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记录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索植物的根和茎的作用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的根和茎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根和茎在吸收和运输水分和养分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材料:1、植物的根和茎。
2、培养皿。
3、纸巾。
4、墨水或染料。
5、放大镜或显微镜。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
将植物的根和茎分别放入两个培养皿中,加入足够的水,使水完全覆盖根和茎。
2、在另一个培养皿中放入纸巾,用墨水或染料浸泡,制作成“染色纸”。
3、将染色纸放在植物的茎旁边,以便在后续的观察中对比。
4、每天观察并记录根和茎的情况,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根和茎的内部结构。
5、在实验进行一周后,取出染色纸,观察纸巾上的染色情况,并与植物的根和茎进行对比。
实验结果:经过一周的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的根和茎在吸收和运输水分和养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染色纸的对比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植物的茎部没有染色,而根部分布着一些染色的痕迹,这说明水分和养分是通过根部分布到植物各部分的。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和茎在吸收和运输水分和养分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根部的特殊结构使其能够有效地吸收水分和养分,而茎部则负责将吸收到的水分和养分输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以维持植物的生长。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的生命过程和生长规律,也让我们更加敬畏自然的奥妙和伟大。
同时,这个实验也让我们认识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它能帮助我们揭示事物的本质,解答我们的疑问,让我们对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实验过程中的细致观察和记录也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比和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更为准确和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总的来说,这次实验让我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我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希望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能更加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全)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空造就皿无变更无变更无变更无变更无变更有锈点
清水里无变更无变更无变更有锈点锈面增大锈面又大
食盐水里无变更有锈点有锈点锈面增大锈面占半几乎全锈
结论:我以为在有水有空气的情况里,铁钉要生锈,越是腐化性强的,
铁钉生锈越快.
指点教师:评定等级:★优良☆优越□合格
○待改良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黉舍年级六年级试验者
时光试验名称建一个“星座”模子
试验器材:硬纸板.尼龙线.橡皮泥.直尺.铰剪.投影仪及屏幕
我的猜测:构成星座的各个星星,大小不一,没有接洽,看到的星座
只是在地球上不雅察的外形
步调:1.在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按图打上7个小孔【图一】
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
27cm.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雷同大小的橡皮泥小球【图二】
图一图二
3.用投影机的光从正面照耀它们,不雅察记载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
不雅察到的现象:会看到形成的影子是我们在地球上不雅察到的“北斗星”
的外形;从不合的正面照耀,形成的影子会不合;在其它星球上不雅察“北斗七星”,构成的图形就会不合.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记录单

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验记录单任课教师***任教班级六年级班级人数**实验时间实验课题月相实验目的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实验准备材料记录纸、铅笔实验操作过程及观察结果步骤:1、观察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情况,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即使遇到多云,也进行观察。
2、我观察到的月相变化如下,记录时间是每天相同的时刻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我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具有规律性的,上半月左暗右明,明亮部份逐渐增大;下半月左明右暗,明亮部分逐渐减小直至完全变暗。
备注任课教师***任教班级六年级班级人数**实验时间实验课题建一个“星座”模型实验目的组成星座的各个星星,大小不一,没有联系,看到的星座只是在地球上观察的形状。
实验准备材料硬纸板、尼龙线、橡皮泥、直尺、剪刀、投影仪及屏幕实验操作过程及观察结果步骤:1、在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按图打上7个小孔【图一】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27cm、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相同大小的橡皮泥小球【图二】3、用投影机的光从侧面照射它们,观察记录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图一观察到的现象:会看到形成的影子是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北斗星”的形状;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形成的影子会不同;在其它星球上观察“北斗七星”,构成的图形就会不同。
