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笔下的色彩
小学美术《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

然而,我也意识到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对于色彩理论的理解,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消化和吸收。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应该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确保每个人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小学美术《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本节课主要依据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画家笔下的色彩》进行设计。内容涵盖:
1.了解画家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形象;
2.学习色彩的冷暖、明暗对比及其在绘画中的作用;
3.欣赏和分析梵高、莫奈等画家作品中的色彩运用;
4.实践操作,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创作一幅画作。
二、核心素养目标
《画家笔下的色彩》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
1.美术鉴赏能力:通过分析画家作品,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欣赏色彩的冷暖、明暗对比,提高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
2.创意实践能力:学生将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结合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画作,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3.情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色彩运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提升自我表达及情感传递的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色彩的冷暖和明暗对比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比如通过色轮讲解色相的搭配原理。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色彩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画作中表达快乐或悲伤的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色彩搭配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通过色彩搭配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七年级美术上册《画家笔下的色彩》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将通过展示一幅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画作,如梵高的《星夜》,引起学生对色彩的注意。教师可以提问:“大家觉得这幅画中最吸引你们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关注画作中的色彩运用。接着,教师简要介绍梵高及其作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反思与评价
在本节课的最后环节,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首先,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色彩运用方面的收获和不足。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同伴的评价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针对学生的不足,给出具体、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完成一幅画作的分析和创作。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对画作中的色彩运用进行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强调色彩运用的关键技巧和注意事项。
此外,教师还需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色彩运用能力。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及教学反思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颜色的基本概念与色彩分类;2.了解著名画家对色彩运用的方法;3.提升色彩搭配与运用的能力;4.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具:彩色笔、画笔、颜料、画纸等;2.教师准备与色彩相关的艺术品图片;3.教师准备活动指南、学生练习册等教材。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来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画家笔下的色彩。
在介绍画家的作品和颜色运用方法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好奇心。
2.学习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教师通过幻灯片和绘画展示,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引导学生用颜色笔在活动指南上进行练习。
3.了解画家对色彩运用的方法教师介绍了一些著名画家如梵高、毕加索、彼得·保罗·鲁本斯等人对色彩的各种运用方法。
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臆想,来思考画家的创作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
4.提升色彩搭配与运用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色彩搭配和运用能力,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活动。
活动要求学生在一张白纸上涂上三种颜色的颜料,根据自己的想法,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5.培养欣赏与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教师让学生提取画家的著名作品图片,展示在幻灯片上,并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欣赏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从画面构图、颜色、线条、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让学生进一步领会画家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思想。
6.总结教师让学生在学生练习册上进行总结性的操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本堂课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也总结了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效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教学反思该节课主要针对七年级学生,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接着介绍著名画家的色彩运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提高色彩搭配和运用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思考和创作。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3课 画家笔下的色彩(省一等奖)

《画家笔下的色彩》教学设计引入:(1分钟)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世界中,大自然赋予万物奇妙的颜色,而这些颜色带给我们的,又是不一样的感受。
