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甲酯及其它增塑剂的区别

合集下载

增塑剂的种类

增塑剂的种类

增塑剂得种类1.邻苯二甲酸酯类邻苯二田酸酣类就是目前最广泛使用得主增塑剂,品种多、产量高,井具有色泽浅、毒性低、电性能好、挥发件小、气味少、耐低温性一般等特点。

目前邻苯二酸酯类得消耗量约占增塑剂总消耗量得80-85%,而其中最常用得就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与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两种。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就是重要得通用型增塑剂,主要用于聚氯乙烯树脂得加工,还可用于化纤树脂、醋酸树脂、ABS树脂及橡胶等高聚物得加工,也可用于造漆、染料、分散剂等。

通用级DOP,广泛用于塑料、橡胶、油漆及乳化剂等工业中。

用其增塑得PVC 可用于制造人造革、农用薄膜、包装材料、电缆等。

电气级DOP,具有通用级DOP得全部性能外,还具有很好得电绝缘性能,主要用于生产电线与电。

品级DOP,主要用于生产食品包装材料。

医用级DOP,主要用于生产医疗卫生制品,如一次性医疗器具及医用包装材料等。

主要用途:DOP就是通用型增塑剂,主要用于聚氯乙烯脂得加工、还可用于化地树脂、醋酸树脂、ABS树脂及橡胶等高聚物得加工,也可用于造漆、染料、分散剂等、DOP增塑得PVC可用于制造人造革、农用薄膜、包装材料、电缆等。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简称DIOP,结构式为,分子量390、56,几乎无色透明粘稠状液体。

相对密度(20℃/20℃)0、986,凝固点-50℃,沸点235℃(0、76kpa),闪点218℃,折射率(n25D)1、484,粘度(20℃)83mpa·s。

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完全溶于汽油、矿物油。

微溶于甘油、乙二醇与一些胺类。

难溶于水,25℃时水中溶解度<0、01%。

可燃,微毒。

LD5022300mg/kg。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得质量指标色度(Pt-Co)≤ 50号相对密度(20℃/20℃)0、986±0、003酸度(以苯二甲酸计)≤0、01%水分≤0、1%酯含量≥98%对树脂与橡胶有良好得相容性,性能与DOP类似,但电性能,低温性能与增塑效率稍差,可作为DOP得代用品。

增塑剂的定义和分类(精)

增塑剂的定义和分类(精)

一、增塑剂的定义和分类凡是添加到聚合物体系中,能增加聚合物塑性、柔韧性或膨胀性的物质叫做增塑剂。

一般均为高沸点液体或低熔点固体,主要为前者。

增塑剂分类的方法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增塑剂进行分类。

1、按化学结构分类增塑剂可分为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磷酸酯类、环氧化合物类、聚酯类、烷基苯磺酸酯类、含氯增塑剂类、以及其他类。

2、按相容性分类分为主增塑剂和辅助增塑剂。

凡能和树脂充分高度相容的增塑剂称为主增塑剂,或称溶剂型增塑剂。

它的分子不仅能进入树脂分子链的无定形区;也能插入分子链的结晶区。

因此它不会渗出而形成液滴、液膜,也不会喷霜而形成表面结晶。

这种主增塑剂可以单独应用。

而辅助增塑剂一般只能进入树脂无定形区域而不能进入分子链的结晶区,也叫做非溶剂性增塑剂,它必须与主增塑剂配合使用,否则会出现渗出或喷霜现象。

3、按分子结构分类按分子结构来分类,增塑剂可分为单体型和聚合型两大类。

单体增塑剂有固定的组成,绝大部分的增塑剂都属于此类。

其相对分子量在300~500之间。

聚合型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1000~6000之间。

只有聚酯型和聚氨酯型等少量增塑剂为聚合型增塑剂。

4、按作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内增塑剂和外增塑剂。

内增塑剂是在聚合过程中加入第二单体,能进行共聚,对聚合进行改性。

因此内增塑剂实际上是聚合物分子的一部分;另一种情况是在聚合物分子链上引入支链,由于支链在分子结构中的存在,降低了聚合物链与链之间的作用力,也降低了分子链的规整性,从而使分子链之间互相移动的可能性增加,即增加了聚合物的塑性。

