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创新实验-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
种子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同时释放热量的实验说课材料

种子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同时释放热量的实验创新实验目的:探究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同时释放热量实验仪器及用品:集气瓶2个、试管2个、玻璃弯管、漏斗2个、萌发的小麦种子、煮熟的小麦种子、温度计两支、澄清的石灰水、保温膜、保温桶两个、一卷线实验操作方案(一):1、将等量的煮熟的小麦种子与萌发的小麦种子分别装进两个集气瓶当中;2、将两个集气瓶用保鲜膜封口,用线把它扎好口,使他密封,再分别把它们装进两个保温桶,盖上盖,放置5-6个小时;3、几小时后,打开保温杯的盖子,用喝牛奶的管在两个集气瓶口的保鲜膜上分别扎出一个和温度计一样大的孔,再把温度计插上,来测量一下温度,测量发现,盛萌发种子的集气瓶中的温度比煮熟了的种子温度高。
4、先把玻璃弯管一头插进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另一头插进用保鲜膜封口的集气瓶中,用一团棉花(或用水浸湿的纸)把漏斗密封,把漏斗扎进保鲜膜后,把棉花(或用水浸湿的纸)拿出来,往里灌水,气体会顺着玻璃弯管进入澄清石灰水中,萌发的小麦种子连着的石灰水会变浑浊,说明萌发的种子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而煮熟的小麦种子排出的气体,没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实验结论: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
同时放出热量。
实验创新点机其意义:1、证明小麦种子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同时释放热量。
2、用保鲜膜封口,代替橡皮塞,材料来源丰富,操作简单。
3、一瓶萌发的种子就可同时验证种子呼吸放热、并产生二氧化碳,更科学,更能说明呼吸时的变化。
演示效果较明显。
4、需要学生合作完成,培养合作精神个人点评:从实验过程来看,该实验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教师也做了相当程度的改进,遗憾的是,此实验选择的人相当多,可供改进的地方实在是比较的有限,而且很多时候其实大家在改进的时候都是大同小异,所以第一个拿出来得人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一多就泯然众人矣。
其实这个实验类似的改进在第一届省创新实验大赛上就曾经出现过,而且还不是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力不讨好。
2.1.4+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创新实验说课课件--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七上

二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设问导入
2
任务驱动 初步建构
3 归纳比较 深入建构
4
迁移应用 拓展延伸
1.谷堆为什么会“发热”? 2.堆满土豆的地窖为什么会让人昏迷?
二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 设问导入
2 任务驱动 初步建构
3 归纳比较 深入建构
4
迁移应用 拓展延伸
不做处理 煮熟
萌发中的种子呼吸作用强,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3.学习积极化
真实的实验操作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体验式学习能够给学生带来信心,促 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实验装置展示
感谢您的聆听,祝生活愉快!
流程
CONTENTS
教学背景分析
01
教学过程实施
02
教学评价反思
03
一 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评目标 教法学法分析
一 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评目标 教法学法分析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谷堆为什么会“发热”? 2.堆满土豆的地窖为什么会让人昏迷?
新 装疆 置的 中瓜 的果 水为珠什跟么植比物别蒸处腾的作甜用?是(否结有 合 关光 ?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析)
三 教学反思
教学亮点 1 “演示”改“探究活动”,调动积极性
实验效果评价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学 生亲自检验结果,更真 实可信。
二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 设问导入
2 任务驱动 初步建构
3 归纳比较 深入建构
4
迁移应用 拓展延伸
二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 设问导入
2 任务驱动 初步建构
植物会呼吸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植物呼吸作用的测定方法。
3. 分析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植物呼吸作用是指植物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参与下,分解产生能量、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实验中,通过测定植物在呼吸作用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可以间接了解植物的呼吸速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绿豆种子、烧杯、滴定管、酚酞指示剂、0.05mol/L Ba(OH)2溶液、1/22mol/L草酸溶液。
2. 实验仪器:广口瓶、酸式滴定管、电子天平、计时器。
四、实验步骤1. 准备绿豆种子,将它们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吸水膨胀。
2. 将吸水膨胀的绿豆种子取出,用滤纸吸去表面多余的水分,确保种子表面无水分。
3. 将绿豆种子放入广口瓶中,立即用橡皮塞封口,记录封口时间。
4. 将广口瓶置于恒温箱中,保持温度在25℃,等待一段时间后,打开广口瓶,记录打开时间。
5. 将广口瓶中的气体通过酸式滴定管导入盛有0.05mol/L Ba(OH)2溶液的滴定管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当溶液颜色变为浅黄色时,记录滴定管中Ba(OH)2溶液的体积。
6. 将滴定管中的Ba(OH)2溶液倒入盛有1/22mol/L草酸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当溶液颜色变为浅红色时,记录草酸溶液的体积。
7. 根据草酸溶液的体积,计算植物在实验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8. 重复实验步骤,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下进行,分析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绿豆种子在25℃、光照条件下,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为0.2mol/L。
2. 在不同温度下,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3. 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六、实验结论1.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二氧化碳和水。
2. 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受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呼吸作用ppt课件

