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子共读”沙龙解答材料

合集下载

亲子共读家长会交流材料

亲子共读家长会交流材料

亲子共读家长会交流材料亲子共读家长会交流材料(1000字)尊敬的家长们: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家长前来参加我们的亲子共读家长会。

亲子共读是一种有益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模式,它不仅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还可以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今天我们将就亲子共读的重要性、方法以及效果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分享。

首先,亲子共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媒体和电子设备,孩子们往往沉迷于手机、电视和游戏中,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

而亲子共读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方法。

亲子共读可以让孩子重新拾起书本,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而且亲子共读还能够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帮助家长和孩子之间建立更深厚的情感纽带。

其次,关于如何进行亲子共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兴趣的书籍。

根据孩子的年龄,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绘本、故事书或科普读物等等。

在选择书籍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非常重要。

其次,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

每天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可以是晚上睡前或者是放学后等等,只要能够确保孩子和家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共读即可。

再有,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例如在孩子的房间准备一些柔软的垫子和灯光柔和的台灯,这样可以让孩子更专注于阅读。

最后,鼓励孩子参与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不仅仅是家长读给孩子听,还可以让孩子参与到阅读中,例如轮流读书、讨论故事情节等等,这样可以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亲子共读的效果。

通过亲子共读,孩子们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共读过程中,孩子们还能够学习到一些道德教育和社会知识,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此外,亲子共读还可以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增强亲子间的互动和沟通。

这些效果是不可小觑的,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亲子共读是一种非常有益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模式,它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促进亲子间的感情发展。

亲子共读五问五答

亲子共读五问五答

亲子共读五问五答亲子共读五问五答又快到寒假了,关心下一代成长的教育人,又开始忙着为学生推荐书单,为亲子共读提供建议了。

书单里,建议里,都是满满的教育情怀,都是对孩子们美好人生和未来的殷切期望。

既然都是为孩子们的成长着想,那么,在促进孩子阅读这件事上,就要在情怀之上,再做些实践的调研和理性的思考。

关于亲子共读,我们可以思考、讨论以下五个问题。

问:共读的书谁来选?答:孩子小的很,家长选;孩子大了些,商量着选;最好的方式,让书来选。

选书跟到商场里选择其他商品一样,选对了,用得舒心,觉得物超所值;一不小心看走了眼,就会堵心。

书选错了,不仅不能达到所期望的读书目的,还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亲子共读的目的是为了持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同时丰富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渠道,营造和谐、温暖、有文化气息的家庭生活氛围,让孩子在共读中健康成长。

往往,家长对孩子将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物,自己的心中早就有所期待,甚至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幻想着、规划着了。

这就导致平时孩子读什么书,家长会有自己先入为主的选择。

还有一类家长,自己对读物不甚了解,就把选择权交给了各种亲子阅读书单,根据书单来选择。

这两种选书路径,都是由家长做主的,孩子基本没有发言权。

孩子在选书上没有发言权,所谓的亲子共读,就有可能变成了“捆子阅读”。

若是家长选的书,孩子都没有兴趣,其结果,就会与家长的期待背道而驰,以共读的名义败坏了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从此厌烦、害怕读书。

既然共读书目的选择权不宜由家长把持,那就放手交给孩子吧。

孩子自己选择,大概都是他们真正喜欢读的书,能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当然是一件快乐的事了。

如此,不就真正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吗?以后孩子不就成了爱读书的人吗?事情好像不是这么简单。

笔者对一个年级孩子的读书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孩子自己选择的都是趣味性或故事性强的书,也就是说,好玩,是大多数孩子读书的主要动力。

这本身没有对错,只要不是低俗的读物,孩子都能通过阅读本身收获成长。

亲子共读交流材料怎么写

亲子共读交流材料怎么写

亲子共读交流材料怎么写亲子共读交流是一种促进家庭互动和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教育方式。