外增塑剂一般为低分子量的化合物或聚合物。

将其添加到需要增塑的聚合物中,可增加聚合物的塑性。

外增塑剂通常是高沸点、难挥发的液体或低熔点固体,不与聚合物起化学反应。

和聚合物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在升高温度时的溶胀作用,与聚合物形成一种固体溶液。

外增塑剂性能全面,生产和使用比较方便。

本模块讨论的增塑剂是指外增塑剂。

5、按工作特性来分类增塑剂可分为通用型和特殊型两种。

环氧大豆油脂肪酸甲酯

环氧大豆油脂肪酸甲酯

山东沿海建设资源有限公司环氧大豆油脂肪酸甲酯一概述环氧酯类化合物是在分子结构中带有环氧基团的化合物,在工业聚氯乙烯树脂加工工业中,它不仅对PVC有增塑作用,而且可使聚氯乙烯链上的活泼氯原子稳定,结构中的环氧基团可以吸收因光和热降解出来的氯化氢,从而阻止了PVC 的连续分解作用,起到稳定剂的作用,可延长PVC制品的使用寿命。

环氧增塑剂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耐油性,同时还是良好的辅助稳定剂。

有实验证明,环氧类增塑剂与金属皂类、有机锡类稳定剂同时使用,能起到协同作用,其稳定效果更为显著,所以环氧增塑剂在现代塑料工业中应用日益广泛。

在美国,环氧增塑剂的消费量约占增塑剂总量的10%,仅次于邻苯二甲酸酯和脂肪族二元酸酯,占消费量的第三位。

在PVC制品中,主要是用其既有增塑性又有稳定性的特点,在软制品中一般加入2-3份,即可大大改善其耐候性,如和聚酯增塑剂并用,最适用于应用于冷冻设备的塑料制品、机动车用塑料、食品包装等塑料制品,环氧增塑剂毒性极小,在许多国家已被允许用于食品及医药的包装材料。

在环氧增塑剂产品中主要是官能团环氧基团的合成。

一般来说,带有不饱和双键的脂肪族化合物都可被过氧化物环氧化,但烯键在末端,或羟基(或羧基)与烯键相邻的化合物,由于双键的电子效应,双键的环氧化速度较慢。

油脂的不饱和双键不在端基,紧邻双键也无其它基团,所以易进行环氧化反应。

油脂的无毒可再生也是环氧增塑剂产品的一大亮点。

山东沿海建设资源有限公司设计生产能力:环氧大豆油脂肪酸甲酯1000吨/年。

二 工艺流程说明一、反应机理(1) 酯交换反应阶段化学反应式R 1CH=CHR 1COOCH 2 R 1CH=CHRCOOCH 3 CH2-OH R 2CH=CHR 2COOCH +3CH 3OH NaOH R 2CH=CHRCOOCH 3 + CH-OH R 3CH=CHR 3COOCH 2 R 3CH=CHRCOOCH 3 CH2-OH(2)环氧化阶段反应方程式(a )甲酸在酸性条件下与双氧水反应生成过甲酸HCOOH+H 2O +HCOOOH +H 2O(b )过甲酸与大豆油脂肪酸反应生成环氧大豆油甲酯ORCH=CHRCOOCH 3 +HCOOOH RCH-CHRCOOCH 3+ HCOOH 二、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大豆油甲醇甘油脂肪酸甲酯精制后出售甲酸、浓硫酸+双氧水产品三、生产工艺操作说明1、油、甲醇和氢氧化钠加入反应瓶中,加热升温到70℃反应3h 。

常用PVC增塑剂种类、区别以及PVC增塑剂配方成分

常用PVC增塑剂种类、区别以及PVC增塑剂配方成分

常用PVC增塑剂种类、区别以及PVC增塑剂配方成分1.脂肪酸酯类脂肪酸酯类的低温性能很好,但与聚氯乙烯的相溶性较差故只能用作耐寒的副增塑剂与邻苯二甲酸酯类并用。

最常用的品种是己二酸二辛酯和癸二酸二辛酯。

(1)己二酸二辛酯(简称DOA) :无色无嗅液体,无毒,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乙二醇类,不溶于水,DOA对PVC的临界塑化温度为12l一125℃。

