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与世态 玉堂春 (附连环画)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人情与世态 第五课 玉堂春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三单元 人情与世态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三单元 人情与世态
目标导航
1.理解“人情小说”的内涵,明确“人情小说”的 特点。 2.学习鉴赏小说中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及心理 等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3.领悟选文中人与人之间的情味及由此折射出的现 实世界的世态与人情冷暖。
人 教 版 语 文
一致,都运用了比喻;作用上,从它们的抒情性所体现的
内容及结构上与上下文的联系加以分析。
第三单元 人情与世态
【答案】
①运用比喻,以有形写无形(答“具体可感、
③叙事
生动形象”也可);②独立成段,过渡自然简洁; 者“我”通过评说,表达感受、看法。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把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三单元 人情与世态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三单元 人情与世态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三单元 人情与世态
水调歌头
游览
宋·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①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 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殿虹霓 ② 。只 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③。谪仙④何处?无人伴我白 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 ⑤ ,长啸亦何为!醉 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三单元 人情与世态
《玉堂春落难逢夫》,真正落难的是玉堂春苏三,王
景隆被鸨儿所逐,鸨儿又将苏三卖给山西客商沈洪,沈妻 皮氏却与奸夫合谋,毒死沈洪,而嫁祸与玉堂春,玉堂春 被赃官打入死牢,幸亏做了巡按御史的王景隆,昭雪玉堂 春的冤狱,并不负誓言,贵为显宦,却认领了落难的玉堂 春,结为夫妻。作品的积极意义在于:王景隆和玉堂春经 历了艰苦曲折、出生入死的考验,互相始终忠于爱情的誓 言,王景隆冲破封建等级观念,固然难能可贵,而玉堂春
卢延光美术作品大全

卢延光美术(连环画、插图)作品大全序号名称类别出版社版本备注1关汉卿长篇连环画岭南美术1981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2千里送京娘短篇连环画人民美术《连环画报》1981/93神秘的琴声短篇连环画人民音乐1982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中国古代音乐故事》之一4周穆王时的“第四代机器人”短篇连环画人民美术《连环画报》1982/15赵盾庆荐韩厥短篇连环画河北美术1982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6魏征斩龙王长篇连环画少年儿童1982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7真假瓷观音长篇连环画江苏人民1982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8荆钗记短篇连环画人民美术《连环画报》1982/129恩与仇长篇连环画上海人民美术1983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10形神俱佳短篇连环画天津人民美术《故事画报》1983/4彩色11一曲凤求凰短篇连环画岭南美术《周末画报》1983/4、5、6 12荆钗记短篇连环画岭南美术1983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包括《荆钗记》和《千里送京娘》13笔中缘短篇连环画浙江人民美术《富春江画报》1984/114强中更有强中手长篇连环画岭南美术1984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15荀巨伯短篇连环画人民美术《连环画报》1984/416柳玉娘短篇连环画浙江人民美术《富春江画报》1984/717白鹅潭短篇连环画岭南美术198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广东风物传说》之一18贪泉长篇连环画河北美术198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32开本,蒙复旦合作19长生殿长篇连环画中国戏剧1985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24开本20棠棣之花长篇连环画四川美术1986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21郑板桥受骗短篇连环画浙江人民美术《富春江画报》1986/3 