以下是一个关于亲子共读的交流材料,包括了互动问题和引导,字数为1000字。

标题:亲子共读交流——分享阅读的快乐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孩子们的亲子共读导师。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亲子共读的经验和好处。

希望通过这个交流,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

首先,让我们来聊一聊亲子共读的好处。

阅读是一种启迪智慧、增长知识的方式,而亲子共读则是使阅读更加有趣、有意义的方式。

亲子共读不仅可以加深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还可以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如何进行一次有效的亲子共读呢?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一本合适的图书。

这本书既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和兴趣爱好,又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在选择时,可以跟孩子一起参与,让他们感受到选择图书的乐趣。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思考和交流。

比如,故事中的主人公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如何解决的?有没有想过自己会怎么做?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提出问题,我们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

比如,我们可以邀请孩子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让他们亲身体验故事情节。

这种互动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更加融入故事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和价值。

最后,亲子共读不仅仅限于阅读时间,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后绘本分享、写读后感等形式来巩固阅读的效果。

绘本分享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给其他家长和孩子们,增加他们对阅读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亲子共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亲子共读,孩子们不仅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够加强家庭和睦。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亲子共读成为了家庭共同的表示和沟通方式,同时也能够让孩子享受到和父母在一起的宝贵时光。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愉快的阅读环境,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吧!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或者想分享自己的亲子共读经验,请随时提问和交流。

亲子共读典型交流材料

亲子共读典型交流材料

亲子共读典型交流材料
母亲:晚饭过后,咱们来一起读书吧。

孩子:好的,妈妈。

我想读这本《小王子》。

母亲:嗯,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书。

咱们开始吧。

孩子:(读了几页)妈妈,小王子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星球呢?
母亲:他离开了星球是因为他想要探索其他的世界。

他渴望找到真正的朋友和意义。

孩子:那真的很勇敢。

他到了地球之后,遇到了一个飞行员。

他们变成了朋友。

母亲:是的,小王子在地球上遇到了很多奇怪的人,但只有飞行员是真正理解他的。

孩子:妈妈,我觉得小王子对世界很独特的观察方式让我很想学习。

母亲:这本书确实能让我们重新审视世界。

小王子通过寻找星星的花和狐狸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了爱与友谊的重要性。

孩子:妈妈,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去和其他人建立真正的友谊呢?
母亲:建立真正的友谊需要真诚和理解。

与他人共享喜悦、忧
愁,并尊重彼此的差异。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倾听别人的需求和感受。

孩子:妈妈,我真的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像小王子那样的朋友。

母亲:只要我们用心去待人,真诚对待他人,就一定会遇到那个特别的朋友的。

孩子:谢谢妈妈,我还想继续读下去,看看小王子还有什么惊喜呢。

母亲:好的,我们继续读下去。

我期待我们共同探索小王子的世界。

亲子共读问与答

亲子共读问与答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1 2023.4 父母孩子
文字符号的解码,运用背景知识对语法、语境进行理解 样?”另一类是感受性问题,能帮助孩子建立移情能力,
等。如果阅读的流畅度受到限制,孩子很难享受阅读 引发更多的互动与思考。比如,“你觉得书里哪个地方
的乐趣,自然不愿意自主阅读。随着识字量的增加、理 最有趣?”“你最喜欢谁,为什么?”需要注意的是:阅读需
5 如何跟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共读 如果家里不止一个孩子,在亲子阅读时,家长可能会面对更多问题,如孩子间年龄、兴趣不同,认 知有差异,每个孩子都要求读自己选的书,该先念谁的呢?对此,家长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父母分工,共读不累。爸爸妈妈每人陪伴一个孩子阅读。不同的阅读风格能带给孩子不同的感受, 让孩子养成多元思考模式。
误区 5:阅读中过多进行道德灌输
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阅读绘本,是为了让孩子懂 得绘本中明示或暗含的人生哲理。抱着这样的目的,家 长在阅读的过程中时不时会问:“你觉得这样做对吗?” 或者直接告诉孩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种做法 强化了图画书阅读的道德灌输。但其实,优秀儿童文学 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往往是第一位的。对于孩子来 说,阅读绘本最重要的是感受其中的文学美与艺术美, 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者“ 毛 毛 虫 吃 了 什 么 ”的 提 问 方 式 ,即 亲 子 合 作 完 成 阅
具备故事性,既贴近生活,又充满想象力;
读 。 除 此 之 外 ,还 可 以 问 由 阅 读 经 验 引 发 的 问 题 ,如
图画幅面尽可能开阔,字体偏大,阅读舒适感强。 “你见过毛毛虫吗”“你观察到毛毛虫是怎样吃东西的
解能力的增强,孩子自然会选择自己看书。这时,自主 要交流和分享,但并不意味着每一次阅读,都需要无休

