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章法和布局
书法作品章法

书法作品章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作品的章法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设定作品的布局和格式,还能够反映出书法家的个性和审美情趣。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书法作品的章法。
首先,书法作品的章法要注重整体性。
一篇好的书法作品应该具备整体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在章法布局中,可以采用太极图案或者三段式布局来体现整体感。
其中,太极图案是指一组圆形连成的形状,它有两个半黑半白的组成,代表着阴阳相合,万物归一的道理。
而三段式布局则是将作品划分成三部分,分别安排标题、正文和尾声,这种布局方式简洁明了,让作品更加清晰明了。
在章法的整体性上,关键是要注重尺度感和平衡感,使整篇作品在视觉上达到和谐的效果。
其次,书法作品的章法要突出主题。
一篇好的书法作品应该能够突出主题和思想内涵,使读者在阅读时有所感悟。
在章法布局中,可以通过采用较为简单而明显的排列方式,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主题。
比如,可以在作品主体上设置比较精致的布局,实现主次分明,突出主题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章法上设置比较有层次感的排列方式,让作品更加符合主题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
最后,书法作品的章法要具备创新性。
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但也不应该停留在古老的范式中。
书法作品的章法可以通过创新方式来呈现,比如采用不同的布局方式、书写风格、线条形态等等。
在章法的创新性上,关键是要拥抱当代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让书法作品更加接地气、生动活泼。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书法作品的章法对于整个作品的质量和美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书写章法时,需要注重整体性、突出主题和具备创新性,这样才能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任何一个优秀的书法家都应该注重和研究章法的设计,以便创作出更好的书法作品。
书法章法布局的原则和方法

书法章法布局的原则和⽅法章法,篇章布局之法。
古⼈云:“积点以成字。
积字以成篇。
”在⼀幅作品中,字与字并不是⽆关的堆砌,⽽是⽣机联属、息息相关的;⾏与⾏也不是机械排列,⽽是顾盼映带、⾎脉贯通的。
因此积字成篇,就要懂得篇章布局,这就叫章法。
掌握章法,是学习书法的⼀个重要内容,是书法作品创作的前提之⼀。
下⾯,我们综合古⼈作品,归纳出以下章法布局的原则和⽅法。
⼀、构思谋篇写⽂章要讲究动笔前的“谋篇”,绘画要事先“构图”。
书法创作前也必须事先进⾏“构思谋篇”。
古⼈说:“意在笔中,笔居⼼后,皆须存⽤笔法,有难书之字,预于⼼中布置,然后下笔,⾃然容易徘徊,意态雄逸,不得临时⽆法,任笔所成。
”所以动笔前,要依据所要书写的内容进⾏⼀番考虑,⽐如位置的安排,留天地的多少,字多⼤为好,⾏距⼤约以多少为宜,有没有难以书写的字,等等。
这样下笔后就不⾄于“临时⽆法,任笔所成”了。
初学者在进⾏构思谋篇时,不妨先⽤⼩纸布置⼀下,犹如作画先构草图⼀样。
遇有不妥当的地⽅,加以调整修改,⼤局基本确定后再下笔。
⼆、⾸字领篇孙过庭《书谱》中说:“⼀点成⼀字之规,⼀字乃终篇之准。
”就是说在布局时,要在通篇之⾸,⽴⼀字为通篇之主,它的轻重疏密、体势意态直接管领了通篇的字体风格、变换起伏、字势斜正及形体⼤⼩等。
所以第⼀个字有很⼤的制约⼒,书写时必须考虑到整篇字的许多变化,认真定夺这个字,不可不假思索,随意下笔,影响整篇字的布局。
因此,章法布局的第⼆个原则是⾸字领篇原则。
学书者只要反复实践摸索,便能谙熟此道。
三、⾏⽓贯通通篇字与字之间妙在互相承应。
如果点画皆有意,字字尽有情,息息相关.⾎脉相通,互相管带,这就可谓上下相承、⾏⽓贯通。
唐代孙敬⽞说:“字体各有管束,⼀字管两字,两字管三字,如此管⼀⾏;⼀⾏管两⾏,两⾏管三⾏,如此管⼀纸。
”古⼈还说:“真(即楷书)则字终意不终,草则⾏尽势不尽,其得书之趣矣。
”可见,⾏⽓贯通原则是章法布局所不可缺少的。
书法作品的幅式、章法布局、题款与钤印

册页
册页,分横、竖两种,即开版式和推蓬式,有单 页,也有折叠的。每册八页、十二页乃至数十页 不等,此幅式便于集稿作画、题字签名、玩赏保 存。