光合作用的三个实验
绿叶1在实光验下名制称造淀粉
叶叶片片1见遮实光光验部部分分现变不象蓝变蓝,
①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
②不淀可粉缺是1少光实的合验条作件结用的论产物
光合2作实用验释名放称氧气 带生有香火)2实星立的刻验小复现木燃象条(卫
光合作3用实需验要名二称氧化碳 甲 乙瓶瓶3中中实叶叶验片片不变现变蓝象蓝色
反应式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线粒体
二氧化碳+水+能量
原料
主要场所
产物
呼吸作用
respiration
概念构建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物质转变:有机物
无机物
(淀粉等)
(二氧化碳和水)
2.能量转化: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生物需要的能量
(储存在淀粉中)
(释放出来)
意义植物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一
场所 ③
⑤ 原料 场所
有机物+④
线粒体
请写出标号所代表的文字: ① _呼__吸__②二__氧__化__碳_③_叶__绿__体_④_氧__气__⑤_产__物__
种子 果实 花
呼吸作用
respiration
放久了的萝卜为什么会糠心?
萝卜细胞进行呼吸作 用消耗了细胞内贮存 的有机物
呼吸作用
respiration
三、呼吸作用的实质
呼吸作用
respiration
呼吸作用是指植物细胞吸收氧气,把细胞内的有机物氧 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释放能量 化学能→生物需要的能量
呼吸作用的三个实验
甲:萌发的种子 乙:煮熟的种子 甲:萌发的种子 乙:煮熟的种子 甲:萌发的种子 乙:煮熟的种子
《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教学设计创新

《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教学设计创新
刘福林
【期刊名称】《教学仪器与实验》
【年(卷),期】2014(32)12
【摘要】知识目标:描述种子的呼吸现象,说出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种子的呼吸作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重点:描述种子的呼吸现象,说出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刘福林
【作者单位】山东省昌乐县教研室 262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芦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测定及多胚现象观察
2.“植物的呼吸现象”的教学设计——北京数字学校(BDS)一节录像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3.油菜种子后熟现象的观察
4.《观察种子的呼吸作用》实验的创新设计
5."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实验改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种子的呼吸

