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作业
离散数学第五章作业答案

t
b
a
c
d
e
f
g
1
2
引入b
3
引入c
4
引入a
5
引入f
6
引入e
7
引入g
故b到其余各顶点的最短路径和距离为
b→a:ba,长度为4
b→c:bc,长度为1
b→d:bcegd,长度为9
b→e:bce,长度为5
b→f:bcf,长度为4
b→g:bceg,长度为7
5.20 解:
(1)画出项目网络图
5.1 设有向图D的度数列是2,2,3,3, 度列为0,0,2,3,试求D的出读列。
解:由于 ,故出度列为2,2,1,0.如图
5.5下面各无向图中有几个顶点?
(1)16条边,每个顶点都有2度顶点
(2)21条边,3个4度顶点,其余是3度顶点
(3)24条边,各顶点的度数相同的
解:设顶点个数为n,则有握手定理知:
(1)
(2)
(3)设顶点的度数为K,则nk=2*4=48且n,k均为正整数,
则① n=1,k=48 ⑥ n=8,k=6
② n=2,k=24 ⑦ n=12,k=4
③ n=3,k=16 ⑧ n=16,k=3
④ n=4,k=12⑨ n=24,k=2
⑤ n=6,k=8⑩n=48,k=1
5.11K4的生成子图中有几个非同构的自补图
解:由握手定理知2m=3n,又知2n-3=m则m=9,n=6
G不是唯一的,即使简单图也不唯一的如
5.18 有向图D在定义意义下长度为4的通路总数,并指出有多少条是回路,又有 到 通路。
解:由图 V4得D的邻接矩阵为
V1 则,
第五章 生产作业计划

练习题
1、经济批量计算题
2、生产间隔期
3、生产提前期
4、在制品定额
§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1、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2、车间内部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1、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厂级生产作业计划主要工作内容是编 制分车间的作业计划,确定各车间的月度 生产任务和进度。 (1)在制品定额法 (2)累计编号法
练习题
1、在制品定额法
2、累计编号法
1)工序周期
工序周期按零件经过的各道工序分别计 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2)工艺阶段的生产周期
3)产品生产周期
(4)生产提前期 生产提前期是指产品(零件、部件)在 生产过程的各工艺阶段投入(或出产)的 日期比成品出产日期所提前的天数。 生产提前期可分为投入提前期与出产提 前期。生产提前期的制定有两种情况:
2、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原则与依据 (1)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原则 (2)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依据
(1)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原则 结合当前生产实际情况,既要考虑市场、合 同的需要,又要考虑生产实际的可能性; 通过生产作业计划,必须把年度计划全面、 具体、深入地落实下去,一级保一级,保证 年度计划的完成;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一定要在充分挖掘和利 用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在充分调动一切 积极因素的基础上,留有余地;
第五章 生产作业计划
本章主要内容
§1 生产作业计划概述 §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1 生产作业计划概述
1、生产作业计划的特点及作用 2、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原则与依据 3、期量标准的制定
1、生产作业计划的特点及作用 (1)生产作业计划的特点 (2)生产作业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 (3)生产作业计划的作用
(2)生产间隔期 生产间隔期指相邻两批同种产品投入 生产(或出产)的时间间隔,其与批量的 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第5章 静电场作业答案

第五章 静电场作业1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选择题1. 两点电荷间的距离为d 时, 其相互作用力为F . 当它们间的距离增大到2d 时, 其相互作用力变为(A) F 2 (B) F 4 (C) 2F (D) 4F[ D ]解:根据库仑定律122014d q q F d πε=12220144dq q F d πε= 24dd F F ∴=选D 2. 关于电场强度,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 就是将点电荷放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B) 在以点电荷为中心的球面上, 由该点电荷所产生的场强处处相同(C) 场强方向可由FE q= 定出, 其中q 可正, 可负(D) 以上说法全不正确 [ C ]解:场强的定义为0FE q = ,即表示场强的大小又表示场强的方向,选C3.