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控制与管理管理篇
交通控制与管理(控制篇)

03
交通监控与调度控制
交通监控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交通监控系统构成
交通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中心控制系统组 成。前端设备包括各类交通监控摄像头、传感器等;传输设 备包括光纤、网线等数据传输介质;中心控制系统包括监控 大屏、控制主机等设备。
交通监控系统功能
交通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实时监控、录像回放、车辆检 测、违章抓拍、流量统计等。通过这些功能,系统能够实时 监测道路交通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交通违法行为,提高道 路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水平。
交通调度控制的方法与策略
交通调度控制方法
交通调度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实时调度和控制中心调度两种。实时调度主要通过现场指挥和调度员进行,控制中 心调度则通过监控大屏和控制主机进行远程调度。
交通调度控制策略
交通调度控制的策略主要包括优先级调度、均衡调度和动态调度三种。优先级调度根据车辆类型、紧急程度等因 素进行优先级排序;均衡调度则根据道路通行状况和车辆分布情况进行均衡调度;动态调度则根据实时交通数据 进行动态调整。
决。
环保问题的成因
尾气排放、噪音污染、能源消耗等。
对策建议
推广清洁能源、加强车辆尾气治理、 优化交通布局、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等。
06
结论
交通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保障交通安全
交通控制与管理能够通过规范交 通行为、优化交通流等方式,减 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
生命财产安全。
提高交通效率
通过合理的交通控制与管理,能 够优化交通流,减少拥堵,提高 道路通行效率,从而提升整个交
• 交通控制能够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通过合理的交通 控制,可以有效地协调交通流,避免车辆和行人的冲突,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 。
交通控制与管理自我总结

交通控制与管理自我总结交通控制与管理自我总结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严重,对交通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名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我深刻认识到交通控制与管理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保障城市安全的重要作用。
在我的工作中,我不断积累经验,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思路,以下是我在交通控制与管理方面的经验总结。
首先,我认识到交通控制与管理需要科学规划。
合理的道路规划和交通设施布局是交通控制与管理的基础。
我会充分了解城市的交通需求,综合考虑人口分布、交通流量、道路网络等因素,进行科学的规划。
例如,我会根据交通流量大的区域合理划定交通干道,并在繁忙的路段设置交通信号灯,以确保交通的顺畅。
其次,在执行交通控制与管理的过程中,我重视信息的传递和沟通。
及时准确地传递交通信息,是保证交通控制与管理有效运行的关键。
我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交通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向市民发布交通信息、交通管制通告等,提醒市民合理规划出行。
同时,我也注重与其他交通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制定交通管理计划,确保各方的利益最大化。
第三,我在工作中注重创新和持续改进。
交通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需要不断适应和应对变化。
我时刻关注交通领域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
例如,我积极引入智能交通技术,利用智能信号灯、智能交通监测系统等设备,准确预测交通流量,实现更加精细化的交通管理。
同时,我还积极倡导绿色出行,鼓励市民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辆,从而减缓交通拥堵。
另外,在工作中我也注重交通安全的保障。
交通安全是交通控制与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我时刻关注交通事故的发生情况,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事故发生。
例如,我引导道路巡逻人员加强巡逻力度,及时处理道路堵塞和突发事件,确保道路畅通安全。
