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合集下载

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呼 吸 机 相 关 性 肺 炎 的护 理 体 会
卢建丽
( 江 苏 省 南 通 市 妇 幼 保 健 院 新 生 儿科 江 苏 南 通
【 中闰分类号】 1 : 1 4 7 3
2 2 6 0 0 0 )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 号】 1 6 3 2 — 5 2 8 1 ( 2 0 1 4 } 0 7
参 考 文 献
[ 1 ] 狄亚丹.四肢骨折术后肢 体肿胀 患者 护理干预 效果观 察[ J ] .中国实用 医 药, 2 0 1 2 , 2 0 ( 1 7 ) : 2 0 5 — 06 2 . [ 2 ] 张雪梅. 6 8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J ] .吉林 医学, 2 0 1 3 , 2 6 ( 0 4 ) :
综 述
主要观察患者 的骨折部位消肿时 间、 出院时间 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



脉血栓。经 X 检验 ,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 比差异明显 , 具有统计学 意义 ( P
1 . 4统计 学方法 < 0 . 0 5 ) 。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 S P S S 1 7 . 0进行 统计学 处理 , 计量 资料 以均数 ±标 3讨论 准差表示 , 以t 检验 , 计数资料用 X 检验 , P< 0 . 0 5 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由于交通方式 、 生活环境条件的改变 , 如今 四肢 骨折的发生率 越来越 高 , 这 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 不仅会带给患者极大 的疼痛感 , 更会降低患者 的活动能力 , 影 响到患者 的生活 、 2结果 工作与学习 【 。因此 , 必须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 来保 障治疗效果 , 促进
7 5 9 —7 6 0 .

临床降脂药阿托伐他汀药物临床应用 特殊人群用药及注意事项

临床降脂药阿托伐他汀药物临床应用 特殊人群用药及注意事项

临床降脂药阿托伐他汀药物临床应用、特殊人群用药及注意事项阿托伐他汀是羟甲基戊二酸辅酶A还原酶的一种选择性、竞争性抑制剂,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预防或治疗心脑血管类药物。

临床应用临床上,阿托伐他汀可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及冠心病患者。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包括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型)或混合型高脂血症,当饮食治疗和其他非药物治疗疗效不满意,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治疗血浆总胆固醇(T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D1-C)升高、载脂蛋白B(ApoB)升高和甘油三酯(TG)升高。

在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治疗中,阿托伐他汀钙可与其他降脂疗法(如低密度脂蛋白血浆透析法)合用或单独使用以降低TC和1D1-Co在冠心病的治疗中,阿托伐他汀用药可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卒中以及血管重建术的风险,还可以降低因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和心绞痛的风险。

特殊人群用药在用药剂量方面,阿托伐他汀常用的起始剂量为IOmg,每日一次,最大剂量为80mg,每日一次。

剂量调整时间间隔应24周⑴。

由于高龄(N65岁)是肌病的诱发因素,因此在老年患者中应谨慎使用阿托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肝脏和/或肝外代谢后经胆汁清除,有活动性肝脏疾病,包括原因不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1T)持续升高的患者禁止用药。

孕妇及可能受孕的育龄女性禁服本药,哺乳期女性同样禁止服用。

注意事项1、阿托伐他汀偶有少数因横纹肌溶解引起肌红蛋白尿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报告。

肾损害病史可能是出现横纹肌溶解的一个危险因素。

高剂量阿托伐他汀与某些特定药物如环胞霉素或细胞色素P4503A4强抑制剂联合用药可增加肌病或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

任何患者如有急性、严重情况预示肌病或有危险因素易诱发继发于横纹肌溶解的肾功能衰竭,应暂停或中断阿托伐他汀治疗。

2、与其他降脂治疗一样,他汀类药物可引起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

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有0∙7%出现AST和/或A1T持续升高(2次或2次以上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

