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还原法脱除水中硝酸盐的研究

合集下载

电催化还原水中NO3^-的研究进展

电催化还原水中NO3^-的研究进展

离子 (NO3-)是 有 氧 环 境 中 最 稳 定 的 含 氮 化 合 物形式[1],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工、农业 的迅猛发展,使得自然环境中的 NO3- 已逐渐超过其 净化能力。当 NO3- 超过一定浓度,将会使人类健康 受到严 重 危 害:首 先 NO3- 可 在 人 体 内 被 还 原 为 NO2-,与血红蛋白相结合后使血红蛋白无法携带氧 气,引发窒息现象;同时 NO2- 在胃中与氨氮结合之 后形成具有致癌性的亚硝基胺及其化合物[2],引发
第 47卷第 2期 2018年 2月
应 用 化 工 AppliedChemicalIndustry
Vol.47No.2 Feb.2018
櫴毷
櫴毷
櫴櫴櫴櫴櫴櫴櫴毷
专论与综述
櫴櫴櫴櫴櫴櫴櫴毷
电催化还原水中 NO3-的研究进展
兰孟娜,张玉玲,姚行艳,吕晓书,张贤明
(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收稿日期:20170628 修改稿日期:201707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676037);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500627);重庆工商大学开放课题
(1556028);重庆市应用技术开发重点项目(cstc2014yykfB90002);重庆市教委科技资助重点项目(KJZH14210) 作者简介:兰孟娜(1992-),女(回族),重庆人,重庆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师从张贤明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催化还原氢化
脱除水中含氯有机物 /硝酸根。电话:18680712904,E-mail:lan_mengna@163.com 通讯联系人:张贤明,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废油资源化技术的研究。电话:13908381788,E-mail:zxm215@126.com340Fra bibliotek应用化工

光催化法还原水中硝酸盐氮研究进展

光催化法还原水中硝酸盐氮研究进展

▲HUANJINGYUFAZHAN105光催化法还原水中硝酸盐氮研究进展陈帅,房宁,唐亮(泰安市环境保护局,山东 泰安 271000)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进行,水体中硝酸盐氮超标现象存在普遍。

光催化作为一种水处理技术,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综述了光催化法还原水中硝酸盐氮研究进展,介绍了反应机理,总结了不同试验装置、试验方法、催化剂种类对水体中硝酸盐氮的处理效果的影响,阐明了制约硝酸盐去除效果的因素,并展望了光催化还原水中硝酸盐氮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光催化;硝酸盐氮还原;水处理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9-0105-02DOI:10.16647/15-1369/X.2018.09.059Research progress in reduction of nitrate nitrogen in water by photocatalysisChen Shuai, Fang Ning, Tang Liang(Ta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Tai’an Shandong 271000,China)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activities, the phenomenon of excessive nitrate nitrogen in water is common. As a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photocatalysis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progress of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ate nitrogen in water is reviewe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is introduc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est devices, test methods and catalyst types on the treatment of nitrate nitrogen in water are summarized. The effect of restricting nitrate removal is clarified. Factors and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itrate-nitrogen in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water.Key words: Photocatalysis;Nitrate nitrogen reduction; Water treatment由于氮肥在农田中大量施用且利用效率较低,含氮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不排放,水体中硝酸盐浓度在不断上升,造成水体污染,且某些地区污染已经十分严重[1]。

TiO2光催化还原去除饮用水中硝酸盐的实验研究

TiO2光催化还原去除饮用水中硝酸盐的实验研究

图 3 甲酸浓度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 Fig. 3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form ic acid on the
photocatalytic reaction
由图 3可知 ,随着甲酸浓度的增加 ,硝酸盐氮转 化率先增大后减小 ,反应生成的氨氮浓度先减小后 增大 。甲酸浓度为 50 mmol/L 时 ,硝酸盐氮转化率 最高 ,但生成副产物氨氮浓度最大 。这可用甲酸根 和硝酸根在 TiO2 表面的吸附来解释 ,随着甲酸浓度 的增加 ,溶液中 COOH - 也相应增加 ,其在 TiO2 表面 吸附量也将增加 ,这有利于其清除 TiO2 表面的空 穴 ,促进硝酸根还原 。反应在酸性介质中进行 , TiO2 表面 带 正 电 , 能 吸 附 阴 离 子 , 因 此 存 在 NO3- 与 COOH - 的竞争吸附 。当 COOH - 吸附量相对于 NO3在 TiO2 表面反应所需量为足够后 ,再增大 COOH 量便会影响 NO3- 在 TiO2 表面的吸附 ,导致 NO3- 在 TiO2 表面的吸附降低 ,催化效率反而降低 [ 5 ] 。 2. 3 T iO2 用量对硝酸盐光催化反应的影响 TiO2 用量对硝酸盐光催化反应的影响见图 4。
3. Xinglongtai O il Recovery Factory, L iaohe O ilfield, Panjin 124000, China)
Abstract: Pho 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ate was perfo rmed in the p resence of TiO2 in the batch reactor. Effects of the hole scavenger kind, the amount of form ic acid, the dosage of titanium dioxide and the con2 centration of nitrate on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at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of experi2 m ents showed that nitrate nitrogen can be removed efficiently using TiO2 catalyst, and the removal efficien2 cy of nitrate nitrogen can reach 35. 16%. Compared w ith m ethanol, sodium formate EDTA , the best effi2 ciency of removal nitrate nitrogen was obtained using form ic acid as hole scavenger. The amount of form ic acid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nitrate have a great effect on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ate. The op timum dosage of titanium dioxide is 100 mg. Moreover, the reaction m echanism was discussed. It is showed that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ate is a step 2reaction. Key words: titanium dioxide; photocatalysis; nitrate; reduction