家长亲子共读经验交流材料

家长亲子共读经验交流材料

家长亲子共读经验交流材料家长亲子共读是指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同一本书或故事,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互动交流的活动。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以下是我对家长亲子共读经验的一些交流材料。

主题:家长亲子共读经验交流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是为了分享和交流家长亲子共读的经验和心得。

家长亲子共读是一种宝贵的亲子时光,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能促进孩子的整体发展。

通过共同阅读,我们和孩子可以一起进入故事的世界,一起思考问题,一起成长。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孩子一起阅读了一本关于友谊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但是他们也发生了一些争吵。

我问我的孩子:“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发生争吵呢?”我的孩子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也许是因为他们没有好好倾听对方的意见。

”我当时听了很开心,因为这正是我希望孩子能够从这个故事中领悟到的道理。

在进行家长亲子共读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的是互动和交流。

通过提问和讨论,我们可以激发孩子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他们的回答,帮助他们理解故事中的主题和情节,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在共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分享我们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例如,我们可以谈论故事中的人物是否与我们有相似之处,或者讨论故事中的道德教育问题。

通过这种互动,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和反应,还可以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力。

家长亲子共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亲子关系的培养。

我们可以通过共同阅读,与孩子建立更紧密的情感联系。

例如,在阅读中我们可以拥抱我们的孩子,为他们加油鼓劲,这样他们会感受到我们的爱和鼓励。

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阅读的机会,与孩子分享我们的一些亲身经历和人生观,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总结一下,家长亲子共读是一项有益的活动。

它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进行共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互动和交流,引导孩子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判断力。

关于“亲子共读”沙龙解答材料.

关于“亲子共读”沙龙解答材料.

关于“亲子共读”沙龙解答材料(一)认识“亲子共读”l、什么是亲子共读?亲子共读,又称亲子阅读,是指在家庭中大人与孩子一起阅读。

通常,我们将亲子共读理解为“大人为自家的孩子读书”。

在这里,我们不妨理解得更广泛些。

从参与人的角度看,孩子一方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可以是自家的孩子,也可以是别家的孩子。

从阅读活动的内容来看,除了核心的阅读活动外,亲子阅读可以从选书的时候开始,一直到读后的交流,形成一个“选书—读书—聊书—再选书—再读书”循环立体的过程。

从共读的形式上看,亲子共读可以是大人读给孩子听,也可以是孩子读给大人听,也可以是大人读给大人听,也可以是孩子读给孩子听,也可以是自己读给自己(默读或读出声音);除了“读”的形式,还可以有表演、图画、手工、实验等等多种形式,重要的是大人与孩子一起享受这个过程。

因此,从广泛的意义上说,亲子共读可以理解为大人与孩子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

2、为什么要进行亲子共读?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孩子成为早慧的天才,也不是要用读书识字充塞童年的快乐时光,而是充分开发孩子的潜能,让阅读成为孩子认知和交流的重要途径,成为童年快乐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要让孩子们成为自觉的、独立的、热诚的终身阅读者,让阅读为他们带来一生的幸福。

