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环境保护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环境保护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尊敬的领导:为了配合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我单位投资建设了环境保护项目,经过长时间的施工和完善,项目已经竣工。

现将环境保护项目的验收情况报告如下:一、项目背景为响应国家号召,我单位决定在本地区建设一个环境保护项目。

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大气和水资源的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项目位于远离市区的地方,周边无居民区和重要生态系统。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XXX环境保护项目2. 项目位置:XXX地区3. 建设单位:XXX公司4. 项目投资:XXX万元5. 建设周期:从XXXX年XX月开始,历时X年X月。

6. 项目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了新建污水处理厂、烟气治理设施、垃圾处理中心、环境监测站等。

三、项目验收情况1. 环境质量检测根据相关法规,我单位委托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对项目建设前后的环境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项目建设后对周边环境产生了明显的正面影响。

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2. 设施运行情况我单位按照相关要求,建设了污水处理厂、烟气治理设施、垃圾处理中心等环保设施,并按规定运行和维护。

设备的运行数据表明,排放的废水和烟气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垃圾处理中心正常运行,无任何渗漏问题。

3. 环境监测站运行情况为了及时监测环境质量,我单位建设了环境监测站,并配备了先进的监测设备。

经过实际运行测试,监测站设备运行正常,数据稳定准确,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四、项目效益1. 提高环境质量该项目的正常运行将能有效减少大气和水资源的污染物排放,改善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2. 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保护项目的建设,在提高环境质量的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为周边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3. 社会影响力该项目的建设与运行,对周边地区的居民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改善的环境质量将对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为当地的环境保护事业树立了榜样。

北京至福州国道主干线江西省温家圳至沙塘隘高速公路工

北京至福州国道主干线江西省温家圳至沙塘隘高速公路工

北京至福州国道主干线江西省温家圳至沙塘隘高速公路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北京至福州国道主线江西省温家圳至沙塘隘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内容:温沙高速公路全长177.364km,位于江西省中东部,地理位置东经116°00′39″~117°10′0″,北纬26°59′56″~28°42′57″之间。

起于进贤县温家圳墨溪陈家,途经进贤县、临川区、南城县和黎川县的28个乡镇,终于赣闽两省交界处的沙塘隘。

主线按计算行车速度100km/h(起点K1+000~K154.083)和80km/h (K154.083~终点)两种,时速100km的路基宽26m、时速80km的整体式断面路基宽度24.5m。

全线路面均采用沥青砼类型,桥涵荷载标准为汽车-超20、挂车-120。

公路全线采用全封闭、全立交,共完成路基土石方3165万m3;桥梁共145座,总长14970.16m;隧道2座总长558m;涵洞及通道926道共35479m;收费站7处(罗针、临川、东馆、南城、上塘、黎川、熊村);服务区、养护中心各3处(临川服务区、南城服务区、黎川服务区和临川养护中心、南城养护中心、黎川养护中心),设互通式立交8处。

建设单位:江西省交通厅京福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公室建设地点:路线经过南昌市的进贤县和抚州市的临川区、南城县、黎川县工程投资:项目总投资约44.8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7635.05万元,占总投资的3.94%。

工程建设情况:2002年6月18日开工建设、2004年9月26日建成试通车。

监测期实际生产负荷:监测时车流量为设计的61.2%环评编制单位: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环保设施设计单位:江西省交通设计院验收调查单位: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验收监测单位:江西省抚州市环境监测站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履行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手续和“三同时”制度。

锦州至朝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竣工

锦州至朝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竣工

锦州至朝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锦州至朝阳高速公路建设内容:锦朝高速公路是辽宁省公路网规划中“一网、两环、六射”公路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于锦州市松山乡水泉村,止于朝阳市西大营子,与101国道相接,路线全长93.3 km。

建设单位:辽宁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局建设地点:辽宁省锦州市松山乡水泉村至朝阳市西大营子村。

建设规模:本项目是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路基宽度26m,设计时速100km/h。

全线设有互通式立交5处,互通式立体交叉5处,特大桥3座、大桥10座,中、小桥32座,涵洞135道,服务区1处,管理区2处、收费站6处。

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25.5840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6811.06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的6.5%。

