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母细胞减数分裂

合集下载

卵母细胞基础知识

卵母细胞基础知识

卵母细胞基础知识
卵母细胞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卵子发生过程中进行减数分裂的卵原细胞。

它分为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成熟的卵母细胞,这些不同阶段的卵母细胞代表着卵子发生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初级卵母细胞是在卵原细胞分化后形成的,经过DNA复制分裂后成为次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后形成初级卵母细胞,再经过第二次减数分裂后形成次级卵母细胞。

成熟的卵母细胞即为卵细胞,它是在第二次减数分裂后形成的。

卵母细胞的生理发育和结构功能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例如,性激素、生长因子等会影响卵母细胞的发育和成熟。

同时,卵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也是非常复杂的,它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代谢和调控过程才能保证正常的发育和成熟。

在人类生殖过程中,卵母细胞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产生卵子,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从而繁衍后代。

同时,卵母细胞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和生殖健康,因此,保持卵母细胞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卵母细胞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基础知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育能力。

减数分裂过程发生的错误及它的后果

减数分裂过程发生的错误及它的后果
减数分裂过程发生的错误及它的后 果
目录
• 减数分裂的概述 • 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 • 减数分裂错误的后果 • 如何避免减数分裂的错误 • 减数分裂错误的后果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01 减数分裂的概述
减数分裂的定义
减数分裂是细胞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主要发生在性腺中的原始生殖细胞 中,目的是产生配子。
染色体配对错误
总结词
染色体配对错误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正确配对,导致联会异 常。
详细描述
染色体配对错误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原因引起的。这种错误可能 导致遗传疾病,如唐氏综合征、威廉姆斯综合征等。
细胞质分裂错误
总结词
细胞质分裂错误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分裂不均等 或不彻底,导致子细胞大小不一或细胞质内含有过多的细胞 器。
通过遗传咨询了解家族遗传病史,评估遗传 风险,为避免减数分裂错误提供指导。
基因检测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检测与减数分裂相关的 基因突变,预测个体发生减数分裂错误的概 率。
生物学的角度
增加细胞分裂周期的监控
通过定期监测细胞分裂周期,及时发现异常 分裂现象,预防减数分裂错误的产生。
优化细胞培养条件
提供适宜的细胞培养环境,保证细胞正常分 裂,降低减数分裂错误的几率。
要点二
建立细胞模型
通过建立细胞模型研究减数分裂过程,深入了解减数分裂 错误的机制,为预防提供理论支持。
05 减数分裂错误的后果对生 物进化的影响
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减数分裂错误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 型,增加物种多样性。
减数分裂错误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产生染色体数目或结 构的改变,进一步影响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减数分裂----知识点讲解及例题解析说课讲解

减数分裂----知识点讲解及例题解析说课讲解

减数分裂----知识点讲解及例题解析说课讲解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减数分裂----知识点讲解及例题解析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不同于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仅发生在生命周期某一阶段,它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仅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两次分裂中将同源染色体与姊妹染色体均分给子细胞,使最终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中染色体仅为性母细胞的一半。

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恢复亲代染色体数,从而保持物种染色体数的恒定。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交换,使配子的遗传多样化,增加了后代的适应性,因此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生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

减数分裂不仅是保持物种遗传物质稳定传递的手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增加了变异,增加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

减数分裂过程注:减数分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期又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期(减一),减数第二次分裂期(减二)。

在高中知识范围内,减一的末期和减二的前期可以看作同一个时期,我们一般将其称为减一的末期。

(减一末期与减二前期间有间期但很短可以忽略)减数分裂过程1.细胞分裂前的间期,进行染色体和DNA的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

2.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3.减一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上(或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端)。

4.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

5.减一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6.减二前期次级精母细胞中原来分散的染色体进行着两两配对。

7.减二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的概念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的概念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的概念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是卵母细胞在某些特定的阶段停滞,无法完成减数分裂的现象。

以下是该现象的几个方面解析:
1. 概念: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是指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卵母细胞无法正常完成减数分裂,导致受精或者发育出现异常。

2. 原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染色体畸变、DNA损伤、代谢异常或者病毒感染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

3. 影响: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如导致不育、自然流产、先天性疾病等。

4. 检测:在临床医学中,为了预防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的出现,可通过基因检测、激素水平测定、卵泡监测等多种方式进行身体检测,有助于预防此类问题。

5. 预防:针对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问题,人们可以通过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抗力等,以预防相关的疾病发作。

