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技能训练:任务三 板对接立焊

合集下载

焊接立焊时的操作方法(三篇)

焊接立焊时的操作方法(三篇)

焊接立焊时的操作方法立焊操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由下向上施焊,称为向上立焊;另一种是由上向下施焊,称为向下立焊。

目前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由下向上施焊,在练习中以此种方法为重点。

1、向上立焊操作要领l)焊接时应选用较小直径的焊条(2.5mm~4mm),较小的焊接电流(比平对接焊小10%~15%),这样熔池体积小,冷却凝固快,可以减少和防止熔化金属下淌。

2)采用短弧焊接,电弧长度不大于焊条直径,利用电弧吹力托住熔池,同时短弧操作利于熔滴过渡。

3)焊条工作角度为90,前倾角为-10~-30,即焊条向焊接方向的反方向倾斜,这样电弧吹力对熔池产生向上的推力,防止熔化金属下淌。

4)为便于右手操作和观察熔池情况,焊工身体不要正对焊缝,要略向左偏。

2、向下立焊法向下立焊法只适用于薄板和不甚重要结构的焊接,因向下立焊比向上立焊熔化金属及熔渣更易下坠,焊缝易产生夹渣和气孔等缺陷。

向下立焊法的特点是焊接速度快.熔深浅,熔宽窄,不易烧穿,焊缝成形美观,操作简单,但需要热练掌握操作技巧。

其操作要点如下:l)焊接电流应适中,保证熔合良好;2)焊接时,使焊条垂直于焊件表面用直击法引弧,运条采用较大焊条前倾角,约为30~40,利用电弧吹力托住熔池,防止熔池下淌;3)采用直线形运条法,尽量避免横向摆动,但有时也可稍作横向摆动,以利于焊缝两侧与母材熔合良好。

向下立焊法最好使用熔渣粘度较大的向下立焊专用焊条。

除使用交流焊接电源外,普通直流弧焊电源都应使用直流反接法焊接。

焊接立焊时的操作方法(二)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法,其中的一种方式是立焊。

立焊是指将工件垂直放置,进行焊接连接。

以下是焊接立焊的操作方法:1. 安全准备:- 穿戴防护装备,包括焊接手套、防火服、面罩等。

- 确保工作区域整洁有序,远离易燃物品。

- 检查焊接设备和焊接电源的工作状态,确保正常。

- 检查并设置焊接电流和电压,根据所焊接金属的材质和厚度进行调整。

2. 准备工件:- 清洁工件表面,移除油脂、涂层、氧化物等杂质,以保证焊点质量。

立对接焊、固定管焊、固定管板焊技能操作培训PPT课件

立对接焊、固定管焊、固定管板焊技能操作培训PPT课件

固定管焊操作
一、固定管的焊接方法 1. 水平固定管焊接 (1) 焊接顺序 水平固定管焊接常从管子仰位开始,分两半部分焊接, 先焊的一半叫前半部,后焊的一半叫后半部,两半部分 焊接都按仰位→立位→平位的顺序进行,这样的焊接顺序 有利于控制熔化金属与熔渣,便于焊缝成形。 (2) 装配及定位焊 (3) 打底层焊接 (4) 填充层焊接 (5) 盖面层焊接
v形坡口立对接单面焊双面成形焊件图一固定管的焊接方法焊接顺序水平固定管焊接常从管子仰位开始分两半部分焊接先焊的一半叫前半部后焊的一半叫后半部两半部分焊接都按仰位立位平位的顺序进行这样的焊接顺序有利于控制熔化金属与熔渣便于焊缝成形
立对接焊、固定管焊、固定管板焊技能操作培训
—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立对接焊操作
管板类焊件的接头形式 a) 骑座式 b) 插入式
(1) 装配及定位焊 (2) 打底层焊接 (3) 填充层焊接 (4) 盖面层焊接
俯位打底层焊接 的焊条角度
2. 水平固定全位置管板焊
水平固定管板的焊接位置 b) 斜平位
二、固定管板焊接技能训练 1. 垂直固定俯位管板焊
固定管装配定位示意图
a) 小管截面 b) 中管截面 c) 大管截面 d) 连接板定位
水平固定管焊接时的焊条角度
前半部焊缝过中心线示意图
水平固定管仰焊接头操作法 a) 出现熔化 b) 、c) 形成缓坡割槽 d) 仰位接头
平焊位置接头用顶弧焊法
2. 垂直固定管焊接 垂直固定管的焊接位置为横焊。 (1) 装配与定位焊 (2) 打底层焊接 (3) 填充层焊接 (4) 盖面层焊接
月牙形、锯齿形运条法 a) 锯齿形 b) 月牙形
二、立对接焊技能训练 1. I 形坡口立对接焊
I 形坡口立对接焊的焊件图

