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进场检 验与复验细则

合集下载

钢筋进场检_验与复验细则

钢筋进场检_验与复验细则

钢筋进场检验与复验编制:钢筋进场检验与复验一、总则为贯彻住建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使用钢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1]26号)等规范性文件和省住建厅、市住建委关于加强钢筋进场验收及其质量控制的有关规定。

旨在从钢筋进场开始切实加强现场监理机构对钢筋原材料的事前控制,已达到确保工程严格按设计要求使用合格钢筋的质量控制目的。

根据钢筋原材料质量检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结合现场监理工作的实际。

编制本专项监理细则,以指导监理机构现场监理人员开展对钢筋进场检验与复验的控制和指导监理人员实际操作。

二、主要监理控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0)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1-2008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2008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 GB1499.3-20085、《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GB/17505-19986、国家、地方相关现行标准、规程、规范及规范性文件。

三、主要钢筋级别、强度等级代号、牌号及交货状态1、热轧光圆钢筋:(1)热轧直条光圆钢筋级别为I级,强度代号为R235。

牌号为:Q235按屈服强度特征值分为235级和300级,牌号分别为HPB235;HPB300(2)推荐公称直径范围为8mm--20mm,(3)交货是长度3.5米-12米,其中3.5米-6.0米之间的钢筋不得超过每批质量的3﹪(4)热轧光圆钢筋可按直条或盘卷进场。

盘条每根不小于500kg,每盘不小于1000kg2、普通热轧带肋钢筋:(1)普通热轧带肋钢筋牌号由HRB+屈服强度特征值构成,通常有HRB335、HRB400和HRB500三种牌号的钢筋。

(2)公称直径范围6㎜-50㎜,推荐的公称直径为:6㎜;8㎜;10㎜;12㎜;16㎜;20㎜;25㎜;32㎜;40㎜;50㎜.(3)热轧带肋钢筋应在其表面轧上牌号标志以及经注册的厂名(或商标)、公称直径毫米数字。

钢筋进场检 验与复验细则

钢筋进场检 验与复验细则

钢筋进场检验与复验监理细则编制:黄军钢筋进场检验与复验监理细则一、总则为贯彻住建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使用钢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1]26号)等规范性文件和省住建厅、市住建委关于加强钢筋进场验收及其质量控制的有关规定。

旨在从钢筋进场开始切实加强现场监理机构对钢筋原材料的事前控制,已达到确保工程严格按设计要求使用合格钢筋的质量控制目的。

根据钢筋原材料质量检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结合现场监理工作的实际。

编制本专项监理细则,以指导监理机构现场监理人员开展对钢筋进场检验与复验的控制和指导监理人员实际操作。

二、主要监理控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0)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1-2008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2008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 GB1499.3-20085、《冷轧带肋钢筋》 GB13788-20006、《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95(J254)-20037、《冷轧带扭钢筋》 JG1908、《冷轧带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1159、《冷拔低碳丝应用技术规程》 JGJ1910、《钢筋混凝土余热处理钢筋》 GB1301411、《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GB/17505-199812、国家、地方相关现行标准、规程、规范及规范性文件。

三、主要钢筋级别、强度等级代号、牌号及交货状态1、热轧光圆钢筋:(1)热轧直条光圆钢筋级别为I级,强度代号为R235。

牌号为:Q235按屈服强度特征值分为235级和330级,牌号分别为HPB235;HPB300(2)推荐公称直径范围为8mm--20mm,(3)交货是长度3.5米-12米,其中3.5米-6.0米之间的钢筋不得超过每批质量的3﹪(4)热轧光圆钢筋可按直条或盘卷进场。

建筑工程中钢筋进场检验的实施细则

建筑工程中钢筋进场检验的实施细则

建筑工程中钢筋进场检验的实施细则钢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材料,它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和增强。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钢筋进场检验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钢筋进场检验的实施细则。

1. 检验前准备在钢筋进场检验之前,施工方应准备相关资料,包括施工图纸、相关工程规范和技术要求等。

此外,还需要准备检验设备和仪器,以确保对钢筋进行准确的检测。

2. 检验标准钢筋的检验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如《钢筋、焊接钢筋和单体钢筋焊接接头的检验方法》等。

