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生殖细胞形成资料

合集下载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一、减数分裂的概念1、发生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2、发生的时间:从原始的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如精子或卵子)的过程中。

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_____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____次。

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_____________;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1、场所:动物的睾丸(精巢),睾丸里面有许多极度弯曲的曲细精管,曲细精管中含有大量的原始生殖细胞,叫做精原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大体过程:精原细胞−−−→间期复制初级精母细胞−−−−→第一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第二次分裂精细胞−−−→变形精子2.精子的形成过程:(如下页图)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 染色体________;核DNA________;染色体着丝点________(分裂、 不分裂); 备注:同源染色体分离,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因而非同源染色体可自由组合。

减数第二次分裂特点:_________分裂;_________分离;染色体数目_______;核DNA________;考虑:一般情况下,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次级精原细胞、精细胞、精子。

3.几个相关概念①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染色体(1)同源染色体 ②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③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其中①是最可靠。

大小(长度)判断方法 形状(着丝点位置)来源(颜色)(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如图:一对同源染色体两条染色体一个四分体 四条染色单体 四个DNA2.精子的形成过程(接上页):2考虑:人体细胞中有46(23对)条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可形成个四分体,此时细胞中有染色体,个染色单体,个DNA.(4)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1和2,3和4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即一个染色体复制形成的)。

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不同于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仅发生在生命周期某一阶段,它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仅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两次分裂中将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均分给子细胞,使最终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仅为性母细胞的一半。

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恢复亲代染色体数,从而保持物种染色体数的恒定。

2主要特点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换(基因重组),使配子的遗传多样化,增加了后代的适应性,因此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生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

减数分裂不仅是保持物种遗传物质稳定传递的手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以及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体的部分片段的交叉互换,增加了基因变异种类,增加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原材料……3主要分类3.1概述减数分裂(Meiosis)的特点是DNA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单倍体的精子和卵子(图13-12),通过受精作用又恢复二倍体(或多倍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换,使配子的遗传多样化,增加了后代的适应性,因此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生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

减数分裂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1配子减数分裂2孢子减数分裂3合子减数分裂3.2配子减数分裂配子减数分裂(gametic meiosis),也叫终端减数分裂(terminal meiosis),其特点是减数分裂和配子的发生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雄性脊椎动物中,一个精原细胞变为初级精母细胞后发生减数分裂,过程是:由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分裂产生2个次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又一次进行分裂,过程中不进行DNA复制,总共形成4个精细胞。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1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1

学科:生物教学内容: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自学导引】一、减数分裂的概念1.发生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发生的时间: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一次。

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1.形成过程2.相关的概念(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大小和形态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的比较四、受精作用1.概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了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二者的染色体会合。

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思考导学】1.某同学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一头公牛的某一组织的切片时,发现有的细胞内的染色体与正常体细胞的相同,有的是正常体细胞的二倍,有的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试问该同学所观察的切片是什么器官的切片?为什么会出现染色体数目的不同?答案:公牛的精巢;在公牛的精巢中,精原细胞是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的,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正常体细胞的二倍,其余时期和正常体细胞相同;精原细胞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中要进行减数分裂,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2.人体细胞中有23对46条染色体,在一个精原细胞进入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可形成几个四分体?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时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几条?答案: 23个,0对,46条。

3.在人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请据此画出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变化的曲线。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名词:1、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是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一次的细胞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来的减少了一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

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则可以形成四个精子。

2、精原细胞:精巢中的原始生殖细胞。

3、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叫做~;判断同源染色体的依据为:①大小(长度)相同②形状(着丝点的位置)相同③来源(颜色)不同。

4、非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的染色体之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5、联会:发生在生殖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

6、四分体: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就含有四个染色单体,这叫做~。

1个四分体有1对同源染色体、有2条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4分子DNA。

7、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叫做~。

语句:1、精子的形成过程:①间期(准备期):DNA复制;②减数第Ⅰ次分裂:A、前期:联会、形成四分体,每条染体含2个姐妹染色单体;B、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体含2个姐妹单体;C、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每条染体含2个姐妹单体;D、末期: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DNA减半,每条染体含2个姐妹单体;减数第Ⅱ次分裂:A、前期:(一般认为与减数第Ⅰ次分裂末期相同。

)B、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C、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每一极子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D、末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四个精子细胞。

