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
清代小说的四种类型

英勇无畏
英雄形象通常具有英勇无 畏、敢于担当的品质,他 们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 出,为民族大义而战。
仁义礼智
英雄不仅具备武勇之力, 还注重仁义礼智等传统美 德,以德行为先,展现儒 家伦理道德的价值观。
忠孝节义
英雄对国家忠诚,对家庭 孝顺,坚守节操,信守道 义,为社会树立良好榜样。
代表作品
《水浒传》
《三国演义》
02
《水浒传》
03
《西游记》
04
《红楼梦》
特点与影响
历史演义小说在清代具有很高的文学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它们通过生动的故事情 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这些小说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02 英雄传奇小说
英雄形象
01
02
03
描写梁山好汉起义的故事,塑造 了一批英勇无畏、仁义礼智的英 雄形象。
《三国演义》
以三国时期为背景,描绘了众多 英勇善战、忠义仁勇的英雄人物 。
创作背景与影响
历史背景
英雄传奇小说多取材于历史事件和民 间传说,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 和人民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文学影响
英雄传奇小说在清代文学中占有重要 地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 响,为后来的武侠小说、电视剧等提 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以商周之交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融入大量的神话和传说,构 建了一个庞大的神魔体系。
《西游记》
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融合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民 间故事。
艺术特色与影响
艺术特色
神魔小说中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和生动 的描写,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离 奇。
文学价值
社会影响
神魔小说在当时社会中广受欢迎,对 于普及传统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需 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18年语文同步优化指导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1单元历史与英雄

• 历史演义小说叙述多有来历,大都本自正史传,以描写历史 演变、朝代兴废为重点,约略为“七实三虚”;英雄传奇却 并不以纪实为主,多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属于作者虚构, 以塑造传奇式英雄为主体。鉴于此,首先要了解小说所反映 的社会背景,作品写作、发表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并在此基础上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其次要认真分 析人物形象,理解典型环境中人物的个性特点,从而深入领 会小说的思想和艺术;最后还要分析小说的情节、线索、结 构等是怎样为塑造形象、表达主题服务的。
如何从零散的复仇火星发展到燎原大火的斗争过程,同时也写出了起义失 败的内在原因。
• 艺术表现手法上,《水浒传》表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这种 民族风格主要表现在选取经过精心提炼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情 节,紧紧围绕“官逼民反”这条总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极 为生动曲折,腾挪跌宕;结构完整而富于变化,每个人物故 事自成系统但又环环相扣直至群雄聚会梁山泊;语言极富口 语化和表现力等。
• 语言上,小说“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具有简 洁、明快而又生动的特色。但是,《三国演义》在艺术上也 有比较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人物形象缺少发展,呈现定型化 特点。如鲁迅先生所言:“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 之多智而近妖。”
• 《水浒传》是中国小说史上 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 小说。 • 小说思想方面最深刻之处在 于揭示了官逼民反的黑暗现 实,写出了起义英雄们强烈 的抗争精神,写出了轰轰烈 烈的农民起义
•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 就也是多方面的。它是 一部历史小说,但又穿 插了各种民间传说,可 以说是“七分实事,三 分虚构”,实与虚得到 了有机的结合,体现了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 合的趋向。
• 小说通过惊心动魄的政治、军事斗争,运用不同的故事情节 反复渲染人物的主要性格,运用夸张、对比、烘托等手法, 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构成了一幅幅绚烂多彩 的画卷,甚至取代了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几百年来,曹操 、诸葛亮分别成为奸诈和智慧的代名词,张飞代表莽撞,关 羽则代表忠义。特别是关羽,在清朝逐渐被神化,被尊封为 “关帝”受人供奉。
浅论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的区别

