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BOR已成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了吗
Shibor已成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了吗?

作者: 刘湘云[1];邱乐平[1]
作者机构: [1]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出版物刊名: 金融理论与实践
页码: 24-27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期
主题词: 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市场性;基础性;稳定性;相关性
摘要:为培育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中国人民银行于2007年1月4日推出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至今,Shibor已正式运行了三年半。
我们从Shibor是否具备基准利率的四个属性的角度出发,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对其是否已具备承担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重任作了分析和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三个月内的Shibor,其市场性、基础性和稳定性均基本具备,可以承担作为金融产品定价基准利率的功能,然而相关性的缺乏使其现在还不能够承担货币政策价格调控的基准利率这一职能。
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

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通过对Shibor的定义、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评估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Shibor在中国货币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因此在使用Shibor作为基准利率时需要谨慎对待,应综合考虑其与其他利率指标的关系,以确保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Shibor;基准利率;货币政策;有效性一、引言二、Shibor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 定义:Shibor是指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上,各期限人民币拆借利率的加权平均利率。
它是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基准利率,反映了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和利率水平。
2. 计算方法:Shibor的计算采用加权平均法,按照不同期限的拆借利率加权平均得出各期限的Shibor利率。
目前,Shibor分为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等七个期限。
三、Shibor的影响因素1. 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Shibor的影响较大,如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金融市场的风险偏好等,都可能影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和利率水平,进而影响Shibor的走势。
2. 货币政策预期:货币政策的预期会对Shibor产生直接影响。
市场参与者根据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势的预期来决定其资金投向,当市场对货币政策收紧时,对未来流动性的预期会推高Shibor利率。
3. 外部环境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Shibor的走势,比如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外汇市场的变化等都可能对Shibor产生影响。
四、Shibor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作用1. 利率传导:Shibor作为银行间市场的基准利率,对市场上其他利率指标有着直接的影响。
央行通过调节Shibor利率来实现货币政策的传导,影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和市场利率水平。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研究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研究在现代经济中,金融是经济的核心。
作为金融资源价格的利率在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日益要求利率市场化,这是市场经济内在的、本质的要求。
当前,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我国利率管制已经有了很大松动,利率调整的频次有了很大提高;除了存贷款利率外,各个市场和各种产品的利率都已市场化形成。
但是,在整个利率体系中,由于基准利率的缺乏,导致金融产品难以进行风险定价,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机制不能真正落实。
利率的市场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本文正是对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探讨。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SHIBOR行使基准利率职能的可行性。
笔者结合基准利率的特质,借鉴国外基准利率实行的成功经验,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两种办法,分析了SHIBOR作为基准利率存在的问题及提出了合理的改进建议。
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五部分,分别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也就是文章的绪论,主要提出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在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相继实现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实现准市场化的情况下,SHIBOR的推出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主要有四: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的转型;推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型;引导非金融企业和家庭的支出;减缓宏观经济波动;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问题学术界已有不少研究,最后笔者分SHIBOR推出前、后两个阶段简要综述了目前的研究成果。
第二部分是正文的第一章,这一章主要研究基准利率的特性问题。
有关基准利率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完整的、能够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界定。
笔者首先根据其生成机制,将它分为央行基准利率和市场基准利率分别阐释,说明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并指出本文是对SHIBOR作为央行基准利率的研究;而后,根据国内学者的探讨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结合本文定义,共归纳了市场性、基础性、传导性、操控性、系统总体稳定和小幅波动性五种重要特质,将其作为后文检验SHIBOR的重要标准;然后用图示说明了基准利率的主要传导机制,深化概念;再后总结了基准利率选择的一般原则,即:1、良好的市场主体结构;2、大额的市场交易量;3、良好的市场工具结构;4、合理的利率期限结构;5、良好的可控性;6、与其他经济指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Shibor 十年:探索与实践

