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翻译中语序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日汉语序对比研究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2019年精选文档

日汉语序对比研究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2019年精选文档

日汉语序对比研究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认为理论和实践互为补充关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

同样,语言学的理论来自于语言,同时也必须反馈于语言。

这里的“反馈”在作者看来包括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反馈”指语言学理论使得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语言,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人类自身。

比如通过对语言的研究从而发现语言是人类意识的外在表现,是人类认知、逻辑、思维、情感等的综合表达。

与此相对,狭义的“反馈”指的是语言学理论对语言教学的帮助。

本文主要举例探讨语言类型学(以下简称类型学)视野下的日汉语序对比研究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

试图通过日汉两种语言的语序对比,指出二者表面语言现象的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在深层次上是存在共性的。

本文将探寻二者之间存在的共性,同时也对体现出来的个性做出解释。

通过对表面不同的语言现象深层共性的探究,从本质上加深对对象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将之运用到实际的语言教学中会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现象本质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语言类型学理论与语言教学类型学是以探究世界上各种语言之间的共性为主要任务之一的一门学科。

这门学科之所以能够成立存在,前提在于虽然世界上的语言林林总总、不尽相同,但人类的深层认知是共通的,表现在语言上必然有一定的共性。

有这样一个实践基础存在,类型学理论才得以成立。

类型学主要致力于探究人类语言的普遍共性,同时也对某种语言中表现出的不符合共性的个性做出解释。

这种解释包括多方面,如语言的历史变迁、语言中各种因素互相制约等等。

在现实语言标本中,各种语言所体现出的个性可能要多于共性,但只要找到个性偏离共性的原因,个性也就变得不再奇怪,个性现象也可以得到解释。

将类型学视野下的对比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在课堂上加以讲解和应用,可以改变以往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模式,能够使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所学的知识点,并且使学生具备探求语言共性与个性的思维,加深对两种语言所属不同类型的理解,从而更深层次把握日语语言现象的本质、了解日语的特点。

对比分析在汉日、日汉翻译中的作用

对比分析在汉日、日汉翻译中的作用

Ax ) ( a— B x ) ( b
由此看来语言对比中的具体应用对比分析与翻译有着更直接的关系。 翻译过程是将一种语言中的某一个表达方式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中的某一个对应的表达方式的过程 。翻译 的任务是将一种语言表达 的文化 内容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翻译的研究对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离 不开语言。毫无疑问 ,翻译首先是一种语言活动。要想对语言活动进行客观 的分析 ,就离不开分析语言的科 学一 语 言学。确切地说 , 翻译离不开源语和 目的语这两种语言。 自有翻译 以来就有语言研究 ,语言研究离 不开语言之间的比较 。因此,可以说 自有翻译 以来就有语言对 比分析 。翻译与对 比分析几乎是同时开始的。 与翻译相关的学科当中,对比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最为密切。 二 、对 比分析在 实 际翻译过 程 中的作 用 : 语言是翻译 的基本要素,然而语言又具有鲜明的异质性 ,因此在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对两种语言进 行对 比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不了解两种语言文化 “ 习惯”的 “ 异质性” ,何以实现语言转换的文化相通互融 。 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对同一概念 的表达方法在两种语 言中要对应 。译者必须进行语音、词汇 、语法 、篇 章、语用等方面的对 比分析。下面以汉 日、日汉翻译为例 ,拟从语音、词汇 、语法 、篇章、语用等方面 ,简 要地探讨对 比分析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1 语音对 比对翻译的作用 . 语音对 比分析在翻译中主要用于音译 。一般认为音译就是翻译过程中,把源语的音位用 目的语 中在发音 和响声上与之接近的音位来替换的一种翻译方法。如地名、国名、人名以及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一些
[ 文章编号]l 8 l8 (060 — 1 - O 一 7x 20) 00 0 O 5 43

