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使用手机的八大危害

合集下载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十大危害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十大危害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十大危害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十大危害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手机逐渐成为中学生的新宠,如今在学校内使用手机已经越来越普遍。

为了有效管理学生带手机的问题,学校和家长需要共同努力,了解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并共同管理好学生的使用手机情况。

总体而言,学生带手机有“一利十弊”。

虽然手机可以方便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但其弊端更加明显,可以概括为以下十种:1、频繁使用手机会损害身体健康。

手机主要通过无线电波实现其功能。

这些电波会被人体吸收,可能会影响人体组织。

科学家已经明确指出,长时间频繁使用手机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记忆力丧失、睡眠紊乱、心理烦躁、头痛等方面。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很多身体机能还不健全,手机辐射会危害学生发育,影响身体健康,造成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的明显下降,听觉受损,免疫功能失调。

2、使用手机作弊会影响考风学风。

在学业成绩检测时,有的学生会通过手机作弊,弄虚作假,欺骗家长和老师。

这会导致课上精力分散、研究不用功、课堂受到干扰,严重影响教学秩序。

学生如果不认真努力研究,其研究成绩就会下降。

有的学生甚至会用短信捉弄老师和同学,影响良好品质的形成。

3、手机上的黄色信息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手机上的网站、QQ聊天、网络游戏、电子书等功能,以及不良短信,包括黄、赌、毒,都会毒害青少年。

对于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来说,黄色信息和网站有着极大的诱惑力,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有些学生会受不健康内容的影响,情绪波动很大,注意力不集中,学业成绩直线下降。

有些学生违纪违法,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4、使用手机会破坏校纪,影响教学效果。

学生晚上使用手机收发短信、看小说、玩游戏,不睡觉,手机成为娱乐品,干扰他人休息,降低研究效率。

学生的手机一般都是随身携带的。

在教室里,一些学生的手机关着,但大多数是开着静音或振动。

有些学生一节课连续收到五、六条短信,无法安心听课。

有些学生会忘记关手机,导致课上手机响起来,扰乱教学秩序,影响自己的研究效率,蔑视教师的劳动。

手机给中学生带来的十大危害

手机给中学生带来的十大危害

手机给中学生带来的十大危害随着高科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手机功能越来越丰富多彩,手机的普及必将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中学生已经不把手机当成与人通讯的工具,而是当做电脑一样的工具:上网、聊QQ和微信、玩游戏、黄色视频、发短信、网购······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带着手机上学。

虽然手机方便了家长与学生的联系,但却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研究。

一、“网吧”进教室和寝室,沉迷手机上网二、影响研究和休息,降低研究效率学生自制能力是不强的,很难经得手机的诱惑,一些学生在课堂上经常用手机打游戏、发短信、听音乐、看小说,也让自己对讲课内容一所无知。

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敢玩手机,可是他们的把所有的课余时间和休息时间都专注在手机上,甚至吃饭,几乎是手不离机。

特别是寝室熄灯后,很多学生依旧在发短信、看电子小说、玩游戏、看电影,导致很晚都无法入睡,第二天自然根本没有精神进行研究,研究成绩一落千丈。

三、早恋的“帮凶”中学生“早恋”对研究的危害是大家公认的,而现在手机已经成为学生“早恋”的帮凶。

手机是他们谈情求爱的最佳工具和最好媒介,通过手机短信、微信、QQ等方式,更为隐密,且更加方便表达无法当面启齿的话语。

一些学生本来的研究生活很安静、充实,但一旦使用手机(特别是女生),那么求爱信息、骚扰电话就会纷至沓来,一旦如此九别想安心研究了。

四、作弊的“帮凶”携带手机增加学生跟社会上不良青年的来往,个别同学在学校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给对方联系,叫来“帮忙”,结果往往造成学生的一些纠纷或打架。

页引起了不少矛盾和纠纷;这些都给学校管理造成不小的问题,手机成为学校安全的隐患。

六、增加经济负担,助长攀比心理中学生买手机,每月还要支付一笔不少的话费,客观上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另外,手机的更新换代很快,一部分家境较好的学生往往追求使用新款手机,这样也容易助长学生攀比心理,不利于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