22破镜重圆短篇连环画人民美术《连环画报》1986/923中国一百帝王图人物画集新世纪1987年3月第1版,1988年1月第2次印刷24广东一百名人图谱人物画集山边社1988年8月第1版25桃花扇长篇连环画人民美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连环画集》之一26读者文摘十人插图集插图集甘肃人民1992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27公主与死驸马短篇连环画中国连环画《中国连环画》1994/1 28卢延光武侠小说插图集插图集安徽美术1994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29击鼓短篇连环画河南美术1996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中学生学古文辅导丛书-先秦文学故事》之一30伯兮短篇连环画河南美术1996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中学生学古文辅导丛书-先秦文学故事》之一31干将莫邪短篇连环画河南美术1996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中学生学古文辅导丛书-魏晋南北朝文学故事》之一32卢延光插图集插图集安徽美术1986年4月第1版,1996年5月第3次印刷33卢延光插图续集插图集安徽美术1987年7月第1版,1996年5月第2次印刷34当代名家线描人物精品·卢延光人物画集朝华2000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35当代名家山水精品·卢延光山水画集朝华2000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36中国一百仕女图人物画集岭南美术1989年第1版,2001年3月第10次印刷37龙女牧羊长篇连环画中国致公2001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中国连环画名家专辑38红线长篇连环画中国致公2001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中国连环画名家专辑39靦颜人世短篇连环画上海人民美术2001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中国成语故事》(十五)(袖珍版)之一40黄袍加身短篇连环画上海人民美术2001年6月第1版,2002年1月第2次印刷《中国成语故事》(十二)(袖珍版)之一41探骊得珠短篇连环画上海人民美术2001年6月第1版,2002年1月第2次印刷《中国成语故事》(十三)(袖珍版)之一42卢延光白描精品集插图集广西美术2002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43中国一百神仙图人物画集岭南美术2002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44中国一百儒士图人物画集岭南美术2002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45卢延光新古典山水画艺术山水画集中国民族摄影艺术2003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中国现代山水画名家技法精解46中国水墨·卢延光卷山水画集北京燕山2006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七八十年代连环画套书资料大全

套书资料大全四川聊斋书名绘画年代印量红玉张文忠79.5 450000庚娘汪国新83.12 107000宦娘丁世谦83.4 92500武技黄大华82.3 220000葛巾贺友直82.2 301900折狱欧治渝82.7 102300胭脂张文忠81.1 105000瑞云张新国卢汶86.4 8900香玉韩和平陈卫东85.2 82800小翠汪国新82.3 400000促织赵映炯邹昌义83.10 57000窦氏赵庆笙83.4 92500席方平张志能83.6 57000王桂庵徐有武82.4 106500白秋练张文忠83.11 103000曲项兵夏亮熹81.9 201000西湖主徐有武83.6 71000聂小倩张文忠80.7 445000田七朗施义昌83.4 101500石清虚张大川84.2 40000红帔女李万春81.8 501000司文朗顾炳鑫韩和平83.7 102300云翠仙丁世谦83.11 108000阳谷先生欧治渝83.8 67000劳山道士杨麟翼80.8 37000黄英熊孔成85.7 22000还出过一本大开的江苏时代新风书名绘画出版日期印数马套丢钱李苇成1983.6 36100后悔桥章毓霖1983.11 37800黑娃照像刘二刚1983.5 41000君子兰贺敏忠1983.11 53500女御史丁晓峰1983.2 80700桃花妹子聂秀公1983.5 83200花王招亲曾平1983.6 104000遗产风波晓飞曾平1984.6 141300天津中学生画库01 范进中举季源业1980.08 30000002 花木兰杨淑涛1980.09 10000003 筑路雷德祖克宣韦欣1980.09 6000004 卖炭翁林百石1980.09 5800005 孔乙己杜滋龄姚重庆1980.09 5500006 我的叔叔于勒孙为民1980.09 4000007 二六七号牢房张洪年1980.09 4000008 故乡孙为民赵雁朝1980.10 6000009 错断葫芦案诸葛增仁1980.10 21000010 最后一课白敬周1980.11 30000 获奖11 渔夫的故事1980 40000人美戏曲故事老版37册联名《葛麻》《打姜斌》《劈山救母》威名远播,《秦香莲》《意中缘》心有所属,奈何皇帝《敬德装疯》令《昭君出塞》与其《强婚配》。
人教版语文选修《三言二拍》ppt课件1

