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机械设计考研练习题轴部分

四川大学机械设计考研练习题轴部分
四川大学机械设计考研练习题轴部分

一 选择题

(1) 增大轴肩过渡处的圆角半径,其优点是 D 。

A. 使零件的周向定位比较可靠

B. 使轴的加工方便

C. 使零件的轴向固定比较可靠

D. 降低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2) 只承受弯矩的转动心轴,轴表面一固定点的弯曲应力是 C 。

A. 静应力

B. 脉动循环变应力

C. 对称循环变应力

D. 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3) 转轴弯曲应力b σ的应力循环特性为 A 。

A. r = -1

B. r = 0

C. r = +1

D. -1 < r < +1

(4) 计算表明某钢制调质处理的轴刚度不够。建议:1) 增加轴的径向尺寸; 2) 用合金钢代替碳钢;3) 采用淬火处理;4) 加大支承间的距离。所列举的措施中有 D 能达到提高轴的刚度的目的。

A. 四种

B. 三种

C. 两种

D. 一种

(5) 为提高轴的疲劳强度,应优先采用 C 的方法。

A. 选择好的材料

B. 增大直径

C. 减小应力集中

(6) 当轴上零件要求承受轴向力时,采用 A 来进行轴向定位,所能承受的轴向力较大。

A. 圆螺母

B. 紧定螺钉

C. 弹性挡圈

(7) 工作时只承受弯矩,不传递转矩的轴,称为 A 。

A. 心轴

B. 转轴

C. 传动轴

D. 曲轴

(8) 采用表面强化如滚压、喷丸、碳氮共渗、渗氮、高频感应加热淬火等方法,可显著提高轴的 C 。

A. 静强度

B. 刚度

C. 疲劳强度

D. 耐冲击性能

(9) 已知轴的受载简图如图15-1所示,则其弯矩图应是 C 。

图15-1 图15-2

(10) 某轴的合成弯矩图和转矩图如图15-2所示。设扭转切应力按对称循环变化,则最大当量弯矩是 D

m N ?。 A. 224 B. 337 C. 450 D. 559 (11) 一般,在齿轮减速器轴的设计中包括:① 强度校核 ② 轴系结构设计 ③ 初估轴径m in d ④ 受力分析并确定危险剖面 ⑤ 刚度计算。正确的设计程序是 C 。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④③②①

C. ③②④①⑤

D. ③④①⑤②

(12) 用当量弯矩法计算轴的强度时,公式 ()2

2T M M ca α+=中系数α是考虑 D 。

A. 计算公式不准确

B. 材料抗弯与抗扭的性能不同

C. 载荷计算不精确

D. 转矩和弯矩的循环性质不同

(13) 已知轴的受载如图15-3所示,则其弯矩图应是 A 。

图15-3

(14) 轴的常用材料主要是 C 。A. 铸铁 B. 球墨铸铁C. 碳钢 D. 合金钢

(15) 对轴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可以提高轴的 A 。

A. 疲劳强度

B. 静强度

C. 刚度

D. 耐冲击性能

(16) 在进行轴的疲劳强度计算时,对于一般单向转动的转轴其弯曲应力应按 B 考虑。

A. 静应力

B. 对称循环变应力

C. 脉动循环变应力

D. 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17) 在轴的设计中,采用轴环是 C 。

A. 作为轴加工时的定位面

B. 为了提高轴的刚度

C. 使轴上零件获得轴向定位

D. 为了提高轴的强度

(18) 转轴的强度计算方法有三种,其中 C 为精确计算。

A. 按转矩计算

B. 按当量弯矩计算

C. 安全系数计算

(19) 增大轴在剖面过渡处的圆角半径,其优点是 D 。

A. 使零件的轴向定位比较可靠

B. 使轴的加工方便

C. 使零件的轴向固定比较可靠

D. 降低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20) 按弯曲扭转合成计算轴的应力时,要引入系数α,这是考虑 C 。

A. 轴上有键槽削弱轴的强度而引入的系数

B. 按第三理论合成正应力与切应力时的折合系数

C. 正应力与切应力的循环特性不同的系数

(21) 已知某轴上的最大弯矩为m N ?200,转矩为m N ?150,该轴为单向运转,频繁启动,则计算弯矩(当量弯矩)ca M ,约为 B m N ?。 A. 350 B. 219 C. 250 D. 205

(22) 为了提高轴的强度,在以下措施中, A 是不合理的。

A. 钢轴改为铸铁轴

B. 碳钢改为合金钢

C. 轴表面硬化(渗碳)

D. 加大过渡圆角半径

(23) 为了提高轴的刚度,在以下措施中, B 是无效的。

A. 加大阶梯轴各部分直径

B. 碳钢改为合金钢

C. 改变轴承之间的距离

D. 改变轴上零件位置

(24) 为了改变轴的自振频率,在下列措施中宜采用 D 。

A. 整体淬火

B. 改变碳钢轴为合金钢轴

C. 加大阶梯轴过渡圆角

D. 加大轴直径

(25) 轴所受的载荷类型与载荷所产生的应力类型, C 。

A. 相同

B. 不相同

C.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6) 在下述材料中不宜用作制造轴的材料的是 B 。A. 45钢 B. HT150 C. 40Cr

(27) 当轴系不受轴向力作用,该轴系相对机架 C 轴向定位。A. 无需B. 只需一端C. 两端均需

(28) 同一工作条件,若不改变轴的结构和尺寸,仅将轴的材料由碳钢改为合金钢,可以提高轴的 A 而不能提高轴的 B 。A. 强度 B. 刚度

(29) 轴系结构中定位套筒与轴的配合,应选 A 。A. 紧一些 B. 松一些

(30) 可拆连接有 A , D 。A. 键连接 B. 铆接 C. 焊接 D. 过盈配合连接

(31) 在做轴的疲劳强度校核计算时,对于一般转轴,轴的弯曲应按 D 考虑,而扭转剪应力通常按 A 考虑。A. 脉动循环变应力B. 静应力C. 非对循环变应力 D. 对称循环变应力

(32) 在轴的初步计算中,轴的直径是按 B 进行初步确定的。

A. 弯曲强度

B. 扭转强度

C. 轴段的长度

D. 轴段上零件的孔径

(33) 设计减速器中的轴,其一般设计步骤为 D 。

A. 先进行结构设计,再作转矩、弯曲应力和安全系数校核

B. 按弯曲应力初估轴径,再进行结构设计,最后校核转矩和安全系数

C. 根据安全系数定出轴颈和长度,再校核转矩和弯曲应力

D. 按转矩初估轴颈,再进行结构设计,最后校核弯曲应力和安全系数

(34) 下列密封形式中, D 属于接触式密封。

A. 迷宫式密封

B. 甩油环密封

C. 油沟式密封

D. 毡圈密封

(35) 对于油沟密封,轴和轴承盖通孔之间的间隙 B 。

A. 应较大,以补偿轴的偏心量,半径间隙一般取mm 3~1

B. 应较小,半径间隙一般取mm 3.0~1.0

C. 由制造条件决定

D. 应较大,以防止压力液体通过间隙时产生过大的能量损失

(36) 迷宫式密封有径向和轴向两种方式,但通常采用径向式迷宫密封是因为 A 。

A. 在轴向式密封结构中,由于温度的变化,有可能使旋转密封件与固定密封件相接触

B. 径向式密封的结构简单

C. 轴向式密封的制造成本高

D. 径向式密封的效果好

二 填空题

(1) 如将轴类零件按受力方式分类,可将受 弯矩而不受转矩 作用的轴称为心轴,受转矩而不受弯矩 作用的轴称为传动轴,受 弯矩和转矩 作用的轴称为转轴。

(2) 一般单向回转的转轴,考虑启动、停车及载荷不平衡的影响,其扭转切应力的性质按 脉动循环处理 .

(3) 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和固定,常用的方法有 轴肩或轴环 , 套筒 , 圆螺母 和 轴端挡圈 。

(4) 一般的轴都需有足够的强度,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尺寸 和良好的 工艺性能 ,这就是轴设计的要求。

(5) 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常用的方法有 键 , 紧定螺钉 , 销 和 过盈配合 。

(6) 轴的直径由mm 40加大至mm 45 (为原来的1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轴的扭转角减少到原来的

413.1倍,当轴的直径由mm 40减少至mm 35 (为原来的87.0倍)时,轴的扭转角增加到原来的 487.0倍。

(7) 受弯矩作用的轴,力作用于轴的中点,当其跨度减少到原来跨度的1/2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其挠度为原来挠度的 1/8 。

(8) 对大直径的轴的轴肩圆角处进行喷丸处理是为了降低材料对 应力集中 的敏感性。

(9) 按许用扭转剪应力进行强度计算,其强度条件式为 []T

3T 2.09550000ττ≤≈=d n P W T T (10) 一般的轴都需具有足够的 强度 ,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尺寸以及良好的 工艺性能 ,这就是轴设计的基本要求。

(11) 根据承载情况分析,自行车的前轮轴是 心 轴;中轴是 转 轴,而后轮轴是 心 轴。

(12) 按轴线形状,轴可分为 直 轴、 曲 轴和 钢丝软 轴。

(13) 按许用弯曲应力计算的强度条件为()[]122-≤+=σασW T M W M ca ca =。 (14) 轴按当量弯矩进行强度计算时,公式()22T M M ca α+=中α为考虑弯曲应力和扭剪应力的 循环特性 不同而引入的 应力较正 系数;对于大小、方向均不变的稳定转矩,可取α= 0.3 ;转矩脉动变化时可取α= 0.6 ;对于对称循环变化的转矩,取=α 1 。