总结: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是一个涉及多个因素的复杂生理现象。

针对此类问题,人们需要加强身体检测、优化生活方式以及提高自身免疫力等,从而达到防范此类问题的目的。

高中生物课件《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高中生物课件《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课时精练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当堂检测
课时精练
1.DNA 数量加倍和染色体数量加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提示:DNA 数量加倍原因是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DNA 复制;染色体数量加倍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当堂检测
课时精练
提示
2.1 个含有 n 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形成几个 卵细胞?几种类型?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当堂检测
课时精练
解题分析 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 半,而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多于正 常体细胞细胞质中遗传物质的一半,精子则几乎不含细胞质,B 错误;精子 与卵细胞形成中除精子需变形外还有细胞质的分配情况不同、分裂结果不同 等,C 错误;1 个精原细胞产生 4 个精子,只需 25 个精原细胞就能产生 100 个精子,D 错误。
(1)每条染色体中只能含有□28 1
分子,因此纵坐标只能是 1一
知识点二
当堂检测
课时精练
(2)bc 段的变化原因是□30 DNA 复制 ,染色单体形成;cd 段是存在 □ □ 31 染色单体 的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 32 前、中、后、末 期和减数第二次 分裂□33 前、中 期),每条染色体中含有□34 2 个 DNA 分子;de 变 化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5 着丝点 分裂,□36 染色单体 消失,
(2) 一 定 属 于 精 子 形 成 过 程 的图 有 哪 些 ? 细 胞 的 名 称 分 别是什 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图中发生的现象叫什么?C 中有无同源染色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课件第2章第1节第1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与减数分裂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课件第2章第1节第1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与减数分裂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图①中每条染色体都含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共有 4 对姐妹染 色单体;图②中无姐妹染色单体;图③处于减数分裂Ⅱ的中期,细胞中有两条染色 体,说明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4 条,当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才 为 8 条。
答案:D
知识点(二)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减数分裂的概念
D.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即为同源染色体
解析: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不 是随意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A 错误;在形成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Ⅰ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过程中,B 错误;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进而形成四分体,所以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彼此联会形成四分体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C 正确;细胞分 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不是 同源染色体,D 错误。 答案:C
非姐妹
a 和 a′、b 和 b′、c 和 c′、
染色单 连接在不同着丝粒上的两条染色单体 d 和 d′是姐妹染色单体;

a 和 b(除 a′外)等是非姐
妹染色单体
概念
解释
联会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图像及分析
四分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称为 四分体 1 个四分体=1 对同源染色体=2 条染色体 =4 条染色单体(含 4 个 DNA 分子)
(2)(科学思维)细胞 B、C 中有没有同源染色体?有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提示:没有。 有。
(3)(生命观念)染色体数目减半和姐妹染色单体的消失分别发生在图中的哪个过程?
提示: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即甲过程;姐妹染色单体的消失 发生在减数分裂Ⅱ的后期,即乙过程。 (4)(生命观念)不考虑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细胞 D、E 的染色体组成 是否相同?如果考虑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呢? 提示:相同。 不一定相同。

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3)1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体,经过减数分
裂(不考虑基因突变与交叉互换)能形成2n种精子 或卵细胞。
14
细胞质分裂
均等:初(次)级精母细胞、第二极体 不均等:初(次)级卵母细胞
减Ⅰ后
减Ⅰ后
减Ⅱ后
减Ⅱ后



15
减Ⅱ 染色单体分离
卵细胞(极体或精细胞) (n)
项目 部位
精子
动物__睾__丸___或__精巢
卵细胞
动物_卵__巢_____
原始生殖细 胞
细胞质的分 不 裂分配情况 同 点
分裂结果
是否变形
_精__原___细__胞 均等
两次分裂都________
__卵___原__细__胞__
只有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第一极体 分裂均等,其他分裂皆不均等
•一个有1对同源染色体Aa(A和a、表示同源
染色体)的卵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卵细胞? 1种
•一个有2对同源染色体AaBb(A和a、B和b表示
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卵细胞? 1种
•一个有3对同源染色体AaBbCc的卵原细胞能产
生几种类型的卵细胞?1种 •一个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
1个精原细胞形成_4__个__精子。
在无交叉互换时形成2_种_精子
1个卵原细胞形成_4_个__子细胞, 卵细胞 极体
其中1个是_____,3个是____
4个精细胞___变__形___后形成4个
精子
不需变形
___________
(1)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相同,表现在:
1染色体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间期_复___制___
型的卵细胞?1种
n对同源染色体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调控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调控

