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与《卖油翁》比较阅读学习卷

合集下载

欧阳修《卖油翁》和纪昀《河中石兽》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欧阳修《卖油翁》和纪昀《河中石兽》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欧阳修《卖油翁》和纪昀《河中石兽》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亦以此自矜公:对男子的尊称B.以我酌油知之.之: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C.棹.数小舟棹:船桨D.如是再啮.啮: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2.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支,只是微微点点头。

B.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把一块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把油注入葫芦里。

C.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D.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荒唐了吗?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文都是笔记小说。

文言文选择题(含答案)

文言文选择题(含答案)

七下文言文阅读理解选择题一、《孙权劝学》选择题。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吕蒙无可推托。

B. “鲁肃大惊”,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才略的长进令人惊叹。

C. 本文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寥寥数语,使读者形象的感受到三人当时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D.鲁肃最后和吕蒙成为好友并拜见吕蒙的母亲,是因为吕蒙的真性情和好学吸引了他。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求闻之若.此若.屈伸呼吸B.自.以为大有所益屠自.后断其股C.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D.睨之久而不去.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二、《卖油翁》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以.我酌油知之蒙辞以.军中多务B.乃.取一葫芦置于地蒙乃.始就学C.睨之,久而不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2.下列对于《卖油翁》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C )A.本文作者欧阳修,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本文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动作,告诉我们熟能生巧以及有长处不能骄傲的道理。

C.文中的两个人物形象丰满:陈康肃公仗着箭术高超而自负;卖油翁却是一个自命不凡,目空一切的老头儿。

D.文中故事暗藏道理,通过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的性格。

三、《陋室铭》选择题。

1.下列语句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无丝竹之乱.耳乱:使……扰乱B.可以调素.琴素:不加装饰的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D.无案牍之劳.形劳:劳累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极为简陋。

B.陋室是为了表达作者不愿追逐名利,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C.从表达方式看,本文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部编初中七年级 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部编初中七年级 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揶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讲学家/设帐/寺中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D.可据理/臆断/欤(2)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山门圮于河________②棹数小舟________③是非木柿________④盖石性坚重________(3)翻译下面句子。

①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4)阅读本文后,你有何启示?【答案】(1)C(2)崩塌,倒塌;划船;此,这;原来(是)(3)①到下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②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人太多了,怎能根据某个道理就去主观判断呢?(4)启示我们:天下的事情,只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人太多了,不能根据某个道理就去主观判断。

【解析】【分析】(1)C项,“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的正确句读是: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故答案为C。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古文比较阅读(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古文比较阅读(含答案)

期中考试古文比较阅读训练(一)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各题。

(甲) 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卖蒜叟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

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1.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2)旁睨.而揶揄之( )(3)久而不去.( )(4)卒.不肯告人姓氏(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3.(1)甲文作者详写卖油翁“酌油”情节的原因是什么?(2)乙文塑造了两个人物:杨二相公和卖蒜叟,这两个人物各自有怎样的特点?4.甲乙两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说说你从这两个故事中分别得到的启示。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各题。

(甲) 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七下语文期末备考文言文比较阅读(含答案)

七下语文期末备考文言文比较阅读(含答案)

七下语文期末备考文言文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孙权劝学》(司马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书巢记》(陆游)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

客有问曰:“今子幸有屋以居,牗户墙垣,犹之①比屋②也,而谓之巢,何?”陆子曰:“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③,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

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释】①之:到。

②比屋:邻屋。

③觌(dí):相见。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以:因为)B.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置:放弃)C.既.入又不能出(既:已经)D.信.乎其似巢也(信:确实)2.对乙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B.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C.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D.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今子幸有屋以居,牗户墙垣,犹之比屋也,而谓之巢,何?4.甲文中提到“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请结合文本分析,甲乙两文中读书的益处有何不同。

(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弧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七下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

七下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

(七)
1.(1)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2)只,不过(3)自夸(4)放下 2.(1)(卖油翁)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再用
铜钱盖在葫芦的口上,慢慢地用勺子舀油,使油滴入到 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但铜钱却没有被沾湿。
(2)老人背着他的蒜慢慢走了,始终不肯告诉大家他 的名字。
3.B 4.这个故事启示我即使身怀绝技也不能沾沾自喜,因为
【参考译文】
各种花正在绽放的时候,只有花开的那几天,在这以前、 以后都属于不当花开的时节而无人过问的时候。芙蕖就 不是这样: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就把水波点缀得一片 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后,就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一天比一天美丽好看。有风时就展示飘动摇摆的神态, 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这样,我们在花未开 的时候,就先享受了无穷的悠闲情趣。等到花苞开花, 姿态娇嫩,仿佛就要滴水下来了,花儿先后相继开放, 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 来说就是应该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对 主人说没有对不住的地方了;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 蓬中结了莲子,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 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耸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 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以上都是说它 适于观赏的方面。
【乙】段文字告诉我们颜回学习“不迁怒,不贰过”, 被孔子称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参考译文】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 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 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 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 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 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 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 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期末专项训练8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期末专项训练8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专项训练8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一、内容比较【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乙】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③,尝乘间④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⑤。