焊接操作技能教案

焊接操作技能教案

任务1 引弧、平敷焊【教学目的】能够正确运用焊接设备,调节焊接电流,掌握焊道的起头、运条、连接和收尾的方法。

无明显的焊接缺陷,焊后焊件上无引弧痕迹。

【重点和难点】操作姿势及弧光防护,电弧的三个基本运动方向。

【注意事项】1.操作姿势必须规范。

2.避免长时间短路,以免烧损设备。

3.注意弧光,防止灼伤眼睛。

4.焊条头的管理。

【教学过程】Ⅰ、基础知识讲解1. 平敷焊的特点平敷焊是焊件处于水平位置时,在焊件上堆敷焊道的一种操作方法。

在选定焊接工艺参数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电弧电压、焊接速度,达到控制熔池温度、熔池形状来完成焊接焊缝。

平敷焊是初学者进行焊接技能训练时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焊接技术易掌握,焊缝无烧穿、焊瘤等缺陷,易获得良好焊缝成形和焊缝质量。

2. 基本操作姿势焊接基本操作姿势有蹲姿、坐姿、站姿,如图1-6所示。

图1-6 焊接基本操作姿势焊钳与焊条的夹角如图1-7所示。

图1-7 焊钳与焊条的夹角辅助姿势焊钳的握法如图1-8所示。

面罩的握法为左手握面罩,自然上提至内护目镜框与眼平行,向脸部靠近,面罩与鼻尖距离10~20mm即可。

图1-8 焊钳的握法Ⅱ、实习操作练习基本操作方法(1)引弧焊条电弧焊施焊时,使焊条引燃焊接电弧的过程,称为引弧。

常用的引弧方法有划擦法、直击法两种。

①划擦法优点:易掌握,不受焊条端部清洁情况(有无熔渣)限制。

缺点:操作不熟练时,易损伤焊件。

操作要领:类似划火柴。

先将焊条端部对准焊缝,然后将手腕扭转,使焊条在焊件表面上轻轻划擦,划的长度以20~30mm为佳,以减少对工件表面的损伤,然后将手腕扭平后迅速将焊条提起,使弧长约为所用焊条外径1.5倍,作“预热”动作(即停留片刻),其弧长不变,预热后将电弧压短至与所用焊条直径相符。

在始焊点作适量横向摆动,且在起焊处稳弧(即稍停片刻)以形成熔池后进行正常焊接,如图1-9(a)所示。

图1-9 引弧方法②直击法优点:直击法是一种理想的引弧方法。

立板对接焊-- (课件)