儿童的阅读,决不是只在学校发生的事情。

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校外,与家人一同分享。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家长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儿童的阅读,既是一种学习手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大人有责任教会他们如何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二) 常见的误区与困惑:1、误区与困惑一:亲子共读只适用于幼儿,等到孩子上学了、会自己认字念书了,就应该让孩子独立阅读,否则会养成依赖大人的习惯。

温馨提示:亲子共读适合所有年龄的孩子,它的本质在于分享阅读的快乐。

我们应当鼓励孩子独立阅读,亲子共读正是培养孩子独立阅读习惯的良好方法之一。

2、误区与困惑二:亲子共读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早点学会识字、阅读,因此在共读的过程中,应当着重于帮助孩子认字,学会阅读的方法。

亲子共读经验交流材料

亲子共读经验交流材料

亲子共读经验交流材料亲子共读是指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分享读书的乐趣、思考和感受的活动。

下面是我的一次亲子共读经验分享。

前几天,我带着我的6岁女儿一起读了一本名为《小王子》的书。

这是一本世界著名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来自小行星的王子的冒险故事。

这本书不仅有精美的插图,故事也非常动人。

我们每天晚上读一章,然后一起讨论。

我发现,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女儿的阅读兴趣明显增加了。

她迫不及待地在晚饭后要求读书,甚至主动开始借来书给我读。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花上半小时的时间一起读书。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和女儿一起思考和讨论了很多问题。

例如,书中讲到的星星为什么会闪烁?为什么小王子要离开爱他的玫瑰花?为什么狐狸说“只有你成为我的朋友,我才不再孤单”?这些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我发现,通过亲子共读,我和女儿的互动明显增强。

我们之间产生了更多的交流和共鸣。

我可以感受到她正在成长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我也能从她那里获得新的思考方式和观点,这让我对她的成长更加有信心。

亲子共读也让我更加了解我的女儿。

她的兴趣、思考方式、情感都在阅读中展现。

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她的需求,并与她建立更深入的关系。

此外,亲子共读也加强了我们对阅读的热爱。

通过一起读书,我们体验到了阅读的乐趣。

我们可以一起品味一段经典的文字,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

阅读已经不再是一项枯燥的任务,而是一种愉快的享受。

在我们共读《小王子》的过程中,我还通过给女儿讲述了圣埃克苏佩里的故事,让她了解了作者背后的故事和创作动机。

我也向她介绍了其他类似的童话故事,让她对世界文学有了更多的了解。

总之,亲子共读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活动。

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培养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还能加强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对阅读的兴趣。

我将继续坚持亲子共读,并鼓励更多的家庭一起读书,共同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亲子共读”沙龙解答材料
(一)认识“亲子共读”
l、什么是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又称亲子阅读,是指在家庭中大人与孩子一起阅读。

通常,我们将亲子共读理解为“大人为自家的孩子读书”。

在这里,我们不妨理解得更广泛些。

从参与人的角度看,孩子一方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可以是自家的孩子,也可以是别家的孩子。

从阅读活动的内容来看,除了核心的阅读活动外,亲子阅读可以从选书的时候开始,一直到读后的交流,形成一个“选书—读书—聊书—再选书—再读书”循环立体的过程。

从共读的形式上看,亲子共读可以是大人读给孩子听,也可以是孩子读给大人听,也可以是大人读给大人听,也可以是孩子读给孩子听,也可以是自己读给自己(默读或读出声音);除了“读”的形式,还可以有表演、图画、手工、实验等等多种形式,重要的是大人与孩子一起享受这个过程。

因此,从广泛的意义上说,亲子共读可以理解为大人与孩子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

2、为什么要进行亲子共读?
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孩子成为早慧的天才,也不是要用读书识字充塞童年的快乐时光,而是充分开发孩子的潜能,让阅读成为孩子认知和交流的重要途径,成为童年快乐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要让孩子们成为自觉的、独立的、热诚的终身阅读者,让阅读为他们带来一生的幸福。

