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2007年度业绩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联通财务报表分析

中国联通财务报表分析

中国联通财务报表分析(一)2007—2009年年报简表表一:2007—2009中国联通(600036) 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项目\年度 2009-12-31 2008-12-31 2007-12-31 货币资金 882810 948751 733151应收账款 987065 931293 327321存货 241241 117071 252836流动资产合计 3072280 3616020 1683610 固定资产 28503500 24118200 9944320 无形资产 1964530 1855040 707753资产总额 41923200 34703700 14450900 流动负债合计 19961200 12503800 4941850 负债总额 21038700 13804100 5157180 所有者权益 41923200 34703700 14450900表二:2007—2009年利润表简表 单位:万元项目\年度 2009-12-31 2008-12-31 2007-12-31 营业收入 15836900 15276400 10046800营业成本 10565400 9619060 6147830销售费用 2095670 1707880 1824110管理费用 1404790 1255830 578662财务费用 94351.8 216929 -21432.3营业利润 1135550 541278 1034830利润总额 1218100 748225 1315550净利润 937389 3372780 931940表三:2007—2009年现金流量表简表 单位:万元项目\年度 2009-12-31 2008-12-31 2007-12-31 经营活动现金流动净额 5930880 6007510 3262990(二) 偿债能力分析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分析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根据中国联通2007—2009年的资产负债表计算:2009年 流动比率=30722800000÷199612000000≈0.152008年 流动比率=36160200000÷125038000000≈0.282007年 流动比率=1683610000÷49418500000≈0.03该公司2007—2009年的流动比率先增后降,但三年的比率都低于公认标准2:1,可能是存货或其它变现力较弱的流动资产导致,该公司应该加强营销能力。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对比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对比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对比分析一、公司背景与主要经营业绩、财务数据介绍(一)公司背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是一家基于GSM和TD-SCDMA制式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其是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骨干企业,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由中央政府管理。

2000年5月16日正式挂牌。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简称“上市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中国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 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

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 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客户品牌。

中国移动建成了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

截至2008 年12 月,中国移动网络已经100% 覆盖全国县(市),客户总数超过4.5 亿户,与237个国家和地区的381个运营公司开通了GSM 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与179国家和地区的252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 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

目前,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是全球市值最大的电信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所属子公司是既以资本为纽带,又以网络和业务为链条的母子公司关系。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4年7月19日成立的基于GSM和WCDMA制式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作为中国主体电信企业和基础网络运营商,覆盖全国城乡,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电信业务。

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

母公司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于2008年10月15日由原中国联通红筹公司、中国网通红筹公司合并成立,为与合并前的中国联通相区分,业界常以“新联通”进行称呼。

中国联通公司财务案例分析

中国联通公司财务案例分析

中国联通公司财务案例分析一、公司简介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简称“中国联通”)于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国网通与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境外多个国家与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一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同时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

中国联通公司主要经营固定通信业务,移动通信业务,国内、国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卫星国际专线业务、数据通信业务、网络接入业务与各类电信增值业务,与通信信息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业务等。

中国联通于2009年4月28日推出全新的全业务品牌“沃”,承载了联通始终如一坚持创新的服务理念,为个人客户、家庭客户、集团客户提供全面的支持。

二、案例思路中国联通在通信市场上已经占有较大份额,已经具备足够的攻击能力,但防守能力还有待提高,本案例就其如何保住已有的市场份额以及如何让公司长久发展等这些问题展开分析。

本案例以联通公司近几年的报表与其他相关数据为基础,主要将运用比率分析等分析手段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市场价值与与同类行业的横向比较做出分析。

企业的战略分析则通过行业竞争分析,对企业的战略制定及实施情况进行分析。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评价,最后一部分将着重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给出一些意见建议。

三、具体分析3.1 盈利能力分析2008—2011年中国联通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不断下降,说明该公司盈利水平不断下降。

销售净利率不断下降,说明该企业获取净利润的能力不断下降,资产净利率在2008—2010年不断下降,尤其2009年时下降幅度较大,2011年度有小幅上升,但上升幅度不明显,说明该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在不断下降,在增加收入与节约资金两个方面在这四年中做的也不是很好。