中学生使用手机十大危害

中学生使用手机十大危害

中学生使用手机十大危害手机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成人,甚至中学生也开始使用手机。

虽然手机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使用手机也存在许多危害。

下面是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十大危害。

首先,使用手机会导致中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中,忽视现实生活。

许多中学生无法控制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整天沉迷于玩游戏、刷社交媒体等活动中,忽视了学习、运动和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沟通的重要性。

其次,使用手机会影响中学生的视力健康。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导致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甚至导致近视。

许多中学生长期使用手机,不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健康,给日后的生活带来了潜在的隐患。

第三,使用手机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效果。

手机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当中学生应该专心学习时,他们却容易受到手机的诱惑,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手机中的游戏、社交媒体等功能会让中学生分心,导致学习效果下降。

第四,使用手机会影响中学生的睡眠质量。

许多中学生晚上使用手机到很晚,会受到手机屏幕中的蓝光的影响,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出现失眠等问题。

而睡眠不足会影响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

第五,使用手机容易让中学生接触不良信息。

在手机上,中学生容易接触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对中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格发展。

第六,使用手机会影响中学生的交际能力。

中学生过度依赖手机进行沟通,不注意与周围人的交流,导致他们缺乏面对面的沟通能力和社交技巧。

第七,使用手机会导致中学生缺乏运动。

许多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过长,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动力进行户外运动,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第八,使用手机容易让中学生产生侥幸心理。

许多中学生在手机上看到别人发财、成功的故事后,会产生侥幸心理,认为只要他们也使用手机,就可以轻松获取成功。

这种侥幸心理会让他们忽视努力和勤奋的重要性。

第九,使用手机使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降。

在手机上浏览短视频、刷社交媒体等活动,会让中学生远离阅读书籍的习惯,导致他们阅读能力下降,对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十大不良影响

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十大不良影响

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十大不良影响手机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手机更是随身携带并且使用频繁。

然而,手机依赖也带来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以下将列举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十大不良影响。

首先,手机依赖影响学业。

中学生对手机过分依赖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影响课堂学习效果。

同时,手机上的游戏和社交软件也会让中学生沉迷其中,忽视学业,降低学习成绩。

其次,手机依赖会影响中学生的身体健康。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视力下降、颈椎疼痛等问题,甚至引发手机依赖综合症,影响中学生的生活质量。

第三,手机依赖会扰乱中学生的生物钟。

晚上玩手机会让中学生失眠,导致第二天精神不振,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规律。

第四,手机依赖会加剧中学生的社交问题。

过度使用手机会让中学生远离现实生活,导致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减少,甚至无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第五,手机依赖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发育。

手机过多使用会让中学生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导致身体发育不良,影响健康。

第六,手机依赖会让中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不良影响。

手机上的信息泛滥,中学生难以分辨信息的真伪,容易受到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的影响,造成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扭曲。

第七,手机依赖会使中学生缺乏运动锻炼。

长时间玩手机让中学生沉迷其中,无暇顾及体育锻炼,导致体质下降,容易患上各种慢性疾病。

第八,手机依赖容易让中学生产生焦虑和孤独感。

过分依赖手机会让中学生丧失与现实生活的连接,孤立自己,造成心理上的不适,引发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第九,手机依赖会让中学生缺乏沟通能力。

手机上的文字聊天让中学生慢慢失去了面对面交流的能力,影响了他们的社交技能和表达能力。

第十,手机依赖会增加中学生的经济负担。

手机游戏、应用、话费等支出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让中学生陷入过度消费的困境。

综上所述,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十大不良影响主要包括:学业受影响、身体健康问题、生物钟混乱、社交问题、身心发育不良、受网络信息影响、缺乏运动锻炼、产生焦虑与孤独感、沟通能力下降、增加经济负担等。

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十大负面影响

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十大负面影响

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十大负面影响在当今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中学生来说,手机更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然而,手机的过度依赖也给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十大负面影响,希望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警惕。

