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支护设计

合集下载

综采工作面支护工艺流程

综采工作面支护工艺流程

综采工作面支护工艺流程嘿,咱来说说综采工作面支护工艺流程这档子事儿哈!你想想,那综采工作面就好比是一个大舞台,而支护呢,就是这个舞台的坚实支柱呀!没有它,这舞台可就要垮啦。

咱先说说这第一道工序,就像是给舞台搭框架一样。

要把那些支护设备稳稳当当地架起来,这可不能马虎。

要是没架好,那不就跟那摇摇晃晃的桌子似的,随时都可能出问题。

然后呢,就是调整这些支护的位置和角度,得让它们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

这就好比给舞台上的灯光调整角度,得让光线正好照在该照的地方,可不能乱照一气呀。

接下来,就是要时刻关注这些支护的状态啦。

就跟咱人一样,得时不时看看自己身体有没有啥不舒服的地方。

要是支护有啥小毛病,就得赶紧修修补补,可不能等它变成大问题了才着急。

这要是不注意,那不就跟那破了个洞的裤子一样,越破越大嘛!再说说这支护的强度,那可得够硬够结实。

就像咱盖房子得用坚固的砖头一样,这支护要是不结实,那还怎么保障工作面的安全呀。

你说要是房子的墙不结实,一阵风刮来不就倒了嘛,那多吓人呀!在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得像那细心的裁缝一样,每一针每一线都得缝好。

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大意。

这可关系到大家的安全呢,可不是闹着玩的。

而且呀,还得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方法,就像咱得跟上时代的潮流一样。

要是一直用老一套,那可不行,会被淘汰的哟!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精心的支护工艺流程,那综采工作面能安全高效地工作吗?肯定不能呀!所以说呀,这可真是太重要啦。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看似普通的工作,它们背后可是有着大学问呢!大家都得认真对待,就像对待自己最宝贝的东西一样。

只有这样,才能让综采工作面这个大舞台稳稳当当,让大家都能在上面安全地表演,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总之,综采工作面支护工艺流程就是这么关键,这么重要,绝对不能马虎对待呀!。

综采工作面设计

综采工作面设计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表1第二节煤层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3上层煤,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和现场巷道、切眼掘进证实,该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赋存稳定,煤厚变化不大,煤层平均厚度为7.2m,煤层以亮煤为主,少量镜煤和暗煤,玻璃光泽,煤岩类型为半亮、半暗型煤。

具体情况如表二所示。

煤层情况表表2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煤层顶底板表表3附图一:3111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1:500)第四节地质构造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影响:该面煤岩层基本构造形态为一小背斜(张庄背斜),背斜西翼走向105°,倾向15°,煤岩层倾角平均10°;背斜东翼走向168°,倾向78°,煤岩层倾角平均10°;根据巷道的实际揭露资料,工作面内构造比较简单,除面北部的巷道揭露断层情况表表4DF12和西部的F29断层外,只在工作面切眼上部揭露一条落差1m的正断层f1,对工作面的正常回采影响不大,另根据物探资料,在工作面中部有一条落差0~3m的正断层,对工作面的正常回采有一定的影响,在回采过程中预计还会揭露个别小断层。

巷道揭露及物探探明的断层情况详见下表:二、褶曲情况及对回采影响根据现有地质资料,本面基本上无褶曲影响。

三、其它因素对回采影响根据现场工作面掘进巷道实际观察,工作面没有陷落柱和火成岩侵入。

附图二:1、3111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平面图(1:1000)2、3111工作面皮带顺槽下帮、轨道顺槽上帮、切眼西帮巷道素描图(1:500)第五节水文地质情况一、含水层分析影响回采的含水层主要有3煤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和3煤底板三灰岩溶裂隙含水层。

1、3煤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根据副井实测资料,3煤顶板砂岩含水层累计厚度为29.1m,分为两段:第一段位于3煤以上4.6m,厚度为15.6m;第二段位于煤3以上26.15m,厚度为8.9m。