结论天空中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星星,离我们有远有近;星座其实是距离不同的、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幕上排列的图像。
备注。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摆的秘密实验记录单

同一个摆
时间
摆动次数
10秒
10秒
10秒
实验记录单(一)
同一个摆
时间
摆动次数
10秒
10秒
10秒
实验记录单(一)
同一个摆
时间
摆动次数
10秒
10秒
10秒
实验记录单(一)
同一个摆
时间
摆动次数
10秒
10秒
10秒பைடு நூலகம்
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我们的
猜想
实验分析
实验做法
实验结论
条件
条件
我们猜想摆摆动
的快慢跟()有关
次数
1号摆
2号摆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我们的
猜想
实验分析
实验做法
实验结论
条件
条件
我们猜想摆摆动
的快慢跟()有关
次数
1号摆
2号摆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我们的
猜想
实验分析
实验做法
实验结论
条件
条件
我们猜想摆摆动
的快慢跟()有关
次数
1号摆
2号摆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我们的
猜想
实验分析
实验做法
实验结论
条件
条件
我们猜想摆摆动
的快慢跟()有关
次数
1号摆
2号摆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实验数据汇总一
小组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组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实验器材:白醋20ml、小苏打30g、瓶盖7个、白砂糖、实验、密封袋
实验步骤:
实验一:观察有气体产生的气体
1.准备6个塑料瓶盖,把它们分为两组,每组3个瓶盖。
2.在每组的3个瓶盖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白砂糖、食盐和小苏打。
3.在第一组的三个瓶盖中滴入水,在第二组的三个瓶盖中加入白醋。
4.观察哪个瓶盖内有气泡产生。
实验二:收集气体
1.取一个能盛水的密封袋,在里面放入三勺白醋。
2.在一个塑料瓶盖中加入一勺小苏打,再把它小心地放进密封袋中。
3.封好袋口,打翻袋中的瓶盖,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观察发生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大量,反应后的液体温度比原来要。
实验结论:
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会产生的物质,它们的变化是变化。
实验步骤:
1.用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
2.将三张纸片摆放在一条直线上。
3.在地球纸片上打上一个观察孔,让月球纸片和观察孔高度一致。
4.将月球纸片转到离地球纸片远近略有不同的两个位置上,通过观察孔观察 “月球”挡住“太阳”的情况。
观察到的现象:
月球纸片离地球纸片近的时候观察到____,离地球远的时候观察到____。
实验步骤:
1.找一张边长为5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纸板按图打上7个小孔。
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厘米、12厘米、15厘米、17厘米、27厘米、 27厘米、14厘米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小球。
3.用投影仪的光从不同侧面照射它们,记录下橡皮泥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
我的记录:
观察角度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试管夹、试管架、试管(水若干)、大头针、蜡烛、酒精灯、火柴
实验步骤
1、制作蜡烛块,用火柴点燃蜡烛,并使其熔化,收集蜡烛块。将大头针小心地扎入蜡烛块,增加其重量。
2、加热,将蜡烛块放入试管底部,然后在试管内加入适量的水(不能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二),并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点燃酒精灯,对着试管上部加热,注意试管口不能对着人,加热时要转动试管,以使试管上部均匀受热,然后持续给试管上部加热,直至水沸腾。观察试管底部蜡烛块的变化。正确熄灭酒精灯。将热的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上,小心烫手。
实验结论
试管上部的水受热后向上升,试管底部的水较冷往下沉,因此蜡烛块不会被熔化。水的传热方式为对流。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实验结论
橡皮筋给予吸管火箭模型的能量越大,吸管火箭升得越高。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能量的转换
实验时间
班级
小组
实验目的
1、知道什么是能量、能源以及能量的形式、能源的种类
2、知道能量是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的
实验器材
火柴、花生米、铁丝、木板、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若干)、温度计
《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实验时间
班级
小组
实验目的
1、知道什么是能量、能源以及能量的形式、能源的种类
2、知道能量是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的
实验器材
吸管、剪刀、胶带、记号笔、橡皮筋若干、米尺
实验步骤
1、制作吸管火箭,按书中步骤与要求,制作一个吸管火箭模型。注意不要剪到手,不要乱扔剩余的吸管。将吸管火箭模型放到发射器上,在吸管下端标记0刻度,然后往下拉吸管火箭,用记号笔在吸管上以厘米为单位依次标上刻度。
大象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情况记录

04
实验总结和反思
实验收获和体会
实验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及解决方 法
实验结果与预期 的差异及原因分 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中学到的知 识和技能
对实验的改进建 议和未来展望
实验不足和改进建议