(15) 一般单向回转的转轴,考虑启动、停车及载荷不平稳的影响,其扭转剪应力的性质按脉动循环处理。

(16) 轴上需车制螺纹的轴段应设 螺纹退刀 槽,需要磨削的轴段应设 砂轮越程 槽。

(17) 为了便于安装轴上零件,轴 端 及各个轴段的 端 部应有倒角。

(18) 当轴上的键槽多于一个时,应使各键槽位于 同一直线上 ;与滚动轴承相配的轴颈直径应符合 滚动轴承内孔 直径标准。

(19) 用弹性挡圈或紧定螺钉作轴向固定时,只能承受较 小 的轴向力。

(20) 按所受载荷的性质分类,车床的主轴是 转轴 ,自行车的前轴是 固定心轴 ,连接汽车变速箱与后桥以传递动力的轴是 传动轴 。

(21) 轴按受载荷的性质不同,分为 转轴 、 心轴 、 传动轴 。

(22) 提高轴的疲劳强度的措施有 合理布置轴上传动零件的位置 、 合理设计轴上零件的结构 、 减小应力集中 、 提高轴的表面质量 。

(23) 轴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其循环特征为:对称循环时r = -1 ,脉动循环时r = 0 ,静应力时r = +1 。

(24) 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的常用方法有:(a) 轴肩、轴环 (b) 套筒 ;(c) 端盖 ;d) 挡圈 。

(25) 计算弯矩2/122))((T M M ca α+=中系数α随 扭矩T 变化的性质而定。当扭转切应力为静应力时,

=α 0.30 。当其为脉动循环变应力时, =α 0.59 ;当扭转切应力为对称循环变应力时,=α 1.00 。

(26) 轴的结构常设计为阶梯形,主要是为了 定位与安装轴上零件 。

(27) 如图15-4所示两轮轴的结构方案,当它们材质、直径、起重Q 、跨距都相同的情况下,轴的最大弯矩是b a = ,max σ是b a >,强度最高的是b a <,最大挠度max y 是 b a >。

(a) (b)

图15-4

(28) 如图 15-5所示起重机卷筒的(a)、(b)、(c)、(d)四种万案,试分析比较:

① (a)方案是心轴, (c) 方案为转轴;② 从轴的应力看,(a) 方案受应力较小,

(d) 方案受应力较大; ③ 从制造装配工艺来看, (a)方案较好;④ (a)方案安装维护最方便。

图15-5

(29) 如图15-6所示为轴上零件的两种布置方案,功率由齿轮A 输入,齿轮1输出扭矩1T ,齿轮2输出扭矩2T ,并且21T T ,试比较两种布置方案各段轴所受的扭矩是否相同。 不同

(a) (b)

图15-6

(30) 一根光轴跨距不变,其他条件不变,仅将轴径由d 增至d 2,则轴的强度为原来强度的3

2倍,轴的刚度为原来刚度的42倍。

(31) 提高轴抗疲劳强度的使用较多的表面处理方法有 高频淬火;表面渗碳、氨化、氮化、碾压、喷丸等强化处理。

(32) 工作转速超过一阶临界转速的轴称为 挠性轴 。

(33) 毡圈密封和密封圈密封均属于 接触式密封 。

(34) 动密封可分为 接触式密封 和 非接触式密封 两大类。

(35) 接触式密封是利用 密封件的弹性变形力使密封件与接合表面紧密接触 来达到密封效果的。

(36) 常用的非接触式密封有 油沟 、 挡油盘 、 甩油盘 以及 迷宫式 密封等几种。

(37) 迷宫式密封的主要优点是 无磨损,且适用于速度较高的场合 。

三 是非题

(1) 轴的强度计算中,安全系数校核就是疲劳强度校核,即计入应力集中、表面状态和尺寸影响以后的精

确校核。 (T)

(2) 轴的结构设计中,一般应尽量避免轴截面形状的突然变化。宜采用较大的过渡圆角,也可以改用内圆角、凹切圆角。 (T)

(3) 实际的轴多做成阶梯形,这主要是为了减轻轴的重量,降低制造费用。 (F)

(4) 承受弯矩的转轴容易发生疲劳断裂,是由于其最大弯曲应力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 (F)

(5) 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轴的受扭段的最小直径时,没有考虑弯矩的影响。 (F)

(6) 中碳钢制造的轴改用合金钢制造,无助于提高轴的刚度。 (T)

(7) 合金钢的力学性能比碳素钢高,故轴常用合金钢制造。 (F)

(8) 发生共振时轴的转速称为轴的临界转速,它是轴系结构本身所固有的,因此应使轴的工作转速避开其临界转速。 (T)

(9) 固定不转动的心轴其所受的应力不一定是静应力。 (T)

(10) 转动的心轴其所受的应力类型不一定是对称循环应力。 (T)

(11) 为提高轴的刚度,一般采用的措施是用合金钢代替碳钢。( F )

(12) 毡圈密封装置的毡圈及轴承盖上的装毡圈槽都是矩形截面,目的是为了得到较好的密封效果。 (F)

(13) 唇形密封圈装置采用两个油封相背放置,主要起到既可防漏油又可防外界灰尘进人的双重目的。 (T)

四 简答题

(1) 自行车的前轴、中轴和后轴各属于哪类轴?请说明理由。

答:由于自行车的前轴和后轴需要克服轮对轴产生的滚动摩擦力矩很小,所受的转矩可以忽略,而弯矩是主要的载荷,所以应该是心轴。前轴为不转动的心轴,而后轴为转动的心轴。而自行车的中轴一方面需要克服车轮对地的摩擦力,从而驱动车轮转动,因此受转矩作用;同时,中轴还受有链轮对轴的作用力和踏脚力以及由此引起的弯矩,因此中轴应该是转轴。

(2) 为何大多数轴呈阶梯形?

答:主要是为了便于零件在轴上的装拆和固定,同时也有利于节省材料、减轻重量、便于加工。

(3) 零件在轴上进行周向固定时,可采用哪些方法?

答:可采用键连接、花键连接、销连接和过盈连接等方法。

(4) 零件在轴上进行轴向固定时,可采用哪些方法?

答:可采用轴肩、轴环、套筒、锁紧挡圈、弹性挡圈、轴端挡圈、圆螺母、锥形轴端等方法。

(5) 当量弯矩计算公式()2

2T M M ca α+=中α的含义是什么? 答:α为考虑弯曲应力和扭剪应力的循环特性不同而引人的应力校正系数。

(6) 设计轴肩高度h 和轴的圆角半径r 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为使轴上零件与轴肩端面靠紧,应保证轴的圆角半径r 、轴肩高度h 与零件毂孔倒角高度C 或圆角半

径R 之间满足如下关系:h R r h C r <<<<, 。

(7) 轴受载以后,如果产生了过大的弯曲变形或扭转变形,对轴的正常工作有什么影响?举例说明之。 答:轴受载以后,如果产生了过大的弯曲变形或扭转变形,将影响轴上零件的正常工作。如安装齿轮的轴的弯曲变形,会使齿轮啮合发生偏载,滚动轴承支承的轴的弯曲变形,会使轴承的内外环相互倾斜,当超过允许值时,将使轴承寿命显著降低。扭转变形过大,将影响机器的精度及旋转零件上载荷的分布均匀性,对轴的振动也有一定影响

(8) 齿轮减速器中,为什么低速轴的直径要比高速轴的直径粗得多?

答:低速轴传递的转矩T 大。

(9) 如图15-7为轴上零件的两种布置方案,功率由齿轮A 输入,齿轮1输出扭矩1T ,齿轮2输出扭矩2T ,且1T >2T ,试比较两种布置方案各段轴所受的扭矩是否相同?

图15-7

答:按答图1(a),1max T T =;按答图1(b),21m ax T T T +=。

答图1

(10) 图15-8为起重机卷筒轴的四种结构方案,试比较:

1) 哪个方案的卷筒轴是心轴?哪个是转轴?2) 从轴的应力分析,哪个方案轴较重?哪个方案轴较轻?

3) 从制造工艺看,哪个方案较好?4) 从安装维护方便看,哪个方案较好?

图15-8

答:1) (a)、(b)、(c)是心轴,(d)是转轴;2) (b)、(d)较重,(a)、(c)较轻;3) (c)较好;4) (b)、(d)方便。

(11) 图15-9的带式运输机有两种传动方案,若工作情况相同,传递功率一样,试比较:

1) 按方案(a)设计的单级减速器,如果改用方案(b),减速器的哪根轴的强度要重新核验?为什么?

2) 两方案中,电动机轴受力是否相同? (方案(a)普通V 带传动传动比=带i 方案(b)开式齿轮传动传动比开i 。)

图15-9

答:1) 方案(b)中一级大齿轮所在的轴 2) 若不计摩擦,应为相同。

(12) 在同样受载情况下,为什么轴上有键槽或有紧配合零件的阶梯轴,其最大直径要比等径光轴直径大? 答:应力集中和表面质量,以及安装、定位的要求。

(13) 轴的强度计算公式()2

2T M M ca α+=中,α的含意是什么?其大小如何确定? 答:α是根据扭矩性质而定的折算系数:

对于不变的转矩, [][]3.011≈=+-b b σσα 当转矩脉动时,[][]

6.011≈=--b b σσα 当频繁正、反转时,[][]

111≈=--b b σσα 若转矩的变化规律不清楚,可按脉动处理

(14) 图15-10为某传动系统的两种布置方案,若传递功率和各传动件的参数及尺寸完全相同,减速器主动轴受力大小或方向有何不同?按强度计算两轴的直径是否相同?