同时,我还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最后,我认识到交通控制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
第七章 交通控制与管理

ge=g+A-l
ge——有效绿灯时间 g——实际绿灯时间 A——黄灯时间 l——起动损失时间
有效绿灯时间 红 绿 实际绿灯时间 黄 黄灯时间 红
交通工程学
(4)最佳周期时间 韦伯斯特根据其定时信号交叉口的延误公式,得 出使延误最小的定时信号最佳周期时间公式:
c0 1.5L 5 1 Y
L =
S 525 ( pcu / h) W 5.5米 W
W ——进口道宽度
当W<5.5时,S用下表所列数值 W S 3.00 1850 3.50 1875 4.00 1975 4.50 2175 5.00 2550 5.50 2900
饱和流量的修正 进口道坡度修正:进口道每1%的上下坡坡度,饱和流量 减(或增)3%。 环境修正:环境良好饱和流量可取标准值的120%。 右转车修正:右转车看作直行车,但把右转车的小客车 换算值增75%。
交通工程学
7.2 交叉口的单点信号控制
一、交通信号 1、交通信号的作用:
在时间上将互相冲突的交通流进行分离,使之能安全、迅速地 通过交叉口。
2、交通信号的含义:
红灯——不可通行信号 绿灯——可以通行信号 黄灯——通行权终止或通行权变化提示信号;
3、交通信号的基本参数:
周期时长:是信号灯绿、黄、红显示一周所需的时间,即各种灯色显示 时间之和。 信号相位:信号轮流给某些方向的车辆或行人以通行权的一种次序。 绿信比:一个相位的绿灯时长与周期时间之比。 绿时差:相邻两联动信号间绿灯启亮时的时间差(系统协调的联动信号)
交通工程学
第七章 交通控制与管理
主要内容:
7.1 概述 7.2 交叉口的单点信号控制 7.3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 7.4 高速干道的交通控制 7.5 交通管理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管理与运行控制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管理与运行控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大挑战。
城市交通规划的核心是解决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和保障交通安全。
而交通管理与运行控制则是城市交通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交通系统的组织、调度和监控等方面,对于实现交通规划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交通管理的概念和目标交通管理是指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有序组织和调度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其核心目标是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保障交通安全。
交通管理的内容包括交通组织、交通调度、交通监控和交通信息服务等方面。
首先,交通组织是交通管理的基础。
通过合理规划道路网络、交通设施和交通流动组织,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阻塞。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需要考虑道路的设计和布局,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交通导向系统,以确保交通系统的有序运行。
其次,交通调度是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调度交通运输工具和交通流量,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交通调度包括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流量控制和交通事故处理等方面。
交通信号控制通过对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和调整,合理引导交通流向,减少交通阻塞。
交通流量控制则通过限制车辆通行或调整通行路线,分散交通流量,缓解交通拥堵。
而交通事故处理则是及时处理交通事故,恢复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
最后,交通监控是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使用交通监控设备和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交通状况,及时采取措施应对交通问题。
交通监控包括交通摄像头、交通监测系统和交通信息系统等方面。
交通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交通事故情况,为交通调度提供数据支持。
交通监测系统则可以对交通状况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为交通规划和交通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而交通信息系统则可以向交通参与者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出行决策。