3煤底板砂岩含水层厚36.18m。

综采工作面空顶区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空顶区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空顶区支护安全技术措施1. 引言在煤矿生产中,综采工作面是一种常用的采煤方法。

然而,由于煤矿工作面空顶区的强度较低,容易发生顶板事故,严重威胁到煤矿生产和人员安全。

因此,对于综采工作面空顶区支护安全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应用至关重要。

2. 综采工作面空顶区的特点综采工作面空顶区是指煤矿综采工作面上方未受到支护的区域。

其特点包括:- 顶板岩层疏松、软弱,强度低; - 受到采煤活动的影响,顶板容易失稳,产生落石、片帮等风险; - 顶板事故易导致工人伤亡和采煤设备损坏。

3. 综采工作面空顶区支护安全技术措施为了保证煤矿综采工作面空顶区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支护技术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术措施:3.1. 预支护通过对采煤工作面上方较为薄弱的岩层进行提前支护,增加顶板的整体强度,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

预支护的常用方法包括: - 钢架支护:在顶板岩层上方设置钢架,增加岩层的承载能力。

- 锚杆支护:在岩层上方进行钻孔,安装锚杆以增强岩层的稳定性。

- 网片支护:在钢架上方覆盖网片,增加岩层与钢架的连接性,防止岩层下滑。

3.2. 采用防落地技术防落地技术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顶板落石、片帮等物体直接砸击到工人和设备上。

常用的防落地技术包括: - 安装防护网:在顶板上方搭建起防护网,防止砸落物体的直接冲击。

- 定期清理顶板:通过清理顶板上的杂物和松动物体,减少落石的可能性。

3.3. 加强仰拱支护仰拱支护是指对综采工作面空顶区进行整体支撑,增强顶板的稳定性。

常用的加强仰拱支护技术包括: - 安装钢拱架:在空顶区域设置钢拱架,增加顶板的承载能力。

- 加固立柱:对综采工作面周围的立柱进行加固,提高支撑能力。

4. 安全注意事项在综采工作面空顶区支护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 在进行预支护、防落地和加强仰拱支护时,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支护工作的质量。

- 定期检查支护设施,及时发现并修复损坏的支护部件,确保支护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设计

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设计

( )切眼 : 3 布置在工作面东侧 , 与轨 道巷及皮 带巷垂直 , 长 全
14 。 5 m
( )尾 巷 及 风 贯 : 4
尾巷布置在皮带巷 的南侧 , 间距为 2 m, 巷和皮 5 尾 带巷之间每隔 6 m掘进一个风贯。尾巷全 长 73 风 0 6 m,
贯全长 2 5×1 35 m) 3= 2 ( 。
煤层 倾 角 3—1 。 平 均 6 。直 接 顶 为 细 粒 砂 岩 , 1, 。 厚 2 1 m, .8 灰色 , 黑 色 矿 物 及 煤 线 。老 顶 为 页 岩 , 含 厚 3 8m, 色 , .8 黑 含植物化石碎片。直接底为砂质页岩 , 厚 59 m, .7 黑灰色 , 含植物化石碎 片。
21年 期 00 第6
鸯 差 技 纠.
4 1
综 采 工 作 面 回 采 巷 道 支 护 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摘 要

07 0 ) 10 0
( 内蒙古伊泰集 团有限公 司大地精煤矿 , 内蒙 鄂 尔多斯
为了 确定综采工作面巷道支护合理参数, 分析 了采面情况, 照满足运输、 按 通风 、 人等安全 生产需要选择 了 行 巷道 断面和高度 ; 巷道 支
1 5 m 锚 杆 , 5X40 m 树 脂 药 卷 端 头锚 8 2 0m x2 ∞ 0 m 固, 间排距 60x 0 , 5 9 0 与锚梁锚 杆交错 施 打 , 梁 间距 锚 为 90 m, 用 q m 钢 筋焊 接 网 ; 帮采 用 1 0r 使 a 5 m 6 两 4× 10 r 9 0 m锚杆 , 5× 5 m a 20 m水泥药卷 , 头锚 固, 端 问排 距 60× 5 r 使用  ̄ r 冷拔钢 筋 网。此 外 , 5 60 m, a ,n 4m 对于 受断层或涌水影响地段 , 增加料石反底拱 支护措施 , 形 成全 断面封 闭式支护方式 。 4 3 煤 4回采巷道 支护 方案 的实践 应用 . 根据上述支护理论进行选 型的支 护方案 在 4 l、 l6 4 1 、14回采工作面顺槽 巷道成 功应用 , l0 4 1 效果 较好 ,