立板对接焊-- (课件)
主讲人:李宝文 主讲人:
机加组
单 位:巴州红旗技工学校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一.关于课题 二.关于教法 三.关于学法 四.关于教学程序
一.关于课题
1.课题、课型、课时 2.主要内容、联系、地位 训练的运用
板厚为12mm的V形坡口对接立焊” 形坡口对接立焊” “ 板厚为 的 形坡口对接立焊
(二).讲新课:
立对接焊与平对接焊的区别与联系(简要板书) 立对接焊的焊前准备内容与要求(详细板书) 板厚为12mm的V形坡口对接立焊焊接工艺参数 与焊接 要领
(2)录像示范立对接焊的方法:
观看教学录像“板厚为 板厚为12mm的V形坡口对接立焊 ” 板厚为 的 形坡口对接立焊
观看前 先提示问题:
(焊工实训课题) 课型:实操课 课时:26课时
2.主要内容: (1)焊前准备工作 (2)开坡口焊包括打底,填充,盖面及操作要点 前后联系: 本课题的实训既是对前面所学的平对接焊的综 合,也引入了新的项目:位置的变化具有很强的综 合性。 地位作用: 通过本课题的实训,让学生初步掌握立对接焊 工艺,通过对立对接焊打底,填充,盖面的练习, 为后面所学横焊,仰焊做准备。
(三)小结
概要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应掌握的知识点。
(四)板书设计:
1.重点 2.难点 3.焊接图 4.教学目标 5.焊前准备内容与要求
6. 操作要点
( 提纲式板书,以突出本课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为主)
(第3~26课时):
在实训现场老师先示范正确规范操作; (学生动手操作前强调安全规范) 再让学生进行练习; 老师及优生对其他学生逐个指导,及时发现并纠 正不规范的动作,尽量使全体学生掌握规范的立 对接焊操作方法,优生还应同时要求焊接质量。 集合总结操作中的得失等问题。

板对接手工电弧焊(立焊)操作指导书

板对接手工电弧焊(立焊)操作指导书

板对接手工电弧焊(立焊)操作指导书板对接手工电弧焊(立焊)操作指导书一、焊接条件1.试件材料及规格材料:16MnR δ=12mm试件规格:12X150X300(mm)2.焊材焊条牌号:E5015焊条直径:Φ3.2 Φ4(mm)焊条烘干温度:E5015 350-420℃(1-2小时)3.电源采用A X系列手工电弧焊机作为焊接电源,反极性接法,并配有电流表、电压表作为测试规范的依据4.装配及接头型式(图一)二、焊接层次及规范1.采用三层焊缝成形,焊接顺序如图(二)所示2.焊接规范焊接层次焊条直径(mm)焊接电流(安)焊接速度M/H1 3.2 100-110 3-42.3 4 140-150 7-9三、焊接工艺1.焊前准备1)用锉刀或砂轮把坡口尖角磨成1-1.5(mm)的钝边,并将坡口两侧20(mm)内的油、锈、水等污垢清理干净。

2)定位装配在试件背面两端10mm进行定位焊。

焊缝长15mm左右,焊高≤5mm始焊端间隙(3.0-3.2)较终端间隙(4-4.5)小。

终焊端定位焊缝加固定牢,以防止和减小间隙的收缩。

试件的预反变形量为3-5(mm),错边量≤1mm。

2.操作方法1)起弧先在试弧板上调好电流,一切正常后即可在定位焊前方10-15mm处划擦引弧,待电弧稳定燃烧后再引至始焊端坡口中心,尽量压低电弧并稳弧1-2秒,当背面发出电弧击穿声后,立即进入正常运条。

2)运条可采用连续短弧的锯齿形跳弧法或月牙形横向摆动的运条方法。

封底焊时熔池形状始终保持为椭圆形,熔池前端始终有一个直径相当个焊芯直径1-1.5倍的熔孔。

焊条与焊件的夹角为60°-80°,盖面焊时夹角为70°-85°。

3)接头方法a.热接:当弧坑尚处红热状态时,在离弧坑后10-15mm处引弧。

焊到收弧处电弧往熔孔礼貌伸进稍作停留。

此时,焊条与焊件夹角为90°±10°,接头动作越快越好。

任务3 板对接立焊

任务3  板对接立焊

任务3 板对接立焊【教学目的】熟练掌握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正确的操作手法及姿势,和对焊接电弧及金属熔滴的控制,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

