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饼问题 教案

合集下载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标题:数学广角《烙饼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解决烙饼问题,掌握简单的优化问题,体会统筹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掌握烙饼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 能够运用烙饼问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烙饼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烙饼模具、计时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烙饼师傅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烙饼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烙饼师傅的操作过程,发现烙饼问题的数学原理。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尝试解决烙饼问题,总结出最优解法。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排队问题、时间安排问题等。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4. 总结提升(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烙饼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2)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烙饼问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相关知识点。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烙饼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的数学优化问题。

2.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教案适用于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烙饼问题》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

《烙饼问题》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

《烙饼问题》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烙饼问题,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较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较优方案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三张圆纸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多媒体出示图片:鸡蛋。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鸡蛋)如果煮熟一个鸡蛋大约要用4分钟的时间,那么煮熟10个鸡蛋大约用多长时间呢?(学生作答)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烙饼的方法吧!师:随机板书课题——烙饼问题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课件出示情境:同学们,图中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们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答)师: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两面都要烙又是什么意思?(生答)(二)观察学习,探究两张饼的较佳烙法。

1、明确烙一张饼的时间。

师:想一想,如果烙一张饼,需要多少时间?(生:6分钟)师:为什么是6分钟?(生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用流程图把刚才这位同学的烙饼过程板书下来。

板书:一张:正反3分钟3分钟(6分钟)2、探究烙两张饼的较优方法。

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烙两张饼,怎么烙?有几种可能?(同桌合作,用圆纸片代替饼进行实践并作好记录)汇报交流:学生回答并上台演示,教师板书。

一种:12分钟。

板书:两张:(1)正(1)反(2)正(2)反3分钟3分钟3分钟3分钟(12分钟)第二种:6分钟。

板书:两张:(1)正(2)正(1)反(2)反3分钟3分钟(6分钟)师:同学们,通过合作演示同样烙两张饼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你们认为那种烙法较快?为什么一种烙法多用了6分钟呢?(学生展开讨论)师生共同小结:就是说本来可以两张放在一起烙,而一种每次只烙了一张,浪费了空间,也浪费了时间,所以多用了6分钟。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6篇)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6篇)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在经历烙饼的具体过程中学会怎样合理安排最省时间,从而体会做事情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2、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合理的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材简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运用。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看饼如何烙的经历,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想就用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为切入口,通过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才会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

教学过程:一、预设情景,走进生活。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脑经急转弯吗?老师出一个题考考大家:煮熟一个鸡蛋要用5分钟,煮熟5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生1:25分钟。

一个一个地煮,煮1个需要5分钟,煮5个需要25分钟。

生2:只需要5分钟,把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5个一起煮呢?5个鸡蛋一起煮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节约能源,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连煮鸡蛋这件小事都能找到一个最优的方法。

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烙饼问题中,你能不能找到最优方法?——板书:烙饼问题(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课题,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紧扣主题,教学情境简洁有效)二、围绕主题,探索新知。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解决烙饼问题所采取的最优方案,体会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2.通过改善时空环境,实现统筹规划,优化配置。

3.渗透抽象、推理、优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理解烙饼问题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问题:烙1个饼,每面3分钟,需要几分钟?(3×2=6分钟)烙2个饼,每面3分钟,需要几分钟?(3×4=12分钟)(一锅可同时烙2饼)烙2个饼,每面3分钟,最少需要几分钟?(3×2=6分钟)时间会怎么变?(比12分钟短)为什么时间变短了?(可以同时烙,学生动作演示)2.小结:1个饼有2个面,需要2个位置;2个饼有4个面,需要4个位置;当一锅可以同时烙2饼时,4个位置正好可以2次烙,每面3分钟,需要6分钟板书: 2张饼 4个面,需要烙2次,每面3分钟 2×3=6(分钟)二、探索新知1.问题:烙3个饼,每面3分钟,最少需要几分钟?尝试画一画,完成学习单内的表格。