在边长为a 的正方体中心处放置一电量为Q 的点电荷, 则在此正方体顶角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A)202πQ a ε (B) 203πQaε (C)20πQ a ε (D) 204πQa ε [ B ] 解:点电荷Q 距顶点的距离为2r a =则在顶点处场强的大小为203QE aπε== 选B 4.一个点电荷放在球形高斯面的中心, 下列哪种情况通过该高斯面的电通量有变化?(A) 将另一点电荷放在高斯面外 (B) 将另一点电荷放在高斯面内a(C) 将中心处的点电荷在高斯面内移动(D) 缩小高斯面的半径 [ B ]解:根据高斯定理d iSq E S ε⋅=∑⎰,高斯面内的电荷变化,则通过该高斯面的电通量有变化。
选B二 填空题1.一长为L 、半径为R 的圆柱体,置于电场强度为E 的均匀电场中,圆柱体轴线与场强方向平行.则:(1) 穿过圆柱体左端面的E 通量为2R Επ-; (2) 穿过圆柱体右端面的E 通量为2R Επ;解:1)穿过左端面的电通量为21ΕS R ΕΦπ=⋅=-2)穿过右端面的电通量为21ΕS R ΕΦπ=⋅=2. 一个薄金属球壳,半径为1R ,带有电荷1q ,另一个与它同心的薄金属球壳,半径为2R )(12R R >,带有电荷2q 。
河北工业大学 测量第五章 压力测量作业

第五章压力测量5-1 试述压力的定义。
何谓大气压力,绝对压力,表压力。
负压力和真空度?5-2一个密闭的容器在海口市抽成真空度为30kPa,将其安全运抵吉林市后,这时真空值是否有变化?为什么?5-3判断下述几种测压仪表中哪种在测压时间其示值不受重力加速度的影响:(1)U形管、单管、斜管式液体压力计(2)弹簧管压力计(3)波纹管压差计(4)活塞式压力计(5)电容及压力计(6)压差式压力计5-4试分析影响液柱压力计测量准确度和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5有一容器用工作液为水银的U形管压力计测得压力如图7-1所示,水银柱高度h=200mm,已知大气压力为101325Pa,求容器内的绝对压力和表压力(水银在20C时的密度为135453/kg m)5-6用充注水银的U形管压力计测量某容器中的气体压力,在水银柱上加注一段水柱,水柱高1500h m m=,水银柱高2800h m m=,如图7-2所示,求容器内气体的压力(水在20C 时的密度为998.23/kg m)5-7 U形管压力计两肘管的内径分别为16d m m=、26.5d m m=,管内工作液为水,被测压力作用于较细肘管,使水柱从零位下降195mm.如果以该值的2倍作为被测压力值,使确定由没有读取较粗肘管的水柱从零位的升高值所造成的测量误差。
5-8 用单管压力计测量某压力,当工作液是密度31810/kg m ρ=的染色酒精时,其示值1 3.9h mm =,如果改用工作液密度32850/kg m ρ=的酒精,问此时的示值为多少?5-9 单管压力计的宽容器内径D=50mm,肘管的内径d=5mm,试计算:(1)未考虑宽容器液面变化所产生的误差;(2)为了使该误差不超过0.25%,设肘管的内径不变,问宽容器的内径应为多少?。
天然产物化学第五章 黄酮 作业

一、单项选择1.某中药提取液只加盐酸不加镁粉,即产生红色的是()A. 黄酮B. 黄酮醇C. 二氢黄酮 D. 异黄酮 E. 花色素2.可用于区别3-OH黄酮和5-OH黄酮的反应试剂是()试剂 C.α-萘酚-浓硫酸试剂A. 盐酸-镁粉试剂B. NaBH4D. 锆-枸橼酸试剂 E .三氯化铝试剂3.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MeOH+AlCl3”光谱等于“MeOH+AlCl3/ HCl”光谱,说明该化合物( )。
A. A环无邻二-OHB. B环无邻二-OHC. A、B环均无邻二-OHD. 有5-OH,无3-OH4.可区别黄芩素与槲皮素的反应是()A. 盐酸-镁粉反应B. 锆-枸橼酸反应C.四氢硼钠(钾)反应D. 三氯化铝反应E. 以上都不是5.黄酮苷类化合物不能采用的提取方法是()A.酸提碱沉B.碱提酸沉C.沸水提取D.乙醇提取E.甲醇提取二、多项选择1.用于总黄酮纯化、分离的方法有:()A.pH梯度萃取法B.活性炭吸附法C.聚酰胺柱层析分离法D.金属配合物沉淀法 E.醇沉淀法2.影响聚酰胺吸附能力的因素有()A. 酚羟基的数目B. 酚羟基的位置C. 化合物类型D. 共轭双键数目E. 洗脱剂种类3.黄酮苷类化合物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 碱溶解酸沉淀法B. 乙醇提取法C. 水蒸气蒸馏法D. 沸水提取法E. 酸提取碱沉淀法4.黄酮与金属盐类试剂络合的必要条件是()A.具有7-OHB.具有邻二酚羟基C.具有3-OHD.具有5-OHE.3-OH和5-OH缺一不可5.聚酰胺吸附色谱法适用于分离()A.蒽醌B. 黄酮C.多糖D. 鞣质E. 皂苷参考答案:单项选择E D C B A 多项选择ABCDABCDEABDBCDABD。
第五章 作业分析

第五章 作业分析5.1 作业分析概述 5.1.1作业分析的基本概念作业分析是研究如何使工人的操作以及工人和机器的配合达到最经济和最有效的程度。
这种分析是研究一道工序、一个工作地的工人(一人或多人)使用机器或不使用机器的各个操作活动。
它与程序分析的区别是:程序分析是研究整个制造的运动过程,分析到工序为止;作业分析是研究一道工序的运动过程,分析到操作为止。