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讨论

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讨论
1 . 2 方法 给予对 照组 患者 临床标 准 的治疗 方式 , 即在 治
是 用于心力衰竭 患者 相对安 全 的抗 心律 失 常药 物[ 4 ] 。临 床 [ 2 ] 张雄辉.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 衰竭合并快 速心律 应严 格掌握胺 碘酮的适应证 , 治疗 中严 密观察 患者 病情及 不
良反 应 。
失常 的疗效观察 [ J ]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2 0 1 3 , 2 ( 5 ) : 6 8 — 6 9 . E 3 ] 李进. 胺碘酮治疖 力衰竭合并快 速型心律失 常疗效观察 ( J ] . 吉林 医学 , 2 0 1 4 , 5 ( 3 ) : 9 6 7 . [ 4 ] 常 当宁. 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 心律 失常疗效 观察
( J ] . 吉林 医学 , 2 0 1 3 , 1 7 ( 5 ) : 3 3 5 2 — 3 3 5 3 .
本 文探 讨静脉注射 胺碘 酮治疗 老 年重 度心 力 衰竭 合并 快速 心律失 常。其结 果 显示 : 试验 组 心 力 衰竭 总 有 效 率 为
9 3 . 3 %, 对 照组为 7 8 . 3 ; 试 验组快 速心 律失 常 总有效 率为
例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 的诊 断标 准[ 2 ] , 诊断标 准为患 者 无急性感染 、 严重 的心律失常 、 急性冠 状动脉综 合征 、 脑血管
意外 、 癌症 , 甲状 腺功能 正常 、 肝 肾功 能正 常, 左 心室 的射血
分数低于 4 5 , 患者的心功能在 Ⅱ~ Ⅲ级 。将 1 0 0例患者分 为观察组 和对 照组各 5 O例 , 两组 患者在 年龄 、 性别 、 病 程等 其他 因素无显著差异 , 资料 具有 可比性 ( P >O . O 5 ) 。

论他汀类药物安全性

论他汀类药物安全性

在冠心病防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5项大规模临床试验(4S、WOSCOPS、CARE、 LIPID、AFCAPS/TexCAPS)均有下列突出的特 征: 1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 2追踪观察时间长。 3治疗后血浆TC和LDL-C降低明显。 4冠心病死亡率和致残率显著下降。 5未见自杀、暴力、恶性肿瘤等 非冠心病死亡率上升。
地西泮
可达因
丙咪嗪
非洛地平 硝苯地平
伊曲康唑 R-华法令 胺碘酮 奎尼丁
Evans W.E., (eds.),1992
肝药酶(CYP450)的特性
肝药酶可被诱导
药物降解加快 肝药酶可被抑制 药物降解减慢,药物蓄积,不良 反应出现
50%以上药物代谢通过CYP450
其中: 50%通过 —— CYP450 3A4 25%通过 —— CYP450 2D6 18%通过 —— CYP450 2C9 同时服用药物依赖于同一种 P450 酶代谢,则会彼此影 响,导致血中他汀类药物蓄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氟伐他汀预防血管造影再狭窄试验(FLARE)
结果 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 缓解血管再狭窄的发生
证实了可以显著减少PTCA术后患者死亡和心梗的 发生(来适可使危险性下降了62%)
副作用少,病人耐受性好
来适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达62%
氟伐他汀在常规临床应用中降脂作用的研究(FLIRT)
目 的:在常规临床中,观察氟伐他汀分别治疗原发性高 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病人的降脂效果与 耐受性、及是否受到伴随症状治疗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来适可 法华令 地高辛 烟酸 红霉素 心得安 环孢素 辛伐他汀 + 普伐他汀 洛伐他 汀
-
+

我院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探讨

我院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探讨

我院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探讨他汀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降脂药物。

在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预防冠心病等疾病方面,他汀类药物已成为第一选择。

然而,他汀类药物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因此,在临床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必须注意安全性和合理性。

一、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1、肝功能异常在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肝功能异常是一种常见的副作用。