1. 分散注意力中学生手机依赖导致他们经常沉迷于手机中,无法集中注意力于学习和课堂上。

不断接收信息和浏览社交媒体会使他们分散注意力,无法专心致志地完成学业。

2. 影响学习效率手机依赖会使中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手机上,导致学习效率降低。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也容易造成视力疲劳和近视等问题,进一步影响学习。

3. 社交障碍过度沉迷手机会导致中学生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在现实社交中显得局促和尴尬,甚至出现社交障碍。

4. 影响睡眠质量晚上过度使用手机不仅会造成脑部兴奋而难以入睡,还会受到蓝光的影响而影响睡眠质量,长期下去可能导致失眠等问题。

5. 营养不良手机依赖会使中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忽视正常的饮食和作息规律,导致营养不良和身体素质下降。

6. 诱发网络成瘾手机依赖会使中学生渐渐沉迷于网络世界,无法自拔,进而诱发网络成瘾,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7. 增加犯罪风险手机依赖使中学生频繁在网络上留下个人信息和行踪轨迹,增加了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侵犯隐私等犯罪行为的风险。

8. 导致情绪波动长时间使用手机导致中学生对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产生巨大反差,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出现情绪问题和心理健康隐患。

9. 形成消极心态手机依赖会使中学生过度依赖外界评价和虚拟社交,形成消极心态和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自信心。

10. 影响家庭关系长时间使用手机不仅使中学生忽视家庭关系,还可能导致与家人交流减少和沟通不畅,影响亲子关系和家庭和谐。

综上所述,中学生手机依赖的负面影响严重,必须引起家长、老师和学生本人的高度重视。

学生应正确看待手机,适度使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才能更好地面对挑战和问题,成长为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才。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十二大危害精编版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十二大危害精编版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十二大危害精编版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了中学生不可缺少的伴侣和重要工具。

虽然手机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危害。

以下是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十二大危害。

1.影响学习中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

花费过多的时间在手机上玩游戏、上社交媒体或者看视频,不仅会减少学习时间,还容易导致学习质量下降。

2.损害视力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对中学生的视力造成损害。

手机屏幕的亮度和辐射对眼睛的刺激很大,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干涩、视力模糊等问题。

3.诱发睡眠问题中学生晚上过度使用手机不仅会导致睡眠不足,还可能诱发入睡困难、失眠等睡眠问题。

手机屏幕的蓝光会干扰褪黑激素的分泌,抑制正常的睡眠。

4.影响社交能力中学生过分依赖手机会导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和社交能力。

他们更愿意通过社交媒体来沟通,降低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不利于培养人际关系。

5.加重压力手机上的各种信息和社交网络的展示,容易让中学生产生比较心理,感到压力增加。

同时,手机也成为了中学生获取学习成绩和社交关系的主要场所,导致对照片、评论、点赞等的追逐,加重了心理压力。

6.片面了解世界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他们沉迷于虚拟的世界,无法真正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各种经历和体验。

他们很容易陷入只看到阳光并忽略阴暗的境地,无法全面了解和理解社会。

7.侵害个人隐私中学生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往往会泄露个人隐私,如手机号码、个人照片、住址等。

这些信息一旦被不良人士获得,会给中学生带来极大的威胁和危险。

8.增加交通事故风险9.影响身体健康中学生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容易导致颈椎和脊椎问题,使得身体姿势不正确,腰酸背痛成为常态。

此外,手机频繁传递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中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10.导致网瘾问题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容易形成网瘾,沉迷于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无法自拔。