匾额
匾额,是指上面题写文字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的 牌子,形状各异,以长条和横额居多,字形力求易 认醒目,浑厚凝重。在制作上,选用的材料,以及 装饰与加工等也力求典雅别致、美观经济,富有时 代感。字少而大,结体严谨,疏密匀称,气势磅礴, 庄重严肃。
纪月方式月令别称:
七月:孟秋、初秋、新秋、上秋、兰秋、肇秋、 首秋、早秋、瓜时、凉月、兰月、瓜月、巧月。 八月:仲秋、中秋、正秋、桂秋、桂月、爽月、 壮月、大清明、仲商。 九月:季秋、晚秋、暮秋、杪秋、菊秋、凉秋、 三秋、菊月、咏月、朽月、玄月、季商、暮商、霜 序。 十月:孟冬、初冬、上冬、开冬、良月、吉月、 阳月、小春月。 十一月:仲月、中冬、仲冬、畅月、子月、雪月、 寒月、龙潜月。 十二月:季冬、严冬、残冬、末冬、穷冬、暮冬、 杪冬、腊月、冰月、除月、严月、暮岁、暮节、穷 捻、穷纪、嘉平。
纵式
横式
行列布白方法
1、纵有行 横有列
通篇竖成行、横成列,是最严整的序列样式, 其特点是整齐、大方、匀称和清晰,给人一种 整齐美。写楷书、隶书、篆书要求工整的实用 性文字,适合这种形式。种严整的章法创造出 高度秩序感,带着十足的工匠气息,因而摆布、 安排、制作之嫌是难以克服的。初学分布的人, 需要从规矩入手,应首先掌握这种布局形式。
(二)落款的种类
1、单款:是指署上书写者的姓名,或再加 上正文 的出处,书写的时间、地点以至原因等。 写在正文左侧,也称“下款”。 2、双款:有上下款之分。上款在正文右侧上方; 下款则为单款。通常上款写赠送对象的名字和称 呼,常常带上谦词,谦词根据作者与赠送对象的 关系而有所区别:上级以及平级可以用如“雅正、 法正、教正、正之、正腕、雅属[yǎ shǔ] 、惠存” 之类,下级则可以用“勉、雅属、存 念”等等; 下款则落上自己的姓名、书写时间和地点等 等。 3、穷款:只题书写者的姓名。如果作品所剩空 间有限,甚至不落款,盖印即可,也叫“穷款”。
书法作品格式章法布局落款知识:对联,条幅,扇面,斗方,三开,对幅,中堂(建议收藏)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 “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
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
落款切忌暄宾夺主。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⒌条幅: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
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
谈书法的章法及布局

谈书法的章法及布局作者:李亢来源:《群文天地》2013年第12期摘要:书法是我国优秀文化艺术的代表,研究其章法布局,对于书法艺术的发扬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书法的章法与布局是指一幅书法作品中字和字之间如何组合的问题,本文将就此问题作出概要的解释和探讨。
关键词:章法布局;排列组合;意义要领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张新明先生说,艺术给人以美感,书法艺术也不例外,也要给人以美感。
书法的章法布局是创作书法作品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我们既注意书法艺术的美感,又要要讲究书体的合理布局。
本文将就书法的章法布局、意义要领等做简要的介绍。
一、五体章法布局简介书法章法布局指书法作品中字字之间如何组合的问题,主要包括结字、布白、气势、落款、钤印等,不同书体对章法布局要求不一样,接下来就篆、隶、楷、行、草五体的章法布局作一个概要的介绍。
(一)篆书的章法布局小篆字体的特点极为匀整、流丽,与之相适应的章法布白更要做到齐整划一,所以篆书对行距排列和字体大小的整饬,比楷书和隶书更加严格。
篆书落款用的字体以隶书、行书或者行草为宜。
如用篆书本体落款则显得单调呆板。
(二)隶书的章法布局隶书的章法形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纵有行,横有列,排列较为规则。
第二种为纵有行,横无列。
这种排列有行距,而字距参差不齐,字形大小不一,常在摩崖、碑阴、碑侧等见到。
隶书的基本布局讲究量纸定字,要求平整,四面留白,呼应中心并且要做到落款适宜,宾不夺主。
(三)楷书的章法布局楷书的章法形式与行、草书相比,其行距与字距比较规整。
纵有行,横有列。
字距与字距、行距与行距几乎相等。
主要分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是字距与行距相等,魏碑和唐碑中的楷书多采用这种布局形式。
如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第二是行距宽于字距。