2.反馈:(1)收集案例,比较哪种方法更省时?左图——饼只能一个一个烙。

右图——饼也可以一面一面烙。

对比后小结:二锅位烙饼,锅不空着,最省时间。

(2)说思路,巩固方法在3个饼的烙制过程中,有一个饼的烙法有点儿特殊,你能描述一下吗?1号饼和3号饼的烙法是,在同一锅位内完成,并且时间可以连续。

2号饼的正面,在第一次的3分钟内,在第二锅位里完成。

2号饼的反面,在第三次的3分钟内,在第一锅位里完成。

小结:正因为2号饼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在空间上是不同锅位的。

才能实现了一面一面的烙法。

(3)解决问题最少需要几分钟,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结合操作图或者表格说一说3张饼有(6)个面,需要(6)个空间位置,最少要烙(3)次,每次(3)分钟,共(9)分钟。

列式:3×3=9(分钟)板书: 3张饼 6个面,需要烙3次,每面3分钟 3×3=9(分钟)三、发现规律1.问题:(1)4张饼,每次3分钟,需要几分钟?(2)5张饼,每次3分钟,需要几分钟?(3)n个饼,每次3分钟,需要几分钟?同桌合作,边画图,边完成表格2.反馈:根据列表,你有什么发现?3.小结:解决烙饼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饼一共有几个面?需要几个空间?提供这些空间需要烙几次?板书:_____张饼有____个面,需要____个空间。

四年级数学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3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3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3篇烙饼问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本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四上)112—113的例1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张圆纸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开始,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同学们家里有厨房吗?你们进过厨房吗?进去做什么?厨房里有什么数学问题吗?二、情境引入,学习新知那么我们来看看小丽家厨房里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例1图)小丽妈妈正在为全家人做自己的拿手绝活——烙饼。

(板书课题:烙饼问题)1、师:“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观察、理解图中的内容。

教师提问:“妈妈烙一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如果妈妈要烙2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烙?”小结:我们烙两张饼时,可以先同时烙饼的正面,用了3分钟;再同时烙饼的反面,用了3分钟这样烙两张饼就需要6分钟。

师:“爸爸、妈妈和小丽各吃一张饼,一共要烙几张饼呢?”“要烙3张饼,锅里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那3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呢?”2、学生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方法。

让学生用发的圆片烙一烙,同桌说说用了几分钟,是怎样烙的。

(圆片的正、反面上分别写着正、反两字来代表饼的正、反面。

)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3、学生演示烙饼法。

师:谁愿意把你烙饼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上黑板动手烙,边烙边说)让大家来比较:“这些烙法,哪一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得出结论:9分钟是烙3张饼所用的时间最短的,我们就把(烙3张饼所需时间最短的)这种方法,叫快速烙饼法。

8.2烙饼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8.2烙饼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8.2烙饼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我今天要分享的是8.2烙饼问题,这是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一、教学内容我将会使用教材中的第8章第2节,也就是烙饼问题的部分。

这部分主要讲述了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烙饼问题的本质,学会使用数学方法解决烙饼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烙饼问题的解题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烙饼问题的实际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实际的烙饼,以及一些模拟烙饼的工具,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烙饼问题。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上面会包括烙饼问题的定义、解题方法等关键信息。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如果有5个烙饼,每次只能烙2个,最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烙好所有的烙饼?答案:最少需要10分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烙饼问题的实际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烙饼问题的解题方法。

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要学习的是烙饼问题,这是人教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节内容。

烙饼问题是一种典型的优化问题,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烙饼问题的定义、解决烙饼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我们将会使用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来进行学习和练习。

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烙饼问题的概念,学会使用优化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且能够将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先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烙饼问题,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烙饼问题的实际意义。

然后,我会带领学生们一起学习教材中的例题,解释和演示如何使用优化策略来解决问题。

在讲解完例题之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能够及时地巩固所学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使用多媒体教具和学具来辅助教学,比如幻灯片、动画等,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8.《烙饼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8.《烙饼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8.《烙饼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今天,我要分享的教学计划是针对人教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烙饼问题》。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03页的例题以及相关练习。

例题讲述了烙饼问题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烙饼问题的实质。

相关练习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烙饼问题的本质,学会运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够独立解决类似问题。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烙饼问题的本质,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烙饼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烙饼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烙饼问题。

2. 讲解分析:详细讲解烙饼问题的本质,以及解决烙饼问题的方法。

3. 例题讲解:以教材第103页的例题为例,讲解烙饼问题的解题步骤。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烙饼问题的本质、解决方法以及例题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烙饼问题:小明有3个烙饼,每次可以烙2个,问他最少需要几次才能烙完所有的烙饼?2. 类似问题:如果有5个烙饼,每次可以烙3个,问他最少需要几次才能烙完所有的烙饼?答案:1. 小明最少需要2次才能烙完所有的烙饼。