在临床中,应该定期检测肝功能,以及及时观察肝功能异常的发生过程。

如果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减量或中止他汀类药物的使用。

2、肌肉疾病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肌肉疾病是一种潜在的风险。

例如,肌肉酸痛、痉挛、肌肉无力等症状。

在他汀类药物使用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肌肉疾病的症状,如出现应切换到其他降脂药物或调整他汀类药物的用量。

同时,还需要警惕肌红蛋白尿等严重症状的出现。

3、视网膜损伤在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视网膜损伤是一种罕见但可能发生的副作用。

因此,在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视网膜的变化。

对于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是检查视网膜的变化。

1、合理选药对于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他汀类药物。

例如,选择剂量、适应症等。

有一些患者可能出现对他汀类药物的耐药性,此时可考虑调换其他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合理用药。

例如,在年轻患者中,应特别注意他汀类药物的用药量。

如果用药超量,可能会增加患者的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损伤风险。

因此,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医生需要优化药物治疗,加强异质性药物治疗,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风险。

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是降脂药物中的一种重要的药物之一。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其安全性和合理性。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使用他汀类药物,并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合理用药,以达到最好的降脂治疗效果。

我院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探讨

我院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探讨

我院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探讨引言他汀类药物是临床治疗高脂血症的一线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

随着他汀类药物的长期使用,其安全性和合理性问题也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对我院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进行探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一、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分析1. 肌肉损伤他汀类药物与肌肉损伤的关系一直备受争议。

患者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后可能出现骨骼肌痛、无力、妊娠酮水平升高等症状,甚至发展为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应及时监测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水平,及时发现肌肉损伤,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 肝功能受损部分研究表明,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等。

患者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测,及时评估肝功能情况,以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4. 骨骼肌病变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与骨骼肌病变的关系也备受关注。

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增加骨骼肌病变的风险,因此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骨骼肌情况,及时评估相关风险。

5. 其他不良反应除了上述常见的不良反应外,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还可能出现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不良反应。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应注意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他汀类药物的合理性分析1. 选择合适的剂量对于不同的患者,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他汀类药物剂量。

一般来说,初始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基线胆固醇水平和心血管疾病风险而定,然后根据治疗效果逐步调整剂量。

2. 联合应用其他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有时需要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和其他降脂药物,例如贝特类药物。

在联合应用时,应注意调整药物剂量,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3. 长期用药的评估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在长期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评估,包括肌酸激酶、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监测,以保证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4. 药物的选择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安全性再探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安全性再探

物及痰栓松动,易于咳出。

雾化及拍背前说明其重要性,教会患者怎样配合,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4)术后早期拔出胃管,但不能盲目拔出。

资料显示:选择性胃肠减压能减少术后肺炎、肺不张的发生,并缩短禁食时间,不增加误吸风险。

但宜选择质地软、有弹性、刺激性小、外径细的胃管,减少对黏膜的损伤,并做好口腔护理。

近年来在临床运用中发现5%的聚维酮碘的杀菌效果不受pH影响,杀菌的有效率为98.6%,远高于洗必泰和双氧水[10]。

3 结论围手术期肺炎是外科常见并发症,正确掌握其危险因素,对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预见性肺部护理,即可有效降低术后肺炎的发生率,有助于手术顺利完成,又可促使患者尽快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对临床医护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王丽君,顾连兵,蒋大明,等.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围手术期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9):1310-1313.[2] 田少青,王蕾敏,王芳,等.1244例院内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9,16(1):83-84.[3] 姜丽岩,何礼贤,李善群,等.手术相关肺炎的高危因素[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2000,27(5):390-392.[4] Brooks-Brunn JA.Predictors of postoperative pulmonarycomplications following abdominal surgery[J].Chest,1997,111(3):564-571.[5] Smith C,Wygant ME,Mc Grory R,et al.An evaluation of oneand two airflow filters in preventing the movement of bacteriathrough the anesthesia circle system[J].AANA J,1996,64(2):153-156.[6] Berry AJ,Nolte FS.An alternative strategy for infection controlof anesthesia breathing circuits:a laboratory assessment of thePall HME Filter[J].Anesth Analg,1991,72(5):651-655.[7] Moshe Schein.Postoperative pneumonia[J].Current Surgery,2002,59(6):540-545.[8] 朱建国,凌宝存,胡波.胸部手术后肺炎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4,32(5):47-48.[9] Moshe S.Postoperative pneumonia[J].Current Surgery,2002,59(6):540-545.[10]陈珠平,徐俐.围手术期老年全麻手术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增):68.(收稿日期:2015-08-10)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安全性再探讨宋桂芝,高俊瑞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辽宁抚顺113006 中图分类号:R 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5495(2016)01-0014-03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日益增长及早期预防理念的深入人心,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普遍。