净资产收益率与资产净利率一样,在2008—2010年都在不断下降,尤其在2009年时下降幅度较大,在2011年时有小幅上升,说明该企业在这四年中,获利能力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中国联通(600050)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中国联通(600050)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中国联通(600050)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默认分类 2008-05-09 19:47 阅读482 评论3字号:大中小目录摘要 (2)Abstract (3)第一部分:绪论 (4)1.1案例选择中国联通的目的 (4)1.2中国联通及其行业背景介绍 (4)第二部分:理论及方法描述 (7)2.1财务分析简述 (7)2.2偿债能力分析 (7)2.3盈利能力分析 (9)2.4营运能力分析 (9)2.5杜邦体系分析 (10)第三部分: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11)3.1公司财务报表概况 (11)3.2资产结构及流动资产分析 (12)3.3公司利润分配及股本变动风险 (12)3.4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13)3.4.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3)3.4.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5)3.5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8)3.5.1分析销售净利率 (18)3.5.2分析资产净利率 (20)3.5.3分析权益净利率 (21)3.6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22)3.6.1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 (22)3.6.2分析存货周转率 (24)3.6.3分析流动非流动资产周转率 (24)3.6.4分析总资产周转率 (25)3.7公司杜邦体系分析 (26)第四部分:问题及总结 (27)4.1发现的问题及建议方案 (27)4.2结束语 (29)中国联通(600050)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专业:会计学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老师:曹小秋摘要基于股市的变幻,信息使用者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信息尤其看重,而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来说,就显得相当重要了,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具有普遍公司的代表性.本文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比率、杜邦分析等方法来解读报表,从而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为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

本文对上市公司中国联通(股票代码:600050)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分析,对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进行了评价,对公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中国联通2013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中国联通2013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中国联通2013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中国联通(15.81, -0.05, -0.32%)今日发布2013年一季度业绩。

报告显示,中国联通201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706亿元,同比增长15.4%;净利润为19亿元,同比增长88.5%。

盈利情况2013年一季度,中国联通营业收入706.0亿元,其中服务收入为57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4%和14.2%;税前利润为25.3亿元;净利润为19.0亿元,同比增长88.5%,每股基本盈利为0.081元。

EBITDA为202.2亿元,同比增长18.0%,EBITDA占服务收入的百分比为35.4%,比上年同期提高1.2%。

经营业绩一季度,中国联通移动业务服务收入为352.4亿元,同比增长20.4%,移动用户累计净增1139.6万户,达到2.50708亿户,移动业务平均每用户每月收入(ARPU)为48.0元。

其中:3G业务服务收入为192.3亿元,所占移动业务服务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2.8%上升至54.6%,累计净增用户1136.0万户,达到8781.6万户,ARPU为人民币78.2元。

固网业务服务收入为216.6亿元,同比增长5.4%。

其中:固网宽带业务服务收入为112.1亿元,同比增长11.0%,所占固网业务服务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9.1%上升至51.8%,累计净增用户237.3万户,达到6091.3万户,ARPU为62.4元。

成本费用一季度,中国联通共成本费用为680.7亿元,同比增长13.7%,低于同期营业收入增幅1.7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为100.1亿元,同比增长22.8%。

3G终端补贴成本为22.3亿元,所占服务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0%下降至3.9%,占3G业务服务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5.8%下降至11.6%。

网间结算成本为47.9亿元,同比增长9.4%。

员工薪酬及福利开支为74.1亿元,同比增长8.2%,所占服务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3.7%下降至13.0%。

中国联通分公司述职报告

中国联通分公司述职报告

中国联通分公司述职报告一、工作业绩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中国联通分公司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业绩。

在个人用户拓展方面,我们成功增加了XX万的4G用户,市场份额也相应提高了X%。

在家庭宽带业务方面,我们实现了XX万家庭用户的新增目标,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此外,我们还积极推进5G网络建设,完成了多个城市的5G网络覆盖。

在政企客户市场,我们也成功签约了多个重要项目,包括智慧城市建设、企业云服务等,为企业客户提供了高效、安全的数据通信服务。

二、团队管理在团队管理方面,我们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凝聚力建设。

通过开展内部培训、技能提升课程等形式,提高了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同时,我们也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外部培训和学习,提升自身竞争力。

在团队文化建设方面,我们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团队活动,如户外拓展、员工聚餐等,增强了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核、优秀员工评选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公司运营在公司运营方面,我们注重成本管控和效率提升。

通过对各项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和成本支出。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与供应商的合作与沟通,争取到了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

在服务质量方面,我们始终坚持客户至上的原则。

通过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提高客户满意度。

我们还定期收集客户反馈意见,及时处理和解决客户问题,确保客户权益得到保障。

四、未来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深耕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5G网络建设,力争在更多城市实现5G网络覆盖。

同时,我们也将积极拓展政企客户市场,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多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在团队管理方面,我们将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打造一支高效、专业、富有创新精神的团队。