2. 他最少需要2次才能烙完所有的烙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烙饼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烙饼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烙饼问题的拓展应用,例如:如何合理安排烙饼的顺序,使得烙饼的时间最短?如何利用烙饼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生动有趣的烙饼实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烙饼问题的实际意义。

《烙饼问题》(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烙饼问题》(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烙饼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了解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2. 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3. 烙饼问题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烙饼问题的应用,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烙饼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烙饼问题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烙饼问题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讲解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包括烙饼问题的定义、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烙饼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烙饼问题,如单面烙饼问题、双面烙饼问题等,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烙饼问题的应用进行讨论。

可以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烙饼最省时间、如何烙饼最省能源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以及烙饼问题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烙饼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小组作业:布置一些烙饼问题的应用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思考。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方法”中的“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
一、感知
师:星期天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

原来是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

同学们请看,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小明的妈妈让小明烧水,给李阿姨沏茶。

师:沏茶就是泡茶,你在家沏过茶吗?
生:沏过
师:那谁来说一说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呢?
生l:洗茶壶、烧水。

生2:烧水、洗茶杯、找茶叶。

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知道大家在家一定很勤快,都是妈妈的小帮手。

现在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谁能用洪亮的声音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烧水8分钟,洗茶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接水1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

师: 谢谢你!小明需要做这么多事,请大家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用准备好的工具图片摆一摆、说一说,然后算一算,你们安排的方法需要多长时间?开始吧
师:哪一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分享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安排的?
一种:
生1:洗茶壶一接水一烧水,同时洗茶杯→找茶叶→最后沏茶。

一共需要12分钟。

生2:洗茶壶1接水→烧水,同时洗茶杯、找茶叶→最后沏茶。

一共需要1 1分钟。

师:那我们来看看这两种方法哪一种能更快让客人喝上茶呢?
生:用第二种方法。

师:刚才这两种方法都是在某一个环节里同时做了几件事,节省了时间。

第一种方法是在烧水的同时洗茶杯,第二种方法是在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因此第二种方法最节省时间,
二种:
生:直接是最节省时间的一种11分钟,
师:同学们都同意这种方法能让客人最快喝上茶,观察这种方法,说说你的发现,
生:烧水同时做了洗茶杯,找茶叶这两件事。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评析:客人来了,为客人沏茶,是常见的招待客人的礼仪,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

执教者有意让学生课始感知最熟悉的生活数学,所以调整了教材例l、例2的顺序,并柱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工序图片,感知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这样最节省时间。

同时让学生亲历解决问题、方案的提出及寻找最优方案的全过程,达到了课始顸设目标(感知)的目的。

]
二、探究
探究一:寻找规律
师:同学们真棒!我们都知道做每件事时都有一定的先后顺序,而且知道了做事时同一时间内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也就越短。

做事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数学广角-优化(出示课题)
请李阿姨喝完茶,妈妈又准备用自己最拿手的烙饼招待她,你从图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面都要烙,烙一面需要3分钟。

师:每面都要烙什么意思?
生:正反面都要烙
师:在这里为了表达方便,我们把先烙的那一面叫正面,后烙的那一面叫反面。

每次只能烙两张,我可不可以烙一张?
生:可以
师:可不可以烙三张?
生:不可以
师:这口平底锅每次最多烙两张饼。

那么现在快速抢答: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
生:需要6分钟,因为烙一面需要3分钟,那么烙两面就需要6分钟。

师:如果要烙两张饼,最快需要几分钟?
生:6分钟,因为每次可以烙两张饼,烙两张饼和一张饼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

师:对!既可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也可同时烙两张饼的反面,
所用的时间是6分钟。

师:如果妈妈、李阿姨和小明各吃一张饼,请你帮小明的妈妈想一想,她怎样烙才能最快让大家吃上饼呢?然后请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圆片摆一摆,最后把你们小组设计的方案填
写在表格中。