这些美丽的色彩如何用画笔记录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家笔下的色彩》。
一、认识色彩:(5分钟)1.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熟悉的颜色……接下来我们就进一步的认识这些颜色。
2.冷色和暖色(在这些色彩中,有些颜色带给人们温暖、热情的感觉,这些色叫暖色;有些颜色让我们觉得清凉、舒适,我们把这种色彩的感受叫冷色。
)板书二、体验色彩:(4分钟)1.(通过上面我们初步认识色彩,色彩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接下来我就来体验一下,当你看到这些颜色时给你什么感受你想到了哪些实物)学生小组讨论2.(既然大家都想到了这么多实物,我们就来看看这组不同色调的书房,欣赏比较,说一说你比较喜欢哪一色调的房间为什么)由于色调不同。
我们对书房的心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这说明:色彩可以表达情感。
色彩于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在。
比如黄色的向日葵,始终向着太阳生长,生命的绿色,灿烂耀眼的黄色,代表着积极向上的精神,正因为它的这种精神,所以向日葵成为许多画家绘画的题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荷兰的画家,视频)三、走进大师。
(5分钟)1.《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作,《两朵向日葵》特点:a、色彩上,在冷色背景的衬托下,金黄色的向日葵更加耀眼,色彩对比更加强烈。
b、用笔上,粗犷,豪放,富有动感和节奏感的花瓣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笔触)《十四朵向日葵》以黄色调为主,背景加上一些青色和绿色,冷暖对比很强烈;笔触有力,整个画面显得极富生命力。
2.《十二朵向日葵》请同学们结合课本14页,欣赏梵•高的《十二朵向日葵》,体验作者用色、用笔的特点,说一说作者的用笔用色特点:响亮的黄色、奔放有力的笔触;浮雕般厚重的花朵像一团团炽热的火球;黄色的花瓣像喷射的火苗,粗犷豪放;绿色背景衬托,画面明暗关系减弱,笼罩着一种灿烂、耀眼的黄色调。
画家笔下的色彩说课稿

《画家笔下的色彩》说课稿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的《画家笔下的色彩》,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阐述和分析:分别是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学过程。
一、是说教材。
本课是色彩课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了解色彩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联想色彩,感受色彩,对色彩的情感进一步的认识和运用.本课属于造型与表现类课程,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初次涉及到的内容,所以本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色彩的兴趣是一个关键。
二、说教学目标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目标,即了解色彩的情感表现方法;二是能力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实际运用能力;三是情感目标,让学生感知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艺术中的表现,培养审美的眼睛。
三、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对色彩的认识。
教学的难点是运用学生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
四、说教法学法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在学法上要求学生善于结合生活联想感受,勤于思考,勇于展示自我.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看完视频你想到了什么?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得出结论:黑色让人压抑,死气沉沉。
彩色生机勃勃。
本环节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心态下自然进入新课程的学习。
接下来我将带领学生从多种感官上来体验色彩。
(二)设疑激趣,引导探究、讲授新课:第一个环节:一、色彩体验师:课件展示,给出色彩范例(不同色彩图片)生:讨论、分析的感觉及寓意师:对学生总结的色彩现象加以分析,小结。
生:模拟练习(以红色、绿色为例),自主讨论分析总结本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官来感受色彩,初步感知色彩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联想力。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第二个环节是:二、色彩联想:师:1、出示四幅图片(酸、甜、苦、辣),设问,你会联想到什么。
第三课 画家笔下的色彩 课件(共18张ppt+内嵌视频)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纯度、明度不同,所以 有不同的黄色
我们如何用颜料调出单纯而又丰富的黄色呢?
认识色彩
1、三原色
在两种原色之间调配出来的颜 2、三间色 色叫做间色。
3、色彩三要素
色相:
色彩的 相貌名称。
纯度:
色彩的饱 和度
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
•改画练习:用凡 高《向日葵》的构 图、造型为素材,尝试重新命名, 尝试改变《向日葵》的色相、明度、 纯度,画出自己心中所想的向日葵。 用符合主题的色调改画《向日葵》。
感受色彩
• 凡高一生中画过许多幅《向日葵》,用来装 饰房间,还把整个房子都涂成了跟《向日葵》 一样的金黄色,可见他对《向日葵》的痴迷程 度了。 •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画家是怎样表现向日 葵的。
十四朵向日葵 布面油画 100.5 x 76.5 cm 阿尔: 1889年1月 东京: Seiji Togo Yasuda 现代 艺术纪念馆 1
• 注意:1、改画时,画面造型构图不 变,只改变画面色彩关系。
•
2、尝试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
情感,将自己内心的感情表现出来。
《花瓶中的十四朵向日葵》
以黄色调为主,加上一些青
色和绿色,奏响了一支黄和
绿的交响曲。画面运用了装
饰性的安排,由于笔触有力,
显得极富生命力,是凡高同 类作品中的力作。
两朵向日葵 巴黎 1887.8-9
特点:1、色彩上,在冷色背景的衬托下,金黄色的向日葵更加耀眼,色彩 对比更加强烈。 2、用笔上,粗犷,豪放,富有动感和节奏感的花瓣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笔触)
1 、提问:你从凡高画的《向日葵》当中感 受到了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小结:凡高的《向日葵》用色、 用笔都很特点。说明色彩与笔触 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第3课画家笔下的色彩课件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2、能够给作品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
作业
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对色彩 有较清晰的认识 ,能够学会在绘画中表达自 己的情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色彩,大胆表现 自己对生活的喜欢和热爱。
走近大师世界
颜色
小《弱灿组向,烂讨日从整、画论葵色个耀面:》彩画眼的。、面的明笔笼黄暗触罩色关方在调系面一中被分种。减析 想 一 想 , 你 觉 得 凡 ·高
在画这张画时心情怎么样? 为什么?
在绿色背景的衬托下, 金黄色的葵花显得更加耀 眼。
走近大师世界
花瓣用笔粗 犷豪放,富有动 感和节奏感,与 背景形成了对比。
候课任务
准备图画本、涂色工具、课本 预 习 《 画 家 笔 下 的 色 彩 》 、 了 解 凡·高。 思考:色彩真的能够传递情感吗?
画家笔下的色彩
认识色彩、感受色彩
走近大师世界
文说说森你特对·凡这·幅高画( 作1者85的3.了3.解3。01890.7.29)出生在荷兰。他是 后期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
倾向蓝、绿的色调为冷色调
色彩的冷暖性
暖色
冷色
什么时候用冷色?什么时候用暖色呢?