浅论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的区别历史演义小说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衍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的小说。
而英雄传奇小说虽也是取材于史实,但与历史演义小说不同,它不局限与一朝一代的历史事件的演变,而是以描写英雄人物为主,塑造典型的理想的英雄人物形象。
虽然两者在写作意图上都是通过演绎历史,从中揭示朝代兴亡的义理,但两者在创作形式、手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则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浅析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的区别。
一、历史演义小说以记述一代兴废为主体,英雄传奇小说以塑造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
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从写作背景上看,历史演义小说一般描写的时间背景跨度比较大,一般以一个朝代的兴衰贯穿全文,有的甚至横跨两个或以上表现历史朝代的更替,揭示隐含的历史规律。
如《东西传演义》由西晋起自晋武帝太康元年王濬王浑争降吴之功,终于大兴元年晋王司马睿即帝位建立东晋,写到建武元年司马睿即位后大赦天下,终于宋武帝永初元年刘裕受晋恭帝辞让即位,东晋灭亡,时间跨度甚大。
而英雄传奇小说往往只是抓住某个历史片段某个特殊时期甚至是仅仅一场战役等等来刻画英雄,英雄传奇小说着眼的是塑造理想化的英雄,历史背景只是它的衬托。
如在《北宋志传》中,写杨家将抗辽事迹,从北汉主刘钧摒逐忠臣,呼延赞出世写起,到杨业归宋,雄,谴责奸佞卖国的主题。
二、历史演义小说主要事件和人物基本依据史实,英雄传奇小说主要人物和事件多为虚构。
历史演义小说最大特点是以史为本,在真实再现历史本色的基础上,适当穿插一些虚构的情节或者传说,此即所谓的“七分史实,三分虚构”。
如《隋炀帝艳史》的具体细节系作者虚构,但主要材料与史实相符。
全书以东都游乐、开河南巡、江都淫乐为内容主干,穿插开市巡边、陈百戏、修长城等情节,基本上是按《通鉴》编年叙事的。
一些具体情节往往是在史事的基础上生发想象而成,如蒸宣华,建十六院,剪彩为花,殿脚女挽船等都有史实根据。
历史英雄小说

二、两部小说的比较
3、语体色彩不同:
《三国演义》采用的是浅近文言。
《水浒传》则用纯粹的白话写成,完全是人们当时
使用的口语。
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
——《三国演义》
教学目标:
1、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分析本篇 小说中曹操的形象。
2、讨论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形象
读《三国演义》
随易中天“品三国”的开讲,“三国”热遍华夏。一时间, 大江南北,“易迷”遍地。在如今西方化浪潮席卷而来之际,本 土文化却显示出特有的魅力,真是可喜可贺。但喜过之后,细心 品一品,便觉得味儿不对。“三国”热,热的是《三国志》,还 是热的《三国演义》?热的是历史还是文学?历史与文学属于两 个不同的范畴,有不同的认知方式,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体系。 易中天将历史文学串起来讲,借历史材料来揭示《三国演义》的 真相,也许使人了解了一点历史,但却可能糟蹋了文学……要真 正读懂《三国演义》,必须回归文学文本。《三国演义》的真相 就在文学文本内部,而不在文本之外。文学作品的真正价值并不 在于揭示真相,而在于给人以启示。
三国人物打油诗
是仁德的,爱民是如子的,特长是会哭的,眼泪是充足的。
是红脸的,胡子是很长的,自负是肯定的,倒霉是迟早的。
是莽撞的,粗中是有细的,嗓门是挺大的,睡觉是睁眼的。
是奸诈的,性格是多疑的,手段是毒辣的,下手是无情的。
是中庸的,父业是继承的,胡子是紫色的,眼珠是进口的。
是俊美的,老婆是漂亮的,水战是擅长的,火气是不小的。
智
奸
义
绝
绝
绝粗线条勾勒。
如刘备“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关羽 “髯长三尺,面如重枣”,张飞“豹头环眼,燕额虎须,声 若巨雷,势如奔马”。
② 抓住人物活动中最富有特征的细节,描绘人物的思想
中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

中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中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1.《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2.《水浒传》是英雄传奇的经典之篇3.《三国演义》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书中的“拥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其中的诸葛亮、曹操、关羽被称为“三绝”。
4.《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其内容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反映当时黑暗的、混乱的主流社会;一个是歌颂敢于追逐自己利益的起义农民。
5.在梁山义军内部,始终存在着反对招安的力量,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李逵。
6.《水浒传》的结构很有特点,很多情节有如独立的故事。
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醉打山门、倒拔垂杨柳、。
林冲的故事误入白虎堂、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的故事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
7.中国古代的神鬼小说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一类是以《搜神记》为代表的文言笔记体“志怪小说”;另一类是以《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为代表的白话章回体“神魔小说”。
“志怪小说”发展的第一个创作高峰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清代的《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使这种题材的作品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
8.由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来源共有三类。
第一类取材于里巷所流传;第二类是根据同人之籍录;第三类是随笔撰次。
9. 明清时期是古典小说创作的高峰时期。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形成了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两大传统。
《西游记》开创了神魔小说的空间,《红楼梦》描写凡人的故事。
10.有明一代的“四大奇书”指的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11.“三言”指的是《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其作者是明朝的冯梦龙。
其作品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另一类是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
12.可以代表中国古典小说最高成就的《红楼梦》又称《石头记》,作者是曹雪芹。
故事中的主线有以下几条:一是荣国府为中心的“四大家族”的兴衰;二是宝玉与众女儿的聚散。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电子版教师用书