我们将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在公司运营方面,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我们将继续加强成本管控,降低不必要的浪费和支出。

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 2007

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 2007

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2007年1.2007年1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中国共有上网计算机约5940万台,上网用户约1.37亿人,网民数占全国人口比例首次突破10%,域名总数为4109020个,网站数约843000个,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约256696Mbps。

2.2007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网络技术发展和中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问题进行集体学习。

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3.2007年2月15日,文化部等14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首次对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货币交易进行规范。

4.2007年2月28日,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平面媒体、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面向全国正式发行手机报,成为现代通信技术与新闻传媒融合的标志性事件。

5.2007年5月开始,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TOM网、中华网等11家网站举办“网上大讲堂”活动,以网络视频授课、文字实录以及与网民互动交流等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截止到12月底,共举办330多期讲座,累计点击量突破1亿人次。

6.2007年6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发布我国首部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首次在国家政策层面确立了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和任务。

7.2007年6月1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综合处理平台正式开通,接入该平台的10家电子邮件运营企业的邮箱用户数占中国邮箱用户总数8成以上。

8.2007年7月,在中国股市热浪中号称“天下第一博客”的“带头大哥777”博主王晓被吉林警方刑事拘留,案件定性为“新型涉众型经济犯罪”。

(案例_1)中国联通CDMA投资案例分析

(案例_1)中国联通CDMA投资案例分析

作业案例1引 例作为中国第二的移动电话公司中国联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050)于2002年开始在中国建设CDMA网络,以期扩大客户量,增加营业额,达到经营成果最大化;2003年,CDMA IS-95网络升级为CDMA lX网络,成为一个支持IP的移动数据网络;2006年,中国联通已经基本建成了CDMA网络,覆盖率达到98.41%①。

为了推广自身的CDMA网络业务,联通使用了诸如送手机,赠话费,套餐多样化等等多种营销策略。

然而,到目前为止,尽管CDMA网络累计投资已超过千亿元,但仍旧没能完全扭转亏损的局面。

上市公司在决策是否投资一项项目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项目本身的前景、市场状况等等,还要综合分析公司自身的投资能力。

即使项目的市场前景非常好,可预见的利润也会很高,但公司本身没有资金、人员等方面的能力支撑这个项目的时候,此项目的可行性就比较低。

当初联通兴致勃勃地开发CDMA业务,手中同时握着CDMA网和GSM网,想要与其竞争对手中国移动有限公司(股票代码:HK 00941)一争高低。

然而五年下来无论是在净资产收益率(联通7.2%,移动20.3%)②还是在总资产收益率方面,联通都远远低于专心经营GPRS网络的竞争对手中国移动,联通巨额的资产投入并没有换来相应的回报。

那么,联通为何当初选择了投资CDMA网络?CDMA项目究竟前景如何?联通能否支撑CDMA网络建设庞大的资金、技术及发展的要求?CDMA网络能否提高联通的核心竞争力呢?中国联通CDMA投资效益案例分析1案例背景电信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及支柱产业之一。

在2002年重组之后,中国电信业“五加一”的格局最终形成,即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铁通和中国卫星通信六大集团公司共同撑起中国基础电信运营市场。

而其中拥有移动服务牌照的只有两家: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19日。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2000年6月,公司在香港、纽约成功上市,筹资56.5亿美元,募集资金总量进入全球首次股票公开发行史上的前十名;2002年10月,公司又在上海成功完成A股上市;目前,联通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在纽约、香港及上海三地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管理层
报告内容
2007年全年主要业绩
2007年全年运营表现
2007年全年财务表现
2007年全年主要业绩
2007年全年主要经营业绩
坚持理性务实积极的发展策略
财务状况持续改善
2007年全年主要财务指标
业务与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144.24
96,556
移动增值业务继续快速发展
19.8%
76.29
成本费用占收比进一步改善
86.9%
23.3%
18.7%
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
31,946
资本开支规模保持合理水平
资产负债结构更趋稳健
2008年前景展

2008年主要举措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
股息
2007年全年运营表现
推进各项业务稳健发展
移动用户增长有所加快
37.30
3.84
移动业务收入平稳增长
移动增值业务快速发展
28.4116.46
移动业务MOU 与ARPU
0.207
0.238
长途数据互联网业务
2008年经营策略
在机遇与挑战中确保各项业务较快发展
2007年全年财务表现
EBITDA 与利润
GSM
业务
44.1%
CDMA
业务
27.7%
长途数据互联网
业务
4,351 10.8%
资本
开支
谢谢各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