(2)已二酸二异癸酯(简称DIDA) :清澈易流动的油状液体。

(3)壬二酸二辛酯(简称D0Z) :几乎是无色的透明液体。

(4)癸二酸二丁酸(简称DBS) :几乎是无色的液体。

(5)癸二酸二辛酯(简称DOS) :几乎是无色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溶于醇、苯、醚等有机溶剂。

(6)癸二酸二异辛酯(简称DIOS) :无色清澈液体,溶于酮、醇、酯、芳香烃和脂肪烃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胺和多元醇。

(7)二(2—乙基丁酸)三缩乙二醇酯(简称3GH) :它是安全玻璃用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中最为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同时它对纤维索塑料、丙烯酸酯塑料和聚氯乙烯也是良好的增塑剂。

2.邻苯二甲酸酯类邻苯二田酸酣类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主增塑剂,品种多、产量高,井具有色泽浅、毒性低、电性能好、挥发件小、气味少、耐低温性一般等特点。

目前邻苯二酸酯类的消耗量约占增塑剂总消耗量的80-85%,而其中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两种。

(1)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简称DOP):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

(2)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简称DIOP) :几乎是无色的粘稠液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

(3)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简称DIDP) :粘稠液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不溶于或微溶于甘油、乙二醇和某些胺类。

它的挥发性比DOP小。

耐迁移,是一种低挥发性增塑剂,又耐老化,电性能好,但相溶性差些。

(4)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简称DINP):透明油状液体,其高温下的挥发性只是DOP的一半。

增塑剂优缺点的比较

增塑剂优缺点的比较

几种常见增塑剂优缺点的比较合成植物脂优点:1.价格低,降低大量的生产成本;2.没有味道;3.不需要改变原有的工艺和配方,提高产品的增塑效果;4与PVC分子相容较好,有效抑制冒油;5增加产品的抗寒性,冬天正常使用;6.电绝缘性能较好。

7.环保无毒!(通过SGS 机构REACH 标准138项认证)缺点:1.比重大;2.颜色发黄。

二辛脂(DOP)优点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混合性能好,增塑效率高,所加工的塑料耐热和耐候性好,挥发性低,电绝缘性能好。

缺点:1.不环保;2.价格高。

二丁酯(DBP)优点:相溶性好,柔软性好。

缺点:1.挥发性及水中溶解度较大;2.耐久性差;3.不环保。

环氧大豆油优点:环境友好,热稳定性,光稳定性,耐溶剂性好,挥发性低。

缺点:容易冒油,在5度的时候容易凝固。

环氧脂肪酸甲酯优点:提高制品的物理性能和延长老化时间,相溶性和分散性好,环保。

缺点:5度的时候会凝固,容易迁移。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优点:耐寒性和耐光性、耐水性好,无毒环保;耐久性和耐污染型号。

缺点:耐寒性不好,容易结晶;不易保存;价格昂贵。

氯化石蜡优点:低挥发性,阻燃电绝缘性好。

缺点:不环保。

对苯二甲酸二辛脂(DOTP)优点:具有耐热耐寒,难挥发,柔软性和电绝缘性能好,环保。

缺点:耐热老化性差,低温时变脆,耐磨性差,易老化。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优点:与PVC相容性较好,即使大量使用也不户析出,,挥发性和迁移性均优于DOP,耐光、耐热、耐老化和电绝缘性能好。

DOP、ATBC替代品品名:合成植物酯(可替代DOP、DBP、ATBC、DOTP等)优势:价格低,增塑效果优异,不冒油,绝对环保!(通过SGS机构REACH 标准138项认证)1.概述:合成植物酯可替代二辛酯(DOP)/二丁酯(DBP)或者ATBC/DOTP等较贵增塑剂使用,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利润。

2.性能:合成植物酯与PVC树脂粉有着非常优异的相溶性。

增塑剂的主要品种

增塑剂的主要品种

(一)苯二甲酸酯类此类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间苯二甲酸酯类和对苯二甲酸酯类。

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是最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大多数具有比较全面的性能,一般作主增塑剂使用,配合用量大,有通用增塑剂之称,其产量达增塑剂总产量的80%以上。

其中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也用得较广泛,但由于挥发性较大,耐久性较差,DBP 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DOP 与聚氯乙烯(PVC)树脂可以很好地混合,由于它们有很好的电性能、较好的低温性、较低的挥发性和相当低的抽出性与毒害性以及其他许多优点,因此可以很满意地用于各种配方中,如电缆、薄膜等。