电催化同步降解水中硝酸盐氮和有机氯化物的研究

电催化同步降解水中硝酸盐氮和有机氯化物的研究

电催化同步降解水中硝酸盐氮和有机氯化物的研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电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电能作用于特定催化剂来促进化学反应的技术。

在环境治理领域,电催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特别是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进行高效降解。

本文将研究电催化同步降解水中硝酸盐氮和有机氯化物的方法及其应用。

电催化同步降解硝酸盐氮和有机氯化物的机理是通过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促使催化剂在电场作用下加速反应速率。

透过电极表面产生的电子和阳离子,可以引发催化剂表面的还原和氧化反应,从而有效地将硝酸盐氮和有机氯化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电催化技术还能降低降解过程的能耗和产生的次生污染物。

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电极材料和催化剂对硝酸盐氮和有机氯化物的降解效率有着显著影响。

氧化铁、硫化镍等金属催化剂都能够有效催化水中硝酸盐氮的还原反应,而活性炭、氧化物等则适合用于有机氯化物的氧化降解。

调节电极结构和电压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降解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电催化同步降解硝酸盐氮和有机氯化物可以通过组合不同催化剂和优化操作条件来实现。

通过控制反应温度、电压、pH值等因素,可以有效提高降解效果并减少能耗。

还可以利用电催化技术与其他水处理技术相结合,如生物降解、紫外光催化反应等,以进一步提高水质处理的效率。

电催化技术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水处理技术,可以高效降解水中硝酸盐氮和有机氯化物。

未来,随着电催化材料和工艺的不断优化,相信电催化技术将在环境治理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改善水体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做出重要贡献。

【字数:432】第二篇示例:1.电催化同步降解硝酸盐氮和有机氯化物的原理电催化是利用电化学基础原理,在电极表面引发电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的转化和降解。

在降解水中硝酸盐氮和有机氯化物方面,电催化技术通过引入外加电场,促进电极表面产生活性物种如自由基、过氧化物等,进而将硝酸盐氮和有机氯化物分解为无害的氮气、氧气和氯化物离子。