检验应根据钢筋的不同类型和规格,确定所需的检验项目和相关标准。

3. 钢筋进场检验内容钢筋进场检验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外观检验:对钢筋表面进行检查,包括钢筋的无锈蚀、无裂纹、形状尺寸是否符合要求等。

(2)化学成分检验:通过化学分析仪器检测钢筋的化学成分,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机械性能检验:对钢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进行检验,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4)细微缺陷检验:利用超声波或磁粉检测方法,对钢筋的细微缺陷进行检测,如钢筋的裂纹、松散、细菌腐蚀等。

4. 检验记录和报告钢筋进场检验应详细记录检测结果和相关数据,并编制检验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钢筋的规格型号、批号、生产厂家等信息。

(2)各项检验结果和数据,以及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判定。

(3)如有不合格情况,应注明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4)检验人员的签字和日期。

5. 不合格处理如果经过检验,发现钢筋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施工方应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

一般的处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种:(1)更换不合格的钢筋,并重新进行检验。

(2)修复钢筋缺陷,并进行再次检验。

(3)调整工程设计,并与设计单位确认。

(4)如有需要,可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寻求专业意见。

钢筋的质量和性能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对钢筋进行严格的进场检验是必不可少的。

钢筋工程全过程检查验收程序与要点

钢筋工程全过程检查验收程序与要点

钢筋工程全过程检查验收程序与要点一、钢筋原材料的进场验收1、钢筋进场后首先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的标牌;首先核对出厂标牌与材质证明是否一致,同时收集出厂标牌,并复印在材质证明书的背面或单印;如下图所示:(另外需要注意:如材质单为复印件时需加盖供货单位红章。

)2、外观检查。

钢筋应平直,表面无损伤、裂纹、结疤、折叠和油污,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最大高度。

3、检查钢筋堆放。

钢筋宜堆放在仓库或料棚内,当条件不具备时,也可堆放在露天场地,但应选择地势较高,有一定的排水坡度的地方堆放,距地面高度不小于200mm.4.钢筋原材料取样频率:一般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t。

取样方法:(1)热轧带肋、热轧光圆钢筋GB1499-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第二部分。

(2)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0《冷轧带肋钢筋》(3)冷轧扭钢筋JG190-2006《冷轧扭钢筋》每批由同一型号、同一强度等级、同一规格尺寸、同一台(套)轧机生产的钢筋组成,且每批不大于20t。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壁纸不应小于1.25;(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得比值不应大于1.3(3)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小于9%。

复试报告如下图:二、钢筋加工1、钢筋除锈:(1)辨别锈蚀程度。

钢筋保管不善或存放过久,在钢筋表面形成铁锈。

铁锈分为水锈(色锈)、陈锈和老锈三种,水锈使钢筋表面呈黄褐色,一般可以不处理;陈锈呈红褐色,在钢筋表面已有铁锈粉末,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一定要清除干净;老锈呈深褐色或黑色,钢筋表面带有颗粒状或片状的分离现象,不得使用。

(2)选择除锈方法。

除锈方法很多:钢筋除锈机除锈、钢筋调直中除锈、人工除锈和酸洗除锈等,由施工单位根据设备条件选择,报监理人员备查。

钢筋进场复验的规定

钢筋进场复验的规定

钢筋进场复验的规定钢筋进场复验、检验应当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等标准的规定执行。

对于热轧光圆钢筋和热轧带肋钢筋应复验钢筋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重量偏差。

力学性能检验对普通受力钢筋应检验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工艺性能检验应进行弯曲试验;重量偏差检验从现场取样送试验室检验。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使用的钢筋,应进行“强屈比”、“超强比”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检验。

对经加工厂调直的钢筋进入施工现场,应再次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负偏差检验。

但经施工和监理确认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再次检验。

当无法判断钢筋品种、牌号时。

应增加化学成分、晶粒度等检验项目。

主要抽样方法和数量如下:(1)热轧光圆钢筋和热轧带肋钢筋:同一厂别、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