精子细胞变形成精子。

2、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异同:相同点:都是在生殖腺中进行;与生殖细胞的形成有关,染色体、DNA分子变化过程与结果完全相同。

不同点:①、间期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仅稍稍增大。

2.2.1 减数分裂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2.2.1 减数分裂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总结 :
1、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 4 )个精子;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 原因是( 同源染色体分离 ), )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数目减半( 2 )次,分别 发生在( )和( 减II )。 减I 4、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 无 )(填“有”“无”) 同源染色体。 6、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复制( 1 )次,细胞连续分 裂( 2 )次
10.一个精原细胞中有三对同源染色体,所产生的一个 精子中所含染色体中来自母方的有几条 ( D )
A.1条 B.2条 C.3条 D.不确定
11.一个精原细胞中有三对同源染色体,所产生的一个 精子中所含染色体全部来自母方的几率为 ( C ) A.1/2 B.1/4 C.1/8 D.不确定
12.玉米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40条染色体,那么玉米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染色体多少条( B ) A.10 B.20 C.30 D.40
二 减数分裂和 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父亲
(46条) (?)
精子
有丝分裂 受精卵 个体 细胞分化 受精作用
母亲
卵细胞
(46条)
(46条)
(46条) (?)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 ①原始生殖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和卵原
对象:
细胞)自身的产生是通过有丝分裂 1.概念: 课本P16页 ②原始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等于本物 种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
练习5:判断下列细胞分别属于何种分裂的什么时期, 形成的子细胞是什么? Go back
后 期,子细胞为___________ 减数第一次 分裂的__ 甲:细胞处于__________
次级精母细胞
后 期,子细胞为精细胞或极体 减数第二次 分裂的__ 乙:细胞处于__________ ___________

生殖系统生殖细胞的形成与生殖过程

生殖系统生殖细胞的形成与生殖过程

生殖系统生殖细胞的形成与生殖过程生殖系统是人体中的一个重要系统,它主要负责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生殖过程。

生殖细胞是指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子,它们在生殖系统中经历一系列的过程来形成和完成繁殖。

一、精子的形成与生殖过程精子的形成主要发生在男性的睾丸内,这个过程被称为精子发生。

具体步骤如下:1. 原始生殖细胞分裂:在胚胎时期,原始生殖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分裂和增殖,形成大量的生殖细胞。

2. 减数分裂:原始生殖细胞进一步发育,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两个次生生殖细胞。

3. 第二次减数分裂:次生生殖细胞再次发生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细胞。

4. 成熟过程:四个精子细胞进一步成熟,形成四个有运动能力的精子。

精子的形成过程以及细胞的减数分裂保证了每个精子只含有半套染色体,保证了受精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正常。

精子形成后,会进入附睾等输精管道,待遇到适当的时机,通过射精进入女性生殖系统进行受精。

二、卵子的形成与生殖过程卵子的形成主要发生在女性的卵巢内,这个过程被称为卵子发生。

具体步骤如下:1. 卵子发育:在女性的卵巢中,原始生殖细胞发育为初级卵母细胞。

2. 第一次减数分裂:初级卵母细胞发生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一个较大的卵细胞和一个极小的极体细胞。

3. 第二次减数分裂:较大的卵细胞再次发生减数分裂,形成一个较大的卵细胞和一个较小的第二极体细胞。

4. 成熟过程:较大的卵细胞发育成为成熟卵子,成熟卵子含有充足的细胞质和遗传物质,准备进行受精。

卵子的形成过程中,第一次减数分裂的不对称性使得卵子中包含了大部分的细胞质和遗传物质,从而为受精和胚胎的发育提供了足够的营养和遗传物质。

卵子形成后,会进入输卵管,并等待精子的到来进行受精。

三、受精过程与胚胎发育受精过程是精子和卵子相遇、融合,并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1. 精子进入卵子:精子经过运动途径进入女性生殖道,穿过阻碍层,最终进入输卵管。

2. 受精卵形成:在输卵管中,精子与卵子相遇和融合,形成受精卵。

减数分裂 生殖细胞的形成

减数分裂 生殖细胞的形成

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的形成减数分裂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分裂过程,它在生殖细胞的形成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通过减数分裂,母细胞将其染色体数量减半,形成具有遗传信息的生殖细胞,以确保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繁殖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其在生殖细胞形成中的作用。