综采工作面设计

综采工作面设计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龙华矿业公司30201综采工作面设计编制单位:生产技术部编制:二〇一六年四月十日.目录第一节工作面概况 (6)第二节地貌概况 (7)第三节煤层与围岩性质 (7)一、煤层性质 (7)二、围岩性质 (7)第四节水文地质 (8)一、水文地质条件 (8)二、回采期间涌水量预计方法及预计涌水量 (9)第五节影响采掘的其它地质因素 (10)一、瓦斯 (10)二、煤尘 (10)三、煤的自燃性 (10)第六节巷道布置及掘进安排 (10)第七节工作面布置及参数要求 (11)一、工作面的几何参数 (11)二、巷道的布置 (12)第八节工作面支护及设备选型 (14)一、工作面的支护 (14)二、输送机 (16).三、转载机 (16)四、破碎机 (17)五、液压支架 (17)六、超前支架 (19)七、顺槽输送机 (20)八、自移装置 (21)九、阻化多用泵 (21)十、隔爆型潜污水电泵 (22)第九节容量计算 (23)一、工作面负荷统计 (23)二、变压器容量选定 (23)三、将胶带输送机和牵引绞车用一台变压器,编号为3#,其计算容量为: (24)第十节供电方式、供电设备及电缆选型配备 (24)一、供电方式及供电设备的确定 (24)二、工作面设备的电压等级 (25)三、综采工作面主要低压电缆的选择 (25)第十一节生产系统 (26)一、回采运煤路线 (26)二、掘进运煤路线 (27)三、辅助运输 (27).四、回采工艺 (27)五、工作面工序安排 (27)六、回采方式 (27)第十二节通风系统 (28)一、通风 (28)第十三节安全技术措施 (31)一、一般规定 (31)二、预防破碎性顶板安全技术措施 (34)三、“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测安全技术措施 (34)四、机电运输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36)五、工作面处理大块煤(矸)安全措施 (38)六、工作面、上下端头出口防片帮、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39)七、综采工作面使用3.3KV供电安全技术措施 (42)二、作业前的准备 (44)三、设备操作及检修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44)四、大型设备起吊安全技术措施 (45)五、控制刮板输送机上下窜动时行人安全技术措施 (46)六、扶倒架、处理咬架安全技术措施 (48)七、工作面机头(尾)拉底、飘溜、起桥安全技术措施 (49)八、联巷、尾巷管理措施 (50)九、防止液管崩裂等设备误伤人措施 (50).十、拉设备列车安全技术措施 (51)二、设备安全 (52)三、人员安全 (53)四、拉列车后续工作 (55)五、防跑车措施 (55)六、设备列车文明生产管理措施 (56)七、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56)八、个人防护安全技术措施 (57)九、其它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58)第十三节灾害预防及应急预案 (61)一、灾害预防 (61)二、火灾防治 (62)三、瓦斯防治 (65)四、煤尘防治 (66)五、顶板灾害防治 (66)六、灾害预防措施 (67).第一节工作面概况矿井30201工作面位于302盘区东部,为302盘区首采工作面,工作面地表高程范围为+1155m~+1215m,工作面标高为+1085m~+1103m,煤层埋深厚度52~130m,平均埋深89m。