儿童的阅读,决不是只在学校发生的事情。

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校外,与家人一同分享。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家长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儿童的阅读,既是一种学习手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大人有责任教会他们如何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二) 常见的误区与困惑:
1、误区与困惑一:亲子共读只适用于幼儿,等到孩子上学了、会自己认字念书了,就应该让孩子独立阅读,否则会养成依赖大人的习惯。

温馨提示:亲子共读适合所有年龄的孩子,它的本质在于分享阅读的快乐。

我们应当鼓励孩子独立阅读,亲子共读正是培养孩子独立阅读习惯的良好方法之一。

2、误区与困惑二:亲子共读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早点学会识字、阅读,因此在共读的过程中,应当着重于帮助孩子认字,学会阅读的方法。

温馨提示:亲子共读的目的是引导孩子热爱阅读。

在正常的教育方法下,孩子迟早将学会认字,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但是请大家看看我们的大人世界:我们有太多会认字、会阅读而不阅读的人,从来就没有热爱阅读而不识字、不会阅读的人。

我们需要教会孩子去“爱”,而不是简单的“会”。

大人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带有强烈功利心的“快快的”、“早早的”愿望,往往是削弱孩子阅读热情的利器,其结果往往是,在孩子早早地学会了识字阅读的同时就丧失了自主阅读的热情。

3、误区与困惑三:亲子共读是女人的事情。

温馨提示:多项调查显示,目前国内接近九成的家庭由妈妈负责为孩子选书,而在进行亲子阅读活动的家庭中,也是近九成主要由妈妈担负为孩子读书的任务。

绝大部分幼儿园老师和小学的大部分语文老师也都是女性。

也就是说,在孩子出世后至少八九年里,几乎全是女性统领着他们的阅读世界。

所以在他们看来,“阅读是女人的事情”一点儿也不奇怪。

这对于孩子——特别是男孩——是不良的心理暗示。

因此,在亲子共读活动中,男性——特别是爸爸们——应当尽可能多地参与,为孩子们做出表率。

4、误区与困惑四:我们没有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也缺乏经验,不知该怎么读。

温馨提示:我们总是将时间花在最值得的事情,请将孩子的阅读看作最值得关注的事情。

亲子共读并不需要太多时间,每天哪怕5-10分钟都可以,关键在于坚持。

我们自身成长的经验是最丰富的宝库,请相信自己。

(三)亲子阅读的主要方法
1、主要方法介绍:
通过我们的调查与研究,并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的经验,我们为亲子共读推荐两种主要的方法:大声为孩子读书和持续默读。

这两种方法像一对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最好能结合采用。

大声为孩子读书,就是为孩子念书,读出声音来。

建议在家庭中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在上学前、晚饭后或临睡前,为孩子读一本书,每天至少5-10分钟。

选择图书,主要选择图画书或其他适合大声读的书,关键是孩子喜爱的书。

大声读的活动可以一直坚持下去,至少到孩子小学毕业。

持续默读,就是在家庭中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确定为默读时间,家庭的全体成员各自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报纸、杂志,安静地享受阅读,每天至少5-10分钟。

在这个过程中,不提问、不讨论,不监督孩子的行为,也不要求做任何读书记录或写读后感。

如有可能,这种活动最好一直坚持下去。

2、以上方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以上两种方法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它们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认为是培养孩子阅
读最为有效的方法,既适用于学校,也适用于家庭。

这两种方法可谓耗费社会成本最低的方法,任何家庭和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实施,不需要特殊的组织,也不需要额外的设备投资。

只需要大人和孩子,每天为这样的仪式准备几分钟的心情。

当然,为孩子准备好书也是必要的。

如果孩子愿意读书,谁不愿意投入呢?
我们生活在一个电子信息时代,孩子们被电视、电脑、网络、电话、手机等等电子媒介所包围,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方式正在被深刻地影响着。