【重点和难点】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金属熔滴的控制。

【注意事项】1.由于焊缝的位置,决定了在焊接时易烫伤同学,首先做好防护。

2.当板材厚度相同时,注意焊缝、焊角应对称分布。

3.正、反两种握焊钳方式,经讲解后自行掌握。

4.焊件表面无明显焊接缺陷、无引弧痕迹。

【教学过程】1.焊前准备(1)试件尺寸及要求①试件材料:20g。

②试件及坡口尺寸:300 mm×200 mmx12 mm,如图3-1所示。

③焊接位置:立焊。

④焊接要求:单面焊双面成型。

⑤焊接材料:E4303图3-1 平板对接立焊试件及坡口尺寸(2)准备工作①选用Bx3-300型弧焊变压器。

使用前检查焊机各处的接线是否正确、牢固、可靠,按要求调试好焊接工艺参数。

同时应检查焊条质量,不合格的焊条不能使用。

焊接前焊条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干,然后放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②清理坡口及其正、反两面两侧20 mm范围内的油、污、锈,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③准备好工作服、焊工手套、护脚、面罩、钢丝刷、锉刀和角向磨光机等。

(3)试件装配①装配间隙 始端为2.0 mm,终端为2.5 mm。

②定位焊 采用与焊接试件相应型号焊条进行定位焊,并在试件坡口内两端点焊,焊点长度为10~15 mm,将焊点接头端打磨成斜坡。

③预置反变形量 3°~4°。

④错边量 ≤1.2 mm。

2.操作要点分四层、四道施焊,如图3-2所示。

图3-2 钢板对接立焊示意图打底焊 可采用连弧法也可采用断弧法。

①引弧 在定位焊缝上端部引弧,焊条与试板的下倾角定为75°~80°,与焊缝左右两边夹角为90°。

当焊至定位焊缝尾部时,应稍作停顿进行预热,将焊条向坡口根部压一下,在熔池前方打开一个小孔(称熔孔)。

此时听见电弧穿过间隙发出清脆的“哗、哗”声,表示根部已熔透。

课题十-立对接焊教案

课题十-立对接焊教案

课题十-立对接焊教案(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教学过程备注入门指导:1、复习提问:(1)对接平焊焊接工艺参数。

(2)对接平焊的打底焊焊法。

2、新课题引入:向上立焊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比平焊操作要困难的多,因为焊件呈垂直位置,熔滴和熔渣受重力作用而下坠,容易产生焊瘤和在焊缝两侧产生咬边,焊缝成形困难。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采取:①采用小直径焊条②短弧焊接③控制焊条角度④合理运用握焊钳的方法⑤控制熔池形状任务分析:V形坡口对接立焊时,由于液态金属和熔渣受重力作用容易下淌,当操作方法不当、运条节奏不一致、熔池形状控制的不好以及焊条角度不正确时,会直接影响焊缝成形。

因此,采用短弧焊接、正确的焊条倾角和运条方法成为立位单面焊双面成形的关键。

3、操作工艺过程:(1)焊前准备:课堂提问师生讨论引出课题图纸分析准备材料、1)、焊件材料:Q235。

2)、焊件尺寸:200mm×100mm×10mm;坡口尺寸:60o V形坡口。

3)、焊接要求:多层焊。

4)、焊接材料:E4303型焊条。

φ。

5)、焊接设备:ZX7-400型直流电焊机。

(2) 焊件装配1)、清理焊件坡口面及焊件。

2)、装配间隙1~;错边量≤。

3)、定位焊采用φ J422焊条,定位焊缝为10mm,并将焊件固定在工作台上。

(3)确定工艺参数:焊接层次运条方法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第一层断、挑弧法70-90A填充层锯齿形80-100盖面层锯齿形80-95技术要求:焊接第一层的焊条角度。

图如下:1、操作姿势:蹲式、站式,身体略偏向左侧,便于握焊钳的右手操作。

2、操作手法为控制熔池的温度,避免熔池金属下淌常采用灭弧法。

焊接操作过程:1.熔滴从焊条末端过渡到熔池后,在熔池金属有下淌趋势时立即将电弧熄灭,使熔化金属有瞬间凝固的机会,随后重新在灭弧处引弧,当形成新的熔池且良好熔合后,再立即灭弧,使燃弧-灭弧交替地进行,灭弧地长短根据设备,进行焊前准备工作。