日汉翻译中的语序转换

日汉翻译中的语序转换
语 序 . 行 语 序 变化 的情 况 则 称 之 为 倒 译 。 文 则 主 要 讨 论 倒 译 进 本 现 象 , 中 日句 法 比较 、 辞及 中 日语 言 习惯 等 方 面 对其 进 行 探 从 修
讨。
色麻 布 手 绢 ” 种 译 法 。 因此 在 翻 译 多 层 定 语 时 , 照 汉 语 定 语 一 按 顺 序 的 要 求 通 常 需 要 “ 译 ” 倒 。 11 .. 量 词 与 名 词 2数 日语 中数 量 词 在 句子 中可 以有 如 下 位 置 关 系 。
11名 词 句 .
岛 <日本 岛0 南 - 匕 <忙 和服 老身 忙, U 、 驮 老c 、 、 3。 ) -下 未
小 刻 l 步 <女 性 姿 c 匕 加 氮 品 南 『、 L加 屯慎 : 耋L J
圭 L 加 、 二求 为凰 龈 l富 。 寸 二 在 当 今 世 界 上 . 怕 只 有 日本 堪 称 “ 屐 王 国 ” 特 别 是 日本 恐 木 。
11动 词 句 .
1 . 语 中 , 多层 定 语 有 着 严 格 的 排 列 顺 序 。一 般 排 列 顺 序 为 : 示 领 属 关 系 的 词 语 > 示 时 间 、 所 的 词 语 >指 示 代 词 或 表 表 处
量 词 短 语 >动 词 性 词 语 和 主 谓 短 语 > 容 词 性 词 语 >表 示 原 料 、 形
女 子 。 着 和 服 , 踏 木 屐 , 起 路 来 , 略 前倾 , 步 急 趋 , 那 身 足 走 神 小 是 么 文 静 、 雅 、 谦 得体 , 有 一 番 风 韵 。 典 恭 别 例 1 3先将 定语 中她 的状 态译 出 , 主 语他 的 动 作 放 在 句 子 把 后面 , 采用 “ 译 ” 法 。 倒 方 例1 4将 “ 子 ” 象 的定 语放 到 了 名 词 之 后 。这 样 , 个 译 女 形 整 文 结 构 更 稳 定 , 接 更 自然 。 衔

从中日单句的语序对比看对日汉语教学

从中日单句的语序对比看对日汉语教学
0.4 相 关研 究综 述 现 阶 段 通 过 调 查 发 现 关 于 汉 语 语 序 的研 究 成 果 较 多 ,而 日语 语 序 相 关 的研 究
成 果 相 对 较 少 ; 有 关 中 日对 比 的研 究 较 多 ,具 体 到 中 日语 序 对 比 的研 究 较 少 ; 同 时有 关语序教 学 的论述也 为数不多 。现将 与本 论文有 联系 的相关 过 查 阅 文 献 和 阅 读 相 关 资 料 ,了解 中 日语 言 的 差 异 和 中 日语 序
的 差 异 对 日本 留 学 生 的 汉 语 习 得 的 影 响 。 对 比研 究 : 从 词 类 、句 子 成 分 层 面 进 行 中 日单 句 的 语 序 对 比 ,预 测 日本 学 生
从 中 } }单句 的 语 序 对 比看 对 } }汉 语 教 学
AB S T R A C T
T h e P a P e r a im s to d is e u s s th e w a y s to e o r r e e t b ia s e d e r r o r in w o r d o r d e r c a u s e d b y in te r f e r e n e e o f n a tiv e la n g u a g e w h e n J a P a n e s e stu d e n ts le a r n C h in e s e la n g u a g e a s f o r e ig n la n g u a g e . I t b e g in s w ith th e e o m P a r is o n o f w o r d o r d e r b e t w e e n C h in e s e a n d J a P a n e s e a t Ic v e ls o f s in g le s e n te n e e ,w h ic h in e lu d e P a r t o f s P e e e h a n d s e n te n e e e le m e n ts ,f o llo w e d b y th e a n a ly s is o f q u e s tio n n a ir e ,w h ie h P r o v e s th e e r r o r in w o r d o r d e r m a d e b y J a P a n e s e stu d e n ts in Ie a r n in g C h in e s e Ia n g u a g e . T h e n th e P a P e r P u ts f o r th th a t in te n s iv e tr a in in g o f w o r d o r d e 一s h o u ld b e u n d e r g o n e a t th e s e e o n d P h a s e o f P r im a r y le v e l a n d th e te a e h in g o f m u lti a ttr ib u tiv e s e n te n e e , o f m u lti a d v e r b ia l s e n te n e e a n d o f n e g a tiv e e o m P a r a tiv e s e n te n c e ,s h o u ld b e P a id m u e h a tte n tio n to in th e P r o e e s s o f te a e h in g w o r d o r d e r . F in a lly , th e P a P e r , b y e o m P a r in g so m e H S K te x tb o o k s , P u ts f o r w a r d s o m e te a e h in g s tr a te g ie s in te a e h in g w o r d o r d e r o f C h in e s e la n g u a g e a s f o r e ig n la n g u a g e . T h e m a in P a r ts o f th e a u th o r ’5 id e a s a r e th a t th e s e n s e o f la n g u a g e a n d e o r r e c t e o g n itio n o f s tu d e n ts s h o u ld b e d e v e lo P e d a s a w h o le ; th e a tte n tio n s h o u ld b e P a id to s tu d e n ts ’n a tiv e la n g u a g e th in k in g 5 0 a s to P r o P e r ly e o r r e e t th e