(四)实验小结
上述实验的结果表明,萌发种子进行呼
氧气
吸作用时,不但吸收_____,释放________, 而且会产生______。
二氧化碳
热量
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
线粒体
水 二氧化碳﹢ ﹢能量
概念: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 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意义
18联系区别场所条件过程实质含叶绿体的细胞所有活细胞都进行在光下进行有光无光都进行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19小结植物的呼吸作用一
知识回顾
光合作用的公式: 光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叶绿体
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二氧化碳,水 太阳光(光能) 3.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4.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有机物,氧气 5.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变是 光能 化学能
植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 的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 作用与人类生产、 生活的关系
水果的低温保鲜
水果的低温保鲜
粮 食 的 保 存
粮 食 的 保 存
冬天到了,妈妈买来几盆绿色植物,想 美化儿子的房间,同时,天冷了不用开窗也 可以净化空气,一家人都很高兴,可时间久 了,儿子感到夜晚睡觉时室内很闷,心里十 分奇怪。
7.如果用保鲜袋把新鲜的水果封装起来,可以大大延长水果的贮 藏时间。保鲜袋的主要作用是( C ) A.保持袋内适宜的温度 B.减少水果的水分散失 C.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D.减少水果的表面损伤
8. “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这些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 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 C( ) 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9.把发芽的种子放入某密闭容器内,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增加的 氧气 ,把燃烧的蜡烛放入 气体是二氧化碳 _________,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_ 熄灭 。 容器内,蜡烛会_________ 10.人们往往喜欢将许多观赏植物放在卧室内过夜,这种做法正 确吗?说出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
创新实验目的 描述植物的呼吸现象
实验仪器及用品 选用两个带瓶盖的透明塑料瓶(农夫山泉、娃哈哈矿泉水瓶等)、纱布、
细线、蜡烛、火柴、细木条、萌发的黄豆种子、澄清的石灰水等
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中的演示实验“观察种子的呼吸现
象”,该实验利用了氧气的助燃特性和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验证萌发的种
子在呼吸过程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实验设计如下图所示。
实验步骤2说明萌发的种子能产生热量,步骤3说明萌发的种子消耗氧气,步骤4说明
萌发的种子能产生二氧化碳。
我们对本实验做了以下改进,让学生看到了较好的效果
1、将萌发的大豆种子平均分成四
份,把其中两份分别装入甲、乙两
只保温杯中,将另外两份煮熟并冷
却后分别装入丙、丁两只保温杯中。
2、在四只保温杯中各插入一支温度
计,读数并记录。过一段时间之后,
再观察、记录各温度计的读数。
3、拔掉甲、丙两只保温杯的塞子,
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观察燃烧情
况。
4、乙、丁两只保温杯均按右图所示
装置进行改装,经过一段时间后,
向杯中注入清水,将杯内气体排入
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试
管中石灰水的变化情况民。
金点子
实验成果展示
2
1、实验装置的改进 :选用两个带瓶盖的透明塑料瓶(农夫山泉、娃哈哈矿泉水瓶等)、
纱布、细线、蜡烛、火柴、细木条、萌发的黄豆种子、澄清的石灰水等
2、实验操作
(1)课前准备两个透明的塑料瓶,分别在瓶底打一个直径约为2cm的小孔,并贴上标
签甲、乙,如图所示:
(2)甲瓶中装入萌发的种子
(将种子装入瓶中的纱布袋中),
乙瓶中装入煮熟的种子,并拧紧瓶盖,
如图所示:
(3)用蜡密封瓶盖,防止漏气,如图所示:
(4)两培养皿中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同时向
塑料瓶中倒入适量石灰水,保证塑料瓶能站
立在培养皿中,同时对瓶中的液面做下标记,
如图所示:
(5)将整个装置放在25℃的环境中:
3
(6)2小时后观察,我们会看到下列现象:甲瓶内的石灰水变浑浊,液面上升;乙瓶
中的变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其液面也没有变化。
分析其原因:
①甲瓶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甲瓶中种子萌发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②甲瓶中液面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消耗瓶中的氧气,同时产生的二氧
化碳又被石灰水吸收,因此甲瓶内的气压下降,低于外界的气压,故瓶中的液面升高。
(7)为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我们可以利用氧气的助燃特性加以验证,如图所示,我
们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插入甲、乙瓶中,观察木条的燃烧的状况,如图所示:
插入甲瓶的燃烧木条迅速熄灭,而插入乙瓶的燃烧木条依然燃烧,说明甲瓶的氧气含量
较乙瓶的少,究其原因是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实验创新点及其意义 我们的实验器材普通,实验装置简单,容易操作,效果明显,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及动手、动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