图15-10

答:图15-10(a)减速器主动轴上受力均为一个方向;图15-10(b)减速器主动轴上受力方向相反。按强度计算,图15-10(a)直径大。

(15) 齿轮轴为40钢,用一对6207轴承支承,如图15-11所示,已知装齿轮处轴的直径为d ,此处的挠度和扭角为y 、?。问:以下各措施是否均能减小挠度和扭角,从提高轴系刚度角度看,哪个方案效果显著?

1) 轴的直径增大到d 2。 2) 将轴各部分长度1L 、2L 、3L 各减少50%。 3) 轴的材料改为40Cr 钢。

图15-11

答:1) 挠度减小1/16,扭转角?减小1/16; 2) 挠度减小1/8,扭转角?减小1/2

3) 无改变。方案1)效果显著。

(16) 试分析在同样工作条件下,轴承采用向心推力球轴承,轴承正装与反装对轴系刚度的影响。

1) 如图15-12(a)所示,载荷作用在支点跨距以外,为了提高轴系刚度,轴承应该正装还是反装?

2) 如图15-12(b)所示,载荷作用在支点跨距以内,要提高轴系刚度,轴承应该正装还是反装?

图15-12

答:1)反装;2)正装。

(17) 平键连接有哪些失效形式?平键的尺寸l h b ??如何确定?

答:普通平键的失效形式是键、轴槽和毂槽三者中强度最弱的工作面被压溃。导向平键连接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工作面的磨损。 b 和h 按轴径d 查取。 L 按标准查取,但比轮毂长度略短。

(18) 圆头、方头及单圆头普通平键各有何优缺点?分别用在什么场合?轴上的键槽是怎样加工的?

答:圆头和半圆头普通平键在槽中固定良好,但轴槽端部的应力集中较大。半圆头适合于轴端。圆头和半圆头普通平键轴上的键槽是用指状铣刀加工。方头普通平键轴槽端部应力较小,但要用螺钉把键固定在键槽中。其轴槽是用盘形铣刀加工的。

(19) 如图15-13所示,为何采用两个平键时,一般设置在同一轴段上相隔

180的位置,采用两个楔键时相隔 120左右,采用两个半圆键时,则常设置在轴的同—母线上?

图15-13

答:上述布置是从尽量减小对轴的强度的削弱考虑的,同时又考虑了各类键的特点

五 计算题

(1) 根据图15-14数据,试确定杠杆心轴的直径d 。已知手柄作用力N F 2501=,尺寸如图示,心轴材料用45钢,[]MPa 601=-σ。

解: F F 1008001=,所以18F F =

作用于轴的力119F F F F =+=总

轴上所受的弯矩为

mm

N F M ???=?=80250980总 已知45钢,[]3

11.0,60d W MPa ==-σ, 所以

mm M d 07.31601.0802509][1.0331=???=≥-σ

图15-14

(2) 某铁路货车,一节车厢及其货物总重kN W 480=,车厢由四根轴八个车轮支承,作用于每根轴上的力如图15-15所示,该力钢轨中心线约mm 210。考虑偏载等因素,计算轴强度时,应将载荷乘以载荷系数3.1=K 。车轴材料为45钢,[]MPa 601=-σ,试确定车轴A —A 截面直径。

解:先求出未知力 8W F =

。 画出弯矩图,则2108?=

W M ,即 []13.1-≤?=σσW M b

因为轴为45正火,[]32,603

1d W MPa πσ==-。

解得 mm d 62.140≥ 图15-15

(3) 已知一传动轴,传递功率为kW 37,轴的转速m in /960r n =,若轴上许用扭应力[]T τ不能超过

MPa 40,传动轴的直径应为多少?要求:

1) 按实心轴计算。2) 按空心轴计算,内外径之比取0.8、0.6、0.4三种方案。

3) 比较各方案轴质量之比(取实心轴质量为1)。

解:1) []T

T T d n P W T ττ≤??==

362.01055.9

所以 []83.3540

2.0960371055.92.01055.93636=???=?≥T n P d τ 2) 8.0=β ()43

116βπ-=d W T ()

722.428.01402.096037

1055.9346=-???≥d 6.0=β ()mm d 537.376.01402.0960371055.9346=-???≥ 4.0=β ()

mm d 15.364.01402.0960371055.9346=-???≥ 3) 8.0=β时,设取长度为L ,相对密度γ,实心轴

183.352=γπL ()0568.083.35722.422.0228.0=??=γπγπL L G

6.0=β 1756.083.35)53.374.0(26.0=??=γ

πγπL L G 4.0=β ()36645.083.3515.366.0224

.0=??=γπγπL L G 从质量上来看,从轻到重的顺序为,内径比0.8、0.6、0.4,实心轴。

(4) 有一台离心风机,由电动机直接带动,电动机轴传递功率为kW 5.5,轴的转速m in /1450r n =,轴用45钢正火,[]MPa T 35=τ,1120=A 。试按许用扭剪应力计算轴的直径。

解:轴的材料为45正火,[]MPa T 35=τ,1120=A ,则由公式

mm n P A d 467.1714505.511230==≥

考虑轴上有一键槽,直径加大5%,mm d 37.18=,取mm 20。

(5) 图15-16减速器的低速轴与凸缘联轴器及圆柱齿轮之间分别有键连接。已知轴传递的扭矩m N T ?=1000,齿轮材料为锻钢,凸缘联轴器材料为HT200,工作时,有轻微冲击,连接处轴及轮毂尺寸如图示。试选择键的类型和尺寸,并校核其连接强度。

图15-16 图15-17

解:齿轮处选用A 型普通平键。查表取1425?=?h b ,L 取mm 80。

联轴器处:1220?=?h b ,L 取mm 125。 齿轮处:][2p p kld

T σσ≤=,查表MPa p 110][=σ,即 mm b L l 552580=-=-= M P a p 579055710100023

????=σ

][p p σσ≤,即齿轮处键的强度足够。

联轴器处:查表MPa p 55][=σ,即 ][p p σσ≤,即联轴器处满足键的强度要求。

(6) 图15-17为在直径mm d 80=的轴端安装一钢制直齿圆柱齿轮,轮毂长d L 5.1=,工作时有轻微冲击。试确定平键连接尺寸,并计算其传递的最大扭矩。

解:查表1422?=?h b ,1205.1==d L 。设齿轮材料为锻钢,则

MPa p 260][=σ

8822110=-=-=b L l ][4p p dlh

T σσ≤= 所以 mm N dhl T p ?=????=≤

4.6406260104881480][43σ

mm N T ?=4.6406m ax (7) 图15-18为圆锥式摩擦离合器,已知传递功率kW P 2.2=,承受冲击载荷,转速m in /300r n =,离合器材料为铸钢,轴径mm d 50=,右半离合器的轮毂长mm L 70=。试选择右半离合器的键连接类型及尺寸,并作强度校核。

图15-18

解:由mm d 50=,查得键的1016?=?h b ,轮毂长mm 1104070=+,L 取mm 100。

mm N h P T ?=?=?=4.185********.21055.91055.9363

6

MPa dlh T p 9.1571094504.185539844=???==σ 查表MPa p 75][=σ,][p p σσ<,故不满足要求。

六 结构设计与轴系结构综合题

(1) 指出下列图15-19中各轴系结构设计的错误。

(a) (b)

图15-19

答:(1) 答图2a 中轮毂两边都被轴环挡住是错误的,这样齿轮装不进去;轮毂与轴之间应有键联接,与轮毂配合段轴头长度应小于轮毂的宽度。

答图2b 中联轴器应为通孔,与轴头之间应有键联接;轴应有台阶靠住联轴器端面,使联轴器轴向定位。

(a) (b)

答图2

(2) 试指出图15-20所示圆柱齿轮轴系中的结构错误,并画出正确的结构图(齿轮油润滑,轴承脂润滑)。

图15-20 答图3

答:见答图3

(3) 图15-21所示为小锥齿轮轴系部件结构图(小锥齿轮与轴一体,为齿轮轴)。试改正图中不合理或错误

的结构,并简述原因。

图15-21

答:见答图4

答图4

右轴承内圈右端面是固定面,可用圆螺母加止动垫片,螺纹外径略小于轴承内径。轴上所加螺纹段右边一段轴段穿过透盖,该段轴径应小于螺纹内径;

透盖与轴之间应有间隙,且应有密封毡圈;

两轴承内圈之间的轴径应小于轴承内径;

两轴承外圈之间的套筒内径应小于轴承外径,形成轴承外圈定位凸肩;

左轴承内圈左侧轴肩过高,应减至内圈高的2/3左右;

套杯凸缘不应在左边,应在右边。

箱体孔的中部直径应加大,以减少精加工面;

透盖与套杯配合段过长,透盖与右轴承外圈之间应有较大的间隙;

套杯凸缘与箱体间应有调整垫片、套杯凸缘与透盖间应有调整垫片;

○11轴的右端及透盖外圆外侧应有倒角。

(4) 指出图15-22所示圆锥齿轮减速器中输入轴系(即小圆锥齿轮轴)结构上的错误。

图15-22

答:按照前述结构查错的要点,可知小圆锥齿轮轴系结构主要有如下错误:

1) 圆锥齿轮应与轴用键联接;