电极表面的催化剂可增强活性物种的生成和活性,提高降解效率。

Pd_Cu_Al_2O_3催化还原硝酸盐的研究

Pd_Cu_Al_2O_3催化还原硝酸盐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2-07-19. 第一作者:张 燕,女,1971年生,博士研究生,讲师.联系人:张 燕.T el:(0571)85957179;E -mail:zhangyan0571@.文章编号:0253-9837(2003)04-0270-05研究论文:270~274Pd -Cu/C -Al 2O 3催化还原硝酸盐的研究张 燕1, 陈英旭2, 刘宏远3(1浙江大学土木系,浙江杭州310027;2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29;3浙江工业大学建工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摘要: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污染已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催化还原硝酸盐技术被认为是一项有发展前景的脱除硝酸盐工艺.利用Pd -Cu/C -A l 2O 3悬浮态催化剂和管状陶瓷催化膜,在间歇式完全混合反应器中对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硝酸盐初始浓度、H 2流量对还原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d -Cu/C -A l 2O 3可有效地脱除硝酸盐,总氮的脱除率可达81%;同时,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受到扩散限制和质量传输的影响.与悬浮态催化剂相比,管状陶瓷催化膜可提供固-液-气三相之间有效的接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催化反应的选择性,对氮的选择性由7314%提高到8914%.这是一项有效、实用的催化还原技术,尤其适用于小型水厂以及没有统一供水系统而是自家开采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的农村地区.关键词:钯,铜,氧化铝,负载型催化剂,陶瓷膜,硝酸盐,催化还原,氨氮中图分类号:O643/X7 文献标识码:A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ate in Water overPd -Cu/C -Al 2O 3CatalystZHANG Yan 1,CHEN Yingxu 2,LIU Hongyuan 3(1D ep ar tment of Civ il Engineer ing,Zhe j iang University ,H angz hou 310027,Zhej iang ,China;2Dep ar tment ofEnvironmental Engineer ing ,Zhej iang Univer sity ,H angz hou 310029,Zhej iang,China;3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 ingand A r chitectur e,Zhej iang Univer sity of T echnology ,H angz hou 310014,Zhej iang ,China)Abstract:The increase of nitrate concentration in g round w ater has stimulated to intensive research on denitrif-ication.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ate by a solid Pd -Cu bimetallic catalyst presents one of the most prom ising ap -proaches for removal of nitrate from w ater.In this w ork,the cataly tic reduction of nitrate in aqueous solution by pow der catalyst and ceramic membrane in a batch reactor w as investigated.T he nitrate reduction was studied as a function of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and the H 2flux.T 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Pd -Cu/C -Al 2O 3can effec -tively remove nitrate,the total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is 81%.T he reduction activity of nitrate and the for -mation of am monium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diffusion lim itation and the mass transfer of the reactants.U 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usion controlled or the intensification of the m ass transfer,and a good reaction cond-ition,the Pd -Cu/C -Al 2O 3can reduce the amounts of ammonium w hile retaining higher reactivity.T he ceramic membrane catalyst can create a high effective g as/liquid/solid interface,and show s higher selectivity as com -pared w ith the pow der catalyst.The selectiv ity for nitrogen w as improved from 7314%to 8914%.T h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ate by ceramic membrane show s a promising method for nitrate reduction,especially for the sm al-l scale application in the rural area.Key words:palladium,copper,alumina,supported catalyst,ceramic membrane,nitrate,catalytic reduction,ammonium第24卷第4期 Vol.24N o.4催 化 学 报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03年4月 April 2003农业化肥的广泛使用以及人畜粪便、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导致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地下水受到硝酸盐的污染,并且有日益恶化的趋势[1~3].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或形成致癌物质亚硝基氨或其化合物,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4,5].