DIHS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免疫反应, 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过敏症状。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糖 皮质激素等。根据病情轻重和患者身体状况,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量和持续时间可 能有所不同。
3、生物制剂
3、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DIHS的方法。生物制剂是一种针对特定细胞因 子或免疫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可以针对性地抑制免疫反应或炎症反应。例如,针 对IFN-γ和TNF-α等细胞因子的生物制剂已经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治疗DIHS的潜 力。
二、慢性咽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二、慢性咽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1、局部治疗局部药物治疗是慢性咽炎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临床上多 采用消炎、收敛、润喉等药物进行治疗。然而,这些药物往往只能缓解症状,难 以根治疾病。此外,部分药物还可能存在副作用,如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免疫力 下降。
二、慢性咽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4、血浆置换疗法
4、血浆置换疗法
血浆置换疗法是一种通过置换患者血浆中的异常免疫成分来缓解DIHS的方法。 这种疗法可以清除患者血浆中的致病抗体和细胞因子,从而减轻过敏症状。然而, 血浆置换疗法的使用尚处于研究阶段,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评估。
5、疫苗调节免疫反应
5、疫苗调节免疫反应
疫苗调节免疫反应是一种新兴的治疗DIHS的方法。通过疫苗接种的方式,诱 导机体产生针对致敏药物的特异性抗体,从而降低再次接触药物的过敏风险。目 前,针对一些常见致敏药物的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2、T细胞活化与细胞因子
在DIHS的发病过程中,T细胞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扮演着关键角色。一些 研究表明,特定的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DIHS患者的血清中显著升高。这些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炎症反应,导致皮 肤损伤、发热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 characterized by late onset,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like symptoms, and herpesvirus 6 (HHV-6) reactivation.
Etiopathogenesis
Drug:deficiency or abnormality of the epoxide hydroxylase enzyme(环氧酶羟化酶) that detoxifies the metabolites of aromaticamine anticonvulsants (metabolic pathway)
Herpesvirus:associated sequential reactivation of herpesvirus family.(Recently,accumulating evidence suggests that other HHVs, such as HSV, EBV, HHV-7 and CMV might be reactivated during the course of DIHS)
in addition to anticonvulsants,diaphenylsulfone(DDS).
allopurinol(别嘌醇),salazosulfapyridine(柳氮磺胺吡啶) and dapsone(氨苯砜) can also cause DIHS
Defition
Drug-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 (DIHS) is a severe and rare systemic reaction triggered by a drug (usually an antiepileptic drug).
Gene:NAT2 and certain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 alleles (immune respons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cubation period(2-6weeks)
Fever,:often high (38.5-40oC)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Drug-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 (DIHS)
HISTORY
Drug-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 (DIHS), was first recognized in 1950 by Chaiken, in a patient using anticonvulsant.
Later,SaItzstein described this kind of drug reaction as pseudo lymphoma
In the 1960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arbamazepine, the disease named antispasmodic syndrome
Lymphadenopathy (>2mm)
The maculopapular eruption later becomes infiltrated with edematous follicular accentuat-ion.Swelling of the face, with marked periorbital involvement. Vesicles may arise and fine vesicles by edema of the dermis can be present.No necrosis of the epidermis like TEN occurs,except in rare cases of overlapping DRESS/DIHS andTEN. Small sterile perifollicular pustules and nonfollicular pustules may appear,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and does not predominate on the main folds of the skin.. Over time the rash becomes purplish, sharply lower limbs andthe resolution is scaling. Another form of presentation is a picture of exfoliative dermatitis, which may be associated with mucosal involvement, such as cheilitis, erosions, pharygitis and enanthematous enlarged
accompanied by fever, lymphadenopathy, hepatitis, hematologic abnormalities with eosinophilia and atypical lymphocytes, and may involve other organs with eosinophilic infiltration, causing damage to several systems, especially to the kidneys, heart, lungs, and pancreas
Rash:Maculopapular rash developing> 3 weeks after starting therapy with a limited number of drugs.The cutaneous eruption consists is also common in other less severe drug reactions and both presentations are indistinguishable The face, upper trunk and upper extremities are initially affected, with subsequent progression to the lower extremiti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