2) 圆锥齿轮外端应有固定挡盘(因此,与锥齿轮相配合的轴头段长度应略小于齿轮轮毂长度),同时齿轮内端定位轴肩过高而使齿轮拆卸困难;

3) 右轴承无法接入;

4) 套杯右端应有内台阶,以承受右轴承上的轴向力;

5) 轴中间过渡段直径过大,应使轴肩低于轴承内圈的高度;

6) 左轴承的外圈与轴承端盖间轴向间隙过大;

7) 轴承端盖(透盖)与相应轴段处应有密封元件;

8) 套杯左端凸缘与箱体贴合面处应有调整齿轮啮合间隙用的调整垫片;

9) 套杯内孔中段应挖出一段凹槽,既减少了精加工长度,又使右轴承易于装拆;

10) 套杯与箱体孔配合的外径部分最好在中段切出一段凹槽(亦可在箱体座孔的中段切凹槽),以减少精加工的配合面,也便于整个齿轮轴系组件的装拆。

(5) 图15-23所示的减速器输出轴,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指出其中的结构错误,并说明原因。(指出5处即可)

图15-23

答:如答图5所示。

答图5

错误1:键轴上两个键槽不在同一母线上;错误2:左轴承盖与轴直接接触;

错误3:左轴承盖与箱体无调整密封垫片;错误4:轴套超过轴承内圈定位高度;

错误5:齿轮所处轴段长度过长,出现过定位,齿轮定位不可靠;错误6:键顶部与轮毂接触;

错误7:无挡油盘;错误8:两轴承盖的端面处应减少加工面。

(6) 试画出图15-24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低速级输出轴的轴系结构装配图,要求画出箱体位置和联轴器位置。已知:

1) 轴承型号均为6412深沟球轴承。

2) 齿轮参数:mm m n 3=,110=z ,229'=

β,右旋,齿宽mm B 80=。 3) 联轴器型号:HL5联轴器55?112GB 5014--85。

图15-24

答案:略

(7) 画出平键和楔键的结构并说明工作原理。

答:平键的两侧面为工作面,工作时两侧面受到挤压。(答案无图)

楔键的上、下面分别与毂和轴上键槽的底面贴合为工作面,键的上表面及相配的轮毂键槽底面各有1:100的斜度。装配时把楔键打入键槽内,其上、下表面产生很大压力,工作时靠此压力产生的摩擦力传递转矩,还可传递单向轴向力。

(8) 指出如图15-25、图15-26所示齿轮系结构中标号处的错误性质,轴承用油脂润滑。

图15-25

图15-26

答:图15-25答案:

①应设密封圈并留间隙②套筒不可同时接触内、外圈

③轮毂应比轴段长1-2mm ④联轴器应给定位台阶

⑤应有键作周向定位⑥此处不必卡圈固定内圈

⑦轴承内圈装入应有台阶⑧联轴器应为通孔,且应有轴端挡圈固定

⑨箱体装盖应有加工凸台并加垫片⑩轴环高不能超过内圈厚度

○11 键太长,套筒不可起定位○12 轴承盖凸缘内应切倒角槽13应加挡油圈

图15-26答案:

①轴承外圈端线未画出②齿轮左端面无轴向固定,如可加套筒

③螺钉联接画法错误④轴上两键槽应位于一条线上

⑤齿轮啮合处画法错误⑥轴承外圈线漏画

⑦止口不易加工没必要⑧轴和内圈无定位台阶

⑨轴段应比轮宽短1-2mm ⑩轴段应短于半联宽度,以便压紧

12 应加密封圈、并留间隙

○11 应有加工凸台与垫片○

13 轴环右端不应超过内圈高的2/3 ○

14 应有加工凸台与垫片

16 座孔处应有甩油环

15 端盖右端中部应下凹减少加32 ○

17 齿轮右端面无轴向定位,应加定位轴肩

18 为便于加工与安装.应做成阶梯轴

(9) 如图15-27所示齿轮轴系结构图,已知轴承用脂润滑,试找出图15-27中设计上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图15-27

答:本题圆锥齿轮轴系结构的合理设计如答图6和答图7所示。其主要错误有:

答图6 小锥齿轮轴支承结构之一

答图7 小锥齿轮轴支承结构之二

①轴外伸处应有定位台阶;

②轴承端盖处无垫片,加上也不能起调整作用;

③内圈安装困难,轴段应短于内圈宽;④轴承盖超过外圈,有碍储油脂;

⑤套杯起不到调节轴向位移位置;⑥套杯及座孔的中部应考虑减少加工量;

⑦两个外圈均无定位设施;⑧左轴承无法安装;

⑨轴环高度超过内圈厚度2/3:⑩套杯应设止口,以定位外圈:

○11 圆螺母外径压不住齿轮端面;○12 轴及轮上键槽未开通:

○13 应设置挡油圈:○14 整根轴向左无定位,会窜动。

(10) 从轴系的定位、调整、配合及润滑等方面对图15-28蜗杆轴系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图15-28中所存在的错误。

图15-28

①外伸端应有定位台阶②承盖嵌入凸台超定位

③轴肩超过内圈厚度2/3 ④图中挡油圈画法欠妥

⑤轴承外圈左端应有定位⑥装轴承段应短于轴承宽且应有砂轮越程槽

⑦圆螺母应加止动垫片⑧箱外壁应有加工凸台

机械设计考研试题及答案解析

1、链传动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载荷比带传动要小,这主要是因为( C )。 A 、链传动只用来传递较小功率 B 、链速较高,在传递相同功率时圆周力小 A C 、链传动是啮合传动,无需大的张紧力 D 、链的质量大,离心力大 2、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当齿轮直径不变,而减小模数增 加齿数时,则( C )。 A 、提高了轮齿的弯 曲强度 B 、提高了齿面的接触强度 C 、降低了轮齿的弯 曲强度 D 、降低了齿面的接触强度 3、受中等冲击载荷、支承刚度较差、速度较高的两轴之 间宜选用( A )。 A .弹性柱销联轴器 B .凸缘联轴器 C. 十字滑块联轴 器 D .万向联轴器 4、带传动工作时,设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 C )。 A .进入大带轮处 B .离开大带轮处 C. 进入小带轮处 D .离开小带轮处 5、有一减速器传动装置由带 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组 成,其安排顺序以方案 ( A )为好。 A .带传动 齿轮传动 链传动 B .链传动 齿轮 传动 带传动 C .带传动 链传 动 齿轮传动

D.链传动带传动齿轮传动 6.螺纹联接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 C )。 A、增加螺纹联接的轴向力 B、增加螺纹联接的横向力 C、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 D、增加螺纹联接的刚度 7.为联接承受横向工作载荷的两块薄钢板,一般采用的螺纹联接类型应是( A )。 A.螺栓联接B. 双头螺柱联接 C.螺钉联接D. 紧定螺钉联接 8.齿面硬度HB≤350HBS 的闭式钢制齿轮传动中,主要失效形式为( B )。 A.齿面磨损B.齿面点蚀 C.齿面胶合 D. 轮齿折断 9.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 [pv pv 是为了防止轴承( B )。 A. 过度磨损 B. 过热产生胶合 C. 产生塑性变形 D. 发生疲劳点蚀 10、对于温度变化不大的短轴,考虑结构简单,轴承部件的轴向固定方式宜采用( A )。 A.两端固定B.两端游动 C.一端固定一端游动D.A,B,C均可以11、在蜗杆传动设计中,除规定模数标准化外,还规定蜗杆直径d1取标准,其目的是( B )。

材料科学与工程网址大全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合会成员,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国家级学会。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中国硅酸盐学会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中国颗粒学会 含学会建设,学会会员,学会活动,科学普及。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中国科学院纳米科技网 从事纳米科技研究、开发的研究单位。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纳米科技基础数据库 中科院数据库网站,提供国内外纳米科技基础数据研究信息的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纳米科技网 含纳米新闻、纳米科技、纳米论坛、纳米产业等内容。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纳米科技网 介绍纳米科技。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电子材料大市场 含电子材料新闻、资讯、科技、论文、产业等内容。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浙江纳米 提供纳米行业信息、科研发展动态。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中国超硬材料网 介绍人造金刚石原料、人造金刚石及其制品的行业信息。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中国电子材料网 提供信息产业基础产品及材料信息。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中国粉体工业信息网 介绍超细粉体研究、动态信息与工程技术开发。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中国功能材料网 主要报导中国功能材料领域的现状、动态与信息。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材料复合新技术信息门户 提供材料学科的各类文献资源以及导航。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材料与测试网 提供材料与测试领域的信息服务。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纳米数据中心 提供纳米科研成果信息、资源,查询、学术交流的平台。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奈米科学网 提供纳米科学相关新闻、活动、文献。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tw 中国玻璃工业网 提供行业信息。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中国激光玻璃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激光玻璃研究室,批量制造激光玻璃及相关玻璃的研究生产机构。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中国纳米网 纳米技术的行业信息。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中国银 专门介绍纳米银、纳米技术、胶银、银溶液等产品及应用。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材料科学 介绍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bjkpzc/kjqy/clkx/index.shtml 材料科学 关于材料科学各方面的介绍。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gkjqy/clkx/index.htm 材料索引 提供世界各地25000多种材料的目录。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works/iii 放电等离子烧结 介绍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机制及原理,提供国外放电等离子烧结相关研究部门的研究应用。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广州市纳米技术信息中心 含新闻中心,广州纳米科技,纳米产业,纳米人才等。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贵州新材料信息网 材料新闻与科研动态,及贵州材料基地介绍。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吴树森研究室 主要研究领域是材料成形工艺技术,材料成形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等。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 华中师范大学纳米研究院(实验室) 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13504.html,/spm 晶体论坛