欧盟规定饮用水中的硝酸盐氮不得超过1116mg/L,推荐值为513mg/L;美国环保局(USEP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饮用水中的硝酸盐氮的标准为10mg/L[6,7];我国在2000年开始执行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中也将硝酸盐氮的最高允许浓度由原来20mg/L降低到10 mg/L.随着地表水污染的加重和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污染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但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始.传统的给水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对NO-3几乎无脱除效果.目前,硝酸盐的脱除技术主要有蒸馏、电渗析、反渗透和离子交换等物化方法[8~10],及生物脱氮法[11,12].然而,物化方法存在费用过高,脱除选择性差且不彻底,存在二次污染,以及脱除效率较低等问题;而生物处理方法抗冲击负荷能力较低,且会导致水中有残留细菌和微生物,须有后续处理工艺才能保证饮用水水质的安全性.由于催化反应在消除污染方面的高效性和彻底性,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绝大多数研究工作都集中在难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方面,对于硝酸盐的催化还原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13,14].在催化剂存在的前提下,利用清洁无害的氢作为还原物质,可将硝酸盐还原成N2或NH+4[13].本文以水中的硝酸盐为对象,利用负载型催化剂对催化还原硝酸盐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因素,旨在探索出一条高效、彻底还原成氮气脱除硝酸盐的新途径.1实验部分1.1催化剂的制备采用浸渍法制备催化剂.以C-Al2O3(粒径小于32L m)为载体,将其浸渍于PdCl2溶液(其体积稍大于载体的体积)中,进行周期性搅拌,室温下干燥后,在100e下烘干.然后在350e下焙烧2h,冷却至室温后在NaBH4溶液中还原.最后用蒸馏水彻底洗涤,干燥后便制得负载型催化剂Pd/C-Al2O3.Pd 的负载量为5%.不同Pd/Cu比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同上.在浸渍溶液中再加入不同量的Cu(NO3)2可制得一系列不同Pd/Cu比的Pd-Cu/C-Al2O3催化剂.陶瓷催化膜的制备方法同上,Pd/Cu 质量比为4.1.2硝酸盐还原反应硝酸盐还原反应在一体积为115L的封闭的不锈钢容器中进行[15].向反应器内加入900ml蒸馏水和一定量的Pd-Cu/C-Al2O3催化剂,由氢气发生器提供气源,在反应器底部通入H2,用磁力搅拌器进行快速搅拌,半小时后加入一定浓度的NaNO3溶液100ml,使有效反应体积为1000ml,反应开始计时.反应过程中用盐酸调节pH,使之保持一固定值(512?012).催化膜的实验装置与上述悬浮态实验装置基本相同.将多孔陶瓷催化膜(长100mm,内外径分别为8和10mm)浸没于溶液中,膜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氢气.氢气发生器出口处设有控制阀和减压阀,可调节氢气的流量和压力.在实验过程中,除特别指明外,硝酸盐的初始浓度为100mg/L,反应温度为25e,氢气的压力和流量分别为150 kPa和300ml/m in.定时取出有代表性的水样经0145L m的滤膜过滤后测定NO-3,NO-2和NH+4的浓度.用pH S-3C型酸度计测定pH值;NO-3和NO-2的浓度用Dionex-120型离子色谱仪测定,NH+4的浓度采用纳氏试剂法,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在K=420nm处测定.催化剂的活性以单位时间单位质量的催化剂量上硝酸盐的脱除量表示,可由硝酸盐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计算得出.催化剂的选择性则以氨氮的生成量表示,氨氮的量越多,表示催化剂的选择性越差.表1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硝酸盐和氨氮的浓度及氮的脱除率T able1Concentration of nitrate and ammonium and nitrogenremoval over different catalystsCatalyst Q(NO-3)/(mg/L)Q(NH+4)/(mg/L)r(N)/% Pd/C-Al2O382.1 2.658.2 Pd-Cu/C-Al2O30 4.3181.0Reaction conditions:Q0(NO-3)=100mg/L,p(H2)=150kPa,q V(H2)=300ml/min,H=25e,t=60mi notal ni trogen removal2结果与讨论2.1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表1是硝酸盐在单金属Pd/C-Al2O3催化剂和双金属Pd-Cu/C-Al2O3催化剂上脱除的结果.可以#271#第4期张燕等:P d-Cu/C-A l2O3催化还原硝酸盐的研究看出,在单金属Pd/C -Al 2O 3催化剂上,仅有812%的氮被脱除;在双金属Pd -Cu/C -Al 2O 3催化剂上,硝酸盐完全消失,且氮的脱除效率达81%;同时,在反应过程中,发现有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存在.在单金属Pd/C -Al 2O 3催化剂上,没有检测到亚硝酸盐存在.这表明单金属Pd/C -Al 2O 3催化剂不能有效地脱除硝酸盐,但能有效地脱除亚硝酸盐[15].金属Cu 对硝酸盐的还原有促进作用,对硝酸盐的脱除来说,双金属催化剂是必需的.图1示出了Pd -Cu/C -Al 2O 3催化剂脱除硝酸盐的时间曲线.图1 4Pd -1Cu/C -Al 2O 3脱除硝酸盐的时间曲线Fig 1 Temporal curves of nitrate removal over4Pd -1Cu/C -Al 2O 3catalyst(1)Q (NO -3),(2)Q (NH +4),(3)Q (NO -2)图2 Pd/Cu 比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Fig 2 Effect of Pd/Cu ratio on catalytic performanceof Pd -Cu/C -Al 2O 3(1)Activity,(2)Q (NH +4)图2表明,Pd -Cu/C -Al 2O 3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受到Pd/Cu 比值的影响.可以看出,随着Pd/Cu 比值的增大,催化剂的活性是先升高,达到一最高点后又逐渐降低;而NH +4浓度则基本上是随着Pd/Cu 比值的增大呈增加的趋势.综合以上结果可知,当n (Pd)/n (Cu)=4时,催化剂具有最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解释如下:当引入较少的Cu 时,由于Pd 与Cu 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了催化剂的活性,所以反应速率加快;但引入过多的Cu 后,载体上有过多的活性位被Cu 所占据,相应的Pd 金属所占据的活性位势必减少,从而导致催化剂的活性降低.2.2 反应条件的影响为了考察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对不同初始浓度的硝酸盐溶液进行了催化还原实验.实验数据用Langmuir -Hinshelwood 一级动力学数学模型处理,结果如图3所示.