第一单元历史与英雄教学目标一、了解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两类小说的发展概貌。
二、把握两类小说的主要特点。
三、了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特色。
四、欣赏所选片段的人物刻画和精彩描写。
单元介绍一、两类小说的发展史中国小说产生以来,演绎历史与谱写英雄一直是绵延不衰的两个主题,其中的代表作就是本单元所选的两部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这两个主题有共性,主要表现为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在叙史的同时关照英雄人物,如《三国演义》;也有各自的特点,像《水浒传》基本上是群雄谱,当然小说一开始也写宋朝廷乐极生悲,京师流行瘟疫,请人祈禳天灾,结果却放出一百零八个魔君,这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演绎着历史,但总的说是以歌颂英雄为主。
1.历史演义系列小说《三国演义》自明代嘉靖年间流行以后,模仿它的历史演义小说开始大量出现,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一个最重要的流派。
《三国演义》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后产生了列国志传系列小说、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以及宋史演义和明史演义系列小说,主要有《新列国志》(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蔡元放)、《隋唐志传》等,其中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中的《隋唐演义》(褚人获)是影响最大的一部。
《隋唐演义》共20卷100回,叙述的内容始于隋文帝伐陈,终于唐玄宗还都而死,历时170余年。
小说所涉事件多,时间跨度长,头绪庞杂,但作者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杂而不乱,松而不散,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小说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以隋炀帝、朱贵儿为中心人物的隋末宫廷故事,一是以秦琼、单雄信、程咬金为中心人物的“乱世英雄”起兵反隋的故事;一是以唐明皇、杨贵妃为中心人物的唐代宫廷故事。
其中瓦岗寨英雄起兵反隋部分,艺术地描写了隋末历史现实,颂扬了这些草莽英雄的侠义勇武,人物形象也较为鲜明生动。
有人评说《隋唐演义》吸收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创作特色同时又有一些新意,它既有真实的历史线索可寻,又塑造了一群草莽英雄的形象,而且还能看到才子佳人小说的踪影。
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

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中国古代小说中,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一直是两个受欢迎的主题。
代表作包括《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这两个主题有共性,都以历史为题材,关注英雄人物。
但也有各自的特点,例如《水浒传》更像是一部群雄谱,虽然开始也涉及到宋朝的历史,但总体来说更注重歌颂英雄。
一、历史演义系列小说三国演义》自明代嘉靖年间流行以来,历史演义小说开始大量涌现,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三国演义》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随后出现了列国志传系列小说、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以及宋史演义和明史演义系列小说。
其中,《隋唐演义》(___)是影响最大的一部,共20卷100回,涵盖了170余年的历史事件,描绘了众多历史人物和事件,但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杂而不乱,松而不散,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小说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隋末宫廷故事,乱世英雄起兵反隋的故事,唐代宫廷故事。
其中瓦岗寨英雄起兵反隋部分,艺术地描绘了隋末历史现实,颂扬了草莽英雄的侠义勇武,人物形象也较为鲜明生动。
《隋唐演义》吸收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创作特色,同时也有一些新意。
二、英雄传奇系列小说水浒传》的问世,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在此后的英雄传奇创作中,以说唐、说岳与杨家将系列最为突出,各自影响最大的作品分别为《隋史遗文》(___)、《说岳全传》(___、___,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和《杨家府演义》(___,又名《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传》)。
说岳全传》是明代以来各种___故事的集大成者,共20卷80回。
小说讲述了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掳走___和___的历史事件。
___等宋朝将领力主抗金,屡建奇功,但被以___为首的___陷害忠良,最终___在___遭害。
小说对人物的塑造过于概念化,但也有一些个性化描写,如“___,___之奸,兀朮之横”。
与《说岳全传》不同,按照小说类型,《三国演义》属于历史演义,主要按历史顺序展开故事,构成情节;而《水浒传》则属于英雄传奇,更关注人物的命运,通过各路英雄展现当时的社会生活。
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异同(以《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为例)

