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食品有限公司小磨香油标准
小磨香油执行标准2023版

小磨香油执行标准2023版
一、原材料与制作工艺
1. 小磨香油的原材料应为优质芝麻,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
2. 制作工艺应采用传统的小磨制油工艺,确保香油的纯正和口感。
二、产品质量与口感
1. 小磨香油应具有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无异味、无杂质。
2. 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如色泽、香气、口感等。
三、食品安全与营养
1. 小磨香油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超标等问题。
2. 小磨香油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E、矿物质等,对人体健康有益。
四、包装与标识
1. 小磨香油的包装应采用食品级材料,密封性好,不易破损。
2. 包装上应清晰标注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家信息等内容。
五、检验与检测方法
1. 小磨香油的生产厂家应建立完善的检验制度,确保产品质量。
2. 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
六、储存与运输
1. 小磨香油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和撞击,确保产品安全。
七、销售与市场监管
1. 小磨香油的销售渠道应合法合规,不得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2. 市场监管部门应对小磨香油市场进行监管,打击假冒伪劣行为。
八、投诉与纠纷处理
1. 小磨香油的生产厂家应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
2. 对于纠纷处理,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护消费者和厂家的合法权益。
香油质量等级标准标准

香油质量等级标准标准香油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在中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而香油质量等级标准则是对香油进行评价和分类的基准。
下面将介绍一下香油质量等级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香油质量等级标准的背景意义香油质量等级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规范市场秩序,提高香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对香油的质量进行评估和分类,使消费者能够更好地选择和购买适合自己的香油产品。
二、香油质量等级标准的主要内容1. 外观特征:香油应具有金黄色、透明清亮的外观,无杂质和悬浮物。
2. 气味和口感:香油应具有浓郁的芝麻香味,不应有任何异味。
口感应滑润细腻,不粘口。
3. 色泽:香油的色泽应均匀一致,不应有色差或变质。
4. 酸价和过氧化值:香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应符合国家标准,以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稳定性。
5. 水分含量:香油的水分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以防止产品变质和滋生细菌。
6. 脂肪酸组成:香油的脂肪酸组成应符合国家标准,以保证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性。
7. 防腐剂和色素:香油中不应含有任何违禁的防腐剂和色素,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三、香油质量等级标准的分类根据香油的质量等级,可以将香油分为一级香油、二级香油和三级香油三个等级。
一级香油是指质量最好的香油,符合所有的质量标准;二级香油是指质量次于一级香油但仍符合大部分质量标准的香油;三级香油是指质量最差的香油,只符合部分质量标准或者不符合任何标准。
四、如何选择优质的香油1. 查看外包装:优质的香油通常会有专业的包装,上面会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2. 观察外观:优质的香油外观应该金黄色透明,没有悬浮物或沉淀。
3. 闻香味:优质的香油具有浓郁的芝麻香味,没有任何异味。
4. 试口感:优质的香油口感滑润细腻,不粘口。
5. 注意标签:仔细阅读产品标签,了解香油的成分和质量等级等信息。
五、香油质量等级标准的意义和影响香油质量等级标准的制定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保障,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口味和需求的香油产品。
食品公司小磨香油生产关键控制点炒籽作业指导书

食品公司小磨香油生产关键控制点(炒籽)作业指导书
具体操作步骤:
1、将烘烤车间的火炉点着预热30分钟左右,温度达到50℃左右;
2、将漂洗车间已经晾好的半成品通过自动吸料、除杂机自动上料,通过管道将半成品进入炒锅内;
3、每次炒一次不能超过150公斤;
4、150公斤芝麻进入炒锅内后大火持续40分钟左右,取出少量芝麻用手看看能否捏碎进行检测,一般情况再继续翻炒20分钟即可达到出烟标准;
5、炒好的芝麻,内含气饱满呈黑色;
6、炒到60分钟后即可洒水进行出烟后继续小火30分钟烘干后即可出锅进入自动冷却机。
小磨香油作业指导书1