很明显,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硝酸盐初始浓度(c 0)与瞬时浓度(c )之比的对数值与时间之间基本呈线性关系,即硝酸盐的催化还原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图3 不同初始浓度的硝酸盐溶液的催化还原反应Fig 3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ate solution w ith differentiniti al concentration图4结果表明,增加H 2流量,可以加快反应速度,提高催化反应活性,但不利于选择性的提高.这是由于硝酸盐的还原是分步进行的,中间形成NO -2,NO,N 2O 和N 2等中间产物,在每一步都产生氧原子,而氧在氧化铝上的吸附性很强,从而占据了催化剂表面一定量的活性位,导致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增加H 2流量,能促进催化剂表面更新,有利于硝酸盐的还原;但另一方面,多余的氢有利于与氮结合,形成副产物氨氮,从而降低了对氮的选择性. 催化剂用量对硝酸盐催化还原反应的影响结果#272# 催 化 学 报第24卷图4 不同H 2流量下硝酸盐的催化还原反应Fig 4 Catalytic reducti on of nitrate under different flow rate of H 2(a)Nitrate concentration,(b)Ammonium concentration q V (H 2):(1)100ml/min,(2)200ml/min,(3)300ml/min图5 催化剂用量对硝酸盐催化还原反应的影响Fig 5 Effect of Pd -Cu/C -Al 2O 3amount on catalyticreduction of nitrate(1)Initi al acti vity,(2)Q (NH +4),(3)Q max (NO -2)见图5.可以看出,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硝酸盐催化还原反应的初始活性虽略有上升,但变化不大;中间产物亚硝酸盐的最大生成量明显减少,氨氮的浓度也呈降低的趋势.催化剂用量增加抑制亚硝酸盐生成的原因可以解释如下:因为硝酸盐还原需要双金属催化剂,而亚硝酸盐还原只需要单金属催化剂,催化剂用量越多,单金属Pd 活性位的绝对数量应越多,所以生成的亚硝酸盐可迅速被还原,从而不会发生大量亚硝酸盐的积累.另一方面,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可使最终副产物氨氮的量减少,提高对氮的选择性.这是由于硝酸盐催化还原生成氮是通过多步反应完成的[13],在反应过程中将生成中间产物NO x .两个NO x 分子相遇时,相互结合并形成N -N 键,生成N 2;若NO x 分子遇到催化剂表面吸附的H 2时,则两者结合形成N -H 键吸附相,此时若再次遇到H 2时就会生成NH +4.也就是说,催化剂表面覆盖大量的NO x 或表面吸附的H 2的浓度低,应有利于还原反应对N 2的选择性.在其他反应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催化剂用量越多,单位质量催化剂表面上H 2的浓度相对较低,故表现为硝酸盐催化还原反应对N 2的选择性提高.图6 管状陶瓷催化膜的结构示意图Fig 6 S chematic diagram of porous tubular catalytic membrane2.3 催化膜的结构和催化性能为了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并解决催化剂分离的问题,将催化剂负载于管状陶瓷膜上进行了实验.氢气从陶瓷膜的中间通入,陶瓷膜只允许气体通过,而硝酸盐溶液则不能通过.图6示出了管状陶瓷催化膜的结构.在陶瓷膜上实现了固、液、气三相之间的有效接触.#273#第4期张 燕等:P d -Cu/C -A l 2O 3催化还原硝酸盐的研究图7是陶瓷催化膜脱除硝酸盐的时间曲线.可以看出,催化膜脱除硝酸盐的速率远低于悬浮态催化剂,但氨氮的生成量也明显减少,即对N 2的选择性有很大的提高.图7 陶瓷催化膜脱除硝酸盐的时间曲线Fig 7 T emporal curves of nitrate removal throughceramic catalytic membrane(1)Q (NO -3),(2)Q (NH +4),(3)Q (NO -2)由图8可以看出,用陶瓷膜催化剂,脱除的硝酸盐中有90%是选择性地转化为N 2.对于悬浮态催化剂而言,硝酸盐转化为N 2的分数只有7314%.悬浮态催化剂直接暴露在液相中,导致有过多的氢与反应中间产物发生接触,最终生成副产物氨氮.然而,催化膜反应器有效地提供了固、液、气三相接触的场所,可有效地控制气体量,从而提高了催化选择性.图8 不同催化剂上硝酸盐的催化还原反应Fig 8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ate over different catalysts(1)Amount of N 2from NO -3conversion,(2)Ammonium concentration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反硝化脱除硝酸盐技术,可以克服常规物化方法和生物处理技术的缺点.催化还原硝酸盐方法可将初始浓度为100mg/L 的硝酸根离子在60min 中内完全脱除,反应速率比生物反硝化脱除硝酸盐的速率快几十倍.在实验条件下,氮的总脱除率可达80%以上.利用管状陶瓷膜催化剂,可有效地实现催化剂的固定和提高催化选择性.同时,陶瓷膜催化还原脱除硝酸盐工艺可在通常地下水的条件下进行,并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尤其适用于小型水厂及没有统一供水系统而是自家开采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的农村地区.可以认为,双金属催化剂催化还原地下水中硝酸盐是一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处理技术.参考文献1 Stark J M ,Hart S C.Natur e ,1997,385(6611):612 Haruv y N ,Hadas A,Ravina I,Shalhevet S.W ater SciT echnol ,2000,42(1/2):1353 宋秀杰,丁庭华.环境保护(Song X J,Ding T H.Env i -ron Pr ot ),1999,265(11):444 Super M ,Heese H de V ,M acK enzie D,Dempster W S,du Plessis J,F err eira J J.W ater Res ,1981,15(11):12655 F reedman D M ,Cantor K P,Ward M H,Helzlsouer K J.A r chives Environ H ealth ,2000,55(5):3266 Spalding R F,Ex ner M E.J Env iron Q ual ,1993,22(3):3927 L ee K -C,RittmannB E.W ater Sci T echnol ,2000,41(4/5):2198 Bems B,Jentoft F C,Schl &ogl R.A p p l Catal B ,1999,20(2):1559 Wisniewski C,P ersin F ,Cherif T ,Sandeaux R ,Grasmick A ,Gavach C.Desalination ,2001,139(1-3):19910 Fanning J C.Coor d Chem Rev ,2000,199:15911 Soar es M I M.Water Res ,2002,36(5):139212 Flere J M ,Zhang T C.J Env ir on Eng ,1999,125(8):72113 H Êrold S,V orlop K -D,T acke T ,Sell M.Catal T oday ,1993,17(1/2):2114 W ¾rna J,T urunen I,Salmi T ,M aunula T.Chem EngSci ,1994,49(24B):576315 张燕,陈英旭.中国给水排水(Z hang Y,Chen Y X.China W ater Was tewater ),2002,18(9):47(Ed WGZh)#274# 催 化 学 报第24卷。