网瘾会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学业、人际关系和身体健康。

11.影响家庭关系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会降低与家人的沟通和亲密程度。

学生玩手机的十大危害

学生玩手机的十大危害

学生玩手机的十大危害1、影响视力:经常长时间手机屏幕光线刺激眼睛,可能对眼有损害。

孩子会长时间的近距离的盯住手机屏幕,容易导致眼轴延长,从而造成视力下降,发生近视等。

2、影响与他人交流:孩子长时间沉迷于手机中,会减少与他人说话等交流,影响与父母情况,影响语言锻炼。

时间长了心理、情感可能发生不正常改变。

学生玩手机的十大危害如下1、影响视力:经常长时间手机屏幕光线刺激眼睛,可能对眼有损害。

孩子会长时间的近距离的盯住手机屏幕,容易导致眼轴延长,从而造成视力下降,发生近视等。

2、影响与他人交流:孩子长时间沉迷于手机中,会减少与他人说话等交流,影响与父母情况,影响语言锻炼。

时间长了心理、情感可能发生不正常改变。

3、手机游戏可以上瘾:长时间沉迷手机游戏,可以成瘾,使大脑产生器质性损害,影响大脑功能,影响学习等。

4、厌学情绪突出:沉迷于手机中的虚拟世界,不愿上学,不愿做功课。

5、滋生孤独感和自卑感:很多孩子一心扑在手机上,寸步不离,关注手机上的东西,不愿跟家人、同学交流,不利于感情的交流;接触到距离自己遥远的东西,更容易滋生自卑感。

6、睡眠不足:晚上不睡觉,抱着手机玩到凌晨一两点,造成睡眠不足,影响第二天的生活安排。

7、焦虑和抑郁:孩子因为长时间玩手机,情绪问题也会突出,被别人打断玩游戏时候更显得焦虑不安,被阻止时候心情沮丧,跟父母吼叫发脾气。

手机成瘾的儿童青少年患抑郁的风险要比一般孩子高。

8、更容易冲动、控制力差:手机成瘾会更容易伴随冲动情绪、行为,控制力也会降低,不利于孩子学习、生活中对自己的规则意识的约束。

9、影响心理健康。

手机的资讯,鱼龙混杂,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往往会通过各种途径入侵,最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10、影响发育:学生基本上都处于快速成长阶段,长时间的坐着、躺着、趴着等姿势玩手机,缺乏必要的身体锻炼(没有时间打球、跑步等),肯定会对自身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学生玩手机上瘾怎么办1、与孩子讨论手机的使用规则。

中学生使用手机十大危害

中学生使用手机十大危害

中学生使用手机十大危害一、影响学习、影响他人和集体高中生自控能力较差,当他们对课堂内容感觉枯燥乏味时,就会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甚至通话,课堂纪律及听课质量受到影响。

有的学生上课不关机而是把手机调为震动,一旦有电话打进,往往是想接又不敢接,并猜测是谁打来的电话,从而无法集中精神。

高中学生频繁使用手机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和干扰他人的学习、生活。

这样的镜头并不少见:课堂内,老师正讲得投入,少数同学在下面低头发短信,玩的不亦乐乎;寝室内,别的同学要休息,少数同学手机屏幕闪亮,喋喋不休,害得室友不能入睡。

诸如此类,老师和同学抱怨纷纷。

二、谈情说爱的帮凶中学生“早恋”对学习的危害应是大家公认的,手机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了中学生“早恋”的“帮凶”。

⑴、手机是他们谈情求爱的最佳工具和最好媒介。

通过手机传情、谈情,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⑵、手机是他们受到骚扰的“罪魁祸首”。

一些学生本来的学习生活很安宁,也很充实。

但只要手机在手上(特别是女生),那么求爱者就会纷至沓来,求爱短信铺天盖地,骚扰电话接二连三。

一旦如此,她就别想安心学习了,最终的结果是陷入“早恋”的泥潭。

三、考试作弊不少学生利用手机在考试中发短信答案,甚至有的同学在网上直接搜索答案和作文范文,这样不仅严重违反了考试规则,扰乱了正常考试竞争的公平性,还在师生中引起极恶劣的影响。

利用手机考试作弊让部分学生厌恶学习,养成依赖思想。

四、攀比成风铺张浪费学生买手机,很多人都是因为看见其他同学有手机而眼红,想自己也有一部手机好在同学面前炫耀。

手机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功能也越来越全面,手机功能的攀比现象越来越严重,你有和弦,我就要彩屏;你的手机能录音,我的就有数码拍照。