实验操作不规范:需要加强实验操作的培训和指导 实验数据不准确:需要提高实验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实验时间过长:需要优化实验流程,缩短实验时间 实验安全性不足:需要加强实验安全措施,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对实验课程的评价和展望
实验课程设计: 内容丰富,贴 近实际,有利 于培养学生的 科学素养和实
践能力。
实验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 合作式等多种 教学方法,激 发学生学习兴 趣和主动性。
实验效果评估: 通过实验报告、 课堂表现等多 种方式进行评 估,确保学生 掌握实验技能
和知识。
实验课程展望: 进一步完善实 验课程设计, 加强实验教师 队伍建设,提 高实验教学质
结果呈现:将分析结果以图表、 表格等形式呈现,便于理解。
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操作过程: 学生按照教材 要求进行实验 操作,观察实 验现象,记录
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学 生根据实验数 据进行分析, 得出实验结果。
结论:学生根 据实验结果进 行总结,得出
结论。
反思与改进: 学生根据实验 结果和结论, 反思实验操作 过程,提出改
量。
05
实验报告提交和评价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标和意义 实验步骤: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包括使用的材料、方法和操作步骤 实验结果: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结论: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指出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年级六年级实验者时间 3.22----4.20 实验名称月相实验器材:记录纸、铅笔我的猜测: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步骤:1、观察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情况,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即使遇到多云,也进行观察2、我观察到的月相变化如下,记录时间是每天相同的时刻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我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具有规律性的,上半月左暗右明,明亮部分逐渐增大;下半月左明右暗,明亮部分逐渐减小直至完全变暗。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年级六年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建一个“星座”模型实验器材:硬纸板、尼龙线、橡皮泥、直尺、剪刀、投影仪及屏幕我的猜测:组成星座的各个星星,大小不一,没有联系,看到的星座只是在地球上观察的形状步骤:1、在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按图打上7个小孔【图一】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27cm、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相同大小的橡皮泥小球【图二】图一图二3、用投影机的光从侧面照射它们,观察记录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观察到的现象:会看到形成的影子是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北斗星”的形状;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形成的影子会不同;在其它星球上观察“北斗七星”,构成的图形就会不同。
结论:我认为天空中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星星,离我们有远有近;星座其实是距离不同的、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幕上排列的图像。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验记录单
任课教师***
任教班
级
六年级
班级
人数
**
实验
时间
实验课题月相
实验目的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实验
准备
材料
记录纸、铅笔
实验操作过程及观察结果步骤:
1、观察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情况,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即使遇到多云,也进行观察。
2、我观察到的月相变化如下,记录时间是每天相同的时刻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我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具有规律性的,上半月左暗右明,明亮部份逐渐增大;下半月左明右暗,明亮部分逐渐减小直至完全变暗。
备注
任课教师***
任教班
级
六年级
班级
人数
**
实验
时间
实验课题建一个“星座”模型
实验目的
组成星座的各个星星,大小不一,没有联系,看到的星座只是在地球上观察的形状。
实验
准备
材料
硬纸板、尼龙线、橡皮泥、直尺、剪刀、投影仪及屏幕
实验操作过程及观察结果步骤:
1、在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按图打上7个小孔【图一】
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27cm、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相同大小的橡皮泥小球【图二】
3、用投影机的光从侧面照射它们,观察记录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
图一
观察到的现象:
会看到形成的影子是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北斗星”的形状;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形成的影子会不同;在其它星球上观察“北斗七星”,构成的图形就会不同。
结论
天空中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星星,离我们有远有近;
星座其实是距离不同的、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幕上排列的图像。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