这是楷书章法较常见的写法,尤其是小楷中应用更为普遍。
第三是行距窄于字距。
这种布局形式多见于取扁势的楷书。
这种排列的特点是:虽为竖写,但看上去却像横写。
如南北朝的《张玄墓志》。
书法的章法

书法的章法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的体现。
在书法中,章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它是指书写时的布局和排版,包括字形大小、间距、位置等方面的安排。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书法的章法。
一、字形大小
在书法中,字形大小是章法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字形大小的大小关系要根据整篇作品的需要来确定,一般来说,标题和正文的字形大小应该有所区别,标题要大一些,正文要小一些。
此外,字形大小的变化也可以用来表现文字的重要性和轻重缓急。
二、字形间距
字形间距是指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它的大小关系也要根据整篇作品的需要来确定。
一般来说,标题和正文的字形间距也应该有所区别,标题的字形间距要大一些,正文的字形间距要小一些。
此外,字形间距的变化也可以用来表现文字的紧密程度和松散程度。
三、字形位置
字形位置是指字在纸面上的位置,它的大小关系也要根据整篇作品的需要来确定。
一般来说,标题和正文的字形位置也应该有所区别,标题的字形位置要高一些,正文的字形位置要低一些。
此外,字形位置的变化也可以用来表现文字的重要性和轻重缓急。
四、字形形态
字形形态是指字的形状和结构,它的大小关系也要根据整篇作品的需要来确定。
一般来说,标题和正文的字形形态也应该有所区别,标题的字形形态要更加华丽,正文的字形形态要更加朴素。
此外,字形形态的变化也可以用来表现文字的情感和气息。
书法布局的章法

原文地址:书法布局章法(转载)作者:水墨留白书法布局章法章法,广义上讲,是包括款式,狭义上讲,是指整幅作品的谋篇布局。
经营位置“意匠惨淡经营中”,的确如此,章法布局包括一点一画、结字、行气、全篇布白、落款钤印以及装裱。
点画、结字在作品中只是一小局部,然而“一点或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它要与整篇相配合,可从以下九个方面认识。
一、定主宾之序书法创作当先从主体(正文的文字内容)入手,主位既定,宾从就可以围绕主体生发,或藏或露,或即或离,目的总在丰富其空间,充实其层次,如众星拱月一般,烘托得主体形象愈见突出愈完美。
书法作品的文字内容,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不是书艺作品最重要的方面。
但写什么内容需要作者认真选择,作品之内容有时能说明作者的思想感情、修养水平。
内容佳就给作品增加了一层意趣,文情并茂,千古如新。
传世的古代法书如:王羲之的《兰亭序》、苏轼的《赤壁赋》等。
这些文字在文学上已是不朽之作,况又是出自一流书家自撰自书,那怎么不珍如拱璧呢?对书家来讲能自撰诗文是一个重要的能力,不可忽视。
从书法作品的文字内容来讲,可以分为五类:即古代诗歌、文言文、新诗、白话文、“小数字”等。
另外在文字内容的选择时,最好要与其书体风格相协调,水乳交融,体现意境。
若“小数字”中的“虎”、“龙”为主者,宜将“虎”、“龙”之说明为宾。
总之,一幅之中必须有主有宾,齿序分明,才能集中丰富,统一而有变化。
二、掌均变之衡端庄持重,为人之一美,也是作品之一美。
如果一味求奇,失去安详稳定,就会使人感到不适,所以书法之章法不可以不求平衡。
然寻常之平易得,艺术之衡难求。
譬如一个在平地行走,是平衡的,但太一般了,几乎不构成什么美感。
杂技演员在钢丝上行走,摇摇晃晃地前进,就构成一种美感,大家乐意看,因为他本是难平衡的,而通过技巧驾驭,平衡了,就产生了美。
可知只有在机变中寻求平衡,在不平衡当中求出平衡,才是构成美感的、具备艺术价值的平衡,所以书法的章法,先须求变,而后求均;先须求奇,而后求稳,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将寻常的现象转换成艺术审美形象。
书法的空间结构结体行气和整体的章法布局

书法的空间结构结体行气和整体的章法布局书法的空间结构书法的点画线条在遵循汉字的形体和笔顺原则的前提下交叉组合,分割空间,形成书法的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包括单字的结体、整行的行气和整体的布局三部分。
书法的空间结构结体行气和整体的章法布局1、单字的结体单字的结体要求整齐平正,长短合度,疏密均衡。
这样,才能在乎正的基础上注意正欹朽生,错综变化,形象自然,于平正中见险绝,险绝中求趣味。
2、整行的行气书法作品中字与字上下(或前后)相连,形成“连缀”,要求上下承接,呼应连贯。