Shibor十年:探索与实践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中国人民银行于2007年正式推出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
十年来,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Shibor已经成长为我国认可度较高、应用较广泛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之一。
首先,Shibor基准性明显提升,比较有效地反映了市场流动性松紧。
短端Shibor与拆借、回购交易利率的相关性均在80%以上,并维持较窄价差,其中隔夜Shibor与隔夜拆借、回购交易利率的相关性高达98%;中长端Shibor得益于同业存单市场的发展壮大,基准性也有显著增加,Shibor3M与3个月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的相关系数高达95%。
其次,Shibor产品创新取得进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目前Shibor已被应用于货币、债券、衍生品等各个层次的金融产品定价,部分商业银行也依托Shibor建立了较完善的内部转移定价(FTP)机制,金融体系内以Shibor为基准的定价模式已较为普遍。
再次,Shibor与实体经济联系日趋紧密,越来越多地发挥了传导货币政策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通过Shibor挂钩理财产品、Shibor浮息债、非金融企业参与的Shibor利率互换交易等渠道,Shibor较好地将货币政策信号传导至实体经济,并随着直接融资比重提升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完善,进一步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Shibor的创设借鉴了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等国际基准利率。
2012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后无担保拆借市场规模有所下降,以及部分报价行操纵Libor报价案件等原因,国际社会开始着手改革以Libor为代表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
2017年7月,英国金融行为管理局(FCA)宣布将从2021年起不再强制要求Libor报价行开展报价,届时Libor可能不复存在,未来英国将逐步转向基于实际交易数据的SONIA(英镑隔夜平均利率)作为英镑市场基准利率。
SHIBOR已成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了吗

SHIBOR已成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了吗2007年1月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被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推出,到目前为止,它已经运行了十一年。
现在Shibor在金融市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促进金融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Shibor能否成为我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非常值得我们探究。
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分别从四个方面出发,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 AR)对其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Shibor在市场性、相关性和稳定性这三个方面都已表现良好,可以作为金融产品的定价基准利率,但其基础性不强,导致它还不能充当我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
为了发挥Shibor 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功能,要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金融市场的各种机制。
标签:Shibor;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分析1选题背景培养我国的基准利率可以有效加快利率市场化过程,但是我国具有比较复杂的利率体系,我国的货币市场利率已经是最快进行市场化的利率,它主要是通过资金的供求状况的机制来构成。
Shibor出现以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上主要发挥作用的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和回购利率。
而Shibor的推出有赖于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改革。
目前我国还没有确定的基准利率体系,而且利率市场化的变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
在这样的环境下,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备选者被推出。
2 研究对象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多数文献都认为Shibor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两者中其一适合作为基准利率,因此本文通过比较两种利率的属性来判断哪种利率更合适。
而Shibor是2007年1月4号出世的利率,是对18家银行自主报出的利率求得算术平均值。
3 实证分析3.1样本及数据来源查阅各学者对如何选择基准利率的研究,部分学者认为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可以被修整为基准利率,部分认为Shibor更有优势,因此本文选取这两种利率进行比较。
因为这两种利率主要被用来进行短时间的交易,所以本文选择两者的短期数据来比较分析,包括各自的隔夜和七天两个品种。
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

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摘要】中国的Shibor作为基准利率在中国货币市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货币政策制定、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Shibor的定义和特点、与中国基准利率的关系、有效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等角度进行研究。
通过对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探讨其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
研究发现影响Shibor的因素复杂多样,不仅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也受政策调控、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
Shibor对中国货币政策也有一定的影响,对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进行总结和展望,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评价Shibor在中国货币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Shibor, 中国基准利率, 有效性研究, 货币政策, 利率市场, 影响因素, 研究展望, 结论评价1. 引言1.1 研究背景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和金融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金融体系不断健全,Shibor作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指标,对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虽然Shibor在中国金融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有效性和稳定性却备受质疑。
在金融市场混乱、利率波动频繁的情况下,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能否准确反映市场供求情况,未能得到充分验证。
为了更好地了解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实际运行情况,有必要对其定义、特点以及与中国基准利率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评价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为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和稳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