生l:先烙饼A和饼B的正面,需要3分钟;第二次烙饼A和饼B的反面,需要3分钟;第三次烙饼c的正面,需要3分钟;第四次烙饼C的反面,需要3分钟;一共需要12分钟。

生2:第一次烙饼A和饼B的正面,需要3分钟;第二次烙饼A的反面和饼c 的正面,需要3分钟;第三次烙饼B和饼c的反面,需要3分钟。

一共需要9分钟。

师:还有比他们更快的方法吗?
生:没有了。

师:同学们迅速的整理好了方案,真棒!观察后发现第二种方案所用的时间最短,这时我想请问同学们,同一口平底锅,同样是烙3张饼,而且每次锅内都只能烙两张,有的用时12分,有的用时9分,你发现了什么?
生:
师:通过研究发现锅中每次都有两张饼,这样不浪费时间,提高了效率。

我们把这种烙饼的方法叫做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

[评析:掌握烙1张、2张饼的方法及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是解决烙饼问题的基础,特别是掌握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是解决烙饼问题的关键,更是顺利推进后面课程的铺垫。

教师先让学生自主探索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接着各组学生讨论、实验、操作、思考,然后展示不同的设计方案,并从中选择出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让学生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探究二:探求规律
师:刚才大家一起找到了烙1张、2张饼的方法和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要烙4张饼,怎样烙最快?最快时间是多少?
生:用烙两张饼的方法,烙两组。

一共要12分钟。

师:如果要烙5张饼,怎样最快?最快时间是多少?请你们独立思考,然后说说你的方法。

生1:烙5张饼时,把5张饼分成2张、2张和1张三组,用烙2张饼的方法烙两组,要12分钟,再用烙l张饼的方法烙一组,一共15分钟。

生2:把5张饼分成2张和3张来烙,烙2张需要6分钟,烙3张需要9分钟.,一共15分钟。

师:你的想法真好!我们烙5张饼的时候,就可以先烙2张,再烙3张,所用的时间是15分钟。

师:那请你们想一想,如果烙6张饼怎样安排最节省时间。

生1:用烙2张饼的方法烙三组。

生2:用烙3张饼的方法烙两组。

师:还有没有不同方法?请同学们算一算这两种方法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哪种方法用的时间短一些?
生:两种方法都是18分钟。

师:你们算的跟他一样吗?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都是最短的,所以我们烙6张饼的时候可以用烙2张饼的方法或者用烙3张饼的方法,都只需要18分钟。

[评析:让学生在彻底弄清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后,再探求烙4张、5张、6张饼的最佳方法。

这样一方面使教学活动进展顺利、问题迎刃而解,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探究三:运用规律
师:刚才我们一起找到了烙1张、2张饼的方法和烙3张、4张、5张、6张饼的最佳方法以及所用的最短时间。

有什么规律吗?
生1:从烙3张饼开始,每多烙一张饼,时间就多用3分钟。

生2:从烙2张饼开始,所用时间是张数的3倍。

师:你能快速说出烙7张、8张、9张、l0张饼的最短时间吗?
生:烙7张饼需要21分钟,烙8张饼需要24分钟,烙9张饼需要27分钟’烙10张饼需要30分钟。

师:如果烙18张、75张、103张呢?
生:最快需要54分钟、225分钟、309分钟。

师:这个数学广角里的内容告诉我们做事时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评析:在学生依次解决烙4张、5张、6张饼的最佳方法后,让学生用时间数字
规律寻求烙7张、8张、9张、10张、18张、75张、103张……的最短时间。

这样不仅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而且很好地完成了“三段式”教学目的。

即在寻找烙1张、2张、3张饼方法的基础上,跟踪探求烙4、5、6张饼的方法,从而出现一组有规律的烙饼时间数据,学生再次寻求到数据规律后,运用其规律解决7、8、9、10张饼,乃至烙更多张饼的时间。

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深化,实现了整体建构。

]
三、深化
周末小刚在家帮妈妈做家务,大家帮他想一想,怎样合理安排呢?练习题一,
做完家务活,小刚一家三口玩游戏,怎样安排他们玩,才能让时间最少?练习题二
机动题:一天,美味餐厅同时来了3位客人,他们每人点了两个菜,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相等,应该按怎样的顺序炒菜比较合理?说说你的理由。

『评析:本题是探究题目相类似的生活数学问题。

此时让学生自主探究,旨在运用刚掌握的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四、总结
这些题目都难不住同学们,在认真学完本节课内容后,大家都来说一说你的收获吧!
老师借华罗庚爷爷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善于利用零碎时间的人,将会做出更大的成就”也希望大家能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评析:通过谈收获、谈感想,使学生间互相补充、共同完善、主动建构,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