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古代报纸

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指封建社会出版的以刊载官方文件、官场动态和宫廷消息为主的各类报纸。
世界上最早用纸抄写的报纸(出现于9世纪80年代)和最早用印刷方式复制的报纸(出现于10世纪),都产生在中国。
最初仅限于官报,宋代以后才有非官方报纸。
中国古代的报纸很少有办报人自己采写的消息,没有评论和广告,和近代报纸有明显的区别。
唐代的官报。
中国第一份官报问世,不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
唐代的官报,是由各地派驻长安负责呈进奏章和通报消息的进奏院和进奏官们分别向各个地方抄发的,当时通称为进奏院状报、进奏院状、邸吏状或报状。
1900年在敦煌石窟发现的唐僖宗光启三年(887)的进奏院状,就是一份唐代的官报。
此件长97厘米,宽28.5厘米,纸的纹理绵密,质量近似后代的宣纸。
无报头。
报文用毛笔抄写,共60行,2000余字。
这份报纸是驻地在敦煌地区的归义军节度使派驻朝廷的进奏官,从朝廷所在地发回敦煌的,内容以报告归义军节度使派出官员到朝廷驻地请求旌节的情况为主。
发报人自称夷则,是归义军节度使派驻朝廷负责官报抄传工作的进奏官。
这份进奏院状封存石窟近千年,20世纪初发现后被运往英国,现存伦敦不列颠图书馆。
1983年经中国新闻学者考订后,确认为中国古代的报纸,并命名为“敦煌进奏院状”。
开元杂报是发布于唐玄宗开元十二年至十四年(724~726)的官报,或这一时期官报的抄件。
“开元杂报”不是固定的报名,是唐代人对当时官报的泛称。
唐人孙樵《经纬集》的《读开元杂报》一文中,说它是“系日条事,不立首末”的“数十幅书”,其中的记事,凡“数十百条”。
内容以报道朝廷政事为主,如“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
某日百僚大射礼于安福楼南。
某日诸蕃君长请扈从封禅。
某日皇帝自东封还,赏赐有差。
某日宣政门宰相与百僚廷争十刻罢”(《经纬集》卷三)等。
在唐代有关文献和唐代人的某些著作中可以找到不少有关官报的材料。
宋代的邸报。
从宋代起,官报发布制度日益完备,邸报的名称开始出现。
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古代,报纸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古代报纸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汉朝。
当时,政府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开始使用“报纸”这一形式的官方公告,用以宣布政策、传达消息。
这些报纸通常由官员手写或刻版制作,然后分发给民众。
这种形式的报纸在当时被称为“木牍”。
随着时间的推移,报纸的形式和内容逐渐丰富多样。
在唐朝,随着纸张的广泛使用,报纸开始采用印刷技术制作,内容也更加多元化。
除了政府公告外,报纸开始出现一些类似于现代新闻的报道,如社会事件、军事动态、文化艺术等。
这些报纸通常由官方机构或私人经营,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古代报纸的发展并不仅限于中国,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
例如,在欧洲,报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
当时,政府为了宣传政策和动态,开始刻制并分发类似于报纸的宣传品。
这种形式的报纸在欧洲的中世纪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
随着印刷术的出现,报纸的制作和传播更加便捷,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
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报纸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它不仅帮助政府传达政策,还为人们提供了了解社会动态、获取实用信息的渠道。
报纸的出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然而,古代报纸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技术限制,报纸的制作和传播相对较慢,信息更新不及时。
此外,古代报纸的内容也受到政府审查的限制,报道往往带有一定的偏见和宣传色彩。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古代报纸仍然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们提供了获取信息和了解世界的渠道。
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古代报纸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了解社会动态、获取实用信息的重要途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古代报纸仍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简述古代报纸在宋代的发展的具体表现_概述及解释说明

简述古代报纸在宋代的发展的具体表现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古代报纸在宋代的发展是中国传媒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这也促使了古代报纸的迅猛发展。