和 胞 质 分 裂 排 出第 二 极 体 。
2 卵 母 细 胞 纺 锤体 装 配依 赖 染 色 体
2 . 1 染 色 体 控 制 双 极 纺 锤 体 装 配
母 细 胞 减 数 分 裂 成 熟过 程 中 的调 控 机 制 做 一 综 述 。
1 减 数 分 裂 过 程 简 述
在 有 丝 分 裂 过 程 中 .纺 锤 体 装 配 很 大 程 度 上 是 被 中 心 体

资源 育繁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 的调控
李 刚 于春 梅 ( 辽 宁职 业 学院 1 1 2 0 9 9 )
摘 要 :在 哺 乳 动 物 卵母 细 胞 成 熟过 程 中 . 不 进 行 间 期 DNA 复 制 而 连 续 分 裂 两 次 . 所 以 产 生 倍 体 配 子 , 即 为 减 数 分 裂 。 这 两 次分 裂是 不 对 称 的 , 以此 彩保 证 大 部 分 母 源储 备 物 简要 过 程 [ 1 - 2 ] , 首先 卵 巢 中 的 初 级 卵 母 细 胞 停 滞 在 减 数 分 裂 第 一 次 分 裂 前 期 的 双 线 期 ,其 中 的染 色 质 尚未 凝 聚 :排 卵 前 ,卵 母 细 胞 成 熟 开 始 的 时候 ,减 数 分 裂 第 一 次 分 裂恢 复 , 细胞 核 发 生 生 发 泡 破 裂 ,染 色 质 凝 聚 成 染 色 体 :纺 锤 体 升 始 装 配 ;减 数 分 裂 第 一 次 分 裂 中期 ,微 管 在 大 部 分 染 色体 周 围
裂 被 卵母 细 胞 的 染 色 体 和细 胞 骨 架 控 制 并 具 有 高 度 时 序 性 间 调控性 ( 附图 ) 。微 管 在 第 一 次 减 数 分 裂 构 成 纺 锤 体 和 分 离 的 同 源 染 色 体 ,在 第 二 次 减 数 分 构 成 姊 妹 染 色 单 体 。 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一)受精过程
1.精子获能(capacitation):是哺乳动物射出的精子在
雌性生殖道内或类似于生殖道的环境(如培养液)中停留
一段时间,具备受精能力的过程。
2.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 是指精子质膜与顶体
外膜发生点状融合,释放顶体酶的过程。
(二)胚泡的植入
是指动物胚泡经吞噬作用而穿过子宫上皮,进入子宫基 质。家畜的胚胎植入是非侵入性的,滋养层与子宫上皮细 胞微绒毛相嵌黏着而成。
(三)胚胎与母体的相互作用
受孕后,胚泡分泌动情素作用于子宫上皮释放Ca2+,激 活磷脂酶,产生花生四烯酸和溶血磷脂等,促进子宫腺上 皮分泌增生,并分泌子宫乳促进胚胎发育。
1.卵子的分类 根据卵黄含量分为三类: (1)均黄卵 卵黄含量极少且分布均匀。见于哺乳动物等。
(2)中等端卵黄 有一定量卵黄且主要分布于植物极。鉴 于两栖类。;③还分布于肺泡璧、肾小囊璧。
(3)极端端黄卵 :多卵黄,见于禽类。
2.卵子的形态结构 卵子的直径在120-160um。卵子外被透 明带,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多数家畜排出 的卵为处于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卵周 隙中可见第一极体。成熟卵质膜下皮质颗粒排列成行, 受精是释放引起卵质膜反应和透明带反应。
2
Ⅰ期