日汉互译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日汉互译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汉日翻译的不等值现象
日语专业的学生对于日语有一定掌握程度时,就会受到日语语言习惯的影响,在进行日汉翻译时,就会经常凸显出翻译不等值显现。

不等值现象的意思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原文的信息翻译译文,例如,日语里存在着大量的境遇,是需要进行明确却分的,而在汉语中这种敬语的界限是十分模糊的,可应用性很广,所以中日语言中的信息是存在着明显偏差的,日语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日语翻译时通常会受到日语语言学习的影响,导致在翻译中译文和原文存在着信息不一致的现象。

中日在语法上和思维方式上、表达习惯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生很难对这些差异有理性的认真,所以对原文的把握不是很到位,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让日语专业的学生能够熟悉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并能够摆脱这种思维干扰,同时不断的培养学生日语语感,掌握更多日语中的常用语言。

(二)汉日翻译中的语序问题
日语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日汉翻译常犯的错误中,除了语法错误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语序错误,造成这种语序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中日两国之间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地理环境不同的影响,导致对不同实物的认知有所不同。

(三)望文生义
由于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汉子,所以日语专业学生在进行翻译时,会时常出现望文生义、照抄汉子等现象,导致翻译出来译文中出现语义错误、概念不清、表达不正确、不准确等错误。

英汉语用语序比较研究与翻译

英汉语用语序比较研究与翻译

2342020年10期总第502期ENGLISH ON CAMPUS英汉语用语序比较研究与翻译文/齐 莉用其他操作方式构成语言的表层序列,这就是语序。

这里的语序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的语法元素存在密切相关性,需要经过转换之后形成。

这个语法内容的提出,对于英语语法研究而言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对于语序的研究提出了管约理论,伴随提出的是格语法和相对语法。

虽然语法的应用上与转换生成语法存在差异,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中,都没有偏离转换生成语法的思路。

这些理论都是将语序作为句子结构中的一个问题进行研究的,而且提出语序规则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需要不同,就会有新的句子产生。

从翻译的角度而言,由于乔姆斯基的研究方法比较抽象,研究理论过于形式化,给翻译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虽然乔姆斯基从句法方面解释了语序问题,却没有考虑到英语语境对语句表达的影响,同时句子的语序也会受到影响。

按照乔姆斯基的研究理论进行翻译工作,没有考虑到语境因素,过于重视形式,必然会影响翻译的准确性。

在英语语序问题的研究中,强调语序的独立存在是提出的另一种理论。

语序问题在语法中是独立存在的,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语序研究,提出语序不再被看作句子抽象的特征,通过对语义特征的研究,了解其与不同类别的词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就可以明确句子的语序是如何排列的。

布拉格学派提出功能语法,顾名思义,更为强调语法的功能性,对于语序的研究也强调功能性。

按照布拉格学派的理论,句子是由两个部分所构成的,即主位和述位,两者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会受到各方面要素的影响,诸如语义的影响、英语句法的应用以及语用的影响,等等。

语句的排列按照从左到右的原则排列。

基于布拉格学派的研究成果,Dfk提出了有关功能语法的公式,即P2, PI (V) S (V) O (V), P3。

他用公式的方式对英语语序进行描述,提出语句中的某个成分是有优先地位的。

在这个公式中,S所代表的是主语,O所代表的是宾语,V所代表的是动词;P1所表达的是初始位置,P2所表达的是主题功能成分所在位置,P3所表达的是结尾功能成分所在位置。

汉日词类的语序对比与日语教学

汉日词类的语序对比与日语教学

汉日词类的语序对比与日语教学作者:董娟娟来源:《卷宗》2013年第12期摘要:中日两种语言在文字的使用等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在语序的表现方面也有同有异,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中日两种语言进行比较细致的对比,以解决学生在日语学习时出现的问题。