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与有丝分裂(也称为有丝分裂)不同。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核的染色体依次复制,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等分到两个新的细胞中。

相比之下,减数分裂经历两个连续的分裂,分裂一次会产生两个细胞,分裂两次则会产生四个细胞。

这四个细胞,也称为子细胞,具有一半的染色体数量。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形成具有遗传信息的生殖细胞,它们能够参与性繁殖过程。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细胞会经历一系列的阶段,包括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发生基因重组的过程,这是减数分裂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通过重组,父本和母本染色体的部分基因片段交换,形成新的组合,从而增加遗传多样性。

随后,细胞进入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逐渐缩短和增厚,细胞膜消失,纺锤体形成。

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的中央,纺锤体发起两个纺锤丝,将染色体分离到两个极端。

最后,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末期,两个子细胞各自形成细胞膜,并具有新的染色体组合。

减数分裂在生殖细胞的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减半,这是为了配合有性生殖过程。

有性生殖要求两个生殖细胞的互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的个体。

如果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量不减半,互相结合后会导致染色体数量的翻倍,这将严重影响新个体的稳定性和繁殖能力。

因此,通过减数分裂确保生殖细胞染色体数量减半,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减半染色体数量外,减数分裂还能通过重组过程增加遗传多样性。

基因重组是指父本和母本染色体之间基因片段的交换,旨在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这种基因重组的方式是随机的,因此每个子细胞的遗传信息都是不同的。

这种遗传多样性的增加,为后代个体适应环境变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利于种群的生存和进化。

细胞生物学中的细胞减数分裂和生殖细胞形成

细胞生物学中的细胞减数分裂和生殖细胞形成

细胞生物学中的细胞减数分裂和生殖细胞形成细胞减数分裂和生殖细胞形成是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过程,它们在生殖和遗传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细胞减数分裂和生殖细胞形成进行详细阐述。

一、细胞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及过程细胞减数分裂是一种有性生殖中的细胞分裂方式,其特点是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在动植物的生殖细胞中进行,细胞减数分裂由两个相继进行的细胞分裂构成: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过程。

1. 第一次减数分裂:在第一次减数分裂中,一个有两倍染色体数目(二倍体)的母细胞向两个细胞分裂,每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变为一倍体。

该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 前期:细胞准备进入减数分裂的过程,染色体变为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 中期:染色体开始配对,相互非常接近,形成染色体互补,交换遗传物质。

- 后期:染色体逐渐分开,形成四个单独的染色体。

- 末期:染色体完全分开后细胞核膜再度形成,并开始进行细胞质的分裂。

2. 第二次减数分裂: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后,没有新合成DNA的细胞核开始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

该分裂的步骤与常见的细胞有丝分裂类似,但没有S期,直接进行有丝分裂。

细胞核膜消失,染色体聚集在中央。

总结起来,细胞减数分裂共经历两次分裂,其目的在于形成性细胞,即生殖细胞,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二、生殖细胞形成的意义生殖细胞形成是指由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性细胞,即精子和卵子,它们在生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功能。

以下将阐述生殖细胞形成的意义。

1. 遗传物质的重组: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联会和交换导致遗传物质的重组,新的组合将形成不同于父代的基因型,增加物种遗传多样性。

2. 染色体数目的减半:细胞减数分裂使得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这是性生殖重要特征之一。

当精子和卵子结合时,再次使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二倍体,从而保证了物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