考研题库机械设计习题集-考研必备(含答案)

考研题库机械设计习题集-考研必备(含答 案) 3.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和拉伸弹簧受载时,弹簧丝截面上的应力是不同的,前者为 压应力,后者为拉应力。二.单项选择题 1. 圆柱形螺旋弹簧的有效圈数按弹簧的要求计算得到。 (a)稳定性(b)刚度 (c)结构尺寸(d)强度 2. 圆柱形螺旋弹簧簧丝直径要求计算得到。 (a)强度(b)稳定性 (c)刚度(d)结构尺寸 3. 旋绕比C选得过大则弹簧。 (a)刚度过小,易颤动 (b)卷绕困难,且工作时内侧拉应力大 (c)易产生失稳现象(d)尺寸过大,结构不紧凑 4. 圆柱螺旋弹簧旋绕比C是的比值。 (a)弹簧丝直径d与中径D (b)中径D与弹簧丝直径 d (c)自高度H与弹簧丝直径d (d)弹簧丝直径d自高度H 5. 圆柱螺旋弹簧的刚度与成反比。 (a) 旋绕比C3 (b) 弹簧所受的轴向载荷F (c) 弹簧丝的直径d (d) 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G 三.填空题 1. 弹簧材料、弹簧丝直径及工作圈数一定时,弹簧旋

绕比C = D/d 值愈小,则弹簧刚度,卷制则愈。 2. 在弹簧的设计计算中,强度条件确定弹簧的;变形 条件确定弹簧的。 3. 弹簧旋绕比C值愈大的弹簧,刚度,工作中易出 现;对于圈数较多的压缩弹簧,当长细比较大时,则可能会出现。 4.按照所承受的载荷不同,弹簧可以分为、、和四种;而按照形状不同,弹簧可分为、、、和。 模拟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平键的剖面尺寸通常是根据从标准中选取。 (a) 传递的转矩(b) 传递的功率(c) 轮毂的长度 (d) 轴的直径 2. 设计螺栓联接时,若被联接件为铸铁,则常在螺栓孔处制作沉头座或凸台,其目的是。 避免螺栓受附加弯曲应力作用便于安装 为安置防松装置避免螺栓受拉力过大 3. 当两个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联接

四川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各专业主要专业课程设置

四川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各专业主要专业课程设置 专科升本科(业余): 法学 主要专业课程:法理学、刑法学、民法学、刑事诉讼法、宪法学、民事诉讼法、商法学、行政与行政诉讼法、国际私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劳动法等。 工商管理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原理、统计学、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企业运营管理、企业战略策划、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电子商务、经济法等。 会计学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原理、统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企业战略策划、财务管理、审计学、预算会计、经济法、管理会计等。 人力资源管理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组织行为学、企业管理学、人力资源法规管理、市场营销、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与招聘、绩效管理与薪酬设计、经济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电子商务、培训开发与职业发展等。 市场营销 主要专业课程: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企业管理学、消费者行为分析、管理经济学、品牌管理、市场营销、服务营销学、销售管理、网络营销、经济法、渠道管理、营销策划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专业课程:线性代数、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概率与统计、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web技术、电子商务等。 电子信息工程 主要专业课程:电路理论、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管理学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信号与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通信技术、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经济法等。 金融学 主要专业课程:高等数学、统计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管理、国民经济管理、公司理财、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经济法、投资银行业务等。 国民经济管理 主要专业课程:高等数学、统计学、财政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国民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财务管理、区域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房地产经营管理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主要专业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发电厂电气部分、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分析、电能质量、调度自动化及远动原理、电力市场、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等。 通信工程 主要专业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系统原理、光纤通信网与测试技术、通信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数据库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移动通信系统、智能电网通信协议体系等。 工程管理

机械设计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总计26分) 齿轮强度计算中,有哪两种强度计算理论?分别针对哪些失效?若齿轮传动为闭式软齿面传动,其设计准则是什么?(6分) 齿面的接触疲劳强度和齿根的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齿面的接触疲劳强度针对于齿面的疲劳点蚀失效和齿根的弯曲疲劳强度针对于齿根的疲劳折断。 齿轮传动为闭式软齿面传动,其设计准则是按齿面的接触疲劳强度设计,校核齿根的弯曲疲劳强度。 8分)2、连接螺纹能满足自锁条件,为什么还要考虑防松?根据防松原理,防松分哪几类?(因为在冲击、振动、变载以及温度变化大时,螺纹副间和支承面间的摩擦力可能在瞬间减小或消失,不再满足自锁条件。这种情况多次重复,就会使联接松动,导致机器不能正常工作或发生严重事故。因此,在设计螺纹联接时,必须考虑防松。根据防松原理,防松类型分为摩擦防松,机械防松,破坏螺纹副关系防松。6分)3、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功用是什么?二者的区别是什么?(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功用是联接两轴使之一同回转并传递转矩。二者区别是:用联轴器联接的两轴在工作中不能分离,只有在停机后拆卸零件才能分离两轴,而用离合器可以在机器运转过程中随时分离或接合两轴。分)4、链传动产生动载荷的原因是什么?为减小动载荷应如何选取小链轮的齿数和链条节距?(6 小链轮的齿数不宜过小和链条节距不宜过大。 二、选择题(在每题若干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选项填在横线上。 本大题共12小题,总计24分) 1、当两个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易制成通孔且需要经常拆卸时,往往采用 B 。 A.螺栓联接B.双头螺柱联接C.螺钉联接 2、滚动轴承中,为防止轴承发生疲劳点蚀,应进行 A 。 A. 疲劳寿命计算 B. 静强度计算 C. 极限转速验算 3、阿基米德蜗杆的 A 参数为标准值。 A. 轴面 B. 端面 C. 法面 4、一对相啮合的圆柱齿轮的Z1<Z2 ,b1>b2,其齿面接触应力的大小为 A 。 A. σH1=σH2 B. σH1>σH2 C. σH1<σH2 5、V带传动设计中,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主要是为了____B___。 A.使结构紧凑B.限制弯曲应力 D.保证带和带轮接触面间有足够摩擦力 C .限制小带轮上的包角 2KT1YY??SaFa2??z1dF中,应代入_ m6、在齿轮抗弯强度的设计公式≥C __。

机械设计考研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一般的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C )。 A 、齿面胶合 B 、齿面疲劳点蚀 C 、齿面磨损或轮齿疲劳折断 D 、轮齿塑性变形 2.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是( A )。 A 、齿面胶合 B 、齿面疲劳点蚀 C 、齿面磨损 D 、轮齿疲劳折断 3.45钢轮齿,经调质处理后其硬度值约为( B )。 A 、45~50HRC B 、220~270HBS C 、160~180HBS D 、320~350HBS 4.齿面硬度为56~62HRC 的合金钢齿轮的加工工艺过程为( C )。 A 、齿坯加工→淬火→磨齿→滚齿 B 、齿坯加工→淬火→滚齿→磨齿 C 、齿坯加工→滚齿→渗碳淬火→磨齿 D 、齿坯加工→滚齿→磨齿→淬火 5.齿轮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方法,则齿轮材料只可能是( C )。 A 、45钢 B 、ZG340-640 C 、20Cr 6.对于开式齿轮传动,在工程设计中,一般( D )。 A 、按接触强度设计齿轮尺寸,再校核弯曲强度 B 、按弯曲强度设计齿轮尺寸,再校核接触强度 C 、只需按接触强度设计 D 、之需按弯曲强度设计 7.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若z 1=18,z 2=72,则这对齿轮的弯曲应力( A )。 A 、21F F σσ> B 、21F F σσ< C 、21F F σσ= D 、21F F σσ≤ 8.对于齿面硬度≤350HBS 的闭式齿轮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为( C )。 A 、轮齿疲劳折断 B 、齿面磨损 C 、齿面疲劳点蚀 D 、齿面胶合 9.一减速齿轮传动,小齿轮1选用45钢调质;大齿轮2选用45钢正火,他们的齿面接触应力( C )。 A 、21H H σσ> B 、21H H σσ< C 、21H H σσ= D 、21H H σσ≤ 10.对于硬度≤350HBS 的闭式齿轮传动,设计时一般( A )。 A 、先按接触强度计算 B 、先按弯曲强度计算 C 、先按磨损条件计算 D 、先按胶合条件计算 11.设计一对减速软齿面齿轮传动,从等强度要求出发,大、小齿轮的硬度选择时,应使( B )。 A 、两者硬度相等 B 、小齿轮硬度高于大齿轮硬度 C 、大齿轮硬度高于小齿轮硬度 D 、小齿轮采用硬齿面,大齿轮采用软齿面 12.设计闭式软齿面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时,选择齿数z 1的原则是( D ) A 、z 1越多越好 B 、z 1越少越好 C 、z 1≥17,不产生根切即可 D 、在保证轮齿有足够的抗弯疲劳强度的前提下,齿数选多些有利 13.在设计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中,直径一定时应取较少的齿数,使模数增大以(B ) A 、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B 、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 C 、减少加工切削量,提高生产率 D 、提高抗塑性变形 14.在直齿圆柱齿轮设计中,若中心距保持不变,而增大模数m ,则可以( B ) A 、提高齿面的接触强度 B 、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 C 、弯曲与接触强度均可提高 D 、弯曲与接触强度均不变 15.轮齿的弯曲强度,当( D ),则齿根弯曲强度增大 A 、模数不变,增多齿数时 B 、模数不变,增大中心距时 C 、模数不变,增大直径 D 、齿数不变,增大模数时