本文将详细探讨古代报纸在宋代的发展表现,并对其传播方式、内容特点、影响力和社会作用进行解释和说明。
通过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古代报纸对于现代媒体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古代报纸在宋代的发展具体表现以及结论。
在引言中,我们将介绍文章主题并明确目标。
第二部分将深入探讨报纸在宋代的起源与发展背景,以及其传播方式和内容特点。
最后,我们将总结古代报纸在宋代的发展情况,并探讨其对现代媒体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描述和解释古代报纸在宋代期间的具体发展情况,并从中得出对现代媒体产生启示和借鉴意义的结论。
通过研究古代报纸在宋代的发展,我们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并评估这一时期传媒领域的重要进步,从而对现代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形式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这不仅有助于扩大我们对中国历史上新闻传播的认识,也能为我们理解与应对当今快速发展的媒体技术提供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2. 古代报纸在宋代的发展的具体表现:2.1 报纸起源与发展背景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报纸发展的关键时期。
宋代的报纸起源于唐朝晚期的“钞本”,当时是由手工抄写或刻印制作而成,内容主要是官方文告、政务信息和世界大事。
随着宋朝政权的建立,报纸逐渐被赋予了更加明确和专门化的角色。
宋代有许多重要报纸如《开宝兴国仪制新书》、《崇祯实录》等,这些报纸不仅广泛传播政治军事消息,还包括诗文、小说及其他社会资讯。
报纸在宋代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印刷术在此时取得了重大突破。
北宋年间,活字印刷术逐渐取代了以前繁琐耗时的手工复制方式,使得报纸能够大规模生产和传播。
2.2 报纸的传播方式和内容特点古代报纸在宋代采用多种传播方式。
中新史课后习题及答案

1.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古代报纸是怎么诞生的?起始和发展脉络: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
古代的传播手段是十分原始的,最早的和最常用的是口头传播,即口耳之间的传播。
传播活动中的特殊媒介——木铎最早的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金属铸件等。
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两汉时期进入了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
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传播媒介是露布和布告。
作为社会上传播手段被普遍采用的主要是童谣和谣言。
三国魏晋时代传播信息的载体是多元化的,既包括木简、竹简和木牍在内的简牍,也有帛和纸。
古代报纸的诞生:新闻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的出现,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需要一种手段来进行信息的沟通,互动有无,交流情况,判断敌情和获取生产物资,甲骨卜辞、情报信、烽火狼烟等都算是传播的手段。
则中原始的新闻活动缺乏一定的目标、规模和体系。
直到报纸的出现,才标志着中国古代新闻事业的形成。
唐朝由于实行藩镇制度和节度使制度,各藩镇都在中央设立“邸”这一行政机构,用来向中央传递信息,同时也便于了解中央政府机关决策和活动。
而后,邸演变为进奏院,这种机构的负责人也就叫做邸吏,或者是进奏官。
他们的工作是为所代表的藩镇长官呈递奏章,下达文书,也为地方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这些报告在当时没有固定的称呼,有称“进奏院状报”,也有称“状报”或“报状”的。
2.唐代官报新闻发行工作通过哪些环节?由哪些部门负责?唐朝由于实行藩镇制度和节度使制度,各藩镇都在中央设立“邸”这一行政机构,用来向中央传递信息,同时也便于了解中央政府机关决策和活动。
而后,邸演变为进奏院,这种机构的负责人也就叫做邸吏,或者是进奏官。
他们的工作是为所代表的藩镇长官呈递奏章,下达文书,也为地方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这些报告在当时没有固定的称呼,有称“进奏院状报”,也有称“状报”或“报状”的。
报纸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报纸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是中国报纸发展史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
因此,对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的综述显得尤其重要。
要综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首先要知道中国古代报纸是什么,有何特征。
中国古代报纸是指在唐代出现的有确证的专门用以传播新闻的媒介而其特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形式和发行与传递不同于现代报纸。