2.字形辨认 (1)妓(妓女) (2)磕(磕头) (3)斟(斟酌) (4)挽(挽起) (5)揖(作揖) (6)赎(赎身)
伎(伎俩) 技(技术) 吱(吱声) 溘(溘然长逝) 嗑(嗑瓜子) 瞌(瞌睡) 湛(湛江) 堪(不堪回首) 勘(勘察) 逸(逃逸) 娩(分娩) 勉(勉强) 缉(通缉) 辑(编辑) 箕(簸箕) 渎(亵渎) 犊(牛犊) 椟(木椟)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2.写作背景 (1)课文节选前的情节 吏部尚书王琼之子王景隆(小名三官)遵父命在京城讨账,将三万两 银账讨回,正待起程回南京,到大街上各巷口闲耍片时,遇到了生得标致 的一秤金家的丫头翠香、翠红,又经酒保之口,说出一秤金的妓院里“更 有十二分颜色”的三姐,号为玉堂春(小名玉姐)。于是,王三官不顾管家的 劝阻,寻访玉堂春,与她“成婚”。王三官挥金如土,替老鸨还债、修房、置 办首饰酒器,为玉姐造百花楼一座。王三官与玉姐如胶似漆,不可分离。 一年之后,王三官三万银两花完,老鸨便怠慢下来,继而设计赶他出门,致 使他流浪街头。后来王三官寄宿王匠家,终于因受不了王匠妻子的闲话 而离开。于是,他信步漫游,走到关王庙前,进去将身世向关老爷诉说一 番。他出来时,便遇到了卖瓜子的金哥。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节选的。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4.词义辨析 (1)惶恐·慌忙 辨析两词都有“慌张”的意思。“惶恐”强调的是“惊慌害怕”。“慌忙” 强调的是“急忙,不从容”。 应用①上班时间到了,慌忙之中,我竟然忘记带手机。 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一些股民十分惶恐。 (2)不至·不致 辨析两者都强调对尺度有把握而不会发生某种情况。“不至”强调 不会达到某种程度。“不致”强调不会引起某种后果。 应用①如果运营商们真有此等觉悟,也不至手机涉黄屡扫不绝了。 ②迪拜倒债引发“末日”说,分析师认为迪拜危机不致拖垮全球经济。
玉堂春

玉堂春《玉堂春》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话本小说的发展简史,重点了解“三言”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
2、了解《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伟大成就,作适当的扩展阅读和自主学习。
3、以所选课文为主,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人物刻画、语言特点和叙事方法。
4、疏通文意,理清情节。
5、感受人物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悟“世间只有情难朽,世间只有情最苦”这句箴言,正确处理人际交往。
【教学重点】1、介绍话本小说形成的历史及其体制形式,择要介绍“三言”的内容及艺术成就,给学生一个总体的印象。
2、介绍这篇小说的故事梗概,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小说情节与人物的互动关系。
3、就课文节选部分所表现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作一些赏析研讨。
4、进一步探讨小说人物心理描写细致入微的特点。
【教学安排】本单元两篇文章,拟以《玉堂春》为讲授课,《情真意切释猜疑》为自学课。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介绍话本小说形成的历史及其体制形式,择要介绍“三言”的内容及艺术成就,给学生一个总体的印象。
2、从小说发展史的角度认识《红楼梦》的地位及其伟大成就。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人情世态小说属于通俗小说的一种,又叫“人情小说”、“世情小说”,是指立足于人间社会,以基本写实的方式来描写家庭生活、婚姻、男女感情,并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作品。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明代小说时,用了大约两章的篇幅讲了“人情小说”。
他说:“当神魔小说盛行时,记人事者亦突起,其取材犹宋市人小说‘银字儿,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态之事,间杂因果报应,而不甚言灵怪,又缘描摹世态,见其炎凉,故或亦谓之‘世情书也。
二、话本小说与“三言”1、关于“话本”中国小说,经历了六朝的“志怪”“志人”,唐代的“传奇”,在内容和体裁上逐渐丰富成熟。
肇始于唐代,繁荣于宋代的“说话”艺术,使古代小说不可逆转地朝着白话的方向发展,遂成主流,奠定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基本类型。
①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
《玉堂春》人情与世态剖析

有拟话本78篇。作品多是取材于古往今来的一些新鲜有 趣的轶事,敷演成文,以迎合市民的需要,同时也寓有劝 惩之意。
“二拍”所反映的思想特征与“三言”的大致相同, 艺术水平也在伯仲间,故在文学史上一般都将两书并称。
二、润饰文字。 。(接近书面语) 三、对作品的文字、情节、主题思想进 行再加工创造,有的甚至重新改写。这样, 作品的主观性议论增多了,细节描写和心理 描写也大大增强。
二、“三言”与冯梦龙
2、冯梦龙
冯梦龙的文学思想: 1)强调文学应表现真情。 2)与“礼教”对立的“情教”观。 3)提倡通俗。
三、 “二拍”与凌濛初
对于这种大团圆的结局,你有什么 看法?