一时间,校园内手机成为流行趋势的风向标。

有的同学每月花在手机上的费用少则几十元,多则两三百元,高中生都没有收入,所有费用都靠父母亲供给,他们不是把钱花在购买学习资料上,而是在手机上铺张浪费。

五、手机管理引发新矛盾学校是公共场所,手机存放非常不便,导致部分同学手机经常被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八大危害
同学们:
在开学的第一天,学校就明令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而并且也签了保证书,家长也签了字;但少数学生总是不自觉,仍带手机到校园,当然学校也相应的采取了一些严控措施。

但措施是强制的、客观的;要想从源头解决问题、彻底杜绝手机进校园,还得提高同学们的主观自觉意识,进一步让同学们真正认识到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危害性、严重性!自觉养成进校园坚决不带手机的好习惯!
一、严重影响同学们的身体健康
手机长期的辐射对学生的身体发育极为不利。

伦敦大学研究人类脑神经及细胞的盖尔教授撰文指出,让正常的白鼠连续接受4小时频率围与手机辐射近似的无线电波辐射后,白鼠的脑细胞,DNA结构均有被破坏的迹象。

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

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梁宣梅教授说,现在有很多
青少年都在使用手机,总以为这对身体没多大影响。

其实,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远比成人要脆弱的多,处在发育期、不成熟;所以更容易受辐射影响。

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严重损害,引起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甚或精神抑郁。

而频繁玩手机游戏、听手机歌曲会对同学们的听力也会产生极大的反撞力损害。

二、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手机短信,为人们相互交流信息,传递情感提供了快捷而简便的现代手段。

然而,这又是一个缺乏行为规且隐秘性很高的“灰色或黑色地带”,人们在享受自由交流的同时,私欲放纵和道德失恒等人性的弱点也由此显露。

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不健康信息的传递;手机短信尤其是极不健康的、垃圾短信已经蔓延到了未成年人中间。

眼看着众多稚嫩的心灵受此污染,却又都苦于缺乏有力的对策。

据调查约有79%的学生说他们用来进行"文字调情"。

有74%的学生每周发送100多条信息,34%的学生已经提笔忘字、甚至不会写字。

离开手机不会生活、不能生活、
手机依赖症患者已大有人在!海淀区法院法官尚秀云指出,由于手机短信隐蔽性强,不易被察觉,青少年学生长期接触黄色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阅读快感。

短信过多,会使人心理紊乱,如果手机交流取代了直接交流,会使他们不能接受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差异,不懂得尊重别人。

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的心理学家威尔森称,在800例临床实验中,在工作中经常发短信的人IQ(智商)会降低10-20%,相当于一整天没有睡觉,而抽大麻后也仅下降4%左右。

这说明手机的危害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鸦片的危害;而且,手机短信容一般都未经过滤,正处在“似懂非懂”阶段的中学生很容易被不健康容吸引误入歧途。

这种事例实在是太多了!
少数学习兴趣不高的同学过度使用手机,使手机成为他生活的中心,一刻也离不开。

一旦离开,他们的情绪就会出现极端变化,变得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抑郁寡欢。

甚至很正常的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造成他们的紧和焦虑,这些都是“手机
中毒综合症”的表现。

“手机中毒综合症”会对人体机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手臂麻木,视力下降等,更严重的还可能引发人体植物神经紊乱紧性头痛、焦虑、忧郁等。

三、影响学习、影响他人和集体
以前,学生为了到网吧上网逃课、逃学翻墙出门,夜不归宿。

现在,学生可以直接在教室里随时通过手机进行QQ聊天、网页浏览、阅读黄色信息、发送短信和玩游戏等,有手机的地方就是可以上网的地方。

同学们,正确使用手机需要自控力。

当我们自控力薄弱时,当我们对课堂容感觉枯燥乏味时,就会不自觉的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甚至通话,课堂纪律及听课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有的学生上课不关机而是把手机调为震动,一旦有打进,往往是想接又不敢接,并猜测是谁打来的,从而无法集中精神。