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虽然字字独立,但笔断而意连。
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可字字连贯,游丝牵引。
此外,整行的行气还应注意大小变化、欹正呼应、虚实对比,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节奏感。
这样,才能使行气自然连贯,血脉畅通。
3、整体的布局书法作品中集点成字、连字成行、集行成章,构成了点画线条对空间的切割,并由此构咸了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
要求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宜,计白当黑;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参差错落,变化多姿。
其中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以平正均衡为主;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变化错综,起伏跌宕。
(三)书法的神采意味神采本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采。
书法中的神采是指点画线条及其结构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的统称。
“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说明神采高于“形质”(点画线条及其结构布局的形态和外观),形质是神采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书法艺术神采的实质是点画线条及其空间组合的总体和谐。
追求神采,抒写性灵始终是书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书法中神采的获得,一方面依赖于创作技巧的精熟,这是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创作心态恬淡自如,创作中心手双畅,物我两忘,才能写出真情至性,融进自己的知识修养和审美趣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的章法和布局
一副较为成功的书法作品,笔法和字的结构是主要的。
在行,草书中,整幅作品的章法(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行、草书变化多端,丰富奇彩,意到笔随。
一副得意之作,更是书写者苦心经营的结果。
在这里我们谈到的章法是书法艺术欣赏的总体观。
通篇结构,引领管带,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各尽意态,气运流动,起伏随势,笔毫捻转,巧布虚阵,寓情寄意,都是章法的组成部分。
当你站在这样一幅法不越于理,妙不超乎真的作品面前,真会让你陶醉神往。
书法作品有中堂、条幅、对联、横匾、手卷、横幅、扇面等多种幅式,这些幅式中有少字数,又有一手诗(五言、七言绝句律诗)或一首词(卜算子、泌园春、天净沙等)不同字数的内容。
怎样安排,怎样题款,怎样盖章,这些都是章法的内容。
有的书法爱好者单个字已经写的不错了,临帖也有一定基础了,然而,一接触书法创作便束手无策了。
还有一种情况,评选书法作品时,正文书写的水平还可以,一看题款,简直很草率,印章也不考究,于是落选了。
这些弊病必须认真对待。
在临习古今书法作品的实践过程中,我将章法归纳为四十字总则。
一、总则浓淡、干湿、萦带、连绵、疏密、大小、长短、粗细、远近、向背、虚实、顾盼、错落、肥瘦、首尾、起运、偃仰、起伏、款识、印章。
二、题款宽识在一幅书法作品中占有相当主要位置,如对正文几十遍上百遍地琢磨,反复构图,而到题款时却草草收笔,形成虎头蛇尾,神气韵味会大为失色。
由此可见,款识的好坏是不可忽视的。
(一)、上款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字。
作品完成后,应题上索书者的名字,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
如只是一张参加展览的作品,就没有必要题名字的上款。
此称单款。
上款所包括的内容:姓名+称呼+谦辞1、长辈:写给长辈的书法作品,上款的题法一称某某同志,某某先生,某某方家,某某女士,某某老师,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某某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某某翁。