邻苯二甲酸酯类通式为:其中R 1与R 2为C 1-C 18烷基、环烷基、苯基或苄基等,R 1与R 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二)脂肪族二元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是一类典型的耐寒增塑剂,它的结构通式为:式中n 一般为2~11, R 1与R 2为C 4~C 11的烷基或环烷基。

作为增塑剂使用的是饱和脂肪族二元酸酯,主要有己二酸酯,壬二酸酯及癸二酸酯。

这类增塑剂的特点是具有优良的低温性能,加入高分子材料中,可以使材料或制品的脆化温度达到-70~-300℃,其中以癸二酸酯最为突出。

它们的缺点是相容性较差,因此一般作为辅助增塑剂使用。

脂肪族二元酸酯一般是用二元酸和醇在催化剂存在下,通过酯化反应合成。

生产工艺一般通过酯化、中和、水洗及压滤(或蒸馏)等工序,采用间歇法或半连续法生产。

1、常压酯化工艺一般均采用带水剂(如苯、甲苯等),例如癸二酸二辛酯生产过程:癸二酸(由蓖麻油制得)和辛醇(质量比1:1.6)在硫酸(癸二酸和辛醇总质量的0.25%)的催化下进行酯化反应,先生成单辛酯,这步酯化较为容易。

第二步生成双酯,较为困难。

要控制较高的温度,约130~140℃,0.093MPa 真空度下进行脱水,反应时间3~5h ,才可获得高收率。

粗酯用2%~5%的纯碱水溶液中和,然后在70~80℃下水洗,再于0.096~0.097MPa 的真空度下脱醇,当粗酯闪点达到205℃时即为终点。

增塑剂常用种类 品种

增塑剂常用种类 品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航龙塑业
增塑剂常用种类
品种
塑化剂种类多达百余种,化学名字都比较拗口,如脂肪族二元酸酯类、苯二 甲酸酯类(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对苯二甲酸酯类)、苯多酸酯类、苯甲酸酯类、 多元醇酯类、氯化烃类、环氧类、柠檬酸酯类、聚酯类等。 不过, 最广泛使用的是一群被称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约占增塑剂市 场份额的 80%以上。具体的如下: 种类 品种 性能 应用 邻苯二甲酸二辛 相容性、光稳定性及电绝缘 薄膜、板材、电绝 脂(DOP) 性好、耐低温低毒 缘料 邻苯二 邻苯二甲酸二丁 相容性好、柔软性好、价廉、 薄膜、板材、电绝 甲酸酯 脂(DBP) 不单用 缘料 类 邻苯二甲酸二异 薄膜、板材、电绝 耐热好、电绝缘性好 癸酯(DIDP) 缘料 己二酸二辛酯 薄膜、板材、电绝 低温性好、相容性差 (DOA) 缘料 脂肪族 壬二酸二辛酯 薄膜、板材、电绝 二元酸 低温性好、相容性差 (DOZ) 缘料 类 癸二酸二辛酯 薄膜、板材、电绝 低温性好、相容性差 (DOS) 缘料 热稳定性好、挥发性好、无 环氧大豆油(ESO) 透明制品 毒 环氧酯 类 环氧硬脂酸辛酯 光稳定性好、耐低温性好 农用薄膜、塑料糊 (ED3) 含氯化 耐燃、电性能好、价廉、不 氯化石蜡(42%) 电缆、板材 合物类 单用 磷酸三甲苯酯 相容性好、阻燃好、低温性 板材、电缆、人造 (TCP) 差、有毒 革 磷酸酯 相容性好、阻燃好、耐寒性 类 磷酸三苯酯(TPP) 电缆 差 磷酸三辛酯(TOP) 相容性好、耐寒性好、无毒 薄膜、板材 石油磺酸苯酯 其他 辅助增塑剂 通用塑料制品 (M-50)