工程建设情况:该公路路基桥涵工程于2000年7月开工建设,2001年9月完工。

路面工程、交通设施工程及房建工程于2001年6月开工,2002年8月全线竣工,建设工期合计28个月。

于2002年8月20日正式运营通车。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国家环保总局对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文号:环审[2001]16号环保设施设计安装单位:沈阳亚欧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单位:国家环保总局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单位: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二、环保执行情况该工程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落实了环评报告书及有关批复提出的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措施。

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均制定了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避让村庄,少占耕地,在建设期合理选择工程用地等,采取了降噪、防尘,减少水土流失等环境保护措施,沿线各服务和管理设施安装污水处理装置(8套)、锅炉除尘装置。

建设取土充分考虑了填挖平衡,大部分取弃土场现已基本恢复原来使用功能。

工程实施了护坡、综合排水、绿化等一系列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对道路两侧、互通式立交区域、边坡进行了绿化。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开封至民权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函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开封至民权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函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开封至民权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7.06.27•【字号】豫环函[2017]197号•【施行日期】2017.06.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开封至民权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函豫环函[2017]197号河南开民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你公司报送的《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开封至民权段工程竣工环保验收申请》等相关材料收悉。

2017年5月5日,我厅组织相关单位对该项目建设运行情况及配套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

该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事项已在我厅网站公示期满。

经研究,提出验收意见如下:一、项目建设及环保措施落实情况郑民高速开封至民权段的起点位于开封市陈留镇七里湾,向东经开封市陈留镇、仇楼镇,杞县平城乡、柿园乡、西寨乡,商丘市民权县尹店乡、花园乡,终于民权县西南与连霍高速公路相连。

路线全长47.97km,其中开封境内31.76km,商丘境内16.21km。

路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杞县服务区1处(北区未启用)、收费站2处。

已落实的环保措施主要为:1. 生态恢复措施。

公路沿线两侧、中央隔离带、互通立交、边坡、收费站、服务区等均按设计要求实施了绿化。

取土场均进行了复耕;临时施工场地进行了复耕或恢复原状归还当地使用。

2. 废气防治设施。

服务区、收费站等采用空调采暖,热水采用太阳能加热,不设置燃煤锅炉。

餐饮服务设施排放的油烟废气采用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排放。

3. 废水防治设施。

服务区、收费站等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

4. 噪声防治设施。

对工程沿线声环境敏感点安装了隔声屏障。

5. 固体废物防治设施。

沿线各服务设施设置了垃圾收集设施,生活垃圾等一般固废由环卫部门定期集中清运及处置。

6. 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事故制定了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公路竣工验收报告范本

公路竣工验收报告范本

公路竣工验收报告范本一、项目背景公路名称:XXX公路项目地点:XXX省XXX市XXX县建设单位:XXX公司二、工程概况本项目于XXXX年XX月XX日开工建设,按照规划要求,建设一条连接XXX省与XXX市的高速公路。

公路全长XXX公里,路基宽度XX米,采用XX级公路标准。

主要工程包括XX大桥、XX隧道、XX高架等。

三、竣工验收情况1. 工程质量验收根据《建设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本项目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了验收工作。

经验收部门的专家评估,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各项指标满足相关标准。

2. 设备安装验收本项目涉及的设备安装工作已按计划完成,并由专业人员进行了验收测试。

各项设备运行正常,达到预期效果。

3. 环境保护验收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经环保部门的验收,公路建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4. 安全评估验收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和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本项目开展了安全评估,并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验收。

公路设计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要求,施工期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5. 经济效益验收根据相关经济管理规定,本项目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估。

结果显示,该公路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并能够满足预期运营收益。

四、竣工验收结论根据以上各方面的验收情况,我单位对XXX公路竣工工程进行了综合评估,并提出以下结论:1. 该公路工程的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可以通过竣工验收,并进行正式交付使用。

2. 设备安装、环境保护、安全评估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验收情况良好,达到预期目标。

3. 完工后的XXX公路将为该地区的交通发展提供极大便利,促进经济繁荣。

五、竣工验收建议1. 在使用阶段,建议定期对公路路面进行巡检和养护,及时处理出现的损坏或缺陷,以保证道路的安全和舒适性。

2. 建议建设单位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团队,负责对公路进行运营管理和收费工作,以保证公路的长期正常运营。