立对接焊焊接基本操作技术

立对接焊焊接基本操作技术

立对接焊焊接基本操作技术立对接焊是指对接接头焊件处于立焊位置时的操作。

立对接焊有两种方法,向上立焊(见下图1)和向下立焊(下图2)。

对于高强钢焊接,只能用向上立焊法。

1、向下立焊气保焊采用细丝短路过渡,焊丝倾角为向下5~10º,气体流量比平焊时要大些;手弧焊采用立向下专用焊条。

2、向上立焊(1)应注意防止的焊接缺陷:1)两侧咬边;2)焊波不匀出现焊瘤或脱节;3)焊缝两边线不直,焊缝宽窄不一;4)接头隆起或脱节。

(2)不开坡口对接立焊操作要领:1)采用短路过渡,焊接电流120~150A,电弧电压20V 左右;2)焊枪径向角90°,行走角60~80°;3)尽量采用有依托,即把臂膀轻贴上体肋部或大腿、膝盖位置(根据焊缝离地高度来确定);4)3mm以上板厚均采用三角形运丝;5)从接缝中起弧,稍作停留,对起头处预热,然后斜向一侧下降——横摆——斜向中间上挑,焊枪运行轨迹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同时形成一个“台阶”;重复上述动作,就会形成由一个一个“台阶”组成的立焊缝(见下图);6)横向运丝时,要以眼睛为尺,以焊缝间隙为中心,两侧运行距离始终要相等,这样才能保持焊缝宽度一致;运行中在每个三角形顶点都要稍作停留。

7)纵向中间上挑运丝的辐度不能太大,最大不超过1.5mm,并要保持均匀一致和匀速。

这样才能避免焊波的不匀(烟袋头、老鼠尾)和焊缝的脱节。

8)接头时要注意采用“热接头”,并要和起弧时一样,在接缝中引弧后要拉长电弧进行预热,以防止接头隆起或脱节。

9)在焊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正常的熔池形状,这是保证焊缝成形良好的关键。

熔池正常形状应为横椭圆形(下图a),这样才可保证焊波弧线中部不出现流垂。

如发现熔池形状下缘逐渐鼓肚变圆时(下图b、c),要立即熄弧,待熔池稍为冷却后再行引弧焊接。

(3)开坡口的立对接焊多采用多层焊。

焊接时要认真把握两大关键:一是要保证打底焊的正面成形良好;二是要保证每层焊缝的平整度(此种焊缝最易出现的毛病是中间焊道不平整,中间高,两侧低,甚至出现焊瘤缺陷);(下图a为正面焊缝表面成形不良,下图b为为正面焊缝表面成形良好);操作要领:1)装配时要注意板面平整,坡口为60°,钝边均匀、适当,根部间隙适当(一般为0~2mm,并注意上端间隙大于下端);2)采用锯齿形、小月牙形、三角形运丝法或跳弧焊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三板对接立焊
任务分析型
2.试件装配
(1)清理坡口面和试件参见本单元课题二
作业1
(2)装配间隙1 ~1.5mm;错边量≤0.5mm.
(3)定位焊采用与焊接试件相同牌号的焊
条,定位焊缝为10mm,并将试件固定在焊
接支架上。

3.焊接工艺参数
4.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Ⅰ形坡口对接立焊常见的姿势有蹲式、站
式,身体略偏向左侧,便于握钳的右手操
作,焊条角度如右图所示:
(1)操作手法
挑弧法和灭弧法
1)挑弧法:熔滴脱离焊条末端过渡到熔池
后,立即将电弧向焊接方向提起,弧长不
超过6mm,电弧不熄灭。

(如图)使熔化的
金属迅速冷却凝固,形成一个“台阶”,当
熔池凝缩到焊条直径1 ~1.5倍,颜色由
亮便暗时,再将电弧移到“台阶”上面,
在“台阶”上形成一个新的熔池,在向上
挑起电弧。

