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都属于历史题材的小说

合集下载

浅论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的区别

浅论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的区别

浅论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的区别历史演义小说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衍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的小说。

而英雄传奇小说虽也是取材于史实,但与历史演义小说不同,它不局限与一朝一代的历史事件的演变,而是以描写英雄人物为主,塑造典型的理想的英雄人物形象。

虽然两者在写作意图上都是通过演绎历史,从中揭示朝代兴亡的义理,但两者在创作形式、手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则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浅析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的区别。

一、历史演义小说以记述一代兴废为主体,英雄传奇小说以塑造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

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从写作背景上看,历史演义小说一般描写的时间背景跨度比较大,一般以一个朝代的兴衰贯穿全文,有的甚至横跨两个或以上表现历史朝代的更替,揭示隐含的历史规律。

如《东西传演义》由西晋起自晋武帝太康元年王濬王浑争降吴之功,终于大兴元年晋王司马睿即帝位建立东晋,写到建武元年司马睿即位后大赦天下,终于宋武帝永初元年刘裕受晋恭帝辞让即位,东晋灭亡,时间跨度甚大。

而英雄传奇小说往往只是抓住某个历史片段某个特殊时期甚至是仅仅一场战役等等来刻画英雄,英雄传奇小说着眼的是塑造理想化的英雄,历史背景只是它的衬托。

如在《北宋志传》中,写杨家将抗辽事迹,从北汉主刘钧摒逐忠臣,呼延赞出世写起,到杨业归宋,雄,谴责奸佞卖国的主题。

二、历史演义小说主要事件和人物基本依据史实,英雄传奇小说主要人物和事件多为虚构。

历史演义小说最大特点是以史为本,在真实再现历史本色的基础上,适当穿插一些虚构的情节或者传说,此即所谓的“七分史实,三分虚构”。

如《隋炀帝艳史》的具体细节系作者虚构,但主要材料与史实相符。

全书以东都游乐、开河南巡、江都淫乐为内容主干,穿插开市巡边、陈百戏、修长城等情节,基本上是按《通鉴》编年叙事的。

一些具体情节往往是在史事的基础上生发想象而成,如蒸宣华,建十六院,剪彩为花,殿脚女挽船等都有史实根据。

历史演义小说《隋唐演义》

历史演义小说《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前言《隋唐演义》一百回是一部兼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小说。

作者褚人获字稼轩又字学稼号石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年前后在世。

终身不仕文名甚高能诗善文尤喜涉猎历代稗史轶闻著作颇多最能代表其文学成就的是《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以隋唐历史为题材。

宋代以来有关隋末群雄割据“十八路烟尘”造反的种种传说和故事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演隋唐历史的小说数量颇多可以构成一个较大的系列。

《隋唐演义》之前较有影响的同类题材的作品有明代的《隋唐志传》、《隋炀帝艳史》和《隋史遗文》褚人获对上述作品广采博收同时吸收了唐宋传奇的有关材料加工改写成七十万字的《隋唐演义》。

作为说唐故事的集大成者《隋唐演义》几乎注意到古籍及传说中所有有关隋唐历史的轶事、杂说把它们溶到一部作品中而且杂而不乱形成了自己的情节体系可谓后来居上。

《隋唐演义》叙事从隋主伐陈开始以“安史之乱”后唐明皇回京作结。

它的主要内容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以隋炀帝——朱贵儿为中心人物的隋末官廷故事二是秦琼、单雄信、程咬金等“乱世英雄”反隋的故事三是唐明皇——杨贵妃为中心人物的“安史之乱”前后唐代官延故事。