他汀类药物的选用

他汀类药物的选用
他汀类药物的合理选用
演讲人:怒 特(临床药师)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群血脂异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血脂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与糖尿病、代谢综
合征密切相关,因此应积极防治。他汀类药物是细胞内胆固醇合成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酸单
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长期应用能 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获益,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
12
51 99 亲脂性 限制 2C9,2C8
1.3 ~ 2.8
18 43 ~ 55 亲水性 —
19
20 88 亲水性 限制2C9
2~3
5 94 ~ 98 亲脂性 3A4, 3A5
活性代谢产物
食物对吸收影响 经肾脏排,%

没有 2

忽略不计 <6

增加吸收 10

降低吸收 15

降低吸收 20

没有 10
5、对于使用吉非贝齐(或其他贝特类)的患者,普伐他汀是首选的他汀类药物,对于需采用他汀
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非诺贝特是优选的贝特类药物。 6、对于接受氨氯地平的患者,辛伐他汀的剂量不应大于20mg/d。 7、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是一种前体药物,通过CYP-450的代谢而激活。基于目前的证据,需 要氯吡格雷治疗对他汀类药物的选择没有影响。
激素水平(不分男女)。⑤年龄较大患者,对流感免疫接种的免疫应答和免疫接种预防临
床流感的有效性可能减弱。
特殊人群用药
妊娠期与哺乳期的风险
美国,他汀类药物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X,推荐在妊娠前停用。 人类研究数据表明,他汀类药物不是主要的致畸物。妊娠女性可以放心,因为在无意间暴 露于他汀类药物时,药物对胎儿的风险较低。一项对FDA监测数据库进行的分析表明,假如在 早期妊娠时暴露于亲脂性他汀类药物,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和肢体异常的发生率可能升高。 有关他汀类药物在哺乳期的安全性数据很有限。由于缺少充分的安全性数据,不鼓励哺乳 女性使用他汀类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既往他汀循证重心:探讨降低LDL-C与事件关系
Kastelein JP. Atherosclerosis 1999;143(suppl1):S17–S21. LaRosa JC, et al. N Engl J Med. 2005;352:142他5-汀14类35药物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CRP
- 1mm3
LDL
LDL
CRP
CRP
- 2mm3
LDL CRP
中位数 LDL 降低 37.1% (LDL = 94 mg/dl) 中位数 CRP 降低 21.4% (CRP 2.3 mg/L)
Nissen, Ganz NEJM 2005; 352:29-38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进展 逆转
降压药
Stroke. 2007;38:1110-1112
所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均应接受以他汀为基础的
抗血小板药、他汀、降压药的ASA治疗方案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REVERSAL: 他汀的抗炎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影响明显
10
+8mm3
8
斑块容积变化(mm3)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2mm3
2
0
-2
-4
LDL
HMG-CoA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减少肝脏胆固醇的合成
LDL受体上调
VLDL的产生减少
LDL的代谢和清除增加
VLDL 转化成LDL的量减少
TC, LDL-C和TG减少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二,他汀类药物六大功能
1,稳定斑块预防其破裂,主要是通过对降低血 脂的含量,打破血脂与斑块内脂质的平衡,使斑 块内脂肪由斑块内逐渐向血浆转移而减少,从而 由软斑块向硬斑块转化,这样就减少了发生事件 的集会,这也是我们将他汀作为稳定软斑块,防 止事件的主要依据。
他汀还可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从而减 少富含甘油三酯AV、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他汀: HMG-CoA(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
乙酰CoA
还原酶抑制剂
乙酰乙酰CoA
HMG-CoA
HMG-CoA还原酶
MVA
STATINS
鲨烯
胆固醇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他汀类药物作用机制