不断反复重复上述过程,熔化→冷却→凝
固→再熔化;就能有下而上形成一条焊缝。

详见表格
听讲
分析
2)灭弧法:熔滴从焊条末端过渡到熔池后,
在熔池金属有下淌趋势时立即将电弧熄灭
使熔化金属有瞬间凝固的机会,随后重新
在灭弧处引弧,当形成新熔池且良好融合
后,在立即灭弧,使燃弧→灭弧交替的进
行。

板对接立焊的起头、接头处,应采用预热
法进行焊接,从而提高焊接部位的温度。

方法是:在起焊处引燃电弧,将电弧拉长
3 ~6mm,适当延长预热烘烤时间(一般熔
滴下落2 ~4滴),当焊接部位有熔化迹象
时,把电弧逐渐推向待焊处,保证熔池与
焊件良好融合。

(2)运条方法
施焊第二层(盖面层)焊缝,采用锯齿形
运条法和月牙形运条法。

合理运用焊条的摆动幅度、摆动频率,控
制焊条移动速度,掌握熔池温度和形状的
变化。

如发现椭圆形熔池的下边缘由比较平直的
轮廓逐渐鼓起变园时,温度已稍高或过高;
讲述
引导
应立即灭弧、降温,避免产生焊瘤,待熔
池冷却后,在熔池处引弧继续焊接。

5.操作过程
(1)清理试件,按装配要求进行装配试件,
定位焊。

(2)采用直径3.2mm的焊条,第一层用挑
弧法施焊,焊后清理熔渣。

第二层(盖面
层)用锯齿形或月牙形运条法施焊。

(3)焊后清理熔渣及飞溅物,检查焊接质
量,总结经验。

6.焊接质量要求
(1)表面焊缝与母材圆滑过渡,咬边深度
小于0.5mm。

(2)焊缝宽度8 ~10mm,宽度差≤3mm;
焊缝余高0 ~4mm,余高差≤3mm,变形角
度<30,错边量<1.2mm。

(3)焊缝的边缘直线度≤2mm。

(4)焊件上非焊道处不能有引弧痕迹。

作业2:V形坡口对接立焊
1:焊前准备
(1)试件材料:20g或16MnR。

(2)试件尺寸:300mm×200mm ×12mm,600V
形坡口。

(3)焊接要求:单面焊双面成形和双面焊。

(4)焊接材料:E4315(结427)或E4515
(结507),焊条烘焙3500~4000C,恒温
2h,随时取用。

学生开始
实习
(5)焊机:ZX5——400型或ZX7——400型。

2:试件装配
(1)修磨钝边0.5 ~1mm,无毛刺。

(2)试件焊前清理参照本单元课题二作业1。

(3)装配始端间隙为3.2mm,终边为
4.0mm,错边量≤1.2mm.
(4)定位焊采用与焊接试件相同的焊条,在试件反面距离20mm之内进行,焊缝长度为10 ~15mm,并将试件固定在焊接支架上。

(5)预置反变形量为30~40。

3:焊接工艺参数
4: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单面焊双面成形:采用立向上焊接,始端在下方。

1)打底焊:打底层焊接可以采用挑弧法,也可以采用灭弧法,下面介绍挑弧法。

3)盖面层焊接
①引弧同填充层。

采用月牙形或锯齿形运条,焊条与试件的下倾角为700~750。

②焊条摆动到坡口边缘a、b两点处时要压低电弧并稍作停留,有利于熔滴过渡和防止咬边,如右图所示:
摆动到焊道中间的过程要快,防止熔池外形凸起产生焊瘤。

③焊条摆动频率要比平焊稍快些,前进速度要均匀一致,使每个新熔池覆盖前一个熔池的2/3 ~3/4,已获得薄而细腻的焊缝波纹。

④更换焊条前收弧时,应对熔池填些熔滴,迅速更换焊条后,再在弧坑上方10mm左右的填充层焊缝金属上引弧,并拉至原弧坑处填满弧坑后,继续施焊。

(2)V形坡口对接双面立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