1.读准字音 买卖不济.(jì) 拭.(shì)泪 老鸨.(bǎo) 城隍.(huáng)庙 皂.(zào)靴 青丝绦.(tāo) 饯.(jiàn)行 半晌.(shǎng) 唱喏.(rě) 吁.(xū)气
磕.(kē)头 咳嗽.(sou) 钗钏.(chuàn) 骡.(luó)子 瓦楞.(léng) 包裹.(guǒ) 径.(jìng)至 惶.(huáng)恐 掣.(chè)脱 作揖.(yī)
二、“三言”与冯梦龙
1、“三言”
“三言”是经明末冯梦龙的整理而成的。 “三言”中的作品,主要表现了城市市民阶 层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有较浓厚的市井 气息。其中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最多,也最 具特色。另外,揭露官僚地主阶级的丑恶, 描写知识分子的悲苦,歌颂普通劳动人民的 诚信和友谊,也是“三言”中常见的题材。 《玉堂春》节选自《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 “玉堂春落难逢夫”。
有助于展示情节的发展变化
人情与世态ppt4(6份) 人教课标版

2.简析玉堂春与王景隆“话别”一节(“如同久旱逢甘雨……送公子出去 了”)的精彩之处。 答案 首先,一句“如同久旱逢甘雨,好似他乡遇故知”使分别之后的 那种相互之间椎心的思念、相见之时的欢愉之情跃然纸上。 其次,二人又到分别之时,相互担心对方会忘记自己,对跪起誓的细节 描写又进一步表现出了自己对对方的爱恋之情。玉姐不顾鸨儿对自己的 惩治而将金银首饰器皿等值钱物品都赠予王景隆,而王景隆在此时首先 担心的是玉堂春的处境的描写。 “话别”一节的精彩之处在于细致入微地将二人真挚的感情表现得淋漓 尽致。
答案
3.本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案 小说通过鸨母与亡八逼良为娼、见利忘义、卑鄙无耻的情节,真 实地反映了社会黑暗势力的丑陋与罪恶。
答案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师生探究
1.结合文本,分析玉堂春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
答案
2.试简析小说是如何利用矛盾冲突揭示主题思想的。
答案
考点链接
矛盾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矛盾是文学创作中较为普遍的创造手法,却往往会对作品产生许多独
众人都一直很推崇曹雪芹,他自然当之无愧,毕竟《红楼梦》是中国 文学史上一座至今无人逾越的高峰。可也千万不要小看了冯梦龙,他的那 些或长或短的故事,文采斐然,情节曲折,高潮迭起,构思精妙,人物栩 栩如生,语言生动活泼,同样也是中国文学宝库里的珍品。过去他的文学 地位不高,如今仍有人以冯梦龙的珍品太俗为由,拒绝在文学殿堂里给他 一个更显眼的位置。其实,世间事都是辩证统一的,大俗大雅之间往往并 不矛盾,大俗之作若能俗到极致,俗出名堂,俗得精彩,就能赢得广大读 者,照样能流传千秋。君不见,“离了洪洞县”的玉堂春一声“苦啊”, 至今回响在我们耳旁;妖娆多姿的白娘子那回眸一笑,给西湖平添了断桥 残雪、雷峰夕照,还有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同步测试题玉堂春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玉堂春》同步检测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济.(jì)南命运不济.