四川大学机械设计基础期末考试(2份)

四川大学期考试试题A (2004——2005学年第1学期) 课程号:30204730课序号:1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任课教师:李华成绩: 适用专业年级:高分子加工学生人数:53印题份数:学号:姓名: 考试须知 四川大学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或由学校承办的各级各类考试,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和《四川大学考场规则》。有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的,一律按照《四川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罚条例》进行处理。 四川大学各级各类考试的监考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四川大学考场规则》和《四川大学监考人员职责》。有违反学校有关规定的,严格按照《四川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带传动中,弹性滑动(D) A、在张紧力足够时可以避免 B、在传递功率较小时可以避免 C、在小带轮包角足够大时可以避免 D、是不可避免的 2.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中存在刚性冲击的是() A、等速运动 B、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C、简谐运动 3、渐开线齿轮齿顶园压力角αa与分度圆压力角αa=α相比较() A、αa<α; B、αa=α; C、αa>α; D、不能确定其大小。 4、下列铰链四杆机构中,能实现急回运动的是() A、双摇杆机构 B、曲柄摇杆机构 C、双曲柄机构 D、对心曲柄滑块机构 5、不会产生轴向力的一对外啮合齿轮是(A) A、直齿圆柱齿轮 B、斜齿圆柱齿轮 C、直齿圆锥齿轮 6、铰链四杆机构的杆长为a=60mm,b=80mm,c=100mm,d=90mm若C杆为机架,则此机构为() A、无整转副天曲柄存在; B、有整转副无曲柄存在; C、有整转副有一个曲柄存在; D、有整转副且有两个曲柄存在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题4页,本页为第1页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A4纸打印

2009年四川大学机械设计考研真题

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机械设计 :855#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人机与环境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加工工程 一、是非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静应力只能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 2.当被联接件之一较厚,不宜制成通孔,且联接需经常拆卸时,通常应采用螺栓联接。 3.当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时,钢制零件的表面越粗糙,其疲劳强度越低。 4.滚动轴承工作时承受的当量动载荷不得大于其基本额定动载荷。 5.以一定相对速度运动的两板,其间流体形成流体动压油膜的条件之一是:两者间必须构成收敛性 楔形空间。 6.受轴向变载荷的普通螺栓联接,适当增加预紧力可以提高螺栓的抗疲劳强度。 7.直齿圆锥齿轮通常近似的以其大端分度圆当量圆柱齿轮来代替之进行强度计算。 8.只承受弯矩而不承受转矩的轴称为心轴。 9.增速带传动,过载时打滑首先发生在从动轮上。 10.材料为20Cr的齿轮要达到硬齿面要求,适宜的热处理方法是表面淬火。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一齿轮轴由两个深沟球轴承组成的两端固定组合结构支承。若轴上有一指向轴承1的轴向力F, 则两轴承1、2的轴向力分别为() A.F a1=F a2=F B.F a1=F a2=0 C.F a1=F、F a2=0 D.F a1=0、F a2=F 2.增大动压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的有效措施是() A.增大供油量 B.增大润滑油粘度 C.减小轴承宽径比 D.增大载荷 3.圆柱齿轮传动中,在齿轮材料、齿宽和齿数相同的情况下,当增大模数时,齿轮的弯曲强度() A.降低 B.提高 C.不变 D.变化趋势不明确 4.链传动的特点是() A.瞬时传动比和平均传动比都是常数 B.瞬时传动比和平均传动比都不是常数 C.瞬时传动比是常数,平均传动比不是常数 D.瞬时传动比不是常数,平均传动比是常数 5.斜齿轮传动的动载荷与同样的直齿轮传动的动载荷相比() A.相等 B.较小 C.较大 D.视实际运转条件,可以大也可以小 6.在有张紧轮装置的带传动中,张紧轮应安装在带的内侧() A.居两带轮中间 B.靠近小带轮 C.靠近大带轮 D.任何地方 7.在下列四种轴承中()必须成对使用。 A.深沟球轴承 B.圆锥滚子轴承 C.推力球轴承 D.圆柱滚子轴承 8.要求传动准确、平稳、长时间连续工作的使用场合,应选择()为好。 A.蜗杆传动 B.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C.带传动 D.链传动

机械设计考研练习题-_轴

轴 一选择题 (1) 增大轴肩过渡处的圆角半径,其优点是 D 。 A. 使零件的周向定位比较可靠 B. 使轴的加工方便 C. 使零件的轴向固定比较可靠 D. 降低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2) 只承受弯矩的转动心轴,轴表面一固定点的弯曲应力是 C 。 A. 静应力 B. 脉动循环变应力 C. 对称循环变应力 D. 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的应力循环特性为 A 。 (3) 转轴弯曲应力 b A. r = -1 B. r = 0 C. r = +1 D. -1 < r < +1 (4) 计算表明某钢制调质处理的轴刚度不够。建议:1) 增加轴的径向尺寸; 2) 用合金钢代替碳钢;3) 采用淬火处理;4) 加大支承间的距离。所列举的措施中有 D 能达到提高轴的刚度的目的。 A. 四种 B. 三种 C. 两种 D. 一种 (5) 为提高轴的疲劳强度,应优先采用 C 的方法。 A. 选择好的材料 B. 增大直径 C. 减小应力集中 (6) 当轴上零件要求承受轴向力时,采用 A 来进行轴向定位,所能承受的轴向力较大。 A. 圆螺母 B. 紧定螺钉 C. 弹性挡圈 (7) 工作时只承受弯矩,不传递转矩的轴,称为 A 。 A. 心轴 B. 转轴 C. 传动轴 D. 曲轴 (8) 采用表面强化如滚压、喷丸、碳氮共渗、渗氮、高频感应加热淬火等方法,可显著提高轴的 C 。 A. 静强度 B. 刚度 C. 疲劳强度 D. 耐冲击性能 (9) 已知轴的受载简图如图15-1所示,则其弯矩图应是 C 。 图15-1 图15-2

(10) 某轴的合成弯矩图和转矩图如图15-2所示。设扭转切应力按对称循环变化,则最大当量弯矩是 D m N ?。 A. 224 B. 337 C. 450 D. 559 (11) 一般,在齿轮减速器轴的设计中包括:① 强度校核 ② 轴系结构设计 ③ 初估轴径min d ④ 受力分析并确定危险剖面 ⑤ 刚度计算。正确的设计程序是 C 。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④③②① C. ③②④①⑤ D. ③④①⑤② (12) 用当量弯矩法计算轴的强度时,公式 ()2 2T M M ca α+=中系数α是考虑 D 。 A. 计算公式不准确 B. 材料抗弯与抗扭的性能不同 C. 载荷计算不精确 D. 转矩和弯矩的循环性质不同 (13) 已知轴的受载如图15-3所示,则其弯矩图应是 A 。 图15-3 (14) 轴的常用材料主要是 C 。 A. 铸铁 B. 球墨铸铁 C. 碳钢 D. 合金钢 (15) 对轴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可以提高轴的 A 。 A. 疲劳强度 B. 静强度 C. 刚度 D. 耐冲击性能 (16) 在进行轴的疲劳强度计算时,对于一般单向转动的转轴其弯曲应力应按 B 考虑。 A. 静应力 B. 对称循环变应力 C. 脉动循环变应力 D. 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17) 在轴的设计中,采用轴环是 C 。 A. 作为轴加工时的定位面 B. 为了提高轴的刚度 C. 使轴上零件获得轴向定位 D. 为了提高轴的强度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10年《机械设计》考研试题

2010年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机械设计》试题 一、问答题(本大题分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 1. 为了提高螺栓的疲劳强度,在螺栓的最大应力一定时,可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应力幅?并举出三个结构例子。 2. 为什么连续传动的闭式蜗杆传动必须进行热平衡计算? 3. 在滑动轴承上开设油孔和油槽应注意什么? 4. 导向平键与滑键的区别是什么? 5. 普通V带和窄V带的截型各有哪几种? 6. 斜齿圆住齿轮传动中螺旋角β太小或太大会怎样,应怎样取值? 7.什么情况下工作的齿轮易出现胶合破坏?如何提高齿面抗胶合能力? 8.选择滚动轴承类型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9.联轴器、离合器有何区别?各用于什么场合? 10.试说明轴承代号7214AC/P4的主要含义。 二、分析与计算题(本大题分5小题,分别为15,10,16,15,12分共68分) 1.B型V带传动中,已知:主动带轮基准直径d1=180mm,从动带轮基准直径d2=180mm,两轮的中心距α=630mm,主动带轮转速 n=1 450 r/min,能传递的最大功率P=10kW。试求:V带 1 σ、σ2、σb1、σb2及σc的分布图。 中各应力,并画出各应力 1 附:V带的弹性模量E=170MPa;V带的质量q=0.8kg/m;带与带轮间的当量摩擦因数f v=0.51;B型带的截面积A=138mm2;B型带的高度h=10.5mm。 2.一减速器中的不完全液体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轴的材料为45钢,轴瓦材料为铸造青铜ZCuSn5Pb5Zn5承受径向载荷F=35kN;轴颈直径d=190mm;轴承工作宽度B=250mm;转速n=150r/min。试验算该轴承是否适合使用。 提示:根据轴瓦材 料,已查得[]p=8MPa, []υ=3m/s, []υP=12MPa·m/s。 3. 圆锥齿轮减速器输入轴由一对代号为30206的圆锥 滚子轴承支承,已知两轴承外圈间距为72mm,由手册知: α13.8mm, 30206轴承的支反力作用点到外圈宽端面的距离≈ 取α=14mm计算,X=0.4, Y=1.6 e=0.37,锥齿轮平均分度圆 直径d m=56.25mm,齿面上的周向力F t=1240N,径向力F r=400N, 轴向力F a=240N,各力方向如图所示。取f P=1.5,求轴承的 当量动载荷P。 4. 图所示的电动机底座由四个螺栓组成的螺栓组固 定。电动机轴上装有带轮,带作用于轴上的力P的方向和其 它有关尺寸见图。设底座为绝对刚性。