语序教学应成为日语教学与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本文从词类的角度对汉日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以此明确在日语教学中应当关注的细节方面的问题,为日语的语法教学提供些许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汉日对比;语序;日语教学学生在习得一种语言的时候,往往先从其外在的形式入手,然后逐步深入进行学习。

因此在日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尽可能的为学生呈现一些公式化的、程式化的语言模式,而语序无疑是最好的公式化的表现。

我们通过对汉日两种语言的词类的位置的分析,便能比较清晰的看到这些程式化的语言表现了。

1 汉日两种语言的根本差异汉语与日语尽管在历史上有很多的渊源,但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语言。

其在类型、语序和形态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首先,从语言类型上,日语属于黏着语。

黏着语的特征是,词尾有变化,附属词十分发达。

与日语相比,汉语则是属于孤立语。

汉语的特征是,没有词形的变化,也不存在日语的那种附属词。

句子中的词各自独立。

语法关系主要靠语序来表示。

其次,在语序上,日语的语序相对于汉语要自由的多。

因为日语是靠附属词表示语法关系的。

而汉语的句子的语法关系主要靠语序来决定,汉语的语序变化会对语义产生很大的影响。

再次,在形态上,日语与印欧语相似,形态十分丰富,非常注重语法形式上的完整。

日语单词有词形的变化,汉语没有词形的变化。

因此经常借助语序或者虚词来表现语义。

2 汉日两种语言语序上的具体差异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角田太作在其所著的《世界の言語と日本語》一书中,将日语的语序分为十九个项目进行论述,具体列为下表内容:通过这个表格,我们能够看出19项语序类型中,完全不同的只有2、10和17三项,可见汉日两种语言在语序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存在着不同点。

1 日汉两种语言的语法语序不同

1 日汉两种语言的语法语序不同
1倒译
日汉两种语言的语法语序不同,为了使译文符合译出语言的语法和语序,在互译时,原文语序可以前后颠倒,即将后面部分搬到前面,或者将前面部分搬到后面。这种译法叫做逆译,或叫倒译。
例子
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1000亿美元。
顺:中国はアメリカに対する貿易黒字が1000ドルです。
倒:アメリカに対する中国の貿易黒字は1000ドルです。
译:自民党败在泛滥,低下,失信,投票率,积怨,联合和老龄这七个词上。第一,候选人泛滥;第二,道德水准低下;第三,首相失信于民;第四,投票率低;第五,人们积怨如山;第六,在野党联合;第七,候选人老龄化。
⑵生肖,是记人的生年所属的动物,也叫属相,因有十二个,故称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例子
1)原文中有过长的连体修饰语和连用修饰语。
このうちコンクリートの練り混ぜ水量に最も大きな影響を与える骨材の水分管理について、その留意点をご教示ください。
〔訳文〕
其中,对混凝土搅拌水量影响最大的是粒料的水分管理,请您就这个问题(增译)给我们讲授一下它的注意点。
~について”这一连用修饰语过长,如不拆开,汉语无法表达清楚。
例2それは灰色の制服を着た南北戦争当時の南軍の兵士である。
译:那是南北战争时期穿灰色制服的南军士兵。
(“黄”区别性质的名词,“蓝”是时间的名词,“紫”是动词性词组。)
9规划法与异化法
三人によれば文殊の知恵
归化法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异化法三人智慧高,定把菩萨超
噂をすれば影がさす
规划法说曹操曹操就到
异化法说到此人时,此人身影现
例雨は曇から落ち、空気中を降ってくるが、その途中で、空 気中の汚染物をつかまえてく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日翻译中语序对比研究
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表达的概念与思想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不是进行简单的词语转换,而是一种再创作。

这种再创作是将一种语言的思想情感、深刻内涵、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为了更好的表达这种语言的思想,翻译学者从实践入手提出了一些方法并形成了一些翻译理论。

严复首次提出的在翻译中要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信”是要忠实原文,准确无误;“达”是指通顺的表达出原文;“雅”是指表达的文字有要文采。

林语堂提出的观点“忠实、通顺、美”大体与之相同。

朱光潜对上述的翻译标准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对原文的忠实,不仅是对浮面的文字忠实,对情感、思想、风格等必须同时忠实。

