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方言
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方言

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方言除了普通话这一民族的共问语之外,汉民族还有许多不同的方言。
象一切语言中的方言一样,汉语的这些方言也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它们之间虽然有明显的差异,但由于语音上对应规律很整齐,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也大体相同, 因而它门并不是同普通话并立的独立语言,而只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
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日益集中和发展,汉民族共同语的影响必将日益扩大,汉语方言的影响也将逐渐缩小。
汉语的方言现在可以分成八区,它们的分布情况大致如下:(一)北方方言区1北方方言北京话为中心,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
分布地域包括长江以北汉族居住的地区,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一带除外)、四川、云南、贵州四省、湖南省西北一带。
使用的人口约64700万,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本方言区内部有很大的一致性。
从东北的哈尔滨到西南的昆明,直线距离约有3200公里,从东南的南京到西北的酒泉,直线距离约有2000公里,其间各处的人通话没有困难。
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大的地域,语言这样一致,在世界上是很少见的。
(二)吴方言区吴方言也称江南话或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
使用人口约7700万,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八点四。
分布地域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镇江不在内),浙江省大部分。
(三)湘方言区湘方言也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
使用人口约4600万,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五。
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
(四)赣方言区赣方言也称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
使用人口约2200万,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二点四。
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东北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
湖北省东南一带也属于这一区。
(五)客家方言区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使用人口约3700万,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四。
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
湖南、四川两省也有少数地区说客家方言的。
(六)闽北方言区以福州话为代表。
使用人口约1100万, 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二。
《语言学概论》与《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考研与期末考试都适用哦~~)

《语言学概论》与《现在汉语》名词解释汉语:(狭义)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广义)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语(即普通话):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共同语:又叫“通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方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并不是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形式。
次方言:由于在同一方言内部仍存在有语言分歧现象,常常把一种大方言再分列若干方言片,又称次方言。
地点方言:次方言下再分成一些小的方言点称作“土语”,也即“地点方言”。
地域方言(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社会方言: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
基础方言: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这种作为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称为基础方言。
如汉民族共同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
阶级方言:不同阶级所拥有的自己特殊的社会方言,主要表现在各阶级所用的一些特殊用语以及对一些词语的特殊理解上。
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叫亲属语言。
如汉语和藏语来自史前的原始汉藏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
社会变体:不同社会集团的言语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叫社会变体,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风格变体:语言因适用场合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变异。
母语(即原始基础语或基础语):类似原始汉藏语那样的语言。
子语:类似汉语、藏语那样的语言。
汉语和藏语是原始汉藏语在不同地域上的延续。
语言的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嗦作的分类叫谱系分类;按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分为语族、语支、语群。
国语: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往往还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工具,这就是所谓的“国语”(与“国语运动”的“国语”不同)。
(民族交际语:在多民族的国家里,各民族间共同使用的语言。
电大《现代汉语专题综合学习指导》名词解释题答案.

电大《现代汉语专题综合学习指导》名词解释题答案1.国家通用语言:是国家推广使用的通用语言,在我国,普通话是我国推广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
2.普通话:普通话是我国推广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
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3.规范汉字:指新中国建立以来由政府发布的规范文件所规定的汉字。
4.方言:是语言的变异形式,是一种语言的变体,是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例如我国,现代汉语方言有吴方言等七大方言区。
5.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应映。
例如吴方言就是一种地域方言。
6.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例如行业语就是社会方言。
7.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
如汉民族共同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
8.方言岛:一个大方言区内零星分布、通行另一种方言的区域,该方言区域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孤岛。
例如海南岛的军话就是被闽方言包围的一个源于官话的方言岛现象。
9.隔音字母:字母y和w是隔音字母,起分隔音节界线的作用,例如音节ianguang(仰望用上隔音字母拼写为yangwang就不会被误会为ianguang(眼光了。
10.音节:是人们在听觉上最容易分辨、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例如“我去上海”有四个音节“wǒ qù shàng haǐ”11.声母:是音节中位于音节前面的辅音,普通话有22个声母,除了一个零声母,其余都是由辅音充当。
例如“普通话(pǔtōnghuà”三个音节的声母分别是p、t、h。
12.韵母:是一个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
普通话韵母有39个。
例如“普通话(pǔtōnghuà”三个音节的韵母分别是u、ong、ua。
13.声调:是贯穿一个音节的高低升降的调子,由音高变化形成,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现代汉语》Ⅰ作业(1)答案

广西师范大学现代汉语作业1[《现代汉语》第一章现代汉语及其书写符号]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1.共同语共同语也叫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2.方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这种具有变异的地域性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3.双语现象:双语现象就是双重语言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正式场合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
双语现象是语言同化的先导或过渡阶段。
4.现行汉字:现行汉字指现在通用的汉字,就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的7000个字(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构成的、用来记写现代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
5.隶书:隶书是产生于秦代、通行于汉代的一种汉字形体。
隶书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笔画进一步简化,变婉曲、圆转的线条为平直、方折的笔画。
隶书开始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并为现行汉字的形体奠定了基础。
6.构字部件:二、判断说明题1普通话也就是北方话。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北方话只不过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广大的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地域变体,它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普通话以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作为语音系统,普通话的语汇也主要来自北方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也是由主要在北方方言区流行的近代白话文发展而来的,但我们终究不能把作为基础方言的北方话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混为一谈。
2北京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方面。
3.“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
“桃”和“沐”都包含部件“木”,而且两者都是形声字,但是,“桃”中的“木”是表意的形旁,而“沐”中的“木”是表音的声旁。
所以,说“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是错误的。
“肚”和“明”都包含部件“月”,而且“月”都是表意的,但“肚”中的“月”实际上是“肉”,跟肌肉有关,“明”中的“月”才是“月”字旁,跟月亮有关,所以说“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也是错误的。
实用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方言