1.操作的定义和分类1)定义 指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独立完整的劳动活动,是加工工序或作业的再分解,同时操作也可以进一步分解为若干个动作。
2)分类 基本操作、辅助操作 2.作业分析的含义及目的 1)含义作业分析是指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使作业者、作业对象、作业工具三者科学地组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达到工序结构合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的工时消耗、缩短整个作业的时间,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目的而作的分析。
2)目的作业分析的总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操作疲劳,使操作者能高效、舒适的工作。
具体有以下几点:(1)使作业内结构合理,删除多余无效的操作,使操作最有效,总数最少; (2)使人和机器能很好的协调配合工作,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效能; (3)改进操作方法和工作地布置,减轻操作者的疲劳。
3.作业分析的方法作业分析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作业分析可分为人机作业分析、联合作业分析和双手作业分析三种。
(1)在使用机器的作业中用人机作业分析,研究人和机器在作业过程时间上的协调配合关系,尽量减少人和机器的空闲时间,使人和机器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2)在有多个操作者共同完成的作业中用联合作业分析,目的是为了发现空闲与等待的作业时间,使共同工作中的每一个作业人员的工作负荷趋于平衡,以获得更好的较低的人工成本。
减少周期(程)时间。
(3)在以手工作业为主的作业中用双手作业分析,研究双手的动作及其平衡,左、右手5.1作业分析概述 5.2人机作业分析 5.3联合作业分析 5.4双手作业分析本章学习要点 理解人机作业分析、双手作业分析、联合作业分析的定义及主要用途;掌握人机作业分析图、双手操作分析图、联合作业分析图的基本结构及分析改进重点。
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作业稿

OEDC BA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课题:5.1.1 相交线一、基础练习1.如图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1=28°,•则∠2=_____.2.如图2,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O 作一射线OC 使∠AOC=3∠BOC ,则∠BOC=_____.3.如图3,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若∠AOC+∠BOD=90°,则∠BOC=_____.(图1) (图2) (图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公共顶点的角是对顶角B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 .对顶角一定相等D .不是对顶角的角不相等5.两条相交直线与另外一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它们的交点个数是( ).A.1B.2C.3或2D.1或2或36.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A 平分∠EOC ,并且∠EOC=70°,求∠BOD 的度数.7.如图,直线a ,b ,c 两两相交,∠4=120°,∠2=∠3,求∠1的度数.二、拓展探究1.如图,AOE 是一条直线,OB ⊥AE ,OC ⊥OD ,找出图中互补的角有多少对,分别是哪些?2.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AOE=30°,∠BOC 是∠AOC 的2倍多30°,求∠DOF 的度数.三、难点透释1. 对顶角和邻补角都是指两个角之间的关系,即互为对顶角、互为邻补角;2. 对顶角相等,但相等的角却不一定是对顶角;邻补角是两角互补的特殊情况.课题:5.1.2 垂线一、基础练习1.如图1,OA ⊥OB,OD ⊥OC,O 为垂足,若∠AOC=35°,则∠BOD=________.(1)ODCBA(2)OCBA E(3)O D CBA2.如图2,AO ⊥BO,O 为垂足,直线CD 过点O,且∠BOD=2∠AOC,则∠BOD=________.3.如图3,AB 、CD 相交于点O,若∠EOD=40°,∠BOC=130°,则OE 与A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在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②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③在平面内,过一点可以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④在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A.1个B.2个C.3个D.4个 5.