每批取试件2组,试件长度不少于500mm。

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量),增加1个拉伸试件和1个弯曲试件。

(2)冷轧带肋钢筋:以60t为一验收批。

取样时在每(任意)盘中的任意一端栽去500mm后切取试件。

强度试验1根、弯曲试验2根/批。

(3)冷轧扭钢筋:以10t为一验收批,不足10t也按一批计。

试件为各3根/批。

(4)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以60t为一验收批。

试件为各3根/批。

(5)预应力混凝土钢丝:以60t为一验收批。

试件为各1根/盘。

另外,对于冷拉调直的钢筋,应对其延伸性能和每米重量偏差进行复验。

钢筋工作中的验收细则与操作规范

钢筋工作中的验收细则与操作规范

钢筋工作中的验收细则与操作规范在建筑行业中,钢筋是起到加固和支撑作用的重要材料之一。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牢固和安全,钢筋工作的质量验收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钢筋验收的目的、验收细则、操作规范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提高钢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验收目的验收工作是为了确保钢筋工作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验收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 确保钢筋的材质符合要求:通过检验钢筋的牌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指标,确保材料的质量合格。

2. 核实钢筋的加工和预埋工作:评估钢筋的直径、弯曲度、锚固等情况,检查预埋件的固定和位置是否准确。

3. 检查钢筋的安装和连接质量:验证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质量,确保无明显缺陷和空鼓。

4. 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检查钢筋工作是否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排查违反规定的情况并提出整改意见。

二、验收细则钢筋工作的验收细则可以根据具体的建筑项目和相关标准制定,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钢筋材料的验收:对进场的钢筋材料进行检查,包括牌号、型号、规格、数量等,并进行质量抽检。

2. 钢筋加工和预埋工作的验收:核查钢筋的直径、弯曲度等加工要求,检查预埋件的数量、位置、固定等情况。

3. 钢筋的安装质量验收:检查钢筋的排列间距和垂直度、平直度等要求,验证连接点的质量和牢固度。

4. 钢筋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验收:通过对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粘接牢固,无明显缺陷。

5. 钢筋防腐蚀措施的验收:检查防腐蚀处理是否符合规范,如切割面防锈、涂抹防腐涂料等,以确保钢筋延长使用寿命。

6. 钢筋工作施工过程的验收: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包括作业面整洁、安全文明施工、符合相关法规等方面。

7. 钢筋工作的整改和复验:针对发现的问题,要求施工方及时整改,并在整改后进行复验。

三、操作规范在进行钢筋工作验收时,应遵守以下操作规范:1. 预验收阶段:在正式验收前,进行预验收,通过初步检查和沟通,了解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为正式验收做准备。

关于钢筋进场检验及抽样复试等有关要求

关于钢筋进场检验及抽样复试等有关要求

关于钢筋进场检验及抽样复试等有关要求一、钢筋进场检验的程序及规范作法1.检查合格证钢筋进场时,合格证原件(盖有厂家红印章)必须随钢筋同时进场。

如不能提供原件,需在原件上注明如下内容:进场钢筋的吨位;拟用在哪个部位;经办人(厂家或经销商);原件存放地点。

然后复印,在复印件上再盖厂家或经销商的红印章后留存工地,作为该批进场钢筋的合格证。

以此确保发放到各工地的某种规格的钢筋吨位数之和等于原件上的总吨位数。

合格证的检查内容如下:⑴合格证上必须标注厂名、厂址;合格证与生产许可证上的厂家名称必须相一致。

⑵合格证上必须标注该批钢筋执行国家标准的名称。

且合格证上标注的执行标准名称必须与锚固在钢筋端部扉子上注明的执行标准名称相一致。

⑶合格证上必须标注钢筋产品的名称,例如“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等,且产品名称必须与所执行的国家标准相对应(详见本文第四部分)。