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锚杆支护设计

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锚杆支护设计
( 内蒙古科技 大学 矿 业工程 学院, 内蒙古 包头 04 1 ) 100
摘 要
在 综采 工作 面 回采巷道 中 , 道 受采动 影响较 大, 决 定 了其巷 道 支护 方法与 其他巷 道 巷 这
有 所不 同。锚杆 支护 技 术是 目前在 综采 工作 面回采巷 道使 用 的主要 支护技 术之 一。本研 究以 西曲矿 24 6综 采工作 面为工程 背景 , 用工程类 比法对该 工作 面回采 巷道 进 行初 步设 计 ; 用 悬 吊理 论 对 80 运 采
收 稿 日期 :0 1一l 2 21 1— 9
压强 度 12 M a 煤 层 ( 巷 道 切 割 ) 压 强 度 l 0 P , 被 抗 8 MP , 板岩层 抗压 强度 12MP , a顶 0 a全煤 巷道 上方 覆盖
岩层平 均容 重 2 N m , 道 切 割煤 层 的最 大 宽 度 5k / 巷
作 面上覆 2 及 4 煤 , 3煤 因风 化 现 象严 重 而 未 开 采 。 24 5综采 工作 面 、 24 6综 采 工作 面 同采 8煤 层 , 80 80 工程 条 件 基本 相 似 。8煤 层 厚 度 稳 定 , 厚 3 7 煤 .0~ 4 2 平均 39 煤 层 结构 24 ( .0 13 , .5m, .0m, .2 0 1 ) .8 煤
巷道进行锚杆支护设计 , 首先要评估全煤巷道所受的
采 动影 响过 程和破 坏程 度 , 准确定 位设计 目标 和巷 道 使 用要 求 。在设计 之前 , 要深 入 的调查 分析 围岩 的采
动影 响程度 、 松动 圈 、 压 显 现规 律 、 质 条 件 、 学 矿 地 力
性 质等 因素 , 必要 时 测试 原 岩 应 力 的方 向及 大小 , 得 到可靠 的巷道 支 护设计 基础数 据 资料 , 以取得 良好 的

11-105综采工作面支护设计(最终)

11-105综采工作面支护设计(最终)

第一节巷道布置和工作面基本参数一、巷道布置本工作面正、付巷沿煤层走向方向布置,正巷长度为1228m,付巷长度为1168m,切巷长度为240m。

附图一:巷道布置图二、巷道支护形式和断面特征:第二节支架设计选型计算一、液压支架选型原则1、支护强度应与工作面矿压相适应。

支架的初撑力和工作阻力要适应直接顶和基本顶岩层移动产生的压力,将空顶区的顶底板移近量控制到最小程度。

2、支架结构应与煤层赋存条件相适应。

3、支护断面应与通风要求相适应,保证有足够的风量通过,而且风速不得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4、液压支架应与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相匹配。

支架的宽度应与刮板输送机中部槽长度相一致,推移千斤顶的行程应较采煤机截深大100-200mm,支架沿工作面的移架速度应能跟上采煤机的工作牵引速,移架速度还应满足生产指标的要求,支架的梁端距应为340mm 左右。

二、液压支架选型依据及内容1、选型依据:支架选型前必须将工作面的煤层、顶底板及采区的地质条件全面查清、探明,编出综采采区、综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2、选型内容:选择支架时,要确定下述内容:支架类型,如支撑掩护式或掩护式;立柱根数;支护阻力,包括初撑力、额定工作阻力;支架结构高度,包括最大和最小高度;顶梁和底座的结构形式、尺寸及其相对位置;对防滑、防倒、防片帮、调架、移架、端面维护等装置的要求;操作方式、阀组性能等。

三、基本支架初步设计1、基本支架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⑴支护强度(工作阻力)从理论上分析,合理的支护强度应正好与顶板压力相平衡。