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异同(以《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为例)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相同之处在于都来源于“说话”艺术中的讲史,在民间流传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而成,都有一定的历史因素,也都表现出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思想倾向。
它们的成书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传说和演变的过程。
两者又有相异点:前者一般是由“讲史”话本演化而成,而后者是从宋元小说话本中的“说公案”或“说铁骑儿”之类发展而来;前者着眼于全面地描写一代兴废,而后者以塑造一个或几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前者比较注重依傍史实,后者的故事虚多于实,甚至主要出于虚构。
历史演义小说是根据史实,敷演大义,在叙事中融进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政治的和道德的评价的小说。
“演义”一词很好地概括了历史演义小说的特点,这就是既有史实的依据,又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和创造;既有纪实的成分,又有艺术的想象和虚构。
如《三国志演义》就是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内容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既不同于历史著作,也不同于纯出于虚构的一般的小说。
《三国演义》“七实三虚”,描写的是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其基本的历史发展轮廓,重大的历史事件,主要人物的重要活动,都符合历史的真实面貌。
只是在具体的情节、细节、人物的思想性格方面,有较多的加工和虚构。
英雄传奇小说以历史英雄人物为讲说对象,更多来自历史传说,虚构的成分比较大,如《水浒传》描写的时期并不长,它是横向扩展,不注重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不拘泥于历史事件本身,而广泛地反映某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
这类小说,可称之为“英雄传奇”。
其特点是由历史上的一时故事生发开来,反映的生活内容,从纵向看不如历史演义那么长,但从横向来看,却比历史演义反映的生活面要广阔得多,几乎涉及到各个阶层的人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描写了市井细民的生活,在描写中又有较多的艺术创造和虚构。
如《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位领袖人物,就绝大多数是虚构的,只有宋江、杨志等十几个人物能找到历史的依据,而且活动也不尽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
一、两类小说的发展史
中国小说产生以来,演绎历史与谱写英雄一直是绵延不衰的两个主题,其中的代表作就是本单元所选的两部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这两个主题有共性,主要表现为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在叙史的同时关照英雄人物,如《三国演义》;也有各自的特点,像《水浒传》基本上是群雄谱,当然小说一开始也写宋朝廷乐极生悲,京师流行瘟疫,请人祈禳天灾,结果却放出一百零八个魔君,这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演绎着历史,但总的说是以歌颂英雄为主。
1.历史演义系列小说
《三国演义》自明代嘉靖年间流行以后,模仿它的历史演义小说开始大量出现,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一个最重要的流派。
《三国演义》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后产生了列国志传系列小说、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以及宋史演义和明史演义系列小说,主要有《新列国志》(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蔡元放)、《隋唐志传》等,其中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中的《隋唐演义》(褚人获)是影响最大的一部。
《隋唐演义》共20卷100回,叙述的内容始于隋文帝伐陈,终于唐玄宗还都而死,历时170余年。
小说所涉事件多,时间跨度长,头绪庞杂,但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杂而不乱,松而不散,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小说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以隋炀帝、朱贵儿为中心人物的隋末宫廷故事,一是以秦琼、单雄信、程咬金为中心人物的“乱世英雄”起兵反隋的故事;一是以唐明皇、杨贵妃为中心人物的唐代宫廷故事。
其中瓦岗寨英雄起兵反隋部分,艺术地描写了隋末历史现实,颂扬了这些草莽英雄的侠义勇武,人物形象也较为鲜明生动。
有人评说《隋唐演义》吸收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创作特色同时又有一些新意,它既有真实的历史线索可寻,又塑造了一群草莽英雄的形象,而且还能看到才子佳人小说的踪影。
2.英雄传奇系列小说
《水浒传》的问世,也为英雄传奇小说铺平了道路。
在此后的英雄传奇创作中,以说唐、说岳与杨家将系列最为突出,各自影响最大的作品分别为《隋史遗文》(袁于令)、《说岳全传》(钱彩、金丰,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和《杨家府演义》(纪振伦,又名《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传》)。
《说岳全传》共20卷80回,是明代以来各种岳飞故事的集大成者。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
以岳飞为首的宋朝将领,力主抗金,屡建奇功。
但是以秦桧为首的权奸集团,卖国求荣,陷害忠良,最后将岳飞害死在风波亭。
小说对人物的塑造总的来说过于概念化,但也不乏一些个性化描写,因此,“岳武穆之忠,秦桧之奸,兀朮(zh)之横”等,也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两部小说比较
1.类型不同。
按小说的类型划分,《三国演义》属于历史演义,是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虚构描写英雄人物,主要按历史顺序展开故事,构成情节;《水浒传》则属于英雄传奇,更关注人物的命运,围绕主要人物的经历与事迹来突出其性情与神采,同时通过各路英雄展现当时的社会生活。
2.塑造的人物不同。
这两部小说都有生动紧张、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都带有理想化的传奇色彩,但其中又有本质的不同。
一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大部分带有定型化的特点,看不出他们的个性与出身遭遇、具体的生活环境等有什么关系,如诸葛亮是智慧
的化身,曹操生来就奸诈,关云长与生俱来就义薄云天等等;而《水浒传》的人物性格,则与其出身、环境、遭遇都有血肉联系,因而随着人物生活环境和遭遇的变化而变化。
二是《三国演义》塑造人物主要是进行粗线条的勾勒,细节描写比较少;而《水浒传》则有比较丰富的细节描写,人物更富于个性化,立体化。
3.语体色彩不同。
《三国演义》采用的是浅近的文言。
《水浒传》则用纯粹的白话写成,完全是人们当时使用的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