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2cm 的点有( )A.0个B.1个C.无数个D.无法确定6.点P 为直线m 外一点,点A,B,C 为直线m 上三点,PA=4cm,PB=5cm,PC=2cm,则点P 到直线m 的距离为( )A.4cmB.2cmC.小于2cmD.不大于2cm 7.已知钝角∠AOB,点D 在射线OB 上. (1)画直线DE⊥OB; (2)画直线DF⊥OA,垂足为F.8.如图,O 是直线AB 上一点,OD ,OE 分别是∠AOC•与∠BOC•的角平分线.试判断OD 和OE 的位置关系二、拓展探究1.如图,已知∠AOB=165°,AO ⊥OC ,DO ⊥OB ,OE 平分∠COD.求∠COE 的度数.2.如图,直线AB,CD,EF 交于点O,OG 平分∠BOF,且CD ⊥EF,∠AOE=70°,•求∠DOG 的度数.三、难点透释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例,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出无数条,但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且只有一条,垂足可能在所给图形的延长线上;过直线外一点的斜线段有无数条。
第5章经济评价方法作业题

第5章经济评价⽅法作业题第5章经济评价⽅法思考题5-1什么是静态评价⽅法有什么特点常⽤的有哪些静态评价指标5-2静态投资回收期的经济含义是什么有何优点和不⾜5-3静态投资效果系数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它包括哪⼏项具体的指标,这些指标各有何含义,如何计算5-4当对多个⽅案进⾏⽐较和评价时,有哪些静态评价指标或⽅法可以采⽤⽤这些指标评判多⽅案优劣的准则是什么5-5与静态评价⽅法相⽐,动态评价⽅法有何特点它包括哪些常⽤的⽅法或指标5-6试简述动态投资回收期法和动态投资效果系数法的含义。
当⽤于多⽅案⽐较和选择时,应采⽤相应的何种指标5-7净现值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净现值弥补了动态投资回收期的不⾜⽤净现值对项⽬进⾏判别的准则是什么5-8将净现值⽤于多⽅案⽐较和评价时,这些⽅案应满⾜什么条件才具有可⽐较性5-9将净现值的概念⽤于⽐较和评价投资额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案时,可采⽤何指标该指标的经济含义是什么5-10与净现值法相⽐较,年值法有何优点年值法包括哪两种具体⽅法如何⽤这些⽅法评价项⽬5-11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如何⽤于⽅案的评价5-12当⽤内部收益率⽅程求解项⽬的内部收益率时,是否求出的解⼀定是项⽬的内部收益率如何判别5-13将内部收益率概念⽤于多⽅案⽐较时,能否以各⽅案的内部收益率⼤⼩判别⽅案的优劣应该⽤什么指标或⽅法5-14在多⽅案评价时,独⽴型⽅案在资⾦不受限制或受限制条件下,其评价⽅法有何不同5-15在多⽅案评价时,寿命相等和不相等的互斥型⽅案的评价⽅法有哪些。
5-16在多⽅案评价中,除了独⽴型⽅案和互斥型⽅案外,还有哪些类别的⽅案评价这些⽅案的原则⽅法是什么计算题1.为了更准确地控制和调节反应器的温度,提⾼产率。
有⼈建议采⽤⼀套⾃动控制调节设备。
该套设备的购置及安装费⽤为5万元,使⽤寿命为10年.每年维修费为2000元。
采⽤此设备后,因产率提⾼,每年增加净收⼈为1万元。
设折现率为10%,试计算此项投资⽅案的静态和动态投资回收期,以及内部收益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作业
一、名词解释:
趋势预测法、回归预测法、土地供给、土地供给总量、土地需求、土地供需分析。
二、填空:
1.土地需求量预测包括和两个方面。
2.水库库容估算方法有、、。
3.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是、和。
4.期末用地面积= +期内用地增加量-期内用地减少量。
5.居民点规划占地面积=规划人口数×。
6.地区作物平均先进单产=(地区平均单产+ )/2。
7.果园面积=成年果树载植面积/ 1-(+幼年果树占果园总面积的比重)。
8.作物总产量=作物内部需要量/ (1-)。
9.预测方法有、和三类;土地需求量预测包括和建设用地需求预测;土地需求量定量预测方法有和。
三、简答题:
1、如何进行农业用地需求量预测?
2、如何进行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3、如何进行耕地需求量预测?
4、如何进行居民点用地需求量预测?
5、常用的土地需求量定量预测方法有哪几种
6、如何进行土地供需平衡分析?
四、综合应用题:
1.某地预测到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8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480 kg,人均蔬菜占有量14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该地区的农作物复种指数为2,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