(jì) 同舟共济.(jì) 杀富济.(jì)贫B.首帕.(pà) 作揖.(yī) 开门揖.(yī)盗半晌.(xiǎng)C.饯.(jiàn)行客栈.(jiàn) 掣.(chè)脱丝绦.(tāo)D.掯.(kèn)勒起哄.(hòng) 长吁.(xū)短叹钗钏.(chuàn)【答案】D(A济南:jǐ,B晌:shǎng,C栈:zhàn)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景(年成)休负.(辜负)奴言垂念永.(长久)B.向日(从前) 接风(宴请刚从远道来的人)权.(暂且)当老身不是C.你忒.(太)做绝了沦落(流落)图.(贪图)财D.押花(签字) 收讫.(.过)见人(见面)【答案】D(讫:完结,见人:见证人)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为背景,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
时至今日,很多60后对那段不平凡的岁月还________。
②一首《锦瑟》,实为义山一生的写照,他的一生如镜花水月,映入历史。
他的深情、执著、聪慧以及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始终令人________,回味绵长。
③每一次返校的清晨,母亲总是为我收拾行李,为我准备早餐,送我到车站。
现在想来还________,眼睛不自觉地总是湿湿的。
A.历历在目念念不忘记忆犹新B.念念不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C.记忆犹新念念不忘历历在目D.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念念不忘【答案】C(三个成语都有“记得清楚,没有忘记”的意思。
“记忆犹新”重在记忆保持不变,它所记忆的,都是过去的事情。
“念念不忘”所“不忘”的可以是过去的事,也可以是目标、理想等,它既能以事为对象,也能以人为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本的产生和类别
• 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 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 即“说话”。“说话”分为四家,即小 说、讲史、说经、合生。四家中,小说、 讲史最为重要,影响也最大。我们今天 所说的小说实际上就包括了宋代的小说 与讲史这两种。 • 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 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
• 纵览他的一生,虽有经世 治国之志,但他不愿受封 建道德约束的狂放,他对 “敢倡乱道,惑世诬民” 的李卓吾的推崇,他与歌 儿妓女的厮混,他对俚词 小说的喜爱……都被理学 家们认为是品行有污、疏 放不羁,而难以容忍。因 而,他只得长期沉沦下层, 或舌耕授徒糊口,或为书 贾编辑养家。
• 也正因为如此,不但奠定了 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 位,也奠定了他中国出版史 上的崇高地位,如果没有他 的辛勤劳作和超出同时代人 眼光百倍的见识,那些到明 代已散佚殆尽的宋元话本以 及在民间流传的歌谣、笑话、 戏曲,都将自生自灭,使文 学史上留下大段大段的空白。 冯梦龙的这些工作成就,实 可与孔子删定《诗经》的意 义并肩媲美!
对于这种大团圆的结局,你有什么看法?