全书将隋炀帝——朱贵儿与杨贵妃——唐明皇的两世姻缘作为一条副线把纷繁的历史事件、趣闻轶说溶进一个庞大而松散的整体结构中。

隋炀帝在通俗小说中是有名的荒淫残暴的君主。

他在位十九年曾三次动对高丽的战争又每年调民工数百万营建东宫开凿运河修筑长城苛捐、暴政搞得民不聊生。

当时有些人为了躲避兵役、劳役竟自断手足称为“福手福足”。

隋末农民大起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生的。

《隋唐演义》在一定程度上艺术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况。

作品前半部以细致的笔墨描写了“穷土木炀帝逞豪华”第二十七回的许多令人怵目惊心的事实选绣女、建洛宫“弄得这些百姓东奔西驰”“各府州县邑如同鼎沸”。

炀帝为了游玩强令开凿自大梁至淮河的运河强征天下民夫“如有隐匿者诛三族”。

大小官吏正好乘此机会变本加厉地酷虐百姓。

历史英雄小说

历史英雄小说

二、两部小说的比较
3、语体色彩不同:
《三国演义》采用的是浅近文言。
《水浒传》则用纯粹的白话写成,完全是人们当时
使用的口语。
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
——《三国演义》
教学目标:
1、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分析本篇 小说中曹操的形象。
2、讨论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形象
读《三国演义》
随易中天“品三国”的开讲,“三国”热遍华夏。一时间, 大江南北,“易迷”遍地。在如今西方化浪潮席卷而来之际,本 土文化却显示出特有的魅力,真是可喜可贺。但喜过之后,细心 品一品,便觉得味儿不对。“三国”热,热的是《三国志》,还 是热的《三国演义》?热的是历史还是文学?历史与文学属于两 个不同的范畴,有不同的认知方式,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体系。 易中天将历史文学串起来讲,借历史材料来揭示《三国演义》的 真相,也许使人了解了一点历史,但却可能糟蹋了文学……要真 正读懂《三国演义》,必须回归文学文本。《三国演义》的真相 就在文学文本内部,而不在文本之外。文学作品的真正价值并不 在于揭示真相,而在于给人以启示。
三国人物打油诗
是仁德的,爱民是如子的,特长是会哭的,眼泪是充足的。
是红脸的,胡子是很长的,自负是肯定的,倒霉是迟早的。
是莽撞的,粗中是有细的,嗓门是挺大的,睡觉是睁眼的。
是奸诈的,性格是多疑的,手段是毒辣的,下手是无情的。
是中庸的,父业是继承的,胡子是紫色的,眼珠是进口的。
是俊美的,老婆是漂亮的,水战是擅长的,火气是不小的。





绝粗线条勾勒。
如刘备“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关羽 “髯长三尺,面如重枣”,张飞“豹头环眼,燕额虎须,声 若巨雷,势如奔马”。
② 抓住人物活动中最富有特征的细节,描绘人物的思想

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

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

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中国古代小说中,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一直是两个受欢迎的主题。

代表作包括《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这两个主题有共性,都以历史为题材,关注英雄人物。

但也有各自的特点,例如《水浒传》更像是一部群雄谱,虽然开始也涉及到宋朝的历史,但总体来说更注重歌颂英雄。

一、历史演义系列小说三国演义》自明代嘉靖年间流行以来,历史演义小说开始大量涌现,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三国演义》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随后出现了列国志传系列小说、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以及宋史演义和明史演义系列小说。

其中,《隋唐演义》(___)是影响最大的一部,共20卷100回,涵盖了170余年的历史事件,描绘了众多历史人物和事件,但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杂而不乱,松而不散,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小说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隋末宫廷故事,乱世英雄起兵反隋的故事,唐代宫廷故事。

其中瓦岗寨英雄起兵反隋部分,艺术地描绘了隋末历史现实,颂扬了草莽英雄的侠义勇武,人物形象也较为鲜明生动。

《隋唐演义》吸收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创作特色,同时也有一些新意。

二、英雄传奇系列小说水浒传》的问世,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在此后的英雄传奇创作中,以说唐、说岳与杨家将系列最为突出,各自影响最大的作品分别为《隋史遗文》(___)、《说岳全传》(___、___,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和《杨家府演义》(___,又名《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传》)。

说岳全传》是明代以来各种___故事的集大成者,共20卷80回。

小说讲述了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掳走___和___的历史事件。

___等宋朝将领力主抗金,屡建奇功,但被以___为首的___陷害忠良,最终___在___遭害。

小说对人物的塑造过于概念化,但也有一些个性化描写,如“___,___之奸,兀朮之横”。

与《说岳全传》不同,按照小说类型,《三国演义》属于历史演义,主要按历史顺序展开故事,构成情节;而《水浒传》则属于英雄传奇,更关注人物的命运,通过各路英雄展现当时的社会生活。

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

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

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一、两类小说的发展史中国小说产生以来,演绎历史与谱写英雄一直是绵延不衰的两个主题,其中的代表作就是本单元所选的两部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这两个主题有共性,主要表现为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在叙史的同时关照英雄人物,如《三国演义》;也有各自的特点,像《水浒传》基本上是群雄谱,当然小说一开始也写宋朝廷乐极生悲,京师流行瘟疫,请人祈禳天灾,结果却放出一百零八个魔君,这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演绎着历史,但总的说是以歌颂英雄为主。