支护强度过大,不仅增加支架重量和设备投资,而且给搬运、安装带来困难;过小则会造成顶板过早下沉、离层、冒落,使顶板破碎,造成顶板维护困难。

因此支护强度的大小应取决于工作面采场矿压的大小。

但由于目前对采场矿压的大小还不能进行准确的定量计算,目前主要以经验法或实测数据,来确定支架的支护强度。

①采用经验公式计算支架的支护强度:510,q KH Mpa γ-=⨯=8×3.3m ×2.5×103×10-5kg/m 3=66×10-2Mpa=0.66Mpa式中:q —支护强度;K —作用于支架上的顶板岩石系数,一般取5-8。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切眼布置及支护设计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切眼布置及支护设计
次成巷 的方 法 ; 虽然避 免 了两次 成巷 所带 来的 上覆
属大 河 边 向 斜 , 采 煤 层 有 1 1 两 个 煤 层 , 主 、 1 因 1 煤 层 在全 井 田范 围 内都 是缓 倾 斜 的厚 煤层 , 1 从 19 9 8年开 始 对 l l 层 采 用综 采 放 顶煤 技 术 进 行 煤 开 采 , 矿 井 由原来 的 4个 采 煤 队 、 年 产 量 1 0 全 全 0 万t 变为 现在 的 2 5个 采煤 队、 . 全年 产量 达 1 0万 2
述缺 点外 , 采用 的各种 施 工方法 还存在 以下 缺点 :
须 充分 分 析 、 用该 煤 层 的 自然 地 质 条件 , 用 先 利 采
进 的支护方法, 合理地进行巷道布置, 才能达到 目
的。
收稿 日期:0 1 0 2 2 0 —1 - 9
作者简介 : 晓舟 (9 9 , , 孙 1 6 一) 男 工程师 ,9 1 19 年毕业于贵州工学院采矿专业, 现在水城矿务局生产管理处工作 曾在《 煤炭科 学技术 》 等 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中图分类 号: 3 3 6 TD 5.
文献标 识码 : B
1 矿 井概况 汪家寨 煤矿 位于贵 州省 六盘 水市钟 山 区境 内 ,
( )沿 底 掘 进 、 用棚 距 0 5r 1 采 . n梯形 棚 、 间 中
加走 向棚 、 先掘 导 硐再 一 次 刷 大 断 面 , 后 安装 综 然 放支 架 的施 工 方法 。 采用 两次 成巷 的方法 , 成上覆 岩体 两次 重新 造 应力 分 布 , 岩体 受 到 两次 扰 动 , 架所 受 到 的压 力 支 增大 , 道 破坏 的可 能性 也 随 之增 加 ; 且 在支 护 巷 而 上采 取 刚性 支 护 , 使支 架 成 为 被动 支 护 , 巷道 的稳 定 性大 大下 降 。 ( )大 断 面一次 成巷后 安装 综放 支架 。 用一 2 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MPG-回采工作面支护设计–2014-01-01版本号:第二版新疆阜康市磨盘沟煤矿回采工作面支护专项设计及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第一版发布时间:2014-01-01第一版实施时间:2014-01-01至2014-12-31阜康市磨盘沟煤矿生产办公室编制磨盘沟煤矿回采工作面支护设计批准页磨盘沟煤回采工作面支护设计批准页目录第一章概况.......................................... - 1 -一、矿井概况...................................... - 1 -二、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 2 -三、煤层.......................................... - 3 -四、煤层顶底板:.................................. - 3 -五、水文地质...................................... - 4 -六、地质构造...................................... - 4 -八、储量及服务年限................................ - 5 - 第二章国内外现状及设计意义......................... - 5 -一、国内外回采工作面控制现状...................... - 5 -(一)单体支护................................ - 6 - (二)综采液压支架支护......................... - 8 -二、国内工作面顶板控制设计意义................... - 11 - 第三章、磨盘沟煤矿工作面布置概况.................... - 11 -一、煤层顶底板概况............................... - 11 -二、工作面生产概况............................... - 12 - 第四章工作面顶板控制设计........................... - 13 -一、工作面超前支护设计........................... - 13 -(一)、超前支护方案确定....................... - 13 - (二)、超前支护参数与布置方式确定............. - 16 -(三)、工作面端头顶板控制设计.................. - 19 -二、工作面常规段支护设计......................... - 21 -(一)、工作面支护方案优选确定................. - 21 - (二)、工作面支护参数确定..................... - 24 - 第五章、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 - 26 -一、成立矿顶板管理领导小组....................... - 27 -二、综采工作面概述............................... - 27 -三、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的一般规定................. - 27 -四、综采工作面交接班期间的顶板管理............... - 29 -五、综采工作面非来压期间的顶板管理............... - 29 -六、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的顶板管理................. - 30 -七、停机检修前的顶板管理......................... - 31 -八、工作面内局部冒顶的处理措施................... - 33 -第一章概况一、矿井概况阜康市磨盘沟煤矿位于阜康市正南10km,从阜康市区有可通行汽车的简易公路直达井田。