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的研制

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的研制

环氧 脂肪酸 甲酯是一种 新型 环保增 塑 剂 , 有 能
剂和分散剂 , 应用 于环 氧涂料 和环氧树脂 中 , 使其具
有 独特 的耐光 、 、 热 老化性 能 。
效地 替代邻苯 二 甲酸二辛 酯 ( O ) 邻 苯 二 甲酸 二 DP 、
丁酯 ( B ) 聚氯 乙烯 ( V ) D P作 P C 树脂 的增塑剂 。环 氧 脂肪 酸 甲酯 的相容 性好 , 发性低 , 挥 对光和热 有 良好
A src :aigt ee beo ( eb dee fe)a a a r lad u drtectyt x t c , iig b t tT kn evgt l i t i i l u1 sarw m t a,n n e a ls eie ej nn a h a lh o s e i h a sn o
理 性能和延 长老 化时 间 , 与镉 、 、 等金 属 稳定 剂 钡 锌
采用先 水解 , 酯 化 , 再 后蒸 馏 的生产 工 艺 , 从 可
各种植 物油精 炼后 的 油脚 、 脚及 餐 饮业 废 油制 得 皂 廉价 的生 物柴 油 ( 即脂肪 酸 甲酯 )其 脂肪 酸 甲酯 的 ,
间。
的稳定作用 … 。与环 氧植 物 油增 塑剂 相 比 , 氧脂 环 肪 酸 甲酯增 塑剂 不仅 可 以完全 代 替 D P增 塑 剂 制 O 造 出无毒 环 保 的 P C产 品 , 于食 品包 装 、 V 用 医疗 用
品材料、 玩具和供水管道等, 同时也用作纤维素树脂
和合成橡 胶 的无毒 增塑剂 与软化剂 。在塑 料制 品的 加工 中 , 加环氧 脂肪 酸 甲酯 能 (0 )oH O H( 8 ) :.00 0 rat nt e h t ea r 6  ̄ te px a e s e y et , , 3 % t C O 8 % 1 6 :.9, ci m , mprt e 0C,l e oyvl h et O e oi 9 e u I u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酸甲酯与其它增塑剂的区别脂肪酸甲酯为黄色澄清透明液体(精馏后为无色),具有一种温和的、特有的气味,结构稳定,没有腐蚀性。

脂肪酸甲酯是用途广泛的表面活性剂(SAA)的原料。

从脂肪酸甲酯出发可生产两大类,一类是通过中和生产脂肪酸甲酯磺酸盐(MES),另一类是通过加氢生产脂肪醇。

简介全世界脂肪醇的57%是由脂肪酸甲酯生产的,43%由脂肪酸生产。

脂肪醇经乙氧基化生产醇醚(AE)、AE经中和生产醇醚硫酸盐(AES)。

也可将脂肪醇经磺化、中和生产伯烷基硫酸盐(PAS)。

因此,脂肪酸甲酯是MES、AE、AES和PAS等SAA的原料和中间体。

油脂、、脂肪酸甲酯等原料的供应决定了上述生产SAA的效率。

脂肪酸甲酯按照碳链的饱和程度可分为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和不含双键、三键的饱和脂肪酸甲酯。

饱和脂肪酸甲酯的主要用途是前述的生产。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出来可用于前述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外,还可以用于生产。

后者是一种重要的增塑剂,广泛用于聚氯乙烯等树脂的增塑,可部分代替邻苯二甲酸盐类增塑剂。

这里的脂肪酸甲酯,其脂肪酸的碳链一般在12-22之间,主要是12-18的饱和脂肪酸甲酯和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可以有侧链,碳链上也可以有羟基等其他基团。

脂肪酸甲酯是油脂用甲醇酯交换的产物,也可以是来自油脂的脂肪酸用甲醇的酯化产物。

这里的油脂可以是动物性油脂,比如猪油、牛油,也可以是植物性油脂,比如、棕榈油、椰子油、蓖麻油等。

美国宝洁(P&G)化工马来西亚工厂生产高碳链脂肪酸甲酯CE-1875A,低碳链CE-810等。

历史我国脂肪酸甲酯工业经历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

由于价格不断高涨,寻求柴油替代品的努力不断被实践。

我国存在大量,比如油脂,这些油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副产物,其中包括以酯类形式存在的,也包括游离的脂肪酸。