1.历史演义系列小说《三国演义》自明代嘉靖年间流行以后,模仿它的历史演义小说开始大量出现,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一个最重要的流派。

《三国演义》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后产生了列国志传系列小说、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以及宋史演义和明史演义系列小说,主要有《新列国志》(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蔡元放)、《隋唐志传》等,其中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中的《隋唐演义》(褚人获)是影响最大的一部。

《隋唐演义》共20卷100回,叙述的内容始于隋文帝伐陈,终于唐玄宗还都而死,历时170余年。

小说所涉事件多,时间跨度长,头绪庞杂,但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杂而不乱,松而不散,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小说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以隋炀帝、朱贵儿为中心人物的隋末宫廷故事,一是以秦琼、单雄信、程咬金为中心人物的“乱世英雄”起兵反隋的故事;一是以唐明皇、杨贵妃为中心人物的唐代宫廷故事。

其中瓦岗寨英雄起兵反隋部分,艺术地描写了隋末历史现实,颂扬了这些草莽英雄的侠义勇武,人物形象也较为鲜明生动。

有人评说《隋唐演义》吸收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创作特色同时又有一些新意,它既有真实的历史线索可寻,又塑造了一群草莽英雄的形象,而且还能看到才子佳人小说的踪影。

2.英雄传奇系列小说《水浒传》的问世,也为英雄传奇小说铺平了道路。

在此后的英雄传奇创作中,以说唐、说岳与杨家将系列最为突出,各自影响最大的作品分别为《隋史遗文》(袁于令)、《说岳全传》(钱彩、金丰,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和《杨家府演义》(纪振伦,又名《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传》)。

历史小说与英雄小说

历史小说与英雄小说

文学作品生动形象性
史传作品的客观公正性
《三国演义》的形成
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 → 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 → 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 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

1、《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看不出他们的出身遭遇、 具体的生活环境等有什么关系,因而带有定型化的特点; 而《水浒传》的人物性格,则与其出身、环境、遭遇都 有血肉联系,因而随着人物生活环境和遭遇的变化而变 化。

2、《三国演义》塑造人物,主要是通过粗线条的勾 勒,细节描写比较少。而《水浒传》则有了比较丰富的 细节,人物更富于个性化、立体化。

宋史演绎和明史演绎系列小说。

主要有《东周列国志》(蔡元放)、《隋唐演义》 (褚人获)等。
一、两类小说发展史
2、英雄传奇系列小说:


《水浒传》的问世,为英雄传奇小说铺平了道路。 在此后的英雄传奇创作中,以说唐、说岳与杨家将 系列最为突出。 作品有《隋史遗文》、《说岳全传》、《杨家府演 义》。

二、两部小说的比较
1、类型不同:

《三国演义》属于历史演义,是在真实历史的基础
上加以适当的虚构描写英雄人物,主要按历史顺序展开
故事,构成情节。

《水浒传》属于英雄传奇,更关注人物命运,围绕 主要人物的经历与事迹来突出其性情与神采,同时通过 各路英雄展现当时的社会生活。
二、两部小说的比较
2、塑造的人物不同:



写林冲思想性格转变的第十回“风雪山神庙”,林冲到了草 料场后,小说有一系列细腻的描写:“屋外下着大雪,他拿柴炭 在地炉里生起火焰来。……想到过路的那座古庙可以安身,便锁 上已倒的草屋门,搬了那条破絮被,到庙里去。”金圣叹在这里 有一句精彩的批语,“只拿一条破絮被,到庙里去,说明过一夜 第二天还要回来。” 林冲看到火起,他首先不是想到自己干系重大,而先想到要 去救火。这一段情节不厌其详,写得非常细致,写得非常精彩。 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心理刻画, 深入地揭示了林冲的内心世 界: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平白无故地遭受迫害,被弄得妻离家 破,沦为一种十分悲惨、艰难的境地,但是他还想力争平安地过 安定日子,人物这种忍辱茍安的思想和他精细的性格,表现出来 了。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二十五章考点手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二十五章考点手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八编清代文学第二十五章清代小说079 清代小说家的文体意识和主体意识(★三级考点,一般为单选)从章回小说的题材而言,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有《说岳全传》、《水浒后传》、《隋唐演义》,世情小说有《醒世姻缘传》、《红楼梦》、《歧路灯》,儒林小说有《儒林外史》,才学小说有《镜花缘》,才子佳人小说有《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侠义公案小说有《三侠五义》、《施公案》,狭邪小说有《品花宝鉴》、《海上花列传》,神怪小说有《西游补》、《绿野仙踪》。