书写者是少辈,对长辈一般不称呼姓,还要加上谦词,如:指正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请赏、雅属、斧正、正笔、正书。
如:玉楼先生清赏、治贤方家正笔。
2、同辈:为同辈所书的作品,一般称某某同志,某某书友,某某仁兄,某某同窗,某某大兄,某某贤弟,某某小妹,某某小弟,某某学友等。
这里应注意,一般俗称不宜题款,如:某某大姐,某某二哥等。
在称呼的后边还可以加上谦词,如:存念,惠存,留念,留存,清赏,嘱书,命书,雅书等。
如:晓华书友惠存.永明贤弟雅属3、正文出处:作品的正文有诗词,文句、格言、警句等,这些正文的作者或文句题目,在提款时应这样写:王勃滕文阁序句杜甫诗客至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诗和名句,如:“读书破万卷,下比如有神”。
可以省略正文出处题款。
(二)、下款时间+地点+姓名(字号)+谦词1、时间:公历:一九八五年五月农历:乙丑年榴月一月:正月、孟月、初春、开岁、芳岁二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四月:孟月、槐月、麦月、麦秋、清和月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天中六月:季夏、暮夏、荷月、署月、溽署七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九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十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冬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冬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春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冬:初冬、寒冬、九冬、暮冬、中冬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每月二十一至三十称下浣。
如:甲子年桂月上浣。
题时间款时容易出现农历与公历混用的现象,如:一九八五年六月,不能写成乙丑年荷月,因为公历的六月是农历的五月。
1、地点: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如:书于北京西城肉食店,这类属于俗称地点,但是如:题于京西早春堂,书与鸿宾搂等是可以的。
2、署名:署名时可以写姓名全称,也可以只写名不写姓,或题字与号。
如:杨再春,再春书,燕山墨人书。
3、写给长者、专家的作品在姓名之后可以加上书奉,奉书、敬书、恭录
等谦词。
所书作品内容是伟大,领袖的名句或名作,在姓名之后可加敬录、敬书等谦词。
下款的完整题法应是:“乙丑年杏月下浣於古风唐杨再春敬书”。
正文是甲骨、钟鼎、汉隶的古文字,题款最好用行楷或楷书。
不宜用正文的字体或狂草,如果正文是楷书、行草或狂草,那么题款时的字体最好是用行书。
题款字体应小于正文,以便协调一致。
三、印章印章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位置是相当正要的,别看这一小块红,真有画龙点睛之妙。
1、引首章(随行章、闲章)这是印章在作品右上方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选形顺势成章,所以引首章不宜是大方形章,说它是闲章,真是闲而不闲,这方小章的内容都应与正文混然一体,人家结婚你赠横幅“美意延年”,盖引首章“苦中乐”就文不对章了。
引首章还包括如下几个内容:(1)年号章:甲子、乙丑、丙寅、一九八五年等。
(2)月号章:何月、谷雨、盛夏等(3)斋号章:墨人居、瑞德草堂、积字阁。
(4)雅趣章:这类引首章的内容非常广泛,应当多准备几方,如:乐而康、苦中乐、天地心、墨趣、神功、写我心、墨乐、勤奋、苦功、治学、酒中仙、情趣、师古不泥、勤笔补拙、心画、师法、精勤、书德、百寿、福寿、百通而后、墨香、梦笔生花、观远、江山如画、悟法。
1.腰章长的条幅右上只盖一方引首章显得中间空余太多,可以加腰章、内容多半为书写者的籍贯或属性的肖形印。
腰章比引首章和名章还要小一些,一般是小园。
小长,小方形。
2、名章:名章一般分为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的名章最好不盖两个朱文或白文章,要盖两方印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之间隔一个章的空位,两章大小不宜悬殊。
书法作品的幅识和款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留心多看古今书法家的作品,并将一些新颖的章法与款识记下来,反复临写,到创作时便得心应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