• 河南话—豫剧 安徽话—黄梅戏 陕西话—秦腔
• 大力推广普通话,提倡讲普通话,其目的在 于推行全民共同的交际工具,消除方言隔阂造成 的交际障碍,不是用普通话取代方言,更不是要 消灭方言。
谢谢您的聆听
方言间在语音上的差异最大
声母
韵母
北方方言多, 北方方言
有21个
少,39个
南方方言 少,一般 少于20个
南方方言多:
苏州49个
赣粤闽多于 50个
闽方言只
闽方言潮汕
有15个
话有72个
声调
北方方言少, 一般只有4个 南方方言多:
湘方言5-6个 吴方言7-8个 上海话5个 粤方言8-10个
方言在词汇上的差异次之
北方方言还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a.华北、东北次方言 b.西北次方言; c.西南次方言区; d.江淮次方言区。
(2)吴方言
• 吴方言,以上 海话和苏州话为代 表。也叫江南话或 江浙话。分布地区 在上海市、江苏省 长江以南,镇江以 东和浙江省的大部 分地区。使用人口 7691 万 , 占 讲 汉 语 总人口的7.2%。
和 共
在共同语形成之前,可以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在共同语
同
形成之后,是共同语的地方分支或变体。
语 的 关
方言的发展要服从共同语的发展规律,否则就会发展成另 一种独立的语言。
系
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
•
每种方言都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积淀,有着深
厚的文化根基,同时又是地域文化的符号标志。
• 上海话—越剧 广东语—粤剧 北京话—京剧
(5)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 以广东梅州话为 代表。分布在广 东、福建、台湾、 江西、广西、湖 南、四川等省。 其中以广东东部 和北部、福建西 部、江西南部、 广西东部为主。 使 用 人 口 3850 万,占讲汉语总 人口的3.6%。
现代汉语习题与答案

现代汉语习题与答案第一章绪论习题与答案一、填空题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2、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普通话,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
3、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方言。
4、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通行于一定地域的语言。
5、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过程中,北京话有着特殊的地位。
6、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7、现代汉语的特点在语音方面有(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有声调。
8、日本语、朝鲜语、越南语同汉语关系尤为特殊,它们都吸收过汉语大量的词语,甚至在汉语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新词。
9、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10、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促进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11、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词汇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单项选择题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C)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A、所有B、北京C、北方D、东北2、现代汉语构成新词所广泛运用的方法是(D)A、轻声、儿化B、简缩C、附加词D、词根复合法3、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方式是(D)A、形态B、虚词C、词序D、虚词和词序4、现代汉语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B)A、单音节词B、双音节词C、三音节词D、多音节词三、判断题(在题后括号里用“√”用“×”表示正确或不正确)1、普通话就是过去所说的“白话”或“官话”。
(×)2、口语和书面语在表达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
(×)3、粤方言并不等于广东话。
(√)4、民族共同语既然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就应该排斥其他方言中的成分。
黄廖版《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详细版)

黄廖版《现代汉语》名词解释(详细版)第一章绪论1. 现代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现代汉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3.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4. 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5. 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就叫作基础方言)第二章语音1. 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
一切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属性,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2.《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方案,1958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
一共有五个部分组成,即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
3.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对音节进行分析,得出的就是音素。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
4.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发音体振动时间持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现代汉语专插本练习与答案

第一章绪论二、填空题: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方言和普通话。
2.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
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3.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普通话,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
4.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雅言,从汉代起被称为通语,明代改称为官话。
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普通话。
5.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方言。
6.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过程中,北京话有着特殊的地位。
7.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8.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有声调;词汇方面(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3)双音节词占优势;语法方面(1)词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2)词法与句法结构基本一致(3)词的多功能性(4)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9.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促进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10.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词汇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11.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
12.50年代初制定的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13.新时期的推普方针是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提高14.新时期推普工作应努力做到要使普通话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各级各类机关工作语言,广播、电视、电影、话剧的宣传语言,不同方言区及国内不同民族的人员交往时的交际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四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方言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区域。 方言形成的原因 汉语方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历史上多次大规模 的人群迁徙,加上地理条件的阻隔以及落后的 社会交流形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代汉语方言的七大方言区
(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可分为八个次方言区; (2)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可分为八个次方言区; (3)湘方言区:以长沙话为代表,可分为新、老两个方言片; (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 (6)闽方言:可分为八个次方言区,分别以福州话、厦门话、建瓯 话、永安话、莆田话等为代表; (7)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有学者依据其他标准,作了更为细致的分类,将汉语方言分为十 种。
现代汉语规范化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 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教师口语
第一章
绪 论
教师口语课的内容
现代汉语语音 文字 词汇 语法 修辞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
什么是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多种方 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普通话。
现代汉语的形成和发展
宋元以后的两种趋势
书面语方面:白话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口语方面:“官话”逐渐渗入各个方言区域
现代汉语的特点
语音方面
1.没有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 3.有声调
词汇方面 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要形式 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3.双音节词占优势
语法方面
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呈现出一系 列分析型语言的特点。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3.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4.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