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越来越深入。
Shibor作为中国的基准利率,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探讨其在中国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和影响。
Shibor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96年,当时上海市场上出现了多家私营银行,而它们之间资金的流动性非常差,同时正值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关键阶段,于是有关方面决定成立上海同业拆借交易中心,并最终形成了Shibor这一重要的金融指标。
1. Shibor对金融市场的影响Shibor是市场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具有灵活性和反映市场实际情况的特点。
由于Shibor是银行之间的交易利率,因此它更能够有效地反映市场对利率的需求和供给情况,具有更广泛的市场代表性。
Shibor的变动对金融市场会产生直接影响,它所反映的利率水平直接影响着市场上的资金流动和价格形成。
Shibor的变动也会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灵活性都有促进作用。
2. Shibor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Shibor作为中国的基准利率,不仅影响着国内的金融市场,也会对人民币的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Shibor的上涨会导致人民币升值,而Shibor的下降则会导致人民币贬值。
因为利率的升降会影响资金的流入和流出,从而影响着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和供给。
Shibor利率的变化也会对外汇市场的交易产生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利率敏感性较强的外汇交易,Shibor利率的变化更会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
Shibor作为中国的基准利率,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影响和关联。
Shibor的波动性较大,尤其是在市场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时,Shibor利率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这对市场参与者和货币政策的制定都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由于Shibor的波动性较大,也会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对市场利率的过于依赖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中,Shibor作为基准利率被广泛使用。
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