粗梳情节
• 用人物串联事件的方法,把选 文划分成两部分,分别概括每 部分内容。
节选部分两个主要情节
• 王三官在金哥的引导下回去见玉 姐,玉姐设计,让王三官将金银 首饰器皿带走; • 玉姐据理痛斥苏淮和一秤金,仰 仗街坊邻里的帮助,拿到赎身文 书。
细理情节
(本文节选部分)
节选部分之后的情节
王三官回南京,经家人调解,其父原 谅了他。于是王三官在家潜心读书,中了 举人、进士,家人为他娶妻。玉姐被老鸨 设计,卖给山西商人沈洪。沈妻皮氏与邻 人赵昂通奸,又妒沈洪娶妾,就在面条里 下毒,毒死沈洪,反诬玉姐。皮氏贿赂知 县,玉姐被屈打成招,押入死牢。王三官 因思念玉姐,自请到山西为官,当上了山 西巡按,到洪同县重新审玉姐一案,判皮 氏凌迟,赵昂斩首,知县罢官。这时苏淮 已死,只得追一秤金之罪,枷入大牢。玉 姐未曾失身,复归王三官。王三官携一妻 一妾回南京拜望父母,皆大欢喜。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 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 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 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 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 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 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 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
补充: 凌濛初与“二拍”
故事梗概
• 没有了银子,鸨妈妈就开始设法赶景隆 走人。幸亏苏三百般阻拦,但景隆还是 受尽鸨妈妈的欺凌。见赶不走景隆,鸨 妈妈又心生一计。后来,可怜孤苦伶仃 的景隆由一个花天酒地、挥霍无度的少 年公子,沦落为一个栖身于关公庙的更 夫。 • 在景隆落魄关王庙的日子里,是酒楼卖 瓜子的小金哥帮景隆得以再次见到日夜 思念的苏三。在苏三的帮助下,景隆返 回南京发奋读书。
兄弟三人并称“吴下三冯”。
•
他搜集、整理、编撰的通俗文学作品涉及白 话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民歌、散曲、传奇等各个方 面,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 “三言”。
“三言”: 三部小说集《喻世明言》(旧题 《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 总称,每集40篇,共120篇。 “三言”几乎收集了宋、元、明三代较优秀 的白话短篇,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 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 开始。它“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 合之致”(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是宋元 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 “三言”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 说的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经典唱词: 苏三离了洪桐县, 将身来在大 街前, 未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 君子听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 把信传,言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 马我当报还。
经典唱词: 苏三离了洪桐县, 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曾开 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转, 与我那三郎把信传, 言 说苏三把命断, 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制作:A.H.M
时间
魏晋南北朝以前
发展阶段
起源
体裁特点
神话小说
魏晋南北朝 唐代
宋代 明代 明、清
发展(文、史分开)
成熟
志怪、志人小说
传奇小说
(小说脱离历史成为文学) 再发展(出现了小说专称) 再发展(文人独立创作) 高峰 话本 拟话本 章回小说等
朝
代
体裁特点
神话传说 志怪志人 传奇小说 话本小说 演义小说 创作小说
• 把选文划分成前后相连的四个小故事。
• 巧遇金哥把信传 • 玉姐设计见三官 • 二人盟誓结同心 • 玉姐智赚赎身契
课堂小练习
• 请用章回小说题目的形式, 分别概括每个故事的内容。
• • • • 公子落魄遇故人 小姐空闺思旧情 玉姐千金酬情郎 人去楼空老鸨急 欲试真心把信传 巧设计谋见三郎 双双盟誓不相负 玉姐智赚赎身契
关于三言
•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 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 • 其中的作品大部分是宋元旧 本或明代话本,少数是冯梦 龙的拟作。
•
•
作者介绍
冯梦龙(1574-1646),明代通俗文学 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别号龙子犹、 茂苑野史、墨憨斋主人、姑苏词奴、顾曲散人等。苏 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书香门第出身,少有才 气,狂放不羁,一生功名不顺,57岁补为贡生,61岁 任福建寿宁知县,4年秩满归乡。曾参与抗清宣传, 后忧愤而死。出身士大夫家庭。兄梦桂,弟梦熊,
思考:
苏三为何心内惨? 南京的三郎是谁?与苏三是何关系? 为何苏三会丧命?
学习任务
• 自读课文,理清人物关系,概括节 选部分内容。 • 梳理课文主要情节,为分析人物性 格奠定基础。
思考:
文中有几个人,关系是怎么样的? 文章写了什么样的事?(从“三言”题 材入手考虑)
• 王景隆,小名三官。“景隆,字顺卿,年 方一十七岁。生得眉目清秀,风姿俊雅, 读书一目十行,举笔即便成文,原是个风 流才子。” • 苏三,原名周玉姐,河北广平府曲周县人, 大同府尹周彦亨的千金。自幼生得白净水 灵,学得聪明伶俪,弹得一手好琴。可惜 父母双亡,被卖到北京一苏姓人开的“怡 春院”,排行三姐,改称苏三。
冯梦龙对“三言”的工作:
• 统一体例,改订各篇题目。(本是 各处成篇,改后如长篇小说的回目) • 润饰文字。(接近书面语) • 对作品的文字、情节、主题思想进 行再加工创造。(主题增多、细节 和心理描写增多)
根据《警示通言》中的“玉堂春落难逢夫” 改编的京剧《苏三起解》是家喻户晓的著名唱段, 这些唱词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故事呢?