井田西侧有阜康市至水磨河旅游区沥青公路,从公路的9km处正东侧有可通行汽车的3km简易公路直达井田。

井田距乌鲁木齐市76km,交通较便利,该矿行政区隶属阜康市管辖。

井田西起65线西0.4km,向东1km为井田东界,北起F1阜康逆掩断裂北0.12km,向南1km为南界。

井田东西长1.404km,南北宽0.712km。

该区属山区,无常年流水河流。

根据国土资采划[2005]第069号“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批准该矿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由897m至420标高,矿区面积约1.0km2 。

表1—1—1井田属博格达多山北麓低山地带,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之趋势。

一般海拔在830~1000m左右,“V”字形沟谷在井田发育。

根据自治区批准的阜康市煤炭工业结构调整规划方案,将该矿改扩建为年生产能力为9万t/a的阜康市磨盘沟煤矿。

二、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磨盘沟煤矿1122-1综采工作面位于740水平西翼14-15号煤层,东以750回风下山为界;西以矿井边界为界,南北都是实体岩层,1122运输巷水平标高+740m。

本工作面地表为荒山,无河流及公路通过,设计停采线距回风巷下山40米。

工作面平均走向长度为510米;煤层平均倾角:45º~55 º;属急倾斜煤层;煤层总厚度:平均16米;煤层赋存稳定,构造简单。

三、煤层该煤层赋存主要受褶曲影响较大,煤层走向近东西。

煤层中部走向起伏变化较大,其煤种牌号为QM45号煤,煤层编号为14-15号煤层,属特厚煤层,在井田内其结构基本稳定,无大的变化,其厚度有较大的变化。

煤层可采厚度从65线~66线~69线由24.43m~5.69 m~0.37m,逐渐变小,煤层厚度不稳定,结构简单,夹矸0-1层,顶底板岩性均为粉砂岩。

四、煤层顶底板:煤层顶底板见可采煤层特征表五、水文地质根据本矿综采工作面1122-1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的施工情况来看,本工作面的涌水量主要受第14~15号煤层含水层及上部古火区积水的影响,工作面巷道布置完成后,涌水量逐渐减弱,但在回采期间加强排水工作。

六、地质构造该工作面范围内地层属单斜构造, 工作面上部倾角变大,两巷及切眼煤层裂隙较发育,局部地段十分破碎,可能对回采有一定的影响。

因煤层沿走向有一定的宽缓褶曲构造,两巷有不同程度的丢煤,在回采时应制定专项措施,加大上下隅角顶煤回收量,减少资源丢失率。

七、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一)、影响回采的其他地质情况;1、瓦斯:含量较高,掘进期间总回风侧绝对瓦斯涌出量 6.82m ³/min;。

2、煤尘:有爆炸危险性,在生产工作中做好降尘工作,定期冲洗巷道。

3、煤的自燃性:根据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14~15号煤层有自燃倾向性。

(二)、地质部门建议工作面周期来压前后,工作面及两巷前方约50米范围内应加强支护工作,并根据工作面实际来压情况,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及此时的工作面超前预爆破工作。

八、储量及服务年限(一)、储量本工作面可采走向长度510米,工作面长度16米,采放高度9米,工作面煤炭容重为 1.3t/m3,其工业储量约为其储量510×16×9×1.3=9.5万吨。