六、附件1. 施工图纸2. 工程验收报告3. 安全评估报告4. 环境保护验收证书5. 设备安装验收证书七、总结经过XXX公路竣工验收,该项目建设合格,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今年的最新文章京福国道主干线徐州绕城公路东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今年的最新文章京福国道主干线徐州绕城公路东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京福国道主干线徐州绕城公路东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京福国道主干线徐州绕城公路东段。

建设内容:京福国道主干线徐州绕城公路东段全长43.498公里,北起苏鲁两省交界处,南至徐州市铜山县张集镇林东村,与连徐高速公路相交,并与徐宿淮盐高速公路相联接。

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全封闭、全立交的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28米。

建设单位: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建设地点:江苏省徐州市工程投资:总投资14.8亿元,其中环保投资4124.4万元,占总投资的2.79%。

工程建设及运行情况:工程于2000年7月开工建设, 2003年9月建成并通车试运行。

到2004年5月、2004年6月日均车流量达到11785~12581辆/日(折算车流量)。

已经超过了设计车流量,达到设计车流量的122~130%左右。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环保设施设计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环保设施施工单位:江苏宜兴鹏鹞阳光环保有限公司验收调查单位: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验收监测单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二、环保执行情况该工程执行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在施工期,经过技术研究,成功地采用填石路基(14.7km),减少工程取土场占地。

对路基边坡均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达到了水土保持的效果。

对于景观和绿化请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作了专门设计,在绿化物种的选择上也采用了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园林树种,采取了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效果良好。

京杭大运河是南水北调工程的输水河道,为防止车辆在公路大桥发生风险事故的影响,建设单位按照环评及其批复的要求设置了京杭大运河桥面径流收集系统。

另外,公路路面径流通过完善的排水系统排出,对农业生产及沿线的水环境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公路沿线的服务区、收费站等辅助设施均安装有污水处理装置。

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完全可以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荆州长江公路大桥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荆州长江公路大桥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荆州长江公路大桥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荆州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建设内容:起自长江北岸的荆州市太岳路与南湖路交叉口北,跨长江后进入南岸的公安县埠河镇,经南岸接线后止于陡沙公路高家泓道班,是一座以过境交通为主的特大型公路桥梁。

大桥桥型为混凝土斜拉桥,总长8.8416公里,其中桥梁部分长度为4.3976公里。

建设单位:湖北省荆州长江公路大桥建设开发公司建设地点:湖北省荆州市建设规模:南岸接线公路部分长度为4.4440公里,桥面宽24.5米,其中斜拉桥部分宽26.5米,设计最高洪水位42.91米,最高洪水位通航净空18米,北汊斜拉桥跨径500米(居同类桥梁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南汊斜拉桥跨径300米,接线公路按平原微丘区一级汽车专用公路标准设计。

工程永久占地577.4亩、完成路基土石方287239立方米、沿线兴建管理中心和收费站各一处。

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为13.73亿元,其中环保投资为1480万元,占总投资的1.08 %。

工程建设情况:该工程于1998年3月28日开工建设,2002年9月底竣工投入试运营。

设计单位: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验收调查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验收调查环境监测单位:荆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该工程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

在建设期间基本落实了环评批复及工程设计中提出的环保要求。

施工期间采取了降噪、除尘和水土保持措施,采用钻孔灌注法成桩的水下结构施工方法减少对江水水质的影响,采取搬迁和封闭施工现场等手段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对两处需要恢复的取土场进行了平整,并恢复为农田、鱼塘和休闲渡假设施,对接线公路路基边坡采取了工程和植物相结合的防护措施。

将桥区内江陵水厂(现为金凤水厂)取水口向上游迁移约1.5公里。

在大桥两侧设置了禁止运输化学危险品车辆过桥的标志牌。

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公示

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公示

前言广州至深圳沿江公路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最发达地区,途经广州、东莞、深圳三市,起点位于广州黄埔G107国道,终于深圳深港西部通道。

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是广东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是继广深高速公路之后,珠江入海口南北走向的沿江高速通道。

全线采用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的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预计通行量约6.3万PCU/日。

同时,通过深圳市内的深港西部高速通道连接香港,全长89.14公里。

广深沿江高速共分为广州、东莞、深圳三段。

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是广深沿江公路的南段(见项目地理位置图)。

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路线起于东宝河东莞与深圳交界处(接广州至深圳沿江公路东莞段),经沙井、福永、西乡,终于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设月亮湾互通立交,接深港西部通道)。