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始于唐代的“报”与“状”至清代报纸。
总括一千二百多年,其中既有相当发达的宋代报纸,也有尚存疑的元代报纸,明清两代的报纸各具特色,但都更加趋于为统治者服务(一)中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
最先问世的是唐朝政府发行的官报(内容是宫庭动态,读者是首都官吏)。
“开元杂报”出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已知的最早的一份官报。
唐人孙樵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是关于这份古代官报的最早的记载。
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邸报” (内容是通报归义军节度使的使臣到朝廷索要符节的经过情节),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 年), 1900 年在敦煌莫高窟被发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报纸,也是世界现存的古老的报纸。
二)宋朝的“邸报”和“小报” 封建官报在宋朝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称为“邸报”、“朝报”、“邸钞”、“进奏院状” 、“状报”,“邸报”是其中最流行的称呼。
“邸报”的发行机构是各地派驻首都的进奏院。
“邸报”的发行制度:门下省编定,给事中判报,通过进奏院的各地进奏官“报行天下” 。
“邸报”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命令,皇帝的起居言行,封建政府的法令、公报,有关官吏任免赏罚的消息和大臣的章奏文报(重大军情)。
“邸报”的新闻发布工作受到封建政府当权派的严密控制。
宋朝的新闻检查制度:“定本”制度。
(新闻检查制度。
公元 999 年。
为控制新闻发布,进奏院要把编好的样本送枢密院审查,通过的样本叫“定本” )宋朝的“邸报”大部分是手抄的,其中的小部分可能使用雕板印刷。
“小报”起始于北宋末年,流行于南宋,被当时的读者隐称为“新闻” ,是一种非官方的报纸。
第一章 古代报纸时期

一段时期历史的记录—《万历邸钞》
《雒于仁传》 军士作乱、民变、日蚀、地震、雷击、彗 星、天鼓鸣、水旱灾害、宫廷失火等 时间跨度长达45年
3、清朝的京报——古代报纸的完备 邸报 : 宫门钞:由内阁抄发的,内容有上谕、 奏折等。 辕门钞:由各地督抚衙门抄发,以报道 各省衙门的命令及重要人事动态为主。
四、我国古代报纸的发展
1、发达的宋代报纸 (1)邸报 进奏院状报、邸状、邸报、朝报 都进奏院---直属朝廷 由中央政府统一编辑和直接发行——最大特点 定本制度:“定本”指的是经官方审定的邸报 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不 得超出这个范围。 实际上就是一种对于报纸内 容的审查以及报纸的发布进行限制的制度。
我国古代报纸分为官报和民报两种。 官报指的是邸报,也叫“状”、“邸吏 状”、“进奏院状报”、“朝报”、“邸 钞”等等,“邸报”是一个约定俗成的通 称。 民报又包括两种,一种是产生于宋代的非 法的小报,另一种是出现于清朝的合法的 京报。
古代报纸的特征: 首先,内容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刊登的 是皇帝的谕旨、臣僚的奏折以及官员的任 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没 有自己采写的新闻,也没有任何言论。 其次,形式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只是一 个材料又一个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也 没有标题,更没有消息、通讯、评论等不 同新闻体裁的区分。它没有四开或对开的 版面,而是抄印在单张的纸上,或者装订 成小册子的形式。
第一章 古代报纸时期
主要内容: 1、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2、什么是报纸? 3、我国报纸的起源。 4、我国报纸的发展 基本要求: 1、了解我国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2、掌握我国报纸的起源和发展。
一、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讲 中国古代报纸

第二节 唐代新闻传播与早期官报
古代报纸的两条发展线索: 古代报纸的两条发展线索:报”
合法民报 京报” “京报”
非法民报 小报” 宋“小报”
一、关于中国报纸起源的几种说法 周朝说;汉朝说;宋代说。 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 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最早的报纸是在封 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 普遍承认、 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 (普遍承认、较 可靠)。 可靠)。