(二)、工作面服务年限由工作面服务年限=9.5/0.75×1.4=9个月。

第二章国内外现状及设计意义一、国内外回采工作面控制现状当前国内外工作面支护中,多为单体支护和综采液压支架支护两种,其中单体支护按其材料分为木支柱和金属支柱两种,其中木支柱由于其承载能力低、复用率低、安全性差、防火性能差,一般仅用于0.8m以下的煤层,在有条件的条件下一般不予采用。

对于金属支柱,则分为金属摩擦支柱和液压支柱两种,由于金属摩擦支柱属于被动支护方式,目前处于全面淘汰状态,故单体液压支柱(单体液压支架)成为工作面单体支护的主体。

(一)单体支护在采用单体支护时,工作面支护主要有支柱+钢梁构成的棚子支护、支柱+铰接顶梁支护、带帽点柱支护三种方式。

⑴支柱+钢梁构成的棚子支护。

该类支护方式按照顶梁的布置方向不同可分为走向棚和倾斜棚,走向棚是沿着煤层走向布置,而倾斜棚是沿着煤层倾斜布置,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应视顶板主导裂隙的空间展布方向而定,当然也要考虑到采动影响下次生裂隙的空间展布情况。

目前在这两种棚子中,走向长壁工作面多采用走向棚子。

按照新老两排棚子棚梁的相互位置的不同,走向棚子可采用连锁式、搭接式和对接式三种。

①连锁式走向棚子的优点是支撑力大,其缺点是装备的支柱数量多,支护工作量重复,因此连锁式棚子仅在顶板很破碎、压力很大、或有假顶、煤项、循环进度较小的工作面采用。

搭接式走向棚子支护的优点是:机器道上方有较长的棚梁探出部分掩护,减少了顶板暴露面积;棚梁护顶面积大,可少背顶或不背顶;在联合采煤机工作面,跟着联合采煤机后面架设棚子,由于有老棚子的探出部分掩护,可以先打上靠煤壁的支柱,另一根支柱可随后补打,这样,追机支柱架设快,可以充分发挥联合采煤机的生产能力。

②搭接式走向棚子支护的缺点是不经济,因为这种支护方式费工费时,且不能适应整体移运输机的要求。

搭接式走向棚子支护适用于顶板比较破碎,采用联合采煤机或截煤机,采高较小,不适宜采用悬臂支架的工作面和采高虽然较大,但缺乏铰接式金属顶梁的工作面。

对接式走向棚子支护方式,这种棚子优点是顶梁承托面积大,支柱排距可以根据运输机和行人的要求,有较大的变化。

其缺点是不经济,且不能适应整体移运输机的要求。

③对接式走向棚子适应于顶板节理、裂隙较多、但压力不大,采用爆破落煤的工作面。

斜棚子支护优点对放顶有利,架设比较方便。

其缺点是不经济,不能适应整体移运输机的要求。

倾斜棚子支护方式应用较少,其适用于顶板比较破碎,节理和裂隙方向垂直于煤壁或者是倾斜较大的打眼放炮采煤工作面。

⑵支柱+铰接顶梁支护在单体支柱工作面,在支柱上方配备铰接顶梁,其目的一是增加支柱之间的稳定性,二是增加控/护顶的面积,以此来增加工作面生产的安全性。

根据支柱与顶梁之间的搭配位置不同可分为柱支中间、正悬臂、倒悬臂三种方式。

①柱支中间搭配方式。

此时梁上的受力相对比较均匀,对顶板的控制效果相对较好。

②正悬臂搭配方式。

该方式是支柱支设在顶梁的后1/3位置处,其最大的优点是:机道上方能得到及时支护,空顶面积小,机道相对比较安全。

其最大的缺点是支柱距离采空区比较近,回撤支柱时相对不安全,同时最后一排支柱容易受采空区冒落的矸石冲击,发生倒柱或埋柱现象。

③倒悬臂搭配方式。

该方式与正悬臂恰好相反,支柱支设在顶梁的前1/3位置处,其最大的优点是:支柱距离采空区比较远,回撤支柱时相对安全,同时最后一排支柱不容易受采空区冒落的矸石冲击,避免发生倒柱或埋柱现象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