面积调整到8:2,粮食自给率为80%,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需求量?
2.某地预测到2010年本地人口将达到10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500 kg,预测到2010年本
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m2,城市化水平达到55%,城市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
标为100m2,村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20m2,该地区的复种指数为2.5,规划年将粮食作物
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调整到7∶3,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和建设用地需求量各是多少?
3、某地2001年末总人口为120万,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年自然增长率5‰、年机械增长率为6‰,人均粮食占有量450 kg,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
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该地区的粮食复种指数为2,蔬菜复种
指数为3.5,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5%,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
调整到7:3,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20m2和100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
(1)该地规划期末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村镇人口;
(2)耕地需求量;
(3)居民点用地需求量?
4、某地2001年末总人口为116万,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年自然增长率4.5‰、年机械增长率为16‰,人均粮食占有量420 kg,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规划期内由外地调入粮食15万t,调出蔬菜10万t,该地区的粮食复种指数为2,蔬菜复种指数为3.5,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2%,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7:3,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25m2和96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
(1)该地规划期末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村镇人口;
(2)耕地需求量;
(3)居民点用地需求量?
(4)规划年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指标。
5、某地2001年末总人口为116万、该地垦殖率为36.56%,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年自然增长率4.5‰、年机械增长率为16‰,人均粮食占有量420 kg,人均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规划期内由外地调入粮食15万t,调出蔬菜10万t,该地区的粮食复种指数为2,蔬菜复种指数为3.5,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2%,如果规划年将经济作物(蔬菜除外)用地面积调整到耕地总面积的11.13%,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24m2和96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
(1)该地规划期末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村镇人口;
(2)耕地需求量;(3)居民点用地需求量;(4)规划年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指标。
6.某乡的土地利用现状构成如下表所示,另知该乡当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100hm2,养殖水面为180hm2,试计算下列指标:
2
(1)土地垦殖率;(2)土地农业利用率;(3)耕地复种指数;
(4)林地覆盖率;(5)水面利用率;(6)建设用地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