催化还原法去除废水中的硝酸盐

催化还原法去除废水中的硝酸盐

第11期 收稿日期:2019-03-20作者简介:吴依玲(1995—),女,福建龙岩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废水脱硝;通讯作者:聂兆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催化反应工程。

催化还原法去除废水中的硝酸盐吴依玲,朱怀志,聂兆广,胡艳芳(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摘要:废水中硝酸盐的含量逐年增加,氮元素含量远远超过了国家排放标准,硝酸盐氮含量超标会造成很大危害,为了减少废水中硝酸盐含量,利用酸性条件下稀硫酸和铝粉产生的氢气作为还原剂脱除硝酸根。

探究在硝酸盐脱除过程中,不同pH值,不同氢气产生量条件下,硝酸盐氮脱除的效果。

结果表明,在pH值=1的条件下氢气能有效还原硝酸盐氮,最大脱除率为94.5%。

关键词:硝酸盐;铝粉;稀硫酸;甲酸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9)11-0185-02RemovalofNitratefromWastewaterbyCatalyticReductionWuYiling,ZhuHuaizhi,NieZhaoguang,HuYanfang(College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QingdaoUniversity,Qingdao 266071,China)Abstract:thenitratecontentinwastewaterincreasesyearbyyear,thenitrogencontentfarexceedsthenationalwastewaterdischargestandard,thenitratenitrogencontentexceedingthestandardwillcausegreatharmtothesociety.Inordertoreducethenitratecontentinwastewater,hydrogenproducedbydilutesulfuricacidandaluminumpowderunderacidicconditionswasusedasreducingagenttoremovenitrate.Intheprocessofnitrateremoval,theeffectofnitratenitrogenremovalunderdifferentconditionsofpH,andhydrogenproductionwasinvestigated.TheresultsshowedthatundertheconditionofpH=1hydrogenreductionofnitratenitrogeneffectively,maximumremovalrateis94.5%.Keywords:nitrate;aluminiumpowder;dilutesulfuricacid;formicacid 工业迅速发展给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在对污水研究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工业排污中过量的硝酸盐氮对人类以及家畜农作物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需要对硝酸盐氮的成因以及处理方法进行研究[1-2],将所排放污水中硝酸盐氮的含量降低到所允许的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发展,降低污染,确保我们人类所生活环境的相对安全。

催化加氢法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氮

催化加氢法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氮

它具有反应速度快、不产生二次污染以及反应装置简单
的优 点,是 其他 方法 所无 法 比拟 的 。
2催化剂对去 除硝酸 盐氮的作 用
研 究表 明 ,这 个 反 应 存 在 速 率 问 题 , 因此 很 多 工 作
1加氢还原法治理地下水 中硝酸盐氮 的基本原理
硝 酸盐 中氮 元素 处 于最 高价 态 ,H可将 其还 原为 较低 价 态 的氮 气 ,不 会 向水 中引入 其他 元 素 。反 应 方 程 式可 表示 为 : 5。-N 3 H一N+6。 HJ20 +2+ f H0 r 1
比来 表示 。该 值越 大 ,说 明选 择性 越好 。
2 1催化 机理 .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一N) N ,一 ( H) / / ,
其 中 , 为 电极 电势 ,它 与物 质 的浓度 有关 :
, ,
研究 较多的催化剂 是贵金属 ( d t u r R P 、P 、R 、I  ̄ h
教学园地
王 娇 王 召 胡 :化 氢 去 地 水 硝 盐 丁 明 琴 催 加 法 除 下 中酸 氮
3 l
1 . 9 9 j i s . 6 14 9 . 0 0 3 . 3 0 3 6 / . s n 1 7 — 8 X 2 1. 6 0 1
催化加氢法去 除地 下水 中硝酸盐氮术
王丁娇

2 0 :1 4—0+0. 591 [ 一。o 1 1 1 g0 11 :.V 1 f 一2 1 1 。 0 一

一 般 情 况 下 , 当一 个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的E 时 ,反 >0 V 应 可 能 自动 发 生 ;当E >0 2 V ,反 应 可 能 进行 得 很 彻 。 . 时 底 。由此 反应 的E 据可 知 ,反 应 能 自发 进 行 ,并 且 即便 数  ̄N a _ O 浓度 仅为 1 m l 时 ,趋势 也很 大 。 O o‘

铁基催化剂对水中硝酸盐的催化还原性能研究

铁基催化剂对水中硝酸盐的催化还原性能研究

铁基催化剂对水中硝酸盐的催化还原性能研究近年来,水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硝酸盐是水中常见的一种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研究硝酸盐的净化和去除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铁基催化剂作为一种新兴的催化材料,其在水中硝酸盐的还原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值得深入研究。