• 宋代小说话本主要保存在《京 本通俗小说》和《清平山堂话 本》及“三言”中。 • 宋代话本小说与长期以文言文 为语言的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完 全不同,它是中国小说史上第 一次将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 行创作,这是一个突出的进步。
话本小说的基本体制:
题目 入话(相对独立) 正话(正题、正传) 篇尾(独立于故事之外)
三言二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
这首小诗到底包含了多 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呢?其中有 哪几部不属于小说?
东:《东周列国志》(余邵鱼)
西:《西游记》(吴承恩)
三:《三国演义》(明罗贯中)
水:《水浒传》(明施耐庵)
桃花:《桃花扇》(清孔尚任) 红:《红楼梦》(曹雪芹 高颚)
官场:《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主题
• 作者以赞美的笔调,叙述三官和 玉姐忠贞不渝的爱情,肯定了超 越社会等级和身份地位的真挚爱 情,抨击了鸨子唯利是图的丑恶 面目,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意识, 表现出新兴的市民文化的思想观 念。
写作练习
• 结合所学知识,对“得知考试成绩很 不理想”时的心理进行描写。
巧记古典名著28字诀
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
儒林:《儒林外史》(吴敬梓)
金瓶:《金瓶梅》(兰陵笑笑生)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明冯梦龙)
二拍:《一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明凌蒙初) 今古:《今古传奇》(抱瓮老人)
聊斋:《聊斋志异》(蒲松龄)
史书:《史记》(司马迁)
西厢:《西厢记》(王实甫) 镜:《镜花缘》(清李汝珍)
1、凌濛初,明末小说家,别号空观主人,乌程(浙 江吴兴)人,18岁补廪膳生。科举不利,转而著 述。55岁任上海县丞,因功拔为徐州判官。崇祯 17年,李自成部进逼徐州,他忧愤而死。 2、“二拍”:是凌著“拟话本” 《初刻拍案惊奇》 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简称“二拍”。崇 祯初刊行,每集40篇,一篇重刻,一篇杂剧,故 实有小说78篇。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独创的短篇白 话小说集——“二拍”。
例 子
《穆天子传》 《山海经》 《世说新语》 《搜神记》
魏晋南北朝 以前 魏晋南北朝
唐 宋元 明清
《长恨歌传》 《李娃传》 《三国志平话》 《说岳全传》
四大名著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规律
一、来自民间,是人民群 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 际的反映。 二、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大。 三、好小说的创作多是立 足于现实,不脱离现实。
关于拟话本小说
明代文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称为拟 话本小说,话本原指“说书人”所用的底 本,后有些底本经过“说书人”不断丰富, 再经过文人加工,逐渐成为短篇小说即 “话本小说”,明代文人模拟“话本”体 制写成 “拟话本”小说。 “三言”中有许多优秀的篇章,例如 “卖油郎独占花魁”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金玉奴棒打薄情 郎”等。
“三言”
“三言” 是指冯梦龙的《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喻世明言》。 作者编辑“三言”的目的,在于 劝谕、 警诫、唤醒世人,有明确的社会功能。 主要内容: 描写妇女追求幸福爱情; 揭露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 赞颂友谊,谴责背信弃义的行为。
• 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 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 为我国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 • 冯梦龙自己的诗集今也不存,但值得庆 幸的是由他编纂的三十种著作得以传世, 为我国文化宝库留下了一批不朽的珍宝。 其中除世人皆知的“三言”外,还有 《新列国志》、《增补三遂平妖传》、 《智囊》、《古今谈概》、《太平广记 钞》、《情史》、《墨憨斋定本传奇》, 以及许多解经、纪史、采风、修志的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