色彩的冷暖性
暖色 明度高 纯度高
对比强
冷色 明度较低 纯度高
梵高 《播种人》
色彩的冷暖性
对比越强,给人的 冲击力越大 对比越弱,给人的 感觉越平和
作业
改画练习,尝试用画笔来改变凡高《向日葵》原来的 色彩 和笔触,感受色彩和笔触在画中的作用。
后印象派画家主张:艺术 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 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

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教材】《画家笔下的色彩》【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基本概念和色彩的分类;2.掌握色彩的搭配和运用;3.提高学生色彩感受能力与色彩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1.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运用色彩进行创作的技巧。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练习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展示画家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画家的作品中各种颜色的运用并询问学生对于颜色的感受和想法,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色彩的兴趣。
二、知识讲授1.色彩基本概念1)色彩的定义色彩是由光线经过反射、折射、透射等作用而使我们感受到的现象。
也就是说,色彩是由光线的三个特性(波长、频率和幅度)所决定的。
2)色彩的构成——色相:色彩的基本属性,例如红、橙、黄、绿、青、蓝、紫。
——亮度:即明暗程度。
同一色相的颜色,在亮度上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如浅色带给人轻松明快的感觉,深色则给人沉重压抑的感觉。
——饱和度:指色彩的纯度,即色彩的强度和浓淡程度。
饱和度高的颜色更加鲜艳、明亮、艳丽,反之则更加沉闷、阴暗、冷淡。
2.色彩的分类1)按色相分类根据色相可以将颜色分为七大基本色系:红、橙、黄、绿、青、蓝、紫。
每种颜色会有自身的情感内涵和特性,如红色代表热情、温暖、激情;绿色代表自然、生机、安宁等。
2)按色彩的亮度分类——彩度高且亮度高:明亮、鲜明的颜色,像太阳明亮耀眼,如红、黄、橙、白等。
——彩度高而亮度低:出现阴影的、有天然和枯萎感的颜色,像潮湿的草地、枯黄的叶子等,如深蓝、灰、紫、褐等。
——彩度低而亮度低:阴暗、沉闷的颜色,像黑、暗褐、暗灰、暗红等。
——彩度低而亮度高:轻松、柔和的颜色,像天空、海水、草地等,如淡粉、淡黄等。
三、实践操作1.配色练习1)练习1将红、黄、蓝三个基本颜色混合使用,配出不同的二次色。
2)练习2运用饱和度、亮度的不同,在同一色相基础上配出不同效果的颜色组合,比如配合明度和色彩饱和度相似但有明显区别的颜色(如暗红色和浅紫色),或者反过来(如深红和浅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间色
在两种原色之间调配出来的 颜色叫做间色。
三原色
橙色 紫色
绿色
色
轮
3冷暖色
倾向红、黄、橙的色调为暖色调
倾向蓝、绿的色调为冷色调。
4. 补色对比
十二色轮中 成180度相对 两色的对比, 是色彩对比中 最强烈的一种 对比关系。 如:
• 冷暖对比:人们根据经验,把色彩分为冷暖 • 两个大调子,倾向红、黄、橙的 • 色调为暖色调,倾向蓝、绿的色 • 调为冷色调。冷色和暖色互为对 • 比色。 • 补色对比:色轮中成180度相对两色的对比, • 是色彩中对比最强烈的一种对比 • 关系。如:黄——紫,橙——蓝, • 红——绿。
能带给人温暖、 热情、喜庆等 气氛的色彩
4
冷 暖色 暖 对 冷色 比 能带给人冰凉、
清爽、安宁等 感觉的色彩
给同 人一 的种 感颜 觉色 相, 同在 吗不 ?同 的 衬 托 下 ,
比比看,你有什么感觉?
暖色有向前的感觉,冷色则后退。暖色有 放大、扩散的感觉,冷色则反之,有收缩 趋向。 暖色给人兴奋、热烈的感觉,冷色则反之, 给人以沉静感。
紫色:梦幻、神秘、幽雅、高贵…… 白色:纯洁、光明、干净、神圣…… 黑色: 寂静、恐怖、严肃、刚强……
灰色: 平凡、压抑、失落、阴暗……
这些色彩的联想多次反复,几乎固定了它们专 有的表情,于是该色就变成了该事物的象征。
红 色 red
感觉:热情、温暖、兴奋、冲动。。。。 象征:喜庆、吉祥、恐怖、危险。。。。
展开丰富的想象
• 春天
• 冬天 • 高兴 • 沮丧
嫩芽、树木…
白雪、冰… 灯笼、甜食… 阴天、乌云、冷…
草绿、翠绿…
白色、浅蓝色… 红色、橙色… 灰、灰紫色…
春
冬
春
冬
高兴
沮丧
作业:完成一幅与色彩 有关的美术作品
色相:
色彩的 相貌名称。
纯度:
色彩的 饱和度
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
1 三原色
同一种颜色,当它的形状和笔触不 同时,给人的感觉相同吗?