路线全长约30.49公里。

项目占地2304亩,全线有特大桥5座,长24015米,互通立交共5处。

项目总投资109973.47万元,于2009年5月开工,2013年12月28日全线通车。

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按照国家公路建设的基本程序,先后通过了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文件;中国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总公司承担广深沿江高速公路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任务,2003年6月该项目工程可研报告评审通过,2003年7月工可报告修编完成。

2003年8月,受广深沿江高速公路筹建处的委托,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编制了《广州至深圳沿江公路深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2004年6月,广东省环保局以粤环函【2004】537号对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

2011年6月,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了《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补充环境影响报告》;2011年8月,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以《关于<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报告书>(报批稿)的批复》(深环批[2011]064号)通过环保审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第13号令)等有关规定,按照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的要求,深圳市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已向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申请该项目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并于2013年11月委托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该工程项目(深圳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道212线重庆至合川高速公路工程竣工
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国道212线重庆至合川高速公路
建设内容:渝合高速公路主线全长57.8Km,均处于重庆市境内,起于重庆市余家湾,沿途经马鞍石、蔡家场、周家院、尖山子、北碚、西山坪、草街镇、东阳、盐井、沙溪庙,止于合川,终点(K58+300)接合川涪江二桥南岸引道。

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山岭重丘区标准建设,路基宽度24.5米。

建设单位:重庆北方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重庆市管辖的北碚区和合川市。

工程投资:工程实际投资31.4亿元人民币。

其中,实际环境保护投资约1.46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4.6%。

工程建设情况: 2003年全线设计通行能力10008220456辆/日(折合小客车),2010年为1691832152辆/日,2020年为3118454056辆/日。

监测期间交通量(折合为小客车)为9818辆/日,约为2003年预测的平均量(折合成小客车,15461)的三分之二左右。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单位: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四川省交通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等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重庆北方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验收调查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验收监测单位: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二、环保执行情况
该工程执行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在施工期,根据沿线地形、水文和农灌系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合理布设桥、涵工程,公路排水系统由截水沟、边沟、排水沟通过沿线桥涵直接排入天然沟渠中,并在局部路段加密设置通道和涵洞,尽可能保持和恢复原有生态格局,完善农业水利设施。

调整临时用地地点,
尽可能占用荒山、荒地和未利用土地,以减少对农业、林业等生产性土地资源的占用,施工完毕后基本进行了平整和生态恢复,达到了保护自然生态和农林业生态的目的。

在中央分隔带和互通式立交、隧道口、路堑路基边坡等实施了景观和绿化工程。

在噪声敏感点华光厂子弟学校修建了200m隔音墙。

三、验收调查结果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分别于2003年11月和2004年1月, 2次对该工程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公众参与调查;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04年1月1315日对该工程进行了现场监测。

1、生态环境保护:为了避免高速公路穿越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部门根据区域地形条件,不惜增加投资,选择三跨嘉陵江方案,最终使已建公路距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最近距离处达到1.2公里,工程基本上不会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产生不利影响。

对沿线9个取土场和施工场地、27个弃土场大部份进行了绿化生态恢复,其效果较好。

实施了公路景观绿化工程,在中央分隔带和两侧路肩栽植三排平行的常绿灌、乔木和花灌木形成三条彩带,在隔离栅附近和边坡平台栽花植树;边坡以植草绿化为主,每个互通式立交用草、花、树搭配成独立景区,并伴以独特的隧道景观设计,最终形成点、线、面、立体的全面美化、绿化,效果良好。

2、噪声监测:在目前的车流量前提下,对沿线皂角湾、周家院、麻柳坪和埝口村共4处居民敏感点进行了监测,噪声监测结果均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4类标准要求;对华光厂子弟学校、柯家湾小学2处学校敏感目标进行了监测,噪声监测结果均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2类标准要求。

沿线其余声环境敏感点昼夜间时段的评估结果也均不超标。

3、固体废物:沿线梅花山服务区、合川管理处和各收费站均建有垃圾收集装置,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处置。

4、公众意见:渝合高速公路修建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赞同,75%受访公众对该公路建设总体上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