外省考生报研究生或需提供社保证明

外省考生报研究生或需提供社保证明 摘要:江西针对外省籍考试报考硕士研究生考试将实行新政策,此外,《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考试过程中的监管。 8月5日,记者从江西省加强教育考试管理暨培训工作会议上获悉,明年起,在江西工作的外省籍考试报考硕士研究生考试,除须提供所在单位开具的介绍信外,或还将需要提供三个月(含三个月)以上在赣社保缴费证明。 根据当天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管理的意见(讨论稿)》(以下简称《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硕士研究生考试管理,今后,江西将加强对报名资格的审查。《意见》提出,报名点必须加强考生报名资格的审查,明确规定应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报名确认手续。 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意见》还提出,对在江西工作的外省籍考生,规定要提供所在工作单位介绍信、三个月(含三个月)以上在赣社保缴费证明。 为防止作弊和替考事件发生,《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考试过程中的监管。其中包括加强考生进入考场时的身份证验证,严防替考。同时,在复试过程中,要求招生单位对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再次对报考资格进行核查;复试前对考生

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再次比对;对疑问考生加大复试力度,调阅考生答卷电子扫描件图片进行比对,坚决杜绝替考事件发生。 《意见》还要求加强录取信息的公开,要求在现有的信息公开基础上,严格把关,确保招生政策、招生简章、专业目录、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复试考生名单、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等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准确、及时、主动公开。 摘要:3所获批试点高校正式跨入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生培养行列,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的高素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 8月4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网站公布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3所高校获批为首批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3所获批试点高校正式跨入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生培养行列。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公布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确认结果的通知》,公布全国45所院校为首批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其中包括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3所重庆高校。各试点单位将于XX年首次招生。招生方向必须符合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目录,不得超过5个,招生对象的前置专业必须与报考专业的方向一致

四川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复习要点

机械设计复习材料 1、p1-3上打点名词的定义 2、什么叫三化? 3、p5上打点名词的定义。概念类 4、机械零件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正常工作时称为失效。 5、用于联接的螺纹牙形为三角形,这是因为其螺纹强度高、自锁性能好。 6、圆柱齿轮传动,当齿轮直径不变,而减小模数时,不能提高齿面的接触强度。 7、 p12-13 8、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轴瓦工作面磨损及胶合破坏。 9、发现某45钢轴的刚度不足时,能否采取改用40Cr合金钢的措施来提高其刚度? 10、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当截面尺寸增大时,其疲劳极限值将随之降低。 11、当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时,钢制零件的表面愈粗糙,其疲劳强度愈低。 12、向心滑动轴承是不能承受轴向力的。 13、45号钢的疲劳极限σ-1=280N/mm2,若疲劳曲线指数m=13,应力循环基数 N0=4?106 次,当实际的应力循环次数N=104次时,则有限寿命疲劳极限为 N/mm2。 14、链传动和带传动相比,链传动有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动功率大,作用在 轴 和轴承上的力也小。 15、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应力集中、尺寸大小、表面状态。 16、对受轴向变载荷的螺栓联接,为提高螺栓的疲劳强度,可采取减小螺栓刚度, 增大被联接件刚度,增大预紧力等措施。

17、承受扭矩的轴叫传动轴,同时承受弯矩和扭矩的轴叫转轴。 18、为提高齿轮传动的抗点蚀能力,可考虑采用提高齿面硬度的方法。 19、平键联接中,键的尺寸b h的标准值应按轴径来选定,强度校核按挤压 应 力进行计算,而键的长度L应按毂孔宽度尺寸来确定。 20、 21、链传动中脱链是因为链节磨损,链节沿链轮齿外移的结果。 22、普通螺栓联接受横向工作载荷时,主要靠摩擦力来承担横向载荷。 23、为了保证滚动轴承内圈与轴肩(r)端面良好接触,轴承内圈的圆角半径R 应有R>r 24、在普通蜗杆传动中,在中间平面内的参数是标准值,其啮合状况相当于直 齿 条与渐开线齿轮的啮合。 25、计算滑动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hmin,其目的是验算轴承是否获得液体摩擦。 26、齿轮传动中,轮齿的主要失效形式有: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 齿面磨粒磨损、齿面塑性流动。 27、螺纹联接若具有自锁性就是不可拆联接,否则为可拆联接的说法是错误的。 28、圆柱蜗杆传动中,阿基米德蜗杆在螺旋线的轴截面上具有直线齿廓。 29、标准V带型号的选定,取决于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30、普通V带有Y、Z、A、B、C、D、E七种型号,其标准长度指的是节线长度。 31、在正常安装和使用条件下,大多数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是内外圈与滚动体 工 作表面发生疲劳点蚀。 32、一个单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在数值等于其基本额定动载荷的径向力作 用

机械设计考研练习题-蜗杆传动

蜗杆传动 一 选择题 (1) 对于传递动力的蜗杆传动,为了提高传动效率,在一定限速内可采用 B 。 A. 较大的蜗杆直径系数 B. 较大的蜗杆分度圆导程角 C. 较小的模数 D. 较少的蜗杆头数 (2) 蜗杆传动中,是以蜗杆的 B 参数、蜗轮的 A 参数为标准值。 A. 端面 B. 轴向 C. 法向 (3) 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中,应除去 C 。 A. t21m m =a B. t21αα=a C. 21ββ= D. 21βγ=,螺旋相同 (4) 设计蜗杆传动时,通常选择蜗杆材料为 A ,蜗轮材料为 C ,以减小摩擦力。 A. 钢 B. 铸铁 C. 青铜 D. 非金属材料 (5) 闭式蜗杆传动失效的主要形式是 B 。 A. 点蚀 B. 胶合 C. 轮齿折断 D. 磨损 (6) 下列蜗杆副材料组合中,有 B 是错误或不恰当的。 序号 蜗杆 蜗轮 1 2 3 4 5 40Cr 表面淬火 18CrMnTi 渗碳淬火 45钢淬火 45钢调质 zCuSn5Pb5Zn5 ZCuA110Fe3 ZCuSn10Pb1 ZG340—640 HT250 HT150 A. 一组 B. 二组 C. 三组 D. 四组 E. 五组 (7) 在标准蜗轮传动中,蜗杆头数一定,加大蜗杆特性系数q 将使传动效率 B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增加或减小 (8) 在蜗杆传动中,对于滑动速度s m v s /4≥的重要传动,应该采用 D 作为蜗轮齿圈的材料。 A. HT200 B. 18CrMnTi 渗碳淬火 C. 45钢调质 D. ZCuSnl0Pb1 (9) 在蜗杆传动中,轮齿承载能力计算,主要是针对 D 来进行的。 A. 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 B. 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

机械设计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简答题 (本大题共4 小题,总计26 分) 齿轮强度计算中,有哪两种强度计算理论?分别针对哪些失效?若齿轮传动为闭式软齿面传动,其设计准则是什么?(6 分) 齿面的接触疲劳强度和齿根的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齿面的接触疲劳强度针对于齿面的疲劳点蚀失效和齿根的弯曲疲劳强度针对于齿根的疲劳折断。 齿轮传动为闭式软齿面传动,其设计准则是按齿面的接触疲劳强度设计,校核齿根的弯曲疲劳强度。 2、连接螺纹能满足自锁条件,为什么还要考虑防松?根据防松原理,防松分哪几类?(8 分) 因为在冲击、振动、变载以及温度变化大时,螺纹副间和支承面间的摩擦力可能在瞬间减小或消失,不再满足自锁条件。这种情况多次重复,就会使联接松动,导致机器不能正常工作或发生严重事故。因此,在设计螺纹联接时,必须考虑防松。根据防松原理,防松类型分为摩擦防松,机械防松,破坏螺纹副关系防松。 3、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功用是什么?二者的区别是什么?(6 分) 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功用是联接两轴使之一同回转并传递转矩。二者区别是:用联轴器联接的两轴在工作中不能分离,只有在停机后拆卸零件才能分离两轴,而用离合器可以在机器运转过程中随时分离或接合两轴。 4、链传动产生动载荷的原因是什么?为减小动载荷应如何选取小链轮的齿数和链条节距?(6 分) 小链轮的齿数不宜过小和链条节距不宜过大。 二、选择题(在每题若干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选项填在横线上。 本大题共12 小题,总计24 分) 1、当两个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易制成通孔且需要经常拆卸时,往往采用B。 A.螺栓联接B.双头螺柱联接C.螺钉联接 2、滚动轴承中,为防止轴承发生疲劳点蚀,应进行A。 A. 疲劳寿命计算 B. 静强度计算 C. 极限转速验算 3、阿基米德蜗杆的A参数为标准值。 A. 轴面 B. 端面 C. 法面 4、一对相啮合的圆柱齿轮的Z1<Z2 ,b1>b2,其齿面接触应力的大小为 A. σH1=σH2 B. σH1>σH2 C. σH1<σH2 5、V 带传动设计中,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主要是为了____B___。 A。 A.使结构紧凑 C.限制小带轮上的包角B.限制弯曲应力 D.保证带和带轮接触面间有足够摩擦力 6、在齿轮抗弯强度的设计公式m 2KT1 d z1 F Y Fa Y Sa 中,应代入_ C __。 2