梵高《乌鸦 群飞的麦田》《星 月夜》色彩和笔触 有哪些特色?看到 他们有什么感觉?
画家作画时的心情怎 样? 如果你是画家,你选 择怎样的色彩搭配?
星 月 夜
乌鸦群飞的麦田
•
色彩与人的情感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同 的色彩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七年级美术
画家笔下的色彩
不同时间的色彩关系
一、色彩的冷暖(色性)
色彩本身并无冷暖的温度差别,是视觉色彩引起人们 对冷暖感觉的心理联想。 色彩的冷暖感觉,不仅表现在固定的色相上,而且在 比较中还会显示其相对的倾向性。
同样的黄绿色,与黄、绿相比较感觉却不同
色彩冷暖的分类
暖色:红、橙、黄等色调;
冷色:蓝、青、蓝紫等色调。
1、色彩具体的联想
红色:红旗、血液、红灯笼 ……
蓝色:蓝天、大海、远山 ……
黄色:阳光、柠檬、黄金 …… 橙色:香橙、夕阳、灯光 …… 绿色:树叶、草地、禾苗 …… 紫色:薰衣草、丁香花、葡萄 …… 白色:白云、雪、婚纱、医生 …… 黑色:夜晚、墨水、煤炭 ຫໍສະໝຸດ … 灰色:乌云、水泥、烟雾、阴天 ……
二、色彩的胀缩感\前进后退感
膨胀色:前进性的暖色、明度高的色彩。 收缩色:后退性的冷色、明度低的色彩。
三、色彩的大小感
四、色彩的味觉感
酸
甜
苦
辣
咸
涩
五、色彩的音乐感
轻音乐 流行乐 摇滚乐
1、同种色搭配:色相同一,但明度和纯 度不同的一类颜色。
2、补色搭配(强度比色)
作品运用了哪些颜色,给你怎样的视觉感受?
无彩色系中白是冷色,黑是暖色,灰是中性色。
心理测试: 你最近最喜欢哪一种颜色?
色彩运用的最终目的是情感的传递。色彩本身是无所谓 情感的,色彩的情感只会发生在人与色彩的感应效果。
红色
黄色
蓝色
黑色
绿色
紫色
拓展
梵高
文森特· 威廉· 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他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 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 与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 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 球最著名、广为人知与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1890年7月29日,因精神疾病的困扰,曾割掉 耳朵,后在法国瓦兹河饮弹自杀,时年37岁。 梵· 高死后,他的名气越来越大。随着作品在各 地的展出和书信的出版,甚至传记小书的出版, 梵· 高在世界各地逐渐家喻户晓,俨然已成了最 受爱戴的艺术家之一。与文森特· 梵高相关的影 视作品有《文森特和提奥》、《渴望生活》和 《梵高:画语人生》等。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外面刮风下雨,这时有两间房间可以给你避 风,一间是橙色的,一间是蓝色,你选择哪间?为什么?
(一)色彩联想的定义
色彩联想是人脑的一种积极的、逻辑 性与形象性相互作用的、富有创造性的思 维活动过程。当我们看到色彩时,能联想 和回忆某些与此色彩相关的事物,进而产 : 生相应的情绪变化。
强烈 刺激 醒目
3、对比色系设计:色性相对的一类颜色
4、邻近色搭配:
你能找出这幅画中都 运用了哪些邻近色吗?
拓展:
对比色搭配
补色搭配
邻近色搭配
同种色搭配
欣赏色彩在广告中的应用
1、利用色彩的冷暖感表现商品 的特性
这则矿泉水的广告画面简洁,使用淡蓝色为背景色调,表 现它的纯净和天然,让消费者联想它的商品特性
绿
色 green
感觉:清新、新鲜、宁静、和平、生命。。。 象征:春天、希望、新生、青春、和平。。。
黄 色 Yellow
感觉:阳光、温暖、柔和、纯净。。。 象征:高贵、皇权、光明、财富。。。
蓝 色 blue
感觉:海、天空、宁静、冰雪。。。 象征:冷、冰爽、永恒、纯洁。。。
思考一下:
“春天”、“冬天”如何用色彩来表达? “高兴”、“沮丧”如何用色彩来表达?
(二)色彩联想的分类
人们对色彩展开的联想通常可以分为两 种,一种是具体的联想,另一种是抽象的联 想。 具体的联想——生活中具体的事物。 抽象的联想——由所看到色彩直接想象到某 种富有哲理性或象征性概念的色彩心理联想 形式。
2、色彩的抽象联想
红色:热情、危险、恐怖、活力……
蓝色:平静、理智、深远、稳重…… 黄色:光明、希望、活泼、富贵…… 橙色:温暖、喜欢、甜蜜、丰收…… 绿色:和平、成长、安全、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