二、交通管理与运行控制的挑战与对策在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管理与运行控制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交通污染等。
第九章交通控制与管理

线系统可以采用推进式系统、交替式系统、同步式系统三种方式
(1)推进式系统
• 在单向行驶的道路上,理论上车队可以常速行驶,在绿 灯间隔时间内到达交叉口,并在红灯开始前驶离交叉口 ,其速度与绿灯推进的速度一致。
图 9-10
定时信号——利用一定时控制器,按预先设定的时间顺序,
交通 分为 信号
重复变换红、黄、绿三种色灯。
感应信号——在进入交叉道口的路段上设置车辆检测器, 按测到的车辆数变换周期的长短及红、黄、绿灯配时。
1.埋入路面内的感压式、磁式感应环路式检测器。 分为 2.装在路边上方的雷达、声波或红外装置。
感应信号 采用 的控制
单线区段——一般采用半自动闭塞可以满足交通运输需求
交通运输繁忙的区段——当半自动闭塞不能满足交通运输需求时
,可采用单线自动闭塞。
双线区段——一般情况宜采用自动闭塞方式。
4. 机车信号
• 机车信号:在机车内部(通常是驾驶控制台)的信号。 机车信号设备分为: • 复示信号机,只起复示地面信号的作用; • 主体信号机,不设地面的通过色灯信号机,必须和列车
• 特点:取消了传统的地面信号,将机车信号变为 主体信号,指示列车应遵守的速度;能可靠地防 止由于司机失误而冒进信号或追尾等事故。
AT C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采用软件方法实施联网
、通讯及指挥列车安全运行
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发送和接收各种行车
命令,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
列车自动运行系统(ATO)——接收轨旁ATP设备传
• 标志牌一般设在道路的右侧,或者在道路路中的上方。其 方向应同行车的方向垂直。设置的位置应提前于标志内容 所指的地点,并有别于周围地物,高出道路一定高度。
(完整版)交通管理与控制

名词解释1.交通需求管理(TDM):交通需求管理是引导人们采取科学的交通行为,理智地使用道路交通设施的有限资源。
简言之,交通需求管理主要管理的是:人们理性地使用汽车,而不是人们是否拥有汽车。
2.视距三角形:为了提高无控制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它通过绘制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保证在交叉口前,驾驶员对横向道路两侧的可通视范围,它是全无控交叉口设计和设置的基本依据,必须注意,“视距线”应画在最易发生冲突的车道上。
在双向交通的道路交叉口,对从左侧进入交叉口车辆的视距线,应画在最靠近行人道的车道上;而对于从右侧进入交叉口的车辆,则应取最靠近路中线的车道。
在视距三角形内不得有高于1.2米妨碍视线的物体。
3.绝对时差:绝对时差是指各个信号的绿灯或终点相对于某一个标准信号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终点的时间之差。
4.绿信比:绿信比是一个信号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与周期时长之比,一般用λ= Ge/C表示。
5.通过带:在时-距图上,各个信号交叉口绿灯时间始端连线与终端连线中最窄的一组平行斜线所标定的时间范围称为通过带。
6.交通系统管理(TSM):交通系统管理是把汽车、公共交通、出租汽车、行人和自行车等看成为一个整体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交通系统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运营、管理和服务政策来协调这些个别的组成部分,使这个系统在整体上取得最大交通效益。
7.路边存车:在道路沿侧石车行道上的机动车停存,或人行道边的自行车停存。
路边存车管理的目的是使道路在“行车”及“存车”两方面能够得到最佳的使用。
8.相对时差:相对时差是指相邻两信号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者终点之间的时间之差。
相对时差等于两信号绝对时差之差。
9.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把区域内的全部交通信号的监控,作为一个指挥控制中心管理下的一套整体的控制系统,是单点信号、干线信号系统和网络信号系统的综合控制系统。
10. 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规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第7章 交通控制与管理

7.4 道路交通管理
7.4.1 道路交通管理的性质和原则 7.4.2 道路交通管理的主要内容 7.4.3 单向交通管理
7.4.1 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原则