依据翻译的标准,在翻译的过程中,能既忠实又通顺地把原文表达出来,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文字流畅,并能表达出原作的思想、精神与情感,是要解决的问题。

在日中翻译的过程中,同样要遵循翻译标准,要做到忠实原文,通顺表达,语言优美,传神。

而日语和汉语的语言特征不同,汉语属于孤立语、要完全依靠语序表达句子含义。

而日语属于粘着语、是通过格助词确定句子成分、表达句子含义。

例如:“我打他。

”而日语表述是:“私は彼をなぐつた。

”如果将句子语序变化一下的话、“彼を私はなぐつた。

”这样的日语表达虽然不地道、但并不影响句子含义。

而将汉语的语序进行调整之后、就成为“他打我。

”整个句子含义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两种语言的语序问题就成为日汉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国学者提出各种翻译方法,如加译、减译、顺译、倒译等具体的解决办法,但没有从根本上建立翻译的有效手段,我认为从语序的角度出发,能更好的解决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无论是哪种语言,在造句的时候,都有其特定的句子成分构成句子结构。

而在翻译过程中,译文的构句形式,会受到原文的句子表达的影响。

虽然遵照了译文的语法规则,但有时候会违背译文的习惯表达。

所以在翻译时,我们要根据译文的语言习惯进行表达。

在复杂句子结构中,语序特征更是我们要注意的方面,对语序的研究成为解决日汉翻译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日语和汉语语序所具有共同的倾向性,语言的习惯方面具有不一致性,从这两个原因进行分析。

在日译汉过程中,句子成分有修饰语的情况下,根据汉语的语序特征,必须要调整句子成分的顺序进行表达。

对定语修饰和状语修饰,以及汉语中的补语情况进行分析。

其中,以日语句式中,定语、状语很长的情况为例,在翻译成汉语时,要将长的定语成分分为几个小的短句,采用主谓宾的形式表达。

而长的状语修饰时,要分解成状语和补语两种句子成分表达句子含义。

本篇论文,基于参考书,以先行研究为基础,研究两种语言的语序,分析说明不同语序的翻译方法。

首先,研究日语和汉语的基本语序。

针对语序的概念,介绍两种语言的基本的语序。

通过分析说明两种语言的特征,说明其具有的差异,引出特殊句式的语序。

然后,研究每种情况下,语序对翻译的影响。

针对翻译的方法进行说明。

陈述翻译这一概念的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将具有修饰语的句子翻译情况分开说明,逐一研究。

特别是修饰语比较长的情况,是翻译过程中,影响语序变化的重点,是研究的重要对象。

并且,在句子结构中,如果是并列部分很长的句式,翻译时,要分成小句子,逐一表达。

在强调特定要素的语序情况下,关于地点、时间和主语的语序方面,了解了两种语言的语序是否相同。

时间方面:时间面要比时间点位置在前,这样的句子从含义构造的倾向,是由深到浅的。

时期、期间是由长到短的描述;而空间场所是由大到小;信息量的表达是由多到少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的。

在汉语中,时间、场所、信息的语序基本与日语相同。

倒置句的翻译过程中,进行特定的要素翻译时,要根据日语和汉语的习惯,表述地道的译句。

句子中的语群现象也是强调特定要素的一种表达形式,通过整个语群来传达一定信息。

结合汉语和日语的特征,翻译时的切入点形式分为单纯语群、名词化、副词节、找准切入点,进行翻译,才能将译文准确生动的表达。

最后,提出结论。

通过研究,在日语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采取“保持”“变化”、“若干变化”三种语序的变化形式。

“保持”:指译文维持原文的句子语序不发生变化;“变化”:指译文与原文的语序,有着明显的不同;“若干变化”:指保持着一定的原文语序,但却根据译文的句子含义和表达习惯进行了相应的语序变化。

日中翻译的过程中,从语序的角度探究,基于研究的结果,得出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掌握两种语言语序的基本规律之后,能随机应对各种状况,进行地道的
翻译。

通过对语序的调整,达到翻译标准。

本论文只是基于基本语序和修饰成分较长的句子语序,以及在强调特定要素的情况下,时间、地点和主语的顺序关系。

并根据不同的语序结构分析对翻译的影响。

而句式中还有很多特殊的句子结构,以特殊的语序进行表达,句子含义和普通句式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和思想感情却不同。

类似这样的特殊句式、其语序对翻译的影响问题,还尚未解决,是我们今后研究的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