⑷合格证上必须标注厂家生产许可证的编号。

每一生产厂家均有唯一的一个生产许可证编号。

现场应将厂家的有效生产许可证编号记录在案,以备以后对进场钢筋作核对之用。

⑸合格证上必须标注炉号。

合格证上的炉号应与钢筋端部扉子上所标注的炉号相一致,或者说,合格证上所标注的炉号应该包含进场钢筋端部扉子上所标注的炉号。

⑹合格证上必须标注钢筋牌号(例如HRB335等),且合格证上的钢筋牌号必须与钢筋端部扉子上标注的钢筋牌号以及钢筋表面上轧制的牌号相一致。

⑺合格证上必须标注钢筋规格,且合格证上标注的钢筋规格必须与进场钢筋规格相一致;⑻合格证上必须标注出厂实测的力学性能数据。

所标注的有关数据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见本文第五部分第2条“热轧带肋钢筋新、老标准力学性能的区别”)。

⑼合格证上必须标注出厂实测的五种化学元素的成分含量和炭当量值。

所标数值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见本文第五部分第3条“热轧带肋钢筋的化学成分”)。

⑽合格证上必须标注该批进场钢筋的重量。

对于合格证上的重量与进场钢筋的重量不相符的处理方法,见本文第一部分第6条“进场钢筋合格证的归档”有关规定。

钢筋检验复验

钢筋检验复验

钢筋检验复验
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重量偏差和冷弯进行检验,检验结构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对于有抗震结构要求的框架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3)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1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进场检验与复验监理细则编制:黄军钢筋进场检验与复验监理细则一、总则为贯彻住建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使用钢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1]26号)等规范性文件和省住建厅、市住建委关于加强钢筋进场验收及其质量控制的有关规定。

旨在从钢筋进场开始切实加强现场监理机构对钢筋原材料的事前控制,已达到确保工程严格按设计要求使用合格钢筋的质量控制目的。

根据钢筋原材料质量检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结合现场监理工作的实际。

编制本专项监理细则,以指导监理机构现场监理人员开展对钢筋进场检验与复验的控制和指导监理人员实际操作。

二、主要监理控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0)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1-2008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2008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 GB1499.3-20085、《冷轧带肋钢筋》 GB13788-20006、《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95(J254)-20037、《冷轧带扭钢筋》 JG1908、《冷轧带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1159、《冷拔低碳丝应用技术规程》 JGJ1910、《钢筋混凝土余热处理钢筋》 GB1301411、《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GB/17505-199812、国家、地方相关现行标准、规程、规范及规范性文件。

三、主要钢筋级别、强度等级代号、牌号及交货状态1、热轧光圆钢筋:(1)热轧直条光圆钢筋级别为I级,强度代号为R235。

牌号为:Q235按屈服强度特征值分为235级和330级,牌号分别为HPB235;HPB300(2)推荐公称直径范围为8mm--20mm,(3)交货是长度3.5米-12米,其中3.5米-6.0米之间的钢筋不得超过每批质量的3﹪(4)热轧光圆钢筋可按直条或盘卷进场。

盘条每根不小于500kg,每盘不小于1000kg2、普通热轧带肋钢筋:(1)普通热轧带肋钢筋牌号由HRB+屈服强度特征值构成,通常有HRB335、HRB400和HRB500三种牌号的钢筋。

(2)公称直径范围6㎜-50㎜,推荐的公称直径为:6㎜;8㎜;10㎜;12㎜;16㎜;20㎜;25㎜;32㎜;40㎜;50㎜.(3)热轧带肋钢筋应在其表面轧上牌号标志以及经注册的厂名(或商标)、公称直径毫米数字。

直径10㎜以下的可不轧标志,采用挂标牌表示。

(4)热轧带肋钢筋标志表示方法:○ HRB335、HRB400、HRB500钢筋牌号标志分别以3、4、5表示;直径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 HRBF335、HRBF400、HRBF500钢筋牌号标志分别以C3、C4、C5表示; 直径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牌号带E的钢筋:如HRB400E、HRBF400E等,应在标牌及质量证明书上明示。