北京中浩丹(郸城)食品有限公司小磨香油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日期:目录目录 (02)小磨香油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 (03)关键控制点(炒籽)作业指导书 (04)关键控制点(对酱搅油)作业指导书 (05)原料除杂漂洗作业指导书 (06)磨酱作业指导书 (07)自动除水分作业指导书 (08)扬烟冷却作业指导书 (09)过滤沉淀作业指导书 (10)洗瓶作业指导书 (11)灌装作业指导书 (12)包装作业指导书 (13)成品(入库)作业指导书 (14)北京中浩丹(郸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1小磨香油生产工艺流程图1.1 生产工艺关键控制点生产工艺流程中带※的部分,都是本公司的生产工艺关键控制点。
其中:(1)炒籽:将漂洗好的芝麻在预热后的旋转炒锅中翻炒,先大火后小火,大约90分钟左右使其不焦不糊,生熟均匀至芝麻肉色变暗红为止;(关键控制点具体见作业指导书)(2)对酱搅油:按照比例进行调配使酱和水成正比,根据公司统一比例每100斤酱兑60斤开水,每锅200斤酱应兑入120斤开水,酱和水兑好后,开启自动晃油机,在搅油30-40分钟后停止搅油,开始进行第一次大量起油,结束后继续开动晃油机进行第二次晃油程序,在2个小时内结束。
(具体见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关键控制点(炒籽)作业指导书具体操作步骤:1、将烘烤车间的火炉点着预热30分钟左右,温度达到50℃左右;2、将漂洗车间已经晾好的半成品通过自动吸料、除杂机自动上料,通过管道将半成品进入炒锅内;3、每次炒一次不能超过150公斤;4、150公斤芝麻进入炒锅内后大火持续40分钟左右,取出少量芝麻用手看看能否捏碎进行检测,一般情况再继续翻炒20分钟即可达到出烟标准;5、炒好的芝麻,内含气饱满呈黑色;6、炒到60分钟后即可洒水进行出烟后继续小火30分钟烘干后即可出锅进入自动冷却机。
关键控制点(对酱搅油)作业指导书具体操作步骤:1、把酱倒到晃锅内,同时按照比例及时倒入100℃的开水;2、每100斤酱兑60斤开水,每锅200斤酱应兑入120斤开水;3、酱和水兑好,开始开启自动晃油机开始搅油程序;4、由于自动搅油无法搅到锅的底部,在运行10分钟的时候,须人工拿不锈钢靶子持续来回搅动锅底5分钟左右,再过10分钟后在利用人工搅动2分钟左右,再持续10分钟左右停止搅油;5、在自动搅油30-40分钟后停止搅油,开始利用自动启动机或人工进行第一次大量起油;6、第一次起油结束,晃油机进入第二个晃油程序;7、由于第一次起油已经把三分之二的油起走,剩余三分之一的油在2个小时的晃动中逐渐出油,人工随时起出。
陕西省小磨香油小作坊操作指导规范(试行)

陕西省小磨香油小作坊操作指导规范(试行)1.依据及范围1.1 为了进一步规范小磨香油生产加工行为,保障食品安全,依据《陕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及摊贩管理条例》,制定本指导规范。
1.2 本指导规范适用以芝麻为原料,生产加工小磨香油的小作坊。
2.基本工艺流程筛选→漂洗→炒籽→扬烟→磨浆→兑浆搅油→震荡摇油、撇油→沉淀→灌装3.主要设备器具3.1 有完好的原料处理设备、烘炒设备、磨浆设备、摇油设备、沉淀过滤设备、包装设备、称量设备及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
3.2 容器具应当无毒无害,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得使用盛装化学物质的和不易清洗的容器。
3.3 设备容器应保持清洁,应定期用开水清洗消毒。
3.4 应定期对加工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4.加工场所4.1 加工场所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安全距离。
4.2 加工场所布局合理,并与生活场所有效隔离,加工场所不得饲养家畜、家禽,并配备防蝇、防虫、防鼠等设施。
4.3 加工区墙壁表面光洁,无脱落,并符合相关要求;门窗应采用防锈、易清洗的密封框架。
4.4 加工区布局合理,符合生产加工流程要求,并便于卫生管理和清洗、消毒。
要保持原料及成品油存放相对独立并远离火源。
加工区的污水、废弃物要及时清除。
4.5 加工区的照明设施应安装防护罩,应配备必要的通风设施。
烘炒间应有强制排烟设施。
5.个人卫生5.1员工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工作期间患有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甲型、戊性)、活动性肺炎、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国家卫计委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不得从事食品加工。
5.2接触食品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
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不得配戴饰物、染指甲、喷洒香水。
6.生产要求6.1 筛选:清除芝麻中的杂质,选取颗粒饱满、无霉烂变质的芝麻。
6.2漂洗:用清水漂洗芝麻,去除细小的杂质和灰尘。
将芝麻浸泡1-2小时,让芝麻吃透水分,再将芝麻捞出沥干。
调和芝麻油(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调和芝麻油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调和芝麻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芝麻香油为基质油,按一定比例,加上一种或几种其它食用植物油,经科学调配而成,具有芝麻油香味的调和芝麻油。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调和芝麻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此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霉素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霉素限量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22食品中黄曲霉素B1的测定GB/T5009.27食品中苯并芘(a)的测定GB271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T5009.37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524植物油脂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525植物油脂检验透明度、气味、滋味鉴定法GB/T5528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方法GB/T5529植物油脂检验杂质测定方法GB/T5530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测定GB/T5538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8233芝麻油GB8955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GB9687食用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GB/T11761芝麻GB/T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标准GB/T15688动植物油脂中不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GB/T17374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GB/T17376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GB/T17377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GB/T22460动植物油脂罗维朋色泽的测定(ISO15305:1998,IDT)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际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2009)《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定义调和芝麻油是以芝麻油为基础油,按一定比例,加上一种或几种其它食用植物油,经科学调配而成,具有芝麻油香味的调和芝麻油。
香油的产品标准代号 -回复