这样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和干扰他人的学习、生活。

这样的镜头并不少见:课堂,老师正讲得投入,个别同学在下面低头发短信,玩的不亦乐乎;寝室,别的同学要休息,个别同学手机屏幕闪亮,喋喋不休,害得室
友不能入睡。

最可怕的是晚上在被窝里玩,老师和同学都发现不了,晚上熬夜,白天睡觉,无所事事,作业照抄。

短信发个不停,情话聊个不尽,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家长很操心,老师担忧,可惜我们有的学生还蛮不在乎呢。

四、败坏考风、击跨学风
学生有了手机后,一些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玩手机上,一到考试就一筹莫展,考试时总对手机有一种依赖心理,把希望寄托在手机上,靠手机作弊,蒙混过关,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同时也骗过了老师和家长。

难怪有少数家长在高考后总说,我的孩子在学校平时成绩如何如何的好,怎么连个二本也没有考上呢?反差怎么这么大呢?于是责怪学校没管好、责怪老师没教好,岂不知学生带手机进校就是其中的主要罪魁祸首!
记得几年前,我在教高三的一次考试中,一个考场共64人考试,检查带手机进入考场竟达38部,真是太可怕了呀。

利用手机不仅可以传答案,还可以在网上直接搜
索答案和作文文,这样不仅严重违反了考试规则,扰乱了正常考试竞争的公平性,还在师生中引起极恶劣的影响。

没有好的考风就没有好的校风,没有好的学风就不可能出好的成绩,不是为了成绩和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大家来学校干什么呢?因此,在这里,我要高声呼吁:同学们,进校园、请自觉不要带手机。

五、事端容易滋生,事故防不胜防
在很多学生看来,品牌手机简直代表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似乎能让男生更加潇洒多情,让女生更加温柔漂亮。

由于手机属贵重物品,是学生的心爱之物,势必要花费掉许多精力和时间来保管,但还是很容易丢失的,你看,校园丢失手机的现象时有发生,给你本人、给学校都造成了不少的损失和麻烦,同时浪费了同学们的精力。

另外,一些学生年轻气盛,受不了半点委屈,一旦发生小矛盾,会很快通过手机纠集社会青年、同学前来助阵、打架,严重影响了校园安全问题。

目前,手机已成为学生精神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给通讯部门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
也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副作用,像催化剂一样使中学生在短时间里迅速早熟起来,有的学生由于手机使用费过多,为了交上话费,平时只好省吃俭用或者以学校要交各种费用为由向父母要钱。

少数女孩因使用手机与学校外面联系广泛,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很向往外面的生活,这样反而给社会上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像这种情况,相比大家见的、听的已经不少了吧!
六、谈情说爱的帮凶
中学生“早恋”对学习的危害应是大家公认的,手机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中学生“早恋”的“帮凶”。

⑴手机是他们谈情求爱的最佳工具和最好媒介。

通过手机传情、谈情,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⑵手机是他们受到骚扰的“罪魁祸首”。

一些学生本来的学习生活很安宁,也很充实。

但只要手机在手上(特别是女生),那么求爱者就会纷至沓来,求爱短信铺天盖地,骚扰接二连三。

一旦如此,她就别想安心学习了,最终的结果是陷入“早恋”的泥
潭。

七、侵犯他人隐私
现在手机功能越来越多,不少中学生喜欢拿着“摄像头”手机偷拍,作为谈资笑料;甚至故意将恶搞的情景拍下来发到网上,宣扬不文明行为,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这些行为都引起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忧虑与反感。

八、手机陷阱
如今,利用中奖、谎称家人出事行骗的短信比比皆是,成人笑话和不良短信令人防不胜防,占卜、整蛊和无聊短信更是铺天盖地。

同学们,我们的心智尚未成熟,而且没有社会经验,很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短信的泥沼无法自拔。

同学们:
为了你自己的前程、为了父母的期望、为了学校的美好声誉,
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吧!
让我们深刻认识带手机进校园的严重危害性吧!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更加和谐的学习
环境吧!
让我们的同学都能如愿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为国家的优秀人才、成为学校的骄傲吧!
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