Ⅱ期 受
精 过 程
Ⅲ期
图3 精子和卵子体外结合扫描电镜图
图4 精子和卵子正在结合
(二)受精的意义
1.启动卵子代谢和细胞分裂; 2.恢复2倍体核型,受精卵发育的新个体的遗传性状为 双亲的混合; 3.决定性别。
四、卵裂与囊胚形成
家畜的卵子属次生均黄卵,在胚胎发育中,既保留了端 黄卵的特征,又具有均黄卵的特点。
卵周隙附着到卵质膜上,尔后,精子与卵子质膜融合,整
个精子并入卵细胞。
6.卵子激活:精子与卵子融合时,卵子被激活,发生一系 列形态和生化的变化,最终导致细胞分裂和分化并产生新 个体。 7.皮质反应与阻止多精受精:皮质反应是卵质膜下规则排 列的皮质颗粒胞吐到卵周隙中的过程。排出的皮质颗粒内 容物中有蛋白酶或糖苷酶,能分解ZP3,阻止多余精子与透 明带结合。 8.精子核解凝:精子和进入卵细胞,核膜崩解,精子核周 物质与卵胞质融合,核染色质解凝。 9.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原核的形成和融合:受精使停滞于 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继续减数分裂,排出第二 极体,形成雌原核;同时,精子膨大形成雄原核。在微丝 和微管的牵动下,两原核向受精卵中央迁移、发育,并融 合。
5
图 卵 裂 和 胚 泡 形 成
图6 胚泡形成光镜图
五、植入(implantation)
又称着床,是胚泡包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一)胚泡的孵化、延长和迁移
胚胎通常在8-16细胞或桑椹胚期进入子宫。 1.胚胎的孵化:是指胚胎由透明带内释放出的过程。 2.胚胎的延长和迁移:是指胚泡孵化后迅速生长、迁移和 展开的过程。多胎动物尤其重要,如猪妊娠第10d,胚泡是 直径为2mm的圆球;至11-12d,延长成10mm的细管;以后, 胚泡将以30-40mm/h的速度延长至20cm。位置也有一侧子宫 延伸至对侧子宫角。但是,牛胚胎则不发生迁移,因此, 即使超排,也很难产生双胎。
(2)颈部 短窄,为圆柱状。
(3)尾部 是推动精子运动的部分。
2.精子的性别 哺乳动物有携带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两种精 子;禽类只有一种Z精子。
3.精子的成熟 哺乳动物精子脱离睾丸时,已分化完全, 到达附睾尾端时,获能,具备完全的受精能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1 精子的形态
(二)卵子
是雌性遗传物质的载体,且为早期胚胎发育提供细胞质 成分及细胞营养物质。
3.精子穿过卵丘和放射冠:精子依靠其表面的透明质酸酶、
顶体蛋白酶和β-半乳糖苷酶穿过卵丘和放射冠。
4.精子穿过透明带:精子先以其顶体前方质膜上的ZP3受 体育卵子透明带上的ZP3相结合,并被ZP3诱导发生顶体反 应;之后,精子再以其顶体内膜上的ZP2受体与透明带上的 ZP2相结合,保证精子牢固结合和释放水解酶。 5.精子与卵子的融合:穿过透明带后,精子头部立即通过
3.成熟期:初级精母细胞经两次减数分裂生成精子细胞; 4.成形期:精子细胞形成精子。
(二)卵子发生 是指卵原细胞分化成熟为卵子的过程。
1.增殖期(胎儿出生前):卵原细胞多次分裂形成初级卵 母细胞;
2.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3.成熟期:初级卵母细胞经两次减数分裂为成熟卵子。
三、受精(fertilization)
二、配子发生
是性腺分化后,原始生殖细胞分化为精(卵)原细胞,并 成熟为精(卵)子的过程。包括增殖期、生长期和成熟期。
(一)精子发生 是指精原细胞发育分化为精子的过程。
哺乳动物性成熟前,曲精小管管腔小,管璧是大量的支持细 胞和极少量的精原细胞。性成熟时,精原细胞开始增殖,分 化。 1.增殖期:精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生成多个B型精原细胞; 2.生长期:B型精原细胞生长增大为初级精母细胞;
一、生殖细胞
是指存在于睾丸或卵巢内,延续物种的特化细胞。雄 性生殖细胞称精子,雌性生殖细胞称卵子。
(一)精子
1.精子的形态结构 精子由头、颈、尾三部分组成。
(1)头部 主要由细胞核和顶体组成。核承载雄性遗传信 息,顶体主要含与受精有关的酶类。形态因动物而异,如 猪、羊、牛为扁圆形,马为卵圆形,禽类为锥形。
另外,胚胎还需适时产生类固醇类激素,传递信息给母 体以维持妊娠。如果子宫到一定时间还接受不到来自胚胎 的信息,就会释放前列腺素PGF2〆,溶解黄体,中断妊娠。
7
图 胚 泡 植 入 子 宫 内 膜 光 镜 图
图8 胚泡附着于子宫内膜上皮光镜图
家畜的卵裂为全裂,①卵裂速度缓慢,两次卵裂间隔时 间达12-24h;②卵球分裂不同步,为异时卵裂。
受精卵按2n进行卵裂,至8细胞时,卵裂球致密化,且 使胚胎细胞分为内外两层;至16细胞时,内层细胞发育为桑 椹状,形成桑椹胚。以后,胚细胞分泌液增多,压迫内层细 胞团位于囊胚腔一侧,形成内细胞团,将来形成胚体;位于 囊胚璧上的细胞构成滋养层,将来形成胚外组织胎膜。此时, 受精卵称囊胚,即胚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