3、冷轧带肋钢筋:(1)、冷轧带肋钢筋牌号由CRB和钢筋的抗拉强度最小值组成:分别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用钢筋CRB550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筋CRB650、CRB800、CRB970、CRB1170共五个牌号。

(2)、CRB550的公称直径范围为4-12㎜;CRB650及以上钢筋直径范围4、5、6㎜(3)、冷轧带肋钢筋交货状态,○、CRB550钢筋也可以按直条交货,直条长度可以根据施工图要求定尺并按同一牌号、规格、长度成捆供货,○、CRB650及以上按盘交货,每盘重量不小于100kg,每盘钢筋由一根钢筋组成,每盘钢筋不得有焊接接头。

○、钢筋应轧上明显的钢筋牌号标志每盘(捆)钢筋应挂不少于二个标牌,注明生产厂、生产日期、钢筋牌号和规格,还可轧上厂名和厂标4、冷轧带扭钢筋:(根据工程实际届时补充编制)5、冷拔低碳丝:(根据工程实际届时补充编制)6、钢筋混凝土余热处理钢筋:(根据工程实际届时补充编制)7、外加工钢筋:○、本细则所述外加工钢筋是指施工单位将工程梁、板、柱等结构构件配筋委托有钢筋劳务资质且在市住建委登记备案的钢筋加工企业进行加工、制作成钢筋成品后交付施工单位进行结构构件钢筋安装分项作业的钢筋。

○、根据目前外加工钢筋质量状况的实际,监理机构应尽力建议不宜使用外加工钢筋。

○、应工程客观需要,钢筋确须进行外加工的。

在钢筋加工前,监理机构必须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委托具有钢筋劳务资质且在市住建委登记备案的钢筋加工企业进行加工。

并严格审查钢筋加工企业的钢筋劳务资质证书、施工单位与钢筋加工企业应签订书面分包合同以及分包合同是否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

否则,应制止钢筋外加工、制作行为。

四、钢筋进场检验与复验监理控制要点现场监理人员在钢筋进场时和进场后必须严格按相关规定和以下监理控制要点实施监理。

1、热轧光圆钢筋进场检验与复试控制要点::(1)钢筋进场检验和抽样复试的组批。

○每批钢筋进场之前首先查验产品合出厂质量证明书和标牌应一致。

质量证明书应有供货单位红章和经办人签字,并由供货单位注明进场时间、钢筋直径、牌号、数量。

产品出厂质量证明书中的总数量应不小于供货数量。

○每批钢筋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炉罐号、同一尺寸的钢筋一次进场不大于60t 为一批,(不足60t亦为一批)。

超过60t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为增加一批作复验。

○当不同炉灌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

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灌号进场数量不大于60t组成混合批。

○不同进场时间的同批钢筋,当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钢筋组批。

(2)外观表面质量检验:○监理人员在钢筋进场时和使用前应全数观察钢筋有无有害的表面缺陷。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结疤、和折叠、颗粒状和片状老锈。

○当经钢丝刷刷过的试件的重量、尺寸、横截面面积和拉伸性能仍不超过允许偏差时,表面缺陷可认为是无害缺陷。

否则监理人员应督促施工单位作退场处理。

○钢筋表面凸块和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

○按定尺交货的直条长度允许偏差为0-150㎜。

○直条的弯曲度应不影响正常使用,总弯曲度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0.4﹪.(3)光圆钢筋直径和重量进场检验和控制:○每批钢筋进场时监理人员必须对不同直径的钢筋光圆钢筋用游标卡尺分别量测其直径和不圆度是否符合允许偏差规定,当负偏差超过允许偏差规定的钢筋,应判定为不合格钢筋,监理人员不得见证抽样作力学性能检验,并应立即书面下达不合格项目处置通知,督促并全程见证施工单位将直径不合格钢筋全数退场,并在钢筋台账和监理日记中作相应记录。