香油的产品标准代号-回复香油的产品标准代号是GB 12581-2017《食用植物油脂》中的一部分,旨在规范香油的生产、质量控制和标注要求,以保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在中国,香油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被广泛应用于烹饪中。
但是,不同的品牌和厂家所生产的香油质量参差不齐,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香油产品标准,其中GB 12581-2017便是其中之一。
GB 12581-2017《食用植物油脂》对香油的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原料选择:标准规定了香油的原料应选择优质、新鲜的芝麻籽,且没有任何变质或污染。
这保证了香油能够更好地保留芝麻的天然香气和营养成分。
2. 生产工艺:标准中要求香油的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或人工合成香精,以避免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同时,生产工艺也规定了合理的杀菌、过滤和冷却步骤,以确保香油的卫生安全。
3. 质量指标: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香油的质量指标,如色泽、气味、味道和营养成分等。
其中,色泽应金黄透明,气味应纯正芝麻香,味道应醇厚芝麻味,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亚麻酸等营养成分。
4. 包装和标注:标准对香油的包装和标注也进行了规定。
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标签上应明确标注香油的品牌、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厂家等信息,以方便消费者购买和使用。
香油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的推行使得消费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到所购买香油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标准的执行促使了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迫使生产商提高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需求。
最后,标准的存在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依据,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地监督香油市场,保障公众利益。
然而,香油产品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地区和消费者对于香油的要求存在差异,标准难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其次,某些企业可能存在不合规生产和销售行为,需要监管部门加强执法力度。
小磨香油的制作工艺