这里的脂肪酸的为长链脂肪酸,当脂肪酸的碳链为12-18时,其甲酯就是生物柴油的基本成分。

因此,06年后我国投资生产生物柴油的企业数量迅猛增加。

但是与石化柴油相比,在性能和性价比方面难以与石化柴油抗衡,除了勉强用于船用柴油外,作为燃料很难在更多领域应用。

因此,大量的生物柴油企业面临转型的困境。

但是生物柴油已经应用到了柴油调和的领域提供现有石化柴油的不环保性等各项指标,并且国家也制定出台了B5生物柴油油的国家标准。

所以前景很好,只加大推广力度。

由于脂肪酸甲酯可以进一步加工成,而后者在增塑剂领域的应用得到了有效地推广,成为可在某种程度上替代邻苯二甲酸盐增塑剂的一种绿色环保型的增塑剂,生物柴油企业纷纷转型为增塑剂企业。

用植物类资源生产的生物柴油,其碳链不饱和程度大,适合生产增塑剂;动物类油脂,由于饱和程度高,则不适合生产增塑剂。

国际上,欧盟和美国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也致力替代石油能源的工业的发展,由于欧盟和美国对生物柴油工业实行政府补贴,其生物柴油生产的原料直接采用菜籽油等食用油脂。

但是我国生产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的原料主要是油脂工业的下脚料以及餐饮业的可再生资源。

我国也有用油脂和生产生物柴油的研究,目前处于概念阶段,尚无工业化生产。

产品质量执行标准:详细介绍一种以棉油皂脚为原料合成混合脂肪酸甲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脂肪酸甲酯是棉油皂脚经酸化、酯化、脱酸、减压蒸馏制成,在酸化过程中,按重量将棉油皂脚∶浓硫酸=10∶0.5~1.5的比例投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升温,当温度升高至105℃时,取样检验下层溶液的PH值,然后用棉油皂脚将PH值调节在2~3,保温反应0.5小时,停止加热和搅拌,静置0.5~1小时,将下层酸液放入贮存容器或回用,在上层的脂肪物中加入等体积的自来水洗涤,反复洗涤至放出水液的PH值为4~5为止,然后搅拌加热,在真空度为600mm/Hg下加热至250℃维持0.5小时,进行脱水处理,使含水量降至万分之三以下;在酯化反应中,按重量计将甲醇∶脱水后的脂肪物=1.5~2.5∶1的比例投入到反应釜中,再将重量为甲醇与脱水后的脂肪物两者总重量的2%~5%的浓硫酸加入至反应釜中,在搅拌下加热至回流温度(65~70℃),保温回流反应15小时,然后将回流装置改为蒸馏装置,加热升温,将过量的甲醇蒸出回用,当温度升到110℃时停止加热;在脱酸过程中,向酯化反应得到的粗酯中加入等体积的自来水反复洗涤至放出的水溶液的PH值近于7时为止,然后取样测定粗酯的酸值,依酸值加入过量5%的碳酸钠,在搅拌下快速升温至100~120℃后反应10分钟即可;在减压蒸馏过程中,将脱酸后的粗酯预热至200℃后用导管与蒸馏釜接通,导管上连接一阀门,加热蒸馏,控温在220~230℃之间,真空度为750mm/Hg,然后,慢慢开启导管阀门,投料进行减压蒸馏,馏出的物质即为混合脂肪酸甲酯。

以上是传统的老工艺酸碱催化法,虽然也能生产,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难于处理的污水,产量和质量也无法保障,对设备损害更大,一般情况下设备用到三个月就开始腐蚀,冒,跑,漏严重,造成一天生产三天维修的困紌。

针对棉籽做物柴油甲酯有了新工艺(汽相醇解工艺),适合多各种原料,解决不加酸和碱的难题,从而改变了污水过多难于处理的困境,在产量和质量稳定。

自动化高,投资可大可小。

工艺过程,原料预处理,预酯化,醇汽相和油相升温,过量醇相通回收器回收,提纯后再回到反应,酯化是在一步完成后进入蒸馏系统进行蒸馏,先预热,脱水,脱臭进入主塔脱色和分离产品,整个生产过程是密闭性生产,无污水,无泄漏,无味飘散,生产区干净环保。

人体影响必需脂肪酸为机体生理所需要,但不能由机体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有3种,即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和花生四烯酸(C20:4),但人体从食物中获得的亚油酸能在体内合成γ-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因此严格地说只有亚油酸是绝对必需的脂肪酸,但α-亚麻酸为。