摘要:基准利率在一国的利率体系中起基础作用,作为金融市场其他产品定价参照的利率体系,是一国利率体系之本,对利率市场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中国人民银行大力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今天,中国基准利率的选择仍然无法确定。
现通过分析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从而对中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并轨进程;提高Shibor 的市场代表性;寻找比Shibor 更有效的基准利率等建议。
关键词: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 (2019)06-0109-02Shibor 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周涵(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南昌330013)收稿日期:2019-03-11作者简介:周涵(1999-),女,安徽六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一、绪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培育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于2007年1月推出的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
Shibor 报价团现由18家商业银行组成,均是在中国货币市场上人民币交易相对活跃、信息披露比较充分的银行。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个交易日根据各报价行的报价,剔除最高、最低的各四家报价,对其余报价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后,得出每一期限品种的Shibor ,并与上午11:00对外公布。
Shibor 共报出O/N 、1W 、2W 、1M 、3M 、6M 、9M 、1Y 八种期限的利率。
目前,英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基准利率确定时间较早,对基准利率的选择研究较少,但由于2012年Libor 操纵丑闻事件的发生,美国和欧盟开始寻找新的基准利率。
在国内,对于基准利率的选择,国内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毕玉江通过对英美国家基准利率选择的分析提出,中国以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基准利率更加合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HIBOR已成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了吗2007年1月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被中国人民银行正式
推出,到目前为止,它已经运行了十一年。
现在Shibor在金融市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促进金融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Shibor能否成为我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非常值得我们探究。
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分别从四个方面出发,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 AR)对其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Shibor在市场性、相关性和稳定性这三个方面都已表现良好,可以作为金融产品的定价基准利率,但其基础性不强,导致它还不能充当我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
为了发挥Shibor 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功能,要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金融市场的各种机制。
标签:Shibor;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分析
1选题背景
培养我国的基准利率可以有效加快利率市场化过程,但是我国具有比较复杂的利率体系,我国的货币市场利率已经是最快进行市场化的利率,它主要是通过资金的供求状况的机制来构成。
Shibor出现以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上主要发挥作用的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和回购利率。
而Shibor的推出有赖于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改革。
目前我国还没有确定的基准利率体系,而且利率市场化的变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
在这样的环境下,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备选者被推出。
2 研究对象
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多数文献都认为Shibor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两者中其一适合作为基准利率,因此本文通过比较两种利率的属性来判断哪种利率更合适。
而Shibor是2007年1月4号出世的利率,是对18家银行自主报出的利率求得算术平均值。
3 实证分析
3.1样本及数据来源
查阅各学者对如何选择基准利率的研究,部分学者认为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可以被修整为基准利率,部分认为Shibor更有优势,因此本文选取这两种利率进行比较。
因为这两种利率主要被用来进行短时间的交易,所以本文选择两者的短期数据来比较分析,包括各自的隔夜和七天两个品种。
Shibor数据选自于Shibor 官方网站,而另一种利率数据选自于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3.2市场性检验
本文选取了2007-2018年每年的隔夜和七天两个期限的两种交易量,从交易量可以看出两者都在慢慢增长,但是银行间债券回购的交易量每年都比超出同业拆借交易量很多,在市场上占据了很大成分,具有较大优势。
3.3基础性检验
本文利用Eviews软件对短期的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和Shibor构建V AR模型来检验两种利率是否具备基础性,主要进行了单位根检验、格兰杰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
因为这两者主要是进行短期交易,所以本文选取的是2007年1月4日到2018年4月24日的隔夜债券回购利率(R001)、隔夜Shibor (SHIBOR1D)、七天债券回购利率(R007)、七天Shibor(SHIBOR1W)。
本文将这四种数据都进行了基础检验。
3.3.1 单位根检验
本文首先对四种利率进行了单位根检验,然后用AIC准则来决定最合适的滞后阶数。
可以看出四种利率的P值均小于0.05,而且ADF检验值都在1%的临界值以下,所以四种利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的,说明他们基本都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动。
3.3.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从以上检验的结果来看,四种利率均为平稳序列,因此可以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结果显示,SHIBOR1D和R001、SHIBOR1W和R007均互为格兰杰原因,但是观察相应的P值可以发现,0.0128>0.0032,0.0048>0.0025,这说明拒绝第一、三个原假设要比拒绝第二、四个原假设的概率稍微大点,即相对来说,SHIBOR对另一利率的影响程度更大。
总而言之,可以得出SHIBOR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有相互传递的过程,但是SHIBOR对其的影响程度较高。
3.3.3 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分析主要是用于分析V AR模型中的内生变量的冲击是否对其它变量造成影响以及造成多大的影响。
为了更深入地探究短期的两种利率的基础性,分别对两个时期的四种利率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并分析他们的动态特征。
结果显示,R001和自身的脉冲相应比较强,而SHIBOR1D和自身的响应比较弱。
SHIBOR1D对R001的冲击有着很强的脉冲反应,SHIBOR1W对R001的冲击较弱,SHIBOR1W和自身的响应比较强。
3.3.4 方差分解
与脉冲响应函数相比,方差分解主要是分析内生变量对其他内生变量的冲击产生多大的影响,即贡献度。
下面分别对SHIBOR1D、SHIBOR1W、R001、R007进行了方差分解。
分析结果可以看到,SHIBOR1D主要是受到R001的影响较大,但是SHIBOR1D对自身的影响很小。
SHIBOR1W和R007、R001和SHIBOR1D
有点相似,SHIBOR1W主要受R007的影响,而SHIBOR1W对自己的影响比较小。
因此,通过对两个期限的两种利率的基础性进行相关检验,结果表明,短期的债券回购利率对Shibor的影响力和引导性较强。
3.4相关性检验
从2013年起,SLO投放利率开始正式运行,所以本文选择2013-2018年的SLO的数据并将其整理归纳出来,与相应的数据放在一起以便进行分析比较。
本文将这四种数据绘制成趋势图,反映出了同升同降的走势。
除此之外,短期内的R001、SHIBOR1D和SLO具有良好的吻合性。
并且对这五种利率计算了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说明货币市场利率受到SLO一定程度的引导作用,而SLO 和SHIBOR1D、R001之间也有着很好的传导性。
3.5稳定性检验
本文将进一步分析这四种数据的稳定性,选取2007年1月4日到2018年4月24日的数据来计算这四种利率的均值、方差等指标。
计算结果显示,SHIBOR1D比R001的离散系数大,而SHIBOR1W的离散系数比R007的大,但是从总体数据来看,这两种期限的离散系数相差不大,所以短期的Shibor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在稳定性方面没有明显差别。
4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Shibor在市场性、相关性和稳定性方面都表现良好,可以培育成我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
但是Shibor在基础性方面表现不如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还有待改进。
Shibor虽然自运行以来就逐渐被用来作为各种金融产品包括票据贴现等的参考标准,而且影响着各种发行利率的变动例如企业债券等利率,但是仍然无法作为我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为所有金融市场的利率体系提供参考标准。
为了完善和改进Shibor并使其成为我国基准利率,要加快同业拆借市场改革的步伐,从而达到巩固Shibor基础性的目的。
同时增强Shibor和相关的产品定价之间的联系,促使其可以在市场中提高基础性,加快开发各种与Shibor有关联的衍生产品,尽快完成我国利率市场化,建立有效的货币政策相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