钟后 ,捞 出芝麻放 在竹 筐里使水分漏 掉 ,同时将 杂质 除去 ,并把锅底 的芝麻 清理 干净 。温度高 的季 节 ,漂
洗的芝麻不能过夜 以免发芽 ,影 响出油率。
芝麻 坯 ,坯 子磨得 越 细越 好 , 因此 ,要 反复 多磨 几 遍。 添加 芝麻 时一定 注意安全 ,防止石磨伤 身。磨制 完成后料 斗里 的芝麻一定 要推 干净 ,以防吸湿 变潮 。 口油 :先开 动电机 将放在锅 里的油渣混合 物搅拌
粉。
糖 渍 :用 糖量 为原 料重 的 5 0 % 。先 取用 1 / 3的 白
砂糖制 成热糖浆 ,再倒 入经处 理的柑橘 中 ,糖液用 量 以能淹没柑 橘坯 为准 ,糖 渍 3 ~4天。待 橘果 吸收糖
制作 完成 的橘饼具 有鲜橘本身 鲜艳的色泽 ,橘形 完整,呈扁 圆形 。表面有 白糖霜 ,质地滋润 ,味浓甜 , 有芬 为每 百斤芝麻 7 5~8 5斤 。搅 拌 完后放 下搅叉 挂上 葫芦便 可口 制 ,注 意先 浑而后 浅 , 约 3小时。撇 完油后 ,油渣子要及 时清理 以免变质 变 味。 ( 信 息来 源: 中国食品科技 网)
原料处 理 :选择九 成熟 的新鲜果 ,要求皮 色全部
2 7
退 绿 ,果实结实 ,水分较少 ,大小较 一致。每 只鲜橘 均要人 工或机械划纹 8 ~1 2条 ,刀纹深度 为 2 ~5 u m 。 再 将划缝后 的原 料放在压 板上 ,加压 去籽 去汁。经压 榨 去籽 去汁 的原料 放入 2 名 的 石灰水 和 食盐水 中浸 泡
5~6小 时 。捞 出 已硬 化 的橘 子 ,用 清水 反 复 冲 洗 , 充分 除去上面 附着 的石灰及食盐后捞 出沥干。
2分钟 。加 入总水量 的 7 0 % 的开水 ( 9 0 —9 8 c C ) ,快速 搅拌 并可 人力助 搅 2 O分钟 。再加入 第 二次水 ,总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DZP 鼎盛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DZP 0001S-2011
小磨香油
2011-04-10发布2011-04-20实施
鼎盛食品有限公司发布
Q/DZP 0001S-2011
I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鼎盛食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昊。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Q/DZP 0001S-2011
小磨香油
注:1、正文内所有顺序号、标题均为黑体五号,内容均为宋体五号;
2、正文内容段落均为段前、段后0,固定值17;
3、顺序号、标题之间均空两个空格,每段前空四个空格;
4、正文中所有引用的文件,其字母与数字之间,空一个空格;
5、正文中不得引用已废止文件,在引用之前须查实;引用文件优先适用国家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磨香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芝麻为主要原料,经石磨磨浆,采用水代法加工制取的油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 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524 植物油脂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 5525 植物油脂透明度、气味、滋味鉴定法
GB/T 5526 植物油脂检验比重测定法
GB/T 5527 植物油脂检验折光指数测定法
GB/T 5528 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
GB/T 5530 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测定(GB/T 5530—2005,ISO 660:1996,IDT)
GB/T 5532 植物油碘价测定(GB/T 5532—1995,neq ISO 3961:1989)
GB/T 5533 植物油脂检测含皂量测定法
GB/T 5534 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GB/T 5534—1995,idt ISO 3657:1988)
GB/T 5535.1 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第1部分:乙醚提取法(第一方法)
(GB/T 5535.1—1998,eqv ISO 3596-1:1988)
GB/T 5535.2 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第2部分:己烷提取快速法(GB/T 5535.2—1998,eqv ISO 3596-2:1988)
GB/T 5538 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T 5538—2005,ISO 3960:2001,IDT)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5688 动植物油脂中不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
GB/T 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GB/T 17376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GB/T 17376—1998,eqv ISO 5509:1978)
GB/T 17377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GB/T 17377—1998,eqv ISO 5508:1990)
GB/T 17756—1999 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
GB/T 22460 动植物油脂罗维朋色泽的测定(ISO 15305:1998,IDT)
3 术语和定义
Q/DZP 0001S-2011
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小磨香油
经石磨磨浆,采用水代法加工制取的油品称为小磨香油
4 技术要求
4.1 原辅料
4.1.1 芝麻
应符合GB/T 11761的规定。
4.1.2 生产用水
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4.2 生产工艺
筛选→漂洗→炒籽→扬烟吹净→磨籽→况浆搅油→撇油。
4.3 质量指标
应符合表1的规定。
4.4 净含量及允许短缺量
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5 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
应符合GB 14881的规定。
6 检验方法
6.1 透明度、气味、滋味:按GB/T 5525执行。
6.2 色泽:按GB/T 22460执行。
6.3 相对密度:按GB/T 5526执行。
6.4 折光指数:按GB/T 5527执行。
6.5 水分及挥发物:按GB/T 5528执行。
6.6 不溶性杂质:按GB/T 15688执行。
6.7 酸值:按GB/T 5530执行。
6.8 碘值:按GB/T 5532执行。
6.9 皂化值:按GB/T 5534执行。
Q/***0001S-2011(黑体五号) 6.10 不皂化值:按GB/T 5535.1或GB/T5535.2执行。
6.11 过氧化值:按GB/T 5538执行。
6.12 含皂量检验:按GB/T 5533执行。
6.13 溶剂残留量:按GB/T 5009.37执行。
6.14 脂肪酸组成测定:按GB/T 17376、GB/T 17377执行。
6.15 冷冻试验:按GB/T 17756—1999附录A执行。
6.16 卫生标准的测定:按GB/T 5009.37执行。
7 检验规则
7.1 扦样
按照GB/T 5524执行。
7.2 出厂检验
按本标准4.3规定的项目检验。
7.3 型式检验
7.3.1 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
—新产品投产前;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更换设备、主要原辅材料或更改关键工艺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停产半年及以上,再恢复生产时;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7.3.2 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的规定的全部项目。
7.4 判定规则
7.4.1 未标注产品质量等级时,该产品按不合格判定。
7.4.2 产品各等级指标中有一项不合格时,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志
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
8.2 包装
8.2.1 应符合GB/T 17374及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8.3 运输
8.3.1 产品运输工具应清洁无污染,运输产品时应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装混运。
8.3.2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扔摔、撞击、挤压。
8.4 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成品库中,离地离墙存放。
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的物品混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