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⑥,多作自能见之。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节选自苏轼《东坡志林》)[注]①顷岁:近年。

②孙莘老:即孙觉,其字莘老。

③欧阳文忠公:即欧阳修,其死后谥号文忠。

④乘间:乘机。

⑤工:精,妙。

⑥指摘:指出、批评。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但.当涉猎但:只,只是(2)及.鲁肃过寻阳及:到,等到(3)尝.乘间以文字问之尝:曾经(4)故尤.有味尤:特别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男儿相别几天,就应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2)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文章的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批评,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

3.【甲】文中的孙权和【乙】文中的欧阳修,都是在劝人多读书,却又各有侧重,请结合选文内容,从劝说技巧角度简要分析二者的不同之处。

孙权劝吕蒙学习,先一语破的,指出学习的必要性,继而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再现身说法,强调学习的作用,使吕蒙无可推辞。

欧阳修直接把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孙莘老,让他自己去领悟。

4.请说说吕蒙的变化对你的启示。

(写出两点)①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好的建议;②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见闻,提升个人修养。

【参考译文】【乙】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

(欧阳修)说:“没有其他办法,只有勤奋读书且多动笔,(文章)自然就会精妙。

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025822

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025822

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试卷考试总分:166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全家人的不懈努力,我们家去年的年收入有了大幅增加。

B.语文课上,我们讨论并学习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感触很多。

C.能不能切实提高铜仁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铜仁的关键。

D.为了防止不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的力度。

2. 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诏”指皇帝发布的命令,“冠”指古代汉族男子到20岁要举行加冠礼,表示成年;“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

B.“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的高度评价,《周亚夫军细柳》就出自三十篇的“世家”篇。

C.绝句一般为四句。

律诗是近体诗,通常有八句,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D.夸张修辞手法可以是扩大的夸张,也可以是缩小的夸张;还可以是超前的夸张,如“他酒还没沾唇,就醉了”。

3. 《西游记》里师徒的前身名称有误的一项是()A.猪八戒——天蓬元帅B.唐僧——陈玄奘C.沙僧——卷帘大将D.白龙马——西海龙王三太子二、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9分)4. (9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其散文代表作《背影》,语言朴素,情感真挚,被称赞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

B.《昆虫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C.古人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

如:“河阳”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汉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

三、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9分 )四、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9分 )6.(9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中石兽》与《卖油翁》比较阅读复习
班级姓名学号
【知识检测】
《河中石兽》
一、古今异义
1.二石兽并.沉焉并古义:今义:
2.阅.十余岁阅古义:今义:
3.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古义:今义:二、一词多义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为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众服为确论()
之一老河兵闻之()
其反激之力()
三、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
四、解释下面句子中的词。

(1)一寺临河干干:(2)山门圮于河圮:(3)尔辈不能究物理究:(4)阅十余岁阅:(5)求二石兽于水中求:(6)竟不可得竟:(7)棹数小舟棹:(8)不亦颠乎颠:(9)湮于沙上湮:(10)啮沙为坎穴啮:二、翻译下面的句子。

(1)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译: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
《卖油翁》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无他,但手熟尔
2.徐以杓酌油沥之
二、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古今异义)
1、但微颔.之古义:今义:
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今义:
三、解释下列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一词多义)
1.以:公亦以此自矜()
以我酌油知之()
以钱覆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之()
2.之:但微颔之()
以我酌油知之()
康肃笑而遣之()
3.射:尝射于家圃()
吾射不亦精乎()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2.尝.射于家圃()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4.汝亦知射乎()
5.吾射不亦精.乎()
6.尔安敢轻.吾射()
7.徐.以杓酌油沥之() 8.忿然
..()
9.惟.手熟尔() 10.康肃笑而遣.之()
五、翻译下列句子
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2.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复习两文,完成表格
巩固性练习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10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
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山门圮.于河圮:倒塌但微颔.之颔:下巴B.阅.十余岁阅:经历,经过不亦颠.乎颠:颠倒,错乱
C.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但.手熟尔但:只,只是
D.可据理臆断
..欤臆断:主观地判断康肃笑而遣.之遣:打发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3.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讲学家嘲笑和尚们的方法,并从石性、沙性以及水流的冲击力的角度分析,认为应该在石兽落水处的沉沙中寻找。

B.乙文以陈尧咨的善射但骄傲自矜,衬托卖油翁虽也身手不凡,但沉着、冷静、自信的特点。

C.甲乙两文都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突出人物的特点,乙文还运用了动作描写,故而更加生动形象。

D.两文都通过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甲文通过作者的议论总结道理:
实践出真知;乙文借买油翁的嘴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

参考答案
9.A.颔:点头
10.(1)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将一枚铜钱盖住葫芦口,(然后)用勺舀起油慢慢滴入葫芦。

11.A.讲学家没有从水流的冲击力的角度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