(1)道路交通管理的性质 道路交通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和治安管理的一个组成部 分,与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技术政策等有密 切的关系,带有明显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制度的特征。 (2)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原则 科学管理的原则 依法管理的原则 文明管理的原则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专门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交通管理与治安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7.2 道路交通法规
7.2.1 7.2.2 7.2.3 道路交通法规的涵义 道路交通法规的内容 道路交通法规的基本要求
7.2.1 道路交通法规的涵义
(1)道路交通法规的定义
道路交通法规是国家在道路交通管理方面制定文件、章 程、条例、法律、规则、规定、办法和技术标准等的总称, 是国家行政法规的一种。
7.4.2 道路交通管理的主要内容(续)
(2)道路交通综合治理 车辆发展政策和措施:抑制车辆的增长;发展公交,提 供大容量、快速的公交系统;车辆优先政策。 停车管理和停车控制:限制停车供给政策;差别化停车 收费政策。 停车需求调节: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和错时上班制度;改 善城市货运交通,组织夜间运输和多种交通方式的联运 系统。 严格法治,强化管理。 改善行人和自行车的交通设施。 进行局部的工程改造: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段,改 造路口等。
通过将标线喷涂或安装在路面或障碍物上来表达指示、 警告、禁令及指路的内容, 以引导与管制交通,保障交通 安全,改善行车秩序。 (3)设计参考标准
GB5768-86《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
7.3.2 道路交通标线(续)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件

这种信号灯灯柱高7米,上面挂着一盏红、绿两色的煤气提 灯,在灯的脚下,一名手持长杆的警察可以牵动皮带转换提灯的 颜色,行人和车辆按照“绿灯行、红灯停”的规定有序行驶。
(3)符号:应简单明了,一看就懂并易为公众理解,尽可 能避免文字叙述。
(4)文字:书写规范、正确、工整。根据需要可并用汉字 或其它文字,地名可用汉语拼音,专用名用英文。
交通标志的类别:计130多种,共255个图式
1)警告标志 30种,42个图案 2)禁令标志 36种,42个图式 3)指示标志 17种,29个图式 4)指路标志 40种,83各图式 5)旅游标志 2大类,17个图式 6)道路施工安全标志 6种,26个图式 7)辅助标志
白色虚按线职能和作用可分为:白分隔色同虚向线行、驶的白交色通实流线或、作为黄行色车实安线全、距
离的识别线
黄色虚线、双白实线、双白虚线、中心黄色虚实线
白色实线
禁止变换车道线
停车线或引道车辆
黄色虚线
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在保证安全的情 况下允许车辆越线超车或左转弯
黄色实线 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画于路缘石上系
(4)实行分道控制的路口应设置车道信号灯; (5)高峰小时流量超过750辆及12h超过8000辆的路段上, 当人行横道上行人高峰小时流量超过500人次时,可设置人行 横道信号灯及相应机动车信号灯。
5.绿灯间隔时间 从失去通行权的上一个相位绿灯结束到下一个相
位另一方向绿灯开始的时间称为绿灯间隔时间 。
两相位控制
三相位控制
(3) 绿信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向交通效果分析
交叉口的复杂性计算公式
分流点数
A ? nB ? 3nM ? 5nC
合流点数
A=10~25时,认为枢纽是简单的;
交叉点数
A=25~55时,认为枢纽属于中等复杂程度;
A>55时,则枢纽为复杂的。
29
? 单向交通的实施
? 左行(顺时针)单向
?右行(逆时针)单向
30
?变向交通
? 定义
12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与事故处理
?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处理
? 处理管辖 ? 处罚 ? 处理程序
?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
? 交通事故分类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 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 ? 道路交通事故档案记录 ? 道路交通事故黑点鉴别与治理
13
道 路 交 通 安 全 违 法 行 为 处 理 简 易 程 序 流 程
18
? 道路交通标线
?一般分类 ?种类及其作用 ?设置原则 ?设计原则
19
?其它交通秩序管理设施
? 隔离设施
? 护栏 ? 隔离墩 ? 绿化隔离带 ? 水泥体
? 道路照明
? 路面亮度 ? 亮度均匀度 ? 光源与灯具 ? 照明方式
? 其他附属设施
? 视线诱导标 ? 道路反光镜、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道钉和反光几何体 ? 减速垄和阻车器 ? 交通岛
? 保证不被其他设施任意占用或任意停放车辆
? 人行横道
? 作用 ? 含义 ? 方式 ? 设置
34
35
行人过街横道的设置示意
? 人行信号灯
? 配时
? 最小绿灯时间
? 上海
Gmin
?
7?
Lp Vp
?
I
? 美国
G min
?
7?
D Vr
?