诏书:是向民众发布官方的公告。 诏书:是向民众发布官方的公告。 布告:用以“布告天下”的政府文告, 布告:用以“布告天下”的政府文告,内容主要是 皇帝的诏书和各级政府制颁的行政法令, 皇帝的诏书和各级政府制颁的行政法令,以在固定 地点悬挂或张贴为主。 地点悬挂或张贴为主。 露布:春秋战国时已出现,炫耀自己,声讨对方。 露布:春秋战国时已出现,炫耀自己,声讨对方。 三国时常用来配合军事行动,先声夺人。 三国时常用来配合军事行动,先声夺人。是一种以 流动的方式“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的传播载体, 流动的方式“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的传播载体, 是在帛制的旗子或木板上书写文字,通报四方, 是在帛制的旗子或木板上书写文字,通报四方,多 用来传递军事捷报。有时也发布政治性檄文, 用来传递军事捷报。有时也发布政治性檄文,“倚 马可待”。 马可待” 其它:用于军事报警的烽火台;童谣在一定程度上 其它:用于军事报警的烽火台; 反映了社会舆情和民心向背;谣言; 反映了社会舆情和民心向背;谣言; 东晋桓玄403年下令废简用纸,纸张开始独占鳌头。 年下令废简用纸,纸张开始独占鳌头。 东晋桓玄 年下令废简用纸
2.已经成为当时社会上传播朝廷政事信息的重要载 2.已经成为当时社会上传播朝廷政事信息的重要载 读者不再局限于少数藩镇长官, 体。读者不再局限于少数藩镇长官,而是扩大到在 京朝官、 京朝官、地方各级行政官员和广大的士大夫知识分 子。 3.信息量逐渐加大,新闻的时效性有所加强。 3.信息量逐渐加大,新闻的时效性有所加强。 信息量逐渐加大 4.它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 4.它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官方 它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 的新闻传播工具。 的新闻传播工具。 5.它已经由不定期转向定期发行。 5.它已经由不定期转向定期发行。 它已经由不定期转向定期发行
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

中国古代报纸称为“邸报”,也可以称 为“邸抄”、“报”、“状”、“朝 报”、“邸吏状”等,这些名字并非某 一张报纸的名称,而是中国古代报纸的 统称。
• 中国古代的原始报纸最早出现于唐朝。唐 代大中进士孙樵曾在《经纬集》中著有一 篇名为《读“开元杂报”》的文章,叙述 了孙樵曾“于襄、汉间,得数十幅书,系 日条事,不立首末”,且内容以记载和报 道皇帝和官僚活动、朝廷政事为主。孙樵 后将这些内容与编年史《开元录》进行比 较,发现“条条可复”,报道内容有根有 据,因此他把这些内容称为“开元杂报”。
4.民国初期的报纸发展
• 武昌起义后我国新闻事业出现繁荣景象,半年内报纸增至 500家,总销量达4200万份,被称之为“报业的黄金时 代”。当时无论是政论性报纸还是商业性报纸都有所发展。 直到1912年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对新闻舆论进行严 格控制和专制统治,报馆纷纷被查封,报人也受到残酷迫 害,这段历史被称为“癸丑报灾”。 • 直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政府禁锢言论,大多数报纸 和报人成为军阀政治斗争和权力斗争的工具。而在这一时 期,也出现一批著名的新闻记者,如黄远生、邵飘萍、林 白水、胡政之和张季鸾等,同时报纸的结构有了变化,产 生了副刊,如《申报》的《自由谈》、《新闻报》的《快 活林》都是当时著名的副刊。
• 宋代报纸在唐代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不仅有 官报,还出现了小报。 • 宋代官报在管理上沿用唐代体制,但编辑和发布 制度更为完善,制定了中央政府统一编辑和直接 发行的制度。宋太宗将各州郡在京师设置的进奏 院改为直属朝廷的行政机构“都进奏院”,对皇 帝诏书和起居情况、政府公报、臣僚奏章、官吏 任免和边防战报等进行报道,根据不同时期,后 每日、或5日、10日,或一月发报一次,对象为 各级官员,甚至百姓也可以购买。大部分采用手 抄,但也已经开始使用镂版。宋代还建立了完善 的新闻审查制度,宋真宗时期就规定由枢密院审 查样报的“定本制度”,官报审查后才能传播, 随后还出现过抽检制度。和唐代官报相比,宋代 官报具有由中央政府控制,报道内容基本定型, 而且传播范围更广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古代报纸的产生和发展情况据文字记载,我国历史上最早发行的报纸是出现在唐开元年间的《开元杂报》,用雕版印刷。
这是唐朝各地派驻京城的机构发行的邸报,山当时的“上都进奏院”编印,负责传递的是“上都邸务留后史”。
邸始于西汉,指中国占代地方政府在京都设立的办事机构。
有人说我国最早的报纸是邸报,但邸报不等于报纸,其本质区别是没有自己采集的新近发生的事实变化和评论。
邸报也被称作“邸钞”、“阁钞”、“朝报”、“杂报”、“条报”、“除目”、“状”、“状报”、“报状”或“京报”。
由“邸吏”负责传发,因此得名。
到了宋代,是邸报发行的全盛时期。
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
先以木制字,后又以胶泥制字。
用其印刷的图书、佛经等己有实物留传。
相信宋代也会用于邸报及其它报纸的印刷,但至今未见实物。
收藏于北京、台北等图书馆的明朝后期发行的《万历邸报》、《天启邸报》是用活字印刷的最早实物报纸。
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各类报纸也开始多起来,官办的邸报主要登录皇帝谕旨和起居言行、臣僚奏章、消息的动态等,有时也有少量的风上人情、趣闻轶事。
宋朝的官报称《朝报》,由“门下后省”每日编定,发行天下。
民间报纸一也有流传。
南宋谓之“小报”,清初称之“小钞”。
因具有新闻性,颇受社会欢迎,但历代统治者都视为非法,严加禁止并残酷镇压。
到了明代,己允许民间自设报馆(房),翻印从官方有关部门抄来的部分邸报稿件,在政府的监督下,公开发售,时称“京报”。
在清朝,报纸的出版发行得到了相应发展,几科报纸并存于世。
《京报》是清中央政府的官报,每日发行。
还有《宫门钞》、《塘报》、《辕门钞》等,内容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