四川大学机械设计考研练习题轴部分

轴 一 选择题 (1) 增大轴肩过渡处的圆角半径,其优点是 D 。 A. 使零件的周向定位比较可靠 B. 使轴的加工方便 C. 使零件的轴向固定比较可靠 D. 降低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2) 只承受弯矩的转动心轴,轴表面一固定点的弯曲应力是 C 。 A. 静应力 B. 脉动循环变应力 C. 对称循环变应力 D. 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3) 转轴弯曲应力b σ的应力循环特性为 A 。 A. r = -1 B. r = 0 C. r = +1 D. -1 < r < +1 (4) 计算表明某钢制调质处理的轴刚度不够。建议:1) 增加轴的径向尺寸; 2) 用合金钢代替碳钢;3) 采用淬火处理;4) 加大支承间的距离。所列举的措施中有 D 能达到提高轴的刚度的目的。 A. 四种 B. 三种 C. 两种 D. 一种 (5) 为提高轴的疲劳强度,应优先采用 C 的方法。 A. 选择好的材料 B. 增大直径 C. 减小应力集中 (6) 当轴上零件要求承受轴向力时,采用 A 来进行轴向定位,所能承受的轴向力较大。 A. 圆螺母 B. 紧定螺钉 C. 弹性挡圈 (7) 工作时只承受弯矩,不传递转矩的轴,称为 A 。 A. 心轴 B. 转轴 C. 传动轴 D. 曲轴 (8) 采用表面强化如滚压、喷丸、碳氮共渗、渗氮、高频感应加热淬火等方法,可显著提高轴的 C 。 A. 静强度 B. 刚度 C. 疲劳强度 D. 耐冲击性能 (9) 已知轴的受载简图如图15-1所示,则其弯矩图应是 C 。 图15-1 图15-2 (10) 某轴的合成弯矩图和转矩图如图15-2所示。设扭转切应力按对称循环变化,则最大当量弯矩是 D m N ?。 A. 224 B. 337 C. 450 D. 559 (11) 一般,在齿轮减速器轴的设计中包括:① 强度校核 ② 轴系结构设计 ③ 初估轴径m in d ④ 受力分析并确定危险剖面 ⑤ 刚度计算。正确的设计程序是 C 。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④③②① C. ③②④①⑤ D. ③④①⑤② (12) 用当量弯矩法计算轴的强度时,公式 ()2 2T M M ca α+=中系数α是考虑 D 。 A. 计算公式不准确 B. 材料抗弯与抗扭的性能不同 C. 载荷计算不精确 D. 转矩和弯矩的循环性质不同 (13) 已知轴的受载如图15-3所示,则其弯矩图应是 A 。

机械设计考研试题与答案

1、链传动作用在轴和轴承上の载荷比带传动要小,这主要是因为( C )。 A 、链传动只用来传递较小功率 B 、链速较高,在传递相同功率时圆周力小 A C 、链传动是啮合传动,无需大の张紧力 D 、链の质量大,离心力大 2、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当齿轮直径不变,而减小模数增加 齿 数 时 , 则 ( C )。 A 、提高了轮齿の弯 曲强度 B 、提高了齿面の接触强度 C 、降低了轮齿の弯 曲强度 D 、降低了齿面の接触强度 3、受中等冲击载荷、支承刚 度较差、速度较高の两轴之间宜选用( A )。 A .弹性柱销联轴器 B .凸缘联轴器 C. 十字滑块联轴 器 D .万向联轴器 4、带传动工作时,设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の最大应力发生在带( C )。 A .进入大带轮处 B .离开大带轮处 C. 进入小带轮处 D .离开小带轮处 5、有一减速器传动装置由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组成,其安排顺序以方案 ( A )为好。 A .带传动 齿轮传动 链传动 B .链传动 齿轮 传动 带传动 C .带传动 链传

动齿轮传动 D.链传动带传动齿轮传动 6.螺纹联接防松の根本问题在于( C )。 A、增加螺纹联接の轴向力 B、增加螺纹联接の横向力 C、防止螺纹副の相对转动 D、增加螺纹联接の刚度 7.为联接承受横向工作载荷の两块薄钢板,一般采用の螺纹联接类型应是( A )。 A.螺栓联接B. 双头螺柱联接 C.螺钉联接D. 紧定螺钉联接 8.齿面硬度HB≤350HBSの闭式钢制齿轮传动中,主要失效形式为( B )。 A.齿面磨损B.齿面点蚀 C.齿面胶合 D. 轮齿折断 9.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 [pv pv 是为了防止轴承( B )。 A. 过度磨损 B. 过热产生胶合 C. 产生塑性变形 D. 发生疲劳点蚀 10、对于温度变化不大の短轴,考虑结构简单,轴承部件の轴向固定方式宜采用( A )。 A.两端固定B.两端游动 C.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D.A,B,C均可以11、在蜗杆传动设计中,除规定模数标准化外,还规定

机械设计考研练习题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一 选择题 (1) 在常用螺纹中,效率最低、自锁性最好的是 C ,效率较高,牙根强度较大、制造方便的是 B ;螺纹联接常用 C ,传动螺纹常用 B 。 A. 矩形螺纹 B. 梯形螺纹 C. 三角螺纹 (2) 螺纹副在摩擦因数一定时,螺纹的牙型角越大,则 D 。 A. 当量摩擦因数越小,自锁性能越好 B. 当量摩擦因数越小,自锁性能越差 C. 当量摩擦因数越大,自锁性能越差 D. 当量摩擦因数越大,自锁性能越好 (3) 当轴上安装的零件要承受轴向力时,采用 A 来轴向定位,所能承受的轴向力较大。 A. 圆螺母 B. 紧定螺钉 C. 弹性挡圈 (4) 一箱体与箱盖用螺纹联接,箱体被联接处厚度较大,且材料较软,强度较低,需要经常装拆箱盖进行修理,则一般宜采用 A 联接。 A. 双头螺柱联接 B. 螺栓联接 C. 螺钉联接 (5) 在铰制孔用螺栓联接中,螺栓杆与孔的配合为 B 。 A. 间隙配合 B. 过渡配合 C. 过盈配合 (6) 紧螺栓联接受轴向外载荷,假定螺栓的刚度b C 与被联接件的刚度m C 相等,联接的预紧力为0F ,要求受载后结合面不分离,当外载荷F 等于预紧力0F 时,则 D 。 A. 被联接件分离,联接失效 B. 被联接件即将分离,联接不可靠 C. 联接可靠,但不能继续再加载 D. 联接可靠,只要螺栓强度足够,还可以继续加大外载荷F (7) 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为保证被联接件不出现缝隙,因此 B A. 残余预紧力1F 应小于零 B. 残余预紧力1F 应大于零 C. 残余预紧力1F 应等于零 D. 预紧力0F 应大于零 (8) 图5-1所示钢板用普通螺栓联接。已知横向工作载荷为F 结合面之间的摩擦因数15.0=f ,为使联接可靠,取防滑系数2.1s =K ,则每个螺栓需要的预紧力0F 为 B 。 A. 0.5F B. F C. 2F D. 4F

机械设计复习资料..

《机械设计基础》综合复习资料 一、简答题 1.闭式软齿面的齿轮传动齿轮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其设计准则又是什么? 答:主要失效形式:齿面点蚀、胶合 设计准则:按 设计,按 校核 2. 试说明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为什么不恒定? 2. 答:由于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当主动轮匀速转动时,从动链轮运转速度不 均匀。(或者主动轮以ω1匀速转动,而从动轮转速为 , β、γ在时刻变化,所以ω2做非匀速转动,即: 传动比i 也在变化, 所以不恒定。) 3.滑动轴承限制p 和pv 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答:限制轴承平均压强p ,防止p 过高,油被挤出,产生 “过度磨损”; ∵ 轴承发热量∝单位面积摩擦功耗μpv ,∴ pv ↑→摩擦功耗↑→发热量↑→易胶合。限制pv 是为了限制轴承温升、防止胶合。 4. 设计蜗轮蜗杆减速器时,为什么要进行散热计算? 答:因为相对速度 vs 很大,效率η低,导致发热大,所以蜗轮蜗杆易产生胶合失效,因此必须要进行散热计算。 5. 试说明曲柄摇杆机构与双曲柄机构、曲柄滑块机构之间的演化关系。 答: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摇杆(另一连架杆)也变为曲柄的铰链四杆机构就演化为双曲柄机构。 6. 凸轮从动件的匀速直线运动规律为什么常应用在低速、轻载的场合? 答:从动件的匀速直线运动规律产生刚性冲击,所以应用在低速、轻载的场合。 7. 联轴器与离合器有何异同点。 答:相同点:连接两轴,传递运动和动力; 不同点:联轴器是在机器停止运动时,才能将两轴分开;而离合器是在机器运动时,随时可将两轴分开。 8. 给出链传动的失效形式,并解释题一 — 4图曲线中,三条曲线的意义? ][H H σσ≤] [F F σσ≤γβ ωγωcos cos cos 21122R R R v ==β γωωcos cos 1221 R R i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