一、铁基催化剂简介铁基催化剂是一种含有铁的化合物,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环保等领域。

针对硝酸盐的还原,常用的铁基催化剂有零价铁、铁炭复合材料和纳米铁等。

零价铁作为一种传统的铁基催化剂,由于其较低的价格、易得性和催化效果等因素,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零价铁的还原机理为电子转移反应,硝酸盐还原为氨气或氮气等无毒物质。

然而,零价铁催化的反应速率较慢,因此需要加入辅助催化剂来提高反应速率。

铁炭复合材料是将铁与活性炭等复合材料混合而成,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和催化活性,可以大大提高反应速率,因此是一种较新型的铁基催化剂。

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纳米铁是将零价铁颗粒化后制成的材料,其具有分散性好、反应速率快等优点。

纳米铁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零价铁还原和化学还原等方法。

二、硝酸盐的还原硝酸盐是指具有一个或多个亚硝基(-NO2)化合物的盐类或酸类。

硝酸盐在水中的存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硝酸盐对水中生物的毒性和氯化物、硫酸盐等物质的协同效应。

硝酸盐的还原是指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氮气、氨等无毒物质的过程。

硝酸盐还原可以通过生化作用和非生化还原两种方式进行,其中生化还原主要是细菌、藻类和真菌等生物的代谢过程。

而铁基催化剂在非生化还原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三、铁基催化剂在水中硝酸盐的催化还原方面的应用铁基催化剂可以通过电子转移反应、还原择一反应和还原捆绑成对反应等方式对硝酸盐进行催化还原。

其中电子转移反应是铁基催化剂还原硝酸盐的主要反应机制,反应方程式为:NO3- + Fe0 → NH3+ N2铁基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和还原效果受多种影响因素的影响,如pH值、温度、溶液中还原剂浓度和硝酸盐浓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催化还原法脱除水中硝酸盐的研究
作者:彭勃何绪文
来源:《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年第11期
摘要:目前,我国水体中的硝酸盐污染越来越严重,硝酸盐会引起婴儿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还会生成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类物质。

因此,急切需要开发去除水体中硝酸盐的方法,而化学催化还原法是目前最有前途的一种方法。

从催化还原法去除硝酸盐的原理、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硝酸盐催化还原法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O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1-060-02
1 前言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氮污染物,如氮素化肥的使用、污水灌溉、含氮工业废水的渗漏、生活污水和大气沉降过程中都会含有大量的含氮物质,打破了自然界中氮元素的正常循环,使自然界各种水体硝酸盐大大超标。

硝酸盐氮本身易被生物体吸收,也易排泄,不会构成直接危害,但它在人体低氧的环境中会还原成亚硝酸盐氮,亚硝酸盐会使血液中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不具有输送氧能力,使身体出现头晕、恶心、呼吸困难、乏力、腹泻等症状,甚至死亡。

另外,水体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可以与胺、酰胺、氰胺类含氮有机物反应,生成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基类物质。

1956年,我国华东地区就有了地下水被硝酸盐污染的报道。

另外,1995年张维理、田哲旭等对我国北方14个县市的地下水和饮用水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北方一些农村和城镇的地下水和饮用硝酸盐污染情况严重,主要是由于过度使用氮肥造成的。

2000年对太湖的水质情况调查发现,太湖中硝酸盐的污染情况严重,已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情况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鉴于水体中硝酸盐污染的情况日益严峻,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防治水体中硝酸盐的污染。

目前去除水体中硝酸盐氮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其中化学催化方法去除硝酸盐技术反应速度快,能适应不同反应条件,易于运行管理。

2 催化还原法去除水体中硝酸盐的原理
水体中硝酸盐氮主要通过催化加氢来去除的,其反应机理主要是由Prusse等人提出的双金属催化还原机理。

Prusse等人认为,催化还原硝酸盐是一个多步反应,以钯铜双金属体系为例,其反应步骤如下:首先,氢气等还原剂在钯的作用下形成活性氢,由于氢溢流效应,在微晶钯内传递,并将吸附在钯铜双金属上的硝酸盐氮还原成为一氧化二氮;然后,在钯元素表面一氧化二氮生成中间产物氧化氮,氧化氮不稳定,两个氧化氮分子相互结合生成氮气。

同时,在上述过程中,在钯表面若氧化氮和活性氢相遇会生成形成N-H键,与活性氢多次结合会生成NH4+副产物。

近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其机理有了更多的解释。

Epron等认为在硝
酸盐的催化还原过程中钯等贵金属对硝酸盐氮的去除不起作用,仅仅对亚硝酸盐有去除作用,并且可以促进活化氢的再生。

3 研究进展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就有关于催化还原法去除水体中硝酸盐氮技术的研究。

在饮用水脱硝的研究方面,1989年Vorlop等在常温常压下以氢气作为还原剂,负载型金属作为催化剂,将水体中的硝酸盐氮还原成为氮气,这是关于催化还原水体中硝酸盐氮的最早报道。