ω-3不饱和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

必需脂肪酸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其在细胞膜和线粒体内参与磷脂的合成,缺乏时将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婴幼儿缺乏必需脂肪酸则出现湿疹、皮炎,同时生长不良。

必需脂肪酸缺乏则胆固醇运转受阻,不能进行正常代谢,在动脉沉积而导致。

另外,动物缺乏必需脂肪酸,可使精细胞的生成受干扰,以至引起不育。

人体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量,一般认为应占全比总热能的2%,婴儿需要量大于成人,应相当于其总热能的3%。

亦即一个6个月的婴儿,如其总热能摄入量为每日2510.4KJ(60Kcal),则每日需要2g。

各国婴儿配方奶比较重视的供给。

因牛奶中不含亚油酸和α-亚麻酸,所以配方奶中都添加一定量的必需脂肪酸,以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除以上所谈的必需脂肪酸外,ω-3脂肪酸对健康的重要性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认为ω-3脂肪酸对维持和促进正常发育是必需的,在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关节炎、炎性症状与自身免疫异常、、以及癌症等疾病中起着重要的有利作用。

最重要的两种ω-3脂肪酸是(C20:5,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DHA)。

EPA和DHA主要含在深海鱼鱼油中,淡水鱼油中也含有,但含量较低。

人体通过α-亚麻酸经一系列脱饱和酶和碳链延长酶的作用也可产生EPA和DHA,但也有些实验未能证实α-亚麻酸可在人体内能转变为EPA和DHA,不过在很多动物实验中证实了其有效的转变。

看来,脂肪酸在生物体内的碳链延长与脱饱和作用因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

在人体内由α-亚麻酸转变为DHA的效率甚低,所以人体需要ω-3长链脂肪酸还必须摄自膳食。

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婴儿出生前后,因大脑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期,可发生快速的脱饱和与碳链延长作用,又如成年人患严重的ω-3脂肪酸缺乏时,若补充α-亚麻酸,其在体内转变生成DHA的效率将明显增高。

EPA和DHA虽然都是长链ω-3脂肪酸,但其生理功能却有一定的差别,在体内分布情况也有差异。

EPA有防止血小板凝集和使血管舒张的作用,所以EPA有明显的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减少心脑缺血性疾病发生的作用。

DHA主要分布于生物膜,人类脑磷脂和视网膜中DHA 的含量很高,分别高达其总脂肪酸量的24%-37%和18%-22%。

对早产儿和足月儿的研究指出,摄食缺乏ω-3脂肪酸配方奶的婴儿,其视敏度较摄食母乳的,或配方奶中补充鱼油的婴儿差,视网膜杆状体光感受器发育迟缓,说明DHA为胚胎期或生命早期的动物与婴儿视觉功能的良好发育所必需。

有关婴儿食品添加DHA的研究指出,DHA是早产儿、足月儿和幼婴儿神经发育及大脑皮质磷脂与视网膜磷脂DHA的供给来源,是维持血细胞磷脂DHA水平所必需,故建议婴儿的配方奶中应含有DHA。

配方奶中仅含有α-亚麻酸还不能满足婴儿对DHA的需要,因婴儿在体内利用α-亚麻酸合成DHA的能力很低。

有的研究显示,EPA对婴儿的生长与智力发育有不良影响,所以在婴儿食品中添加DHA时应注意这一问题,因为在自然界DHA与EPA往往同时存在。

主要用途【用途一】广泛用于合成高级表面活性剂,用作高级润滑油和燃料的添加剂、乳化剂制品、香料的溶剂等【用途二】用作染料中间体储运特性请远离热源,火花和火焰。

储存在密闭的容器中。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不相容物质。

濮阳市诚意增塑剂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贸易于一体的专业化工企业。

坐落于中华龙乡,中原油田基地——濮阳市,年产原油300万吨以上。

为发展石油化工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

106国道贯穿全境,东临京九,西靠京广,距济南国际机场,郑州国际机场均为200km,交通迅捷便利。

本公司荣获“质量服务信誉AAA 级明星企业”,中国质量信誉协会确认为“国家权威检测2004-2005 年质量、信誉、服务三优企业”,连年被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诚意人立足于化工行业,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与合作伙伴携手前进,共同创造耀眼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