○热轧光圆钢筋盘条和直条钢筋重量允许偏差(GB1499.1-2008)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件从不同根的钢筋上截取,不应少于5个试件,每支试件长度不小于500㎜,试件长度应逐支测量,精确到1㎜.测量试件总重量时,应精确到1﹪.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偏差(﹪)按以下公式计算:重量偏差=试件实际总重量-(试件总长度*理论重量试件总长度*理论重量×100○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GB1499.1-2008)○每批钢筋直径及重量的进场检验数值应及时在钢筋台账上记录。

外观检查、直径检验、产品质量证明书的查验情况和监理检查人、检查时间等情况应及时作监理日志记载。

2、热轧带肋钢筋进场检验与复试控制要点:(1)、钢筋进场检验和抽样复试的组批。

○每批钢筋进场之前首先查验产品合出厂质量证明书和标牌应一致。

质量证明书应有供货单位红章和经办人签字,并由供货单位注明进场时间、钢筋直径、牌号、数量。

产品出厂质量证明书中的总数量应不小于供货数量。

○查验公称直径12㎜—50㎜的热轧带肋钢筋表面轧刻的标志是否与合格证厂家、牌号、直径一致。

6㎜-10㎜的热轧带肋钢筋表面未轧刻标志时,应查验所挂标牌信息。

标志信息与合格证不一致时,不允许进场。

○每批钢筋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炉罐号、同一尺寸的钢筋一次进场不大于60t 为一批,(不足60t亦为一批)。

超过60t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为增加一个拉伸试件和一个弯曲试件○当不同炉灌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

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灌号进场数量不大于60t组成混合批。

○不同进场时间的同批钢筋,当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钢筋组批。

(2)外观表面质量检验:○监理人员在钢筋进场时和使用前应全数观察钢筋有无有害的表面缺陷。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和片状老锈。

○当经钢丝刷刷过的试件的重量、尺寸、横截面面积和拉伸性能仍不超过允许偏差时,表面缺陷可认为是无害缺陷。

否则监理人员应督促施工单位作退场处理。

(3)热轧带肋钢筋直径和重量进场检验和控制要点:○、现场监理人员除应严格按GB50204-2010对进场钢筋作重量偏差检验的同时,还应辅以对钢筋直径的测量。

对重量偏差和直径偏差不符合相关标准的钢筋,应督促并全程见证施工单位全数退场,同时在监理日记和钢筋进场台账作相应记录。

○、热轧带肋钢筋重量偏差的测量: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件从不同根的钢筋上截取,不应少于5个试件,每支试件长度不小于500㎜,试件长度应逐支测量,精确到1㎜.测量试件总重量时,应精确到1﹪.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偏差(﹪)按以下公式计算:重量偏差=试件实际总重量-(试件总长度*理论重量试件总长度*理论重量×100注:重量偏差检验结果的数值修约与判定应符合YB/T081的规定○热轧带肋钢筋直径、肋高、肋距偏差的测量:热轧带肋钢筋的直径分为外径、内径、公称直径。

公称直径即钢筋直径,由于公称直径不便于测量,现场主要以量钢筋的内径,也就是光园的部分,用游标卡尺卡住两个光面,读出数值。

检查是否超出允许偏差。

○带肋钢筋纵肋、横肋高度的测量采用测量同一截面两侧横肋中心高度平均值的方法,即测取钢筋最大外径,减去该处内径,所得数值的一半为该处肋高。

应精确到0.1mm。

○带肋钢筋横肋间距采用测量平均肋距的方法进行测量。

即测取钢筋一面上第1个与第11个横肋的中心距离,该数值除以10即为横肋间距,应精确到0.1mm。

3、采用具有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钢筋的控制要点:○进场直径和重量检查符合标准的光圆和带肋钢筋,严禁施工单位违法使用违规张拉或冷拔调直钢筋,盘条钢筋调直应督促施工单位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调直钢筋。

○调直钢筋机械是否有延伸功能,由施工单位自检后,提供设备相关资料报经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当采用拉伸设备调直钢筋或对调直钢筋设备是否具有延伸钢筋功能不能判定或对判定结果有争议时,应要求施工单位对调直后的钢筋作断后伸长率和重量复试检验。

○复试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拉伸调直的钢筋每30t为一批,每批见证取样3个试件送检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