Y
? 澳大利亚
? 形式
D G m in ? 6 ? V r
10
? 通行秩序管理
? 机动车行驶秩序管理 ? 非机动车行驶秩序管理 ? 行人交通秩序管理 ? 乘车人与候车人交通秩序管理 ? 高速公路交通秩序管理
11
? 道路使用管理
? 交通活动道路使用管理
包括交通方式通行空间划分、交通空间均 衡管理以及停车占用道路管理等三个方面
? 非交通活动道路使用管理
? 清除任意占用道路 ? 清理道路上有碍交通的设施 ? 道路施工和开挖埋管的管理
?特殊情况下的车速限制 ?控制车速的方法
25
? 车道管理
?单向交通
? 定义:
指道路上的车辆只能按一个方向行驶的交通。
? 原由 :
当交通量大于通行能力时,充分利用原有路网所采取 的交通管制措施。
? 种类:
固定式 定时式可逆性 车种性
26
?单向交通优缺点
? 优点
? 简化交叉口交通组织 ? 提高路段通行能力 ? 有利于信号控制(点控、线控) ? 降低交通事故 ? 提高行车速度 ? 有助于解决停车问题 ? 有助于减少交叉口混乱 ? 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道路来减少道路拥挤
14
道 路 交 通 安 全 违 法 行 为 处 理 一 般 程 序 流 程
15
道 路 事 故 处 理 一 般 程 序 流 程
16
? 交通秩序管理设施
?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主要依据: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768—1999)
17
? 道路交通标志
?类别及内容 ?设计原则 ?设计规定 ?设置原则 ?标志的构造
?限速依据
?按停车视距分析
v
v2
Ss ? 3.6 t ? 2g(Φ ? i) ? 3.62 ? lo
? 按会车视距分析
Sh ? 2Ss
23
? 按超高分析
Vl ? 127(? ? i0 )R
? 按驾驶员视野分析
24
?限速措施
?车速限制
? V85% (85%位地点车速) ? V15% (15%位地点车速) ? V50% (中位地点车速)
交通管理与控制
第一篇 交通管理
吴兵 李晔
1
绪论
1.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概念
?交通管理 ?交通控制
2.交通与交通问题
?土地问题 ?安全问题 ?能源问题 ?环境问题
3.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目的、原则和方法
?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目的 ?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2
交通管理的演变与发展
1. 传统交通管理 2. 交通需求管理 3. 交通系统管理 4. 智能化交通管理
3
交通管理体制
1. 交通管理体制的概念 2. 交通管理分类 3. 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我国典型交通管理体制
4
几个概念的相互关系
交通 规划
5
交通 设计
交通 管理
交通 控制
城 市 交 通 管 理 规 划 编 制 技 术 流 程
6
交通管理法规
1. 全局性管理与局部性管理 2. 交通法规及其内容
? 交通法规的概念 ? 交通法规的内容 ? 交通法规的执行
在不同的时间内变换某些车道上的行车方向 或行车种类的交通。又称“潮汐交通”。
? 分类
? 方向性 ? 非方向性
? 优缺点
31
? 变向交通实施条件
? 方向性变向交通的实施条件 ? 非方向性变向交通的实施条件
32
?禁行管理
? 定义
? 类型 ? 实施
33
?步行管理
? 人行道
? 最小宽度为1.5~1.8m
? 缺点
? 增加了车辆绕道行驶的距离,增加附近道路上的交通量 ? 给公共车辆乘客带来不便,增加步行距离 ? 容易导致迷路,特别是对不熟悉情况的外地驾驶员 ? 增加了为单向管制所需的道路公用设施
27
? 单向交通实施条件
? 两条平行道路,间距在350~400m之内 ? 有明显的潮汐式交通特性 ? 复杂的多路交叉口
? 驾驶证管理 ? 驾驶人教育管理 ? 驾驶人驾车管理
2.车辆管理及车辆检验
? 车辆牌证管理 ? 车辆报废管理 ? 车辆检验
3.交通业务管理
? 道路交通路政管理 ? 道路交通事故管理 ? 道路交通指挥管理
9
交通秩序管理
? 通行秩序管理 ? 道路使用管理 ?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与事故处理 ? 交通秩序管理设施 ? 高速公路通行秩序管理
7
我国两部重要的交通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04年5月1日起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2004年4月28日国务院第 49次常务会议通过, 2004年5月1日起实施)
8
交通行政管理
1.驾驶人管理
20
?高速公路通行秩序管理
? 禁行规定 ? 限速规定 ? 车辆装载规定 ? 车辆运行规定 ? 各种驾车操作的基本规则 ? 非正常交通条件下的管理规定
21
交通运行管理
? 行车管理 ? 步行管理 ? 停车管理 ?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 ? 快速道路交通管理 ? 交通组织优化
22
?行车管理
? 车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