3. 遗传信息的传递:生殖细胞通过传递把遗传信息代代相传,保证了每个个体都能够继承先辈的遗传信息,维持种群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后期⑴ B.末期⑴ C.后期⑵ D.末期⑵ 12、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发生在
A.间期 B.前期⑴ C.前期⑵ D.中期⑴ 13、人的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在减裂时能形成四 分体( )个。
A.46个 B.92个 C.23个 D.23对
17、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
(二)不同点:
项目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一次分裂形成生殖
细胞数目
4个
1个+3个极体
细胞质分裂 形成过程是否变形
均等分裂 精细胞变形
不均等分裂 不变形
容易出错的地方:
1、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和卵原 细胞——不是真正的生殖细胞(染 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
2、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 胞——是真正的生殖细胞(染色体 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
A.有丝分裂间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C.有丝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下列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的是( )
A.受精卵 B.口腔上皮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形成二条( )
A.非同源染色体 B.同源染色体 C.相同的染色体
3.果蝇(体细胞中8条)所产生的原始生殖细胞中,含有__4_对同
源染色体
4.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则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中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一、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 1、精子的形成:
A精子的形成部位: 睾丸的曲细精管中
B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子形成过程详解
1、精原细胞(间期):
特点:①精原细胞略微膨大 ②染色体进行复制 ③DNA加倍,染色单体形成, 染色体数不变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2、初级精母细胞 (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特点:
①无同源染色体 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 赤道板上
3、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特点:
①无同源染色体
②着丝粒一分为二,姐妹染 色单体分离,子染色体移向 细胞两极。
③染色体暂时加倍
3、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特点:
细胞向内凹陷,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四个精细胞
变形
姐妹染色单体交 细
叉互换

间期
MI
M II
精原 间期 细胞
染色体 2n 2n
DNA 2a 2a-4a
染色单体 0 0-4n
同源染色体 n
n
四分体 0
0
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
某些生物
即便在Ⅰ末、 Ⅱ前的间歇有 间期,也不进 行DNA的复制
同源染色体
四分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细胞) Ⅰ前 Ⅰ中 Ⅰ后 Ⅰ末
2n 2n 2n 2n
4a 4a 4a 4a
4n 4n 4n 4n
n
n
n
0
0-n n
0
0
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
Ⅱ前 Ⅱ中 Ⅱ后 Ⅱ末
n
n
2n
n
2a 2a 2a
a
2n 2n
0
0
0
0
0
0
0
0
0
0
配子形成过程中DNA含量变 化
4 n3 n2 n1 n
间期
减Ⅰ期
减Ⅱ期
单击画面继续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变化
特点:
①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粒不分裂)
②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初级精母细胞 (4)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
特点:
①细胞向内凹陷 1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为2个次级精母细胞
②染色体数目减半
3、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
特点:
①无同源染色体,仍有 姐妹染色单体 ②染色体散乱分布
3、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A32,32,64,32,16 B16,16,32,16,8 C32,32,32,16, 8 D16,16,16,16,16
单击画面继续
10、在精子形成的过程中,DNA分子数目由2n变 成4n及由4n变成2n是在( )
A.前期⑴和后期⑴ B.中期⑴和后期⑴ C.前期⑵和末期⑵ D.间期和末期⑴ 11、在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发生在 ()
原细胞
复制
卵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个次级 着丝粒分裂 1个卵细胞
卵母细胞 染色单体分离 1个极体
退化
1个极体
2个极体
四、卵细胞形成与精子形成的比较
(一)相同点:
1、都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分裂过程中均有联会、四分体 等现象的出现。
2、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都比原始 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4 n3 n2 n1 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间期
减Ⅰ期
减Ⅱ期
单击画面继续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单体变化
4 n3 n2 n1 n
间期
减Ⅰ期
减Ⅱ期
单击画面继续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场所
卵巢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原细胞
复制
四分体
联会
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着丝点 分裂
着丝点 分裂
同源染色 体分离
极体
卵细胞
1个卵 染色体 1个初级 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
精细胞变形后,形成精子
(精子的头部含有细胞核,尾 部很长,能游动)
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子形成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
1
个染
精色
原体

复 制

1 个 初 级 精 母
2 联会→四分体 个
同源染色体分离 次
非同源染色体自 级
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的非 母
着 丝
粒 分 裂
4
个 精 细 胞
变 形
4 个 精 子
细 胞
B.减数第二次分裂
C.减数分裂间期
D.减数分裂末期
18、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但不 含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19、正常进行分裂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 体、DNA分子之比为0:0:1:1,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含有的四分体的个数和精子中含有的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分别是
()
A.8,4
B.4,8
C.4,0
D.4,4
5.某生物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有32个染色体,则该生物配
子中的染色体数是( )
A.64个
B.32个
C.16个
D.8个
7、一种动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32条染色体,它的体 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及精子中 DNA分子数为( ):
B bA a
特点:①同源染色体联会
能配对 同源染色体: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A a Bb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 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Aa Bb
2、初级精母细胞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
特点:
同源染色体排列于 赤道板上
2、初级精母细胞 (3)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