Kastelein JJP. Atherosclerosis. 1999;143(suppl 1):S17-S21.
190 (4.9)
210 (5.4)
SPRACL研究之后, 他汀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防治的基石
三大药物 防治卒中
ASA
Antiplatelet
抗血小板药
Statins
他汀
Antihypertensive
TNT IDEAL
他汀 vs. 安慰剂,显著降低死亡和心血管事件风险
• 扩大了他汀应用人群 – ACS,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
稳定型CHD患者,更积极他汀治疗更多获益
2006 SPARCL
卒中患者积极他汀治疗可降低卒中再发风险
2008 JUPITER
为他汀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提供了证据
2009
ARMYDA-RECAPTURE
他汀,各种指南均强烈推荐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NCEP ATPIII(2001, 2004)
Implications of Recent Clinical Trials for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 Guidelines
LIPID-S CARE-S
S = 他汀治疗
10
HPS-S TNT:阿托伐他汀10 mg
P = 安慰剂治疗
TNT:阿托伐他汀80 mg
5
70
90 110 130 150 170
0 (1.8) (2.3) (2.8) (3.4) (3.9) (4.4)
LDL-C, mg/dL (mmol/L)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二,他汀类药物六大功能
4,他汀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体 内的氧化。
5,他汀可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6,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预后的功能,
只要血浆胆固醇降低1%,心血管死亡率将 下降2%。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他汀:全面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全过程
降低LDL-C
稳定/逆转 斑块
降低事件
内皮功能失调
炎症/氧化
斑块形成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不稳定斑块破裂 和血栓形成
综合控制多重可改变危险因素 成为近半个世纪心血管疾病防治重心
降压
收缩压↓10mmHg 冠心病↓ 1/6
降胆固醇
TC↓1mmol/L 冠心病↓ 1/4
抗血小板
长期阿司匹林 冠心病↓ 1/5
联合降压、降胆固醇、抗血小板 冠心病↓ 50%
他汀17年循证历程: 奠定了心血管病药物治疗的基石地位
1994 1995 1996 1998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4S WOSCOPS CARE AFCAPS/TexCAPS LIPID
MIRACL
HPS PROSPER ALLHAT LLT
ASCOT-LLA
PROVE IT ALLIANCE CARDS A to Z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及安全性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一,他汀的作用机制
他汀可泛指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 原酶抑制剂,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 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 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 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 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 平降低。
为ACS-PCI围手术期他汀使用提供了证据
NAPLES II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冠心病患者积极他汀治疗已成趋势
冠心病患者LDL-C水平:lower is better
发生CHD事件的患者比例%
25
辛伐他汀
4S-P
普伐他汀
TNT
20
阿托伐他汀
筛查
4S-S
LIPID-P
CARE-P
15
HPS-P
2,他汀对心血管疾病也大有裨益,比如他汀可 以改善血管舒张功能,加强有动脉粥粥样硬化的 血管对扩血管物质的反映,增加血流供给量。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二,他汀类药物六大功能
3,他汀可以通过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减少血小板活性、抑制血小板活动物质的 释放;也通过自身充当抗凝物而改善血液 的高凝状态,尤其是对高纤维蛋白原、高 胆固醇血症所导致的血液粘稠度增高、血 栓危险性大的病人可能更有意义:通过降 低血液粘稠度而预防血栓的形成,从另一 角度预防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