该反应具有反应迅速,且还原剂氢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去除硝酸盐氮的工艺。

在1999年,德国的Vorlop和等在钯铜双金属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负载型催化剂催化还原水体中硝酸盐氮的反应机理,是现在大家都广泛接受的反应机理。

之后关于催化还原法去除硝酸盐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和改进新的催化剂、还原剂与优化反应器方面。

催化剂的研究主要包括寻找和改进载体、活性组分和改进新的制备方法等。

等通过研究发现通过添加第二种金属铜,使钯对硝酸盐氮的催化活性显著提高,同时证明贵金属元素钯是对亚硝酸盐氮最具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金属。

纳米催化剂是现在研究的热点,有研究表明通过将钯铜双金属体系负载在高表面面积的水滑石上,大大增强了对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

另外还有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状态的钯铜双金属体系的催化活性是常规浸渍法制备的钯铜双金属体系的20~50倍。

2000年法国的Epron等比较不同的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反应活性的的作用,表明化学还原法、共沉淀法和气相还原法等不同的制备工艺都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

另外,斯诺文尼亚的Pinter等比较了固定床、膨化床、喷淋床三种不同类型的连续流反应器对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膨化床反应器中的催化性能最佳。

从2000年开始,意大利、波兰、美国等国家的一些科学家开始研究粉末状催化剂的规模化和应用化研究。

在我国国内对催化还原硝酸盐氮的研究是在参照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主要是在中国科学研究院和一些高校中开展的。

中科院的曲久辉等人从2000年开始化学催化还原和电催化还原脱硝等方面的研究。

浙江大学的张燕制备了粉末状的Pd-Cu/ -Al2O3催化剂,并系统研究了其催化还原硝酸盐氮的效果,得出了制备催化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去除硝酸盐氮的最佳反应条件。

南开大学的高建峰等对陶瓷膜和离子树脂进行复合,制备了新型的无机膜,并将其用于催化硝酸盐的工艺,取得了很好的额效果。

2008年,中南大学的陈春辉等研究了Pd-Cu/ -Al2O3陶瓷膜催化还原硝酸盐,对粉状催化剂的固定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Ying Wang等研究温度对催化还原硝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与反应温度成正比。

4 存在问题
化学催化还原法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氮从开始研究都今天已经有10多的历史,但是这种技术距离实际应用还有不少的距离,还存在着不少的缺点。

就其技术方法来说,虽然反应迅速,且反应较彻底,但是会产生毒性更大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这两种物质对人体和自然界中生物的危害更大。

我们的目的是使硝酸盐氮全部变成氮气,因此这就产生了如何提高使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的选择性问题。

另外,催化剂是催化反应的核心,现在使用的催化剂主要是贵金属钯,虽然其催化性能好,但是其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因此需要寻找相对便宜的
高效催化剂,使其适应大规模应用。

还有,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pH值、溶液流速、氢气压力、传质条件等都会对反应过程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应合理控制反应条件,使催化反应迅速进行,减少副产物。

参考文献:
[1] 金速.辽宁省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成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探讨[J].辽宁地质,1997(1):63-39.
[2] 张维理,田哲旭,张宁,等.我国北方农用氮肥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调查[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5,1(2):80-87.
[3] Prusse U,Hahnlein M,Daum J,et al.Improving the catlytic nitrate reduction[J].Catalysis Today,2000,55(1/2):79-90.
[4] Epron F, Gauthard F, Barbier J.Influence of oxidizing and reducing treatments on the metal-metal interactions and on the activity for nitrate reduction of a Pt-Cu bimetallic
catalyst[J].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2002,237:253-261.
[5] Vorlop K D,Tacke T.First steps on the way to the metal-catalysed and nitrite removal of drinking water[J].Dechema Biotechnology Conferences,1989(3):1007-1010.
[6] Batista J,Pintar A,Ceh M.Characterization of supported Pd-Cu bimetallic catalysts by SEM,EDXS,AES and catalytic selectivity measurements[J].Catalysis Letters,1997,43:79-84.
[7] Epron F,Gauthard F,Barbier J.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ate in water on a monometallic Pd/CeO2 catalyst[J].Journal of Catalysis,2002,206:363-367.
[8] 范彬,曲久辉,刘锁祥,等.饮用水中硝酸盐的脱除[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0,1(3):44-49.
[9] 张燕,陈英旭,刘宏远.Pd-Cu/ -Al2O3催化还原硝酸盐的研究[J].催化学报,2003,24(4):270-274.
[10] 高建峰,徐春彦,王久芬,等.用Pd-Cu-Pt/ -Al2O3催化剂还原水中的硝酸盐[J].催化学报,2004,25(11):869-872.
[11] 陈春辉,叶红齐,周永华.负载型膜催化剂催化还原水中硝酸盐的研究净水技术[J].2008,27(4):62-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