话本小说有李渔的《无声戏》和《十二楼》。

文言小说,长篇有《燕山外史》、《蟫史》,短篇小说集有《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谐铎》、《萤窗异草》、《夜雨秋灯录》等。

080 清代小说创作的繁荣(★★二级考点,一般为单选)一、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富有英雄传奇色彩的历史小说。

这些作品多具有时代意识,主要有《水浒后传》(作者陈忱)、《说岳全传》(钱采、金丰)、《祷杌闲评》(阉党魏忠贤的事迹)、《隋唐演义》(褚人获)。

二、世情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世情小说,较早有《醒世姻缘传》(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乾隆以后有《歧路灯》、《蜃楼志》等。

而《红楼梦》的出现,将世情小说的创作推向高潮。

才子佳人小说:世情小说的一种。

清前朝主要有《平山冷燕》、《玉娇梨》和《好逑传》(又名《侠义风月传》)。

前两部同署“荑秋散人”。

三、才学小说:清代中叶,考据学风对小说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

如夏敬渠的《野叟曝言》、屠绅的《蟫史》、陈球的《燕山外史》,将小说看做炫耀学问的工具。

这些作品思想平庸,芜杂堆砌。

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李汝珍的《镜花缘》。

四、神怪小说:《西游补》:清初神怪小说的代表作是董说的《西游补》。

小说写唐僧师徒经过火焰山之后,孙悟空被鲭鱼精所迷,到了梦幻世界所经历的种种奇遇,最后被虚空尊者唤醒,杀死鲭鱼精而悟道的故事。

小说旨在借“鲭鱼扰乱,迷惑心猿”,表达“世是情缘,多是浮云梦幻”的思想。

《智取生辰纲》教案

《智取生辰纲》教案

《智取生辰纲》教案《智取生辰纲》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智取生辰纲》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智取生辰纲》教案1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控制视线等阅读方法,运用直读法、跳读法、捕捉“路标”等方法,快速阅读全文,把握主要内容。

2、反复阅读课文,理清文中的明暗两条线索,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3、了解《水浒传》中人民与统治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体会梁山英雄的智慧和勇敢。

重点难点:1、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精读课文,区别古今词义,理清线索,分析人物。

3、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一、导入:1、《水浒传》介绍: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结合民间戏曲、话本中的故事,经过选材、加工和再创作而成。

2、介绍《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4、浅谈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速读课文:思考:1、题目上的“取”字,可改用“抢”“夺”吗?为什么?——“取”突出智慧,轻松取走生辰纲。

2、吴用等人的“智”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用原话回答)——第12节。

3、文中有几条线索?分别是什么?——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杨志押送生辰纲;暗线是吴用等人智取)4、杨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难道是因为他很笨吗?——他的聪明、谨慎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较吴用略逊一筹。

三、分段:第一段(1—4):杨志在押送生辰纲过程中与同伙间的矛盾。

第二段(5—12):杨志与吴用等人的矛盾。

(主体)四、分析:1、杨志与同伙之间矛盾演化的过程。

A、矛盾的.由来。

(第1节)B、矛盾的扩大与发展。

(第2节)C、矛盾的深化。

(第3节)D、矛盾的全面激化。

(第4节)2、分析杨志中计的过程。

A、杨志与好汉第一次的照面。

(第5—6节)B、酒诱——白胜与杨志斗智。

(第7—8节)C、暗中配合继续酒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学习目的】
1、欣赏人物形象。

2、把握矛盾冲突。

【学习重点】
欣赏本文在矛盾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设想】
1、制作PPT课件。

2、抓住题目《智取生辰纲》中的“智”字,由此做深入挖掘。

取者无疑用了“智”,而失陷生辰纲者就愚钝到极点了吗?引导学生从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或矛盾的双方)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自读研究。

〖具体步骤〗
1、导语设计:
我们周围许多同党都比较喜欢收集印有《水浒》中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图像的精美画片,收集较全者往往引以为豪。

我想,大家欣赏的不仅是画片,更主要的是佩服这些好汉的英雄豪气。

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各自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

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

2、有关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