如果我们每天连5-10分钟都拿不出来,在传统的阅读方式下安静地体验和思考,那些积淀至今的文明将走向何方?我们的孩子的明天又将会怎样?请不要吝啬每天这短短的5-10分钟!
(四)亲子共读的好处
人的一生中大脑生长最迅速的时期是在零到六岁,这是幼儿学习阅读最佳时期,错过此时期再去培养儿童阅读习惯,常事倍功半。

现在有许多中小学生的家长,常埋怨自己的孩子“不聪明”,同时又觉得奇怪,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习时间、学习条件,为什么孩子的一些同学,他们的学习成绩会那么优秀,那么拔尖。

这些家长不妨回顾一下,在孩子零到六岁时,你有没有进行亲子共读,如果你很少或没有,那么你已经“棋输一步”。

当然,有许多年轻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后,或为生计走南闯北,或因事业忙中无闲。

但千万不要亏待孩子,千万不要错过亲子共读的最佳时期。

亲子共读的好处:1、增进情感,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2、当成人与孩子共读的过程是愉悦且开放的,孩子们将会喜爱阅读,进而养成阅读和学习的习惯;3、可以丰富孩子的听觉、字汇及理解力,增强语言能力,提升写作能力;4、因为文学是一个由想象构成的世界,所以有长久共读经验的孩子,其想象力、创造力将获得不断的滋养;5、许多书本不仅可以增加知识而且还带给孩子欢喜、智能、希望、勇气、热情及信心,使孩子的思维活泼、多元、有弹性;6、共读会增进学习协调沟通能力,加强经验传承交流以及独立思考和休闲娱乐的效果。

(五)亲子共读的策略:
1、当孩子还小时,可以“坐袋鼠”或把他抱在膝盖上,大声念书给他听;2、把握时间,在愉快的气氛中和孩子共读;3、说、读、写、听多种途径交错进行;4、读生活的书;5、亲子合作,相辅相成;6、让阅读成为亲子间的一种享受。

倡导亲子共读,就是因为家庭阅读状况并不乐观。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幼儿期刊《幼儿画报》杂志社联合1000多所幼儿园,发布了“幼儿家庭读书环境调查”。

统计表明:99%的孩子都希望家长每天陪自己读书、讲故事,但喜欢在家看书的父母还不到15%;超过八成的孩子没有自己专用书架,有20%的家长从未带孩子去过书店或图书馆;96.48%的孩子喜欢让父母用搂、抱的姿势共同享受读书的乐趣,只有40%的父母能做到这一点,其他的仅仅是和孩子并排坐着阅读。

这个调查结果让我们看到,绝大部分孩子希望家长能全方位参与到家庭读书中来。

有句话说的好:“再怎么忙也要看书,再怎么穷也要买书,再怎么没交情也要送书。

”我想当我们的家长成为一个读书人的时候,他的教育也就自然而然成功了。

我始终相信一句话:“爱看书的孩子,学习成绩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他们肯定是最有前途的!”如果说天底下所有的声音中,读书的声音是最美妙的,那么父母大可不必担心自己的声音不够悦耳,普通话不够标准,只要是为孩子读书,父母的声音永远是最动听的。

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父母为自己读故事,因为亲子阅读的过程,给孩子带来的是身与心的享受。

父母为孩子朗读是帮助孩子学习书面语言并与孩子交流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方式。

在阅读给孩子听的过程中,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对故事的反应,随时和孩子进行交流,讨论一些相关的问题,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让孩子跟着你读他比较熟悉的读物。

父母读一句,孩子读一句,孩子会逐渐在倾听中积累语汇,然后在不经意间应用和表达。

这也是大声读给孩子听的优势之一。

老舍先生《养花》一文中的末两句话,聊表心中感想: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中“阅读”的乐趣。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